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儿童智力发育水平,首先必须了解正常儿童的智力发育。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发展快,常被称为早熟儿童;有的发展较慢,被称为晚熟儿童;有的儿童学习快,智慧过人,常被誉为“天才儿童”;有的则因生理上等种种原因,学习和生活都有严重困难,被称为智力落后儿童。这些个体差异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儿童基本上都按着差不多的速度发展,正是依据这些共同的特征将儿童生长期划分为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期(1岁到3岁)、学前期(3岁到6岁)、学龄期(6岁到11~12岁)及青春期。

评价儿童智力是根据各期智力发育特点进行的,评价儿童智力发育的方法用智能测试。3岁以下婴幼儿大量地表现为行为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小儿一切形式的活动包括坐、爬、走、言语等来进行评价,即婴幼儿行为特点是智力发育水平的标志。婴幼儿行为活动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某种行为在何时出现都有一定的次序,例如孩子对积木的反应,1岁时只有试叠动作,15个月能叠起两块,而18个月就能叠起3~4块,这是儿童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逐步成熟所表现的不同行为反应。故婴幼儿的行为特点是其智力发育水平的标志,常称为发育检查。3岁以上儿童更多地出现智能活动(有目的的行事,理性的思维,妥善应付环境等),故一般用智力测验来进行评价。智力测验方法多,一般分定量、定性两部分,定量部分专业性强,适合专业人员使用,具有较为准确的诊断价值;定性方法操作方便,测试结果只需与正常标准作比较,不用评分,能粗略地评价智力,适合家长及一般人员使用。

评价儿童智力发育有如下意义:

①为早期教育提供依据。儿童生长发育有其规律性,早期教育应依据其规律性,不能超越其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要求过高、过急。

②及早发现有缺陷的儿童,充分利用早期神经系统可塑性强的时机,改善环境进行训练,及早进行干预,以促进其智力发育。

③可以发现儿童某一方面的问题,如有的小儿动作发育较迟钝,有的语言发育较晚,可根据每个儿童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强教育和训练。

延伸阅读

生活细节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过人,不惜重金进行“智力投资”,这些举措本无可厚非,遗憾的是他们忽视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智力“杀手”。你知道这些杀手是什么吗?

生活细节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杀手”之一:有害元素

有害金属元素是隐藏在生活中的智力“杀手”之一,尤以铅、铝危害为大。

研究证实,孩子体内只要达到每10毫升血浆含铅5——15毫克的水平,即可造成发育迟缓和智力减退。那么,铅是如何带入孩子体内的呢?专家列举以下途径:幼儿舔食含铅颜料的玩具;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儿童食品;常给孩子吃皮蛋、爆米花、罐装食品或饮料。

孩子经常在公路边玩耍吸入汽车尾气;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吸烟;室内煤气不佳等。在损伤智力方面,铝与铅实为“一丘之貉”,饮用明矾处理的自来水,食用铝制炊具烧煮的饭菜,常吃油条、面包、蛋糕、粉丝等含铝膨松剂的食物等容易遭受铝的侵害。

对策:断绝上述有害元素的侵入渠道,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或富含钙、铁及维生素C的食物,以减少铅、铝的吸收或促进侵入体内的有害金属及时排出。

 “杀手”之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35%时,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直接受到抑制,而妨碍大脑发育,造成智商低下。

更糟糕的是我们经常要和它打交道;如普遍使用的管道煤气,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直接将废气排在室内;室内生煤炉取暖或做饭,一氧化碳也可达到有害浓度;家用煤气灶具、管道设备损坏未能及时修理,导致一氧化碳泄漏等。

对策:尽量减少产生一氧化碳的来源,室内定期开窗换气,避免室内一氧化碳达到有害浓度。

“杀手”之三:乱逗孩子

父母或亲朋好友为向孩子示爱而逗其玩耍,本是情理之中,无可指责。但有的人逗法粗暴,就值得商榷了。如逗得婴儿大笑,甚至发生瞬间窒息,损伤大脑。再如高抛婴儿,由于婴儿头部较重,颈部肌肉软弱,高高抛起后易使孩子头部震动。

对策:为了孩子有一副好脑袋,谢绝一切不文明的逗玩方式。

 “杀手”之四:肥胖

肥胖不仅易生病,而且扼杀智力。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与同龄正常儿童比较,其智商与后者相差悬殊,前者的视、听感觉与接受知识的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状态。

对策: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减少脂肪量,注重睡眠,多运动,减轻体重。

“杀手”之五:饮食不当

有些家长要求孩子与大人“同吃”,疏忽了孩子的特殊性,也可“株连”智力发育。例如味精,对成人是安全的,但对儿童有害。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易与锌结合成不易溶解的谷氨酸钠锌,造成孩子缺锌而影响脑发育。再如素食,对成人很有利,可以防止多种“富贵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但儿童脑发育离不开脂肪,特别是一些特殊脂质(如22碳6烯酸等,又称脑黄金)只在肉类等荤食中最丰富,故给孩子吃素将会降低其智力水平。

对策:尽量少吃味精和甜食,食谱结构力求平衡,荤素要搭配,鱼、禽等健脑食物适当安排。

影响儿童智力发育9个变量


第一个变量是母亲精神健康状况。

如母亲被两次以上诊断为有情感障碍的,则为高危因素,她的孩子易发生智力障碍。因此,保护母亲情感的稳定和平衡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个变量是母亲有否抑郁。

智商高的儿童,他们的母亲75%无忧郁;低智商儿童的母亲有忧郁者占25%以上。

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这种心理压抑也是高危因素,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第三个变量是双亲教育儿童的观点。

智商高的儿童,双亲75%是非专制型的;低智商儿童的母亲至少25%是采取专制型教育的。专制、强迫性教育是高危因素。

第四个变量是母子间的相互影响。

智商高的儿童,他们的母亲75%有较多的自发爱抚表示,而缺乏自发爱抚行为的则为高危因素。

第五个变量是母亲受教育程度。

母亲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其孩子发生智力障碍的较为少见。

第六个变量是父母职业情况。

技术熟练、工作顺利、人际关系好的父母,子女的智商较高。

第七个变量是家庭稳定状况。

家庭幸福、和睦、健全,儿童受到良好影响,将会促进智力发育。

第八个变量是生活中有否发生过意外。

智商高的儿童,有75%以上在生活中没有意外。

第九个变量是家庭大小和子女多少。

国外调查证实:胎次多的,智力则递降;两胎间隔长的孩子,其智力高于两胎间隔短的孩子。

口吃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吗


口吃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轻重程度不同。2~4岁为儿童语言发育阶段,小儿对周围事物兴趣很浓,但语言功能尚不成熟,所以讲话时会出现口吃,是一种正常现象,随年龄的增长,口吃就会消失,所以口吃一般不会引起家长注意。但实际上口吃本身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导致不良心理的产生,应该重视。

口吃的原因除2~4岁语言发育阶段的生理因素外,还可能是语言发育阶段,模仿别人口吃形成习惯,也可能是重大的精神创伤引起,还可能是患百日咳、流感、麻疹、猩红热或大脑创伤后,大脑皮质功能活动性减低,容易紧张过度导致口吃。

有口吃的儿童上学后,常常不能很好地回答老师提问,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谈,由此可能受到同学们的嘲笑,给患儿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小儿因讲话时怕被人嘲笑,情绪紧张口吃更严重,时间久了,小儿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变得孤独、自卑、情绪不稳、焦虑,重者食欲减退、失眠,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小儿的学习和社会交往。由于不能广泛地获取知识,就会间接地影响智力的发展。学龄前儿童,不良情绪本身就可能影响到大脑的正常发育,导致智力障碍。

因此我们广大家长要了解小儿口吃的原因,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父母要加倍关心小孩,千万不能嫌弃和训斥,让孩子精神放松,有话慢慢讲,先在家中练习,然后到人较多的地方练,不断地给予鼓励表扬。老师对有口吃的小孩应在课后个别提问,口吃好转后鼓励小儿在课堂上发言。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剂量溴剂、利眠宁等,减轻肌肉和呼吸紧张,增强训练效果。还可针刺内关、上廉泉、颊车等穴位,促进病情恢复。

学龄期儿童智力发育有何特点


学龄期是指进入小学后到青春发育期前的这段时间(一般为6~12岁),这一时期脑的形态结构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较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语言能力的发展:此期儿童言语能力是从听和说的言语向看和写的言语发展,处于日常生活用语向专门学习系统的母语过渡中,并由口头对话的言语向独白式言语发展,其书面语言的“写”落后于看、听、说。一般词义熟悉或口语常用的字容易识记,在低年级时,由于对字形只有模糊的印象,字义的理解不确切,易出现错别字。在低年级时不能明确掌握语法结构,只是在实际应用上掌握,约从四年级开始,儿童才能自觉地掌握语法结构。

②观察力的发展:此期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处于描述对象阶段,虽较学前期儿童发展,但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持久性,其中缺乏目的性是此期儿童观察的一个显著特点,常影响儿童的观察效果。

③记忆力的发展:此期儿童记忆力发展虽较学前期稍慢,但在11岁以前仍有显著的提高,其记忆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记忆储存时间也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意记忆及有意记忆均在发展,但有意记忆发展更快,此期已占主导地位,随着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提高和改进有意记忆不断得到改造和发展;词的抽象记忆快速发展,逐渐占主导地位。

④想象力的发展: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意到有意,从再造想象到创造想象的发展过程,此期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积累,想象的无意性、模仿性逐渐减少,而有意性、现实性及创造性想象逐渐增多,如在看图作文中能想象出许多生动的、合情合理的情节,但此期儿童想象的目的性、复杂性及概括性还不高。

⑤思维能力的发展: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这种质变是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开始时常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及不自觉性;在整个学龄期,儿童的抽象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总趋势是抽象逻辑思维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但对于各门具体的学科来讲,儿童思维又表现出很大的不均衡性,一般对于比较熟悉的,较容易与具体形象相联系的概念,思维水平较高,对于比较生疏而距形象较远的概念,思维水平较低。学龄期儿童的理解处于不断发展中,小学低年级儿童以直接理解为主,对于内容的具体形象理解得较好,而对于内容的思想意义方面不能理解;中、高年级的儿童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经验的增长,间接理解逐步占主导地位,并能理解一定的抽象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