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其实是一个自我放松和自我调节的过程。“呆”是外人对他的感觉,以为他停止了思维,像木头一样。其实,恰恰相反,这正是他自己内心最活跃的时候,只不过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和外部隔绝开了。但,那才是他自己的世界!

无论他是在幻想还是思考,“发呆”正是全神贯注的表现,外部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完全沉溺于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维完全按自己的逻辑运动。

平时人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和控制,许多时候不仅是身不由已,言不由衷,甚至连内在的情感和思维都游离于自身的本意,这让人有种空虚感,仿佛一个躯壳,在喧闹的市井中行走,恍惚茫然,无所适从。

这种状态下,尽管看起来成天都在忙碌,似乎很充实,但内心其实是虚弱的,没有一个真正坚实的自我存在,整个人就像处于灰雾之中,不透亮,不明晰,懵懂,迷惑。

雾看起来轻,实际上重,它可以蒙蔽真相,让你对自身和周遭的一切都看不清楚,更无法把握,人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威胁,一种压力,人处于其中,能量被焦虑和迷茫所消耗,即使不做什么费力的事,也会疲惫不堪。

所以,人是需要独处,需要自省,需要有完全自由、完全自主的内心生活的。“发呆”就正是这样的内心生活的一种。

而这样的内心生活,需要有宽裕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一个人,成天生活在别人的催促声中,永远有做不完的事,随时随地都在为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拼搏,他怎么可能有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他的内在方向和动力又从何而来?他怎么能够认识自己,又怎么能够获得真正的自信?

我总在说,对孩子宽容一些,给他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成长。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天然的生命力,就像每粒种子都会发芽一样。而且,是什么种子发什么芽,这是外力改变不了的。所以,最重要的不是改造,而是发现,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作家:鲁稚

相关阅读

允许孩子“与众不同”


友:我的孩子5岁半,上中班。见了他的人都说他聪明,可我有时这样认为有时又有些怀疑。因为他喜欢动脑不喜欢动手,做事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对别人的问话反应很慢,像没听见一样,要我把别人的问话重复一遍才慢腾腾地回答。平时喜欢科学方面的书,他在书店选的也都是这方面的书让我给他讲。老师说他懂得很多别的孩子不懂的知识,可其他孩子正在学的他似乎不注意学。有朋友说他讲的话不和别的孩子一样,要比别的成熟。我很着急,这样正常吗?我该怎么做?

茅于燕:从介绍看,你的孩子很正常,没有什么问题。想和你谈谈善于如何看待儿童发展的问题:

1、儿童出生后,一直是在发展着,六岁以前,特别是在三岁以前,发展比较快。他的语言、思维、注意、记忆、动手能力等,都在发展变化中,愈来愈成熟、愈来愈复杂。

2、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发展的时刻表(schedule),和别的儿童不相同。有的儿童动作发展比较快,有的儿童语言发展比较晚,但有的儿童正相反,都是正常的,所以绝对不要横向比较。

3、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独特的长处、独特的家庭期望,所以不要总是去想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哪些方面不如别的孩子,哪些方面又比别的孩子好,只要按孩子的性格、长处、家庭的期望去教育他就可以了。

4、喜欢动脑不喜欢动手、做事慢、回答问话反应慢等,我认为这主要是个有人独特的性格的表现,并不是什么严重的智力问题。可以对他适当进行一点开导,但并不要认为非改不可。

5、孩子喜欢科学方面的书,可以继续在这方面培养。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幼年时期往往被认为智力有问题,因这他专注于一件事,看似智力有问题。你的孩子喜欢科学,对其他方面不太注意,是否也和思想专一有关系?

您允许孩子“虚度光阴”吗?


允许孩子无所事事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心理专家呼吁,应该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虚度光阴”。

0岁—3岁婴幼儿的活动,是父母安排期。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过去15年来,他一直研究“建构式游戏”行为,即父母或大人对孩子的游戏和生活的指导行为及其影响。“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以便帮助孩子发掘兴趣,帮助他们学习语言。”奥唐纳说。

3岁以后,是孩子的自主期。父母不能当“卫星定位仪”。3岁以后,孩子就会开始对社会活动感兴趣。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发现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5岁—6岁,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或兄弟姐妹们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充当“卫星定位仪”,时刻监控孩子。

“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无聊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储存了能量。无聊和‘虚度光阴’能让孩子充分休息。”拉里说。

拉里建议,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以及自娱自乐的自由。

奥唐纳对现代英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父母过多安排孩子活动的教育模式,已经令英国青少年养成了需要别人领导和不会自己作决定的性格。奥唐纳发现,15岁以下的青少年普遍没有自信,无论参加什么社会活动,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带头人”,直到17岁或以上,一些年轻人才拥有自主作决定的能力。

你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哭?


孩子哭闹,父母该立即去制止吗?父母该允许孩子哭泣吗?成长的父母,最重要的标志是接纳、允许自己有情绪,继而也接纳、允许孩子有情绪。懂得“同理”自己,才会“同理”孩子,“同理”在前,才会顺藤摸瓜理清情绪来源。情绪来源才是父母疗愈孩子情绪的最好“抓手”。

因为担心,所以不允许

我一向认为孩子哭泣的时候大人应该想办法哄住孩子,不应该任由孩子哭下去。而一位心理学的专家却告诉我,孩子哭如果让父母心里难受、烦躁不堪,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内心积郁了许多负能量,没有得到宣泄的机会。

孩子负面情绪的爆发,会触及父母内心的同类情绪,潜意识里因为担心自己失控,所以也不允许孩子发泄。

接纳才能释放

一次我送儿子去幼儿园,看到一个刚入园的四岁多的男孩因为妈妈离开而大哭大闹不止。一个老师搂着男孩让他趴在自己的怀里哭,边拍着他后背边说:“我知道跟妈妈说再见是很难过的事,嗯,是非常非常难过的事,不过你要知道妈妈下午肯定会回来接你的。我们来做点什么帮你感觉好一点好不好?”

一边说着,老师一边慢慢领着男孩往屋里走,孩子这时已经由大声嚎哭变成了小声地抽泣,进屋之后,老师拿给他一张纸和各色蜡笔,和他一起坐下来写信,这时候孩子已经完全停止了哭泣,用心地写写画画起来。

孩子情绪不好时大人需要做的四步骤:一、认可孩子的感觉和情绪;二、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三、帮助孩子心情好起来;四、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上面那个老师对待哭闹的孩子就履行了这几条原则:首先认可孩子难过的情绪,然后帮孩子想个办法疏导和表达自己的感觉。

情绪无好坏,它是正常的情感反应

关于孩子的情绪,有些父母不允许孩子害怕,如果孩子说怕恐龙,妈妈就说:那有什么好怕的,都灭绝了。如果孩子怕黑,就说:妈妈都不怕,你也不用怕。

实际上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怕、恐惧都是人的正常的情感反应,孩子既然有了这样的感受,父母应该首先表达出接受,接受之后再引导他去面对,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拒绝和否定孩子的情绪。

情绪被压抑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否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的暗示是:妈妈不喜欢我害怕,害怕是不好的行为,我不应该害怕,否则妈妈就不爱我了。

为了取悦父母,孩子在想哭泣时和害怕时就会压抑自己,犯了错会撒谎,遭受欺负会隐瞒不报。如果在父母面前都要戴上假面具,孩子在哪里才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呢?假面具戴久了,孩子的心理就会逐渐扭曲。

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成长的机会

儿童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他成长的机会。孩子的情绪属于他自己的管理范畴,大人不应该为此负责,不要因为孩子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很失败。我们能做的,就是首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会说话了之后,大人在接纳他情绪的前提下,教他正确地沟通,学着用语言把情绪表达出来,孩子就不会因为无助和受到挫折而大哭大闹不止,逐渐就会做到遇到事情不惊慌失措,不发脾气,会尝试讲道理并寻求帮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拥有强大的内在,变得通情达理,从容不迫。

孩子和大人一样,都会有情绪,快乐、悲伤、孤独或兴奋,孩子也需要发泄情绪。因此,父母要学会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父母成长才能更好的支持到孩子的成长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往往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却发现我们其实有着很多不为大人所知的烦恼,也曾经渴望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许我们在无助中度过了很多岁月,但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如此。

也许我们是稀里糊涂地长大的,也还长得不错,但我们的孩子应该更加享受成长的过程。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所知所能的范围内已经尽了他们的努力,今天,曾经的小孩成为了父母,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去努力,为他们,也是为我们自己。

儿童早教:孩子“虚度光阴”,你会允许吗?


在现代社会,孩子们的生活起居被分配得满满登登,早已是大人们见怪不怪的事,乃至一天不分配自身孩子的主题活动,眼见自身的孩子“虚度光阴”,父母们真是会吃不消。但孩子们确实必须那么多主题活动吗?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孽吗?

容许孩子“虚度光阴”

美国心理学专家强调,对孩子们而言,“虚度光阴”也是一种动能贮备,反倒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分配会抹杀孩子的自觉性和想像力。心理学专家号召,应当容许孩子在一定水平上“虚度光阴”。

0岁—三岁婴儿的主题活动,是父母分配期。帕特里克·奥唐纳是美国格拉斯哥高校心理学专家教授,过去十五年来,他一直科学研究“创设式手机游戏”个人行为,即父母或大人对孩子的手机游戏与生活的具体指导个人行为以及危害。“孩子与生俱来具备手机游戏和探寻的本性,在三岁以前,这类个人行为一般在父母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便于协助孩子挖掘兴趣爱好,协助她们语言学习。”奥唐纳说。

三岁之后,是孩子的独立期。父母不可以当“卫星定位仪”。三岁之后,孩子便会刚开始对社会实践活动很感兴趣。在一切正常状况下,假如孩子们发觉她们很感兴趣的事儿,或期待融进孩子间的商务活动,她们就不容易觉得无趣,除非是她们发觉沒有朋友或主题活动的限定过多。

五岁—5岁,是孩子们独立社交媒体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层,孩子们讨厌过多和父母或兄妹们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别的同年龄的孩子玩乐。奥唐纳说,此刻,这些喜爱时分秒看见自身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可以当做“卫星定位仪”,時刻监控器孩子。

“无趣”有利于存储动能

爱哲希尔高校杰出社会心理学老师杰弗里·拉里强调,对孩子们而言,“虚度光阴”是一种动能贮备,反倒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分配,会抹杀孩子的自觉性和想像力。一定時间的“逃出”和想像力,对孩子们的成才尤为重要,父母应当容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无趣也是有益处的,大家存储了动能。无趣和‘虚度光阴’能让孩子充足歇息。”拉里说。

拉里提议,父母不必时时刻刻照顾自身的孩子,而要交给她们独居的時间,及其自嗨的随意。

奥唐纳对当代美国青少年儿童的研究发现,以往几十年来父母过多分配孩子主题活动的教育模式,早已令美国青少年儿童培养了必须他人领导干部和不容易自身作决策的性情。奥唐纳发觉,16岁下列的青少年儿童广泛沒有信心,不管报名参加哪些社会实践活动,她们都期待有一个“领头人”,直至十七岁或之上,一些年青人才有着独立作决策的工作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