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胆小、畏畏缩缩,不愿与别人交往,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先天因素。爸爸妈妈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孩子遗传了他们的特点。

2、环境因素。现在大多数人都住在楼房,一家一户的封闭环境使孩子缺乏与其他孩子交往的生活空间,造成孩子孤独、胆怯的性格。

3、教育不当。有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哭闹时,经常用“鬼”、“妖怪”等来吓唬孩子;有的是在孩子要外出玩耍时,用“外面有骗子,会把你骗走,卖到山里去”等话语来打消孩子外出的念头,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一种不信任别人,不安全的感觉;还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孩子做错了事,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使孩子因怕失败而退缩……

4、切身的体验。当孩子满怀信心地在成人面前表现自己时,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嘲笑、挖苦,使得孩子灰心丧气;当孩子打过一次针后,切肤之痛使他下一次再到医院就会害怕……

怎样帮助孩子消除胆小、恐惧的心理,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呢?

1、爸爸妈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允许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尽量地给予孩子关心和爱,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爸爸妈妈应做孩子的榜样,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胆小怕事的情绪。

2、因环境影响而造成孩子胆怯、怕事的,应积极为孩子提供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和环境。如带孩子外出作客;带孩子到军营去观看解放军叔叔训练的场面;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人群,使孩子能有机会接触一些陌生但又和善的人;鼓励孩子主动与同伴交往,和他们一起游戏等。

3、在教育上,首先,不能把孩子们当作“大人”,不能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爸爸妈妈应尽可能地陪孩子一起玩,启发他玩出新花样,如果爸爸妈妈因事不能陪孩子一起玩,可以规定他们在什么地方玩,玩多长时间,并要注意安全,另外,如要阻止孩子外出玩耍,切不可用可怕的事物吓唬孩子。当孩子回家后,可以让他讲述玩的过程,然后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评价,多表扬少批评,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胆量,又可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条件允许,也可适当地让孩子帮助买一些零碎的东西,或到邻居家里借东西,也是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好方法。

4、当孩子独立做完某件事时,不管结果怎么样,成人应尽量多给予鼓励,切忌讽刺嘲笑,尤其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应多给他讲解放军、科学家等如何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最后取得胜利和好成绩的故事,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激励孩子的勇敢精神。

“温室里培养不出经得起风雨的花朵”。只有从小让孩子经受各种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才能使孩子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毅力。

扩展阅读

学会怎样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一、通过体会合作的必要性,萌生合作意识

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些思想准备,对集体活动进行一些讨论:关于大家在一起应相互帮助,关于每个人应负的责任,关于玩玩具不争抢等等。随后便列出项目,让他们进行自我约束,如:在幼儿活动区提出三不即不打人、不骂人、不争夺玩具;要有礼貌、要谦让、要商量。通过看图说话我和你一起玩、木偶戏李小多分果果等生动形象的学习形式,使幼儿懂得什么是友爱,怎样做才是友爱。并以营造合作氛围为主题,布置活动室环境,如在墙上张贴体现小朋友合作行为的各种图片。在活动中,让幼儿自由选择项目,各司其职,相互帮助,这样做给了他们一个自我选择机会,而非忽视他们的意愿,独断专行。当然,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并不能保护他们一定能够做到最好,其间会有反复,但因为这是他们的决定,老师就有权提醒他们实现自己的诺言。

二、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比如,引导、组织幼儿在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午睡前后让小朋友互相帮助脱穿衣服、解钮扣;请小朋友们把心爱的玩具拿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还有大带小活动。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幼儿喜爱的多种活动进行分类组织,建立幼儿活动区,经过反复研究,明确了在各种活动区中对幼儿进行合作精神培养的具体目标。

图书角:不争抢图书,爱护图书,愿意与同伴交谈书上看到的内容。

建构角:不独占玩具,需要别人的玩具时,要和别人商量,经同意后才能拿,学着与同伴合作搭物体。

音乐宫:能与小伙伴互相配合,一起唱歌、跳舞、玩打击乐器。

娃娃家(宝宝医院):能自由选择游戏伙伴,学会分配角色,互相配合,进行游戏。

动手区:在扣钮扣,系鞋带,编辫子等操作活动中,能与小伙伴轮流玩。

三、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我们为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设计主题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需要。例如,活动中有四个小朋友,只有三件玩具怎么办;许多小朋友同时去争演一个角色怎么办,等等。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尝到合作的甜头而渴望合作。

四、通过强化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深化合作精神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时幼儿巩固、强化合作精神,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调,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

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有点滴进步便及时鼓励,强化反馈机制。例如,将幼儿在活动中的友好行为编成故事,让大家来讲故事,在表演区进行表演。当小朋友表现出合作行为时,老师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照相机摄下友好的一幕,并进行展览。通过这些措施强化幼儿合作行为,使小朋友心理上产生愉快体验,为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矫治不良行为提供了动力。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我们今天的孩子将是新世纪的小主人,他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这就需要他们从孩提时代就学会相互理解,平等交流与和平共处,让他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在合作中和不合作的伙伴间增进友谊,相互了解,因此,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怎样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缺乏团队意识的孩子,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具备了出色的技能,但“独木难成林”,走上社会后,缺乏他人的帮助,无法与他人合作,难以融入到社会,甚至都无法去维护一个幸福的家庭。那怎样才能让他们能够进入集体呢?

集体活动是孩子与集体形成的纽带应该是,或者运动,或者游戏。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完成整个活动的成就感,满足感。他就潜意识会明白,集体有这样的快乐,能在集体里实现这样的价值。那么,如果一个孩子畏惧集体,孤僻,那怎么办?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他不跟小朋友玩,那总能跟父母玩吧。家长可以和他一起玩互动游戏,比如踢球,至少需要两个人踢,两人传球,配合,他踢出感觉,明白集体活动有跟独自玩不一样的快乐。然后有一天爸爸没空了,叫他试着跟别人踢,慢慢地适应和他人的互动交流,慢慢地让他喜欢集体活动,慢慢地送到小朋友的活动里。可以一步步地来,循序渐进,慢慢改变他对小朋友的成见,体会集体的快乐,融入集体。这是对于孤僻,怕生的孩子。

团队精神的核心并非只是混在小朋友堆里一起玩,混进去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贡献能力、寻找快乐。必须让孩子在团队里活动里出力,并且去肯定成果,让他明白,自己出的力帮助团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得到肯定,自己也感到满足。比如说,孩子参加了学校的植树活动,对孩子来说,可能只是随大流走过场,去玩一玩。但是如果回来后你问他今天种了几棵树,你们班种了多少,告诉他你们班种的这些树,以后会成为一片树林,对绿化起到很大的作用,能改变这一地区的风景。他会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和自己团队做的事情会有这么大的价值。也许在以后的集体活动,他会变得非常自觉,也变成活动的积极分子,明白自己所做的价值。如果你责怪他,怎么参加活动把衣服弄这么脏呀,一身汗呢。他对集体活动就会困惑,参加什么事就会出工不出力,这种人很难能够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事业。

首先,要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家庭,实际也是一个小小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父母决不能因为孩子小而把他放在不应有的位里上。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家庭如果丧失了集体的特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它在进行教育和幸福方面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应该事事处处使孩子懂得,在家庭这个集体中,无论哪一个成员,都既有享受的权利,又有尽义务的责任,不允许只顾自己而无视别人。要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关心体贴自己的爷爷、奶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然后进一步启发孩子把关心、同情的范围扩大到周围的人。使其逐渐明白,不能只享受大人的关怀、照顾,面且也有义务去关心、照顾别人。如果从小把孩子捧到不适当的位置,久而久之,不仅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集体意识,反而还会滋长唯我是从的自私、高傲的心理。

其次,父母要给孩子做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好样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有其决定意义的。因此,作为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用自已模范的行动去影响感化孩子。例如,家庭成员每天看报纸,听广播,关心集体和国家大事,孩子就容易养成关心集体的习惯。如果父母不关心集体,一事当前先考虑自己,甚至损公肥私,那势必影响孩子集体意识的养成。古人说:“正人先正己”,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要勉励孩子为集体多做好事。

集体主义精神,只有在为集体的劳动中逐步树立起来。列宁说:“要把自己的工作和能力都贡献给公共事业。这就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实质。只有在这样工作过程中,青年男女才能培养成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为了使孩子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为集休的事情出力。当然,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时也为集体做些好事,但往往是不自觉的,并不巩固,即使做的是件好事,思想也不一定明确。

因此,家长对孩子所做的表现,应及时予以表扬,并勉励他继续做。例如,孩子把家中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家长应予以鼓励,并告诉他,好孩子应事事处处想到别人。今后还应为集体做好事,比如做值日,给花草浇水,打扫室内外卫生等等。

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求一朝一夕,而是形成生活习惯。不但在学校团队,家庭团队中也是可以,邻居团队中也是可以的。时时注意奉献能力,寻找满足。

培养男孩子勇敢刚强的性格


培养男孩子勇敢刚强的性格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孩子出生后要按照性别穿戴衣服,剪不同的发式。孩子稍大后,家长要买符合男孩子特点的玩具,如小足球、玩具汽车、玩具刀枪等,以及指导孩子参加符合男孩子的游戏和活动。

家长还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尤其是母亲更要注意自己的表现,多数女性在见到突然窜出的老鼠或听到突发的音响等,会失声惊叫,孩子见到此景,也会吓得魂不附体。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时,应注意鼓励男孩子勇敢刚毅的表现,爱护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例如,男孩子喜欢登梯爬高,家长此时不要大声吓唬孩子:“掉下来就没命了!”这样会使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小。家长应该赞赏孩子的勇敢精神,同时要给孩子讲清只有在大人的保护下才能爬高的道理。这样既保护了男孩子活泼好动的气质,又使孩子增加了安全意识。

在培养男孩子勇敢刚强的性格时,要避免出现把刚强变为粗暴,把“男子汉”气质理解为男尊女卑意识的错误观念。

9条办法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


心爱的宝宝在襁褓甜甜地微笑,他们一无所知,他们一天一天长大。妈妈们应该做些什么?让宝宝的精神世界可以从小开始建设,未来的人生才会走得自信宽阔。

孩子们还太小,他们无法理解抽象的概念。于是,妈妈可能会有些怀疑:如果宝宝不理解“抽象”,又怎么给孩子讲“精神世界”呢?

不用担心,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独特本领能够带领他们探索精神世界,比如:对外界的好奇心;他们能够相信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有些时候,他们可以让自己活在某一个特定时刻,不顾时间流逝……小孩子们对世界有着难以置信的感觉——他们是天生的精神动物。当然,这个时候,严肃地和宝宝谈论精神生活显然有些拔苗助长,但是妈妈们可以用不同办法从侧面培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今天,你可能只是教宝宝要对别人好一些;明天,当他问你世界有多大的时候,你给他讲讲自己的精神信仰——不要小瞧你现在迈出的小小步伐,这将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岁月里建立自己的人生基础。研究表明:当人们面对危机的时候,他们会转向从小熟悉的人生信仰、精神力量——这些从小时候起就陪伴我们的东西,能让我们平静下来,让我们试着去解释那些本来无法理解的东西。

学习是相互的

允许孩子问问题,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和你一起讨论问题。如果他问你:神仙们住在哪里?你就先问他“你觉得呢?”让他们独立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可让他画一幅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精神世界永远是相互的,如果你仔细倾听孩子的想法,很可能你会发现一些你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东西和让你惊喜的回答。

不要假装自己知道所有的答案

举个例子,当孩子问你:“人死了后去哪里了?”

你的回答应该是诚实的:“没有人真正知道。但是呢,有一些认为他们死了会去天堂,还有些人认为他们会重新出生,也一些有人认为人死了就什么也不再知道了。”

不可避免的,你的孩子会追问那妈妈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你有非常强烈的信仰,拿出来与孩子分享;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只要承认这些是很多人要花一辈子去寻找答案的问题,而妈妈正在努力寻找当中。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体会一种开放的态度,并且他能够从中明白很多事情不一定有答案,很多事情没有答案也没有关系。

越有趣越好

对于孩子们来说,无论传统文化还是精神信仰,都应该是有趣的。所以,你可鼓励孩子给神仙画个像;编一个故事,讲讲关于世界是怎么来的;简单想象一下天上仙境究竟是什么样子;或者一起演一出小话剧、手指木偶戏之类的,一起创造一个你们的新故事。

对了,不要忘记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啊,那是数百年来所有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们一直做的事情:歌唱和跳舞。如果你自己并不知道什么传统的歌曲和舞蹈,不妨买来CD或者DVD,和孩子一起学习。学得不像没关系,高兴就好。

建立你们的家庭传统

一个家庭的深厚传统,将是孩子们一生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能够寻找到的温暖依靠。家庭的纪念日,祖父相册里发黄的照片,妈妈每次做饭时用的老旧银汤匙还是曾祖母留下来的东西……告诉孩子关于家庭的历史,和孩子一起触摸那些先辈们留下来的物件,给孩子讲讲那些你在童年时代就听母亲讲过的故事。这将是他们永远的温暖记忆。

灌输对自然的欣赏与感激

即使是我们成年人,也通常会被大自然所展现的奇妙现象而折服,更别说是孩子们了。对于宝宝来说,自然界是一个绝妙的地方,能够发现众多美丽和神奇。通常,孩子们是通过他们的感官来学习的——他们喜欢捡起一块石头,或者跳过一滩水洼,再或者追逐蝴蝶。帮助你的孩子接近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

当全家一起出去野游的时候,无论你们登山,还是在树林中漫步,又或者是在草地上野餐,活动结束后,一定将活动周围的环境打扫干净,甚至还要带着孩子替那些匆忙离开的粗心人打扫。而且,当你带着孩子在野外活动的时候,要留心不去打扰动物们的生活习惯。这样的行为,可以培养孩子对生命与环境的尊重。

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种种花草,并且每天都固定一个时间带着孩子一起看看你们的植物今天有什么新变化。

讲故事流传了数百年的老故事几乎包含了人们对世界的所有思考,包含了人们各种情感与传统,是我们最宝贵的心灵泉源。这些老故事解释了各种问题:从世界是如何被创造的,到人们为什么会死,为什么会有好人,为什么好人也会做坏事……

给你的孩子讲讲这些故事吧,可以讲夸父追日、女娲补天,也可以讲上帝七天造世界、玉皇大帝、哪吒闹海,甚至印度神话、佛教传说,当然也有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各类民间故事、传说。当然,在讲的时候,要简化一些,让孩子能听懂。讲述故事的时候,给孩子机会去提问,并让他自己慢慢消化思考。

安静的时刻

每天一次,或者一周一次,和孩子一起,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完全安静下来。这个安静时间无需任何解释,仅仅是在繁忙和吵闹的一天中一个简单的安静时刻。无论孩子用这个时间去思考,或只是在休息充电,都能帮助他们去接触一个“大”的时空概念。

更多的社交活动

带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公众场合,比如教堂、寺庙。让孩子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人信仰不同的东西,大家可以在同一个世界里友好相处。长大后,当他们面对不同宗教和信仰的人时,他们会更宽容,更自在。

加重节日的传统意味

试着努力去平衡节日中越来越多的商业味道,多做一些有传统文化意味的活动。比如中秋节的赏月,告诉孩子为什么这一天要买兔爷儿,告诉孩子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火车飞机汽车的时候,这一天,每个人都在看着月亮思念亲人;再比如清明节扎个风筝,既有趣又有意义。不要把每个美好的节日都变成了麦当劳里的吃吃喝喝。(来源:《母子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