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你发现,孩子的性格变了,不听话了,你让他往东他偏偏往西。其实应对孩子的执拗是有方法的。通过小小的引导和启发,孩子会给你惊喜!

“亲子成长8步法”是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康丝坦斯?汉夫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首创的,后由他的学生、马萨诸塞大学巴克利教授等在临床中使用和修改而成。按计划,共有8个步骤,每一步花1周的时间。

第一步:从出生时开始关注孩子。孩子从小就期望父母而不是别人的肯定、欣赏和接受,父母的微笑和点头告诉婴儿,学习站立和走路很重要,甚至值得冒摔倒的危险。但有的孩子后来渐渐发现,父母的关注总是负面的———批评、命令、不满,很自然地,孩子就不再有为表扬而努力的动力。

第二步:正确积极地关注孩子。这一步教父母注意和承认孩子的良好行为,同时忽视不良行为。帮助父母欣赏孩子及享受和孩子一起的时光。

通过“特殊时间段”:每天花15—20分钟,完全投入地与孩子轻松游戏,不要命令、指导或提问,让孩子做主。最好的游戏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游戏,只要时间一到,就对孩子说:现在是咱们一起玩的特殊时间,你想玩点什么?如果是两个人玩的,父母就要处于次要位置,让孩子做指挥官;如果不是能一起玩的游戏,父母则要心甘情愿地做个亲切的伙伴和有趣的旁观者。

原则:1、不指导,不纠正。不管父母说什么,别指导孩子做什么,或试图改变孩子玩耍的方式,这种做法只会被解释为您要控制局面,孩子会立刻跟父母顶牛。如果父母的描述不带批评色彩,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他干的事感兴趣。

2、不提惹人烦的问题。对9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问更多的问题,以显示父母对孩子有真正的兴趣,对年龄小的提问内容要丰富多采,如“你最喜欢哪块积木?”“我们明天出去玩,你想买什么?”。

3、有选择地表扬。表扬孩子时应相当具体,也可以因为没做不受人欢迎的事而表扬他,如“真高兴看到你最近干净多了。”

方法:1、家长发出指令后不要离开孩子去忙自己的事,而是要和孩子在一起,孩子不论何时服从了家长的要求,家长都要表扬他。另外,家长要用放大镜盯着孩子的良好行为,如果在没有家长提醒的情况下,孩子遵守了家规做了家务,家长要给孩子以表扬和奖励。

2、给孩子提出一系列简单、温和的指令,如“请把那只铅笔递给我”。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孩子养成服从习惯的程度取决于练习机会的多少。每天至少找出两三次机会指令孩子给家长帮忙,要选择孩子不是很忙的时候,不至于让孩子痛恨家长打断他的事情。在孩子服从每个指令时表扬他1次,对于很小的孩子,可以用点心或饮料作为奖励,对大些的孩子口头表扬就可以了。

3、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只要改变发出指令的方式,就能极大地改善孩子的行为反应。发出指令时请注意:

不要发出没有必要的指令。家长发一些日常指令前,要停下来想想指令的重要性:这是需要先做的吗?是孩子必须做的吗?如果回答都是否定的,那家长就不必发这条指令了。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家长则要准备鼓励和惩罚双管齐下,让孩子服从指令。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明白,家长是言出必行的,就会更加服从家长。

家长的指令要简单,一次只发一个指令。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如果听到一个复杂的指令或一次听到几个指令,就会犯糊涂,通常的反应是哪条指令也不执行。

确保孩子听见家长的话。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家长不要从另一间房子里往外喊或连头都不抬就发号施令,必要的时候轻轻地把孩子的脸转向家长,以确保孩子在注意家长说什么。

消除干扰物。比如在发指令之前关掉电视。

如果你的孩子才3岁或更小,请及时、灵活地奖励他的服从性,比如孩子听话就给他一小块点心、一根棒棒糖等。但家长会发现,如果孩子还有自然和数学作业要做,不太可能因为他完成了语文作业就马上奖励他看电视15分钟,也不太可能因为他10分钟没打搅家长,家长就放下手中的事陪他玩30分钟,另外,小点心和小奖励很快会失去吸引力。

这个问题可通过建立一套代币系统解决:如果孩子完成了指定任务,就能挣到扑克牌或奖励分,然后用这些代币兑换孩子喜欢的奖励或特别待遇。

1、家庭扑克牌方案,适合4—7岁的儿童。

找一副扑克牌,告诉孩子,你觉得他在家里表现得很好,所以用扑克牌奖励他的好行为,使他得到自己喜欢的奖赏或特别待遇。给孩子看牌,向他解释:完成不同的任务,挣的牌数不一样,任务越难和花的时间越长,挣的牌越多。

按任务难易程度给1-10分,对于难于做到的任务,给的分要多,一天一般能挣30—50分。根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可包括:个人自理方面如按时起床、穿衣洗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增加责任感;学习任务的完成:不马虎、拖拉;行为问题的纠正:不和大人顶嘴、吵闹,不做出攻击性行为等。

2、家庭奖励分系统,适合8—12岁的儿童。

买一个笔记本,在封皮上注明是孩子的家庭奖励分登记本。在笔记本上设5列:日期、事项、存入、支出和结余。告诉孩子只有家长能用这个笔记本,孩子只能看,不能自己往上写数字。按照扑克牌方案一样的办法列出奖励表,比如按时起床存入5分,看电视30分钟支出4分。

3、注意事项:

不要告诉孩子因为他总是犯错误,所以家长把他所有的待遇都剥夺了,他得再挣回来;开始一周不要因为不良行为罚掉孩子的分,在此阶段,只将本方案用于激励孩子的良好行为;第一周不要小气,哪怕微小的良好行为都要奖励;家长要确保本方案实施;要立即奖励孩子;在你给孩子扑克牌或奖励分时,一定要微笑;孩子得分时、家长要说明具体原因。

小编点评:这八个步骤,最核心的精髓就是家长要耐心和细心,其实孩子是一块玉璞,好的工匠师都能将它雕琢得完美,那么,希望每一位家长都成为最好的工匠师。

相关推荐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宝宝从2岁开始,爸爸妈妈可能就会发现孩子慢慢变得淘气了,有了自己的小主意。“不听话”的孩子真的成为了很多爸爸妈妈心中的一大烦恼。对于不听话的2岁孩子,爸爸妈妈讲道理,可能TA还听不太懂,但是又不能打骂孩子。那么,究竟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呢?一、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1.运动能力的发展

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2.自我意识发展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3.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二、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1.立规则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不愿与家长配合,是因为他不了解或忘记了行为的规则。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让孩子体会和了解,但要注意表情和声调,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坚定、温和的声调来对孩子说明或提出要求。这时我们家长要切记,在人多的地方讲话要小声点,这样既不会妨碍别人,也容易让孩子接受。如上街购物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今天上街是要给奶奶买礼物,其他东西一律不买”。家长在向孩子解释规则时,应该避免预先就认定孩子不听话。例如,“你要我说几百次,才会听话”。这会让孩子更加的任性和固执。

2.作榜样

年龄小的孩子虽然知道指令和规则,却很难决定该怎样做。当他不行动或不接受指令时,我们又以为孩子不听话。因此,在让孩子了解行动规则的同时,还要指点他(她)怎么做。例如,书如何摆、玩具怎么收、坐要怎么坐、话要怎么说等等。

3.严肃谈话

当孩子不听话时,成人用“责骂”或“处罚”来处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观的气愤、激动、疲倦、厌烦的情绪渗入行为的处理中,致使孩子的身体感到痛苦不适(体罚),心理产生恐惧,意志遭到压制,因此很难接受家长长篇大论的说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为,更难以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了。

此时,如果我们家长与孩子进行“严肃的谈话”,就会让孩子心领神会。例如,先暂时停止他(她)的动作或行为,请他(她)到一个角落,好好的跟他(她)谈,可能会比大声责骂和处罚,更能启发孩子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当行为。

4.耐心纠正

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下一些不同类型的错误,长期下来,造成了孩子不良的行为。例如,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小,任性、胡闹、不听从吩咐是一种自然现象,长大就会变好或变听话,孩子的行为是累积的,长期下来就更加的不听话,甚至出现叛逆的情形。

孩子的行为是累积而来的,好的行为累积就变成好的习惯、好的道德,反之亦然。行为的养成和教育都是长期性的,所以不听话的行为也需要长时间的纠正与教育。孩子对人不礼貌或有其他不听话的行为,父母不能“充耳不闻”,要随时负起纠正的责任。如果我们缺乏这个耐心,实际上就是在姑息孩子更不礼貌、更不听话。

5.共同教育

孩子有很强的社会意识、荣誉感和自尊心。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小伙伴中,在意他人看法的心理,来纠正他(她)不好的行为。

早教知识:孩子不听话如何教育,分析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大家的父母会头痛孩子的许多 层面的难题,而被提及数最多的便是孩子不听话,实际上孩子不听话是大家进到亲子沟通的一个门,从这一门进来,大家会探寻到数不胜数的亲子游难题,发觉了难题也就代表着我们可以有方法处理。孩子不听话如何教育?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

为何希望孩子听话?

在谈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以前,我觉得先聊一下为什么父母希望孩子听话,这儿指的听话并不是随便说的要孩子听话的状况。比如:孩子在玩刀,父母由于看到了这一出现意外,因此希望阻拦他。孩子不听话如何教育?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

大家今日讨论的情况是:父母长期性以严格的心态或是无法控制的心态个人行为,规定孩子在绝大多数時间内听从自身。比如:责骂使其就范等。

规定孩子听话的第一个缘故:父母存有担心被孩子抛下的焦虑情绪。那样的父母有可能是在儿时的情况下受到分离出来外伤,假如在某一時刻孩子沒有听话,她们在时下便会产生一种被遗弃感。乃至还会继续觉得此时的不听话是孩子在蓄谋之后更多方面上的抛下自身。

有一次沙龙活动碰到一位父母,在她的叙述中,她见不可孩子开心,当她见到孩子高兴的情况下她会感觉很难受,因此每每孩子考了优异成绩高兴的情况下,她都是拉下脸来说有哪些开心的,邻居家的孩子比你多一分。实际上这类父母的主要表现包括着一种暗示着:你不能开心,开心的孩子会让有分离出来外伤的父母觉得到被遗弃。在她们的想像里,理想化的亲子沟通是一起吃苦耐劳,一起愁眉不展,而快乐是让彼此分离的能量。

还有一个事例,一个母亲拉着孩子行走,前边的路有二种情况,一边是平整的,一边是凹凸不平的。这个时候机敏的你应该能够 猜到結果了,大部分全部的孩子都是挑选去走那一段不太好走的路。而绝大多数妈妈则会埋怨为什么有平整的路不动,回来又要刷鞋。

这让妈妈觉得到无法控制的另外,大家尝试直往深的去看看这个问题:实际上孩子是在对自身开展训炼,大家把这类训炼称为感觉统合训练训炼,而这类能力,是将来学习培训与生活上都必需的能力。撇开这层不谈,探险、挑戰这种人们本性喜爱做的事儿,的确是孩子每日最重要的主题活动和快乐,而这种被父母严禁,不言而喻是由于这种个人行为并不可以产生显著的盈利,反倒有可能为自己提升不便。

规定孩子听话的第二个缘故:父母拥有 敏感的自尊心。这类状况大家工作中也常常会碰到,有的企业的领导干部自尊心十分敏感,他希望职工都听他的。而反过来,自尊心并不是那麼敏感的领导干部则会更为喜爱这些不那麼听话,而想像力更多一些的职工。

上月有一个叫皓然的小孩子来资询,我掌握到孩子的爸爸是一个自尊极其敏感的公司高管,每一次回到家还会继续规定媳妇孩子听从自身的“管理方法”:大到买什么,小到坐位的顺序,今晚吃什么这些。

妈妈由于接纳不上这类自然环境,和爸爸常常争吵,立即到之后离异,如今一个人带著早已一些判逆的皓然。在摧眠回朔及其和他妈妈的交谈中,我掌握到很数次她们争吵,皓然全是一个劝架,哄着父母的情况,可是時间久了也就越来越发麻了。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全是一份礼品,是和大家公平的存有,大家应当尝试用重视的心态和她们交往。

规定孩子听话的第三个缘故:只不过是在反复自身父母对自身的方式,这儿迫不得已的提及萨提亚的一个见解,她觉得医治一个人,实际上是医治一个大家族,大家许多 看待自身孩子的个人行为,全是那时候自身父母对自身的修养方法。孩子不听话如何教育?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

精神分析中有一句很惨忍得话:大家全部的个人行为不过是自身0-5岁个人行为的强迫性重复。(自然这话不是完全的正确的,由于终究是能够 更改和摆脱的,但显而易见这一种类的父母并不愿,或是并沒有更改,起码在修养方法上,所以说大家医治一个心理过程难题,实际上是医治一个大家族链。)

实际中大家许多 父母实际上早已做得很好啦,可是许多 现象中,還是能够 见到大家族的身影。

假如孩子变为一个彻底听话的孩子会产生哪些?

她压抑感了自身的个人存有,将会一生也不对自己好点,只是以便父母,以便别人。以前碰到有一个女孩,她在在潜意识中中都还没离去父母,仍在依靠父母。造成 每一次谈恋爱都是有缘无份,乃至不允许自身活得潇洒好,由于当一个人具备以父母为关键的个性特征,她们会感觉自身过得好是叛变了父母,尤其是感情层面。

有一个事例,一位法国妈妈让她的孩子画一条锦鲤,可是孩子却画了一条蓝色的鱼,可是这名妈妈并沒有指责他,反而夸他有想像力。这如果在我国的家中中产生,孩子将会在所难免遭受一顿责怪,好一点的父母是多少也要说一句,锦鲤应该是鲜红色的哦。这类文化教育的方法,也反映出德国教育中的宝贵要素,她们容许孩子有自身的想像,也由于这般法国才出現了那么多的诺奖获得者。

这就告知大家,在文化教育孩子的情况下,应当充足重视他的想像力和想像力,而不是只是用“聪明听话”的架构,把她们拘束在父母手工编织的观念囚笼里。

大家有的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無限听从和听话,另一方面还规定孩子要想象力丰富和独立的能力。一颗枝繁叶茂不容易长在戈壁里,务必要在充足的室内空间和营养成分的状况下,才可以生长发育的更强。

大家不必尝试本能反应来文化教育孩子,孩子除开是一个病理性的存有,想要你的维护,食材这些以外,他還是一个单独的个人,他有得到重视,爱,认可的要求,我们在希望孩子变成一个如何的人以前,先想一下自身的修养方法及其自身自身,配不装有那么一个孩子呢?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大家重归主题,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我觉得给一个简要立即的回答:是由于他想变成他自己,想给自己活著,而不是为他人活著。上年亚马逊美国本年度最畅销图书《无声告白》的封面图上提到:大家终其一生便是以便解决他人的希望,寻找真实的自己。

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她们会更为具备想像力,主体性,优越感。成千上万知名人士的实例告知大家,假如你希望孩子能够 自身有一翻工作和造就,就不要在各种各样地区限定他。假如你严禁你孩子自身没事儿去树底下发愣的時间,就不容易有哥白尼;假如你严禁你的孩子拆装安裝家中的物件,就不容易有爱迪生的发明……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勇于抵抗权威性,发觉新生事物,扩展新的相对路径和方式。

以前有一个父母和我讲:我不会希望孩子有哪些大造就,当个小国家公务员就行,因此我能使他听话一点。Excuse me?我差点儿认为我说错了,大家有哪些支配权决策一个人的造就尺寸呢?每一个孩子全是极致的创造物,有时我禁不住思索,大家废了多少气力才把她们搞成这一模样?

父母应当有那样的聪慧:我们不希望孩子变成下一个大家,或是大家期待中他的模样,只是希望他变成他自己,这也是最弥足珍贵的。

一个在幼年时期就得到了自身修罗神自身支配权的人,他不容易过一个多么的不尽人意的控制不了的青春发育期。而一个过好啦青春发育期的人,也就不容易出現起伏很大的中年危机,全部的抵抗实际上都源于被压迫。

希望全部的父母都能学好改变现状,即便更改不上,这一全过程仍然会带来孩子非常大的能量。

孩子不听话背后的心理原因


路路越来越“不听话”

大家都夸两岁的路路聪明可爱,可妈妈最近在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早上我急着去就上班。他就急着跟我捣乱,我这边帮他穿上鞋了,他那边趁你不注意就脱下亲……平时在家里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种花我要去他也会用丢捏一招;沙发套后面的拉链也要拉开,掏出里面的东西看看;你刚把玩具收拾到篮子里,他那边又一股脑全倒在了地上;有时他连打火机、插座、暖水瓶都想去碰碰……害得我们每天都要对他“严加防范”。

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了

随着体格的快速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路路最初的“不听话”就是这样造成的,他只是想运动一下自己的身体,到处摸摸碰碰,只有通过这种运动尝试,他才能不断地获得感性经验,发展运动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如果你像监视“犯人”一样监视宝宝,他想碰什么都被拒绝,只会激发他更强的好奇心,他一旦有机会就会再去尝试。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路路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想尝试周围的世界,发现自己的能力,可妈妈不仅不理解和支持,还总是想方设法阻止他的“破坏行为”,惩罚他的“不听话”。这不仅会加剧宝宝的“不听话”,严重时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宝宝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可见,宝宝早期的“不听话”和儿童时期的不听话,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你不能简单地阻止他,而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待成长中的宝宝。宝宝“不听话”,你该怎么做?

1.给予理解和尊重

宝宝开始不听话的时候,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获得成长空间,要求和你有一样的平等地位,此时对他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在宝宝最初要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不妨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会使宝宝觉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维护的宝宝会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自然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2.及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当宝宝对某些物品感兴趣时,他会不顾一切地想得到,还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这时你不能粗暴地制止,而是提出一些他更感兴趣的建议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并及时带他离开目标物品的出现地。比如当宝宝非要拿桌上的水晶球扔着玩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皮球。并带他到另一个房间,陪他一起扔着玩。

3.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在确保宝宝远离危险品的情况下给他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为了让宝宝远离危险的东西,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便是为他提供其他的替代品,同时给他设立一定的规则,对他的探索进行一定限制,因为此时的宝宝对可触摸与不可触摸的东西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主动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有效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把精力集中于可满足探索需要的活动中。试着给他多提供结构性玩具,让他拼拼拆拆;引导他创新旧玩具新玩法或把废弃物当玩具,如把旧报纸揉成球当足球踢,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又满足了他渴望动手操作的愿望,他一定大为开心。

当宝宝提出合理的要求,特别是当他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可以解决的事情时,如要求自己穿衣服、洗脸等,请及时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做,这会使他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也能避免“不听话”行为的产生。

4.用正确的语言与宝宝交流

用何种方式与宝宝交流,直接影响他的行为表现。

建议多用正面而积极的话语。比如不要对宝宝说“不要把花捏碎了”,而说“这花朵多嫩呀,宝宝要用手指轻轻地碰它”。不要使用“不”字,因为“不”字会吸引他的好奇心,加剧他想尝试的欲望。

用宝宝能听得懂的话语。比如他在超市看到了一个和家里一模一样的玩具时,他非认为那个就是他的,非要拿回家去,这时你如果对他说,“宝宝,小汽车现在想妈妈了,它想趁着你不玩的时候,回家来看看妈妈。可是当我们回家时,妈妈保证,它肯定也会回家的!”这样和宝宝交流,他就不会赖着不走了。

孩子不听话背后有“隐情”


“听话”,涵盖了父母对宝贝很多的期待。然而,孩子长到两三岁,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却是“皮”了、“犟”了、有自己的小主意了。

于是,“不听话”就成了爸爸妈妈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不过,你想过没有,宝宝为什么会“不听话”?其背后,是不是有一些“隐情”呢?

试试插座里面有什么

镜头回放

2岁的涛涛很有兴致地在电插座旁看了又看,突然,他把小手指头伸了进去。手被击了一下,他猛地缩回来,疼得大哭。妈妈闻声从厨房里跑过来,气得朝他的小屁股打了两巴掌:不是跟你说过它危险、小孩子不能碰吗?你怎么就记不住呢?

孩子的心里话

这个东西真有意思,妈妈把电饭锅的插头插进去,不一会儿,好吃的饭就做好了;还有我床头的台灯,插上它才能亮……我想看看这几个“洞洞”里面到底有什么了!可是,妈妈不让我碰它,总说危险,但爸爸妈妈能摸它,我也能!

解读宝贝

涛涛这样做是出于好奇。两岁左右的孩子还不知道行为的后果,也不大明白什么是“不听话”。就宝宝的认知水平而言,他们只能懵懵懂懂地了解语言的表面含义,一知半解,并不理解父母的话的全部含意;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一次的指示太多,导致他们记不住。

你的做法

摸电门、玩火一类的危险活动一定要被制止,但最好让孩子眼见为实。比如找一些相关的故事书、电视片给孩子看,告诉他:如果触电会受重伤,非常疼;厉害的还有生命危险,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样做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自觉地接受爸妈的指令。

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镜头回放

“碗里的菜还有这么多,宝宝怎么自己不吃呀?妈妈说着,已经把一勺“虾仁胡萝卜豌豆丁”送进纯纯嘴里。纯纯则很有兴致地用她的小勺敲打着盘子和碗,半天也没把嘴里的菜嚼碎咽下去。妈妈一把拿走她的勺子,严肃地说:“好好吃饭!”纯纯却又抓起筷子继续敲,对妈妈送到嘴边的菜,就是不张口……

孩子的心里话

每次吃饭,妈妈都让我多吃菜,可我不喜欢吃、不喜欢嚼;我也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坐着吃饭,边吃边玩才好呢。听,我用小勺敲出的声音多好,我就想一边吃一边玩!

解读宝贝

2岁宝贝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试图去做,对父母的要求和安排喜欢说“不”,或干脆执拗地对着干。这表明,孩子已经进入“第一反抗期”了。

你的做法

避免孩子说“不”的有效方法是父母给出一些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对纯纯,妈妈可以问:“你是愿意先吃饭,然后妈妈和你一起敲,还是愿意磨磨蹭蹭地吃,吃完立刻睡午觉?”因为有妈妈这个“大玩伴儿”,孩子多半会选择前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