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的入学准备

2021-04-04 学龄前儿童的入学准备 智力胎教 小学入学准备智力

学龄前期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42月

大运动:两脚交替上楼、并足从楼梯末级跳下

精细动作:模仿画正方形

适应能力:懂得“5”、说出图形名称(△○□)

语言:会在示范后说出至少一个反义词

社交行为:会穿上衣

48月

大运动:独脚站5秒

精细动作:会画人像的三个部位

适应能力:会拼圆形(四个1/4圆)、正方形(两个正三角);说出图画中缺什么(6个说出2个即可)

语言:知道苹果一刀切开有几块、说出4个反义词

社交行为:能回答:吃饭前为什么要洗手。

54月

大运动:独脚站立10秒、足尖对脚跟向前走2米

精细动作:能用筷子夹花生米

适应能力:照图拼椭圆型(4片)、说出图画中缺什么(6个说出3个即可)

语言:会数手指;能说出衣服、钟、眼睛的作用(3个说对2个即可)

社交行为:认识红、黄、绿、蓝四种颜色

60月

大运动:能接球

精细动作:会画人像的7个部位

适应能力:看图回答:鸡在水中游,哪不对?;说出图画中缺什么(6个说出5个即可)

语言:会认10以内的数字、能说出两种圆型的东西

社交行为:能说出桌子、鞋、房子是用什么做的

66月

大运动:足尖对足跟向后走2米

精细动作:画人像10个部位

适应能力:知道左右、会拼长方形(两片直角三角形)

语言:能回答:你姓什么?;能回答:为什么要上班?窗户的作用?苹果、香蕉的共同点

社交行为:能回答:你家住哪里?(回答到:街名、门牌号);能回答:2+3=?5-2=?

72月

大运动:排球2下

精细动作:会拼小人(头、胳膊、身子、腿)、会写自己的名字

适应能力:能回答:雨下看书对吗?、懂得星期几的概念

语言:一年有哪四个季节、什么动物没有脚?

社交行为:你拣到钱包怎么办?、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相关推荐

幼儿期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期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15月

大运动:独走自如

精细动作:自发乱画、从瓶中拿到小丸(不能提示“倒出”)

适应能力:翻书两次、盖上圆盒

语言:会听指示指出眼耳鼻口手(5个指出3个即可)、说3-5个字(知道意思,“爸妈”除外)

社交行为:会脱袜子(脱下而非拉下)

18月

大运动:扔球无方向

精细动作:模仿画道道

适应能力:积木搭高四块、将圆形积木放入圆形空格(型板正面对他)

语言:懂得三个投向(站三个不同方向,向他要东西)、说出10个字(知道意思,“爸妈”除外)

社交行为:白天会控制大小便

21月

大运动:会脚尖走、扶墙上楼

精细动作:玻璃丝穿过扣眼

适应能力:积木搭高7-8块、将圆形积木放入圆形空格(型板平面转180)

语言:回答简单问题、说3-5个字的句子

社交行为:开口表示个人需要

24月

大运动:双足跳离地面

精细动作:玻璃丝穿过扣眼并拉住线

适应能力:一页页翻书;将圆、方、三角放入准确放入相同形状的空格

语言:说两句以上儿歌、会问:“这是什么?”

社交行为:会说常见物的用途

27月

大运动:独自上楼、独自下楼

精细动作:模仿画竖道

适应能力:认识大小;型板随意放置,仍能将圆、方、三角放入准确放入相同形状的空格

语言:会说8-10个字的句子

社交行为:会脱单衣或裤子、开始有是非观念

30月

大运动:独脚站2秒

精细动作:模仿用积木搭桥、穿扣子3-5个

适应能力:知道1与许多的区别、知道红色

语言:看图说出物体的名称10个

社交行为:用两个杯子来回倒水不洒

33月

大运动:会立定跳远

精细动作:模仿画圆

适应能力:懂得“里”、“外”;积木搭高10块

语言:说出人物性别;连续执行三个命令(擦桌、摇铃、搬凳)

社交行为:会穿鞋、会解扣子

36月

大运动:两脚交替跳

精细动作:折纸边角整齐(长方形)、模仿画十字

适应能力:认识两种颜色、懂得“2”

语言:懂得“冷了”、“累了”、“饿了”;看图说出物体名称14样

社交行为:会扣扣子

学龄期儿童智力发育有何特点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想要给宝宝的将来打好基础,有些家长会选择早期教育宝宝。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龄期儿童智力发育有何特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龄期是指进入小学后到青春发育期前的这段时间(一般为6~12岁),这一时期脑的形态结构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较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语言能力的发展:此期儿童言语能力是从听和说的言语向看和写的言语发展,处于日常生活用语向专门学习系统的母语过渡中,并由口头对话的言语向独白式言语发展,其书面语言的“写”落后于看、听、说。一般词义熟悉或口语常用的字容易识记,在低年级时,由于对字形只有模糊的印象,字义的理解不确切,易出现错别字。在低年级时不能明确掌握语法结构,只是在实际应用上掌握,约从四年级开始,儿童才能自觉地掌握语法结构。

②观察力的发展:此期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处于描述对象阶段,虽较学前期儿童发展,但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持久性,其中缺乏目的性是此期儿童观察的一个显著特点,常影响儿童的观察效果。

③记忆力的发展:此期儿童记忆力发展虽较学前期稍慢,但在11岁以前仍有显著的提高,其记忆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记忆储存时间也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意记忆及有意记忆均在发展,但有意记忆发展更快,此期已占主导地位,随着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提高和改进有意记忆不断得到改造和发展;词的抽象记忆快速发展,逐渐占主导地位。

④想象力的发展: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意到有意,从再造想象到创造想象的发展过程,此期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积累,想象的无意性、模仿性逐渐减少,而有意性、现实性及创造性想象逐渐增多,如在看图作文中能想象出许多生动的、合情合理的情节,但此期儿童想象的目的性、复杂性及概括性还不高。

⑤思维能力的发展: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这种质变是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开始时常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及不自觉性;在整个学龄期,儿童的抽象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总趋势是抽象逻辑思维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但对于各门具体的学科来讲,儿童思维又表现出很大的不均衡性,一般对于比较熟悉的,较容易与具体形象相联系的概念,思维水平较高,对于比较生疏而距形象较远的概念,思维水平较低。学龄期儿童的理解处于不断发展中,小学低年级儿童以直接理解为主,对于内容的具体形象理解得较好,而对于内容的思想意义方面不能理解;中、高年级的儿童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经验的增长,间接理解逐步占主导地位,并能理解一定的抽象内容。

怎样开发学龄前期儿童的智力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早期教育是对婴幼儿进行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怎样开发学龄前期儿童的智力》,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学龄前期儿童智力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随意运动及口头言语的发展,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想象力的发展,创造力的萌芽及发展,好奇多问是其特点,这是学前儿童智力开发的基础。学龄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基本方法是:①组织和安排多种游戏活动,从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②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学习,不断发展孩子的感知觉,发展孩子的言语,以及孩子的各种能力,简言之就是玩中学。

(1)感知觉的培养:感知觉是认识的门户和基础,儿童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以后认识世界,掌握知识,以及从事各种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终生的实践意义。应经常带孩子观赏大自然的风光,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及开阔他们的眼界,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摸、多闻以促进其各种感知觉功能的发展。

(2)语言能力的培养:3~6岁是儿童熟练把握口头言语的时期,良好的言语训练能加快这一进程。可以通过游戏、实物、儿歌、识字卡等,教小儿说话,背诵简单的儿歌及复述简单的故事,注意正确的发音,培养孩子辨音能力,丰富孩子的词汇并让孩子懂得词义;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孩子提问,如外出时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等,并要求孩子回答。

(3)观察力的培养:大自然千变万化为孩子观察提供了最丰富的材料,家长有意识地带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并引导他们观察自然景色及其变化,能大大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泥塑、图片、幻灯及各种实物等活动,练习儿童观察能力;引导孩子观察每件日用品的用途(基本及多种用途)等。同时要培养儿童观察的随意性、组织性及顺序性。

(4)记忆力的培养:学龄前期儿童的记忆是形象记忆,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比较注意也容易记忆,年龄愈小,图片、实物、图画等在保持和再现所起的作用愈大,可以通过观察图象、实物等让孩子讲出所见的事物,通过讲故事后让他们复述等来培养其记忆力;要培养孩子的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及记忆的持久性与正确性。

(5)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从小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学前期儿童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培养其思维能力时要注意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如讲“动物”这个概念时,要联系孩子在动物园所见到的各种动物,说出这些动物各自特征及它们的共同点,使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动物。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小儿安排一些富于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活动,如做游戏、玩魔方等,使其在活动中动脑筋、想办法,培养其想象力及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孩子多提问,让孩子预想事情的结果等。

(6)创造力的培养:学前期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其创造的欲望仅仅开始萌芽,需要去发现、去培养及引导。可以通过具有创造性的游戏、手工、绘画、编故事等培养其创造力,让孩子多参加实践操作如参加小制作、泥塑等,使儿童看到自己的成果,体会到乐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还可提出各种具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孩子想并回答,如“你能用几种方法玩皮球?”“你能用几种方法系鞋带?”等。

如何评价儿童智力发育水平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评价儿童智力发育水平”,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评价儿童智力发育水平,首先必须了解正常儿童的智力发育。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发展快,常被称为早熟儿童;有的发展较慢,被称为晚熟儿童;有的儿童学习快,智慧过人,常被誉为“天才儿童”;有的则因生理上等种种原因,学习和生活都有严重困难,被称为智力落后儿童。这些个体差异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儿童基本上都按着差不多的速度发展,正是依据这些共同的特征将儿童生长期划分为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期(1岁到3岁)、学前期(3岁到6岁)、学龄期(6岁到11~12岁)及青春期。

评价儿童智力是根据各期智力发育特点进行的,评价儿童智力发育的方法用智能测试。3岁以下婴幼儿大量地表现为行为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小儿一切形式的活动包括坐、爬、走、言语等来进行评价,即婴幼儿行为特点是智力发育水平的标志。婴幼儿行为活动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某种行为在何时出现都有一定的次序,例如孩子对积木的反应,1岁时只有试叠动作,15个月能叠起两块,而18个月就能叠起3~4块,这是儿童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逐步成熟所表现的不同行为反应。故婴幼儿的行为特点是其智力发育水平的标志,常称为发育检查。3岁以上儿童更多地出现智能活动(有目的的行事,理性的思维,妥善应付环境等),故一般用智力测验来进行评价。智力测验方法多,一般分定量、定性两部分,定量部分专业性强,适合专业人员使用,具有较为准确的诊断价值;定性方法操作方便,测试结果只需与正常标准作比较,不用评分,能粗略地评价智力,适合家长及一般人员使用。

评价儿童智力发育有如下意义:

①为早期教育提供依据。儿童生长发育有其规律性,早期教育应依据其规律性,不能超越其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要求过高、过急。

②及早发现有缺陷的儿童,充分利用早期神经系统可塑性强的时机,改善环境进行训练,及早进行干预,以促进其智力发育。

③可以发现儿童某一方面的问题,如有的小儿动作发育较迟钝,有的语言发育较晚,可根据每个儿童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强教育和训练。

学龄前儿童的入学准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