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降临,给我们全家带来无比的欢乐与喜悦!但随着宝宝一天天的成长,我们又为宝宝不断出现的“坏”习惯而困扰,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些行为并非真的都是“坏”习惯,而是宝宝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作为爸妈,不应该随意遏制这种自然的行为,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宝宝开启无限的潜能。

事件一:吃手指

淘宝四五个月的时候总是吃手指,后来发展成把自己能拿到的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咬一咬。一开始,我觉得这样很不卫生,有时候难免会训斥宝宝“不要咬”或是强行拿下宝宝手里的东西。可是时间久了,我发现当他抓到一个东西时,会先看一看、敲一敲,然后再咬一咬。我才明白原来他是通过吮、舔、咬等方式来尝试认知事物、感知世界。因此,我不再阻止淘宝的“乱咬”行为,而是为淘宝做好玩具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由于不卫生引发消化道疾病。此外,我还给他买了专用的牙胶、磨牙饼干,但我发现他并不喜欢咬这些东西。后来,就采用了很多网友的提议,自己动手把瓜果切成条,比如苹果条、红萝卜条、黄瓜条。让淘宝咬瓜果条,既简单便宜又有营养价值,还能缓解出牙期的不适。

事件二:扔东西

淘宝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有了扔东西的“坏”习惯。他总是故意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然后让你捡起来递给他,他再扔到地上。对这种故意的行为一开始我们确实很烦恼,批评他、和他讲道理,没作用不说,我们的态度反而让他觉得扔东西很特别,可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所以水杯、玩具什么的也没少摔坏。不过慢慢我发现:如果他扔的是一个轻轻的物体,他就会睁大眼睛看物体落下去;如果是一个重的物体,他会自己先闭眼,听到“砰”的落地声后再睁开。这说明他已经知道了扔东西和发出声音之间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扔不同性质的东西,落地的方式和声音也是有所差别的,原来扔东西也是宝宝学习的一个过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不再对他大呼小叫,反而给他一些合适的东西,比如皮球、塑料袋,让他扔个够。如果在适当的环境,我们也会让他扔一些玻璃瓶之类的东西,让他明白有些东西扔了就损坏了,告诉他是不能随便扔的。随着月龄的增长,淘宝这种扔东西的行为也逐渐淡化了。

事件三:到处爬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这话很有道理。淘宝到了八个多月的时候,已经可以爬得很好了。一开始,淘宝的姥姥认为让宝宝在地上爬很脏且行为不雅,我就对她讲爬行的好处:爬行可加强宝宝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协调,还能够较早地让宝宝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促进认知能力的发育。经过我的讲解,全家人都开始关注淘宝的爬行了,为此我还专门查找资料学习如何让宝宝学会爬行。可是我家淘宝天生就有运动细胞,不需要我做太多的引导,小家伙就开始“爬行天下”了。到十个月大的时候,淘宝已经不满足于平面爬行,而开始追求起爬楼梯的高难度挑战了。在十一个多月的时候,淘宝在大人的看护下,可以独自从一楼爬到四楼。当然这和我家四层的复式结构有关,毕竟有这种可以让天天练习的场所。还记得,淘宝第一次从一楼爬到二楼,再到三楼、四楼,从他开心得意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成就感。面对这种带有危险性的游戏,作为爸妈我们并不是一味地阻止,更多的是鼓励他自己去挑战。当然,面对这样精力充沛的宝宝,看护工作也是异常辛苦的。

事件四:认生

淘宝九个月大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脾气变得很大,一有陌生人看他,就开始哇哇大哭,别人抱他更是不行。而在此之前,他对看到的每个人都会露出纯真甜美的笑容,谁抱都让,是所有人都喜爱的超级宝宝。淘宝的这种“认生”行为让我在朋友面前很尴尬,只好推辞说这是越大越没出息。为了让淘宝改掉“认生”的“坏”习惯,我查找了很多育儿资料。原来,“认生”这种行为表明宝宝已经开始有惧怕、警觉反应,他会对熟悉的人表现出好感,对生疏的人表现出陌生感。从那以后,我们去亲戚朋友家、逛街购物、外出旅游、饭店吃饭,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带上淘宝,目的就是让他适应不同的环境,接受丰富的刺激,让他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男女老少的不同面孔;偶尔也会带他去附近的幼儿园,鼓励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通过各种方式让他长“见识”,减少他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心理。还别说,这种办法还真管用,到了周岁,淘宝再也没有出现过“认生”的情况。现在,淘宝见到小朋友特别热情,主动与小朋友握手、拥抱,有些胆小的“小哥哥”、“小姐姐”还会被宝宝的热情吓哭,我这个妈妈还要在后面向人家解释:“小弟弟是要和你交朋友……”。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下)

扩展阅读

婴儿有差异,理性对待开窍慢


即使是非常温和随意的父母,当孩子面临例如说话、走路等成长过程中重大里程碑时,还是会倍感压力。现在,就由专家来一一解析婴儿发育的每个阶段,同时,如果您觉得孩子发育迟缓,我们还会教您如何能够帮助孩子的方法。

等待孩子自己走路

孩子最早在8个月时会尝试迈出第一步,但是,即使他们是在15个月才开始尝试走路,那也不能算是发育迟缓。即使孩子15个月后还是不会走路那也并不代表您的孩子存在严重的发育迟缓。他可能已经非常喜欢爬行,并且并不急于行走。或者他可能将精力都花在掌握其他技巧,诸如说话。身体发展通常是在一夜之间。孩子可能会在某种领域发育迅速,而在另一种领域则恰恰相反。

您能做些什么

您可以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楼梯或者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进行行走练习。请检查家内安全措施,确保孩子在练习行走时不会有安全隐患。您也可以鼓励他们一步步开始学会行走,例如“到妈妈这里来”,您可以拉着他的手,鼓励他向前走,您也可以给他一些可以推着向前的玩具,教他走路。

等待孩子自己开口说话

无论您有多么希望听到孩子开口说话,但是,孩子可能在16个月之前都只是呀呀学语的状态。许多案例证明,孩子的语言发展可能会滞后,但是,某天您会突然发现孩子会说许多词。因此,如果您的孩子1岁时还没有真正开始说话,其实,您并不用过于担心。您可能会发现,您的孩子在非语言方面可能发展出色,例如您的孩子会用手指指着东西,会打呼噜声等其他动作,他可能会觉得并没有必要开始学习说话。

您能做什么

即使您的孩子并不经常说话,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明白您说的话。您可以一整天和他说话,这是帮助他学习说话的最好方法。无论是在帮他穿鞋或是准备午餐时,您都可以和他进行眼神的互动,然后向他陈述您在做些什么。

当然,为物品标上标签让他阅读也是一个好办法。例如在食品商店,您可以对孩子说:念“苹果”给妈妈听,然后指给他看哪个是苹果。您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方法来训练孩子语言能力,例如为他读书或是唱一首歌,让他接触新词汇,告诉他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果这些也不起作用,那么您就装作并不了解他指的是什么东西,然后说道:我不明白你要什么。是奶瓶?

手部协调能力发育迟缓

育儿书上经常推荐父母在孩子11-12个月的时候玩拍手游戏,但是,孩子可能并不会玩这种游戏。孩子只会做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如果他发现这个游戏并不好玩,他根本不会玩。

您能做什么

由于手部运动能够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运动技巧、空间意识等能力,因此,无论孩子是否愿意玩这个游戏,您都需要坚持和他一起玩。您可以尝试其他手部互动游戏或者一边唱歌一边同他玩耍。他也许会更喜欢玩躲猫猫,那您同样也可以利用他喜欢的游戏来让他一起参与其中。

不愿使用餐具

虽然,绝大多数孩子在15个月时就会使用筷子了,但他们缺乏熟练性,并且无法手眼协调良好地进行使用。如果您发现孩子并不对餐具使用感兴趣,那有可能是因为他更喜欢用手指来拿食物吃,或者他讨厌您在旁边一直教这教那。许多父母都害怕让孩子使用餐具,因为这样会需要花很多时间来清理。然而,孩子需要这方面的锻炼,并且通过失败来取得进步。

您能做什么

每次吃饭时都给孩子一把汤匙或是一双筷子,即使孩子并不会去用,或是干脆把它们扔在地上,您都需要坚持那么做。另外给孩子围上一个小围兜,就不必担心孩子把食物吃得满身都是。您可以向他示范如何使用汤匙或筷子,但是不可以强迫他跟着您学。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拥有不同的成长历程,在能力上都各有差异。父母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抚养孩子并不是一场体育竞赛。

李湘为女儿鸣不平 理性对待孩子的打架问题


《爸爸去哪儿》中angela和Kimi的打闹片段一直被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认为angela过于娇纵,小小年纪就会欺负人。对此,李湘为女儿鸣不平,指孩子间打闹是很正常的事。其实,孩子们的世界很简单,请大人们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也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李湘请大家宽容看待孩子

在《爸爸去哪儿》中,五位萌宝宝为广大观众展现了孩子们纯真美好的世界,也为观众带来了阵阵欢笑。但是在欢笑之余,节目的片段也引起网友们争论不断,不少网友对Angela“欺负”Kimi的片段记忆深刻,指责Angela骄纵任性。

李湘曾微博回应此事,前日,她再次从妈妈的角度谈起此事。“小孩之间打打闹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他们通过这样的互动学习与人相处,我相信所有的争议都是善意的提醒,但是大家应该看到,没有小孩是完美的,对于缺点我们可以试着更宽容地去看待。”李湘认为,小朋友们一些不太合适的行动对于大人也是一种提醒,“这档节目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就在于,不但让我们看到温暖亲情,也让我们学着从小孩身上反思自身。”

孩子们的打闹很正常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少不了与其他孩子的接触与碰撞,也难免会有一些冲突,因此打闹的事情时有发生。孩子之间的打闹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堂人际交往课。孩子们年纪小,缺少应有的社交技巧,还不知道如何与同伴相处,不懂得分享与合作,所以在与小朋友交往过程中发生分歧时,他们还不懂得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因而选择了打架的方式。

所以,孩子们的打架不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存在多么严重的问题,而是所有孩子成长的必经环节。

请理性看待孩子的打闹问题

孩子打架,从本质上而言,与小动物之间的打闹没有什么区别,是孩子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打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孩子在打打闹闹中,可以学会以适当的方式与人相处,逐步完善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日本教育学家博士认为“打架能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我们应理智地看待孩子爱打架的问题,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处理问题,不要因为孩子一个小小的争斗,就过早的孩子贴上标签。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之间的小冲突,常常被成人贴一张标签:这个孩子爱欺负人!其实,有时候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放大孩子之间的事情,更不要轻易地把孩子之间这种正常的冲突贴上“欺负或被欺负”这样的标签。我们换个角度来想,这么小的孩子,他需要学习怎么和他人有效的交往。他并不是要去有意识地“欺负”别人,而是他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

像李湘说的一样,没有一个孩子会是完美的,还是都在一个成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发现了问题,不应该一味的批评或者胡乱的去贴标签,而应该是合理的帮助他们成长。

小编支招:如何教导孩子不要打架

首先,教给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

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因此父母平时要教给孩子一些适当的社交技巧,鼓励他们运用这些技巧去解决自己的争端,而不是用打架的方式解决。

其次,教会孩子保持冷静,学会理智处事。

在日常生活中,要教导孩子与小朋友友好和睦相处,即便与小朋友发生争执时,也不要有不友好的举止或者行为,告诉他们很多事情是不必通过打架来解决的,在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不妨让一步,这样可以避开矛盾的锋芒,更利于大家友好相处。

最后,发生有矛盾时,让孩子自己解决。

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或打架的时候,我们不应感情用事,过早地区干预。孩子之前的矛盾,要让他自己解决,我们只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就可以了,尽量不要插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才会更快的学会如何和他人交往,才会成长。

父母坏习惯使孩子受到坏影响


父母坏习惯使孩子受到坏影响

不顾爱心,种下自私的种子

当你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你的兄弟撕破脸皮,为分父母的那点遗产又与你的姐妹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当你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拉着儿子匆忙离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儿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头?当女儿告诉你小区花园的水龙头坏了,你是提上工具就去修理或者立即给物业打电话,还是告诉她不要多管闲事?你假装没有看见公共汽车上站不稳的老人,当孩子想起身让座的时候,你却用眼神去制止他。

你的这些表现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私的种子。

不讲民主,种下强权的种子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也就是家里的皇帝。他们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着。现在的孩子估计都不会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有没有采用民主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脑子里的民主意识,而让他觉得强权就能战胜一切。

蔑视诚实,种下说谎的种子

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揍、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尽可能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小孩子说谎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我们说实话可以得到实惠,那谁还愿意冒险去说谎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发觉了大人是经常说谎的。我们给孩子的解释往往是辩解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但对孩子来讲,善意的也好,恶意的也罢,那都是谎言!

拒绝冒险,种下平庸的种子

孩子要下河游泳不是教会他怎样保证自己在水里的安全,而是简单地拒绝——理由当然是危险。孩子要登高也是安全的原因不被允许。孩子都十多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到门口小卖部去买瓶酱油,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二十岁的孩子还不会开火做饭,因为煤气是危险的。是啊!现在的社会有些乱,出门有危险,在家也不安全。但俺们就这样一直抱着,他们又如何能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处理危机!

不重守纪,种下违法的种子

孩子自己过马路很少会去闯红灯。孩子骑车也会规规矩矩地在自行车道里行驶。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口诀。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走人行横道线,不走地下通道,也不走人行天桥,而是翻栏杆、横穿马路。大人的借口是我忙,赶时间。殊不知这一刀让孩子体会到的是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有很多的人已经开上车了,车上带着孩子。脑子里没有交通规则,眼睛里没有交通标志在街上横冲直撞。非得看到警察叔叔了才收敛一些。这就教会了孩子人治大于法制,在法规的执行者看不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肆意践踏法规。哪个人天生就是罪大恶极的呢?不都是从一些占小便宜开始一步步地走向违法的道路的吗?

善良失缺,种下恶行的种子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不愿意带着孩子去为灾区捐献衣物,因为我们交过税了,那是政府的事情。我们不给街角的乞丐一点施舍,因为他们肮脏。当孩子想给交不起学费又体弱多病的同学捐款的时候,你问他是不是学校规定必须做的,还问学校规定最少捐多少?你在一点一点砍去孩子身上善良的本性。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了钱,你拖着孩子快速离开。同事得罪了你,你指使孩子偷偷拔掉他自行车的气门心。家里做饭少几棵大葱,你不去找邻居借,而是叫孩子到走廊去“拿”几根。你又一点点地在孩子身上播种着恶行的种子。

泯灭自然,种下破坏的种子

在公园游玩时你带着孩子去攀枝摘花。离开的时候孩子要带走垃圾你说不用管有清洁工干。为了让孩子高兴也不管栏杆上禁止的牌子向笼中的猴子投喂食物。喝完饮料你随手扔瓶子,抽完烟你随地扔烟头。孩子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喜欢动物的。我们却当着孩子的面杀掉了她喜欢的鱼,杀掉了她觉得可爱的鸡鸭。让伤心的孩子怎么也不愿意再吃这些动物了。我们在劝说孩子的时候用的是“万物为我所用”的逻辑。告诉孩子的是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可以戕害一切的生灵!

创新缺失,种下机械的种子

我们可怜的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摧残下,已经不懂得什么是创新了。当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劳累而懒得回答,或许就是他问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而敷衍塞责,或许你正在为麻将的不胡牌而烦恼。而我们惯用的伎俩就是这个等你长大了就懂了!这个不要求掌握,你记住就行了!这个是不会考的!没有为什么!等等等等自以为聪明的说辞。殊不知已经让孩子慢慢变成了考试动物,脑子机械化了,不会思考了。事实上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逼迫的结果。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首要考虑的不还是它的升学率吗?我们才不管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只要能上清华、北大就好!

把礼貌养成习惯(上)


期望你的孩子拥有自然而然的谦谦风范?是的,这是可能的。现在就照着下面的话去做,并期待发生变化吧。

一个妈妈的有感而言

当我儿子两岁时,他蹒跚走路的样子很是迷人,偶尔也会自发地冒出“谢谢”、“请”等只言片语。这对于平常比较害羞,常常藏在我的腿后面见陌生人的他来说,做的还真不错。不过,就在去年,儿子5岁的时候,我突然惊奇地发现害羞的小男孩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暴君,不愿意坐在餐桌旁,拒绝与客人交谈,并且急躁地要求立刻吃饭、吃冰激凌。

一次,在我朋友的家里,他举着他的杯子命令主人给他添满,就好像一个将军对待地位低下的士兵。朋友扭过头对我说:“平时,你能忍受他这样?”当时我真惭愧。我从未意识到,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就像乐曲中的和谐音符,一旦和谐不在,麻烦就来了。

我知道我的努力失败了,但问题是我不知道像我儿子这个年龄,什么样的礼貌是合适的。他在幼儿园是举止端正的学生,在家却这样无礼蛮横,究竟是他太过于淘气而任性,还是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小孩?

没有礼貌的时候,我没有及时纠正就可能纵容了他的没礼貌。在和其他的父母和专家交流过以后,我了解到每个孩子都有能力掌握与之年龄相符的礼貌,无论是害羞、淘气、任性或叛逆的孩子。有礼貌的行为能够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和关心,没有礼貌则伤害了其他人的感受。所以反过来,把我儿子的所作所为放在他自己身上可能更能让他理解:“如果其他人对你也这样没有礼貌,你会感觉如何?”。由此,我明白了教育小孩有礼貌并不会嫌太迟,但是马上开始仍然是明智的选择。

1~2岁不要期望太高

这个阶段的孩子几乎不能走、说或记住超过一天以前发生的事情;但是,即使是这么小的孩子也能够开始学习基本的礼貌行为。只是不要期望他们能完全的理解,或完全执行家长教给的内容。

使礼貌成为交谈的一部分

考虑其他人的感受是礼貌举止的根本,因此要鼓励自己的孩子这样做。例如:当我们帮助邻居在小区内寻找丢失的钥匙时,邻居会感觉很舒服,我们也会舒服。事实上,告诉孩子如何关心和帮助其他人,并不需要他们完全理解帮助的真正价值。

重视个性

一些15个月大的孩子会说“你好”和“再见”,而一部分发育慢的孩子可能还不会说这些话,那也没关系。因为孩子的脾气秉性不同,让孩子做出反应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来说,在生日宴会上作为大家的焦点可能会感觉不舒服,他能表现出的礼貌就是怯怯地在你耳边说声“谢谢”,并让你来转达信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是画一张画并把它交给你来间接表达。

对内向的孩子所表现出的诸如: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一下等表达,家长要保持足够的安静,来鼓励孩子表达。

教育要保持简单

18个月大的孩子知道如何使进餐时间变得混乱,他们会乱扔食物,站在椅子上,大声哭闹。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像成人一样在就餐时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因此教育要保持简单。最简单的就是从确立一条规则开始,比如:吃饭的时候,要坐着吃。不断的重复,就会有效果。

2~3岁文明开始

这个阶段的孩子仍然处在能力限制阶段,但是当孩子的大脑发育到36个月的时候,新的更强壮的脑电波会帮助他们提高记忆力、语言能力和刺激控制。结果就是:礼貌出现了。

及时制止不当行为

家长不要期望孩子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有好的礼貌。如果你的儿子在游乐场拿走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要马上介入并坚持让他把玩具还回去。要告诉他,如果他不把玩具还回去,将受到惩罚,并且不要暗示他能对这件事有决定权。脾气好的父母总是给孩子太多,但是有些是他们不需要的,已经有很多事情是由孩子在做决定了。事实上,在礼貌问题上,必须让孩子知道他没有选择。

对于没有养成的礼貌,不断地提醒是有帮助的。当一个孩子小的时候就不说“对不起”时,可以通过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来提醒他们的行为,并及时提醒以使他们不用想太多。

及时鼓励

一个资深幼儿教师就使成百个孩子的行为发生了转变,她的秘诀就是“赞美”。她告诉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正面的鼓励,对孩子说:“好样的,做的好”,当然这需要耐心和不断的坚持。在家里的餐桌旁,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如果孩子说“请”,他们所要的东西就会作为他们的奖励。这样就会慢慢形成好的习惯。

提供娱乐

让一个2岁的孩子长时间在餐桌旁坐着是件困难的事,所以可以在吃饭的时候给他纸和笔,让他乱画或者给他一个玩具让他安静地玩,这样就既可以使一起就餐的朋友感觉舒服,也可以让小朋友不至太无聊。当你打电话的时候,给孩子娱乐也许会有帮助。最好是在电话旁放些蜡笔、纸、毛绒玩具等,以便电话来的时候能使孩子安静一会儿。但是要尽量接打电话的时间短些,因为没有哪个2岁的孩子能保证在20分钟的通话中始终保持安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