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音乐学习的迷思

1、摒除功利性目的

常听人说:“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再加上近几年来,许多教育专家及科学家,都大力鼓吹音乐对智力潜能的开发有极大助益,这就造成许多家长的迷思,如飞蛾扑火般地一定要孩子学习音乐,不管他是否乐意。

不可否认,学习音乐的确有许多好处,但对年幼的孩子而言,与其说是学音乐,应该说是玩音乐,孩子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生活,在游戏中学习,孩子学习效果佳,在丰富韵生活之余,更重要的是学音乐让他的生活更充满乐趣,这才是父母应该优先考量的。

在孩子还未玩够之前,就硬 要他坐在钢琴前,对他无疑是一种酷弄,孩子不快乐,学习音乐对他便失去意义。

2、不迷信“名牌”、“大牌”

迷信“名牌”和“大牌”,几乎是许多家长的通病。一方面是民族性使然,一方面是爱子心切,认为只有让孩子进入“名牌”音乐学校、受教于有名气的“大牌”老师之下,孩子才能学好音乐。

不能因此说这种心态就是错的,毕竟那些已经有口碑的老师或音乐班,在教学上必有过人之外,但重点在于,它对孩子一定是好的吗?这就好像人们迷信大牌医生一样,即使因为病人过多,每个人的看诊时间只有两到三分钟,许多人还是觉得比较安心。同样的道理,名牌老师、音乐班,在学生过多情况下,也有可能因此影响到教学品质,花了许多金钱与时间,结果孩子却不一定有收获。

因此无论是选择音乐老师或音乐才艺班,家长们在打听口碑之余,除了应该考虑到孩子的个性、学习程度之外,一个孩子有耐性、能引领他欣赏音乐之美的老师,会比一味他熟悉演奏技巧和乐理的老师更适合孩子。

音乐创造优势未来

1、培养决心与毅力

毅力要靠时间磨炼,若能做到每天主动练习乐器,不须父母的提醒催促,便是自律的第一步;接着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亦须具有克服各种难关的决心,以毅力持续下去,不中途而废。有了这样的决心与毅力,不只是运用在音乐的学习上,无论是在课业的学习或是其他生活技能的学习上,也都能秉持这样的精神。

2、建立自信

孩子在克服这些乐曲段落中的各种难关之后,自信心也逐渐建立,因为他知道自己有能力渡过这些难关,因此日后在面对课业上的各类难题、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时,也能不丧失信心,以恒心毅力坚持到底。

3、激发创造力

毕加索说道:“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如何持续才是挑战。”幼儿时期无拘无束,可随兴所至地自由发挥想像力;但若没有受到持续的滋养,这片想像的沃土也会因此而干枯。

音乐便是一种的力量,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但要运用到全脑,并且同时在开发拥有创造创造力的脑部区域,并借由解读、分析乐曲,拓展原创力与独立性。

4、优质生活家

无论是否成为音乐家,只要能带领孩子进入音乐殿堂,借由乐器演奏,音乐鉴赏等活动,亲自体验音乐之美,便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他一辈子的友人与人生资产。

音乐能够健全人格,化解负面情绪,当生命遭受苦难,音乐更能抚慰身心,具有向上提升力量。让孩子在纷扰的世界中,悠游于音乐净土中,成为优质的生活家。

家长施教锦囊

1、从情胎到出生,妈咪多对宝宝唱歌,有助语言能力的发展。

2、学音乐从“唱”开始,多与宝宝从事互动性强的亲子音乐游戏。

3、给宝宝一个专属的音乐天地,让他尽情地敲打玩乐。

4、摒除功利性目的,让孩子快乐的学习音乐。

5、“名牌”音乐班或“大牌”老师不一定适合幼儿。

下一篇:艺术宝宝培育之音乐篇(下)

相关阅读

多元智能发展之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的定义是“对音高、音调、节奏和声调的敏感性”。对于音乐智能强的人来说,音乐是一种语言,是交流感情、情绪和观点的方式。人们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是充满热情的,即使在很小的年龄,也对特定的音乐和艺术有很强烈的感觉。音乐智能的展现可以超越音乐本身。有时,有强烈音乐感的人会特别擅长辨认声音。例如,可以听鸟叫来辨别鸟的种类,听吼叫来辨别在远处的动物的种类。

有时,音乐智能强的人会把天资运用于走路和说话中,使讲话和走路很有节奏感。例如,美国宗教运动领袖和演说家,马丁·路德·金(Dr.MartinLutherKing,Jr.)在演讲中常常运用音乐中的音调和抑扬顿挫的音高来增强感染力。(音乐智能中听觉敏锐的能力还可以用于辨认口音和演讲的反馈。)

对于音乐智能发达的人来说,音乐的出现不是一种特权。他们——儿童与成人——都需要在工作和娱乐时用音乐来完善。

Box:乐感较强的年幼儿童更乐于:

*听音(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很敏感);

*听认音节;

*唱歌、低声细语、自个儿哼歌;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制作乐器;

*用声音谱写乐章;

*学习音乐。

当这些乐感较强的儿童长大以后,他们也更乐于:

*演奏乐器,学习新乐器;

*演奏音乐,不论是合奏还是独奏;

*工作时(间或)会打音乐节拍;

*显露出在旋律或歌曲方面很好的记忆;

*成为音乐的消费者(因为他会关注音乐会和购买音乐产品);

*自编旋律,作曲

怎样发展幼儿的音乐智能

如何培养乐感?乐感在儿童年幼时就会显露出来。在儿童能够说话之前,他们有时就会哼哼或者弄出一些典型的声音。乐感强的年幼儿童经常会不顾周围的环境,就开始哼哼叽叽、打拍子、倾听或者唱歌。如果没有音乐出现,他们会创造音乐!(这恰恰就是儿童的逻辑智力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有赖于丰富和有支持力的环境。)音乐天赋的早期表征并非总是这样的情况,有时它也会蛰伏很多年,等待着一个刺激或者有利于它成长的环境。

接下来是针对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乐感时的相互影响和活动性的建议。当然,这些建议是发展性的,有些建议对三岁的儿童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其他却最适合五岁的儿童。但是这些建议事实上都能在实际运用中不断修改,从而适用于每个年龄阶段。

鼓励唱歌

唱歌对儿童来说也很有益。它不仅帮助儿童喜欢上音乐,而且有助于逻辑感的培养。唱歌最早从摇篮曲和小曲就开始了,随着孩子长大,家庭成员能培养一种愉快的习惯,就是在全家长途汽车旅行时一起唱歌。

觉察到声音,注意到声音的细微差异,是在儿童早期就能发展的习惯。一般来说,我们只注意视线中的大多数精力。例如,家长们去动物园,喜欢说,“看那头大象!”、“看,老鹰的翅膀有多大啊”、“狮子的皮肤真的是金色的”。他们很少会说,“听,钞票的声音!”或者“你能听到这只鸟发出的声音吗?”,再或者“你认为这头海狮想说些什么?”家长们通过有意识地和孩子讨论视觉和听觉的东西,能够提高儿童的听力习惯,创造一个培养儿童乐感的环境。

鼓励孩子正而八经的唱歌,不论在家里还是作为团体的一部分,都对他有益。就孩子的其他智力而言,能获得父母行动上的鼓励对他是很重要的。

学习音乐课程

给孩子报名参加指导性的音乐课也是很有价值的。选择钢琴课、吉他课、小提琴课或者其他乐器课程,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就音乐天赋而言,演奏某种乐器的能力很容易迁移到其他乐器上。早期开始接受音乐指导的儿童,他的音乐天赋再也不会消失(在儿童早期,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在音乐课中找到足够的成功,因此上课是件很愉快的事,儿童也会继续上音乐课),所以儿童上音乐课越早越好。

要求在儿童早期开展正规的音乐指导的另一原因是开始有太多的儿童相信他们没有任何音乐天赋。所以为了防止儿童产生这种态度,在幼儿早期开展音乐课程就十分重要。(注意:尽管有其他指导方式,但给孩子找到一个既有个人魅力又和蔼可亲的老师更重要。儿童应该尊重他们的老师,但儿童也应该喜欢他们的老师。儿童应该希望参与音乐教学,如果他们觉得音乐课了无生趣,那么就可能会学会拒绝培养乐感)。

给儿童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能成为富有理解力的听众中的一员,这样等于送他们踏上了终生热爱音乐、欣赏音乐的道路。成为富有理解力的听众中的一员意味着理解为什么每个人会喜欢特定的艺术家或是表演;这也意味着对音乐与表演中的各个元素的认真思考。当然,这是一条发展之路。幼儿最初只知道他们喜欢或不喜欢某个表演家或某首歌曲,通过听父母们的讨论,加上在父母的鼓励下思考和解剖艺术家和他们的音乐,儿童会获得持续终生的音乐鉴赏力和理解力。

提升多元智能之音乐智能(上)


定义

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适合职业与代表人物

音乐智能强的人适合选择调音师、指挥家、作曲家、乐手、歌手、音乐评论家等职业。音乐大师贝多芬,男高音演唱家多明戈,中国著名指挥家曹鹏等都是具有较强音乐智能的代表人物。

重要性

音乐智能不像语言或逻辑数理智能那样对于人类发展不可或缺。但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心灵的美感(和谐、统一)。对儿童进行音乐智能的培养,能够锻炼其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陶冶情感,激发创造性,以达到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此外,音乐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从小学习乐器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的头脑反应速度较快,悟性较高。这是因为,从小学习乐器的孩子很早就开始锻炼注意力的分配,手眼的协调和反应,甚至是通过识谱来锻炼记忆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智能在人类个体天赋中是最早出现的。并且,童年期是一个人音乐智能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尤其是3—5岁,是发展儿童对节奏和音调敏感性的关键期。因此,从小培养儿童的音乐智能,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智能发展,还是他们今后人生道路得到精彩生活风景的需要。

父母自测

1、您是否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不准?是不确定否

2、您是否对节奏很敏感,能轻易把握一首歌曲的基本节奏?是不确定否

3、您是否常常一面工作,一面听(或哼唱)音乐?是不确定否

4、对一首新歌,只要听过几次就可以大致地把它唱或弹出来?是不确定否

5、您是否能很轻松地把握一首音乐作品中的情绪?是不确定否

6、学外语的时候,您是否善于模仿语音语调?是不确定否

7、您是否能绘声绘色地朗诵文章?是不确定否

每道题回答“是”得3分,回答“不确定”得2分,回答“否”得1分。

17—21分,您的音乐智能很强;

12—16分,您的音乐智能较强;

7—11分,您的音乐智能一般。

特别提醒:

音乐智能可以说是八大智能中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多的一个,但不能绝对地认为只有音乐智能高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乐感好的孩子。确切的说,父母对孩子后天的培养方法是否得当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即使您的音乐智能测试得分不高也没有关系。注意早期的胎教,让孩子从小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成长,适当引导孩子学习一些乐器(当然前提是孩子感兴趣)都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音乐智能。

儿童特征

一般来说,音乐智能较强的儿童具有如下表现特征:

喜欢选择音乐活动,喜欢听音乐、唱歌;

能准确地定音;

容易记住曲调,还能顺利地并正确唱出或演奏出这个曲调;

能很快地学会识谱;

能自己创作简单的曲调,善于发现生活中简单的乐器。

宝宝测试

1、唱一首2/4拍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让宝宝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手。

观察重点:宝宝是否能准确模仿2/4拍的节奏。是否

2、放一首活泼轻快的儿童歌曲,对宝宝说:“和妈妈一起来跳舞好吗?”

观察重点:看宝宝是否能随着音乐节奏扭动身体。是否

3、准备一只小鼓,或者其他可以敲击出声音的东西,对宝宝说:“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打鼓好吗?”

观察重点:看宝宝是否会有节奏地敲击鼓。是否

4、选一首简单的短童谣唱给宝宝听,对宝宝说:“跟妈妈一起唱好吗?”

观察重点:看宝宝是否能跟唱短童谣。是否

5、经常对宝宝唱同一首较长的童谣(也可以放磁带给宝宝听),一段时间之后对宝宝说“还记得那首歌吗?宝宝能不能唱唱看?”

观察重点:看看能重复童谣中的一部分是否

6、播放一首简单的童谣给宝宝听,帮助他(她)理解歌词大意。对宝宝说:“能不能用舞蹈动作来表示,告诉妈妈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意思啊?”

观察重点:看宝宝是否能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是否

此测试适用于25—30个月的宝宝。

每道题回答“是”得2分,回答“否”得1分。

测试分值在6—12分之间,您的宝宝得分越高,说明他的音乐智能发展得越好。

环境创设

想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最重要的是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音乐环境,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习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特别是要鼓励孩子的自发性音乐活动,以保持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培育宝宝艺术能力 五个大举措


3岁前宝宝的艺术能力,指宝宝能够在艺术活动中具有初步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能够体验艺术的快乐。

艺术对宝宝的重要作用

1、促进宝宝感官的发展

宝宝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晃动身体,发展了宝宝的节奏感、身体整体协调性;绘画能力对于宝宝视觉以及空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语言表达能力、听觉能力也在宝宝艺术能力的发展中得到了发展。艺术能力与感知觉能力的发展相铺相成、相互促进。

2、艺术能力的发展与宝宝个性发展相互作用

艺术表达的过程是宝宝心境和情感的表达。也许他很高兴,因为颜料的涂抹可以带给他快乐;也许他很不高兴,可以借助对乐器的敲击发泄他的不满。

3、愉悦宝宝的身心

艺术活动最重要的是要带给人们审美快乐,让宝宝享受到快乐才有存在的价值。宝宝涂画了一张作品,当他兴致勃勃地拿给爸爸妈妈看时,它带给宝宝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培育宝宝艺术能力的5个措施

措施1:为宝宝准备充足的艺术材料

为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颜料,让他自由地探索各种颜色带来的快乐,或许不久之后您就会发现,宝宝创作出了一幅印象派画作;为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小乐器,让他自由地弹奏、敲击或吹奏,或许不久之后,您会发现宝宝创作出了一首令人情绪激昂的军队进行曲。

措施2:与宝宝一起创作诗歌

3岁前宝宝语言的发展非常迅速。您从来没跟宝宝讲过的话,他突然有一天自己会说了。如果您经常与宝宝一起唱儿歌、读诗歌,潜移默化中,宝宝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很快的提高,宝宝的创作能力也会相应地有很大提高。

措施3:与宝宝一起做音乐游戏

在宝宝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游戏中,让他体验音乐的乐趣。音乐与游戏的结合可以让宝宝在游戏中自由地进行创作和表演,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抑扬顿挫。

措施4:用身体动作来感受艺术

3岁前宝宝的思维特点是动作性思维占主要地位,因此,在培育宝宝的艺术能力时,要注意让宝宝用具体的身体活动来体验和感受艺术。比如,宝宝喜欢小燕子的歌,您可以让宝宝挥动胳膊学燕子飞,感受小燕子是怎么飞的。

措施5:重视艺术感知与体验

艺术感知与体验是艺术创作与表现的前提,并为创作与表现提供素材。因此,您不能只注重宝宝创作了什么,而应该注重宝宝创作以及创作之间的这个体验的过程。

艺术的巨大潜能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无限表达空间,培育的方式千变万化,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关键是您有没有从观念上重视宝宝的艺术能力的发挥。如果您重视,宝宝的创造力一定会让您大为吃惊的!

艺术潜能 零岁音乐教育


近年来,一些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的研究发现,婴儿具有的能力是令人惊奇的,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价婴儿的能力,把婴儿作为具有精神和能力的人来对待。轻往那种认为孩子出生后二三个月,不能听、不会看、不存在智能等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研究人员在医院婴儿室所做的实验,表明了新生儿不仅有了听觉能力,还有听觉辩别能力。婴儿室的孩子若有一人啼哭,就会带动出一片哭声。这时给他们听优美的音乐,令人惊奇的是婴儿们会立即停止哭声去倾听音乐。著名钢琴家顾圣婴父亲回忆道:"刚满月的圣婴躺在摇篮里,妈妈在放唱片,小圣婴闭上眼睛安静地睡着了。可是,当一曲终了,妈妈换唱片时,摇篮就不安起来,小圣婴睁开眼睛,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什么。当乐曲重新响起来时,孩子又安静了。妈妈惊奇不已,把这一发现告诉家里人和亲友们,并一次次地'表演',屡试不爽"。

这个时期音乐教育的作用,一是精神的教育,以旋律优美动听、生动活泼、情趣高雅的音乐,去陶冶孩子的性情和品格,调节情绪,丰富情感;一是智力的教育,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去影响、锻炼孩子的听觉,促进听觉能力的发展。给孩子听音乐,音乐的音响质量要纯净、清晰,不要有杂音。无论有人唱歌给孩子听,还是听音乐,都要音调准确,不准确的音调,会损伤孩子的听觉辨别能力。

开始给孩子听音乐的时候,应当选择著名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曲目类型可以不限,无论是交响乐还是钢琴曲、歌曲,只要有优美的旋律,格调高雅都可以。妈妈应该多用音乐来来人来配合孩子的生活活动,调节情绪变化。

1、当孩子要入睡的时候,给孩子听安静柔和的摇篮曲,使他的情绪安定舒适,渐渐地入睡。听习惯了以后,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一放音乐,他就能安静地很快地入睡。

2、当孩子情绪烦躁哭闹的时候,给他听愉快活泼的音乐,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转哭为笑。

3、给孩子吃奶的时候,可以给他听优美活泼的音乐,使他情绪愉快,吃得香甜。注意几点:

①节奏慢一些。最初为婴儿选听的音乐作品,速度以中等或稍慢的速度为宜,乐曲内部情绪变化起伏不要太大。

②曲子要短一些。一次连续给孩子听音乐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为宜,休息几分钟再听。

③音量弱一些。播放的音量要适中或稍弱,较强的音量,长时间地听,会使孩子的听觉疲劳,甚至损伤听觉能力,千万不可大意。

④多反复。在一二个月内,反复听二三首曲子,使孩子有个识记过程,以便加深印象。

⑤不要说话。妈妈可以在听音乐前对宝宝说些引导语,但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不应说话打扰孩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