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宝宝吃手指的4大利好5大弊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宝宝认识这个世界,首先是通过嘴开始的,因此,吃手指也就成了每个宝宝生长发育的必经过程之一。不过,虽然宝宝们吃得很开心,但是妈妈们却免不了要担心。那么,吃手指真的有那么坏吗?到底要不要纠正宝宝吃手指的习惯呢?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吃手指的利与弊吧。

宝宝吃手指的利弊

为啥要吃手指?

1、喂奶方式不当。妈妈的喂奶方法不正确或速度太快,未能满足宝宝吸吮的欲望。宝宝的肚子虽然饱了,但心理上还未满足,便会以吸吮手指来代替。

2、婴儿感到寂寞。有些婴儿并不爱整天睡觉,如果妈妈过分忙碌,以至于忽略了婴儿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婴儿便会自然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来解闷。

3、有些婴儿的吸吮欲望较强,却又得不到注意和满足。

吃手指4大利好

在婴儿期,吮指是觅乳反射的一种表现。在宝宝饥饿时,90%的婴儿会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请妈妈们不要担心,小家伙正在享受这个过程呢。

1、感觉舒适,心情舒畅

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而言,吸手指一方面能给他带来舒服感,另一方面,宝宝出生后本来就有吸吮的反射和需求。吸手指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吃母乳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是2种不同的现象和需要。所以,即使已经吃饱了,宝宝也还是会有吸手指的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在宝宝吃手指的活动中,还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当然,这里的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快感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

2、促进神经功能发展

宝宝在吃手的时候,能加强触觉、嗅觉和味觉刺激,促进神经功能发展,还能提高吸吮水平。妈妈会感觉宝宝吸起奶头来一天比一天有力,这对生长发育大有好处。

3、智力发展的信号

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吸吮的时候,就说明宝宝的运动肌肉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能够很好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感到自豪才对。

4、锻炼手眼协调性

很小的婴儿不能准确地把手放到嘴里,而吃手指的过程能够锻炼宝宝手部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性。当他能用手把东西往嘴里放时,就代表他在进步,意味着已经为日后自己进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TIPS:不吸手指反而不正常

吸吮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如果家中的宝宝到了6个月大还没有任何吸吮手指的行为出现,那反而可能是异常行为。家长需要多多观察,甚至可以试着牵宝宝的手,放到他的嘴边,让他尝试自己吸吸看。

吃手指5大弊端

虽然吃手指有好处,但是,吃手指毕竟很不卫生。所以,有些妈妈特意给宝宝买了手套,以为这样就可以放心地让宝宝吃了。其实,吃手指的危害并不仅仅是不卫生。

1、细菌入侵

宝宝的手指上存有细菌,吃手指时免不了把这些“坏家伙”一并吃了进去。如果这个时候正赶上宝宝的免疫力不足,就有可能发生肠胃感染或者其他病症。

2、颜面变形

宝宝在吃手指时,手指在口腔内会产生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的外力。吮吸手指时间久了,上下颌的正常生长就会收到干扰,逐渐形成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噘嘴畸形等,导致上下前牙不能正常接触,影响切咬食物。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宝宝颜面的美观。

3、手指受伤zj09.coM

如果宝宝长期吃手指,也会影响到手指骨骼的正常发育,有可能出现手指弯曲畸形。长了牙的宝宝如果还继续常吃手指,容易造成手指脱皮、肿胀等外伤,严重时甚至引发感染。

4、影响牙齿生长

在吸手指的过程中,如果恰好遇到牙齿生长,吸手指时所用力的方向就会让牙齿朝着不正确的方向生长,进而影响牙齿的排列、咬合,也容易引发口腔问题。 

5、不利个性发展

宝宝一旦吃上手指,就很容易满足于吃手指的乐趣,不愿参加其他活动,对智力和心理都有影响。有关调查显示,缺少亲人关爱和心灵上慰藉不够的宝宝,容易养成吃手指、吮手指的习惯,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引导,就会影响将来的个性发展。

延伸阅读

宝宝智力的5大“杀手”


“杀手”之一:有害元素

有害金属元素是隐藏在生活中的智力“杀手”之一,尤以铅、铝危害为大。

研究证实,孩子体内只要达到每10毫升血浆含铅5——15毫克的水平,即可造成发育迟缓和智力减退。那么,铅是如何带入孩子体内的呢?专家列举以下途径:幼儿舔食含铅颜料的玩具;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儿童食品;常给孩子吃皮蛋、爆米花、罐装食品或饮料。

孩子经常在公路边玩耍吸入汽车尾气;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吸烟;室内煤气不佳等。在损伤智力方面,铝与铅实为“一丘之貉”,饮用明矾处理的自来水,食用铝制炊具烧煮的饭菜,常吃油条、面包、蛋糕、粉丝等含铝膨松剂的食物等容易遭受铝的侵害。

对策:断绝上述有害元素的侵入渠道,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或富含钙、铁及维生素C的食物,以减少铅、铝的吸收或促进侵入体内的有害金属及时排出。

“杀手”之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35%时,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直接受到抑制,而妨碍大脑发育,造成智商低下。

更糟糕的是我们经常要和它打交道;如普遍使用的管道煤气,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直接将废气排在室内;室内生煤炉取暖或做饭,一氧化碳也可达到有害浓度;家用煤气灶具、管道设备损坏未能及时修理,导致一氧化碳泄漏等。

对策:尽量减少产生一氧化碳的来源,室内定期开窗换气,避免室内一氧化碳达到有害浓度。

“杀手”之三:乱逗孩子

父母或亲朋好友为向孩子示爱而逗其玩耍,本是情理之中,无可指责。但有的人逗法粗暴,就值得商榷了。如逗得婴儿大笑,甚至发生瞬间窒息,损伤大脑。再如高抛婴儿,由于婴儿头部较重,颈部肌肉软弱,高高抛起后易使孩子头部震动。

对策:为了孩子有一副好脑袋,谢绝一切不文明的逗玩方式。

“杀手”之四:肥胖

肥胖不仅易生病,而且扼杀智力。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与同龄正常儿童比较,其智商与后者相差悬殊,前者的视、听感觉与接受知识的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状态。

对策: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减少脂肪量,注重睡眠,多运动,减轻体重。

“杀手”之五:饮食不当

有些家长要求孩子与大人“同吃”,疏忽了孩子的特殊性,也可“株连”智力发育。例如味精,对成人是安全的,但对儿童有害。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易与锌结合成不易溶解的谷氨酸钠锌,造成孩子缺锌而影响脑发育。再如素食,对成人很有利,可以防止多种“富贵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但儿童脑发育离不开脂肪,特别是一些特殊脂质(如22碳6烯酸等,又称脑黄金)只在肉类等荤食中最丰富,故给孩子吃素将会降低其智力水平。

对策:尽量少吃味精和甜食,食谱结构力求平衡,荤素要搭配,鱼、禽等健脑食物适当安排。

宝宝“吃手指”的利弊解析


抱、多接触和多按摩宝宝能带给宝宝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帮助宝宝逐渐建立自信,消除敏感心理。此外,当宝宝开始长牙时,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准备磨牙饼干或是牙胶,让宝宝的小嘴里有个东西在,作为小手的替代品。妈妈们也可以给晚上睡觉也喜欢啃手指的宝宝套个手套,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咬伤自己的小手。

宝宝吃手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最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爱心和耐心。因为宝宝也有逆反心理,强行阻止宝宝的吃手习惯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强化这一行为。在给予宝宝关爱的同时,爸爸妈妈应让宝宝明白小手除了吃之外还有更多的用途,多多鼓励宝宝探索小手的技能,鼓励他去触摸,去探索和去认识更多的新鲜事物。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

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人世,外物对宝宝来说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初到人世的宝宝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大脑的定位系统尚不成熟。因此,把手放在嘴里吃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宝宝再长大一些,手指功能开始分化,初期的手眼协调功能也开始显现了。

2~3个月后的宝宝会开始出现手的动作,他往往会挥舞着他的手臂和这件大“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

吃手是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

宝宝长到2~3个月时正处于口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很多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咬着小手睡觉。有个东西放在嘴里对他们来说会多些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不安,并产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在宝宝吃手的活动中还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这里的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快感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强制性的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阴影。据国外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宝宝的行为受到强制约束、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正确对待的话,当他长大后将更易形成具攻击力的性格。男孩易具有暴力倾向,女孩则会更爱说闲话,讽刺挖苦人。

两周岁以前的宝宝有吃手的行为,爸爸妈妈不用特别担心,没有必要去阻止它。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阶段和心理需求。大部分是一种一贯性的行为,长大后也不大会养成吃手的习惯。爸爸妈妈要做的只是经常帮宝宝洗手,保持宝宝的手部卫生,以防细菌入侵引起宝宝的胃肠道感染。

5大因素影响宝宝爬行


俗话说“七坐八爬”,可见我们早已注意到坐和爬是宝宝发育的重要里程碑。父母一般都会格外重视“爬行”,因为这是宝宝动作发展的一大步,所以在宝宝学爬之后,就特别留意整体居家环境的安全。

然而,偶尔也会发现宝宝跳过爬行阶段、直接尝试站立走路的情形,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对宝宝日后的动作发展或身体发育有影响吗?

5大因素影响爬行

爬行属于人体控制运动的本能发展,当宝宝的脑部发育到达一定程度,周边神经系统连结也达到阶段性需要,脑神经及肌肉协调都足够成熟,又没有外力限制的时候,宝宝自然就开始学爬行。

而影响宝宝爬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成内、外两个方面。

3大内在因素

神经细胞功能正常

如果脑细胞出现缺损,例如脑性麻痹,或者肌肉张力有异常,例如唐氏症,那么宝宝要正常爬行就比较困难。

神经系统与肌肉骨骼关节合作顺畅

当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动作协调发展到达一定程度,在相互合作下才能出现爬行。

宝宝的个性

如果是活泼好动的宝宝,学习爬行走路的意愿就比较强烈。而较胖的宝宝可能因为身体的负担太重,所以显得有些裹足不前。

2大内在因素

环境

即使宝宝准备好了要爬,但是照顾者经常给予活动空间的限制,例如经常坐学步车、被抱着或背着等,因此宝宝体验爬行的乐趣就被剥夺啦。

教养

指的是父母亲或照顾者的观念,因为有些人认为人类是行走的动物,“爬”只是一个过程,略过爬行之后还是会走路。而有些父母则认为爬行非常重要,所以会鼓励、诱导宝宝去爬行。

宝宝爬行2大疑问

Question1略过爬行正常吗?

的确有少数宝宝几乎完全没有爬行就学会走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正式的医学研究可以证明,不爬的宝宝会对日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只要以后的发展(例如走路)都正常,父母就无需担忧。

Question2多爬有积极作用吗?

宝宝爬行最好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自然发展,至于传说中的“多爬或者多抬头会帮助脑部发育”,其实并没有科学根据。

宝宝爬行3要点

时间

6-7个月可说是预备期,有些宝宝会先翻身,然后开始出现爬行动作,通常在7~10个月时开始爬行。如果宝宝到了1岁还没有爬行迹象出现,就应求助于小儿脑神经医师,以确认是否出现发展迟缓等问题。

方式

宝宝爬行的方式因人而异,对此不必太在意。刚开始爬行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后退、横行、单手爬、双手爬等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奇怪的姿势,此时不需要刻意矫正,只要最后能成熟进步到双手前进爬行即可。

Creeping:蠕动、缓慢前进、贴地式匍伏前进,或者以单手或双手往前挺身移动,也就是躯干接触地面,两下肢伸展在后的爬行方式。

Crawling:双手双脚触地爬行,或将躯干高抬的爬行动作,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爬行方式。

安全

会爬行之后,代表宝宝的活动空间变大了,父母及照顾者要高度注意居家环境的安全。除了保证爬行空间的清洁之外,油漆、碎屑以及其他容易误食呛伤的小东西最好都要远离宝宝!

不应有的东西:电线、插头、绳索、尖物,以及会让宝宝吞入嘴巴的东西都要小心提防。

不能去的地方:浴室和厨房的危险物品较多,一定要避免宝宝单独爬入。

5大表现暗示宝宝的特长


专家:五大表现暗示宝宝特长

喜欢发号施令

善于重新排列物品,或能够有条不紊地在学校负责给全班同学排座位的孩子,可能具有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才能。

会攒零用钱

在小学,那些能够将平时的零用钱积攒起来,留到假期支配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成为像英国维京大西洋航空公司总裁那样的成功人士。

喜欢刨根问底

一些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总是不厌其烦地问问题。如果他们的这种特质能得到家长的重视和培养,就极有可能成为记者或航天局的宇航员。

喜欢设计

有些孩子只要独自待一会儿,就能用积木搭出一座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模型,这就是设计才能。

爱讲故事

有的孩子喜欢讲故事、写故事。这说明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表现,一定要好好培养,因为他们很可能是下一个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