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胎教
2021-06-02 怎么胎教 胎教仪怎么样 怎么进行胎教宝宝脾气急怎么办。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想要给宝宝的将来打好基础,有些家长会选择早期教育宝宝。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宝宝脾气急怎么办”,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友:我的儿子已一岁七个月了。他平时很乐观,总是笑嘻嘻的,很少有哭的时候。但他做事总是没有耐心,比如玩套圈玩具,做两次做不好就发脾气、哭闹、抓别人的脸或又急又狠地咬自己的手指。以前遇这种情况我们都会告诉他不要急慢慢来,并教他方法,可这会让他更急躁。
另外,他做错事总不让人说。比如:他抓小姐姐的脸;当温和他批评他或温和地对他说他正要往嘴里放的东西不能吃时,他就会特别委曲,撇着嘴,眼圈红红地往大人怀里扎。我总觉得他似乎太脆弱了,但又不知该怎么做才好。平时我们都很尊重他,即使做错事也很少对他嚷,总是耐心地讲道理。请问您这是否和我们平时对他的态度太温和、太尊重他的个人意愿有关呢?谢谢!
茅于燕:你所说的情况,应该说并不上什么大问题,而正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心理表现,不过,他在程度上稍为“偏激”了一点。这个年龄的儿童刚刚具备的一些初步的简单生活、经验等,他们对做一件事有成功(如高塔搭好了、珠子穿上了)非常高兴,但对于失败(如玩套圈玩具套不上)就非常生气,采取大哭大闹、抓人咬自己的激烈做法。
你们的做法基本上是正确的,比如态度温和、尊重他的意愿等,但有几点我还想说几句:
1、一岁七个月的儿童自我意识刚刚萌发,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不同意见,有错(当然许多时候他并不知道是错的)不让人说。
2、这个年龄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暂,只有几分钟,你说他做事没有耐心,实际上与注意力短暂有关。在他年龄大些,情况会好些,所以不用太着急。
3、教给他玩的方法很重要,你们也是这样做了,但不要一次教的时间过长,要把玩的方法分几次来教,这样他就愿意学了。
4、他发脾气时,表现比较激烈,又哭又闹,又抓又咬,不要马上批评或制止,最好是冷处理,待他稍为平静一点时,再带他玩别的玩具或活动。
5、语言的教育,或者说讲道理,对这个年龄的儿童来说为时还过早。首先,他要懂说的是什么,其次,他要能把道理和自己做的行为联系起来,这对于一个一岁七个月的儿童来说是太难了。著名的育儿专家日本的内藤寿七郎博士曾经说过:“从3岁半至4岁左右,便可对孩子逐渐开始进行‘语言的教育’了”;“大脑的发育已能达到凭自己的判断懂得言语中‘不行’是指‘不能做这件事’的意思”。所以对你的孩子还是要用行动教育,比如给他别的玩具玩、陪他一起玩、抱他到户外走一走、用摇头摇手表示不要这样做等。
6、你说和平时对他态度太温和、太尊重他的个人意愿,也是有关的。过分的溺爱、姑息,对孩子也没有好处。当然耐心、心平气和地制止一些不良行为是必要的,有个分寸的问题。
7、“委曲”这个词用得可能不恰当,实际可能是认为不对表示,鼓励,这并不是太脆弱的表现。
相关推荐
宝宝脾气失控怎么办呢?
小宝宝喜乐无常是一件让父母们感到很纠结的事情,现在多数的孩子都不能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做为家长应该如何防止宝宝脾气失控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下吧!
1.了解宝贝能够控制的极限
每个宝贝的控制力都不太一样,有的宝贝能较长时间地控制自己,但是另外一些宝贝则根本就难以控制自己,他们总在不停地动来动去,一会儿对这个好奇了,一会儿又对那个好奇了,似乎永远也没有可能受到约束。尤其带着宝贝逛商场的时候,如果妈咪翻来覆去试上5-6套服装,或者父母在一起没完没了讨论该选择哪件家具的时候,谁也没法指望宝贝能够老老实实待在一边等待父母做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了解宝贝能够控制的极限,并且在他厌倦之前尽快结束这种他无法忍受的行为,可以有效地避免宝贝失去控制。早教网
2.给予持续的鼓励或奖励
3岁内的宝贝非常看重父母的评价,因此,至少每1-2分钟表扬宝贝一次,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每次带宝贝外出的时候,不时地夸奖他一句,给他一个热烈的亲吻等等,这种正性的鼓励或者奖励会有效地提醒他,他做得不错,同时也在暗示他,他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会收到鼓励。
3.给宝贝提供参与的机会
让宝贝以恰当的方式参与父母的活动,他就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并且可以防止他因为无聊而失去控制。比如逛商场的时候,那些五彩缤纷的商品对宝贝来说会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抱着他,让他自己帮着到货架上拿商品,会带给他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如果不需要某件商品,可以给他讲解这些商品的特性,比如色彩、功用等等,这些都可以极大地满足他的好奇心,吸引他的注意,让他在不断变化的活动中获得控制。
4.事先琢磨好相应的对策
事先琢磨好相应的对策,是保证宝贝失去控制时尽快扭转局面的好办法。比如,如果宝贝在商场突然因为想要某个玩具而大发脾气,而这个玩具并不在父母计划要购买的物品之列,那么,父母可以尽快带宝贝离开商场,等待他发脾气事件得到平息。这样处理,可以让宝贝明白,他这种发脾气的行为不会得到任何奖励。
5.冷处理对待宝贝
冷处理是宝贝打破规则,失去控制的情况下非常有效的让一切恢复正常的方式。大多数的情况,宝贝在外面失去控制是因为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父母的注意。这时候,不理睬他的行为是比较好的一种处理方式。比如,宝贝在商场里大发脾气,可以尽快将他带到一个比较安静的角落,不理睬他,让他独自待上一两分钟。如果在饭店发脾气,可以将他坐的椅子背向大家,不理睬他,这样也可以防止他打碎碗、盘等餐具。
6.避免警告与威胁
类似“你不听话,我就把你扔在商场”“你不听话,警察叔叔会把你抓走”之类的警告与威胁,在宝贝失去控制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可以奏效,但是,这种做法是残酷的,它会带给宝贝不必要的焦虑情绪,让宝贝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给宝贝传递这样的错误信息:只要我在父母警告之前停止做我想做的事情,我就可以免于处罚,以后他会更多地以同样的方式重复他的这些不良行为。早期教育
警告与威胁不可能根治宝贝的不良行为,所以给宝贝提要求时,最好不要用警告或威胁的语气,而要用祈使的语气:“别玩玩具了,赶快过来!”
7.让宝贝明确规则
提前把父母的要求明确而详细地解释给宝贝听,让他有个心理准备。这样,当他遇到某种情形时,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比如上商场之前,告诉他去商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会怎样等等,他就会在进入商场之后表现得更好一些。
8.不要贿赂宝贝
给宝贝送个礼物,并不能更好地鼓励他的好行为。所以当宝贝有好行为的时候,不要给他买玩具或者诸如此类的礼物来贿赂他,这样会改变他好行为的动机,于是,他会纯粹为了那个奖励物才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旦奖励物没有了,他的好行为也跟着消失了。当宝贝表现不错的时候,表扬他,并且给予他更多的注意才是最好的奖励宝贝的方式。
9.不要跟宝贝大声喊叫
很多父母认为大声的喊叫可以吸引宝贝的注意,并且在宝贝行为失控的情况下快速奏效。但实际上,喊叫只会让宝贝获得更多的挫败感,引发他的愤怒情绪。喊叫就像火上浇油,不仅不能有效地规范宝贝的行为,相反,宝贝违反规则的行为还会更加频繁。
10.采取自然后果惩罚法
只要不对宝贝构成伤害,也不影响到其他人,当宝贝失去控制时,随便他去吧。他这种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会让他清楚而且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如,宝贝在饭店就是不肯吃饭,并以大吵大闹来违抗。没关系,别管他,不吃就不吃,只要告诉他,如果他现在不吃,待会儿就没东西可吃。当他肚子饿了的时候,让他饿上一顿,一旦他体会到饿肚子给自己带来的难受劲儿,以后他就不会在吃饭的时候这么闹腾了。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宝宝们往往没有自控能力,也许这一刻还笑的很开心,下一刻就哭的很是疯狂,学会防止宝宝失控的方法对于其成长有很大的意义,但愿以上的文章可以帮助家长们解决这一难题!
宝宝脾气太倔妈妈怎么办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宝宝的早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宝宝脾气太倔妈妈怎么办,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以柔克刚
通常宝宝说“我不要”未必是真的不要。他只是想体验自己的能力,所以聪明的妈妈会给宝宝“戴戴高帽子”,使宝宝得到想要的关注,从而主动地说“我要”。切忌以硬碰硬,因为宝宝很多时候说“我要”是因为家长的表情恐怖而感到害怕,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循循善诱
妈妈可用宝宝能够理解的语言,根据宝宝的期望用具体的事物来解释、描述,使宝宝理解这项活动与自己的关系,从而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做出表示。宝宝所关心的事情和能够理解的词语都是非常具体形象的,与其告诉他要去好玩的地方玩,倒不如直接告诉他去动物园看大象。
●声东击西
妈妈可运用自己的表演才能,用另一件事自然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暂时忘掉目前所从事的活动,然后再提出要求。这时候,很多宝宝会自然顺着你夸张的表情说:“我要”。
●欲擒故纵
宝宝的反抗行为很多时候是没有理由的,只是一种“找找感觉”,是受成人情绪暗示的结果。如果妈妈在这个时候故意顺着宝宝,表现出非常希望他继续从事这项活动的意愿,而妈妈自己则从事另一项对于宝宝来说充满了神秘的活动,宝宝会察言观色,力求与大人的行为保持一致,努力地争取表达内心感受。
●日积月累
宝宝的倔强脾气是一个发展过程,但是也与家人的教育方式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如果父母对宝宝向来依顺,那么宝宝的倔强就是一种无理的“任性”,一种“要挟”父母的武器,所以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注意从多方面发展宝宝的自我认知,帮助倔强的宝宝顺利度过“反抗期”。
●置之不理
这是帮助孩子摆脱倔脾气的最好方法。因为孩子发脾气的大部分目的是想得到你的关注。你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以后还是少用为好。不理睬发脾气的孩子,需要家长能沉住气。
宝宝发脾气不分场合怎么办
宝宝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会形成自己的情绪,也会发脾气。那么问题来了,宝宝发脾气不分场合怎么办?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晚上发脾气了,先生罚她站书房思过,小家伙不听爸爸的话,伸手挠了爸爸一爪子,然后,吃饭时先生把脸伸过来说,“你看她给我抓破了!”我一看,“噗嗤”笑出来了,先生鼻子边上真的被小家伙挠破皮了。先生说,“我就想看看她敢不敢抓我,没想到她想都不想的,上来就给我一爪子。”“哈哈哈……”不知道为啥我学得越想越好笑。最近宝宝确实脾气渐长,无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不高兴、尖叫、跺脚、打滚、手脚乱舞,还踢人打人,甚至摔东西。
在学习步行时的宝宝比较常见,是宝宝消极情绪强烈表现出来的现象。
通常,宝宝发脾气时间会维持在1-5分钟,主要体现在四个阶段:
1、乌云密布
这是宝宝发脾气的前症状期,其内部情绪正在形成的过程。
2、电闪雷鸣
宝宝表现为混乱的行为特征,情绪占据了整个身体,宝宝开始对抗,大叫、冲撞、踢打等。
3、雨从天降
宝宝开始哭泣、痛苦、抽泣,宝宝的脾气逐步消退。
4、消烟云散
宝宝发脾气结束,恢复稳定,这也是和解阶段,家长给出一些安慰,或得到父母的许可,一切归于平静。
宝宝发脾气是有条件的。
一、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
当宝宝饥饿、活动受限、要求穿衣服、玩具没收、强制休息、大人承诺未兑现、低于自己预期等,宝宝通过发脾气来达到目的。
二、自己累困不舒服生病
宝宝在自己累了、困了、不舒服、生病时也易发脾气。
三、当进入到陌生环境时
宝宝身处陌生环境时,由于自己无法适应而发脾气。
很多孩子就如故事里的小宝一样不管在什么场所大发脾气,有的还伸手抓、踢、打人,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一些信号。宝宝到了外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玩乐,在丰富的诱惑面前常常被父母拒绝,宝宝的想法破产。公共场所合的人多,空气污浊,让宝宝感觉不适。环境里的多种刺激无法得到控制,激怒宝宝。
宝宝在学步时容易发脾气,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宝宝通常以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随着宝宝不断的成长,等到3岁后,就会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宝宝的语言能力较弱,在与大人沟通和交流时,难免受限,由于不能及时、精准传达自己的想法。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完善之前,这也是宝宝最初的沟通方式。
宝宝发脾气不分场合!遇到这种情况,多半出现心理问题
若宝宝经常发脾气,或者发脾气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5分钟或以上,这就是严重的脾气了。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从而导致心理问题,同样,也会影响宝宝的人际关系。可馨育儿强调,家长遇到宝宝发脾气的问题要引起重视,让宝宝有效调节情绪,让情绪得到合理的疏导,让宝宝身心健康发展,家长不妨参与这几个建议。
1、2遍原则
告诉孩子规则只讲2遍。不要唠叨、解释不停,不接受宝宝讨价还价,避免孩子纠缠不停。
2、5分钟原则
指令下达后,等待5分钟时间,给宝宝缓冲、思考、顺从的时间周期。
3、明确让宝宝知道该做什么
明确让孩子知道要做什么,比如,请安静,并不是不能做什么。别吵,对宝宝的良性行为真诚赞美。
4、教宝宝合理表达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教会宝宝用合理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意图和情绪,引导孩子用语言、游戏、运动等多种方式宣泄不良情绪,恢复轻松愉悦心情。
5、宝宝无理发脾气选择隔离
当宝宝无理取闹时,不妨让宝宝去自己房间,或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如给宝宝设置一个“安静空间”,等宝宝缓和下来结束。
宝宝遇到困难发脾气怎么办
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早期教育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宝宝遇到困难发脾气怎么办”,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茅教授,您好!我家的宝宝现在刚刚进入24个月,他的体能、智力等各方面发育都非常好,但从一岁半的时候开始,在他拆装玩具、搭积木或戴帽子等游戏做的不成功时,他就会很不高兴,把积木或其他的东西反复摔在地上,如果大人和他讲道理,他就会推走大人,甚至还会打大人。
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害怕困难,没有耐心,我们真的很为他的心理发展担心,请茅教授给我们指点迷津。
成功和失败是做任何一件事(小至搭个高楼,大至发射火箭)的两种绝然相反的结果,对于成人来说,他虽然不喜欢失败,但他也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虽然有时是失败了,他还能有毅力继续做这件事,以得到成功。但是,对儿童,特别是很小的婴幼儿,当他做一件事、做一个游戏,做得不大好,他就会不高兴退缩、甚至发脾气。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当他成功了,妈妈的笑脸、爸爸的搂抱,甚至还有奶奶的巧克力呢!而当他没有获得成功的时候,则什么也没有,在他的心灵上造成很大的反差,于是不高兴,发脾气。
不过,亲爱的家长,你不用着急,也不要下断语,说这么小的年纪就害怕困难,他的心理发展肯定有问题,你们担心。其实,这是不必要的,他的表现很常见,是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要教育得法,是会很快得到纠正的。
这里提一些方法,你们可以试一试:
1、要多鼓励进步,不只是表扬成功,需知成功是许多进步累计的结果。他前天还不会用积木搭东西,昨天会用两块长方积木连接起来当火车,今天就会在两块积木前面竖起一块长方积木当火车头,你就应该昨天也鼓励,今天又表扬,不是昨天的进步不管,只看见今天的成功。
2、24个月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在这个阶段,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认为“我最行”,开始有独立性,这就是为什么你和他讲道理,他不爱听,甚至把你推走、打你的原因了。当然事实上道理他也不懂。对这个阶段的儿童讲道理不能抽象,一定要就事论事。积木搭塔搭不成,因为下面一块比上面小,比划给他看,他才能懂,也就是说把你的话赋以意义。
3、这个年龄的儿童手的精细动作还不是很熟练,像搭、插、捏等动作完成得还不是很好,应该训练多一些,否则他做不好,会受挫折,情绪受影响,也会发脾气。
4、自己先要平静,看到孩子拆装玩具、搭积木做戴帽子游戏等活动不成功时,不要急于替他做,也不要批评他,而是帮他重拆装、重搭积木、重玩游戏。在这样的过程中,教他技巧,他会了以后成功的机会就多了,他的情绪也会好了。
5、有时可以不去理会,让他“难过”一会儿,就会自动平静下来,也许还会重来做呢!
6、当他因为做不好而不高兴时,你千万不要讥笑他说:“这都不会,隔璧小胖比你小都会了”。需知每一个人的强项都不同,不能横向比较。
7、有时他自己觉得没做好,拆装得不像,搭的也不高,你不要故意安慰他说:“这很好嘛!很漂亮啊!”好像他的判断错了,不尊重他的判断。你可以说:“是有一点不好,没关系,我们一块来搭,你换这一块会更好一些”。
8、如果他做了一会,不想做了,你可以让他不做,换一换活动会使他平静些。
9、如果他想推掉搭的高楼,拆掉装好的房子,可以让他这样做,因为他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的蓝图,想把它做得更好。当然,如果今天不再拼了,也可以随他,说明他对这个活动已厌倦了,再要他做,他也无心做了。
10、要帮助,不要替代。要在不会的关键地方帮助他。比如他想把一块三角形的积木放在三角形的洞孔里,因为角没对准,放不下去,你可以教他看洞孔的角和三角形的角应一致,就可以放下去了,然后让他自己做。不要就帮他放下去,以使他自己得不到成功的喜悦。
11、注意他的情绪变化,不要等到他已经发脾气了,再去处理。当发现他玩东西有一点不耐烦的时候,就可以提议玩点别的,或者上街走一走,等回来以后也许他就又有兴趣把原来没做好的东西做好了。
12、有时他干一件事,先做一件容易成功的事,再做比较难的事。比如:搭一个高楼,老是倒,可以建议他搭一个矮楼,这样成功的或能就比较大了,他也会高兴。待矮楼搭好了,再加一层,不倒,再加一层,也许可搭到七、八层,这时高楼就搭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