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技能。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如何提升幼儿交往能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1、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首先孩子最开始接触的社会关系网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因为这种争执的局面,不仅会让孩子感到紧张、恐慌,还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负面的交往方式,如,恶语攻击对方、动手攻击对方等。

2、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交往榜样

父母是孩子在成长初期接触到的最多的人,父母在子女心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的时间是最长也最深刻,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学习交往的最好榜样。因此,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有关专家指出:孩子是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习得交往的。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感受着父母对己对人的态度,并从中模仿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方式。因此,父母应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做到,否则就无法使孩子信服。

3、给孩子创设交往的环境和机会

现在的独身子女从小就在“四二一”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即四位老人、二个大人、一个小孩),其实他们很渴望能和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玩,所以我们的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创设孩子与孩子交往的环境和机会,同时家长应鼓励孩子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同龄人聊天、游戏、出游,绝不能借口文化学习的重要而忽视孩子在这方面的学习。比如多带孩子串门,支持孩子带同伴到家里来玩,不要对孩子们的游戏作过多的限制,更不能以家庭的整洁卫生为由将孩子的朋友拒之门外。家长在节假日拜访亲友事,不要总将孩子自己留在家或推给老人看着,能带孩子的场合尽量带着孩子。一来可以培养孩子的礼貌用语,丰富孩子的语言,比如见到别人问声好,离开事说声再见;二来可以丰富孩子的交往的经验,比如,到别人家做客时,引导孩子进门时先敲门,得到允许再进入,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想玩什么玩具要先礼貌地请求,得到允许再玩耍。这样一来,见了生人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做,孩子便不再怕见生人了。

4、积极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

孩子的社会交往包括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和孩子与成人的交往。孩子与成人交往比较容易,因为成人一般能猜出孩子的意图。成人主要要教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技能所谓交往技能,是指采用恰当方式解决交往中所遇问题的策略和技巧。比如:友好地与同伴交谈,用别人喜欢的名称招呼他人;理解同伴的兴趣和爱好,既能服从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从;更多地注意他人的长处而不是缺点;喜欢共同分享玩具、活动场地,能给游戏中暂时离去的孩子留下位置并愿意让新同伴随时参加进来,乐于帮助遇到困难或缺乏经验的同伴;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又尊重别人意见,不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愉快地与同伴合作等。儿童之所以在交往中表现出不恰当的交往行为,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技能,而在交往中,懂礼貌、会合作、分享、守规则的孩子往往受同伴欢迎。

5、了解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父母们总是急于让孩子尽快掌握成人交往的技巧,其实,孩子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具备相应的心理成熟度,另一方面就是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所以,父母要保持平常心,用宽容的态度来看待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6、正确面对孩子的交往冲突

家长要清楚,孩子们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争吵,切不可把孩子间的一些争执、冲突等同于成人之间的矛盾,切忌以“不吃亏”教育孩子,甚至强行干涉孩子,而不让他们碰面交往。当孩子之间产生争吵时,家长首先不要大惊小怪,而是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交往中的各种矛盾,让孩子“独自”去学会如何面对交往上的小问题。其次应该适时公正地加以引导,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方法,如分享、交换、轮流、协商、合作等,让孩子学着自己解决问题。其次应该适时公正地加以引导,培养孩子勇于改错的精神,能原谅他人,在交往中,能互相帮助,具有同情心。

2如何提升幼儿交往能力

7、尊重孩子的交往个性,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让孩子明白与同伴交往是自己的权利,处理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肯定,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一步。

尽管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成功和快乐都非常有益,但请您不要过分干涉孩子交往的方式。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交往能力的提高也不只是朋友数量上的增加。您应该知道,即使是个人独处,也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您的孩子愿意用他自己的方式与人交往,您就应该尊重他。

一些孩子不愿意主动结交朋友,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和同伴熟悉、友好相处,而另外一些孩子天生喜欢结伴,喜欢和一大堆朋友玩。无论他选择什么方式,只要孩子愿意、喜欢就可以了,家长只要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指导,过多的介入会使孩子害羞、拘泥,妨碍他们更好地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8、孩子留有充足的玩耍时间

有些家长在假期里除了让孩子写作业外,还让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将孩子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的,孩子根本没有时间找同伴玩耍,家长还美起名曰:这都是为你好。弄得孩子苦不堪言,无人倾诉。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孩子孤僻内项性格的形成。

因此,家长应合理安排自己和孩子的时间,给孩子留出充足的玩耍时间,让孩子有时间和机会去找去找同伴玩耍。家长也应经常带着孩子走出家门,走向大自然,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认识花鸟鱼虫,初步了解社会上的一些常见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朗的性格,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其次,孩子的行为除了从父母、老师等成人那里学习模仿来的以外,绝大部分是从同伴那里学来的,他们通过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产生认知上的冲突。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方法,能强化孩子的利他行为,克服消极的行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有时不仅依靠外部强化,还要依赖于自身的强化来支持自己的行为。自我强化是孩子在活动前自己先设立一些行为和活动的标准。在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活动情况与这些标准进行对照。如果是达到标准的,就愉快、自尊、自豪、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这种自我强化对孩子利他行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及时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变化:课堂上勇敢地举手发言,第一次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热情邀请同学来自己家作客,向一个陌生人微笑致意,购物时学着讨价还价,同情弱者,帮助他人--所有这一切,你要随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持续不断地鼓励她。如此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现而倍感欣慰。

10、克服胆小和羞怯心理

往往有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很是能说会讲,但是在外出场合或陌生的环境往往是要么面红耳赤,原来会说的也说不清楚,要么干脆闭口不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们有胆小羞怯的心理。只有少部分的孩子胆小是天生的,大部分是后天造成的,比如,父母一向对孩子过于严厉,或是父母对孩子过于保护,都会使得孩子在陌生场合过于紧张,无所适从。建议父母在平时不妨给孩子们多一些自由,在一定的范围内听一听孩子自己的意见,多带孩子到人多的场合或陌生的场合,鼓励他们主动接触一些人或鼓励他们主动处理一些事,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一些他们能解决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胆量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11、让孩子充满自信

自信的时候来自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后天生活中,有些孩子的自信由于种种原因被削弱。在人际交往中,自信非常重要。一个人也许不是很漂亮,也许没有很动人的声音,甚至,也许他没有健康的身体,但是,只要他充满自信,总会不知不觉打动别人的心。自信就是在不经意中,由内而外发出的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充满力量,让人在人际关系中充满魅力。自信从哪里来,自信从实践中来。父母应抓住每一个让孩子学习知识的机会,应抓住每一个让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不断的积累知识,不断的实践和锻炼,孩子才会更加自信而充满智慧。

12、教孩子学会欣赏别人

这其实是人际交往的交互原则的一个相对面。每个人在交往中都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和认同,孩子们也一样。在交往中,孩子们总会对向自己示好的一方抱有好感。我们应当教育孩子,既然我们在内心对交往的朋友有这样的要求,对方必然也会对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期望得到更多的赞美的同时能够去赞美别人,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别人。这一点对很多孩子非常重要,只因,我们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往往在娇生惯养的家庭环境中,享受着赞美,却忽略了如何去欣赏别人。

3影响宝宝人际社会智能发展的因素

社会因素:养育者的态度和育儿方式的影响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如果对宝宝太过保护,平时不让他们跟其他小朋友有接触的话,像丽丽那样与人交往能力的欠缺问题就在所难免。因为幼儿期是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宝宝,怕宝宝出去玩受欺侮,把宝宝关在家庭的小圈子里,让宝宝长期围绕着长辈过日子,这样的宝宝就容易陷入孤独和忧郁之中。

自身的心理发展因素:宝宝自身心理发展过程的影响

“自我中心”是5岁前宝宝心理发展的特点。所谓“自我中心”,就是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来自他们自身,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很难理解别人的感受。比如说军军,由于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而导致他完全忽略了其他小朋友的感受,从而与同伴之间发生接连不断的摩擦。军军身上发生的这种现象,并不完全是宝宝自私或道德品质不高,主要是他们认知思维水平较低造成的。幼儿期是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爸妈应该创造温馨的气氛与各种条件,培养宝宝的人际智能。

相关阅读

如何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作为成人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能力已经成为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从小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提高宝宝情商,对宝宝一生发展都是财富。

实践证明,凡成功者都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能力,其实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比如如何去感受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与合作等,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

作为幼儿来说,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以下表现:能够安静地听别人讲话,理解、安慰和关心别人,喜欢和小伙伴玩耍等。这些能力需要家长耐心培养。家长不能错误地认为孩子天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其实,每个孩子都具有可塑性,如果家长不对孩子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孩子难免会发展成独来独往、唯我独尊的人,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就会扭曲,并影响其他方面的成长。

案例一:

飞飞和龙龙为抢玩具发生争斗,结果飞飞被推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飞飞妈见了非常生气,把飞飞拉回家,限制其与同伴来往。

案例二:

静静妈对孩子可谓关怀备至,除了上幼儿园以外,几乎不离左右。结果有次,妈妈要去买酱油,静静不敢独自在家,妈妈说一会就回来,可静静就是不肯,非要跟着去。

案例一家长的做法只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慢慢形成内向、懦弱、孤僻的性格。案例二中,明明显然对家长过于依恋,家长在身边就没事,一旦离开其视野范围,孩子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痛苦,不能独立处事。

由此可见,家长“感情用事”将引起孩子不擅社交,出现交往心理缺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愈发明显,因此,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的交往能力并加以培养—。

幼儿早教:重视幼儿交往能力培养


幼儿媛是一个内向型羞涩的女孩子。当班级小孩子如火如荼地讲着自身的五一所见所闻时,媛仅仅静静的在一听庭着;当孩子们在幼儿园玩具上开心地跳上跳下追求玩耍时,媛坐着荡秋千上静静的看见;当孩子们取出从家中产生的小玩具互换时,媛怀着她的毛绒娃娃独自一人玩乐……也有一些相近媛一样的孩子,由于内向型、内向、性格孤僻等缘故,感受不上和人交往的快乐。幼儿交往能力怎么培养?

幼儿交往能力怎么培养?这类孩子的爸爸妈妈一般工作中比较忙,有的常常公出,因而常常守候她们的是老人,因为老人年龄很大,行走不便,因而守候孩子出门的時间很少,和人沟通交流的机遇少。有的孩子住的院里,小孩子非常少,因而她们缺乏交往的工作经验。幼儿

在家里,这种孩子会和大人说说笑笑,但一摆脱家门口便会焦虑不安、胆怯、焦虑情绪,难以融进身旁的自然环境中。以便让孩子迅速的融入幼稚园日常生活、感受到幼稚园的开心,在很多年的工作上,我发现了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家长和老师必须想办法,具体指导她学好和人交往,寻找最好的朋友。

每日下学的情况下,家长能够 和孩子多在幼稚园呆一会儿,让孩子和别的小孩子玩。刚开始时孩子会出现排斥心理状态,家长能用话题讨论让孩子释放压力,例如问:“你看看哪个小孩子玩什么游戏呢?那麼专心致志,一定很趣味,大家以往瞧瞧吧。”先把孩子吸引住以往。因为在家长的代领下,孩子不容易担心。幼儿

接下去,家长能够 正确引导孩子了解小孩子:“你找这么多落叶做什么呀?”“我还在给小蚂蚁建房子”。这时候家长可诱发孩子:“你要和她一起玩吗?”孩子早已被吸引住,家长便可激励孩子了解小伙伴们是不是容许自身添加。幼儿交往能力怎么培养?当孩子胆大地传出第一次恳求时,家长要立即给与毫无疑问。在建房子全过程中,孩子从提心吊胆看小伙伴们玩乐到开心地遵从小伙伴们指引,忙着忙那,再到最终两个人携手并肩构建取得成功时,心里的愉悦和满足感溢于言表。

让孩子多与外部触碰。家长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游戏,了解不一样的地区、触碰不一样的人,长久以往,孩子才会出现融入的能力,想要进到新领域、愿意和人交往。如儿童游乐园、早教机构等。

在幼稚园中,老师要将这种孩子融进人群中,让激情乐观的孩子领着她们玩乐,分组游戏,分工协作,加强这种孩子的参加观念和人群观念,并立即夸奖她们的点点滴滴发展。

评价:幼儿交往能力怎么培养?留意观查儿童的行为,当必须协助时,立即给与正确引导,有点点滴滴发展时,立即给与激励,高度重视儿童交往能力的塑造,会推动儿童健康心理状态和人格健全的产生。

幼儿早教要重视培养交往能力


“奇怪,这个小宝宝连唐诗都会背,怎么不会爬呀?”在日前举办的“2006上海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用品国际博览会”上,一些“会走不会爬”的小宝宝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些会背唐诗会数数的“天才”宝宝,却意外出现了爬行能力差、不会拼图、手脚协调能力差等问题。在同期举行的“婴幼儿成长与早期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对目前国内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缺憾表示了担忧。

学交往是第一

“现在国内的早期教育存在很多误区。”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谢宏在“婴幼儿成长与早期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表示,“重智能轻体能,忽视人际交往、人格培养”等问题都是国内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他认为,由于缺乏正确的早教引导,导致很多家长往往把早教与智力早开发画等号,认为宝宝会提前认字、提前背诗、提前数数就算是教育成功,而忽略了他们的体能训练、人际交往培训等。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耿文秀也在会上表示出了同样的忧虑:“现在国内的早期教育最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宝宝的人际关系培育。”她认为,当下存在的很多如大学生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白领沉溺于网络、逃避现实生活,新人处理不好婚姻关系等问题,其实都与他们小时候缺少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育有直接关系。耿教授举例说,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处,她经常接到来自年轻父母的咨询,询问自己的小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闭症、暴力倾向等问题,“这表示,孩子的早期教育出现了严重问题。”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博士后王甘表示,为0~3岁的婴幼儿提供社交机会、帮助宝宝的看护人学习教育方法的亲子机构非常必要。她说,“在国外,年轻的父母会组织一些沙龙,为同龄的小孩子提供社交机会,也有助于父母之间交流育儿经验。”

谢宏认为,在国内,少数商业机构将早期教育渲染成“暴利”项目,已完全背离了早期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征,导致大部分家庭和父母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不能满足。

科学育儿有章可循

据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近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市30万0~3岁的婴幼儿中有80%被散养在家中,由孩子的爷爷奶奶等人代养。由于老人的教育观念老化等问题,目前上海市约有98.4%的婴幼儿家庭需要科学育儿知识和专业咨询指导服务。

而徐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区93%的0~3岁婴幼儿家庭需要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86%的家庭希望社区有供孩子活动的公共场所。所以,尽管徐汇区12家幼儿园仅双休日对外开放,仍远不能满足这些家庭的需求。而各社区的服务中心服务人群则以老年人、闲散居民或团队居多,还没有专门的婴幼儿活动教室。小宝宝们通常被放在有大型玩具的花园或小区绿坪上,任他们自行玩耍。家长普遍反映,“小孩子太可怜了,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沟通和交往的机会,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

最近,徐汇区人口计生委创建了两家“宝宝乐教育活动中心”,提出了“带着宝宝出家门”的口号,为0~3岁婴幼儿提供娱乐教育活动场所、为家长提供交流经验的环境和提供科学育儿指导,通过亲子活动、定期开放免费课程和社区宣传等活动方式,为年轻家长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让宝宝接受科学指导,融入集体环境,开发宝宝潜能。

近日,上海市已陆续建起分布在各区的31家“社区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示范点”。各示范点将通过举办亲子活动、咨询讲座、网上宣传等活动,帮助年轻家庭科学育儿。对于父母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参与的家庭,则由专业人员送教上门。示范点的收费非常低廉,远远低于外面的商业机构,因为政府会投入一部分费用作为补贴。示范点对于困难家庭的独生子女则提供免费服务,由政府来埋单。

如何提高孩子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进入幼儿园。入园后,能否和其他孩子融入集体生活,体现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比较孤僻,有些孩子又很受小朋友欢迎呢?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幼儿在拒绝他人时,常间接表达出负面的情感判断,有时甚至坦白得有些残忍。“我们讨厌你”,是所有孩子都害怕听到的一句话。因此,他们在加入一个新的团体时都会格外谨慎。这种焦虑和成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通常新加入的人会先旁观一会儿,然后尝试性加入,谨慎地慢慢采取主动。

有两大禁忌几乎一定导致被排拒;太急于取得领导地位及与其他人显得不搭调。人缘差的孩子常常会犯大忌,比如以蛮横姿态加入,突然改变话题,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直截了当地反对别人的意见等等,目的显然都是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只可惜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不是被忽略就是遭排斥。相反的,人缘佳的孩子会观察一段时间再加入,并表现出接受该团体的意见,而且会等到自己的地位获得认可后再主动提出意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