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很多家长都发现,孩子不愿意跟人打招呼。因为有些家长会强迫自己的孩子打招呼。那么强行让孩子打招呼的危害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过年期间难免需要走亲访友,大人可能觉得没事但对于小孩子们而言串亲戚除了有压岁钱拿还有一件事情是让他们感到头疼的,那就是面对亲戚们的打招呼。

说实话大家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见一面,有时候面对一些远方亲戚我都不一定能认得出来,更别说是小孩子了,但偏偏大人们又最喜欢逗小孩,经常是“叫不出来今天的压岁钱可就没有喽。”

往往一旁还会有人帮腔,面对这种情况,家里宝宝性格开朗活泼的还好,要是你家孩子刚好是个文静怕生的,那就难办了,孩子不敢打招呼大人也觉得尴尬。

我侄子今年五岁,是个特别可爱的小男孩,跟所有孩子一样,一年当中他最期待的节日就是过年。自从过了腊八节就天天掰着指头算什么时候该过年了,还会和我讨论过年收到的压岁钱要怎么花,过年的新衣服要买什么样式的,过年想吃什么好吃的。小侄子日日盼夜夜盼,终于要过年了,却在大年初一头一天就开始祈祷快点过完年。

问题就出在串亲戚打招呼上头,本来侄子就是一个性格内向怕生的小孩,过年一下子见到了很多不认识的亲戚,心里头更加忐忑。我弟妹一见孩子见人不知道打招呼就着急了,“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呢?赶紧给叔叔阿姨打招呼啊。”非得逼着我小侄子打了招呼为止,但往往是逼得小侄子直哭。

强行让小孩子打招呼并不能够体现出来孩子的良好家教,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一、孩子陷入自卑

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就觉得是自己家教出了问题,数落声就跟着上来了“这孩子,怎么不知道叫人呢?”“打个招呼这么简单的事情不会吗?”“不打招呼就是没礼貌的小孩!”这样的逼迫甚至是责骂让孩子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时间一长孩子有可能真的就觉得是自己没用不会跟人打招呼,产生自卑心理,接着孩子就更加不愿意跟外人接触。

二、孩子觉得被忽视

孩子明明不喜欢打招呼甚至都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打招呼,却被家长拉着走到一个又一个亲戚面前挨个介绍。在家长看来人与人之间见面寒暄互相打招呼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可能并非那么简单。

家长自作主张地给孩子贴上“不懂礼貌”、“内向”、“怕人”等的标签,这会让孩子觉得不受重视,这种被忽视的感受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家长沟通起来也会更加困难。

其实想要孩子主动跟亲戚朋友们打招呼,家长们不妨事先给孩子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打招呼,串亲戚的时候事先告诉孩子可能会见到的人,也可以当做过家家游戏演练一下如何打招呼。将这些社交礼仪正确地传达给孩子能够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习惯,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做基础。

扩展阅读

孩子见人不愿打招呼怎么办


孩子见了人不愿打招呼,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因为羞怯;二是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三是可能受过人为的惊吓,不愿意和人打招呼。

纠正这一现象的方法如下:

1、三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性别、辨别年龄的能力,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他们知道满脸皱纹、有白发的老人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年龄相仿的人是叔叔阿姨。这时,成人的教育方法要得当,不要对孩子过分保护,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面前,要鼓励孩子懂礼貌、敢讲话,坚持要孩子招乎人,并告诉他招呼人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2、不能因为孩子不愿招呼人而不带孩子外出。成人外出时应尽量携孩子,让孩子和成人一起参与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并且鼓励孩子接触陌生的环境。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认识的人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然后再向孩子简单介绍,让孩子主动地招呼人。

3、当孩子不愿招呼人时,不要说“这孩子不懂礼貌”,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尴尬的局面,而应该慢慢引导,因为孩子需要较多的尝试和时间来适应新的事物,新的环境。应该对他表示关怀、爱护,并且陪同他寻找方法,主动开口招呼人。如爸爸带孩子上街,遇到一位孩子爸爸熟悉的同事,爸爸可对孩子说:“想想看,他叫什么叔叔,你应该对他说什么呢?”

4、成人对于胆小羞怯的孩子要多加关心,还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帮助适应他人与环境,如事先将可能见到的生人的相貌、特点告诉孩子,并了解孩子心中的忧虑、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些咨询,让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5、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成人应试着去发掘孩子的独立天赋,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面前,让孩子自己判断该怎么招呼陌生的人。当孩子获得成功的经验时,自信心自然会增强。

打招呼,宝宝你可以慢慢来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家的孩子会与别人打招呼吗?回答这个问题前,不妨回想一下,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你会与别人打招呼吗?当你没有主动与别人打招呼的时候,你的父母是怎样一种态度,会与你说什么、做什么呢?回想之后,对于打招呼,让我们的孩子慢慢来。

打招呼,目的何在?

“来,叫阿姨。”当碰到父母的朋友时,孩子一般会被这样要求。他们往往会有两种反应:要么甜甜地说一句“阿姨好”,要买抿着嘴不作回应。大多数父母会希望孩子是前一种:嘴巴甜、懂礼貌、家教好。“那样才是‘面子’有光。”如果碰到第二种不待见的情况,父母可能会感到羞愧,更甚者会当面呵斥孩子“让孩子丢脸了。”

可为什么会有第二种孩子?人与人打招呼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打招呼,可以是点头、微笑、问号、拥抱,等等。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离不开与他人接触。打招呼,则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因此对每一个人来说,从胎儿到出生,再到长大成人,人的本性决定了他需要在这个社会立足、成长和进步,必须学会最自然的交流方式——打招呼。

另一方面,当打招呼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后,也成了父母必须从小开始教导孩子的“本领”之一。孩子学会了这种“本领”,也会更好地在社会开展人际交往,从而受益一生。

别落入“面子”陷阱

“‘打招呼’很重要,我就该好好教他!”许多父母以为,自己在用心地教孩子打招呼。当孩子怎么都叫不动、不听话、不懂得叫人时,自己便是“脸面无光”,于是心有不满,嘲笑孩子“别人的孩子就比你强”,或者当中呵斥孩子。如此一来,孩子只会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变得懦弱、退缩、害怕失败,从而影响他良好性格的养成。

可能有一天,孩子真的“估计”父母的“面子”而选择了开口打招呼,但在他看来,他只是完成了父母交给他的任务。之后没有更多的交流敷衍了事。

孩子这样的打招呼方式,又是否违背了你的初衷了呢?

早教:宝宝见了外人不愿意打招呼


孩子见了人不肯打招呼,缘故大概有三种:一是由于腼腆;二不是明白见了人要打招呼是文明礼貌个人行为;三是将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受惊,不愿意与人打招呼。

改正这一状况的方式以下:

1、三岁之上的孩子早已具有了一定的鉴别性別、鉴别年纪的工作能力,并且也具有了一定的語言交际能力。

她们了解一脸皱褶、有白头发的老年人是长辈,与父母年纪差不多的人是叔叔阿姨。这时候,成人的教育理念要恰当,不必对孩子太过维护, 尤其是在陌生的自然环境、陌生的人眼前,要激励孩子讲礼貌、敢发言,坚持不懈要孩子招乎人,并对他说招呼优秀人才是讲礼貌的好孩子。

2、不可以由于孩子不肯招呼人而没有孩子出门。

成人出门时要尽可能携孩子,让孩子和成人一起参加商务活动和社交交往,而且激励孩子触碰陌生的自然环境。要重视结合实际塑造孩子的优良的文明礼貌习惯养成,并且成人要搞好孩子的榜样,碰到亲戚朋友或孩子不认识的人积极有礼貌地打招呼,随后再向孩子简易详细介绍,让孩子积极地招呼人。

3、当孩子不肯招呼人时,不要说“这孩子不讲礼貌”,那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激发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导致难堪的局势。

而应当渐渐地正确引导,由于孩子必须较多 的试着和時间来融入新的事情,新的自然环境。应当对他表明关爱、爱惜,而且随同他找寻方式,积极张口招呼人。如父亲带孩子在街上,碰到一位孩子父亲了解的朋友, 父亲可对孩子说:“想个办法,他叫什么名字大伯,你应该对他说什么呢?”

4、成人针对胆怯腼腆的孩子要加多关注。

还能够应用一些方法来协助融入他人类与环境,如事前将将会看到的陌生人的长相、特性告知孩子,并掌握孩子心里的焦虑、 尽量给孩子出示一些资询,让其有一定的充分准备。

5、协助孩子塑造信心。

成人应考着去挖掘孩子的单独技能,在陌生的自然环境, 陌生的人眼前,让孩子自身分辨该怎么招呼陌生的人。当孩子取得成功的工作经验时, 信心当然会提高。

不爱打招呼的宝宝


为什么在家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一到家外,就蔫巴了,性格显出十分内向,连招呼都不打,这么没礼貌,让父母多没面子!

见了熟人、客人甜甜地说一声:“奶奶、爷爷或叔叔、阿姨好!”这样的宝宝人见人爱。可偏偏有一些孩子,在家里有说有笑、非常活泼,见了外人、即便是认识的人也不肯打招呼;甚至被爸爸妈妈督促着,仍金口难开,令父母很尴尬,只好怪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闭紧我的小嘴巴”

星期天,妈妈带着3岁的佩佩出去,一上电梯就碰到了几位邻居,妈妈热情地和他们寒暄、妈妈暗暗地捏了捏她的小手,示意她招呼叔叔阿姨。佩佩却两眼盯着地上,丝毫没有反应;妈妈忍不住了:“乖,快问叔叔阿姨好!”佩佩紧闭着小嘴,仿佛没听见似的。妈妈有些难为情,她弄不明白,女儿活泼外向、伶牙俐齿,跟小朋友玩得也不错,可为什么见了长辈不打招呼呢?

宝宝心里话

电梯里有好几个人,我怎么打招呼呀?妈妈已经向他们问好了,干吗还要我说?我也不喜欢被妈妈逼着招呼别人。

行为解密

如果需要打招呼的不只是一两个人,宝宝有可能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或者认为挨个问好很累,而这个行为是为父母做的,不是自己情愿的,索性就全免了。这说明宝宝还没掌握同时和多个人打招呼的技巧,也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

2岁左右,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开始萌芽,3岁时一些孩子就显示出自己的主见,因此在被父母要求着向他人问候时,自尊心强的孩子会感到很没面子、产生逆反情绪,以沉默表示抗议。

妈妈拆招

招数1:说明打招呼的理由

宝宝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与人交往。所以,妈妈可以借助讲故事、看图画书和在生活中的场景启发孩子:熟人间打招呼是一种礼仪,表示一个人懂礼貌、有修养,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它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而且,打招呼之后,问候的和被问候的人都能感到愉快。

招数2:了解宝宝的想法

教子的前提是“知子”。妈妈不妨先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然后告诉他具体怎么做,比如让孩子说说在见到的人中喜欢谁,引导其在下一次见面时主动问候这位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如果孩子能迈出这可喜的第一步,接下来拓展到一次向两个人问好、逐渐适应问候更多的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要真诚地做个表率,以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

如果出现孩子不愿招呼人的局面,以转移话题的方式代替指令性的语言,引导宝宝开口说些他感兴趣的事,才是妈妈明智的做法,因为反复的提醒和批评可能使大家都面临更为严重的尴尬境地,还容易强化孩子的这个行为。

“妈妈说我很害羞”

每次带磊磊出去碰见熟人,妈妈就抢先提醒:“快叫奶奶、问爷爷好!”磊磊则涨红了脸,依然故我;妈妈不得不以“这孩子害羞”敷衍过去。

宝宝心里话

见到熟悉的人,我也想叫他们,可妈妈越说我就越害怕,还没张开嘴,心就怦怦跳,最后就不敢说了。

行为解密

宝宝对自己的评价依赖于成人,爸爸妈妈说他怎样,孩子很自然地认为自己就是什么样子。相对于外向的孩子,害羞的宝宝往往缺乏自信,而当着孩子的面说他“害羞”,如同给他贴上了标签,并深深植入其内心,这无疑帮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依据,越发地让他们回避和人打招呼。

妈妈拆招

招数1:留出一点适应时间

让害羞的宝宝开口问好,不能硬来。如果孩子表现得很坚决,父母与其不停地劝说、命令,不如与朋友、同事、邻居达成一致,不要求孩子称呼他们。但是,父母和这些熟人碰面时,要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和友好,并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把他们介绍给宝宝、再把宝宝介绍给他们。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将会发自内心地接纳他们,并从父母身上学会自己该怎么做。

招数2:帮孩子找到突破口

害羞的宝宝需要较多的尝试与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和外人。在某些场合,孩子也想打招呼,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这就需要父母慢慢引导、帮他们寻找方法,找到突破口。比如见到同事,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想想看,她是哪位阿姨?你应该对她说什么呢?”引导发宝宝说出“阿姨好!”如果宝宝说了,即便声音很小,也要及时表扬,并鼓励他:“妈妈相信你下次问阿姨好的时候声音一定会比这次大,对不对?”以此给孩子增强信心。

“这个叔叔好可怕”

高高大大、有一双鼓鼓的“鱼眼睛”的罗叔叔是琳琳爸爸的同学,那天他到家里来,琳琳看了他一眼就扑向妈妈怀里,更别说打招呼了。爸爸纳闷:琳琳见人通常打招呼,为什么对罗叔叔会这样?

宝宝心里话

别的叔叔都喜欢笑,一点也不可怕。但这位叔叔和别人不一样,又高又壮,眼睛又那个样子,看起来凶巴巴的,真吓人,我可不能招惹他!

行为解密

宝宝很单纯,喜欢和不喜欢一个人仅仅靠直觉,如果哪位叔叔阿姨体态彪悍、面相不善或粗门大嗓,往往令宝宝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哪还会问好?

妈妈拆招

招数1:暂时回避

对于像琳琳这样的宝宝,父母不妨先带孩子接触那些和蔼可亲、喜欢小孩、长相比较好的人,这些人能给孩子安全感。等孩子大一些,再引导他结识更多的人,包括长相特殊甚至比较丑的人,和他们打招呼。如果可能,妈妈不妨事先透露给宝宝,他将见到的人的相貌、特点,顺便告诉他这位叔叔或阿姨心地特别善良、非常喜欢小孩、很会讲故事等等,打消宝宝的顾虑,产生亲近感。

招数2:从点头开始

假如你的宝宝特别不愿意开口,那就另辟蹊径。告诉孩子,社交性问好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握手、寒暄等等都行。你可以鼓励宝宝先选择最简单的方式:点头。如果宝宝做了,一定要表扬:“你会跟别人点头了,妈妈真为你高兴。点头也是向别人问好的一种方式,以后长大了,宝宝还能学会其他的方式呢!”

专家点评

见面打招呼是一种社会性行为,社会性行为不像吃饭、睡觉等是天生获得的行为,它必须经过学习。父母的熟人、朋友对于宝宝来说,可能就是个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是需要勇气的。作为父母,当我们的宝宝还没有学会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行为时,我们所要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以身作则——做宝宝行为的榜样,做给孩子看,在各种场合应该怎样行动。可能,即使看见父母的做法,宝宝也不能把它立刻反映在自己的行为中;父母还需要耐心地等待。不要忘了,宝宝在用自己的眼睛时刻观察着这个世界……

编辑/lulu文/若葵指导专家/儿童心理学博士周燕版式设计/张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