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看到很多父母开始为孩子找学习班,让孩子的暑期有一个去处,让父母省心,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课外知识,这是一举几得的事情,父母们是很乐意做的。父母的心理是:这个假期是孩子学习的好机会,不可以让孩子浪费了啊!一些父母把孩子在学校学习课程中不好的科目作为假期的攻克重点,一些父母把孩子下学期要学习的内容提前到了假期,一些父母没有给孩子安排学习文化课,却也将孩子的假期安排了过于多的活动……于是,孩子的假期就这样被侵占了。

孩子想过一个怎样的假期?孩子们的想法是什么呢?没有人知道,父母也没有想到要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假期是孩子的,而孩子的想法都没有人去注意,没有人去聆听,重要的是:没有人想知道孩子对自己的假期有什么想法!我们的文化中,认为儿童是没有什么想法的,儿童需要成年人全权安排。

为什么我们不去聆听孩子对假期的想法呢?因为我们不相信孩子会“安排好”假期!在我们的头脑里,我们认为安排得好的假期一定是让孩子学习知识,而且时间要安排得满满,不能够让孩子有空闲和无聊的时间,我们认为这样的安排对孩子最有利。

而我认为,放假意味着这个假期属于孩子。当孩子还不能够具备完全安排整个假期的能力时,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来安排他们的假期。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先用心听一下孩子对自己假期的想法呢?然后,用我们的感觉来感觉一下孩子内心需要的是什么——他奋斗了一个学期,他现在感觉累吗?他对自己的学业满意吗?他有幸福感吗?他的情绪是怎样的?他需要我们为他做些什么?……假期是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休整我们心灵的时间,孩子也是一样的!

我们的孩子被安排得太多,在家被父母全权安排,在学校被老师全权安排,孩子们只有完全服从,接受这样的安排才能够让日子顺利的过下去,这无可厚非。那么假期呢?假期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孩子们有权利发呆、有权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权利让自己不接受成人的全部安排,这是孩子发展自我的强烈需要,这样的需求要在什么时候来满足一下孩子呢?我们的孩子已经丧失了太多的权利,假期老师都不被安排上课,而孩子却既要完成老师的作业,还要被父母安排学习更多的课业,这不公平啊。假期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是自由的,尤其是儿童。在我们的文化中,儿童的权利意味着可以被不尊重,可以被忽视。

上天怕我们的心灵在工作的重压之下麻木和痛苦,失去对生活的激情,便给人类安排了周末,安排了假期。我们成年人在国家规定的大假里可以不听从任何人的安排,我们随心所欲地干我们想干的事情:睡大觉、看电影、看碟、吃零食、旅游、健身、谈恋爱……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犯法。大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自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自由的心灵,这个时期我们理所应当不工作,老板不敢要求我们,因为这个时间是我们自己的。

儿童也需要这样的自由——发呆、无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让孩子回归自己心灵的时间,享受心灵自由的时间,这样孩子才不会把自己给忘记了。用一个假期,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存在和需求,找到自己,他们才不会失落自己!

如果孩子辛苦了一个学期,而假期却不属于他自己,假期比上学还匆忙,还辛苦,孩子就会认为生活多么无趣,多么没有意义啊!事物都有一呼一吸的原理,人类没有呼吸生命就会停止,如果把上学时间比作呼,那么,放假的时间就是吸,一呼一吸,一张一弛,这是生命的律动,这些道理我们不是不明白,而是我们认为孩子不需要!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孩子的心灵需求总是被忽视的。一个整年正月整日都没有时间来休整自己心灵的孩子,开学和放假都感受不到实际意义的孩子,在我们观念中的“新学期”对孩子来说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们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学期有新的状态出现,也只是痴心妄想了。

如果我们的做法让孩子感受到“上学的时候你尽心尽力,假期将会属于你”这样孩子才有想头啊,孩子在其中能够体验到规则与自由。我们驯养孩子就像驯养动物,如果动物表演时动物表现好,驯养员还得喂点吃的给它们,以示奖励,有好处它们才更有表现好的欲望啊,孩子也一样,成人也一样。老板是我们的驯养员,我们是孩子的驯养员。孩子需要的好处就是给他们一个属于自己安排的时间!

所以,对于近两个月的假期,我们是否可以用2周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父母只是配合孩子的需要和安全,让孩子发呆、无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个时间是孩子的!

精选阅读

1岁之差意味着什么


幼儿求学,主要靠听,而听讲需要相应的条件,如语言理解力、日常生活知识、反应速度等,而这些条件具备与否,与年龄有相当大的关系。在幼儿阶段,这些能力就决定于孩子的成熟性,“年龄差”就意味着“能力差”。 

目前,有些父母出于对“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误解,想方设法将孩子提前入学。这表面上仅1岁之差,但一旦偏差失误,将会给孩子身心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人的成才因素中,智力发展只是一个因素,非智力因素更加重要。将一个身心发展尚未达标的儿童,置于已达标的儿童群体中去接受以达标儿童为标准的教育行为,使其处于不平等的学习竞争中,结果往往力不从心,一般到二年级时就明显跟不上了,这就难免遭到老师的冷遇和父母的失望。孩子的学习兴趣低落,自信心会慢慢消失。 

另有一种现象,早上学的孩子在班上常常以“需要照顾”的角色出现,选班干部没有他们的份,系红领巾也要晚一年,搞什么活动大多数也只能列席旁观,不知不觉中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和自卑感,孩子的人格就不能健全地得到发展。  

妈妈给自己放假,对家庭教育很重要


一个完全把自己完全牺牲掉的母亲,对孩子和家庭反而是压力,这些压力最后都会回到家人身上。

妈妈尝试给自己放假,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放手”、懂得适当“交棒”给爸爸。

每周六的上午,我带孩子去参加兴趣班,总会看见这样一位爸爸,这位爸爸独自坐在小小班(3-4岁)教室的门外。

要么把电脑放在腿上,忙一会自己的工作,要么带一本书来,一个人安静的看书。

每每儿子下课出来,他总是牵起儿子的手问:“一会你想去哪玩啊?我们去骑单车?滑轮?还是踢球?”

班上有个妈妈好奇,问他:“怎么总是见你一个人接送孩子啊,他妈妈呢?”

爸爸回答:“我们家有个传统,就是每周给孩子妈妈放一天假。她跟朋友去聚会,我带孩子出去玩。”

同班几个妈妈听完爆赞:“天啊,你这爸爸也太好了!觉悟太高了”,“瞧瞧,这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爸爸”……

这位爸爸腼腆笑着答:“没有你们说的这么好,但这确实是我们家自己长期的‘实战经验’得来的……如果家里有一个人长期为主带孩子,那么建议每周至少要给她们放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假。”

这个爸爸给我们讲起了他们家的故事:

孩子半岁那年,本来帮着一起照顾孩子的外婆,因老家有事不得不回去。

一时没有人可以再过来帮忙,养孩子的重任就瞬间落在妻子身上。

“她本来自己有工作,可为了孩子,就先辞了工作。

一开始还算好,可没多久我发现本来为人处世特温和、圆融、得体的一人,却也经常情绪失控、气急败坏。

好几次我下班回家,都明显感觉她在强忍着、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和烦躁。”

大概是因为这位爸爸家里没有老人帮忙,自己参与分担的家务事也多。

对于带孩子的繁琐和凌乱,他懂:

“我发现带孩子、尤其照顾小宝宝,真的特别琐碎具体。

你刚收拾好的房间,他转眼就能给你弄乱;

你试着跟他沟通,他完全不懂你在哪一国;

他只要醒着,就精力特别旺盛;

还特别不愿意自己玩,分分钟都要人陪着。

要是再遇上生病或者夜里不睡……

所以,真不奇怪我老婆原先那么好的脾气,那时也常常崩溃”。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位爸爸开始反思:

与其周末总是两个人一起带孩子,倒还不如自己多担当一些。把老婆解放出来,争取每周给她一天假。

“真的,长期带孩子的人神经崩得太紧了。

且一直处于高压、高强度、高焦虑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危险”,这位爸爸强调原因。

所以他励她一定要有休息,而且是“彻底的休息”。

“不是在家歇着、帮着看着,而是要‘抽离’出去,和朋友一起聊天逛街、看场电影、换个心情……

毕竟她的心情好了,孩子才能真正得到快乐嘛。”

如今,他们的孩子上幼儿园了,妈妈也重回职场了。

但家里却依然延续了这个“传统”。

“其实你看着她每周能有一天,从工作和家务中解脱出来,把自己打扮的神采奕奕的出门、再开开心的回来,作为丈夫也挺有成就感。”

这位爸爸继续说道:“况且,有时我遇到周末加班或者连续出差几天,都是他妈妈在后方全力担当和支持。”

懂得给妈妈适当放假的爸爸,不过是懂得:

妈妈的好心情,才能带出快乐的孩子,更是幸福家庭的重要基础;

爸爸主动关怀,也能得到更多体贴,更是一家人合力向上的关键。

美国知名作家琼·安德森也曾写过一本《好女人,翘家去》的书,倡议作为妈妈,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小假期。

哪怕只是从小的片刻开始,也需要暂停工作和家务,真正留点时间给自己。

因为,天生的母性、社会的期待,很容易让新手妈妈在进入这个角色后,不自觉的陷入一种“无我”模式,对孩子投入过度的、无止尽的爱……

而这样无论对妈妈、孩子,还是整个家庭,都是一件太过恐怖的事情。

我想起我身边的一位宝妈,这位妈妈一直性格要强。

生了孩子后,为了努力平衡家庭和事业,她几乎是倾尽全力。

从生了女儿还在做月子起,就每天用小笔记本记录孩子的喝奶时间,在固定的时间内给孩子洗澡、听音乐、擦拭肚脐;而自己只是潦草的扒饭、冲澡、小睡一下。

产假结束后,她每天一下班又进入另一种“紧张状态”。

她坚持要求奶奶做育儿笔记,一下班就严格查看。之后自己继续按照日程表,不辞辛劳的给孩子讲故事、做辅食、上早教……

可据我所知,她五岁的女儿如今并不“领情”。经常在家大哭大闹、调皮叛逆。

还曾说“我最讨厌的是妈妈”。

为什么?

因为一个完全把自己完全牺牲掉的母亲,对孩子和家庭反而是压力。

这些压力最后都会回到家人身上。

妈妈懂得给自己放假,爸爸懂得给妈妈放假。

其实就是希望她在工作和孩子之余,也能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兴趣爱好;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和情感都聚焦于孩子,让孩子无辜承担着莫大压力。

一个好的妈妈,也永远是一个好的自己。

其实现在,妈妈们每年有一两次约上闺蜜的“翘家度假”,已成为一种既时尚、又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的好多朋友都有过这类的经历:

找一个忙里偷闲的周末,不带孩子、不带老公,穿上压箱底的大长裙和高跟鞋,去某个角落来一场致青春式的行走、嬉闹和夜聊……

摆脱固化的生活模式,首先是对自己的一种刷新和补给。

同时,也能让亲子关系在短暂分离中,既更加亲密又相互独立。

如今,大部分的传统家庭依然以妈妈带孩子为主。

而妈妈尝试给自己放假,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放手”,懂得适当“交棒”给爸爸。

我朋友的一位姐姐,两个儿子的二胎妈妈,去年因为一次难得的晋升机会,不得已每周末需要抽身三小时,去参加一期职业培训。

爸爸和哥哥体恤妈妈这些年为家庭的付出,决定全力支持。

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每周她缺席的那个下午,家中三个男人一台戏,且还上映的很精彩。

哥哥点菜、爸爸做饭;

哥哥读书、弟弟听书;

哥哥擦桌子、爸爸洗尿布;

弟弟玩玩具、哥哥总调度……

他们在分工和互动中,相互学着照顾、妥协、等待和理解。

其实,一段好的家庭关系,不是伴侣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孩子永远是个嘤嘤待哺的孩子;而是每个人都能在这段关系中,既有所成长又相互成就。

而每一次成长的惊喜,就藏在爸爸给妈妈的假期里。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着孩子


一些父母将居室布置得漂亮干净,可却忽略了小家庭的精神环境。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1.粗俗的语言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影响最深。一些父母在家里不讲究语言文明,夫妻间经常出言不逊,言语粗俗,对孩子骂不绝口。这些粗俗的语言像病毒一样毒害着孩子纯洁的心灵。

2.暴躁的脾气

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性格怪癖。开口便骂,举手便打。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常是父母坏脾气和坏性格的主要受害者,被父母的大发雷霆吓得胆战心惊。父母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对长期生活、成长在自己身边的子女,影响甚深。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坏脾气和坏性格与其说是从父母那里“传”来的,不如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3.夫妻关系不融洽

如果夫妻间感情不融洽,关系紧张,势必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因为,在恶劣的家庭气氛中生活,孩子纯真活泼的天性会受到压制,饮食、睡眠、学习、游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身心受到摧残。

4.不良习惯

不可将坏习惯看成是小事,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深远。父母懒散、贪睡、不讲卫生,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到身上。有位小学教师发现一个有趣又发人深思的现象:班级里那些个人卫生差的学生,其家庭卫生往往也较差。可以说,孩子的不良习惯主要来自家庭。

5.不良嗜好

根据对少年吸烟者的调查,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吸烟者比父母不吸烟者多3~5倍;“酒鬼”的子女一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沾染上酗酒的恶习;赌博的危害更甚,孩子不仅容易从父母那里学会赌博,而且在一个彻夜打牌或打麻将的家庭里,孩子也不可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生活在赌徒的身边,学习、品德大多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的父母喜欢吹牛、撒谎、自私、好占小便宜等,这些都躲不过孩子的眼睛和耳朵。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因此,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龙成凤,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杜绝或减少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

宝宝放假后都不肯回幼儿园


宝宝的“回园综合症”,是正常现象,就像大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五一假期虽然不长,但是对于还没有自制力的宝宝来说,依然需要家长策略性的引导。家长应在回园前一天开始帮助孩子“热身”,以便孩子们尽快“收心”。回园初期,老师也应注意帮助孩子矫正“野”性的延续,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尽量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让宝宝重新投入到幼儿园生活中。

【安排时间温故而知新】

很多宝宝可能在幼儿园学习的时候很乖很听话,但是假期一“疯玩”,所学到的知识都抛之脑后。不妨安排一定时间,回顾上周的知识要点,如:新的拼音、汉字等,在回园后才能“温故而知新”。

【激烈的活动尽量不安排在最后一天】

长途旅游和参与刺激的活动,尽量不要安排在假期的最后一天;严加控制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按时作息调整好生物钟】

五一假期不长,所以为了让宝宝开心回园,家长尽量要在这三天也和宝宝一起保持正常的作息。家长要引导孩子开始适应上学的生物钟,尽可能的按时起床、睡觉和用餐,并配合一定的户外活动。

【计划好这个假期未达成的愿望】

对学生在假期未能达成的愿望,只要是合理的、可能的,就跟孩子订好计划,尽量在下一个假期里实现,作为激励孩子在新学期学业进步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家长要引导孩子转换角色】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注重寓教于乐的引导。作为家长也应引导孩子转入新的角色,家长要让宝宝知道上课并不枯燥,引导他们体验进取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成功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本身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要孩子按时睡觉休息,但家长却约上几个好友,在家里通宵打麻将。那孩子能休息得好吗?家长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和孩子一起把生活作息按照平时的状态,并尽量创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

【家长帮助孩子调动上学积极性】

调动孩子积极的心态。比如多跟孩子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帮助孩子回忆在幼儿园的高兴事和趣事:被老师表扬几次、得到多少小红花、有什么好玩的玩具等,还可跟孩子一起做跟幼儿园相似的亲子游戏活动,避免孩子沉浸在假期的喜悦中而排斥幼儿园。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从正面的角度给孩子以信心。同时给孩子补充一些必要的文具,让孩子感到上学的幸福感,期待着开学。

溺爱对孩子有害


“我自己穿。”

“扣子扣错了。”

“袜子前后穿反了。”

“喂,该穿裤子啦。”

“穿得不好,还是让妈妈给你穿吧。”

“我穿得很好。”

“不行,不行。你看,挂钩没钩上吧!”

母亲在一旁看着很着急。

儿童的心理分析:

一岁多,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最喜欢自己一个人走路。哪怕是东倒西歪地走,也希望自个儿走,这是儿童刚过一岁时的心理。

两岁多的孩子则喜欢上下楼梯,还想再往高处爬一爬,这是两岁儿童的心理。

孩子到了三岁时,就萌生出自己穿脱衣服的愿望。用自己的手脚穿脱衣服,他感到很有趣。穿不好怕什么,动作笨也没关系,这些都无所谓。

儿童并不在乎做得如何,结果是否出色。扣子没扣上,袜子穿反了,等等,这些都不算什么。“可是,妈妈干吗要罗嗦个没完呢?”小心眼儿里想,“我很快就会熟练的呀!”

妈妈的高招:

善于利用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最好的管教方法。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他们的手和全身的运动机能就可以得到发展,运用自己身体的主动性就会逐步提高。

开始时,不论他们做得如何蹩脚,你都不必管他,任何事物都是熟能生巧。然而有些母亲迫不及待地想去帮助或马上替孩子去做,这种过多的干涉行动可以称之为——溺爱。

受到母亲过分溺爱的孩子,总是动作不灵活、不利索、迟钝、发呆、笨拙。结果不仅丧失了主动性,甚至妨碍了他的智力发育。

过于溺爱还有另一个表现,就是“过分担心”。没有病也给孩子吃保养药、吃过多的营养品,孩子一动就说危险呀,等等,过分的保护造成了一代体弱多病、消极、不爱运动的儿童。为了爱护自己的孩子,母亲们,千万不要过分溺爱。

你夸对孩子了吗?


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适当称赞是教育孩子重要的方法。但是,称赞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以防引起过敏反应。

三大原则

1.夸具体不夸全部“宝宝真棒”

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你真聪明!”

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好宝宝”

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三大窍门

1.留心孩子的努力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

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时你亲眼看见孩子付出的努力,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2.夸孩子别嫌“啰唆”

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啰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啰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如何对孩子说“不”?


尊重孩子的意见,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孩子从幼儿期开始保持独立性与学会选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孩子的自主选择与独立行为与家长的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时候,你将如何引导孩子接受你的意见?“平等地对待孩子”究竟要做到哪种程度呢?

第一招:无声胜有声,道理“行”自明。

妈妈带果果逛商场,果果看中了一双红色的高跟小皮鞋,眼睛里全是喜欢与志在必得的神情。妈妈知道孩子还在长身体不宜穿高跟鞋,但是果果表示“非它不可”。妈妈说:“如果买了这双鞋,就不能再买别的鞋子了。”果果郑重表态,“只要给我买了这双鞋子,我什么鞋都不要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坚决地对孩子说“不”,一味的讲道理只会让果果不开心,并不能让她真正明白高跟鞋并不适合她。

妈妈想了想,忍下了自己想要说的话,买下了那双高跟鞋。

第二天,果果上幼儿园,早早地就穿上了那双鞋子,还特意配了一条白色的连衣裙,站在镜子前面照了又照,“妈妈,你看我美吧。”

妈妈说“穿上它,很漂亮,但是脚会疼。”

果果想了想,“可是漂亮啊,我可以忍的!”

妈妈在果果的书包里悄悄塞上一双小布鞋。

幼儿园里,果果很开心地向老师和小朋友们展示她的新鞋。起初的时候她很高兴,但是在户外做游戏的时候,没过多久就觉得脚疼开始踮着脚走路了。快到中午的时候,便一瘸一拐地苦着脸坐到旁边休息了。

老师拿出妈妈事先准备的小布鞋帮果果换好,“怎么样,穿高跟鞋不舒服吧?”

果果点了点头,脸上是若有所思的神情。

晚上妈妈来接她,果果看到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以后再也不穿高跟鞋了。”

果果妈妈是一位很有心的家长,当孩子的选择与自己的意见相左时,她没有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也没有长篇累赎地讲道理,而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并在生活中面对“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妈妈和老师适时地提供帮助,让孩子自己通过“对比”进行“反思”,取得预期的结果。

有的时候,道理是不需要用语言来讲解的,在具体的行为与实践中让孩子自己体会效果更好。然而前提是,果果的选择不能说错,只能说是现阶段对她来说不适合。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孩子空间,让她自己意识到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这种方法适用于不涉及“事与非”、“对与错”的前提。

如果孩子本身的选择或言行不管是以成人还是孩子的标准来衡量都是错误、负面的,那么处理方法又另当别论。

第二招:事后沟通,意识最重要。

壮壮妈妈最近很苦恼,壮壮四岁半了,以前人人都说他是一个内向的小绅士,可是现在性格却很暴躁,动不动就乱发脾气。晚上跟妈妈下棋,第一局,妈妈让他赢了,他显得很开心。第二局,妈妈赢了,他立即摔了棋盘,大哭大闹起来。在路上看到喜羊羊电影的海报,也不管原来的计划是去做什么,就非要立即拉着妈妈去电影院看电影,搞的妈妈很狼狈。

听了妈妈的讲述,老师仔细回想了壮壮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认为壮壮自尊心特别强,虽然不爱表达,看起来很乖、很内向,但内心是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他觉得只有赢才能证明他的能力,一次失败就会让他产生消极的情绪。自尊心强、不够自信,需要外界的肯定。对于自己的要求非常坚定,如果得不到满足便会有强烈的失落感,反应激烈。

面对壮壮的情况,当他大发脾气时,要对他暂时不予理睬,冷处理可以让他感觉到并没有人因此而特别关注他,从而停止哭闹。在他生气乱发脾气时,家长尽量不要责怪他,要正面引导或转移他的注意力,通过亲近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帮助孩子稳定情绪。但不要出现,孩子一哭一闹一发脾气,家长就第一时间冲到孩子面前解决问题,嘘寒问暖,这样会给孩子一个暗示,今后遇到问题就以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家长关注。

在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谈,讲到不良行为的害处,教育孩子要学会自我控制,包容他人,理解他人。要清楚地告诉他哪里错了,愤怒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脾气发完以后还要道歉,还要继续做完。也不要一味批评,要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鼓励。

三幅图壮壮和妈妈下棋

“妈妈,你让着我点儿!”-第一幅,壮壮面对困难,撒娇肯求。

“妈妈,你让的太明显了!”-第二幅,赢得没难度,壮壮不满意

“妈妈,你不让我赢,我讨厌你!”-第三幅,输了,壮壮大哭

家长在和孩子玩一些竞赛类的游戏时,可以逐步增加难度,第一局让他赢;第二局也让他赢,但是增加了难度,让他羸的不那么轻松了;第三次、第四次再让他输。但是从赢到输之间不是一下子转变的,是有难度递进的。妈妈有步骤地增加难度,有技巧的“让”才不会孩子的心理落差在瞬间内发生巨大的起伏,孩子在难度变化的过程中有了心理准备,感受到了过程中的进步与努力。这个时候再接受输的结果,便不会那样痛苦和意外了。

竞赛类的游戏中,让孩子体验“赢”的真正含义,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过程中的进步与努力。教会孩子理解规则,懂得公平。

再有,如果孩子只能接受赢,一味地让家长让着他的时候。家长可以用共情的方法来让孩子理解面对失败大家都不喜欢。爸爸输了也会不高兴,也可以情绪失落。

他发脾气,家长也可以发脾气。

他哭,家长也可以佯装抹眼泪。

面对失败、打击、不顺心的时候,人和人的反应是一样的,那么就没有理由拿爸爸妈妈的不高兴来换取孩子的高兴了。

重要的是,事后与孩子的对话,相当重要。

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说出理由,理由成立,自然可以说服家长。同样家长也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孩子。孩子小的时候,语言能力弱,词汇量匮乏,可能说不过家长。家长自然比较占优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得到提升和锻炼,他会想办法动脑筋去说服家长,他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渐渐的,家长会发现想要轻易地说服孩子服从自己的想法和决定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了,这便是成长。

“看奇奇游的多好啊,多亏了奇奇,把美羊羊救起来了。”老师引导着小朋友给奇奇鼓掌加油。

“那是假的,奇奇怕水,不敢游泳,要是真的在水里,他才不敢呢!”有个小朋友不服气地说着。

奇奇一下子停了下来,呆在当场。

“谁说的!奇奇特别勇敢!他不仅会游泳,而游的特别好。”老师把奇奇拉在怀里鼓励道。

“那前几次游泳课,他都没来,他根本不会游泳!”佳佳居然不依不饶地戳穿老师。

“是这样的,奇奇的腿受了伤呢,所以最近不能游泳,但是奇奇是会游泳的,对吗?奇奇。”老师注视着奇奇眼睛,在他的眼中看到了感激和自信,终于他点了点头。

“小朋友有点儿不相信,奇奇,你说怎么办呢?”老师趁机问道。

“那下周我游给他们看。”奇奇鼓足勇气,还举了举拳头。

那天晚上一回家,奇奇就缠着爸爸带他去游泳,在下周游戏课之前,奇奇成功地战胜了自己的畏惧心理,终于学会了游泳。

在生活中,孩子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喜欢、不愿做某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如果对他的成长有益,家长和老师就要启发孩子,了解孩子心中隐藏的原因和秘密,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勇敢就是在一次一次的自我突破,就是鼓起勇气直面那些曾经被认为是难以承受的“事情”。

——摘自《妈妈有办法,宝宝就聪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