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新的童话故事
2021-05-26 蜡笔小新的童话故事 亲子活动 格林童话故事大全终结“魔王”小新。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终结“魔王”小新”,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顽皮又喜欢乱丢东西的孩子常令人又爱又恨,每天告诉他东西不能乱扔,或时时提醒他记得物归原处,都丝毫不见成效;其实,要让孩子养成收拾的好习惯,是需要一些技巧的。www.zj09.COM
“小新呀!快把客厅里的玩具拿到房间里收好!”
“喔……”
十五分钟后……
“小新,你到底收好了没有?”妈咪快步地走向小新的房间,打开了房门,
“呃……”眼前零乱的景象不禁使小新的妈咪有些错愕……
“小新……”
蜡笔小新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也确实有博君一笑的效果,然而若是家中真这样一号小魔王,成天把家里弄得乱糟糟,那么可能就让人笑不出来了;你当然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但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孩物归原处、保持整齐的好习惯呢?以下,就是为了终结"小新魔王",培养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小秘方。
何时开始最适合
很多父母会有一个疑问--多大的孩子可以开始作这样的动作?针对这个问题,专家表示,在孩子会“移动自己”--也就是在孩子开始学爬时,就可以加入这样的诱导动作。这是由于较大的孩子性格多已具雏形,若是已养成了“魔王小新”的习惯,则要其改变往往相当困难,但还在学爬的宝宝则不同,他们具有更大可塑性;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好奇心强,经常喜欢东摸摸、西摸摸的,虽然往往在触探的过程中打乱了秩序,把环境弄得有些乱糟糟,但此时倘若能在孩子"弄乱"的行为后,加入一些"收拾整齐"的概念,则等到他发育完全容易持续维持这样的好习惯。
当然,父母(或带养者)此时确实做到身体力行也是相当重要的,孩子会模仿父母(或带养者)的动作,同时也会观察他所处的环境,假如父母(或带养者)本身也无法做到物归原处,或是环境始终零乱不堪,则在孩子心中,自然无法将诱导动作与实际生活连贯一起,这也就大幅度降低了这个诱导动作的效用。
该如何进行诱导呢?专家认为,基本上对于还在爬行的宝宝,用游戏诱导吸引其注意力的方式进行,会较为有效;另外,在游戏中还可以添加一些色彩分类的技巧(以不同颜色的收藏箱,分类收藏不同的玩具),这个时期的宝宝虽然无法用语言沟通,但是他们对于色彩的认知却有很不错的能力,以这样的游戏进行,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让宝宝更有兴趣,而且加强了宝宝对颜色的概念认知与分类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喔!
鼓励是最好的原动力
当然,孩子的动作是很难预测的,无论是想完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或是试图控制他们的行为,都是非常困难,所以在进行诱导游戏之前,您一定得做好心理准备,拿出全副的耐心与爱心来对待孩子,如此才能使诱导工作更顺利;假如游戏进行中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此时绝对不要表现不悦或责怪,以免使孩子心中对这“收拾行为”产生反弹,但也不可任由孩子中断、放弃,否则极可能养成孩子半途而废的习惯。此时较好的做法是先尽量以鼓励的方式促使游戏完成,倘若孩子实在不合作,则父母可协助孩子完成,务必使孩子将玩具归位后才离开。
鼓励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游戏完成后,一定要鼓励孩子;因为这可使他感觉到这样的行为是‘好的’,而完成这个行为的自己是‘受人喜欢’的;如此,不但能促使孩子再次产生这样的行为,并进而建立一种习惯”,专家如是说。而对于现在广为物质化的社会形态,专家也同时建议,最好不以奖品(如糖果)作为鼓励,给予掌声或拥抱,其实才是真正积极、正面的鼓励方式。
孩子有如一张白纸,要给予他哪些基本的颜色,多半都视父母(或带养者)而定,多些耐心、多些童语,以孩子能懂的方式让他了解你的爱,如此便能有均衡的发展,未来亦必然更美丽。
游戏诱导法
1、平时在家中便固定准备一处放玩具的置物箱或置物处,作为“玩具的家”。
2、欲进行诱导前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玩,建立参与感。
3、牵引着孩子走向玩具放置处,并告诉孩子要“一同带玩具回家”(若是孩子已多次玩过这个游戏,则改以询问“玩具的家在哪儿”进行)。
4.1 游戏结束后,告诉孩子必须“带玩具们回家”,同时建立“归位”与“家”的观念。对尚在爬行的宝宝,大人必须尽量趴下使身高接近宝宝的视高,并将宝宝最喜欢的玩具置于其视线前方,诱使其向前爬行。
5.1 假如游戏中途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切记不可任由孩子离去,以免养成孩子半途而废的习惯。
5.2至玩具存放处(玩具箱)后,告诉孩子"玩具要回家"了,让孩子将玩具放回玩具的家中(或是帮忙宝宝一起把玩具放回去)。
6、倘若需要收拾的玩具太多,妈妈可一起动手帮忙,并告诉孩子“玩具回家喽”以继续进行游戏。
7、当孩子完成后,记得一定给予言词或肢体上的鼓励,让孩子感觉这是一种正面、受肯定的行为。
采访撰文/黄丽煌
相关推荐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小魔术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小魔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在空的纸巾盒里放入软软的小毛绒玩具。指引宝宝的手在盒子里摸来摸去,突然,变魔术一样,让宝宝的手抓住玩具,拿出来!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变魔术,玩具没有了,玩具又出来了———宝宝一定会被逗得哈哈大笑。游戏适合1岁半以内的宝宝,学习“有”和“没有”的概念,知道什么是“软的”,什么东西是“硬的”。
宝宝再大一些,可以在盒子里放入形状不同的积木,然后让宝宝伸手去摸。开始玩的时候,当宝宝摸出积木时,告诉他这是什么形状,三角形、正方形,如果宝宝已经学会形状,就让宝宝不看盒子,凭触觉摸出是什么形状。等到这一步也很熟练,就可以学习配对。盒子里每样形状的积木都放两块,蒙起孩子的双眼,让孩子把积木一块块摸出来,然后把相同的两块放在一起。
除了积木和毛绒玩具,可以在纸巾盒里放任何宝宝感兴趣的东西。然后让宝宝一边慢慢摸,一边回忆里面到底有什么,这个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触觉和灵敏度,还能很好地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小提示:
利用纸巾盒是因为盒上有现成的开口,非常适合孩子的小手伸进去。当然,家长也可以利用鞋盒或者其他包装盒,只要在上面简单开一个口即可。但请注意,开口处最好打磨光滑,以免擦破宝宝幼嫩的小手。
小霸王驯服记(上)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期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从而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早教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额一个环节了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霸王驯服记(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家宝宝简直是小霸王,一不如他意就大哭大闹,最后我们只能妥协,顺应他的要求。”“我家孩子就像一头蛮牛,年纪小小却很有自己的意见,拗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动。”这种霸道的孩子不少,总是让父母伤透脑筋!是自己教育方法不对吗?该如何让小霸王变成小乖乖呢?
有些父母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因为自身霸气而影响以后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过团体生活时,会不受欢迎,以致影响人际关系,因此总希望在孩子行为举止稍有霸气行为出现时,能够即时给予适当的辅导与纠正,以免年龄越大越难改正。
孩子常出现的霸道行为
孩子所表现出的霸道行为,一般来说有以下五种:
1有的孩子会执着于事情的程序不能改变。
2有的孩子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父母或旁人不能代劳,凡事都要自己来,否则父母需像录音带一样不停倒带重来。
3有的孩子则是遇事不如己意,便会采用大哭大闹方式来表达。
4有些孩子会独霸自己的玩具或物品,不愿和其他孩子分享,也不会和小朋友轮流玩。
5有些孩子只要是他想得到的东西,会用最直接的方式——先抢先赢。
造成孩子行为霸道的原因
1、父母过份溺爱,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凡事有求必应
现在父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的缘故,每个孩子都像是上帝赐予的恩物,是父母的天之骄子,不但受到长辈们疼爱,更受父母们用心的关照。因此从出生到孩子会抓取物品、会爬行、会登高、会走路,孩子所有的一举一动,所用的一衣一物,父母们总是想尽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在每个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宝贝,是心头一块肉,如此也渐渐养成孩子予取予求的霸道行为。而当孩子有霸道行为出现时,父母又认为没关系,认为他只是个孩子,而未能加以辅导并给孩子适当的纠正;因此,日积月累之后,孩子就会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霸道。
例如:有一位托儿所小朋友,母亲非常疼爱,每天送孩子来学校时,孩子一定要在车上先做交待,同时要妈咪依其顺序一一告诉老师;下车时,妈妈还须抱着她,再背着书包走到教室内,然后妈咪需依照孩子在车上所交待的内容顺序,一一地复述告诉老师;只要妈咪说的顺序有错,这孩子马上就哭闹说妈妈说得不对,要求妈咪重新再说一遍,因此他的母亲只好将内容从新更正再念过一遍。直到妈咪全部念对,孩子才会停止哭闹,以致于每天早上都会见到孩子的母亲不断地在重复做此交待:“老师,我们今天有四件事情要交待,第一件事情是,我们今天要在幼儿园吃干饭的,第二件事情是我们还没睡足,第三是我们有点肚子痛,第四是我们还想睡觉……。”
2、年龄的关系
一般来说,孩子在一岁前,霸道行为出现情形不多,主要是这时期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还不足,因此虽然会有身体上反抗,但还不会让父母伤透脑筋。可是随着孩子年龄逐渐成长,开始有他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想摆脱旁人束缚,自己决定怎么做,因此会开始出现“不要”的字眼、“不要”的动作,和“不要”的行为。而且现在的孩子比较早熟,大约在一岁八个月时就会出现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时拗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动,而这种霸道的行为会持续到三岁左右。
3、排行的关系
一般来说,独生子女或排行第大者较常发生霸道的现象。因为孩子排行老大,在弟弟妹妹尚未出生之前,习惯了独占父母的爱和一切东西;而在弟妹出生后,又未能即时培养当哥哥或姐姐应有的情操,以致对事情的表达方式就处处显得霸道,不讲理了!
例如有一位小朋友已经三岁了,可是在家常会学弟弟喝奶时要使用奶瓶,而上便便时也要包着纸尿裤才肯大出来,自己不愿去厕所便便,理由就是弟弟可以如此做,为什么当哥哥反而不行。而据母亲表示,因平时忙于照顾弟弟的关系,也没太多时间和哥哥耗,只好顺其意,才不会浪费时间;否则,老大可以耗上一天不吃不喝不便便,真是使父母伤透脑筋。
4、个别差异
每个孩子不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都会以自己的速度,通过一般的行为阶段。因此有些孩子极具社会性,能愉快地和他人相处;有的孩子则很害羞,只对那些他熟悉的人有反应;有的孩子心中不愉快时会尖叫、大吵大闹,愤怒地发泄一场;有的孩子则是皱皱眉或低声哭泣就算了。每个人天生气质不同,所表现出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差异。
5、模仿
就社会学习观点来说,孩子深受父母以及大众传播媒体影响,例如:电视、卡通等等。而且如果父母本身很霸道,孩子发现父母这种行为,往往耳濡目染之下也跟着模仿、学习。(转下文)
下一篇:小霸王驯服记(下)
小魔术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
在空的纸巾盒里放入软软的小毛绒玩具。指引宝宝的手在盒子里摸来摸去,突然,变魔术一样,让宝宝的手抓住玩具,拿出来!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变魔术,玩具没有了,玩具又出来了———宝宝一定会被逗得哈哈大笑。游戏适合1岁半以内的宝宝,学习“有”和“没有”的概念,知道什么是“软的”,什么东西是“硬的”。
宝宝再大一些,可以在盒子里放入形状不同的积木,然后让宝宝伸手去摸。开始玩的时候,当宝宝摸出积木时,告诉他这是什么形状,三角形、正方形,如果宝宝已经学会形状,就让宝宝不看盒子,凭触觉摸出是什么形状。等到这一步也很熟练,就可以学习配对。盒子里每样形状的积木都放两块,蒙起孩子的双眼,让孩子把积木一块块摸出来,然后把相同的两块放在一起。
除了积木和毛绒玩具,可以在纸巾盒里放任何宝宝感兴趣的东西。然后让宝宝一边慢慢摸,一边回忆里面到底有什么,这个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触觉和灵敏度,还能很好地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孩子是个“小霸王”怎么办
有的孩子在与小伙伴交往中,喜欢称王称霸,干什么事都爱当领头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主意识强。有的孩子自主意识很强,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动手做,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这类孩子大多积极主动,好胜心强,充满自信,在集体中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小伙伴服从自己。
2、自以为是。受自我中心的心理支配,处处要别人听他的。有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习惯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任性、霸道、独占的习惯,所以他在集体中也要小伙伴都听他的,甚至常欺侮别人。
3、受环境影响。有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温暖,家长常使用强制手段来教育孩子;或者父母缺乏民主作风,孩子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可能在集体中把受压抑的情绪发泄到同伴身上或模仿父母的行为,凭借自己个高力大或家庭条件较别人优越就盛气凌人,强迫小伙伴按自己的意图行事。
4、受错误认识的影响。有的孩子可能从小经常受人欺侮,一旦他采取对抗行动而获胜后,就错误地认为武力可以征服一切,于是常使用武力来欺负其他孩子。
那么,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如何克服孩子的这种毛病呢?
一、对自主意识强的孩子,家长应注意:
1、鼓励孩子参加伙伴群体中的活动,积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及领导组织能力。
2、让孩子进入一个年龄稍大的群体去体验,从而培养孩子与小伙伴友好合作的意识,教育孩子虚心学习伙伴的长处,尊重别人的意见,珍惜与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3、提醒孩子不要有点成绩就骄傲或沾沾自喜。
二、对自我中心意识严重的孩子,家长应注意:
1、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态度、方法,不要过分溺爱纵容孩子,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
2、创造环境和机会让孩子多与伙伴交往,这样逐渐使孩子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了解除了自己的立场外,还有与自己不同的立场,从中体会到友好相处、共同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逐渐消除自我中心的心理。
3、多给孩子提供自我服务及为别人服务的机会,学习分享,增强孩子的他人意识。
4、换个位置,让孩子感受别人称王称霸时自己的消极情绪。
三、对于环境因素造成的问题,家长应注意:
1、多给孩子温暖关怀,停止体罚的教育方式,改变专制态度,耐心地教育和帮助孩子,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创设一种民主、温馨、宽容平等的家庭氛围。
2、成人的榜样作用。家长首先不要因某方面的优势而沾沾自喜,防止孩子模仿成人举止,更不应用武力去强迫别人,或因某种优越欺侮别人。
3、培养孩子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的品质。要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与同伴友相处,共享欢乐。平时还可引导孩子多为别人做事,提高他人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4、经常给孩子讲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让孩子明白他们都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了贡献,我们应该尊重他们,从而培养孩子平等的意识,分享的意愿。
四、如果是孩子存在错误意识的原因,家长应让孩子明白:受人欺侮时反抗是正确的,但自己决不能使用武力去对付其他孩子。另外应教给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使孩子感受合作的乐趣,从而用积极的方法去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