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早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早教最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家长要怎么做?”,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是怎么回事?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而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家长要如何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攻击行为有以下7大对策:

1、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

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2、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

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

3、教孩子懂得宣泄情感

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因此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

4、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

有些孩子见到小动物,会去虐待它,以发泄内心的愤怒。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孩子的爱怜之心。这种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是纠正孩子攻击行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5、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冷处理”

所谓“冷处理”,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原型。如果把这种方法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6、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7、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

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不要因自己对某些事情不顺心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夫妻之间要避免争吵打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相关阅读

孩子有退缩性行为怎么办


有的孩子不声不响,沉默寡言,不闹事,不出门,不合群,总是自己一个人玩,一旦环境改变,就会表现出恐惧、不安,一般将这类儿童的行为称为退缩性行为。退缩性行为一般在5~7岁时才被发现,因为更小的孩子基本上都在父母亲人身边生活,不注意或较难发现适应上的异常举动,甚至有些退缩性行为往往被视为文静听话而得到赞美,只是在进入幼儿园或小学以及遇到一些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才发现孩子的行为不正常。造成孩子退缩性行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孩子自身的素质。孩子由于体弱多病,常常被关在家里一个人呆着,玩积木、看电视、翻图书、缺少与同伴交往、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退缩性行为。

2、爸爸妈妈或其他成人由于对孩子有偏见,在言行上流露出对他的冷淡和失望,使孩子在心灵深处潜藏着一种极为可怕的不安全感,并且对自己越来越缺乏信心。

3、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照顾过分周到的孩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寸步不离父母,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就会失去安全感。

4、父母行为怪癖,家庭不和及意外事件也是造成孩子退缩行为的原因。

孩子有了退缩性行为,怎么办呢?

1、提高孩子的自身素质。首先要保证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这是防止孩子出现退缩性行为的先决条件。另外要帮助孩子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

2、改变对孩子的不良态度。要用爱去温暖孩子孤寂的心,平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与孩子接触、交流,尤其当孩子感到别人不理解他时,爸爸妈妈能够体贴关心他,站在他的立场倾听他的心声。

3、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适应力,并教给他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爸爸妈妈要多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玩,同时鼓励他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耍。家长要与幼儿园联系,让教师引导他参加集体和小组游戏,注意发挥他在游戏中的作用,培养兴趣,产生对同伴的信赖和情感的共鸣。

4、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要经常鼓励孩子自己做事,绝不要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以免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5、如教育训练无效,可找专科医生治疗。

七招缓解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经历咬人、打人的阶段,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成长阶段。一般情况下采用淡化的方法很快就会过渡过去。但是也有不少宝宝会进而养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习惯,需要大人加以纠正。造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打人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可能是他发泄不快的一种方法;也可能是模仿别的小朋友、家长或电视的行为等等。咬人可能是1岁半前口唇期宝宝的探索性行为;可能是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也可能是亲吻的表现,不过是力度掌握的不准而已。对于这些攻击性行为,家长要注意:

⑴家长要以身作则,平日不要有打孩子等攻击性行为。

⑵不要让孩子看暴力电视。

⑶平时要教育宝宝讲文明,在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要友好,不要打人骂人,如果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要道歉。

⑷要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特别是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

⑸教孩子讲出愤怒的情绪,家长加以适当的疏导。

⑹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打了,家长要勇于批评别人的孩子。否则,我们的宝宝会失去安全感,觉得只有打别人才能保护自己。

⑺不能双重标准,自己孩子被攻击就没完没了地大吵大闹;自己孩子攻击了别人就无所谓,甚至洋洋得意,这只能给孩子非常坏的影响。

早教咨询:浅析宝宝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所谓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而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中都会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我们这里聊聊在宝宝阶段的攻击性行为原因。

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性时期是婴幼儿时期。父母对孩子的需求的绝对满足,甚至不与别人分享。造成了占有欲望强的不良心理。而家长的溺爱放纵,更加促使他们的为所欲为,甚至以攻击来发泄不满情绪,而伤害他人。

而细谈攻击性行为,会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即男孩的这一现象尤女孩更甚。男孩在受到攻击后,会首先想到攻击报复。如果忽视这一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就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为犯罪行为。

原因分析:

周围环境原因

宝宝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差,所以对于电影或生活中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模仿的可能性大。资料表明,常看暴力影视的孩子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即 大众传媒 的不良影响。

父母教育原因

1、如果在宝宝第一次做出攻击行为时,父母不仅不教导改正,还因为觉得好玩儿来逗引宝宝重复这一行为,就会给宝宝一个错误 的信息,即攻击可以是很有趣的行为。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宝宝形成攻击他人的习惯。

2、如果父母在宝宝做错事时不加以教导,而只是大骂。就会使宝宝产生抵触情绪。并把这一情绪发泄到比他更弱小的人身上。更有甚者,有些父母因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就教导宝宝不示弱,“如果有人欺负你,就狠狠的揍回去!”这无疑助长了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宝宝自身原因

其实宝宝在2,3岁的时候还无法控制情绪。因此当他们感到被忽略,缺乏安全,压抑,嫉妒等负面情绪的时候,就会采取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以及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孩子有偏差行为怎么办?


当您家孩子出现难以相处的毛病以及问题行为时,他可能会在各方面以不同方式表达反抗。他们常有一些共同特质,如: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过度戏剧化、对被要求的事抵死不从。然而这些偏差行为,可不只是过渡阶段,有可能会从童年期、青春期,一路蔓延到成人期。如果家长只是漫无目的地等待孩子成熟、不再不守规矩,只会让情况恶化而难以解决。身为父母的职责,就是教孩子表现出适当的言行举止,而不是为他们的失当行为找藉口。

误解会导致更多偏差行为

偏差行为是一种恶性循环,当偏差的孩子感到被误解时,就会越不听话。当他越不听话,你就会越感到挫折,而这种挫折又会回过头来影响你的反应,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误解。孩子越是感到被误解,行为就会越不乖,如此恶性循环不已。

容易造成误解的9大陷阱

会造成误解偏差孩子的原因非常多,但如果你了解的话就可以避免。以下是许多父母因为这么做而无法理解孩子的例子,如果你发现自己常习惯性陷入其中一个、或多个陷阱的话,也不必过于自责——因为不只是你会如此。你可以改变情势,而这些知识会让你更有力量。

1期待孩子还没准备好就能做某些事

当你想了解孩子时,过度期待反而会把情况弄得更复杂,像是要求三岁小孩立正站好,或是要求四岁小孩把房间弄干净。我们不该指望中年级学童不会忘东忘西,或是期待高年级学生知道该从生命中得到什么。

2过度论断偶然的不当行为

若是孩子辜负了你的期待,你可能会以为他是在反抗你,而不是从他的角度进一步探究他的处境,而这也会影响你所认为的事情真相。偏差孩子会倾向表现出偏差行为,但这并不表示他的行为举止总是如此偏差。每个小孩偶而都会表现出偏差行为,但你必须要能区分一般负面行为与偏差行为的差别。偏差孩子的父母总是忽略了这种可能性,因为他们早已习惯将孩子每个负面行为都视为是偏差行为了。俗话说:“你认为是怎么样,事实就是怎么样。”所以一旦你开始寻找孩子不偏差的行为,就会发现其实他们有很多行为并不偏差。

3希望孩子的行为不像个孩子

父母很容易忘记身为小孩是怎么回事,总是期待他们会表现得像个成人,而不是符合他们年龄应有的样子。一个健康的孩子也可能会不受管束、吵闹、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所有这些毛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都是一般小孩会有的特征。然而我们的社会与社会价值对完美行为的标准却很畸形。当你假设孩子的表现是行为偏差之前,请先审视一下他的行为与他年龄的关联。

4期待孩子符合你的需要

你跟大多数父母一样,总是期待,甚至是要求孩子能符合你的需要一安静、乖乖睡觉、听话等。身为父母的职责不是别的,而是要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当你发现自己因为孩子而让你心烦、或是不让你做某些重要事情而生气时,请先深呼吸一口,记住你必须先满足孩子的需要。你越是了解孩子所面临的挑战,就越不容易生气。我不是鼓励你让孩子用很坏的态度对你,或是爬到你的头上去。我的意思是,若是你放宽了对孩子的期待,他便有可能做出更符合你要求的事。如果他无法符合你的要求,请先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不要急着感到沮丧或生气。

5视孩子的错误自己的错误

你的孩子缺乏人生经验,所以无可避免会犯错。人不论在什么年龄都会犯错。尽管如此,父母还是很容易因为孩子犯错而责怪自己,而不是试图帮助他或了解他。请不要掉入视孩子的错误为自己负面反映的陷阱。请你帮你自己跟孩子一个忙,就是不要把孩子的错视为是自己的错。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千万不要期待孩子二十四小时都不会犯错。

6忽略了言语伤害孩子的影响力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体罚孩子是错误且有害的,但他们却忘了愤怒的话语、侮辱与责怪,同样也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当孩子受到语言性攻击时,自然会认为是他做错事。孩子虚张声势的偏差行为,很容易让你误以为任何事都无法改变他,但我可以告诉你,任何年龄的偏差孩子都曾因父母的语言伤害,而被伤得很深。为了避免掉入这样的陷阱,请你想像当你做了或说了什么之后,你的孩子会作何感想。

7忽略爱的力量有多大

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很容易忘了拥抱他,以及用温柔的语言给他关爱、安心、自尊、安全感,反而会陷入责怪他们做出不当行为的恶性循环。许多令人动容的突破性发展,都是从偏差孩子的父母拥抱孩子开始的,我从来没听过有哪个孩子会抱怨自己被爱得太多。

8忘了孩子会从你的行为中学习

孩子观察你很长一段时间了。他记在心里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为了打小孩而打小孩的父母,却告诉孩子说打人是不对,事实上等于是在告诉他打人是对的,或至少是反映了自己有某种权力。孩子若是在敌意中成长,他们会学到如何战斗,孩子若是在善意与关怀中成长,他们会学到如何尊重。若是父母能以平和的解决方式来面对问题,会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平和的成人。有些一般认为是问题的问题,反而能够给你一个绝佳机会,让你可以教导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因为如此,孩子可以得到绝佳的学习机会,从实际生活中学到真正的事物。

9只看孩子表面的行为,却未体察他的内心

当孩子的行为让你失望时,你必须持续保持乐观的心态。你必须假设他是心存善意,而且是在你能接受的范围,及根据他自己的经验才会做出这些事。如果你总是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孩子,他将会不受制于你,而能够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从正面角度看待偏差的孩子吧!

言语赞美纠正孩子的偏差行为

由上面文字可知,言语伤害之大,足以让孩子受伤很深;但同时言语赞美却对孩子的正面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当你赞美孩子时,请务必将以下几点谨记于心:

诚心诚意最重要:你赞美得更具体,会让孩子觉得更真诚,也更有效力。用具体的话语赞美孩子,可以增加对他评价的诚意,也能帮他正确地了解自己做了什么正确事。

赞美的话不必多:请你用正面的方式来评价他,并请你说得简单点,然后就别再一直说了,孩子听到你的赞美绝对会感到很开心的。

明白表示前后差别:让孩子知道他做了什么事跟以前不同,以及这么做为何对他有帮忙是很重要的。譬如:“当我在讲电话的时候,你愿意安安静静地吃东西,可以让我专心讲电话,真的让我很感激。”

越快赞美越好:在你看到孩子做出正面行为时,请尽快赞美他。你拖得越久才赞美他,能影响孩子日后做出这种行为的欲望及动机就越小。当然,有时你会错过了赞美孩子的黄金时间,特别是在一开始时。不过你还是可以告诉他说:“我很认真告诉你,我注意到今天你愿意跟弟弟一起玩玩具了,你真是体贴。”

赞美的话要多样且随机:当你赞美孩子时,请避免每次都使用同样的话。赞美的字眼越多样化,就越能打动孩子的心。请你花一分钟想想以下情形:如果有人每天经过你面前用同样的语调和行动跟你说“嗨”,你的注意力很容易就会被其它事给岔开了。如果那个人表现得更活泼,或是问你一些问题,你可能会更注意到他。如果孩子做了什么不错的事,而你每次都说“做得好”,这句赞美会逐渐失去了意义,而且孩子会觉得你只是不经大脑就脱口而出。使用不同赞美的字眼,会让孩子认为你的赞美诚心诚意,并且会乐于接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