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宝宝大脑成长重要性

事实上,婴幼儿在大脑成形时期,父母的关爱,哪怕仅仅是与婴儿玩一个捉迷藏游戏,对孩子大脑成长和智力开发也影响极大。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智力投入是多么的重要。美国小儿科神经医师哈利·楚加尼通过电子断层扫描发现,3到10岁儿童的用脑量要超过成人的两倍。这是因为儿童时期,大脑有着更多的神经细胞等待形成链接,形成链接的过程正是儿童很容易学会某些技能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教授克雷格·莱米教授认为,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实施严格的、正统的家庭教育,创造一个随意但很富有启发氛围的环境对提高孩子的智商非常重要。

1.多注视你的宝宝

研究表明,新生儿在出生40天后就能将目光集中于距眼睛7英寸(约18厘米)远的物体,这个距离恰恰是你双手将婴儿抱起时两人眼睛之间的距离。

研究表明,0到2岁时期是婴幼儿大脑爆炸性成长并形成脑神经细胞链接的最佳时期,婴幼儿2岁时脑细胞能形成300万亿个神经链接。这就是为什么要多注视婴幼儿的原因。

2.多与孩子交谈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简奈伦.哈丁罗切尔博士认为,幼儿对语言的早期掌握对形成幼儿成功的智力机制非常重要。实验发现,在幼儿2岁的时候父母对他(她)说的话在扩大幼儿的词汇量方面起了决定作用。

3.为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空间

专家们认为,即使你不是帕瓦罗蒂,但你嘴里轻轻哼出的小调对孩子大脑的发育也非常有帮助。妈妈的催眠曲恰恰能起到这个作用。因此,父母要尽早为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空间,让他们通过听和学来接受节拍和韵律,这对他们的智力开发极有好处。

4.让孩子学会标识物体

幼儿在不满1岁时,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但有辨别物体颜色、形状、气味、大小等属性的初步能力,父母可让孩子在一堆玩具中挑出父母所说的那种,并反复这样做,能加深孩子对物体的不同属性的印象。

5.多赞扬孩子的积极行为

婴幼儿在10到18个月时期,是大脑的前皮层神经细胞与中脑的扁桃形神经细胞最容易形成链接的时期。因此,专家建议,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多鼓励和赞扬孩子的每一个积极行为。比如,当你的宝宝第一次能独立从杯子里喝到水的时候,你不妨说一些“好”、“真棒”“接着来”等表扬的话来激励孩子,使他(她)获得快乐感、成功感。

精选阅读

友谊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


友谊对宝宝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由于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地位平等,同伴群体能满足宝宝游戏、友谊、安全、自尊、认同等方面的需要。上了中班以后的宝宝们,在幼儿园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有的宝宝成了朋友圈里的核心人物,有的宝宝则是追随者,还有的是外围人物,甚至是被排斥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现象1:“孤独”的小天

小天在班上是个不受小朋友欢迎的孩子,他简直就是班上的“捣乱大王”:老师让小朋友们排队离开教室时,他在地板上爬来滚去地疯;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听老师讲故事时,他推推左边的同伴、拍拍右边的同伴,不停地捣乱;游戏的时候,小天又很霸道,他喜欢的玩具就要独占,不让其他小朋友碰……

有一次,小朋友们在玩开火车的游戏,一个小朋友当火车头,由“火车头”邀请其他小朋友上火车,小朋友们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骑在小板凳上“咔嚓咔嚓”一起前进。开火车游戏是小朋友们都爱玩的游戏,但是每次玩的时候,不管谁当火车头,都不会邀请小天上车。看着其他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开着小火车,坐在一边的小天显得特别孤独……

说明:小朋友们都不愿把小天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不邀请他上自己的小火车,显然,小天成了班级团体里不受欢迎的人物。因为小天捣乱、淘气、霸道,小朋友都躲开他,避免被他干扰或被别的小朋友认为是属于小天一类的人。

分析:小天这样的孩子,在每个幼儿园甚至每个班级都会出现。“小天”可能是男孩子,偶尔也可能是女孩子。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同伴群体里不受欢迎的地位一旦形成,几年时间内这种地位都难以改变。

为什么小天会在集体中表现出那些问题行为呢?这还要从孩子本身的性格和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特征来分析。

小天这样的孩子,属于性格外向、活动水平较高的一类孩子,也就是说,他们比较喜欢动而很少对安静型的活动感兴趣。所以,在要求安静的活动中,他们容易出现“捣乱”行为。而对于集体生活的一些规则,比如排队、保持安静等等,小天们接受起来有些困难,这就和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了。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基本过着“一个中心”的生活,这容易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所以会给别人留下霸道、自私、任性的印象。

解决:虽然宝宝是家里年纪最小、最应该受照顾的人,但是作为父母,要为孩子做长远的计划和准备。宝宝终究是要从家庭生活走向幼儿园和学校的集体生活,直至走向社会,因此在宝宝小的时候,就要为他成为一个“社会人”做准备。给孩子设定一些适当的规则,例如看动画片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好吃的东西要先给老人等等;家里制定一些人人都要严格遵守的规定,例如晚上睡觉前必须刷牙、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帮助宝宝适应社会生活。如果一个活动水平高的孩子,从小又没有建立起规则意识,那么他们到了集体生活中,难免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实际上,在同伴群体里不受欢迎的孩子,也可能是另一种性格:特别安静,不爱说话,有些胆怯。形成这种性格,除了先天的因素外,家长过于保护、孩子的日常生活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理、活动受到家长的诸多限制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这种退缩的性格,这些孩子几乎不会主动发起和同伴的交往,也不受老师的喜爱,所以容易被同伴忽视和排斥。对待这样的宝宝,父母要注意多给他们创造锻炼自主、独立能力的学习机会。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老人喜欢替孩子回答一些问题,例如你问:“宝宝几岁了?”还没等宝宝想好怎么说,老人已经抢答:“我们快2岁半啦!”这就是典型的剥夺了宝宝自主思考、自主表达机会的例子。

要想避免宝宝成为同伴团体里不受欢迎的人,就要对宝宝“收”“放”有度,该设立规则的时候千万不能心软,而该给他们自由、权利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包办。

现象2:追随者

月月是班上的大姐大,因为比较“成熟”和“老练”。月月总有一些好点子,例如玩过家家的时候把滑梯下的小空间当成家,老师也经常表扬月月,说她是个懂事的孩子。于是,在月月身边就出现了叮当这个小“跟班”,月月提的建议总是得到叮当的迅速响应;月月玩什么叮当也玩什么,月月讨厌谁,叮当就讨厌谁,月月喜欢谁,叮当也就喜欢谁。

说明:叮当是同伴群体里的跟从者,这些宝宝会“忠实”地跟着群体里的领袖,以领袖人物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分析:跟从者追随领袖的原因有二:一是他们认为领袖的意见是正确的,不由自主地听从;二是想从这种“跟从”行为中获利。儿童跟从者大多在集体中不是能力最强的孩子,甚至可能是能力比较弱的那些孩子,因此一部分跟从者是心悦诚服地跟着“领袖”,听从领袖的意见从而被一个群体接纳并避免犯错误;而另一部分跟从者,就是想从这种与领袖保持高度一致的行为中获利,他们的跟从并不是心悦诚服的,他们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事实上,这些跟从者跟从的不是领袖人物而是跟从一种群体中比较高的地位。

解决:幼儿群体中,心悦诚服的跟从者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他们往往是集体里年纪比较小的孩子,通过跟从,他们从同伴身上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也有一些比较“狡猾的”跟从者,他们从小就知道依附权威。对于这样的孩子,爸爸妈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示范和引导,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是非观。

教育链接

燕博士:家庭中没有同伴的孩子

因为读书时的研究方向是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所以我一直比较着重于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今天看到一篇涉及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文章,文中提到:“幼儿所处的人际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没有了兄弟姐妹,使其在家庭内缺乏年龄相近、心理相当、关系平等的交流。家庭中同伴群体的缺失,导致其成长初期的人际关系单一,这是一种不完满的人际结构。”

仔细想想,城市里的大部分孩子就是处于这样一个“同伴缺失”的家庭,这也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成为当今儿童教育热点话题的主要原因。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不能单纯责怪孩子霸道、自私,也不能一味折磨父母,自然环境的缺失是一个很客观的原因(因为基本国策一时半会儿还不可能改变)。

幸好,我们还可以创造一些机会给孩子,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有同伴的家庭生活。西方的一些做法就可以借鉴,比如周末的时候让两家的孩子到一个家庭欢度周末,这样不仅孩子高兴,家长也能轮流放松一下。在孩子的好朋友里寻找一下吧,寻找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同伴的“家庭”。

最后,激发一下大家的童心——昨天,女儿给我们出了个谜语:什么动物身上有黑有白又有红?我想了半天没猜出来,爸爸猜是斑马,女儿说有些对了,原来答案是:害羞的斑马!

家庭教育:父母对宝宝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父母的谈话举止决定着家庭氛围的好坏。好的家庭环境造就优秀积极的孩子,反之则会让孩子复制父母的缺点或是被不良环境影响成身心不健康的人。

1.爸妈恩爱:孩子性格健康开朗

爸妈恩爱、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这类孩子的性格也会更加平和、开朗、不轻易动粗,由于父母关系很好,孩子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向往,能有健康的异性恋。

2.爸妈情感淡薄:孩子任性自私

爸妈感情淡薄,两个人常常靠通过孩子来交流或维系家庭,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关系的作用下,孩子被过多关注或干涉,性格会变得任性和自私。

3.虎妈猫爸:男孩子胆小、懦弱

由于爸爸软弱,大权旁落给母亲,在这个家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悍甚至说一不二。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女儿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强悍的女儿,儿子就会变成没有担当的懦弱、自卑的儿子。

4.爸妈过早离异:孩子冷漠没安全感

很多从不幸婚姻中解脱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无法从中解脱的是孩子。他们内心的创伤往往终生难以平复,他们的担忧感、不安全感、恐惧感也许永远无法医治。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更易发生犯罪和焦虑、抑郁、敌对、报复、冷漠等心理障碍问题。

5.爸妈相互指责:孩子敏感、执拗

爸妈喜欢相互指责,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处世方式。特别是当夫妻双方有争论时,更容易对着孩子说另一方的不是。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以后对爸妈都不会尊重。一方攻击另一方,想借此让孩子对另一方不满,最后带给孩子的只是伤害。

6.爸妈打架:孩子暴力、暴躁

父母吵架对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对孩子而言,却是天塌下来了,他的安全感会受到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孩子也会由于耳濡目染变得喜欢暴力、脾气暴躁,像父母一样大吼大叫。

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孩子的教育父母当然要身先士众,那么家庭教育应该注意什么呢?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快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吧!第一大关键: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第二大关键: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第三大关键: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第四大关键:教会孩子自我保护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第五大关键:让孩子敢于梦想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第六大关键: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关键: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关键: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妈妈给自己放假,对家庭教育很重要


一个完全把自己完全牺牲掉的母亲,对孩子和家庭反而是压力,这些压力最后都会回到家人身上。

妈妈尝试给自己放假,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放手”、懂得适当“交棒”给爸爸。

每周六的上午,我带孩子去参加兴趣班,总会看见这样一位爸爸,这位爸爸独自坐在小小班(3-4岁)教室的门外。

要么把电脑放在腿上,忙一会自己的工作,要么带一本书来,一个人安静的看书。

每每儿子下课出来,他总是牵起儿子的手问:“一会你想去哪玩啊?我们去骑单车?滑轮?还是踢球?”

班上有个妈妈好奇,问他:“怎么总是见你一个人接送孩子啊,他妈妈呢?”

爸爸回答:“我们家有个传统,就是每周给孩子妈妈放一天假。她跟朋友去聚会,我带孩子出去玩。”

同班几个妈妈听完爆赞:“天啊,你这爸爸也太好了!觉悟太高了”,“瞧瞧,这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爸爸”……

这位爸爸腼腆笑着答:“没有你们说的这么好,但这确实是我们家自己长期的‘实战经验’得来的……如果家里有一个人长期为主带孩子,那么建议每周至少要给她们放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假。”

这个爸爸给我们讲起了他们家的故事:

孩子半岁那年,本来帮着一起照顾孩子的外婆,因老家有事不得不回去。

一时没有人可以再过来帮忙,养孩子的重任就瞬间落在妻子身上。

“她本来自己有工作,可为了孩子,就先辞了工作。

一开始还算好,可没多久我发现本来为人处世特温和、圆融、得体的一人,却也经常情绪失控、气急败坏。

好几次我下班回家,都明显感觉她在强忍着、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和烦躁。”

大概是因为这位爸爸家里没有老人帮忙,自己参与分担的家务事也多。

对于带孩子的繁琐和凌乱,他懂:

“我发现带孩子、尤其照顾小宝宝,真的特别琐碎具体。

你刚收拾好的房间,他转眼就能给你弄乱;

你试着跟他沟通,他完全不懂你在哪一国;

他只要醒着,就精力特别旺盛;

还特别不愿意自己玩,分分钟都要人陪着。

要是再遇上生病或者夜里不睡……

所以,真不奇怪我老婆原先那么好的脾气,那时也常常崩溃”。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位爸爸开始反思:

与其周末总是两个人一起带孩子,倒还不如自己多担当一些。把老婆解放出来,争取每周给她一天假。

“真的,长期带孩子的人神经崩得太紧了。

且一直处于高压、高强度、高焦虑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危险”,这位爸爸强调原因。

所以他励她一定要有休息,而且是“彻底的休息”。

“不是在家歇着、帮着看着,而是要‘抽离’出去,和朋友一起聊天逛街、看场电影、换个心情……

毕竟她的心情好了,孩子才能真正得到快乐嘛。”

如今,他们的孩子上幼儿园了,妈妈也重回职场了。

但家里却依然延续了这个“传统”。

“其实你看着她每周能有一天,从工作和家务中解脱出来,把自己打扮的神采奕奕的出门、再开开心的回来,作为丈夫也挺有成就感。”

这位爸爸继续说道:“况且,有时我遇到周末加班或者连续出差几天,都是他妈妈在后方全力担当和支持。”

懂得给妈妈适当放假的爸爸,不过是懂得:

妈妈的好心情,才能带出快乐的孩子,更是幸福家庭的重要基础;

爸爸主动关怀,也能得到更多体贴,更是一家人合力向上的关键。

美国知名作家琼·安德森也曾写过一本《好女人,翘家去》的书,倡议作为妈妈,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小假期。

哪怕只是从小的片刻开始,也需要暂停工作和家务,真正留点时间给自己。

因为,天生的母性、社会的期待,很容易让新手妈妈在进入这个角色后,不自觉的陷入一种“无我”模式,对孩子投入过度的、无止尽的爱……

而这样无论对妈妈、孩子,还是整个家庭,都是一件太过恐怖的事情。

我想起我身边的一位宝妈,这位妈妈一直性格要强。

生了孩子后,为了努力平衡家庭和事业,她几乎是倾尽全力。

从生了女儿还在做月子起,就每天用小笔记本记录孩子的喝奶时间,在固定的时间内给孩子洗澡、听音乐、擦拭肚脐;而自己只是潦草的扒饭、冲澡、小睡一下。

产假结束后,她每天一下班又进入另一种“紧张状态”。

她坚持要求奶奶做育儿笔记,一下班就严格查看。之后自己继续按照日程表,不辞辛劳的给孩子讲故事、做辅食、上早教……

可据我所知,她五岁的女儿如今并不“领情”。经常在家大哭大闹、调皮叛逆。

还曾说“我最讨厌的是妈妈”。

为什么?

因为一个完全把自己完全牺牲掉的母亲,对孩子和家庭反而是压力。

这些压力最后都会回到家人身上。

妈妈懂得给自己放假,爸爸懂得给妈妈放假。

其实就是希望她在工作和孩子之余,也能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兴趣爱好;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和情感都聚焦于孩子,让孩子无辜承担着莫大压力。

一个好的妈妈,也永远是一个好的自己。

其实现在,妈妈们每年有一两次约上闺蜜的“翘家度假”,已成为一种既时尚、又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的好多朋友都有过这类的经历:

找一个忙里偷闲的周末,不带孩子、不带老公,穿上压箱底的大长裙和高跟鞋,去某个角落来一场致青春式的行走、嬉闹和夜聊……

摆脱固化的生活模式,首先是对自己的一种刷新和补给。

同时,也能让亲子关系在短暂分离中,既更加亲密又相互独立。

如今,大部分的传统家庭依然以妈妈带孩子为主。

而妈妈尝试给自己放假,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放手”,懂得适当“交棒”给爸爸。

我朋友的一位姐姐,两个儿子的二胎妈妈,去年因为一次难得的晋升机会,不得已每周末需要抽身三小时,去参加一期职业培训。

爸爸和哥哥体恤妈妈这些年为家庭的付出,决定全力支持。

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每周她缺席的那个下午,家中三个男人一台戏,且还上映的很精彩。

哥哥点菜、爸爸做饭;

哥哥读书、弟弟听书;

哥哥擦桌子、爸爸洗尿布;

弟弟玩玩具、哥哥总调度……

他们在分工和互动中,相互学着照顾、妥协、等待和理解。

其实,一段好的家庭关系,不是伴侣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孩子永远是个嘤嘤待哺的孩子;而是每个人都能在这段关系中,既有所成长又相互成就。

而每一次成长的惊喜,就藏在爸爸给妈妈的假期里。

语言环境及学习的方法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中国加入世贸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各个国家的交流在增加,掌握一门外语对我们来说也变的越来越重要了。宝宝们加入了学英语的大军,但是虽然英语很重要,但是教育要有一定的方法方式。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努力才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学起步晚,其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学前儿童有很多学习外语的有利条件:3岁到6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孩子具有很强的语音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形成对某种语言刺激的敏感反应,因而学习语言的速度非常快。学前儿童母语知识少,外语单词与它所代表的事物可以直接发生联系,有利于直接用外语思维。学前儿童学外语没有中小学生学外语时的沉重心理负担,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进行语言实践。二、关于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的条件

家长和教育者必须要为孩子创造一定的条件,才能保证达到以上目标。高水平的师资是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能否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坚持高频率原则,尽可能为孩子营造近似母语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快乐、有趣的语言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学前儿童英语学习要坚持长期性。孩子学英语立足的是终身,这也是对家长耐心的一种考验。

三、关于学前儿童英语的教学方法及评价形式

任何年龄段,任何学科都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前儿童英语教学尤其如此,应避免进入小学化,成人化的模式。教师的教学要生活化,以口语为主,多使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玩具等辅助工具,使知识具体化;教师要根据儿童爱玩,活泼好动的特点,采取猜谜、唱歌、游戏、表演等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学,乐中学……

学习要有评价,没有评价就看不到教的效果、学的收获。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孩子建立英语学习成长档案,把孩子每阶段学习的情况和感想记下来,用录音机记录下孩子口语进步的过程。本网站小编总结:基本上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但选择的教育方式却不是很正确。有点急于求成而忽略了早教的特点和孩子的天性。由兴趣而引出学习这点很重要,我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让她们爱上英语。

家庭教育要重视教育父母


如今,依赖于父母实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他们的个性、学习背景、成长经验、就业状况和生活压力,使得一些父母无法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缺乏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些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家庭如农民、农民工、未就业人员和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水平低下,有的孩子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有的父母婚姻异常,单亲、重组、隔代抚养和旁亲监护抚养孩子的数量加大;还有的父母因个性、收入等原因,吵架打闹不止,缺乏互敬互爱。家庭的不和谐和生活的动荡让未成年人连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有的孩子对父母失去归属感、对家庭失去信心。一般来说,得不到家庭温暖和关爱的孩子,其人格特点表现出攻击性和反叛性,极易走入歧途。

2、思想陈旧教育不当

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尊重生命的价值;相当一部分父母人才观念狭隘,“望子成龙”,“逼子成龙”。盲目的家庭教育忽视了孩子的个性成长,孩子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由于心理需求和自我成长不能实现,造成许多孩子精神扭曲,形成不良的品行。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父母也应该反思,对独生子女溺爱倾向已经导致我们的孩子生存能力不强、责任感缺失、竞争力不强。

3、学习能力差

许多年轻夫妇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孩子就已经降临世间,怎样抚养、教育孩子既没有学习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一些父母虽然看了一些书,但由于不了解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缺乏针对性,常常莫衷一是。于是,“一喊、二骂、三打、四窃(孩子隐私权)、五夺(孩子财产权)”普遍存在于中国家庭中。相当多的父母及监护人不懂也不能依法教育、抚养,不能通过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不能给处于成长中的孩子以积极的人文关怀、心理关注和成长指导,从而导致未成年人心理发育迟缓,人格不完善。被“管”出来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被打骂虐待、貌似“爱”的严管监控和“特长”学习下的孩子,其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往往得不到充分保护,孩子精神遭受创伤,学习兴趣下降,社交焦虑加深,心理形成逆反,能力提高缓慢,“快乐成长”变成了一句空话。

4、不能以身作则

有的父母及监护人自身素质差,缺乏爱心,社会角色顽劣,这导致了有的孩子游走在社会边缘,内心绝望,还有的孩子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自暴自弃。

5、父母也要接受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接受时间最早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父母给孩子的教育是养成道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陶冶气质,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环节。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让儿童健康成长,关键在于提高父母的素质和他们实施积极家庭教育的能力,“孩子有问题,父母来‘吃药’”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教育父母,应该从父母自学和对父母开展社会教育两个方面来努力。前者强调,每位父母应抱着培养孩子也是一种事业的理念,加强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向生活实践学习,不断认识自我、认识孩子,掌握科学的教育、心理知识,寻求符合自己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后者则主要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弘扬先进的教育理念,普及科学的教育规律;积极开办各类讲座、培训班,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因此,要想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首先反思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需要学习进步吧。

您知道孩子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吗


您知道孩子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吗

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就会发现,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师让他带什么东西,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愿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不做作业不说,连基本的课堂常规也不懂,上课随便下位、说话、喝水,老师今天讲,孩子明天又忘。每天都有同学忘带书本和学习用具,还抱怨爸爸、妈妈昨天晚上没给他装进书包。有些孩子特别自私,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稍微碰一下就要告老师,既不知道谦让,更不懂得关心别人;还有一些孩子则不敢跟别人说话,不会和同学交往。如此众多的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家长应该为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作好一切准备。

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出视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和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就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还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家长们经常找我诉苦,要我帮忙。其实反观做父母的这样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我们老师单方面的工作,更是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家皆受益的主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许多弯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