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一起嬉戏玩耍,难免会有矛盾,有了矛盾,有些孩子就爱用拳头解决问题。其实,孩子喜欢“动手”属于正常现象,并不是他们天生崇尚武力,而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他们看来,“动手”是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玩具被拿走,赶紧抢回来,这是本能反应。

有些家长看到自家孩子是打人而不是被打,觉得这样不容易被欺负,甚至还鼓动还手,想着以后肯定不会吃亏。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孩子打人,会对孩子以后的人生造成哪些不良影响呢?

1.人际关系差,社会适应能力低

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在同伴间是否受欢迎、被排斥、被忽略,以及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所处的地位,与孩子成年后社交发展的情况存在明显的相关。也就是说现在在群体中受欢迎的孩子,将来也会在成年人的社交中成为受欢迎的人。

2.孩子越早学会打人,将来就越难改掉

俗话说:三岁看老,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学习到的行为,往往会伴随他一生。如果孩子很小就养成了打人的坏习惯,那等他长大后就很难改掉了。

所以,当发现孩子有动不动就喜欢打人,一定要及时制止并纠正。

3.学不会处理矛盾的正确方式

有些家长,甚至教宝宝要「以牙还牙」地处理矛盾,被打了就要打回去。

这样处理,无形中给宝宝灌输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攻击他人是处理矛盾的最佳方式。只要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宝宝就会动手出击。而对于那些生性软弱的宝宝,他们会认为自己被欺负是正常的,并因此变得更加软弱。

长期在这种教育方式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无法学会正确地处理矛盾的方法,将来更有可能出现各种社交障碍。

孩子打人,家长错误的管法

1.直接粗暴型

不问清原因,直接制止孩子打架,责怪自己的孩子,以显示自己的公平,可是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会想,不问我为什么打别人,就知道骂我,我错在哪里,为什么不理解我,于是,孩子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把愤怒的矛头转向了家长。

2.护犊子型

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就吓唬对方的孩子,为自己孩子出气,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心里就会想:我想打谁就打谁,有爸爸/妈妈保护我,于是,孩子便学会了仗势欺人。

3.家长互吵型

自家孩子受欺负了,就与对方家长互相吵骂,大打出手。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心里会想:爸爸/妈妈跟别人有了矛盾不也靠拳头解决吗?看来我这方法一点都没错嘛。于是,孩子接受了家长的言传身教,继续用暴力解决问题。

孩子打架时,我们该怎么做?

作为大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观察,确定是否需要介入。有些情况下,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你会发现,前一秒他们还在打架,下一秒就互相道歉。又成为了好朋友!

大人和孩子对于欺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否则你只会觉得,“我家孩子太委屈了,不能忍”或者“我家孩子怎么这么暴力,要好好治”其实问题压根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如果确实需要大人介入,家长们务必记住,被打的孩子需要安抚,打人的孩子也需要得到关注。孩子打了别人,理应先道歉。不过,家长别急着批评孩子要知道,孩子打完人后,其实心里也很害怕,也会慌张无措入自己的情绪里,根本听不进去你的批评,不妨先安抚孩子,给他的情绪降温,倾听他的想法,告诉孩子,“我认为下次你可以这样做……”事实上,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说,静静地陪伴他就好。孩子是有自我成长能力的,等他情绪平复之后,他自然会明白以后该怎么做。

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

有的孩子打人是为了引起关注,他们渴望和对方建立联系,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所以才动手。这类孩子通常表达能力欠缺,他们在不高兴或很沮丧的时候,也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把打人作为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家长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教育,经常和孩子游戏,多关注,多沟通,多交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的表达情感,如何正确的与人相处。

扩展阅读

早教该怎么做


早教怎么做?首先我们要认清早教的根本目的。

早期教育实则是孩子生命体验的积累过程。在人生初期阶段,我们需要的不是智力被开发了多少,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接触世界,充分感知,逐渐形成自己看待世界的观点和方式,从而树立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智力发展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多的应该是情商教育、语言发展、探索能力、思维能力、艺术感知等。

因此,一味追求单方面能力培养的早期教育,很可能让孩子在今后成长过程中遭遇其他方面能力的短板,最终表现为整体能力不足,个性发展片面。

那么,孩子的早期教育该怎么做呢?

1、教育内容要全面。家长们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丰富的学习体验环境,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事物,触发孩子探索、钻研的欲望,扩大他们的视野。同时,全面的教育内容可以更好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在今后教育中,能够更加精细化和针对性。

2、教育方式要多样。家庭教育中,可以针对不同能力的培养,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听歌曲培养乐感;亲子阅读、诗词朗诵培养语言能力和想象力;“老鹰抓小鸡”小游戏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

3、教具选择要科学。教具是早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喜欢玩,给孩子提供玩具就可以,其实不然。玩具也要讲究内容,生活中就有很多免费玩具,比如一张废报纸,可以教孩子折成飞机、船等,让他感受到生活中的动手小乐趣。几粒小豆子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分类和数字逻辑。

而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选择专业的早教工具,比如小天才早教机,囊括了多种能力培养的内容,目前推出的五套内容套装中,就针对家长们关心的语言发展、英语学习、数字逻辑、情商培养等有重点的内容设置。除此之外,小天才对孩子心理的研究也很深入,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形象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育,引导孩子主动思考,主动领悟,早教的效果更加明显。

想要让孩子趁早独立该怎么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尽早的培养孩子们独立。那么问题来了,想要让孩子趁早独立该怎么做?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宝爸宝妈们大家好!我是小美医生心理部的小雪老师,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心理育儿知识,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小案例是:

独立这件事得趁早

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我们急着训练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大运动,可偏偏到了孩子能跑会跳的年纪了,很多家长开始不舍得让孩子动手。

其实,最好的训练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做事”。在孩子一岁左右,就可以让他们一起参与收拾玩具。把这一项”家务”当作游戏,让孩子乐在其中,孩子不会腻烦,在游戏中得到了锻炼,在锻炼中也开始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喂饭是中国家长最头疼的一件事,那是因为你放不开你的手。孩子在一周半之后,手眼协调能力已经很好了,这个时候,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吃饭。

但是,很多家长担心饭粒撒得到处都是。我想问一下,是扫地让你抓狂,还

是追着喂饭让你烦躁?孩子在幼儿园自己吃,可回到家就得喂饭,这一点让很多家长头疼。可这些都是自找的,既然他们有能力自己吃,为什么要喂他们?饿了自然就会吃饭,不饿你喂饭,大人孩子都痛苦。

独立是一个习惯,越早培养孩子越好。凡事你都去伸手“帮",他们都会认

为这件事,就应该由家长去做。

幼儿早教:当宝宝尖叫哭闹时该怎么做


幼儿做为年轻的父母,大家都难以避免会遭受幼年宝宝火冒三丈,乃至声嘶力竭一样的情况,应对那般的情况,大家心里的怒气好像也在斟酌、升級、扩散……直至不可遏制!欲望之中,大家会做些什么?有打的,有骂的,有躲的,有迁怒别人的……此外,当宝宝尖叫哭闹时该怎么做?所随着的情绪大概以下:

一、 心烦恼火

忙了一天回到家的爸爸妈妈们,大多数期待夜里能安安稳稳地读报纸、看电视剧、做些自身喜爱的事儿,或者搞些轻轻松松的亲子小游戏,殊不知宝宝并不可以時刻相互配合大家的愿望。当宝宝尖叫哭闹时该怎么做?幼儿

她们会由于自身的心身不给力哭闹起來,乃至大闹脾气。当家的爬满耳弥漫着狂叫、哭闹声,情绪当然心烦起來。尽管那样的情绪是以己度人,但对文化教育孩子却起不上一切合理的功效,大家也许能够做那样的试着,来减轻本身的情绪:

1、干一件自身非常享有的事儿。事儿并不一定如何非常,就算仅仅洗个冲澡、做下补水面膜、把音箱调高声,听首自身想听的歌曲、沏壶香茶,要是有益于缓解自身情绪的都可以,总而言之把自己和宝宝狂叫哭闹的情景临时防护,等搞定了自身心中的惊涛骇浪,再应对再次哭闹的孩子时,大家的心里便已不那麼非常容易“起球”;

2、回忆宝宝讨人喜欢的神色、童真童趣的语言。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讨人喜欢的一面,假如可以取得成功启用人的大脑中存储的这些資源,就会在心里泛起无尽怜爱的觉得,有利于淡化心烦和恼火的情绪;

3、认知能力调节。孩子的狂叫和哭闹并不一直蛮不讲理的,有时候意味着某类没法用语言表达能力的内涵,如果我们可以猜到,商品的哭泣声就会低一些,猜不对,商品的哭泣声就高昂些。有时候性子手游大作也是孩子自身尝试调整情绪的方式 之一,他不容易象成年人有那么多的方式能够发泄和迁移,因此这也是我们可以借题发挥的机遇,教會他大量发泄的方法。在我们的大脑在做相近所述的认知能力调节工作中时,心烦恼火的情绪便在不经意间中遁形了。

二、 无奈愧疚

这类情绪在年轻的母亲的身上经常发生。他们应对大闹脾气的宝宝,觉得到无可奈何、无

助,不清楚怎么做才适合,不由自主地念头是“我是个不过关的母亲”、“我消极怠工”,在

认知能力方面大家还可以做那样的调整:

沒有谁与生俱来会做妈妈,要担任就得学习培训,眼下这一珍贵的学习培训机遇决不能错过,我 一定能想到方法来。——历经一番调整情绪,再次入岗后的母亲就会变消沉为积极主动。当宝宝尖叫哭闹时该怎么做?幼儿

三、 惭愧恼怒

如果是朋友聚餐或有客到访的状况下,宝宝也无所顾忌地闹将起來,会致许多 父母

措不及防,有畏面部。就算平常这种父母看待孩子颇有耐心,但在“别人”眼前,她们

仍然会期待尽早“前去镇压”孩子的哭闹,储存自身的面部。

我们要做的便是在欲望以前,对自身喊“停”,这么多双双眼关心着这一幕,寓意

着有很多动能在这个场运行,也许它是个营造孩子个人行为的好机会,假如趁着这股动能把

孩子往益处去推,或许比平常暗地里文化教育孩子实际效果还行。例如,一个偏食的孩子,由于

餐桌上沒有满意的菜而大闹脾气,大家可以说,宝宝,这一凉拌菜心感觉好不好意思,如今

那么多的人都了解宝宝不喜欢吃它,它伤心欲绝哭起來……宝宝很可能被这一“童话故事”吸引住,从而改进自身的个人行为。

带孩子做了飞机场的父母都了解,空乘专业小妹会提示说“假如产生突发事件,请父母先

把自己的氧气面罩戴好,再帮孩子戴上”,对啊,如果我们做为父母都没法解决、有效

转换大家的负面信息情绪,又怎样协助宝宝接受和改进自身的情绪呢?因此当宝宝发脾气时,

当宝宝尖叫哭闹时该怎么做?大家最先要做的是解决自身的本质情绪,随后才有充足的聪慧去解决大家的宝宝。

孩子追星,家长怎么做?


青少年追星,是一个共有的现象,偶像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家长们都应该深思:当孩子追星,我们应该怎么做?

不应该简单地斥责打骂

中小学生是追星大军中的主力军,因而,“青少年如何健康追星”、“家长父母该如何面对孩子追星”等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否则还会出现“第二个杨丽娟”!

很显然,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是难以避免的,而合理追星是一种追求成功的心理渴求,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从此层面看,青少年合理适度的追星行为,是可以转化为对成功的自我激励,促进青少年个人的心理成熟和健康发展的。首先,青少年内心的向往追求,可以通过他所崇拜的偶像展示出来,不仅能以“星”的光鲜外形为模仿对象,也能以追求“星”的理想人格品质作为自我奋斗目标。其次,青少年终日忙碌于繁重而枯燥的学习,而追星可以让他们把学习生活中的郁闷、烦躁宣泄出来,追求更符合自身定位的沟通和交流,这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无益处。由是观之,解决青少年盲目追星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心理引导。

在笔者看来,针对青少年的追星现象,社会应该更多地采用对话和交流的方式引导他们的审美趣味,提高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而家长们则应该正确看待孩子崇拜偶像的行为,对儿女进行更好的心理说服教育。当家长发现小孩有追星行为的时候,不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该简单地斥责打骂。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们分析到底喜欢明星什么,从他们身上能找到什么好的优点进行借鉴等。

总而言之,青少年追星属于正常现象,只要追星有度,所追的“星”自然而然会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楷模、榜样,从而将追星的热情转化为自己奋斗的动力。

妈妈说:与孩子一起追星

信息化时代,想要孩子与铺天盖地而来的“明星”完全“隔离”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的女儿也是一名小“追星族”。所幸,此女追星朝三暮四,从不固定,上个月喜欢周杰伦,下个月又爱上张靓颖,并不那么偏执。可怜了我口袋里的人民币,买海报、买碟片、发短信,更要命的是那些明星们代言的产品,用不用得着也得买点儿,名曰:支持一把。

对于女儿追星之事,起初,我心里也曾非常着急:不顺着她吧,怕引发她的逆反心理;顺了她吧,又担心她长此以往荒废学业、迷失自我。后来,我偶然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大禹治水,疏而不堵。何不在孩子追星的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只要有了适时引导,我相信她不会沉湎其中不能自拔。想要引导,就必须比她更清楚明星,进而从中寻找契机。所以,从那一刻起,我作了一个疯狂的决定:陪女儿一起追星。

女儿有她的一套“装备”:海报、口袋书、明星纸贴……我有我的秘密武器:及时、同步从网上搜索下载女儿崇拜的明星资料,包括身高、体重、生日、喜好等等,一应俱全。偶尔还会跟女儿就某条信息的出入争得面红耳赤。其实,与她争执只是想让她知道,追星是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并不代表青春与时尚,你看,妈妈也会,从而淡化“追星族”在她心目中的优越感和影响力。

女儿喜欢周杰伦的那段时间,我跟她说:“你看人家周杰伦,不仅人长得帅、会唱歌、谱曲、演戏,还会弹钢琴。长得帅、会唱歌是先天条件好,你也具备。但谱曲、弹钢琴都是需要后天努力才能够达到的。什么时候妈妈也给你报个声乐、器乐班去培养一下?”女儿想了想,爽快地同意了。我偷笑不止,要知道,以前也曾说要送她去培训班,她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女儿爱上张靓颖的那段时间,我跟她说:“你看人家张靓颖,人长得漂亮,舞跳得漂亮,英文歌唱得更是漂亮。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你的偶像,人家用英语和你对话,你答得上来吗?”女儿摇了摇头,沉默了一会儿后说:“妈妈,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英语,将来总有一天我也能和张靓颖一样,用英文唱歌。”我相信,她会努力的。

女儿最近又喜欢上了韩国的一个美少女组合,我赶紧偷偷托人帮我联系会教韩语的老师,打算让女儿接受一下韩语基础教育,想必她会很乐意。这样一来,说不定哪天咱家就冒出一位会多国语言的美女呢!

下一个,我不知道女儿喜欢的会是哪位明星,不过我知道,无论他(她)是谁,我都能从其身上找到可“利用”之处,用来教育、引导我的孩子。这没什么不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