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能够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因此幼儿园也会举办亲子主题活动。为了使得活动进展顺利,预先定制活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从而更好地让孩子和家长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亲子活动的过程当中。那写一份活动策划方案要多久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教学游戏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眼看着孩子渐渐长大,马上就上小学了,家长一定会为新入学的孩子担心,那么在辅导孩子课程上面家长要有很好的方法,在数学题上我觉得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习题条件中所描述的情况本身并不重要,它不是生活情景的描述,而是为学会解答一般习题服务的;应该懂得,解答习题的目的不在于最快地获得答案,而在于学会根据条件正确地确定必须采用什么算术运算。并在以后运用这些技能。

通常,学前中、初期的儿童只有在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马上运用于游戏、绘画或其它有吸引力的活动形式时,才接受学习任务。

在专门组织的教学条件下,学前晚期儿童能够接受那些即使不能马上运用的学习任务,有可能将来而掌握备用性的知识。ZJ09.com

观察表明,在整个学前期,教学游戏是比直接的教学活动更为有效的掌握知识的手段。但是,在学前初期和中期,这两者的差别很大,但在晚期,差别明显地缩小了。这是儿童接受学习任务的能力增长的明显指标。

亲子活动扩展阅读

积木游戏中的教学


搭积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孩子在游戏中既可玩得愉快,又可获得知识,还能发展创造力,收益是多方面的,积木所展现的几何形状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利用积木让幼儿认识几何形体十分合适。特别是我班幼儿年龄小可以让他们认识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大一些的幼儿可增加认识几何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等等。具体做法如下:

1、让幼儿通过视觉观察形体物征、触觉感、知形体物征,如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三角形的边和角,从而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在许多积木中,辨别不同的形体,如让幼儿按指示取积木,用三角形的积木搭房顶等。

3、给积木分类:让幼儿把同一形体的积木放在一起,并用语言说出每一积木的形体。

4、给积木排队:如按大小顺序给方块积木排队,按粗细顺序给圆柱积木排队等。

5、摸积木,将积木放在箱子里,让幼儿将手伸进箱子,按指示摸积木,如摸一块长方体的积木,通过触觉辩别几何形体的不同特征。

6、数积木在幼儿用积木搭好一样东西以后,可以让他们计算每个形体的积木用了多少块,大一些的幼儿还可以要求他们用纸笔记录下来,这样既可以辩别形体,又可以进行点数活动和练习写字。

积木和玩具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孩子学习从游戏开始


家长们在一起谈论孩子,都是说孩子不听话、贪玩、不好管、对学习没有兴趣,不知怎样才能启迪幼儿的学习兴趣。

对于一个刚刚来到大千世界的无知的幼儿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学习,而生活中的一切实践又都是学习。我认为,做游戏就是启迪幼儿学习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可能有的家长会以为,做游戏不就是叫孩子们玩么,玩怎么能培养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因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主要的地位,幼儿可以通过游戏认识周围环境,适应生活,学习知识,发展体魄。同时,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好奇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想象在游戏中得以实现。所以,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一般说来,玩玩具是游戏中较为简单的启迪方法。比如,拿一盒积木给孩子,首先教会孩子积木的名称并让孩子清楚地读出来,这不仅使孩子知道了玩具的名称,还练习了正确的发音。然后让孩子对照积木图拼出各种动物,如小猫、小鸭、小鸡等,并教会孩子这类动物是怎样叫的,它们的习性是什么,如小猫会抓老鼠,小鸡会捉虫子,小鸭会游水。在生活的实践中,孩子就可以根据动物的叫声区别出哪是小猫哪是小狗了,而且孩子此时的玩兴正浓,对什么都感兴趣,家长可以趁此机会教会孩子小猫、鸡、鸭几个字是怎样写的,孩子对此时所学的东西也容易记住。另外还可以根据积木的形状教幼儿认识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等。

除了教会孩子辨别动物的声、形和各种几何图形外,还可以教孩子自创玩具。自创玩具不但能启迪幼儿的观察力,还发展了幼儿手的动作,训练了幼儿的操作能力,这样不光使废弃的东西变为有用的东西,还使幼儿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时都要动脑筋、动手,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所以,我认为游戏不仅是玩耍,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学到很多的东西。

总之,生活中有很多启迪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父母们不要怕孩子只会玩,只要引导得当,孩子定能通过各种有益的游戏活动学到东西,会变得更加聪明。

如何让宝宝在游戏中学习?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居多,家长想让孩子学习的知识更多,然而让孩子学习不一定要看书,写作业,上辅导课,玩游戏也是可以让孩子学到东西的。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游戏适合宝宝玩?让孩子在游戏当中学到知识。

1、寻找东西是父母和1岁左右的孩子经常玩的游戏之一

就是将玩具放到其他物体下面,并让孩子找到。在这个游戏中,孩子开始感觉到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是相对不变的。这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常识。

2、捉迷藏

通过捉迷藏,孩子学了一件事,要学会做一件事,就需要寻找线索,然后再发现既定目标。

3、玩球,扔沙包,滚铁环

孩子在参与这类游戏的时候,会有跑、追逐、拾起、扔、踢的行为,另外他们还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准确把握方向,年龄稍大的儿童将学会制定和遵守规则。

4、玩水,玩沙子

孩子可以从这两个游戏中发现许多自然现象,并了解到不同的触感,例如软,硬,干,湿等。

5、过家家

因为模仿是小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个游戏当中孩子专注于生活并模仿别人,0这个过程也慢慢地培养着他们的想象力。

6、画画涂鸦

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也可以学习和练习握笔和绘画技巧。

孩子们从游戏中学习了很多经验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除了给孩子提供玩耍的机会之外,应多正确引导孩子玩耍的过程。

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会对自然和生活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要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探索和思考,父母的关注,支持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孩子就只能够停留在表面的玩耍上,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

父母应该做什么?

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认识。玩是孩子的权利,玩是孩子发展的需要,孩子在游戏中也会有所收获的。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并了解孩子喜欢玩什么,如何玩,和谁玩等。

2、利用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孩子提供玩具和丰富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爱玩的项目包括跳,爬,玩球,手工,民间游戏(滚铁环,跳房子,捉迷藏)等较多。

父母也不需要买一些高端玩具,而应让孩子多玩耍一些更为天然的“玩具”,例如土壤,水,木块等,另外家里不要的东西也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出现。

孩子玩这些“玩具”的过程中,能让他们更接近自然和生活,在玩耍的时候去探索,发现,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去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如民间故事,民间歌曲,书籍和游戏等,和儿童一起讲故事、听歌曲,阅读书籍,玩游戏,引导幼儿的语言发展,阅读能力和游戏兴趣。

4、家长和孩子应该在一起用各种材料自制玩具,在鼓励孩子探索各种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各类材料的来源、功能、特点和变化,学习用这类材料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孩子喜欢玩球,妈妈和孩子一起用不要的毛线来编织出一个空心球,在空心部位放上一个响亮的铃裆。这样,不仅可以扔着玩,还可以踢着玩,对于孩子更具有吸引力。

孩子和母亲一同制作玩具的时候,就了解到了毛线之前是用来织毛衣的材料,而废弃掉的毛线还可以用来做玩具有别的用途。在这个过程中就了解了 毛线这种材料的特征和用途。而将毛线编制成空心球,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自制玩具让宝宝在游戏中学习


自制玩具让宝宝在游戏中学习

俗语有云:“三岁定八十。”0——3岁是一个人智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把握得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这段关键时期应该如何把握,很多家长并不清楚。不少家长为了工作,采取传统育儿方式,以为孩子吃得好就行,把孩子全托付给老人、保姆(文盲)照顾,这种只停留在养、带层面上的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智力成长。

也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于心切,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识字、做数学题等,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林少勇医生指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养育0——3岁幼儿的正确方法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多与孩子交流、做游戏。

经典游戏积木是当仁不让的首选,它适用范围广,适合9个月以上的孩子玩。9个月的孩子开始能独自坐稳,还能灵活地转身,这时候就可以让孩子玩简单的积木,例如搭高。在搭高的过程中,不仅能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训练孩子的手指精细动作能力。年龄稍大一点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玩比较复杂的积木,例如让孩子玩有形状的积木或者用积木搭建不同的造型。孩子的手指协调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等在游戏中就能得到训练。

林医生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积木是现在市面上少有的适合幼儿的玩具之一,现在市面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玩具虽然制作精美、奇趣刺激,其中不乏高科技含量,但是大多数并不适合0——3岁的孩子玩。幼儿并不适合玩太复杂的玩具。

林医生建议家长,不妨在家里自己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简单的“土玩具”,与孩子共同游戏,让孩子真正在游戏中学习。

自制玩具一:钓鱼。适合1岁——1岁半的孩子。

所需材料:硬纸数张(剪成鱼的形状),回形针数个(做鱼钩),线,小木棍(做钓竿),磁铁(与硬纸贴在一起)。

这个游戏能训练孩子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手指协调能力,认知能力(包括颜色、形状、动作等),还有语言能力等。

自制玩具二:自制图片。适合1岁半——2岁的孩子。

所需材料:纸、画笔。

家长可以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图片,例如画一匹完整的马与一匹缺失了一条腿的马同时放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指出两副图的不同,这种针对性强的图片能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可以灌输类别、数字的概念等,对孩子有启蒙的作用。怎样开发孩子的潜能

自制玩具三:高尔夫球杆(或称门球)。适用1岁半以上的孩子。

所需材料:塑料瓶一个,瓶口可用卷成柱状的报纸塞住,延长整体长度;小球一个。

家长可灌输游戏规则等观念给孩子,同时也能训练孩子的手臂力量,手眼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带给孩子更多学跑的机会。这个游戏的运动量比较大,尤其适合偏胖的孩子。

只要有心思,就能想出创意无穷、有益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林医生一直强调,游戏不只是玩玩具那么简单,也不是孩子的个人事情,游戏是有生命力的,玩具只是一种教具,是帮助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实物桥梁,起辅助的作用。唱儿歌、玩故事接龙等游戏,虽然没有实物的桥梁支撑,但同样是很好的选择。

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才是游戏的真正内涵,才是育儿的关键所在。

4款游戏 让宝宝学习力up急加速!


别轻忽游戏的重要性

除了增进亲子关系之外,游戏更是宝宝满周岁之前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各方面的发展。台安医院儿童发展复健中心组长江长奇表示,适合0~1岁宝宝的游戏内容看起来虽然简单,但事实上,爸妈能透过游戏来训练宝宝的体能及智能发展,而宝宝也可以从游戏中增加认知能力、学习与他人互动,对成长发展来说是相当有益的。

每个宝宝的发展进程都不相同,而每种游戏也都有其最恰当的时机,爸妈在和宝宝玩游戏时,应该随时观察宝宝的反应,并依据宝宝的特性及状况做调整;千万不要太过急躁,要求宝宝进行一些无法胜任的游戏,以免让宝宝产生挫折感,扼杀了从游戏中学习的乐趣。

游戏要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

陪宝宝玩游戏时,“安全”绝对是第一考量,唯有在安全无虞的环境中进行互动,宝宝才能尽情享受游戏时光,透过游戏去探索与学习。月龄较小的宝宝因为行动力有限,大多是在定点玩游戏,爸妈可在游戏范围内铺上柔软的毯子或垫子;随著月龄增加,尤其是10~12个月的宝宝,大多已经能随心所欲地移动,此时爸妈不妨简单规划出一个动线流畅的游戏空间,以减少碰撞、跌倒等意外的发生。

Look!宝宝的成长进程

【动作发展】

10~12个月大的宝宝处于移动技巧的转换期,也就是从坐到爬行、爬行到站立、站立到走路,甚至懂得并用不同的方法四处移动。10个月大的宝宝,开始会寻找能支撑的物体,试著让自己站起来,如果有人坐在宝宝身边,他也会想扶著大人站起来;到了11个月大左右,宝宝不仅可以随意转换坐和爬的动作,也能扶著支撑物轻松地从坐姿改变成站姿,并沿著支撑物开始移动(刚开始大多是横著走);而在接近周岁时,部分宝宝已经可以在没有扶持的情况下走动。

【情绪表达】

宝宝接近10个月大左右,玩心会变得愈来愈明显,对喜欢的游戏或事物充满高度兴趣,尤其像“躲猫猫”、“你丢我捡”这类的游戏,大多数宝宝都会玩得不亦乐乎。这个时期的宝宝也已经了解该如何取悦对方,如果他所做的某件事或某个动作会让对方开心,宝宝就会重复去做。此外,10~12个月大的宝宝仍然会运用各种动作来表达情绪,甚至发展出自己独有的肢体语言,家长只要多观察,逐渐就能了解宝宝的动作代表著什么意思。

【手眼协调能力】

宝宝10个月大开始,手部抓握能力愈趋成熟,从基本的五指抓握,进步到会运用前三指抓握,所以逐渐能拿起较小的东西;11个月大之后,宝宝的判断力也有明显进步,当他要拿东西时,开始会依据东西的不同,来决定该用多少力气以及运用几根手指。

随著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10~12个月大的宝宝能将东西精准地放在一起,当他双手各拿著积木时,常会靠近双手让两块积木互相碰撞,探索因碰撞而发出的声音。此外,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懂得双向互动,因而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建议爸妈不妨利用宝宝喜欢仿做的过程,开始引导他们学习各种生活技能。

【感官发展】

宝宝到了11个月大左右,视线大多可以跟得上快速移动的物体,且视觉也会变得更为敏锐,能注意到比较小或细微的视觉影像。10~12个月大的宝宝,由于手部操作技巧愈来愈纯熟,会逐渐舍弃以往喜欢用嘴巴去探索的方式,改用手的动作去探索周遭环境,像是拉开、拨弄或放掉东西等,且通常在接近周岁时,几乎已经不会再用嘴巴去尝试新的东西。

Let’sgo加入亲子游戏行列

Game1玩具黏黏乐

亲子游戏好处多

1.促进手眼协调。

2.训练小肌肉的控制。

3.练习手部抓握的技巧。

4.加强运动神经的控制能力。

陪宝宝这样玩

1.准备附有磁铁、可互相吸引的两个玩具。

2.在宝宝面前将两个玩具逐渐靠近,最后让玩具黏在一起。

3.引导宝宝重复刚才的动作。

您也可以这样做

随著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更上一层楼,爸妈可准备能够拆解的玩具,教导宝宝如何用手将玩具组合、拆解,透过一次次的练习,不仅有助于手眼协调的发展,宝宝手部操作的技巧也会变得更纯熟。

Game2跟我这样做

亲子游戏好处多

1.训练精细动作的发展。

2.学习仿效他人的动作。

3.增进手眼协调。

4.提升认知能力。

陪宝宝这样玩

1.准备两个纸盒及大小不同的积木。

2.将所有积木放在某一个纸盒里。

3.在宝宝面前将积木逐一拿到另一个纸盒。

4.引导宝宝重复刚才的动作,将积木逐一拿到另一个纸盒中。

Game3大步向前走

亲子游戏好处多

1.练习站立的平衡感。

2.促进粗动作的发展。

3.训练下肢肌力。

4.加强运动与协调能力。

陪宝宝这样玩

1.蹲在宝宝身边,慢慢扶他站起来。

2.牵起宝宝的双手,让宝宝试著保持平衡。

3.引导宝宝一步步向前走。

您也可以这样做

若宝宝学习走路的状况还不错,爸妈可准备一个能让宝宝扶著站立的家具,等宝宝站稳之后,爸妈再移动到距离宝宝约一个手臂远的地方,利用玩具或话语,引导宝宝试著独自放手走向自己。

Game4什么声音啊

亲子游戏好处多

1.学习物体恒存的观念。

2.促进大小肌肉的发展。

3.训练手眼协调。

4.提供听觉刺激。

陪宝宝这样玩

1.准备一个可发出声响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

2.将玩具放到纸盒里,并盖上盒盖。

3.摇动纸盒,让宝宝注意到纸盒所发出的声响。

4.将盒盖打开,引导宝宝将玩具拿出来并交给你。

游戏让孩子伶牙俐齿


游戏一、广播电台

玩法:家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广播电台,如:奶奶广播电台、爸爸广播电台。一位家长打电话,当拨到某个电台时,这个电台就要播放歌曲、相声、新闻等节目。家长可有意识地拨打孩子的电台,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孩子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益处:使孩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能有表情地讲述和朗诵。

游戏二、传电报

玩法:成人在孩子耳边讲一些有趣的电报内容,如小猴在电灯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败了大老虎等。孩子听后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讲出电报内容,发电报人进行验证。如无第三个人,则要求孩子在成人耳边再复述一遍。

益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三、咕噜咕噜

玩法:家长与孩子面对面站立,双手握空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家长说:“一头牛”。2个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孩子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10,游戏结束。

益处:学习用量词组词和即兴说话,培养孩子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游戏四、小小营业员

准备:孩子的玩具5-10件,围裙。

玩法:将玩具逐一放好,家长先系上围裙当营业员,向孩子介绍商品。如指着玩具狗说:“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会闻气味,它有4条腿,有一条卷的尾巴,它会帮人们看门,你喜欢它吗?你想买它吗?”孩子将小狗“买”回去,然后由孩子当营业员介绍商品,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的变化:可以出现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类物品,还可以让顾客描述要买的物品特征让营业员猜,猜对了就把物品“卖”给顾客。

益处:培养孩子运用口语进行连贯讲述的能力,巩固对物品特征的认识。

学习真的让孩子不快乐吗


前些天我带爽爽去书店,爽爽自己看中一种识字卡,买回家后,我顺手教了她“人”和“刀”。没想到她记得很牢,就是在其他地方见到也认能读出来。

我们的夸奖很让爽爽高兴,不停地要求认字。也很高兴教我们认字。她对那些字接受的快慢完全由这个字能不能引起她兴趣而定。比如“虾“字,虽然笔画比较多,但她只教一次就记住了,而“日”字,无论教她多少遍她都记不住。

认字的过程,家里总是笑声不断。因为没有哪个字是爽爽必须要学会的。所以她每认出一个字我们都大笑,即便是没有认出,我们也是大笑。

比方说“巾”,我告诉她这是毛巾的巾。每次我拿出这个字爽爽都告诉我是:毛。我笑得都坐在了地上。而这样的学习氛围让爽爽的高兴程度一点不亚于我们跟她玩捉迷藏。

大家常说,孩子能尽情地玩也就是这几年了,让孩子尽情玩吧!我倒觉得孩子这样学东西跟玩没有多大区别,这种完全没压力的学习其实也就是这几年能享受。而孩子每多会一个字一件事那种快乐也不是游戏和玩不能替代的。

让孩子快乐,谁说只有玩才能做得到?

让孩子多做户外游戏


近年来,我国婴幼儿身体的各项发育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过去的儿童常见疾病——沙眼、蛔虫、缺铁性贫血,基本上被消灭。可是一到秋冬季,不少幼儿园经常出现一个孩子感冒迅速传染一大片的现象。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足,肺活量下降,一些孩子稍微运动一下就累得不行了。据有关调查显示,现阶段幼儿的速度、耐力、灵敏度、协调力等多项体能素质都达不到规定标准。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营养丰富了,孩子长高长胖了,他们的体能却呈下降趋势,原因何在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样几个镜头:

镜头之一:小胖冬冬是三代单传。从他一出生,全家人就当宝贝尖供着,走到哪儿都有大人跟着。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淘气、爱活动的时候,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总看着他寸步不离。跑跳容易出汗,别累着;踢球容易伤胳膊伤腿,别出意外;滑梯、攀登架容易摔着,太危险不能玩。于是,冬冬只能在家人的羽翼下,做点轻微的活动。

镜头之二:欣欣先天体弱多病,出生不久就住过好几次医院。爸爸妈妈对她的政策是保守疗法,成天不让出门,躲在房间里,避免与外界接触,害怕病毒、细菌传染病对她的伤害。为她准备的玩具也是乖乖女玩的洋娃娃、毛毛兔等。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欣欣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力量,什么是运动,她也无需运动,一切生活都是父母安排好的。

镜头之三:好动的峰峰3岁时,曾摔跤磕掉了牙。父母担心他再出现什么闪失,从此限制他出门,任其在家怎么玩都行。开始峰峰不习惯,房间里有什么可玩的,只能拿玩具枪比比划划,既不能跑又不能跳。时间一长,他也就顺其自然了,反正出不去,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也很自在。父母正高兴他收收野性,免得闯祸。

或许这只是几个特殊例子,从中还是能看出目前幼儿体能为什么会下降的原因。此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有的家长认为自家的宝宝身体很壮实,没必要再搞什么体能锻炼;有的家长说,宝宝现在整天在家就动个不停,运动量早就够了。实际上,他们和前面例子中的家长一样都陷入了误区。孩子身体自然的生长及好动的行为,是不能取代户外体育运动的,尤其像奔跑、跳跃、攀爬、骑车等大运动量的活动,能够发展大肌肉的力量和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此,必须向家长普及幼儿体能锻炼的知识,纠正父母认为给孩子吃好,长胖长高,不生病,就是身体健康的糊涂认识,切实地加强对体能训练的重视,

了解幼儿体能常识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体能主要是指人体器官具备的能力,在身体素质方面包括运动力量、速度、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耐力等,还涉及走、跑、跳、投掷、攀爬等运动的技能。幼儿体能的发展是促进其身体各系统正常发育的基础。

儿童体能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两岁的幼儿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跳等所有基本动作,但上楼梯较为笨拙。这时的幼儿手指运用已接近成熟,能手眼配合灵巧地叠起多块积木。

到了3岁,幼儿的大肌肉发展较快,身体动作也比以前协调,一般都喜爱跑、跳和踏三轮车。有一部分刚进入此年龄段的幼儿上、下楼梯时,仍要双脚踏在同一阶梯后,才能继续前进;但3岁半以后,就都能双脚交替前行了。

4岁幼儿的手指已较灵活,可以使用画笔或剪刀画简单的圆和做简单的剪贴;也能自己穿脱衣裤、扣钮扣、刷牙、穿鞋袜。此时,他们的体力增长,跑、跳、攀爬、单脚站立、抛接球等基本动作都很熟练,还可以步行较长的一段路。

5岁的幼儿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能折纸和纯熟地用剪刀,会使用筷子挟菜吃饭。他们的一些运动速度已与成人类似,行走、跑跳相当稳健,可自如地在一条窄线上行走,不再左右摇摆。同时,他们攀、爬、滑、滚等运动的技巧已相当纯熟。

其次,幼儿体能活动的重点在于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知觉动作经验,促进姿势与动作的发展与成熟,并奠定未来生理成长与功能发展的基础。因此,对幼儿体能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要在满一岁其身体基础抗重力肌肉群功能建立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增加刺激与训练。

父母们多抽出些时间,每天和孩子一起到户外做各种运动,双休日带孩子上公园或郊游、爬山,进行耐力和有氧锻炼,是再容易不过的乐事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何种锻炼活动都要遵守幼儿体能发展的顺序。一般来说,儿童动作功能发展的顺序分为:姿势摆位(主要发展时期0-2岁)、粗大动作(主要发展时期2-4岁)、精细动作(主要发展时期4-8岁)、技巧技能(主要发展时期5岁以后)。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在为下一阶段打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身体素质才能循序渐进得到提高。所以,家长对幼儿体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基础姿势和粗动作的发展上,注重量而不要追求质,即保证运动的时间和适当的强度,不必要求多高的技能和技巧,达到提高体能及整体的身体素质就行了。

另外家长带幼儿进行体能活动时,必须注意安全第一。幼童对于自我肢体的认识尚未成熟,运动起来不知深浅,容易出意外。家长进行每项活动时,一定要认真设计正确姿势及方法,保证动作的安全性,避免错误的运动方式误伤了肢体。比如,活动的场地是否安全,活动用具(球、跳绳等)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运动器械是否适合幼儿使用(健康路径及儿童游乐场内的器械),还有家长应在一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等等,都在应该重点关注之列。

心动不如行动

有位心理学家的名言说:“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幼儿的肢体动作及体能的发展是其成长的基石。德国奥古斯堡大学教授Helmut·Altenburger博士认为:“如果在童年缺乏运动刺激,那么他将会对运动持消极态度,而且对运动既没有热情亦无技能。这使他们长时间地坐,器官和肌肉长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以致体形变坏、运动能力低下。甚至使智力受损。无限制地沉溺于多媒体如电视、电脑和其他静态游戏之中,将减少儿童游戏和运动的时间,同时还会引发社会问题。成人往往按照自己的需要安排孩子的闲暇时间,孩子几乎没有自由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在孤独中成长,社会交往大大减少。单一的、不良的营养和习惯不仅不利于器官发育,还会导致肥胖……儿童渴望运动,运动是他们的基本需要。”

既然了解了幼儿体能锻炼的重要性,那么父母们赶快行动吧,切不要错过孩子身体发育成长的最佳期。适合户外的体能锻炼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暂且分为徒手运动和借助玩具器械运动两大类。

徒手运动最简单,不用任何用具,而是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就可以创造出许许多多让孩子喜欢的运动来。例如:

“学做快乐的小动物”——低幼的宝宝体能及动作协调能力较差,可以让他模仿鸭子走、兔子跳、鸟儿飞、猴子爬等各种动物的活动,幼儿非常喜欢小动物,模仿起来兴趣很高,既锻炼了四肢的协调、灵敏及柔韧性,又增加了运动量。

“前进后退”——在先教会宝宝倒着行走,不跌交的情况下,由家长发口令:“前进”、“后退”,宝宝听口令向前走或向后退着行走,中班以上的孩子可以用跑代替走,加大运动量。为增加趣味性,家长可以和宝宝一同来做动作,也可与宝宝轮流发口令,看谁的反应快、动作敏捷、行进的速度快。

“开飞机”——让宝宝模拟一架小飞机,两臂侧平举当作飞机的翅膀,然后开始小跑,时而直身跑,时而弯腰像飞机一样下降俯冲。跑的速度因年龄而异,不要太快,以免摔倒。这项运动既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又锻炼了协调性,增加了肺活量。

“踩石头过河”——用粉笔在地上画两条线当“河”,再画一些圆圈当“石头”,家长和宝宝一前一后踩着“石头”过河,谁掉进“河”里谁就输了。当孩子玩得已经很熟练后,可去掉一些“石头”增加距离。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身体的平衡性能力,增强跨步的肌力。

“斗鸡”——先教会宝宝用左右腿交叉着金鸡独立似的站立,并做到单脚蹦跳。经过一段时间宝宝已能够熟练自如时,再教他把曲着的左脚用右手搬到站立的右腿膝盖前,跳跃着撞击与他同样姿势的家长(大人只能采取被动状态,避免伤着孩子)。这种的锻炼方式有助于增加孩子双脚的耐力、身体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平衡的能力。

借助玩具器械运动的种类更是繁多。比如:小皮球、小足球、跳绳、皮筋、哑铃、呼啦圈、小三轮车等。这些可锻炼宝宝身体四肢的大肌肉动作,在进行走、跑、跳、踢、蹬、投、抛、拍击、推拉、爬行等各种运动中发展体能及动作的协调性。另外,手摇铃、积木和积塑、动物玩具、木偶玩具、珠类玩具、画笔等,可锻炼宝宝的小肌肉动作能力,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和大脑的智力。

当宝宝五六岁时,父母可带他们到公园或运动场去荡秋千、划船溜冰、游泳。通过这些相对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锻炼全身机能,使肌肉系统紧张度增加,肌纤维增粗,耐力和活动力增强;让呼吸加快加深,增加肺活量,促进呼吸肌发达;使血液循环加速,心脏收缩力加强,改善心血管功能;也让神经系统反应灵活、迅速并且使身体新陈代谢活跃,改善消化功能。幼儿的任何身体活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指导下运动,从而牵动骨骼实现的。因此,多做户外运动可以使幼儿身体各个部分得到锻炼,提高全身机能的整体素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