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那天天气晴朗,小区里的孩子们都在沙坑里玩沙子,羽煊一眼看上秋秋的新铲子,二话不说冲过去就抢在手里。秋秋来夺,羽煊一把把他推倒,接下来孩子哭、大人喊,一场混战……

场景二

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和羽煊玩,妈咪也怕他闯祸,干脆在家自己玩吧!可稍不顺心他就发脾气,那天他喜爱的小汽车可能是没电了,怎么也不走,他举起来就摔,妈咪说了几句,他就踢妈咪两脚……

行为解析

1.人类天性

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带有攻击性是人类天生就具备的,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这个生物个体能够生存下去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慢慢地转化为攻击性倾向,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之中。

由此看来,对攻击性倾向不能绝对地说是一种不好的、负面的东西,实际上它在人类克服困难,生存于自然、人类社会中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

2.成长的表现

孩子1岁半时,行走等动作技能日益熟练,开始走向独立。但正确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还差得很远,是他们忍受挫折力的最低谷,坐立不安、咬人、大声尖叫哭喊等行为暗示着他们对无法诉说的一种失落。攻击性倾向作为一种行为明显表现出来:扔东西、大喊大叫、打人等,到了3岁逆反期时,他们还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3.模仿而来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性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比如,幼儿在实验室看见成人攻击玩具娃娃,那么成人离开后,幼儿也会学着以同样的方式攻击玩具娃娃。

4.由“防御”中习得

攻击性行为还产生于经验习得。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性,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因为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好处。一般“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伤害”,怕其他小朋友伤害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当这种行为的结果满足了孩子“免受伤害”这一需要时,就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如果在事后又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比如对方的更厉害的攻击,大人的批评等,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的可行性。

这时“胜利”的体验比起以往的“躲避”等消极反应带来的结果要开心得多。因此,孩子会因偶然的尝试,形成这样的推理:受到别人的欺负,不一定要躲开或只是哭,可以通过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自我保护”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信息过度敏感,以致做出“假想防御”,比如对别人无意的碰撞,以为是故意的挑衅,因而做出“反抗”。有时还会由“防御”转向“进攻”。在他人眼里,这是一种“攻击性行为”,这样的孩子往往被定义为攻击性强的孩子。

5.父母教育中的失误

多数父母认为孩子打架、大喊大叫,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或是孩子特有的表达方式,并不加以重视。这使得孩子认为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及表示方式就是正确的。

还有一些家长怕孩子受欺负,鼓励孩子的进攻性行为,尤其是对男孩子。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很自豪地宣称自己的孩子“厉害”、“别人都怕他”,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会形成只有“攻击”才能得到父母赞扬的观念。

另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攻击性行为是将来不良行为的先兆,认为孩子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就必须坚决制止,经常以训斥或打一顿作为惩罚。长此以往,孩子会把这种惩罚方式作为对不喜欢行为的一种正确处理方法,当他处于这种境地时,也只会采用攻击性行为。

6.挑战权威

在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里,还有着他这个年龄特定的意义:一种对大人(“权威”)的不满的不正常发泄。比如因为觉得大人不公正,但他又不能或不敢直接冲大人宣泄,就把矛头指向引起纠纷的小朋友(“非权威”),把委屈发泄在他们身上。

7.寻求关注

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攻击性”的孩子人际交往不佳,或是因为打架、行为粗鲁不被大家接纳、理睬;或是因为大人怕他惹事,限制他的社交活动,当这样的孩子不甘于“寂寞”时,就干脆以“攻击性行为”寻求注意,吸引大家的“眼球”。

正确的应对方案

1.设定界限

孩子小时候难免和小朋友有肢体冲撞,不见得都是什么暴力倾向。所以,对于孩子之间偶尔的攻击行为,家长不必特别在意。如果不论大小“毛病”都要控制、惩罚,势必造成孩子的谨小慎微或逆反。但如果这类行为变成经常性侵犯行为,并带有报复性和恶意的时候,建议家长予以严教,不能护短。

2.讲究方法

如果孩子采取各种攻击性行为仅仅是为吸引你的注意,只要没有危险,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利用冷处理让他彻底受到冷落。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明白,他的这一招丝毫没有效果,那么他会考虑放弃。

3.创设良好的环境

针对孩子行为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可以为他创造一个有足够大的空间、足够多的玩具、书籍和其他娱乐器具的活动场所,让他有充裕的玩耍时间,感受良好的气氛,减少攻击性行为。对于攻击性强的孩子应尽可能避免刀枪等明显有攻击倾向的玩具。

4.增加体力运动

体力运动是发泄孩子旺盛精力的一个好方法。体力上的对抗和竞争虽说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但它是在一定行为规范的框架下进行,特别强调规则性。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这样的对抗性游戏,激发他的拼搏精神,树立他的规则意识等。

5.减少不良视觉影响

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孩子,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所以父母对孩子看什么样的节目、书籍应该有所选择,要做到心中有数和正确辅导。

6.加强亲子沟通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可以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情绪;通过讲故事、聊天等方式向孩子传授正确的方法。特别是2-3岁的孩子,缺乏关注就会采取攻击性行为。

7.教孩子宣泄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自控力较弱,烦恼、挫折、愤怒等情绪易于引起攻击性行为。适当的哭诉、发泄可以减轻他心中的不满,只要不以暴易暴、伤害他人就行。

8.帮助孩子学会正确交往

很多时候孩子可能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但由于分寸没有掌握好,比如手比较重或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就生拉硬拽,这样就要劝他动作“温柔”一点,表示友好多用嘴巴说就可以了,不要用手去抓或推。

9.良性的心理暗示

有的小男孩会欺负小女孩,家长可以让他知道这不是男子汉应该做的事情。可以用男子汉的品格提醒他,“男子汉是不欺负人的”这样激励的话常常挺有用。另外,还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角色扮演游戏,让他分别扮演父母、老师、受攻击的小朋友等,引导孩子想象受害者在受到攻击后的感觉和心情,让孩子“感同身受”。

10.问清原委

经常听到孩子抱怨:“爸妈不讲理,什么都不问就怪我!”特别是在对孩子“制裁”之前,应该问问他为什么打架?为什么摔东西?如果原因在于周围的环境或父母和其他人的失误就不能一味地只责怪孩子。

11.惩罚有度

在孩子出现好的行为时应给予及时的奖励,比如在他完成一项任务而没有带来麻烦时,一定要夸奖他。这种正强化可以使这种行为以后多次出现;出现不好的攻击性行为时要给予惩罚,比如,可以设立“惩罚角”,但不要把孩子关在封闭的小黑屋中,那样会使孩子因恐惧忽略了对自己错误的反省。

12.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他们就经常打架”,“经常打我却要我别打小朋友”。面对“无忌童言”,大人们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为人和教育方法呢?特别是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解决自己表现出来的攻击性。

13.提高自控能力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父母在具体行为矫正时应该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让孩子分步达到要求。比如,孩子在游戏输掉以后耍赖、打人,家长先引导他做到不打人,心情不好可以用其他方式转移;然后让他学习遵守游戏规则,友善对待同伴,每做到一步给他一步的奖励,发个小贴画或盖个小印章,积累到一定时候可以换奖品等。另外,在指导下的涂鸦活动也有助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扩展阅读

早教该怎么做


早教怎么做?首先我们要认清早教的根本目的。

早期教育实则是孩子生命体验的积累过程。在人生初期阶段,我们需要的不是智力被开发了多少,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接触世界,充分感知,逐渐形成自己看待世界的观点和方式,从而树立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智力发展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多的应该是情商教育、语言发展、探索能力、思维能力、艺术感知等。

因此,一味追求单方面能力培养的早期教育,很可能让孩子在今后成长过程中遭遇其他方面能力的短板,最终表现为整体能力不足,个性发展片面。

那么,孩子的早期教育该怎么做呢?

1、教育内容要全面。家长们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丰富的学习体验环境,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事物,触发孩子探索、钻研的欲望,扩大他们的视野。同时,全面的教育内容可以更好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在今后教育中,能够更加精细化和针对性。

2、教育方式要多样。家庭教育中,可以针对不同能力的培养,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听歌曲培养乐感;亲子阅读、诗词朗诵培养语言能力和想象力;“老鹰抓小鸡”小游戏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

3、教具选择要科学。教具是早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喜欢玩,给孩子提供玩具就可以,其实不然。玩具也要讲究内容,生活中就有很多免费玩具,比如一张废报纸,可以教孩子折成飞机、船等,让他感受到生活中的动手小乐趣。几粒小豆子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分类和数字逻辑。

而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选择专业的早教工具,比如小天才早教机,囊括了多种能力培养的内容,目前推出的五套内容套装中,就针对家长们关心的语言发展、英语学习、数字逻辑、情商培养等有重点的内容设置。除此之外,小天才对孩子心理的研究也很深入,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形象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育,引导孩子主动思考,主动领悟,早教的效果更加明显。

亲子早教: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亲子可一岁六个月了,伴随着年纪的慢慢长大,她针对别的的事情(如动物)拥有大量的观查和兴趣爱好。前段时间,我与可父亲带可来到野生动物世界去玩。进园后,可非常高兴,看到马、梅花鹿乃至老虎狮子等小动物,会激动得大喊。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怎么做?之后大家来到猴山。猴子习惯被别人喂养,见大家一来,就三五成群地围了回来。我一些担心,但见到这种外伸前爪要吃的猴子挺可伶的,因此 還是憋住担心,叫可父亲取出吐司面包给猴子吃。在可父亲给猴子喂吐司面包时,我担忧他被猴子抓到,内心很焦虑不安,不断地提示他要当心。这时候的我竟然忘记了抱在我怀中的可也会觉得担心,我也没立即地宽慰她。亲子

直至走下猴山,.我发觉趴到可父亲肩膀的可,憋屈得要想哭,却又忍着住不许自身哭。直至之后可父亲抱太累了,需放她出来,她才趁机痛哭了出去。

返回家时,姥姥祖父问可去动物园看到了什么动物,可立刻说“猴”(来看简直印象深刻啊),接着就板着脸心里难受。我又宽慰了她一番。我取出猴子的照片,告知她猴子的前爪、小尾巴等,还激励她摸了猴子的照片,仿佛那样还一些实际效果。近期几日她没再提到“猴”了。可就在今天夜里,家婆怀着可在大客厅看电视剧,想听可在不断说着“砍死”“砍死”“鹦鹉砍死”,家婆也在一旁说“那人真坏,把鹦鹉打死了”。

接着我也带著可进屋子入睡。可一边喝着牛乳,一边对我说:“妈妈砍死……”“妈妈鹦鹉……”我宽慰他说,可也看到过鹦鹉的是吧?鹦鹉可聪慧了,它有好看的翎毛,还能学人说话呢,明日妈妈带可去看看鹦鹉好么?可说“好”,那样再说了一些轻轻松松的话题讨论,才浑浑地睡过去。

我是较为缺乏安全感的人,儿时夜里不懂事时,成年人便会恐吓我讲灯光效果是一种很可怕的虫。直至我2岁上下,返回妈妈的身旁才搞清楚,实际上那灯光效果没有什么恐怖的,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特想给可自小创建起极强的归属感。现在我尽可能不许可为一些天气现象觉得担心,但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中,我一些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换句话说不清楚自身的方式对吗,哪儿还必须改善和留意的,想求教权威专家,感谢!

答这应该是一个共享的事例,在可妈妈不经意因自身担心而感染了孩子时,可妈妈解决得很好。由于孩子还小,妈妈还不习惯碰到事儿以便孩子管理自己,因此 在猴山碰到猴子自身觉得担心时,竟将孩子忘记了,但以后可妈妈立刻用十分平静的心态给孩子表述猴子的情况及其可的父亲在干什么,那样使孩子对刚刚妈妈说的这些个人行为拥有一些了解,尽管内心还怕猴子,但终究确实像妈妈说的那般猴子没有伤害到她们。

以后,孩子心里难受,但憋住了沒有哭,这全是人的当然情绪状态,无须太局限于关键点的方式。痛哭也罢,没哭也罢,都不容易给孩子产生很大的不一样。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怎么做?这么大的孩子,假如确实担心到要哭的程度是肯定禁不住的,没哭仅仅她的害怕都还没到要痛哭的水平。因此 家长无须依照成年人的情况来了解孩子,那样反倒会使自身的内心有担忧和愧疚感,那样的心理状态反倒会危害孩子。有时孩子的消极情绪看起来增加了,并并不是那时候的恶性事件导致的,可能是恶性事件以后,周边的人构建的焦虑不安气氛导致的。亲子

孩子是觉得小动物,尽管成年人给他说了许多得话,但你的心里和你说的话不是一致的,孩子就能体会出去,她感受到的就是你心里的物品,你的語言起不上多少功效。因此 ,当孩子被受惊后,家长一定要平静下来,体会自身心里的情况,真实从心里去释放压力,而不是自身一边很焦虑不安,一边给孩子说这些安慰得话。那样总是使孩子十分糊里糊涂,把語言的內容和她对家长心里的体会搅在一起,分不清哪一个是确实。

有关鹦鹉的事儿,是孩子对猴子跟人的关联了解被唤起后的一种移情状况。孩子用砍死鹦鹉这类語言来反射面那时候沒有开展的对猴子的回绝,这也是孩子发展趋势全过程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家长无须急切去劝阻。事实上孩子不容易砍死任何东西,说那样的话,仅仅孩子在表述自身的体会,家长听见的也仅仅語言的內容,假如家长感觉那样的话难听,不给与反映也就是不加强,孩子渐渐地就不多说了。

友情提示

一岁多的孩子正处于训练把握語言的环节,而孩子探寻和语言学习,全是受环境危害的,一段阶段内孩子会探寻有能量的語言和粗话,要是成年人宁静看待,孩子渐渐地就不多说了。无须为孩子说的一两句不宜于社会公德得话而觉得焦虑不安,也无须非得那时候劝阻。

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怎么做?家长一定要分辨孩子所表述的內容,什么是孩子心理需求的,是孩子在处理自身的难题,什么是孩子在训练語言。针对前面一种,家长应当去顺从,而不是不许孩子说;针对后面一种,家长留意孩子的語言自然环境就可以。

孩子受了委屈,家长怎么做?


孩子受委屈少讲道理应先释放情绪

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该如何做?首要的是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许多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由于年龄小,不会表达或者不敢表达,倾向于不说,或者是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这就可能造成孩子长期的心理压力。这时候,家长如果不细心,忽略孩子的情绪,那么这种委屈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对孩子以后健康人格造成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倾听孩子的委屈,引导孩子表达出来。

另外,家长不要用讲道理压抑孩子的情绪。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容易犯“讲道理”的错误,其实那些道理对孩子的表达有压制作用,孩子会觉得自己本来应该那样做,而不应该这样做,于是更加觉得自己错了。其实如果换位思考,成人遇到这样的事也难免处理不好,也可能犯不应该犯的错误。孩子还小,即使做得不好,做的不应该,也是情理之中的。家长不要把成人的要求用于孩子,更要少讲“你本来应该那样做”或者“你以后应该那样做”。

在情绪处理上,家长尤其要引导孩子表达对这件事的愤怒。愤怒是一种最容易被压制的情绪,而压制愤怒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对学校老师有意见,将来影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往往会对孩子对老师的愤怒情绪加以化解或者压制,不鼓励孩子表达愤怒,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如果走入这个误区,孩子即使表面上听话了,也会倾向于把愤怒情绪转向内心深处积累起来,把“老师错了”变成“我错了”,使孩子自我评价降低,导致孩子退缩和消极怠工,不专心学习。

如果客观上真是老师伤害了孩子,妈妈就需要站到孩子一边,做孩子强大的支撑,而不是顾忌太多,回避接触校方。因为,家长找学校说明情况是对孩子尊严的一种保护。但家长不一定要采取“讨理”的方式,而是要有冷静的态度,尤其要让孩子清楚解决的情况,消除老师、同学的误会对孩子心灵的影响。使孩子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并使孩子在化解“委屈”的过程中慢慢学会自己判断思考,培养遇事冷静的健康心态。

当孩子不被欣赏时该怎么办?


“我们班上的小朋友都会倒数了,从50数到1,可是辰辰不行。”

“都七节课了,菲儿已经能谈完整的曲子了,可是辰辰连二分音符、四分音符这些乐理知识还没弄明白。”

“今天的绘画课,孩子们画的熊猫,你看这是辰辰画的,是熊猫还是茄子。”

“她上课总是乱动,这孩子根本坐不住。”

“一二年级是打基础的,现在都跟不上,以后怎么办?”

“这孩子也不知道叫人,真没礼貌。”

…..

在家庭内部这个小范围内,对孩子的不足也许家长还可以坦然面对,但是当我们在外界面对老师的批评、亲朋或是路人的议论与负评时,就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了。

我的邮箱里有一封畅畅妈妈刚刚发给我的信件,她这样写到:

“今天早上在学校门口送畅畅的时候被老师约谈,老师义愤激昂、连绵不绝地说了半个多小时,我无法把那些“孩子已经掉队了”、“我执教以来就没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孩子缺乏教育”的刺人的话语过滤掉,已无法忽略其他家长和小朋友的注视,我感觉那样惭愧甚至是丢人。难道是我在孩子6岁之前对他的教育全都失败了吗?放学的时候,我阴沉的脸如同我的心情,没有给畅畅一句好话,回到家就把他臭训了一通,然后关在房间里自省。老师说的“引导缺失”的话深深刺激了我,也许我对畅畅的管教太松了,才会让他刚上小学一星期就给老师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很想听听您的意见。”

看到这里,我心里很沉重,应试教育与早教其实在很多程度上是脱节的,在学前期我们重视的是“爱和自由”,是让孩子在适当的空间里渐进式成长,注重的是孩子自身能力的提高,与自己过去的程度进行纵向比较,而不是以统一的群体标准去苛责每一个孩子。

而在这样的学前期教育理念与方式的培养下,孩子升入了小学,便会一下子不适应了。

学前期的各种早教课程,孩子是坐在地垫上自由地分组学习。老师不会要求他双手背后,笔杆朝直,也不会要求唯一的标准化的解题答案,我们重视的是孩子的探究意识与创造力的培养。

“生活在水里的都有什么呢?”老师问。

除了鱼虾、海豚、海象以外,如果有这样的答案“海绵宝宝、珊瑚、超人。”小朋友这样说,老师非但不会怪他还会鼓励他不同寻常、不落俗套的答案,因为这个阶段就需要孩子思维的发散,多角度的思考。

但如果这是升入小学以后的常识性问题,那么孩子就是答错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转变与适应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老师。

我立即拨通了畅畅妈妈的电话。

“首先,我并不认同小学老师所说的‘还没有说完问题就举手抢答的孩子是聪明的’。因为理由很简单,这道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记住了答案,只是记忆力好。也不认同畅畅不举手就是没有上进心的说法。什么是上进心呢?不是对着统一的目标强迫自己去做的精神,也不是人云亦云的形式。而是在自己的起点上不断努力靠进目标、缩短差距的过程与勇气。畅畅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以前见到生人就会躲到妈妈身后,但是现在他会主动跟人打招呼。会因为一句‘畅畅真勤劳’而坚持在整个冬天早早到班里帮老师整理教具摆桌子、收拾玩具。至于小学老师说的‘畅畅不喜欢回答问题、不跟老师呼应、反应迟钝、什么都不会。’这一点,您可以先跟畅畅交流一下。最好自己亲自检验看看那些题目畅畅到底会不会。如果会,那只是因为性格的原因,他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说出来,这并不重要。毕竟刚刚融入一个新的集体,和同学老师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畅畅有些慢热,不用太担心;如果那些题目畅畅真的是不会做,您可以适当的在家里帮畅畅做一些类似的题目就可以了。但是我比较担心的是,原本有些内向的孩子面对老师近乎主观的评价,是否会影响他的自信心。”

“我也为这个发愁呢,他们老师太主观了,又先入为主,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的给孩子定论。我主要是怕这会对畅畅产生更负面的影响,甚至是厌学。”畅畅妈妈的忧虑从电话里传了出来。

“这样,我有一道题目,明天您送畅畅的时候可以带给他们老师做一下,相信她会理解的。”我给畅畅妈妈和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1+1=1,2+1=1,3+4=1,4+9=1,5+7=1,6+18=1。”

“这个…..”畅畅妈妈有些不解。

“如果这是你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看到他写的一道题目,你会不会发火?”我问。

“会。”畅畅妈妈有些迟疑,隐约觉得这里面另有玄机。

“是的。如果从数学的角度,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认为这个题目孩子做错了,也许会马上给孩子一通儿严厉的批评。但是如果你愿意倾听,孩子会告诉你他没有错。”

1里+1里=1公里

2个月+1个月=1季度

3天+4天=1周

4点+9点=1点

5个月+7个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畅畅妈妈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久,我相信明天做完这个题目的畅畅的小学老师也会有些许的迟疑,但是迟疑与沉默过后,她们就会明白。

——摘自《妈妈有办法,宝宝就聪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