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着用稚拙的儿语与幼儿交流,是想用孩子熟悉的方式与之沟通,从而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这种交流方式很容易与孩子亲近,也表现出一种平等。但是,父母不应该过多使用儿语。因为孩子是通过不断接收外界信息逐渐成长的,父母常常使用儿语,迁就孩子的语言习惯,可能会阻断孩子语言学习这一重要的成长通道。父母以成人的语言说话,就能正确反映孩子要学习的现实世界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和孩子一起外出,父母要把看到的一切用成人的规范语言告诉孩子。孩子长期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将会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世界,从而促进思维的健康发展。

一旦孩子习惯了与用儿语来说话时,他们以后就很难摆脱儿语,稍长大些,还是用儿语来和同龄孩子说话时就显得很幼稚,听上去再也不觉得好玩了,这时候家长还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来纠正孩子的儿语。因此,在与刚会说话的孩子交流时,千万不能顺着孩子用儿语来说话,更不能用儿语来教孩子,比如看见汽车过来了,不能对孩子说“看笛笛来了”,这是错误的。这时候大人要纠正并引导孩子来摆脱儿语,把规范的语言教给孩子,正确的应该教孩子这样说“汽车,一辆红色的汽车”,要强调你教给孩子的是“汽车”。以后看见汽车后,可以问孩子“这是什么?”让孩子告诉你这是汽车。相信在父母的正确教导下,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加强,儿语现象会成为过去。

总之,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都应该重视的,不能用儿语来教孩子,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延伸阅读

宝宝在家穿拖鞋不利运动和发育


现在不少家庭都铺木地板,进门后大人孩子都换上拖鞋,既舒适,又可保持清洁。可处于1~3岁幼儿期的孩子,就不太适合穿拖鞋了。

拖鞋没有后跟,也没有鞋带,鞋子很不容易跟脚。再加上宝宝天性活泼,还没有走稳就想跑,穿拖鞋势必增加跌跤的危险。

从行走步态美观和促进孩子运动能力的角度出发,幼小的孩子穿拖鞋也不适宜。孩子穿拖鞋无法提起脚走路,只能“拖”着走,行走姿势不太美观。另外,拖鞋相对孩子的脚来说一般偏大,穿不跟脚的拖鞋也不利于走、跑、跳等大运动能力的发育。

所以,不如给孩子专门备一双在家里穿的便鞋,可以是运动鞋或布鞋。合脚的鞋会使孩子便于活动、有利于发育,也减少发生伤害的危险。

还有些家庭不习惯在家穿鞋,干脆只穿着袜子走,这也不适合孩子。因为袜子和地板间摩擦系数小,孩子穿袜子在地板或瓷砖上行走容易摔跤。在日本,孩子们到了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脱鞋脱袜子,天冷的时候也是。所以,如果孩子不愿意穿鞋,在室内温度不是很寒冷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光着脚,他们可能更喜欢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蒋竞雄

以车带步 不利宝宝成长发育


宝宝会爬但不会走时,很多妈妈愿意把宝宝放入学步车内,认为这样既省劲又安全,但实际上对宝宝的成长很不利。学步车应少用或不用,尤其不能过早使用。宝宝没有学会爬之前不要使用,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会对宝宝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失去锻炼机会

学步车把宝宝固定在其内,使宝宝失去学习各种动作的机会。如果宝宝处在学爬期,使他得不到爬行的锻炼,如果宝宝处在学站练走阶段,他不能独站,将来走路也会迟些。用学步车还易造成宝宝身体平衡和全身肌肉协调差,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还可能会增加“X”形和“O”形腿的发生率。

对心智发育不好

用学步车还会使宝宝缺乏与周围各种事物的联系能力,他只会自己一会儿向左猛冲,一会儿向右猛冲。没有人接近他,会使他变成一个冲撞激进的宝宝。父母忙于自己的事务,不与宝宝说话,也不牵着宝宝的手练习走路,宝宝的感觉学习思维和语言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安全隐患大

用学步车时,宝宝因父母照顾不到而易发生事故。因无人靠近宝宝,宝宝在学步车内到处猛冲,可能触着门的边沿、石头、地毯,而使车翻倒,或墙边桌角碰着宝宝的手,致使宝宝受伤。

体罚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打,是许多家长惯用的一种教育子女的方法。可是,你想过体罚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吗?

体罚伤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实行体罚,往往是家长非常气愤、惊怒、丧失理智、不顾后果的情绪状态下发生的,很容易打孩子太狠,甚至不择手段,以至于致伤、致残甚至致死。有一孩子因考试成绩不好被罚跪于夏季烈日下,造成皮肤灼伤。

体罚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体罚会严重伤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完全失去上进心。体罚还可能使孩子自暴自弃而感到活着没什么意思,从而走上绝路。

体罚会促使孩子学会撒谎。家长体罚孩子,孩子为避免皮肉之苦,就要想妙策进行自我保护。撒谎无疑是最好的办法。而我们都知道,撒谎是许多不良品德的根源和庇护者。这意味着,体罚有可能间接导致孩子形成一些不良品德,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体罚很容易把孩子逼上邪路。常受体罚的孩子,会感到家庭成员间关系冷淡,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而到社会上寻求补偿,一旦受坏人引诱,后果不堪设想。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常受体罚的孩子可能会变得粗暴野蛮。孩子不能对家长报复,就把对象指向比他稍弱的小朋友,对人家施暴以求发泄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可见,体罚孩子会产生许多可怕的后果。家长朋友,当您再次举起手掌,抄起笤帚,或者罚孩子下跪时,多想想这些可怕的后果,您也许就会冷静下来,理智起来了。

长时间看录像带对孩子不利


日本以实践亲子教育为宗旨的一个家庭教育研究机构最近提出警告,若将录像带用来取代“保姆”角色,或过分期待其教育效果,让幼童观看录像带时间过长,将带给孩子严重的不良影响。

位于横滨市的“家庭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员土谷道子发表调查报告指出,长时间看录像带的幼童呈现的特征包括:缺乏表情、拙于和其他小孩交往、视线无法相对、不善于主动找人说话、易于回避其他小孩等。土谷于1995年至1997年对160位3岁的幼童进行了这项调查。调查显示,一天平均看一小时录像带的幼儿比例最高,占34.7%,一小时以下的占24.5%,两小时左右占22.6%,根本不看的占11.3%,三小时以上的占6.9%。

土谷对16名让其孩子每天看两小时以上录像带,且比户外玩耍时间长的母亲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全部都是小家庭制,除一位外都是住在公寓,让孩子长时间看录像带的原因包括搬家、孩子感冒或母亲在家兼职等。

土谷和3名保姆观察十名从乳儿期开始就长时间看录像带的幼童的行为特征,结果发现他们全都“游戏时间有限”及“没有朋友关系”,有“缺乏表情”、“无法沟通感情”、“不会玩积木”和“不会主动找人说话”特征的高达9人。这十名幼童中,具有“看到别的小孩靠近就回避”、“视线无法相对”及“不会玩过家家等游戏”特征的多达8名。土谷认为上述特征都显示幼童长时间看录像带所造成的影响。

土谷指出,过去数年来由于录像机的普及,各种录像带教材或影片快速地进入乳儿及幼童的世界。她强调,录像带单方面的刺激,难以期待有教育效果,父母不应忘记和孩子进行身体和语言的接触与沟通。土谷建议,让幼童看录像带时应注意下面四点:一、每次以30分钟为限度;二、和孩子一起看,并经常和孩子交流看法;三、避免倒带重新看;四、让孩子出外玩耍的时间不能少于看电视或录像带的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