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中的婴儿是那么乖巧可爱,有如太阳般灿烂的笑容,沉睡时是那么恬静。可当宝宝逐渐长大后,一切都变了,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稳定急燥的情绪表现,真难以招架,怎么对付这个小人儿?让父母愁坏了!

了解哭闹情绪的原因

不论成年人还是幼儿,都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也就更多变化。0-3岁宝宝闹情绪的原因,主要是大人无法满足他的要求;由于语言能力尚未成熟,还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加上大人不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宝宝自然会哭闹,来达到他们的要求。

父母在对付孩子哭闹不安的情绪,除了要有正确的安抚方法外,首先必须了解孩子闹情绪的原因。

1、先天气质:每个孩子的气质皆不同,有的宝宝动不动就大哭大闹,有的宝宝却是常常笑容满面……父母应多观察宝宝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先天的气质。

2、生理上需求:当宝宝肚子饿了、尿布湿了、身体不舒服了、睡觉不安稳等,就容易有情绪反应,应了解宝宝闹的原因,再进行安抚。

3、过渡期反应:二岁左右的宝宝,开始会借由语言和动作,来表达他的想法和意见;如果父母不能了解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宝宝自然就容易以哭闹等,来达到他们的需求。

4、不当管教:孩子会在与大人的互动中,去探测大人的反应,当大人回应方式养成后,孩子就会以此方式作预测。如孩子一哭闹就有玩具、糖果,日后就会以哭、闹方式来取得。

正确的处理方法

父母应以冷静、理性的态度,用一些正确的安抚方法处理孩子哭闹的情绪,并改正教导孩子,让他能接纳自己负面的情绪,以及学习如何适当地表达情绪。

冷静面对

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家长须作孩子的好榜样,先控制、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表示任何看法,慢慢走到孩子面前,让哭闹中的孩子感觉到你的冷静,降低哭闹情绪。千万不要在孩子情绪不稳定时,自己反而更生气,对解决问题无补。

利用辅助工具安抚孩子

孩子闹情绪时,可以利用一些宝宝平常喜爱的玩具、布偶,让他抱在怀中,暂时安抚宝宝失控的情绪,然后再进行安抚、询问动作。

抱在怀中,安定情绪

当宝宝情绪失控时,可将宝宝抱至怀中轻拍安抚情绪,或是放一些轻柔音乐、宝宝平常喜欢听的歌,借以安定情绪。

用温柔的语气对孩子说话

用温柔的语气对孩子说:“宝宝怎么了,为什么这么生气,还哭得这么伤心?”“你很难过,哭一下没什么关系,等会儿告诉妈妈,为什么难过,让妈妈帮助你。”如此会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关心和尊重。

一杯水、一条毛巾,让孩子感觉你的关心

拿水给孩子喝,或是拿一条毛巾,拭孩子脸上、额头上的泪水以及汗珠,让孩子得到照料,感觉到妈妈对他的关心和注意,降低哭闹不安的情绪。

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当孩子闹情绪时,须了解孩子发脾气、哭闹的真正原因,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而当孩子对你诉说他的感觉和想法时,除用心倾听外,父母可以重复孩子所讲的话,让孩子感觉到你是了解他的。

适当的管教

如果发现孩子每一次都是以闹情绪为手段,来达到引起父母的注意或需求的目的时,这时父母就须给予孩子适度的管教,并且非常严肃地让孩子了解,他这样的行为、举动是不对的。

错误安抚无法解决问题

父母在安抚孩子哭闹情绪时,“爱”的表达是很重要的,一个关怀的眼神,一句温柔的语句,都可有效减缓孩子哭闹情绪。但是相反地,如果使用了错误的安抚方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这场亲子战争愈演愈烈。

冲动地责怪孩子,或嫌孩子动不动就哭哭闹闹“真是讨厌”,甚至生气地破口大骂,叫孩子立刻停止哭闹举动、

以威吓的方式,强迫、限制孩子不准再哭闹、丢东西。

对孩子哭闹情绪反应,完全视若无睹、不加理会,继续做自己的家事,放任孩子在一旁。

父母随意拿一样吃的、玩的东西给哭闹中的孩子,希望他能就此停止哭闹的举动。

过于宠爱、溺爱孩子,孩子一哭,就急忙将他抱住和安慰他,如此举动,容易造成孩子日后经常以“哭闹”的方式,来获得需求和注意。

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怒、哀、怨情绪也随之表现,家长应该冷静地面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尊重孩子也有表达情绪的权利,忠实地了解孩子情绪背后所要表达的信息,这些观念建立后,再引导宝宝学习表达处理情绪的方法,将有助于帮助孩子安抚情绪。

此外,平时应随时教育孩子,让他能正视自己生气的原因,并学习适度地发泄。而在孩子有良好表现时,不要忘记给予奖励与肯定,多赞美孩子良好的行为,帮助他减少闹情绪的行为模式,少用金钱或物质作为奖励的方式。而替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如一起看书,使宝宝能拥有较平稳的个人素养,面对挫折时,就不容易以“闹情绪”的方式来表达。

时时用爱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智慧处理亲子间的关系,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相关知识

孩子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带回家,家长发现这种情况时会有什么反应呢?

1、极为敏感。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立即视为孩子有了“偷摸”行为,于是严加审问,严厉处罚。

2、满不在乎。认为孩子乖巧,拿了别人的东西是占到了便宜,因而不作任何处置。

3、认真谨慎对待。探究孩子行为的动机,进行耐心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点孩子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行为。

家长应持哪一种态度呢?肯定应该是第三种。家长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注意:

1、不要随便把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叫做“偷”。因为绝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为偷而去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内心产生了需要感“那个东西我没有”,“那个东西我喜欢”,“我想要”……这种需要促使了孩子“拿”的行为。

2、如果孩子害怕,不敢承认东西是他拿的,如“是他给我的”……家长不要用惩罚来逼供,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我知道是你拿了人家的东西,拿了别人的东西就得还给人家!”

3、要对孩子讲清不能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如:“小明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小明心里一定会很难过的,要是你喜欢的娃娃被别人拿走了,你能高兴吗?”

4、在孩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后,最好让他自己去把东西还给人家;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应带着孩子去还。这时,也应教孩子礼貌用语:“对不起,没经你同意,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

5、绝对不要把孩子的过错揽过来,替孩子承担责任,这样会使孩子丧失责任感。

6、如果孩子所拿的东西的确是孩子所需要的,父母可以设法满足他。但必须告诉孩子:今后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爸爸妈妈觉得可以,一定会满足你。但你一定要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是不能拿的。

7、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要为孩子作表率,指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所有权”。“这是我的”,自己有权使用和安排;“那是别人的”,自己不能随意拿来作为己有。

做客时孩子哭闹怎么办


带孩子外出做客,孩子有时闹着要回家,有时却闹着不愿回家,这是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你的孩子如此不听话呢?当孩子不愿听从你时,又该怎么办呢?这里向你介绍几种不同的情况及应急措施,仅供参考。

1、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受情绪影响所致。

如当孩子正与主人家的孩子玩在兴头上,或被主人家的某样物品所吸引时,孩子很难抑制自己的行为而服从于父母,因此表现得恋恋不舍。再比如当孩子与主人家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孩子觉得受了委屈,这时他便可能闹着要回家。还有一种情况是,到了主人家,大人们只顾自己交谈,而把孩子冷落一边,使他感到孤独、寂寞,此时,孩子也可能闹着要回家。

2、是孩子的性格所致。

如果孩子性格较为内向,当他面临一种新的陌生环境,见到不熟悉的人时,难免会害羞、行为拘谨,因而很难较快地适应新环境,所以在主人家没呆一会儿便闹着要回家。

3、是由于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

如孩子身体不适闹着要回家。相反的情况是由于孩子比较喜欢那家主人,而又长时间没见到主人了,因此,到了主人家较依恋主人,当父母要其回家时,孩子不愿听从。

了解了孩子产生要回家(或不愿回家)的原因,我们方可对症下药。

1、当孩子玩在兴头上时,不要骤然命令孩子停止,可以事先对孩子有所提醒,让孩子有准备地接受意见。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再玩一会儿,我们就准备回家了。”也可以因势利导,淡化孩子的兴致或转移其注意,用游戏的口吻,帮助孩子结束游戏。比如“小鸭子玩累了,要睡觉了,明明也该回家休息了。”

2、家长不要只顾自己与主人交谈而忽略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使孩子投入到活动中而忘记刚呆一会儿就闹着要回家的念头。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家长要及时地进行疏导,帮助孩子消除误会,以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3、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的抚慰鼓励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孩子在新的环境里开头几分钟的某种特定的应变能力,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处理方法。比如可以让孩子邀请主人家的孩子一同游戏,或者看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等,帮助孩子消除羞怯感。其次,平日里,家长应给予孩子与别人交往接触的机会,以增强其适应能力。

4、日常生活中,家长常用一些较为形象、浅显的语言给孩子讲一些道理,使孩子懂得做客的规矩,知道到了主人家立刻就走,是不礼貌的行为。如果自己不喜欢,也要学会必要的克制与忍耐。家长不可溺爱纵容孩子,要采用适当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孩子懂得服从与合作,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5、当孩子身体不适时,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外出做客。如果在做客时孩子身体不适则要缩短做客时间。要是孩子长时间没见到他喜欢的那位主人,可以让孩子多呆一儿,以满足其感情上的需要。

孩子拿商店里的东西怎么办


“这是怎么回事?”

“你这是从哪儿拿来的?”

“这是你从商店里拿回来的?”

“……”

“把你偷东西的手伸出来。”

“痛吧?偷了东西的手,就是要挨打的。”

“呜,呜……”

本来是想用这种形式的体罚来教训孩子,可是经过几次反复之后,做母亲的心理反而由于激愤而失去平衡。

儿童的心理分析:

儿童的好奇心极为强烈。尤其是到了商店里,眼睛里所看到的东西全是自己所喜欢的。

但任他怎样缠着妈妈要,也只能偶尔给他买一两件。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把商店里的东西偷回家里来了。

儿童的心理很简单:我想要,就拿回家了,仅此而已。因为别的孩子有这个东西,所以自己也该有,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一般来说是“因为我没有,所以就拿家里来了”,可是,偶尔也会出现家里已有了很多玩具,还是照样往家里拿。无论怎么批评他,处罚他,他仍然不改,这样的孩子的心理就有些复杂了。

尽管他知道拿商店里的东西是不对的,可是当欲望占了上风时,他就抵挡不住诱惑了。因此,可以说实际上他没有真正理解这种行为的性质。

妈妈的高招:

无论是谁家的父母,当他想到自己的孩子“偷了人家的东西”时,都会怒不可遏。心里又生气又着急,陷入忧郁之中。

但是,希望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儿童偷东西和成年人的盗窃行为混为一谈。幼儿的头脑里没有形成明确的占有观念。区别“你的”“我的”这种意识还很薄弱。因此,一两岁的孩子会若无其事地把人家的东西拿回家来。

遇到这种情况,指导的关键在于教给他“所有权”的意义。告诉他这是商店的东西,带着他一起去把东西“还给”商店,这很重要。如果仅仅是在事后把货款付给商店,这种做法与孩子行为毫无关系,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效果。需要反复地教导,让他懂得这是不应该做的事情。

育儿知识大全:宝宝理发哭闹怎么办?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说到,世上基本上全部的宝宝都怕剃刀,那麼我没在宝宝在理发时又哭又闹应该怎么办呢?最先育儿知识大全人们得找到宝宝又哭又闹的原因。

宝宝不肯理发两大因由

1、对理发的害怕

在宝宝的意识里,理发并不是件舒服的事情。育儿知识百科全书说到,在生疏的自然环境生疏的理发师,理发专用工具传出呜呜呜的声响,冰冷的剪子贴紧自身的后颈部卡擦卡擦划过,看见自身了解的秀发一撮一撮掉在木地板上,这一切都让宝宝惊惧不己。

2、理发全过程难受

育儿知识大全,理发全过程中宝宝必须长期性硬直脑壳蹲着没动,一动就会被理发师和妈妈叫卖声,加上又沒有好玩的玩具和好看的动画,爱动的宝宝自然吃不消,憋屈的小泪水就跟随跑出去啦!宝宝理发的那时候心态不稳定,妈妈和理发师要还记得留意照护哦。

育儿知识大全之让宝宝老老实实理发有良方

1、解析宝宝不肯理发的原因

针对不管怎样還是好歹不愿剪发的宝宝,妈妈还要留意解析宝宝讨厌剪发的原因啦:宝宝由于对理发的害怕,担心喀嚓喀嚓锐利的剪子剪到自身的耳朵里面吗?還是讨厌某一理发师,感觉那位大爷“面目可憎”?或是由于怕洗头发,冰凉凉水往头顶一泼,不了解的大伯大姐在自身脑壳上“毛手毛脚”,妈妈向往的生活也没有?这些。解析原因以后,才可以对症治疗处理宝宝理发难的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