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长对孩子磨蹭的抱怨,来自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但是孩子并没有随着生活节奏而加快自己的生长速度,他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可是家长很少有耐心等着孩子慢慢成长,所以,现在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快快快,你再快点。我有一个同事,有一天决心要开始做一个好妈妈,再也不呵斥女儿了,她要做女儿的朋友,于是,她问女儿,你最不喜欢妈妈那点,你告诉妈妈,妈妈改。她女儿告诉她,我最讨厌你总说,快快快,听你说快,我都烦死了,我就不快。妈妈保证说,那好吧,以后妈妈再也不催你了,但是你也要保持做事情不磨蹭。双方很愉快的签了互相改正协议。可是,女儿还是不能让妈妈满意。妈妈忍了几次以后,开始爆发了。女儿大哭,说你不是说你要做个好妈妈吗,为什么你就不能换个语气对我说话。我的同事说,做个好妈妈太难了。

其实,做事情不专心,本身就是3岁以前孩子的特点。三岁左右的孩子是先做再想,比如玩拼图,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想着怎么拼,他们完全无意识,拼出后才发现原来是这样的。但是,大人就会觉得他们怎么这么磨蹭,东放一块西放一块,完全没有目的性。由于孩子没有目的性,他们经常在做事情的时候,不是直奔主题,而是在做的时候,受到别的东西的吸引,偏离了主题,在家长看来,这也就是磨蹭,做事情不好好做。家长不能容忍孩子这点,家长的心中有一个标准,就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做,这个做完,再做下一个,可孩子不是这样的。这个世界吸引孩子的东西太多,他们不看重结果,他们喜欢过程,经常在过程中看到更好的东西。等慢慢,孩子的心智成熟了,这个情况会有所改变。因此,对孩子,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要尊重他们的特点。

在家庭中,有几点比较关键:

1.家长一定不要唠叨,你越唠叨,孩子越磨蹭,这几乎就是一个规律。但是,看着孩子磨蹭,不唠叨也很不容易,那么还有几个技巧。

2.磨蹭源于孩子的不自信和没能力,以及没兴趣。而能力是需要锻炼的,因此,家长一定不要包办代替,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孩子可能会很慢,做得很不好,但是,慢慢的他就会做得很好。如果总是家长代替,看着是节省时间了,可是以后孩子会很依赖你,孩子会认为这是家长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家长再让孩子做,孩子会很磨蹭。

3.如果家里计划出去玩,孩子肯定不会磨蹭,他们一定在不停的催,怎么这么慢呀,还不走呀。可是,如果干别的就不一定这样了。孩子有兴趣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很期待,很兴奋的投入。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想办法调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多参与。

4.孩子如果做得好,要及时鼓励。

5.帮孩子列计划,孩子不认字也没关系,他们对写在纸上的东西很认真的。家长告诉他们这些是什么意思,什么时间干什么,他们会很愿意执行。

6.事先提醒,事先提醒是一个心理缓冲,有了心理准备后,孩子会很难乐意面对时间的限制,如果没有这个缓冲,到时间就告诉孩子,你现在该结束游戏,去刷牙了,孩子一般会很不情愿,他们都会再想办法磨蹭一会。

7.计时。要求孩子做什么,需要在多长时间内结束,一定要明确。对于小孩子,一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多少个数内结束。家长在一边数数,孩子就有了紧迫感,会加快速度。

8.这个现象在4、5岁的孩子中比较普遍,孩子们有很多兴趣班,平时家长留的功课可能也多,孩子做完这个,还有那个,为了逃避,孩子会磨蹭。所以,事情不要安排得太满。任务要定量,而不是定时。比如,弹琴,弹得好就少弹,弹两编,弹不好,多弹几遍。孩子尝到又快又好的甜头,就不会用磨蹭做逃避的工具了。

9.创造安静的环境,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打扰他。有很多家长,在孩子玩的时候,干扰孩子,然后又说孩子不专心。比如,有一个爸爸,非常喜欢女儿,看到女儿玩,就过去摸摸头,吻吻脸,给喂点吃的,说几句话。这都不好,不要分孩子的心。

10.平时做一些小游戏,比速度,快的有奖励,慢的要惩罚。

最后一个,家长要尽量遵守时间。

对付小磨蹭,我总结了几句话:别唠叨,树规矩,有兴趣,讲方法。你试试看吧。

相关知识

宝宝家庭教育10条


1、教孩子分享和感恩

让你的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和东西捐赠给那些不幸的人。

2、父母要协调和孩子的关系

当你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要想办法协调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遗憾的是,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他们还有和你协商的机会。这时候,父母不能向孩子妥协,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3、不要试图讨价还价

你有权利惩罚孩子。向孩子解释如果他么不遵守家里的规则的话,会出现一些怎样的事情。

4、对孩子的行为做记录

记录下来你的孩子在上一周做了哪些你不希望他们做的事情。注意哪些时间哪些地点你可能会将孩子宠坏。这会帮助你避免那些不好的行为。

5、对孩子大叫或者是威胁他们只会宠坏他们

在你惩罚孩子的时候,你可以拿走他们的零用钱,他们喜欢的东西或者是玩具,不让他们看电视,这样的方法比对孩子大声说话要有用的多。用你的行动证明你是认真的。

6、坚持使用自己的方法

要确保和你的孩子接触的你的家人都意识到你不宠坏孩子的策略和努力。在你测试新的教育方法的时候要坚定,并且希望你的孩子能够和你一起完成你的计划。

7、让你的孩子知道钱的价值

告诉孩子,钱并不是万能的。孩子必须知道自己的愿望没有满足是没关系的。

8、不要总是给孩子买奢侈的玩具

不要因为同龄的孩子穿什么,玩什么就给你的孩子买一样的东西。你可以在孩子有好表现的时候给他买。

9、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怀疑

你没有必要花时间去将自己的决定合理化,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怀疑。不要试图去和孩子解释你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

10、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不好的行为

父母在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孩子的好的行为。在孩子克制住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或者是陪他们玩游戏,聊天。

宝宝坏习惯的3大家庭成因


坏习惯往往是一种顽疾,一旦形成,改起来就难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幸运能够轻而易举地改掉。所以做家长的与其坐待孩子形成坏习惯后再费尽心思地帮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坏习惯的家庭成因,早做预防。这在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实际而重要。

儿童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除了不可掌控的先天因素(遗传),主要有三:

一、模仿

坏习惯往往是一种顽疾,一旦形成,改起来就难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幸运能够轻而易举地改掉。所以做家长的与其坐待孩子形成坏习惯后再费尽心思地帮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坏习惯的家庭成因,早做预防。这在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实际而重要。

二、重复

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一个动作,一种行为重复N次就会成为习惯。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

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

“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重复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孩子一辈子。所以,为人父母者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可能地避免重复造成的不良习惯,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这样的小毛病,在初期的时候也要及时发现并设法制止。

三、纵容

还记得临刑前咬掉妈妈乳头的那个盗窃犯的故事吗?他之所以成为江洋大盗并最终被判处极刑,与小时侯母亲对他的纵容是有直接关系的。试想,当他第一次偷人家东西的时候,母亲及时予以制止而不是采取赞许和鼓励的态度,他也许会有另一种人生。

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在父母的纵容下形成的。当孩子第一次做了错事,父母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予以制止,否则一旦形成恶习,改起来就难了。

有时侯,父母对孩子偶发的不良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沉默态度,这也是不对的。须知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它会使孩子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终成恶习,贻害终生。

后天环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为控制的。父母了解了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从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做起,给孩子做好的榜样,并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预防,就能极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

远离坏习惯,养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家庭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孩子也就比较容易走向成功。这不正是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看到的事实吗?

孩子坏习惯的3大家庭成因


坏习惯往往是一种顽疾,一旦形成,改起来就难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幸运能够轻而易举地改掉。所以做家长的与其坐待孩子形成坏习惯后再费尽心思地帮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坏习惯的家庭成因,早做预防。这在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实际而重要。

儿童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除了不可掌控的先天因素(遗传),主要有三:

(一)模仿

习惯源自模仿。调查发现,一般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在家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等等。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

一位父亲在谈到女儿的不良习惯时,检讨说:“女儿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做作业时,一会儿找削笔刀,一会儿喝饮料,一会又看动画片……。再三催促下写完的作业,字迹潦草错误很多,实在令我们头痛,也不得不令我们反省。我想,坏习惯养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女儿的情况不能说与我们无关,杂乱的屋子、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她的的注意力,是导致她形成上述坏习惯的主要原因。”

(二)重复

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一个动作,一种行为重复N次就会成为习惯。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

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

“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重复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孩子一辈子。所以,为人父母者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可能地避免重复造成的不良习惯,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这样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时候也要及时发现并设法制止。

身价过百万的明星宝宝三少年的女儿争夺战英国13岁男孩当父亲世界最高爸爸享天伦

(三)纵容

还记得临刑前咬掉妈妈乳头的那个盗窃犯的故事吗?他之所以成为江洋大盗并最终被判处极刑,与小时侯母亲对他的纵容是有直接关系的。试想,当他第一次偷人家东西的时候,母亲及时予以制止而不是采取赞许和鼓励的态度,他也许会有另一种人生。

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在父母的纵容下形成的。当孩子第一次做了错事,父母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予以制止,否则一旦形成恶习,改起来就难了。

有时侯,父母对孩子偶发的不良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沉默态度,这也是不对的。须知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它会使孩子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终成恶习,贻害终生。

后天环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为控制的。父母了解了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从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做起,给孩子做好的榜样,并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预防,就能极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

远离坏习惯,养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家庭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孩子也就比较容易走向成功。这不正是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看到的事实吗?

怎样对付“小磨蹭”


一次在幼儿园讲完课之后,一位母亲走上前来,皱着眉头对我说:“我的女儿做什么事情都特别磨蹭,做游戏、穿衣服、吃饭等活动都比同龄的孩子慢很多,效率特别差,怎么跟她讲道理她都听不进去,只有跟她嚷嚷的时候,她才能快一点点,但下一次还是那样。”

正说着,她对一个正在旁边玩的女孩子喊道“宝贝儿,到妈妈这边来。”女孩子听见后便轻轻地挨到我们近前,她长得很文静,母亲说:“告诉鲁老师,你叫什么?”只听见孩子细小的声音说:“曼曼。”母亲接着说道:“我真是怀疑是因为我给她起错了名字。”

分析

许多父母都有着与这位母亲同样的苦恼:孩子动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条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饭等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

当自己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显得动作缓慢,班上的老师也有这样的反映时,家长就应该加以重视了。因为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上学之后,如果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就会影响学习、休息和正常的娱乐活动;考试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还没有做完就到了老师收卷的时间,导致成绩下降;运动的时候动作太慢,就往往不能战胜对手,让别人领先,这些都会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动作缓慢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变的先天气质,父母对于孩子的气质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气,较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非常高。对此,家长需要仔细分辨判断后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理。

从孩子来说

动作不熟练是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所以做事的时候要非常缓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创设锻炼动作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及时的协调发展。

没有时间紧迫感是动作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只是在延续着从前的习惯而已,他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那么,就要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对于家长来说

面对几岁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他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成人喂他吃、帮他洗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惰性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

再者,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孩子处理事物的速度显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时也是因为对成人的要求没有作出足够的反应,成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许表现很不错了,我们先前提到的曼曼的妈妈就是一个急性子,她是一名记者,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和丈夫都符合自己的做事速度才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抱怨,这也是不现实的。

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们必须有紧迫的时间感,做事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对策

1.于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2.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3.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1、2、3、4、5……”,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数快一点,让孩子感觉到时间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快一点做事,就数慢一点,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家长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4.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5.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使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家长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宝宝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