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学期即将来到,父母也会帮准孩子们做好一些入学准备,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开学的生活,你有哪些推荐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孩子“顶嘴”一定是坏事吗?》,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杨杨好像从呱呱落地开始,就一直和父母吵个不停。只要妈妈叫他做点什么,他总是与妈妈顶嘴:“为什么非要我做,你自己不能做吗?”

妈妈说:“让你做,你就做去,啰嗦什么呀?你已经6岁了,做这点事还不愿意!”

“我已经做了很多啦!我不想做,我应该每天都玩才对!”杨杨大声地顶嘴,然后对妈妈理也不理,回到自己房间去了。

妈妈知道,天天跟孩子这样吵下去是没结果的,她决定下次要改变回应的方式了。

“杨杨,帮妈妈把你的脏衣服拿过来,我要洗一下。”妈妈又在喊杨杨做事。“你自己不能拿吗?我正在忙着堆积木呢!”杨杨回应道。“哦,是吗?那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先放下积木,我们来做个比赛。你去房间拿爸爸的衣服,我来拿你的衣服,看我们谁拿得快。如果你拿得快,妈妈就陪你一起堆积木;如果妈妈拿得快,你就陪妈妈一起洗衣服,好不好?”

杨杨觉得这个方法很新鲜,以前妈妈从没这样过。

“好啊!那肯定是我拿得快!”杨杨主动从一堆积木旁跑过来,要与妈妈比赛拿衣服。开始,妈妈故意比杨杨慢,然后就边洗衣服边陪他玩积木;然后两个人再进行比赛,妈妈又故意比杨杨快,杨杨也听话地与妈妈一起洗衣服。结果一上午,妈妈虽然没洗几件衣服,可杨杨却表现不错,妈妈觉得这样也值得。以后,只要杨杨一顶嘴,不听话,或无理取闹,妈妈就会想办法让他和自己一起做事,并且还经常鼓励杨杨,杨杨也变得“合作”多了。

一说起孩子顶嘴,大概没有几个父母不唉声叹气的。这些孩子总是说一些与父母的意见或愿望相悖的话,而且大多比较情绪化,不是噎得爸爸妈妈说不出话来,就是惹爸爸妈妈生气,结果常常是搞得一家人都不痛快,弄不好,孩子还会挨打。

其实,孩子从小过于听话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过于听话的孩子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过于专制,喜欢用命令压制孩子,不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常常过于依赖、顺从、压抑,没有自己的主见或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孩子一般会比较懦弱、退缩、自卑,做事也缺乏创造性。所以你的孩子爱顶嘴,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做父母的只要善于引导,孩子也不会无理取闹的,而且这样还能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及创造性。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巧妙解决孩子顶嘴问题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他们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顶嘴也随之而来,这让许多家长感到棘手。是顺从孩子的意愿,还是与他们针尖对麦芒用“武力”制止呢?

家住环山路的闵先生最近颇受困扰,四岁的乖女儿忽然变得喜欢顶嘴,越来越难管教了。据介绍,顶嘴意味着孩子心理的成长,他们开始逐渐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但父母也必须明白,孩子的自我意识是相当不完整的,这表现在他们不知道用何种方法来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顶嘴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

生活中,许多父母在无意中纵容了孩子的顶嘴,要么哄着,要么顺着,这是十分糟糕的。因为这等于告诉孩子,顶嘴是有效的心情表达方式。以后,孩子不仅会在家里频繁地使用这个武器,而且会把顶嘴发展到幼儿园和学校。

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的子恒妈妈建议用童话故事引导,她认为孩子虽然顶嘴了,但也许他并不明白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和后果。如果孩子顶嘴的动机的确不妥,不妨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来引导他。比如孩子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是小王子,你就可以编一个小王子顶嘴的故事来教育他,遇到不同意见时要用正面的语言跟爸爸妈妈讲出来,如果孩子最崇拜奥特曼,你也可以拿奥特曼做主角,这样会有很强的说服力。

还有的父母认为应该给孩子过渡时间,比如孩子在玩或看电视的时候,大人如果下令他停止,马上去弹钢琴或睡觉,孩子一下子不能从原来的活动中脱离出来,就会顶嘴。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比如告诉他:“妈妈现在去刷牙,等刷完牙你就要关掉电视了啊!”或者告诉他,分针指到哪个数字时就要去弹琴了。你告诉他这些后,就要坚决执行。孩子会发觉其中规律的,一旦成为了规律,成了他的一个习惯,再执行起来就不困难了。言传身教做个好榜样也是众多家长比较倾向的做法。

还有的父母提出,改变孩子顶嘴习惯的同时,父母要注意营造家庭的民主气氛。家长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吗”,或者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家长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济南三之三幼儿园李玲园长提出,为了让孩子有话可以轻松讲出来,父母不能时刻以权威自居。不妨在家里营造出足够的民主气氛,谁说的有理就听谁的,并且鼓励孩子随时讲出自己的感受,化解孩子的委屈。别怕你会没有威信,其实你越这样做,孩子越会理解和认同你。反之,如果总是以大压小,长期下去,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在日后形成逆反或逃避心理。

李玲园长还建议,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他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父母首先要遇事冷静,赏罚有度,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要注重言传身教,给孩子申辩权利,即便知道他们在狡辩,也要耐心让他把话讲完,然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他们选择将功补过的办法来弥补过错,这往往是孩子们最乐于接受的。

教孩子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过马路时,我们发现许多人都在毫无顾忌地闯红灯,这里面也不乏领着孩子的父母。绿灯还没有亮起时,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孩子的手从斑马线上穿过去,左闪右躲身段十分灵活。不知道这些父母是否想过自己的做法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后孩子自己过马路的时候,父母是希望他多等一会儿,还是希望他也像自己一样不顾危险从车流中穿行而过呢?

红灯亮起了,一群人站在斑马线的一端等绿灯。这时,穿行的车辆少了一点儿,人群中有人等不及了,要闯红灯过马路。有位领着女儿的妈妈也拉起孩子的手准备穿行,这时女儿抬起头问:“妈妈,你不是说要等绿灯亮起才走吗?你要闯红灯了!”女儿的话让妈妈很没面子,妈妈恼火地看了女儿一眼,想要斥责她,但忽然听到“吱”的一声急刹车,一辆轿车差点撞到闯红灯的行人。妈妈心里感叹:幸好有女儿提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时候,父母会教给孩子“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样的道理,但自己做到了吗?事实上,有很多父母都会以时间紧张、工作忙等种种借口而不愿意多等一分钟,不仅给自己的孩子,也给其他过马路的孩子做出了闯红灯的坏榜样!

有位父亲过马路的时候总是爱闯红灯,受他影响,孩子也常常喜欢在车辆中穿行而过,不肯等绿灯亮起再过马路。有一次,他和父亲一起过马路,车辆稍微少了一些,男孩就迫不及待地挣脱父亲的手跑了出去,这时正好有一辆车开过来,男孩倒在了血泊中。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给他讲一些交通安全的规则;如果父母在过马路时给孩子做出了好的榜样,流血事件就不会再发生了。正是父母的大意和放任,让天真活泼的孩子受到了原可以避免的伤害。

谨记6大安全策略

1.父母在带孩子过马路时,应该告诉孩子红灯、绿灯、黄灯的意义,以及闯红灯将会来带来的危险和伤害,并让孩子认识斑马线,告诉孩子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

2.孩子不同于成人,仅靠说教也许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因此父母要将这些道理反复地向孩子讲,并且要以身作则,自己坚持不闯红灯,过马路一定走斑马线,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3.父母要告诉孩子,不仅仅是在车辆多的时候不闯红灯,即使没有车辆穿行也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去闯红灯,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4.父母应提醒孩子,过马路不仅要观察信号灯,还要注意左右看,观察周围是否有车辆通过,因为有些开车的司机会不遵守交通规则。

5.当孩子学会了如何过马路后,父母还应告诉他,过马路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应加快步伐,迅速通过,以免遇到绿灯突然变红灯的情况。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6.有时即使遵守交通规则也会遇到某些意外情况。比如,过马路时绿灯突然变成红灯,父母要告诉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可强行通过,更不能与车辆“赛跑”,这样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最好待在原地不动,并时刻注意身边通过的车辆,以免被剐蹭到,等绿灯亮了之后再通过。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作为家长,不仅要在陪伴时呵护孩子的安全,更要教会孩子在独自身处险境时如何镇定应对。为了孩子的安全!这10个问题一定要好好考考孩子,非常重要!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①陌生人让你领路怎么办?

②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③被高年级孩子“威胁”了怎么办?

④你独自在家里,有个陌生人和你说爸爸出事故了,带你去看爸爸怎么办?

⑤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怎么办?

⑥在上学路上,有陌生人要你上他的车怎么办?

⑦独自一人在路上,有陌生人跟踪你怎么办?

⑧如果坐出租车上学,发现司机把车开到你不熟悉的路上,怎么办?

⑨有陌生人请你吃东西怎么办?

⑩放学回家时发现家里呗盗窃了怎么办?

作为家长,不仅要在陪伴时呵护孩子的安全,更要教会孩子在独自身处险境时如何镇定应对。为了孩子的安全!

小宝宝一定要上衔接班吗?(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目前正是暑假期间,过了这一假期孩子们都将要面临一个升学的问题,据相关的调查,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有不少的家长们为孩子报了衔接班,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们一定要上衔接班吗?

小升初初升高非要上个“衔接班”?

学生心中各有主意

今年的初中毕业生王新阳,这两天正挑选着高中辅导班,王新阳说:“身边很多同学都利用这个暑假在提前学习高中的课程,我也得抓紧学习。高中是新课改的内容,我担心自己进入高中后成绩下降,学起来比较吃力,报个辅导班就当是给自己吃个定心丸。”

另一位初中毕业生王瑜,则有自己的主意:“这几天,也听到有身边的同学去上高中课程了,可是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吧,一方面我觉得学了之后,怕自己上高中时总觉的自己暑假学过了,就不会专心去听讲了。”入园指导

即将上初中的何宇轩,是个很会规划自己生活的小大人,何宇轩向记者表示,在小学时他的数学是最薄弱的课程,听家里的姐姐经常谈到,初中时数学课程不好学,刚放暑假他就借来了初中的数学课本,准备再让妈妈给他请个家教,提前学习初中的数学,何宇轩说:“初中不同小学了,我有点担心自己不能和新同学相处好,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

家长顾虑怕孩子跟不上新课程

7月4日,记者在友好路上的一家图书城看到,在高中教辅区,有一些家长正在翻看书中的内容,家长陈先生说:“我家女儿才考完中考,估分来看,上一所好高中没有什么问题,我打算给她买一些高一的课本,再挑选一个教学质量好一点的辅导班,让孩子提前接触高中课程,女孩到了高中掉队现象比较厉害,要利用好这个暑假,让孩子能提前有个准备。”

这个担心在“小升初”的家长中也不鲜见,同样在选教辅书的司女士说,这个暑假她的女儿“玩疯”了,看着天真好动的女儿整天和同学在外面玩,司女士担心9月开学时,刚刚升入初中的女儿是否能跟上紧张的学习节奏。司女士说:“我本想着给女儿报个夏令营,这两天我看她是一点也不担心上初中的事情,决定还是让她在这个假期提前学习初中课程吧,这样我心里还踏实一点。”

作为“过来人”的于女士最能理解这些家长的心情,三年前孩子上高中时,于女士也请了家教给孩子“充电”,于女士说:“孩子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一般,我当时很着急,在提前上过高中课程后,孩子还是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的,但多少都是有些困惑的,孩子还是要在课堂上认真听,不敢有一点的放松。”

老师提醒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上预科班

对于一些家长孩子的茫然和盲目,乌市第八小学的穆兰娟老师认为,并非所有孩子都有必要上预科班、衔接班,“对于一些掌握学习知识较慢的、主动性不强,基础又相对薄弱的学生,如果对预科班感兴趣,提前接触初中课程,补习小学的知识点是有必要的。”

乌市第70中学初中王瑶老师认为,提前上“衔接班”有利也有弊。比如说到数学课程,小学时只学正数,而学生们一进入初中就开始接触到正负数的内容,提前学习一下负数,对第一章节的学习有帮助。还有英语,小学时的英语课程都很简单,进入初中单词量、课程结构都有很大的变化,提前适应、学习初一的单词很有必要。但也有一些学生在假期上完预科班后,开学时会有“先入为主”的意识,辅导老师和校内老师教课的方法不一样,比如我们遇到过一些学生在外面学习的运算方法和学校教的不一样,英语单词的发音也不准确等。

王老师还说到一点:“小学六年级的毕业生,建议家长们还是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在初中语文的课本中有很多介绍祖国秀美山河、人文历史的文章,利用暑假报夏令营去游玩、去参观名高校,都会让学生有真实的体会,对初中语文文章的阅读理解,写作文等都是有帮助的。”入园须知

新疆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乌市高级中学心理教研室主任严林峰老师认为,学生即将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作为学生自己和家长要从两个方面来调整,一方面是生理适应,在假期中学生们会没有生活规律,可能常常晚睡晚起,在快开学时,按照新学校的作息来调整自己的作息,每天适当分配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的时间,不要彻底放掉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假期里提前接触新课程是可以的,能够减少一些学生对新课程的陌生恐惧感,让心理有优越感。开学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新学校看看,注意孩子的学习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在假期时就培养和同龄人的交往。

师创教育学校校长彭学龙谈到,升学前提前进行“衔接教育”完全看个人的情况,家长也不必要太过于心急,其实利用好暑假的两个月时间,合理规划学习的时间会有好的效果,家长可以给孩子用假期三分之一的时间报班学习,这样剩余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多多放松。另外,挑选正规的培训机构很重要,家长不能一味看广告,看承诺。家长和孩子最好去试听几堂课,或者问问上过的学生,打探一下培训学校的口碑。

本网站小编总结:不管是小学升初中还是初中升高中,这一阶段都是孩子学习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面对着知识量与难度都有所增加,家长们就开始提前为孩子“充电”但是希望父母们都能够明白拔苗助长给我们所留下的教训!

儿童猥亵案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些事!


近日,儿童猥亵案频频刷屏朋友圈,再一次激起公众对孩子“性教育”的讨论。下面让我们先通过两个新闻事件来回顾一下发生了什么?

案件一

时间:8月12日

地点:南京南站候车室

事件:

一年轻男子在大庭广众下将手伸进一女孩的裙子内,反复抚摸女孩的胸部实施猥亵,女孩没有任何反抗行为。

经调查,该男子是女孩的哥哥,两人无血缘关系,女孩是男子父母的“养女”。

案件二

时间:8月14日

地点:重庆某医院

事件:

一中年男子将双手放进一未成年女孩的裤子内摸其身体,女孩无任何反抗。

警方通报,该男子系女童姑父。

尽管以上两个案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但两者之间的某些高度相似点却让人细思极恐:

相似点1:受害者是女童

先来说说受害者是女童。看了这两则新闻,很多人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女童更容易受侵害,她们比男童更需要保护。

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男童被性侵的案例也不少,只是大多数没有被曝光出来。在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侵害还在继续发生,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局限在女童身上。

相似点2:熟人作案

此次的两个案件,之所以能触碰到公众的敏感神经,无疑是“熟人作案”四个字,更何况还是“亲人”。

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提防陌生人,可是从来没提醒他们提防熟人,因为我们美好地相信“熟人”会像我们一样爱护孩子。然而,现实却狠狠地给了我们一记耳光:“熟人”也会伤害我们的孩子。

相似点3:无反抗行为

这个关键词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为什么孩子不反抗?

她们都是害怕到不知所措忘了反抗吗?不!她们只是不懂!

她们之所以不懂,一是家长没告诉她们要拒绝别人那样做;二是在孩子的眼中,被别人摸一下好像也没有什么损失,更何况那个人是“哥哥”、“姑父”这些“熟人”呢;三是她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别人的这种抚摸行为其实正是对自己的侵害。

而更可悲的是,面对接二连三发生的儿童猥亵案,我们当中的大多数父母依然不知道孩子的性教育应该从何开始,怎样开始。

当中原因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有我国儿童性教育的滞后。

这让朵妈想起了今年3月份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它本该成为我国小学生性教育的范本,可是因为某些家长吐槽“尺度过大”,纷纷抵制学校和出版社、甚至上升到对课本主编的人身攻击,最终该课本在家长们的口诛笔伐中被全部撤回。

当这些家长沉浸在保护孩子免受“黄色课本”荼毒的胜利喜悦中时,中国的儿童性教育又退回到了原点,再被人们热烈讨论时,却是在5个多月后的现在,又一批孩子受到了侵害的现在。

比起孩子的懵懂无知,家长对性教育的无知无为才是不法分子们最大的助攻。

为了让孩子学会反抗性侵害,我们作为家长的再也不能只是当个“吃瓜群众”了,孩子的性教育,必须立刻马上提上到日程中来。

有家长可能会抱怨:“这太难了,如何开得了这个口啊!”

看到了吗?其实重点不是太难,而是家长们根本就不知怎么开口跟孩子谈“性”。

针对这部分家长,“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一句让朵妈印象深刻的话:“只有性教育不能转弯抹角一定要直白。”

是的,不要羞于启齿,孩子的性教育越早开始越好,说得越简单直白越好,越晚开始芥蒂反而越大,孩子的好奇探索心越强。

一般来说,3岁~学龄前是一个比较适合进行性教育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经历性蕾期,会对自己的器官产生好奇,家长最好是让孩子独立睡觉、洗澡,从而帮助他们建构起自己的身体界限,认识到自己的性器官是别人不可侵犯的。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细节,却对孩子的性观念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父母夸奖孩子时一定要发自内心


露露10岁的时候,有一次,她一个人在家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妈妈一回来,就说:“哇,是谁这么勤劳,把屋子收拾得这么干净!”于是她就从门后站出来。妈妈说:“原来是我的宝贝女儿啊,你可真能干!”妈妈发自内心的夸奖,让露露爱上了家务劳动,她总想给妈妈一个惊喜。

生活在赞美中的孩子,将比他周围的小朋友更活泼开朗。

受赞美的孩子,会感到备受尊重,进而能激起他们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每个孩子都该得到这种感觉,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如果父母的夸奖没有发自内心,那么,所有的赞扬都是虚伪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假惺惺的,赞扬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

一位母亲经常打孩子,后来她听了有关赏识教育的一节课,觉得的确应该常夸夸自己的孩子。回家儿子正吃饭呢,她就跟儿子说:“儿子你太好了!你真棒!”儿子说:“妈,你生病了吧?我看你今天病得不轻,都说胡话了。”儿子不相信她的赞扬。也难怪,假惺惺的谁信哪。赞美的话要发自内心地说才行。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一天,一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着对杜鲁门的母亲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吧!”杜鲁门的母亲微笑地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感到非常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杜鲁门的弟弟是一位农夫,但是,母亲并没有认为这位做农夫的儿子是无能的。对她来说,每个孩子都令她感到自豪,无论儿子是总统还是农夫。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杜鲁门的弟弟是这样评价哥哥和自己的:“我为哥哥感到骄傲,他将是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但我同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是一名农夫,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照顾了父母。”

这是何等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正来自于母亲的赏识。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总是有优点的,只要父母真正从内心去赏识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父母自豪的。

由此可见,赏识孩子应该发自内心,从孩子本身出发,不要把孩子与别的孩子做盲目的比较,尤其不要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而应该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让孩子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不管孩子是否优秀,做父母的都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只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平凡的人,当你在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时,你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他。当你发自内心地赏识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注视着孩子,温和地对孩子说:“孩子,你真棒!”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无限真诚。

夸孩子,就要发自内心的真正以孩子为骄傲,真正的夸奖孩子,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无限动力。

让孩子终生受益的“10个字”,一定要教给孩子


现在许多父母都把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培养孩子的技能方面,其实这样是不对的,首先应该培养的是孩子的品格。教会孩子这10个字的好品格,将会让他终生受益。

快乐

现代孩子学习压力大,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很难调整情绪。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迅速地从委屈中自我恢复,往积极的方面想。“快乐”包括的内涵太多,比如:懂得体谅他人才会快乐、懂得接受失败才会快乐、懂得付出不求回报才会快乐等等。

心理承受能力很重要,“弱不禁风”怎么面对漫漫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受点打击就跳楼跳河?坚强的人,摔的头破血流依然勇敢地微笑,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这样才能接受人生的各种挑战,把握人生的各种机遇。

独立

独立首先要生活自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包办式生活,会使孩子产生依赖的性格。退学“神童”魏某,他的衣服袜子都是妈妈帮忙洗。以前曾经在网上看到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参加夏令营的表现,中国孩子居然连找水喝、添减衣服这样简单的生活常识都没有,参加夏令营最大的感慨居然是“妈妈太重要了”!

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他怎么可能去服务他人和社会?独立还意味着孩子应该具有判断能力,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知道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将来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旦做了决定,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看到很多孩子,总是责怪家长没有做这没有做那,而家长也愧疚地道歉。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负责的习惯,不要总是怨天尤人。实际上,当你发现很多事情之所以糟糕,都是自己造成的,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

专注

生活是很复杂的,又是很简单的。复杂的是,你总感觉一天到晚有那么多忙不完的事情;简单的是,你可以在某一时刻只专注于某一件事。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表达

许多人肚子里很有墨水,但是就是吐不出来。学会表达,无论语言还是文字,就能够让别人理解你的思想。同时,还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思想,并且进行沟通。孩子如果觉得交流是一种享受,无论跟谁交流都能轻松自如,那么他的交际圈就会越来越大,他的未来与社会的相融性就会越来越强。

合作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会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人在社会中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必然要和别人相处。所以,要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鼓励孩子帮助别人,学会热情友好地交朋友,愿意与他人分享。当代社会既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又是一个必须要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的社会。所以,要通过游戏和生活实践让孩子建立团结合作的意识。

好的品格能伴随孩子一生,是孩子成功路上的阶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