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度用力“教”与“学”的过程中,孩子天生的直觉与创意被压抑或扼杀,站在原创的观点上,“教”反而是一种危险的事。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无中生有,不能教也无法学,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幼儿从一岁开始就能涂鸦了,此时他需要的不是“教”,而是可供自由发挥才情与想像的宽广空间,亲自去体验。

色彩与美感需要培养

同时专家也提醒,艺术虽然不能教,但美感的培育与色彩认知则是需要教导与不断练习的。要培育美感及对色彩认知,最好的方式是拜大自然为师,以原野山林的自然原色,作为认识色彩的第一步。

成人总以为从婴儿房到幼儿园,都需以高彩度的亮色系或是各种颜色鲜艳的卡通人物,才能吸引幼儿注意,其实,每天浸泡在这样一个混色染缸中,却会造成孩子对色调的无感与错感。专家指出,不少幼儿的画,线条描绘力很强,但色彩却多而杂,显示出对色彩的感应度极有待开发与练习,要知道色彩智能并不一定随着年龄增进,而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培养。

孩子是创意大师

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他们不需要像成人般,得要摆脱视觉惯性的束缚,以纯净的眼睛,便能直达事物的本然核心;这些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因此本世界的伟大画家如毕加索、米罗等人,都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的艺术突破,及建立个人独特的风格,转向原始艺术或儿童绘画寻求灵感,以开拓全新的视野与可能性。

幼儿的纯净还未受到污染,能不受到视觉惯性的束缚,以守全直觉式的观察画出“心像”,是他们的本能,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许多甚至艺术大师所毕生追求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片想像活土若未经灌溉滋养,终会逐渐干枯。若想保有这份原创活力,应帮助孩子建立自发性的价值观,并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敏锐度。

孩子有“画不像”的自由

画得“像”,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绘画在于满足幼儿涂鸦的欲望与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借由不同体裁的创作与形、色运用,开发生命的美感经验。

正确的美育观念,才能保护孩子珍贵的原创性,在升学主义下成长的父母与教师,太过份于成果导向,并对技巧性过度需求,只求画得“像”,却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

父母与老师在提供环境与材料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引导”,虽然幼儿没有开发的视觉对周遭漫不经心,但已经有内在的吸收心智;透过绘画,养成观察与联想。创造力不能直接给予,要从内在点燃,成人应该珍惜幼儿的原创自由,打破“画得像,才是画得好”的迷思,还给孩子自由涂鸦的创作自由。

大人插手孩子缩手

成人的干涉与过度的成果导向,是扼杀创意的元凶!让孩子尽情自由地涂鸦吧!这是生命初期一种奇妙的天赋本能,就如教育专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

这是原本深藏的潜能,父母或老师应把握这个稍纵即逝的本能,从涂鸦期开启孩子的创造之门,一旦年纪渐增,逐渐受社会种种所制约后,这个丰沛的创造力,将逐渐丧失,而且可能是永久地失去。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幼儿的自由意志在涂鸦中获得抒发,成为寻求独立及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开端,自信与个人独特性的逐渐形成。

但是涂鸦时专注且伴随创作快感的孩子,却老是被父母所干扰。看到满纸错乱无章的线条,便以为孩子不会画,急忙要教他或是送去才艺班,其实从两岁起的“错乱涂鸦”到四岁的“命名涂鸦”这段时期,所画的一片混沌,只有孩子自己才看得懂,但是只要成人一开始插手指导,这个自我探索的旅程便宣告中止。

当孩子说“我不会画”,大人开始“示范教学”,孩子便从此养成依赖的习惯,不懂得独立思考,自信心也在成人的指责中丧失。请了解到这是一段自然必经的过程,父母不用急也不急不来,过早介入与干预,就是提早剥夺孩子体验天马行空想像的自由,孩子大了,自然开始会逐渐画得像,但却可能逐渐失去可贵的原创性。

看看许多成人眼中所谓“画得好”的作品,却充满了僵化概念及成人拙劣指导的轨迹,大人的无知却错杀孩子的才情,令人惋惜。

“错乱涂鸦”和“命名涂鸦”

1、错乱涂鸦

由于动作协调性不够,画在纸上的画是一些凌乱的线条,有时还会将线条画出纸外。

2、命名涂鸦

到了此阶段,幼儿虽尚未能画出具体形象,但已经能借由图画表达一些意念,一面画一面喃喃自语,画完了,还会帮这幅画命名。

我有“画”要说

画作是幼儿无声的语言,当幼儿还无法以明确的语言表达他心中想说的或是某种委屈时,借由不同的线条与色彩,以绘画代替口语“说”出来。此外,有自闭症等精神偏差的孩子,也可从其中找寻病因,作为诊治线索,并以绘画作为治疗的手段之一,疏导郁结的情绪,协助病童恢复和外界的沟通,即所谓的“绘画治疗”。

若孩子因画出心中想说的,而受到成人指责,以后不会再画“真画”,只画“大人想看的”,不但关闭了与成人沟通的管道,情绪纾缓的出口也少了一个。那么可以从画中读出孩子想说什么吗?专家认为,会教画不一定懂得儿童心理,同时专家建议,若孩子只是画一些恐怖血腥的画,并无出现明显的偏差行为,父母毋须妄自揣测或过度紧张,他可能只是暴力卡通看多了。

不要急着作道德教育,要先寻找问题的核心。必要时可寻求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协助,从幼儿绘画形色中的组合与象征,分析幼儿的心理状况与投射,借以诊断幼儿的问题并寻求矫治方式。

艺术鉴赏前先作功课

美术教育不一定要从画画开始,把握名画鉴赏的机会,也是让孩子参与接触艺术的另一种好方法。但艺术鉴赏并非只是单纯的“看”,可以结合故事、戏剧与舞蹈,拉近孩子与画的距离。

如利用故事解说让孩子了解画家背景,利用戏剧方式让孩子扮演画中角色,或是舞动出来,接着在实际欣赏画作之后,让孩子画出他的感想或是改写名画,从事前暖身,到亲眼鉴赏到实际动手画,才是完整的鉴赏活动,对孩子才能发挥功效。

进入美术馆之前,应有相当的暖身动作。只在画室作画,眼界与格局都会日逐狭窄,因此艺术鉴赏已成为欧美美术教育的重点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完整的艺术观。

“如何欣赏艺术”也是一种艺术。若未先作好暖身功课,只是一窝蜂地跟着大批人潮凑热闹,孩子看不懂,产生不耐烦,也影响大人的心情,再加上展览会场的嘈杂与空气流通不良,及许多不守规矩人士的“错误示范”,只怕孩子学会的是一堆坏习惯,或是想到艺术就头痛,反而成了一个不好的开始。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父母施教锦囊

·艺术不能教,但美感与色彩认知需要调教与培养。

·尊重孩子的涂鸦自由,画得“像”,并不表示画得“好”。

·用“引导”代替“示范”教法,以免扼杀孩子的原创活力。

·由画中读孩子的心事,必要时可寻求专家协助。

·上美术馆前先作“暖身动作”,一窝蜂地赶凑热闹对孩子并无好处。

扩展阅读

童画,不以像不像为好坏标准


所有的孩子都是涂鸦的天才,但是为什么在长大之后还能对绘画保持兴趣的人很少呢?不能不说跟我们成人的态度有关系。我们大人,不是在关注孩子喜不喜欢画,而是关注他画得好不好?像不像?所谓的好和像还都是大人的标准。

大人们总是设立太高的目标,这个高是对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的高,而不是大人心中的高。

因为我们成人会觉得,画一个圈,涂上红色,这多简单啊。但是没有考虑到这对一个笔都拿不稳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的一件事。我们所说的“给孩子制造犯错的机会”指的就是这个,设立一个过高的目标,孩子完不成,大人就觉得他犯了错,一方面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

欣慰的是,现在的家长们因为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在育儿方面越来越趋向于理智,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不能强迫孩子去学画画什么的。

但是显然这样还不够,他们还不能科学地看到孩子在所有活动中的规律性,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总是想一口吃个胖子,而不是根据孩子的现状去激发和鼓励他。

比如说,孩子们不想学画画,好,明事理的大人就不再去强迫他们,非要他们学习。可如果孩子想画画了,大人们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当孩子喜欢乱涂乱画时,你偏要说:“来,画个苹果吧!”结果他画的东西不是你认为的苹果的样子,你就生气、着急,想方设法地告诉孩子“真正的画应该是什么样”,还不惜亲自上阵示范一番,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又犯了错误,等于还是给孩子们强加了大人的想法。

大人们容易把问题想得太简单、太直接,张开嘴讲大道理是多省事的一件事啊,但这往往也是最没效果的教育方法。

在育儿问题上,也应该三思而后行。教育孩子是个很琐碎细致的工作。很多理论的东西,家长们学会了其一,不知道其二,而且书上的专家指导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勤思考勤动脑,遇到很小的问题都应该琢磨一下。首先家长就要形成一个好习惯,尽量做每件事,都别给孩子制造犯错的机会,不要给他设定一个特别高的目标,孩子根本达不到。要允许孩子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让孩子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发展起来。

请误拿“像不像”评价宝宝的画


所谓美术辅导班,总会拿“像不像”、“好看不好看”来作为评判儿童画的标准,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一个小朋友在画图时,把妈妈的脸涂成了青色的。幼儿园老师批评他说:“你怎么能把人的脸画成青颜色呢?忘了上课时老师是怎么教大家的吗?”这位小朋友很委屈地嘟囔道:“妈妈常对我发脾气,每回她的脸都是铁青铁青的嘛。”

讲这个故事的是少年宫的美术指导王蕾。王老师说,有些家长或老师,特别是一些社会上的所谓美术辅导班,总会拿“像不像”、“好看不好看”来作为评判儿童画的标准,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请误拿“像不像”评价宝宝的画

那么,如何避免误区,更好地挖掘与提升孩子绘画的热情呢?

1、要认识到,许多儿童画是与其身心发育的年龄特征相吻合的。

常听有家长训斥孩子:“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王老师说,所谓“像不像”是指将孩子的画与实物比较,以与实物形象相符合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从这种观点出发,家长自然而然地就要指责孩子画中的毛病了,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予以贬斥或嘲笑。其实,孩子们的有些即兴发挥,是童趣的真实流露,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在里面。一般来说,2到3岁是孩子的“涂鸦期”,3到4岁孩童的画是处于“抽象象征期”,4到7岁是“主观写实期”,只有到8岁以上才进入“客观写实期”。所以,要孩子的画与客观实物基本一致,这样的写实程度是要以达到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度为前提的。

2、一定要满腔热情地与孩子共享绘画的乐趣,使孩子感到他的画得到了成人的首肯和接纳。

王老师说,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儿童画常常会让人忍俊不禁。比如,戴的帽子不是紧扣在脑袋上的,而是略略浮在半空;画的房屋始终是“透明”的,屋里的人与事,外人会一目了然;无论什么样的人物,反映到纸上则往往得五官大、四肢小;尤其是有不少孩子在画人物的手臂时,喜欢从齐腰处开始画,而不是从双肩画起,画中人会变得十分夸张。看到这样的画,家长不妨和孩子一同分享快乐,要善于引导他们尽可能地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去作画。

3、表扬不要太空泛,应该言之有物。

对孩子在绘画上的点滴长处和进步,家长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表现信心和主动绘画的积极性,千万不要因为家长不正确的评价态度,使儿童产生挫折感。例如,有位叫楠楠的小朋友,她的爸爸在为她布置儿童房时,有一面的墙壁就是用孩子平时的绘画作品来装饰的,每当家中来客人时,总要带大家参观一下这间“画室”,在大家的称赞声中,楠楠更自信了,还拿到了全市比赛的二等奖。

引导有美术才能的孩子


孩子有美术才能,家长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态度:

1、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是“天才的画家”,放纵并满足孩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种行为会使孩子养成骄傲自满的心理而不再上进。

2、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剥夺孩子的各种爱好和游戏时间,一心让孩子学画。违背了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会挫伤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畏惧绘画,产生烦燥、厌恶的情绪。

3、对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不理不睬,而是按照自己的愿意强迫孩子学弹琴、学认字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硬逼着孩子做他不感兴趣的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珍惜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循循善诱,给予正确的指导,努力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美术能力。

家长的表现哪一种好?回答肯定是第四种。当您发现孩子有美术才能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遵照以“练”为主的原则,发展孩子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初步掌握粗浅的美术知识,熟练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运用。

2、让孩子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和眼、脑、手的综合训练,发展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使孩子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技巧。

3、让孩子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有更多创作的自由和表达的机会,引导孩子大胆想像,大胆绘画和创作,鼓励孩子突破模式,充分发挥创作才能。

4、当孩子自发作画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成人的要求去画。当孩子画得恰到好处时,成人可以从旁叫声“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以建议启发的口吻给予指点,绝对不能取而代之。

5、让孩子多学一些适合幼儿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如有条件可让孩子参加美术班的学习或请专家指导。

6、为孩子创造条件,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比赛,让孩子的美术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对于孩子取得的成绩要多肯定,多鼓励,让孩子尝试成功的喜悦。

儿童早教:如何引导有美术才能的孩子


如何引导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儿童孩子有美术才可以,父母一般会出现下列几类心态:

1、得意忘形,觉得自身的孩子很聪慧,是“奇才的美术家”,放肆并考虑孩子一切有效与不科学的规定。这类个人行为会使孩子培养骄傲自大的心理状态而已不勤奋。如何引导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儿童

2、揠苗助长,急功近利。夺走孩子的各种各样喜好和游戏时间,一心让孩子教画。违反了孩子的生理学、心理状态发展趋势水准,通常会伤害到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惧怕美术绘画,造成心烦气躁、厌烦的心态。

3、对孩子的初期美术才可以爱理不理,只是依照自身的想要逼迫孩子学弹钢琴、学认字等。“兴趣爱好是学习的动力”,硬逼着孩子做他没什么兴趣的事,会使孩子造成青春期叛逆。

4、爱惜孩子的初期美术才可以,谆谆教导,给与恰当的具体指导,勤奋塑造和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各层面美术能力。如何引导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儿童

父母的主要表现哪一种好?回应肯定是第四种。

当您发觉孩子有美术才可以时要留意下列层面:

1、遵循以“练”主导的标准,发展趋势孩子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基本把握浅显的美术专业知识,娴熟美术专用工具和原材料的应用。 2、让孩子根据各种各样美术主题活动和眼、脑、手的综合性训炼,发展趋势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创造力,使孩子把握美术的专业技能方法。

3、让孩子在看一下、想一想、绘画、做个、玩下中,有大量写作的随意和表述的机遇,正确引导孩子胆大想象,胆大美术绘画和写作,激励孩子提升方式,充分运用创作才能。

4、当孩子自发性绘画时,无须奢求孩子一定要按成人的规定去画。当孩子画得恰如其分时,成人能够 从旁鸣叫声“好”,协助孩子塑造信心,并以提议启迪的语气给与指导,肯定不可以取代它的。

5、让孩子多学一些合适儿童的美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若有标准可让孩子报名参加美术班的学习培训或请专家团队。

6、如何引导有美术才能的孩子?为孩子发挥特长,报名参加各种各样方式的美术赛事,让孩子的美术才可以充足获得充分发挥。针对孩子获得的成绩要多毫无疑问,多激励,让孩子试着成功的喜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