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小学,开始学校的学习生活,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场转变与挑战,同时对整个家庭而言,也不是一件小事情。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入学节奏,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更好得适应并且调整呢?为了减轻家长与孩子的压力,来自澳大利亚心理学会的专家们,结合经验丰富的老师,分享了各自的智慧观点,并且通过四个策略帮助父母与孩子适应入学节奏。

与老师们交谈

学样的老师们都经历过太多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因此,如果要问谁对此最有经验、最能帮助安抚家长与孩子感到紧张的入学节奏?非老师们莫属。

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表示,好消息是走进学校大门的孩子不会像父母所恐惧的那般孤独无助。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不是唯一一个面对入学节奏的孩子。而学校则会考虑帮助孩子面对在开学第一天所需要做的事情-意识到别的小朋友。未必总是通过直接的方式,也有可能通过老师的观察,进而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包括将学生们分成小组,以自我介绍为开端,帮助孩子之间相互了解、熟悉。

也许,孩子们不会很快就认识到特定的好朋友,但是无论怎样,他们都不会很孤独。zJ09.COm

熟能生巧

当孩子开始应对入学节奏,无论是否对孩子与家庭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变化,都通过一些规划和实践,培养出信心。

父母帮助孩子在入学之前,提早思考并练习学校常规,是帮助孩子降低每天早晨在上学之前或整个上午潜在压力的一种方式。提前计划将意味着帮助孩子在入学第一天,迎来相对平静的心境。

同时,父母也可以培养孩子在与人相处、交流当中保持自信,并且练习一些策略、技巧。当准备得越多,就越平静;更多的计划,让孩子更加得顺利。

与孩子交流

确保与孩子间的所有交流方式都公开、透明,从长期角度帮助他们更安心得应对入学节奏。另外,了解孩子的感受很重要。

同时,专家提醒父母,需要诚实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并且确保在必要的时候向孩子提供支持。

控制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会因为没有小伙伴与自己一同入学而异常紧张,而这恰恰由于被灌输了父母的焦虑情绪。

专家建议父母需要监控自己的应力水平,孩子会感知并承袭父母的情绪,所以日常言行中的积极态度无疑更加重要。同样,恐惧会传染,除非父母大惊小怪,否则孩子往往并不确定父母在担心什么。

事实上,孩子对于步入小学、没有朋友、孤独并没有完全实质上的概念,除非父母或家长将此升级为一个大问题。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如何帮宝宝顺利入园


如何帮宝宝顺利入园

时下正是新学期开始,也是春季新生入园时刻,首先祝贺宝宝们又长大了一岁。三岁左右是儿童发展的转折期,他们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父母应如何帮助孩子从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并愉快地进入幼儿园是成功的第一步。

人是社会的人,儿童从小就应该有集体的生活体验。起初,在入园前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特点。例如:

精神上的变化:在家庭熟悉的环境中,以我为中心,所有人的宠爱集于一身;而在幼儿园只有一、两个老师需要照顾许多小朋友,这样他们会感到有“失落感”……

物质上的变化:在家里他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父母或爷爷奶奶就会马上送上来;而进入幼儿园他们要学会轮流、等待和分享。

环境上的变化:家庭中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而在幼儿园有许多小伙伴,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从没有规律的生活变成有规律的生活,并要遵守一定规则。这种变化往往给孩子带来失落感、孤独感和陌生感。

以上这些变化我们称:暂时分离焦虑期。那么,如何减少孩子这种不安全感和消除分离的焦虑呢?

第一:孩子入园前,父母首先要带孩子参观附近的幼儿园,了解幼儿园里有老师和有许多小朋友,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等。

第二:家中作息时间与幼儿园同步,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穿脱衣服、鞋,并会认清自己的物品;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要细心为其衣物标上记号,以方便孩子认取。

第三:培养孩子自己使用的物品用完(玩完)能放回原处,养成收拾玩具和独立睡觉的习惯。

第四: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接送时,要多鼓励他,并让他高兴地上幼儿园,尽可能早些接回。父母还要做到及时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做到家园教育同步。

第五:在接送的路上、家里或陪伴孩子玩耍时,鼓励孩子讲讲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合理指导孩子如何友好地与伙伴交往、学习;此时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良好时机。

第六:没有特殊的情况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慢慢地使孩子懂得幼儿园里朋友多,学会适应集体生活,愿意与同伴交往;为日后学习、生活、思维提供交流和表达机会。

此外,孩子出现暂时分离焦虑是正常表现,父母不必担心,这说明孩子的心理发展是良好的。我们通常说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前提,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高度的耐心引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为何四成儿童幼小衔接不顺利?


“即将从幼儿园毕业,你家孩子做好准备了吗?”最近,在广州商业区,随处可见这种幼小衔接班的招生广告。随着小学招生期的临近,不少大班孩子的家长很纠结:“我儿子就知道吃和玩,怎么看也不像个要读小学的人。”

近年来,家长对“幼小”衔接越来越重视:数学、英语、语文、珠心算……怕孩子上学跟不上,恨不得把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都教给孩子。但究竟什么是“幼小”衔接呢?家长们又理解多少?“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心孩子趴在起跑线上。”采访中,专家如此断言。

40%儿童幼小衔接不顺利

“孩子只要进学校就撞墙,说要自杀。”去年9月刚“晋升”为小学生的浩浩令妈妈张女士很担心。张女士最后“招供”———原来入学前的那个暑假,她给浩浩请了个家教,帮他“恶补”语、数。“想必孩子是被逼怕了。”张女士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像张女士一样把“幼小”衔接理解成提早教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孩子是否已经在有计划地学习汉语拼音和算术?”上周,带着问题,记者走访多家幼儿园大班,而家长的答复几乎都是肯定的。一位奶奶称,孙子读的是公办幼儿园,老师没有教数学和拼音,但周围的孩子都在学,于是家里花了一两百元给孙子报了个拼音班。

“早在一年前,我们就做过一项关于幼小衔接的调查,调查显示:刚入学的儿童大约有40%会出现幼小衔接不顺利。”陈老师就职于越秀区一所重点小学,作为多届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陈老师体会很深:“我们发现,许多孩子自幼儿园进入小学后,特别胆小、孤僻,甚至上课尿憋急了宁可尿湿裤子也不举手请求上厕所。有的孩子上课不会听讲,作业不明白也不问;有些孩子特别自私,自己的东西别人稍碰一下就告诉老师……”

家长重识字忽略习惯培养

老师们强调,出现“异常”的不只是学生,家长的“病征”更严重。“记得一次让孩子们做《家庭成员的属相、年龄、兴趣爱好》的调查,但很多孩子没交,原因是家长跟孩子说写拼音、做算术题才是作业。”林老师是广州天河区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开学之初,如何让学生按时交作业成了她最头痛的事。

她曾对一年级新生做过一项口头调查:“晚上爸爸妈妈和你们都做些什么事情?”有的小朋友答妈妈教他写字,有的答去学珠心算……“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角色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快乐’开始变得不那么简单。”林老师说。

林老师介绍,还有一种家长主张“让孩子撒开来玩”,“不要求幼儿识字、算术,同时也忽略对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一做法似乎也欠妥。”

老师们认为,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就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人际交往不良、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等。

幼小衔接关键做好四个过渡

那到底该如何让大班的孩子积极向小学新生“靠拢”?

上周五,在华师附属南国实验小学的“幼小衔接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校长一次又一次提醒幼儿:“小朋友要记得:手放脚上,背挺直,眼睛看讲台,脸上带笑容”———这是他们成为小学生前上的第一课。

记者观察到,此次“幼小衔接”活动一共包括四个部分:一年级小状元汇报学习生活、语数英课堂教学观摩、学生参观校园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让幼儿提早体验小学的学习生活。

活动还没开始,只见小朋友在老师的鼓励下,逐一上讲台表演,并自觉在讲台边排起了队伍。但是他们很快就暴露了“天性”,东张西望,站起来伸懒腰,讲话……在上语文课时,一名小朋友甚至不打招呼就走出教室上洗手间,其他小朋友们纷纷效仿,课室顿时空了大半。

而这些状况在南国小学的张校长看来很正常,她说:“幼儿在幼儿园较为自由,到了小学则需要系统的学习,因此幼小衔接首先要做的就是教育幼儿守纪律,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这对日后的学习很重要。”

在“幼小衔接”的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不断重复着纪律要求,并以各种教学游戏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让小朋友顺利完成了课堂学习。“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次转折,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输,往往不是输在智力上,而是输在习惯上。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上学。”张校长说。

据张校长介绍,南国小学正与华南师范大学进行幼小衔接———“培养幼儿创意表达”的课题研究,并提出了谈话法、观察法、倾听法、模仿法等十种方法。“这对于老师是一个挑战,”她说,“希望幼儿在成功过渡为小学生的同时,既学会了守纪律,又不失去原有的童趣和创意,这是幼小衔接的真正意义。”

同时,张校长也指出,幼小衔接对家长亦是重要时期,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家长都对孩子升入小学感到压力,一名家长说:“小朋友要学习守纪律,我们也一样,要准时送他们上学,要指导他们学习和做作业,本来我们工作就忙,真有点担心做不好。”张校长表示,为了让家长提前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在每年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学校都会为家长举办培训课,帮助他们更快适应。

最后,张校长总结,幼小衔接重点是做好四个过渡:“心理过渡,培养独立意识;物质过渡,不与同学攀比衣着;习惯过渡,我是小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能力过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你七招塑造健康愉快家教


愉快的家庭教育建立在平等轻松的环境下,在家教过程中,如果想孩子拥有自主的学习能力,请塑造一个健康愉快的家庭气氛和家教方法。

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如果你让孩子学芭蕾舞或练健美操,两者中自由选其一的话,她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会特别投入,不嫌辛苦的。

接受现在的他

孩子会按自己的速度发展、成长。如果,你爱把自己孩子与人家孩子相比的话,容易让他产生错觉,如果他不如谁,就是一个失败者。逼迫不对,鼓励有益。

发现隐藏的困难

如果发现孩子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你要耐心询问,让他实话实说———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在安静的房间里注意力最集中,有些却喜欢热闹的背景环境。如果你的孩子不爱被独自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就让他在餐桌上做功课吧。

向儿女说说自己工作的酸甜苦辣

每天下班回家后,不妨与孩子讲述自己工作中高兴或烦恼的事情,以激发孩子的憧憬和热情,可能他会想:“我努力工作的话,会像妈妈一样成功。”假如你的工作乏味,没甚可“晒”,也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没获得一定的资格或学历,就无法找到一份有趣的工作。有的孩子不愿像父母那样生活,所以会激发他奋发图强。

以理服小孩

如果孩子想放弃钢琴教育时,你别冲着他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不如说出想他继续练下去的理由,他有可能会回心转意。即使他仍不同意,也给了他畅所欲言的机会。

赞扬和赏识

多给孩子赞扬和赏识,但表扬时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他给你看他刚做完的某个东西,你不是简单说句很好,而是说:“我很喜欢你在文章中论述这个观点的方法,这样说很发人深省。”或“你的音阶弹得非常流畅。”等等。他感觉就不一样,下次会更努力,以博得你的肯定。

明智的奖赏

不必给孩子许以大奖,当他们做得好时,送点小礼物以资鼓励就行了。万一,他们没能达到预定目标的话,也不必因此而愁眉苦脸。

孩子犯错 教你10招巧妙惩罚


老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宝宝渐渐长大,有了个性和脾气,让大人觉得越来越难管束。除了夸奖和鼓励,适度的惩罚也不可或缺。但怎样罚得有效,又不伤宝宝的心和自尊自信,那就是门大学问。这里有10种宝宝犯错时的惩罚办法,有针对性,又切实可行。

犯了错怎样惩罚不伤孩子心

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孩子得到反省和警惕,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呢?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9、排豆子

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实施惩罚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把握原则控制情绪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

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

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教你5招培养高EQ宝宝


依畅销书《EQ》的作者高曼博士的说法,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教育有五步骤,分别简要介绍如下:

一、察觉孩子的情绪:

孩子如同成人一样,他们的情绪背后有其原因,不管他们是否清楚原因何在。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明来由的生气或沮丧时,不妨停下脚步来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运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孩子安全地表达各种情绪。

二、体察情绪是与孩子亲近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一些父母试图忽视孩子的负面情绪,希望他们的情绪过去,但常发现效果不好。事实上,情绪的抒解需父母协助孩子澄清情绪、了解情绪,才不致使情绪扩大或恶化。

三、同理的倾听和确认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需要父母注意他们的身体语言,如脸部表情和姿势。别忘了,孩子也会观察父母的身体语言。因此,父母可以一种轻松但专注的态度和语气,不带质问的反应,如说:“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累?”然后,等待孩子的反应。

四、帮助孩子以言语表明情绪:

当父母看到孩子流泪,可用同理心来反应:“你觉得很伤心,是不是?”这不仅让孩子了解,而且学到描述情绪的字眼。研究显示,一个人如能以适当的言语形容情绪,可以帮助自己在神经系统上得到宽心或镇静的效果。当然,不是父母告诉孩子该如何表达情绪,它只是单纯地协助孩子发展表达情绪的语汇。孩子也如同成人一样,他们同时亦会有两种以上的混合情绪,因此父母可以让孩子了解这是正常的,如说:“我知道你对参加少年棒球队选拔有点兴奋,也有点害怕。”

五、与孩子商讨解决之道: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不是问题,偏差的行为才是问题,这是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关键。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举例而言,父母可以如此说:“你很生气小杰拿了你的东西,如果是我也会生气,但你打他是不对的。让我们想想有没有其他解决的方法?”

4招帮孩子戒掉手机瘾


孩子爱玩手机似乎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通病,而手机给孩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损害孩子的眼睛、伤害孩子的颈椎,甚至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呢?家长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对手机、对电子产品的了解,多半来自家长。有些家长为了哄孩子,主动拿出手机给孩子玩,孩子很容易就上瘾。因此,家长要尽量少在小朋友面前玩手机,做好榜样。

2.提供宝宝喜欢的玩具代替

如果宝宝已经迷上了手机,家长可以观察他是喜欢手机的哪一部分,比如他喜欢看手机鲜亮的颜色,那么适当用鲜亮颜色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

3.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

如果宝宝已经上瘾,建议可以跟孩子约定玩手机的时间,既可以培养他的时间观念,又可以减少玩手机时间。另外,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孩子的天性还是喜欢玩的,通过户外活动拓展孩子的视野和乐趣。

4.孩子哭闹别心软当孩子哭闹时,先找别的玩具吸引他,引开他的注意力,不能心软,不合理的要求,怎么哭闹都不能满足。

培养宝宝财商有四招


一、定时给孩子一点零花钱

孩子还小,并不是说就不能给他钱,而是要适当给他一点零花钱,让他从小就有自己支配钱财的能力。并且要告诉他,买东西是要付钱的,并不是拿了就走,那是小偷的行为,是不对的。

二、让孩子从小养成记账习惯

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记账的小本子。与他一起记清楚他的每一笔钱的来源去处。从小记账,可以让孩子养成花钱不大手大脚的习惯。

三、为孩子开户

小孩子经常会收到红包。红包的数目对孩子来说一般较大,全部交给他打理也是不可。这时可以带上孩子到银行为他开一个账户,把钱全部存到里面,并鼓励孩子自己记得密码,而自己不故意去看密码,让他有金钱支配感。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孩子把密码告诉别人哦。

四、鼓励孩子通过劳动获得金钱

孩子做家务、完成了一件好事等等,可以适当给他一定的金钱作为鼓励。这样可以培养他赚钱要靠自己的双手的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