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翩翩真可怜,如果可能,最好能换个幼儿园,或换个班级,否则对孩子很不利。而且,你一定要多给孩子赞扬,对老师不好的做法,也要想办法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卑。

may2的回复:

1、我认为家园联系是很重要的。可是很多幼儿园流于形式,或者认为是家长提意见,不是很积极。

2、关于教育,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期电视节目,说中国的家长(老师)习惯于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对比,所以孩子从小就有比、竞争的观念;而国外更注重拿孩子和他自己对比,比如说“你从前吃饭很慢,今天你吃的很好也快了,妈妈真高兴。”孩子树立的是自信。

我同事的孩子学钢琴,老师几乎每次都说他弹的好,也不吝啬给他小红花,老师是这样说的“你弹的真好,如果你下次注意什么什么就会弹的更棒了!”结果孩子特别有兴趣。

我们的好多老师确实爱把学生分成好坏优劣,真不敢想在家里受到赏识、赞赏的孩子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喜爱,他是否会厌学?

hanshome1999的回复:

我觉得如果如此诚挚感人的信寄出后,得到的是负面作用多于正面作用的话,那我是会很寒心的。翩翩妈妈的贴子看过许多,你的育儿态度我很欣赏,也很认同。

我也是个喜欢用笔来交流的人,并且在晴晴一年的幼儿园生涯里,换过三个幼儿园,三次将晴晴的详细情况书面告知老师,一次将晴晴的一个阶段的小结写好给老师。希望与她们作个细致的交流。还有若干次将我觉得很好的资料打印好送给老师,第一次还热烈地谢谢过,之后连声谢谢都不起劲了。我的做法其结果与我的预料非常遥远,是非常失败的。

其实我们现在的老师还算蛮好的,四个月来我没有见老师对哪个孩子狠声狠气过,对新来的孩子和小一点的孩子非常的尽心。但是我的做法得不到一点认同,对孩子的一些观察和感受也得不到一点感应,一开始我真有点儿挫折感,觉得和老师沟通怎么那么难啊。后来我有点儿事还是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我觉得她们的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态度也是中肯的。可能用书面的交流方式不是许多人能接受或者喜欢的缘故吧,特别是建议性质的,对于素质不那么高的人来说,书面的东西比语言会严重一些。

有这个认识后,我便杜绝了给老师用书面交流的想法。毕竟,老师是种职业,她们要考虑很多事情,而我们做母亲的考虑的却只是如何对孩子来说更好一点。我想也许这就是无法那么深切地与老师沟通的原因吧!

反正,到现在我还是觉得与老师沟通是件难事。而且对我来说是件无奈的事。

翩翩妈的回复:

你说得对,我与老师当面沟通,似乎总比较笨拙:(加之,我一周中只有一天可以接翩翩,平时是外公外婆接的,我接触老师的机会也很少。像信里写的一些事,当面很难谈。不过,写信也只有这一次,还没发出。倒是应园中之邀,写过表扬信,因为是上级验收时要用:(在翩翩毕业前夕,我倒是曾跟一位我比较欣赏的老师、也是幼儿园的后备领导(班上的两位老师之一)在电话里长谈过一次,大致说了信里的意思,也说了我有一封信没敢给她们。有些情况她知道,有的她说不清楚。倒是很热情地说,欢迎我把信给她们。可是,当时我的热情已经淡了,仍然把信压在电脑中了。

淘淘妈咪的回复:

我写过信,但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交流,老师的态度很中肯,对孩子也很随和宽容,她们虽然年纪不大(五人中只有一人刚刚结婚),但我觉得对工作都非常负责,对蒙氏的理解都很深,学习抓得也很紧,每星期必须有一次的学习和总结,毕竟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嘛。孩子自从转到这所幼儿园后自信心明显增强,也有爱心,所以我觉得与老师多交流是有好处的,同时老师的素质也很关键。

翩翩妈的回复:

有时候觉得,送孩子走进幼儿园也像走进一个婚姻一样:有点赌博的性质,很难预测好坏,而且如果不是实在难以忍受的话,也往往没有勇气中途变卦……

所以,淘淘真幸运!

zj09.com小编推荐

一封未寄出的信(上)


偶然翻出去年写给翩翩幼儿园老师的信,不由苦笑了。当时我是煞费苦心写的,写好后,给同事看了,立即被劝阻:千万别给,你还嫌翩翩没受够气呀?

我曾经为孩子冬天上课时三次举手要求小便而老师不允许,结果尿了裤子,受凉后发高烧一事,投诉于园长。当事老师被处分。结果,翩翩在这位老师心目中就成了问题孩子:(

这位老师曾经当着我和其他家长的面训斥翩翩:这小囡有毛病的,一看到我就哭!我没办法教她了。要让她看心理医生去!想到这件事,我没敢寄出去。要是您?会怎么办呢?下面就是这封没有寄出去的信。

*老师、*老师:你们好!

翩翩在你们精心的教养下,已经一年多了,再过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最近,她经常很神往地谈起上学的事,但最遗憾的就是:“那时候就看不到*老师、*老师、*老师了,我要是想她们怎么办呢?”我很希望她从小就有尊师重道的意识,所以,如果将来能允许她一直和你们保持联系,我是很高兴的。

这一年多,和别的孩子比起来,翩翩一定给你们添了更多的麻烦。由于年龄小一些,加上她的爸爸长年在外地,可能造成了她对妈妈的情感依赖格外强烈,当然,我们对她的训练也不够,于是她的控制情绪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运动能力,都比班上的大多数同学要差。单单是她的吃饭问题、上幼儿园的哭闹问题,就够让老师费心了。

但是,她能从抗拒上幼儿园到如今回家眉飞色舞地谈幼儿园趣事,并且热心于给老师送贺卡,知道感激老师的心血,学会了关心和爱护长辈及老师,这中间变化很大。而且,她在许多方面都成熟多了,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一直没有机会表达我和她爸爸对老师由衷的感谢——谢谢你们辛勤的、充满爱心的付出。特别是,在你们先后怀孕、生子这一身体极易疲劳、情绪极易变化的阶段,仍然要担负如此繁重的、对30多个孩子的教育工作,做为一个母亲,我的钦佩与体恤更加深切。

老师对翩翩的影响显而易见。对于老师交办的任务,如给小超市带“商品”、给种植角带蔬菜、给新闻角带新闻……她极其认真负责,反复对家长“督办”;对于老师某天发给五角星,她会欣喜若狂,做为当天的“重大新闻”宣布;她会骄傲于老师的表扬,得意于我的画“上墙了”;她会对家里人表示对老师的心疼:今天老师很辛苦的,她带了整整一天的班哎;更不要说她经常回家绘声绘色地讲老师讲过的故事、教过的歌以及各种知识……

对翩翩的成长,总体来说,我是满意的,但是,我也有一点小小的担心,想和老师交流一下。

(转下文)

一封未寄出的信(中)

给幼儿园老师的信(下)


jgzwxw的回复:

尊敬的老师:

您好。由于赵欣然是刚入幼儿园,首先我将然然目前的大体情况向您汇报一下:

一、兴趣爱好

1、喜欢听音乐、唱歌。她能跟着录音机把一整盘磁带的儿歌和一整盘磁带的“环珠格格”的歌基本上把大体意思唱出来。

2、喜欢自己动手、并且动手能力较强。她能自己吃饭、喝水、穿鞋、叠小被子、洗手绢、扒蒜等。

3、喜欢看小画书、听画书上的故事,并能自己讲出来。她有几十本《婴儿世界》、《婴儿画报》及其他故事画书,她都非常喜欢,经常让我们给她讲,她自己基本上都能讲出来。

4、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她喜欢把什么事都说出来,干事也是边说边干,而且总是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力争把话说得完整、清楚。在此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仅供参考):在她试图把话说得令自己满意时,请耐心听完,不要轻易打断她,也不要没等她说完就替她说出来。因为这会使她因体会不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而失望,同时对自己也容易失去自信心。

二、存在问题

1、很少主动喝水。只有很渴了才主动要水喝。我自己分析可能是贪玩。

2、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一方面她自己贪玩。另一方面我们上午上班,中午下班回到家都很想念她,很想多陪她玩玩,所以没能养成好的午睡习惯。即使以前曾睡过午觉,也是我们下午上班以后,家里只剩下她和保姆时才睡。而且晚上不是困得不得了她也不睡。

3、纪律性差,她不喜欢约束。从她很小的时候,她玩什么、怎么玩、到哪儿玩都是让她自己安排或征求她的意见,这样虽然锻炼了她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游戏的兴趣性,但同时也造成了自我意识过强,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不喜欢别人安排的局面,所以这可能对她尽快地融入到集体中造成一定障碍。

三、性格特点

1、好动。她平时除了听故事时以外,很少安静。她喜欢运动。

2、性格倔强。强硬的办法很难让她接受,说服教育往往效果不错。

3、她讲道理。当她提出一些无理或不正当要求时,如果我们耐心地给她讲道理,她一般还是能接受的。比如3月15号她第三天上幼儿园,一起床她就不愿意去幼儿园(当时她刚醒,情绪很不好),我就告她:是然然不愿意离开爸爸,爸爸也不愿意离开你呀,但是爸爸要上班,爸爸下午一定按时来接你,再说,幼儿园里多有意思呀,然然是个勇敢的孩子、坚强的孩子。最后她虽然眼里含着泪,但还是给老师问好,给爸爸说再见,表现得很懂事。当然,前两天幼儿园给她的吸引力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她感觉到幼儿园里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有意思。这要感谢老师。

4、做事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她很喜欢能亲自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觉得如果给她安排一些明确的工作让她去做,他会很高兴的。

四、建议

1、由于然然刚入园,环境相对比较陌生,我想应该首先让她在幼儿园里有安全感,逐渐建立起她和老师之间、她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我觉得可以帮助她认识一位小朋友,告诉他们彼此的姓名,有意识地给他们安排一些共同完成的游戏、工作,不是让别的小朋友去照顾、保护然然,而是互相帮助、互相了解。让然然尽快适应环境,找到朋友。然然在家有两个好朋友(戴博是其中一个,她小名叫“宁宁”),她非常喜欢和她们一起玩,几乎不用家长干预。

2、然然中午不睡觉,我们尽量努力培养她的午睡习惯,但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我想别的小朋友午睡时,可以给然然一些小画书让她在院子里看,这样既不影响别的小朋友,也不至于让然然无所事事,给老师添乱。但请老师告诉她其中的原因:让她在院子里,不是老师不要她,也不是不喜欢她,而是怕她把别的小朋友乱醒了。她性格很敏感,不要让她有顾虑。我想只要给她讲明白,她会很懂事的。

3、然然没有在集体中生活过,很多应该遵守的纪律她都需要学习,我请求老师在告诉她不能做某一件事时同时也告诉她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只有这样她才愿意去接受,也避免她对幼儿园失去兴趣。

4、另外,我也不希望老师给然然特殊的照顾,一方面那么多孩子老师的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我希望然然在集体中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快乐的、心理健康的小成员。

总之,然然是一个懂事、爱学习、爱动手参与、精力充沛、不懂纪律约束、非常费心的孩子。因为对自己的孩子做出非常客观的评价很难,虽然我努力这样做,所以有很多地方说的不一定对,我非常愿意能多跟老师交流,孩子的发展有什么动向或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希望我们能及时沟通,力争让孩子健康成长。

希望打印的字体让您看起来更方便一些。



祝您愉快!

然然爸爸、然然妈妈

怎么让孩子真正信任你


当我们试图把哭闹、挣扎着的宝贝抱出门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标准出现了偏差,并没有用最佳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所做的行为并没有顾及宝贝的需要。

父母对宝贝的有效教养,最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对宝贝设定限制的能力。

如果从宝贝开始可以自己行走起,父母就建立起正向的支持性的明确限制,并在任何的情况下保持一致。宝贝渴望冒险的勇气引导着他进行探索,而他的少不更事又会让他误入歧途,父母或教养者为他设定的界限给他带来了安全与保护。

对宝贝所作的限制实际上并不是要捆住宝贝的手脚,而是要对这个好奇的探索者以及他的环境加以保护,让他在给定的界限内放开手脚、更好地发挥自己。例如,处于学步期的宝贝在穿过街道或停车场的时候不想拉住大人的手。父母应该态度坚决地做出限制:只有拉着手才能穿过街道和停车场,没有别的选择。让宝贝学习乐意接受规则,并且喜欢去了解如何运用规则。

父母需要确定,宝贝的什么行为是不能允许的,并要做到始终坚持这样的限制。

对于不同的家庭和宝贝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采用的做法可以各不相同。设定限制把宝贝经受的挫折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这正是每个宝贝在离开家门到社会上经受挫折的打击之前在家里必须预先经历的。如果父母确实不想要初学走路的宝贝把垃圾扔得到处都是,那么就应该把垃圾桶盖起来,或者关上门。我们要是不想让宝贝把架子上的食物随手拿光,就得把食品放到宝贝拿不到的地方。我们需要去教他不要拉扯小狗的毛,教他轻柔地抚摸小狗。剪刀和尖利的刀具是不能让他碰的,我们要学会把它们放在宝贝拿不到的地方。

当难以避免的事情发生的时候,父母要想尽一切方法坚定地转移他的注意力,用其他东西来吸引他。对宝贝有所限制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处。2岁左右的宝贝需要学习如何与全家一起分享家里的东西,而且父母们也需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宝贝们有限的容忍度。正如一位母亲所说的:“我知道宝贝们的忍受程度,也知道我自己的。”

父母限制宝贝的目的,是让他们学会适当的行为而不是为了惩罚。

并且,父母的限制是符合宝贝的年龄发展状况的,既不会要求太多也不会多于放纵。如果父母对宝贝的行为限制是适宜而又有效的,那么宝贝的内在自主性会获得较好的成长。

例如,我们已经准备出门了,宝贝正在玩玩具玩得起劲,母亲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宝贝硬抱了出来,这个2岁大的宝贝吵闹着、挣扎着……

当我们试图把哭闹、挣扎着的宝贝抱出门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标准出现了偏差,并没有用最佳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所做的行为并没有顾及宝贝的需要。宝贝需要事先提醒、需要有一个逐渐的过渡。在宝贝正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要他停下来并不符合他的天性。宝贝不是要公然地违抗妈妈,而只是忠实于自己的意愿。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告别他原先的活动。如果我们同他一起坐下来,然后一起说“再见,玩具;再见,卡车;再见,小汽车……”使他能够从玩耍中轻松地摆脱出来。这不是一个什么“技巧”或者“方法”;这种教养行为自然而然地产生于父母和宝贝之间的互相尊重,以及父母对宝贝的了解。

宝贝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的感受、想法、行为与成年人是不同的。

一个2岁的宝贝跑到外面的路上去,只是要去把他的球捡回来,想法突然间产生之后,紧接着就是行动,中间不会有任何的思考。如果一个宝贝非常喜欢小伙伴的某个玩具,他就会去把它“拿”来。成年人在有了欲望之后可能会停下来,掂量一下所要采取的行动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是否符合规范与道德,而宝贝往往不会这么做。例如,在桌子下爬来钻去的子仁或许是觉得好玩而这么做,因为坐在儿童椅上实在不是他的所愿,并且他也不可能安静地坐在那里听大人们说话。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先想宝贝所想”。

如果父母在做出决定时首先从宝贝的立场考虑,那么对他们的教养就会具有很好的效果。

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最初我们总是感到担心,害怕会让宝贝们控制了我们,因为我们觉得宝贝小不懂事,我们只需要教育他们听从大人的话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就行,也许我们自己就是带着这样的观念长大的,我们的父母总会说“我是你妈,才会管你……”于是,我们今天也用相同的方式去教养自己的宝贝。然而,我们发现顾及宝贝们的观点实际上有助于对他们加以监督和管理。

了解宝贝成了我们懂得如何去教养他们的关键,他们知道是我们在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我们会帮助他们成为听话的宝贝。爸爸妈妈最了解他们,在他们心里和我们心里对这一点都确信无疑。

如果父母在宝贝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宝贝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

那么,这种亲子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支持、相互接纳的稳定关系。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宝贝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例如,当子仁听到“小姐姐坐得好”时,那也就表示“我不如别的宝贝好”……父母常常会不自觉地说“你看XX会讲故事”,“XX会自己吃饭”,“XX的画画得真好”……这种方式会让宝贝产生羞愧,感觉父母并不全然地对待自己,父母爱的前提是“我要比别人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小的时候对父母的要求做出妥协或遵从,到宝贝11-12岁时,也会产生大的亲子关系冲突,因为在宝贝的心里,对父母的信任是有条件的。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一定要给孩子读一读!!!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导师,最近看到一篇母亲写给叛逆孩子的信,字里行间是一位母亲在人生问题上给孩子的金玉良言。

写这信给你,基于三个原因:

你正站在人生节点上:回首,是悄然溜走的童年时光,向前,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开启。

有些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彼此约定:我们好好工作,你好好读书,谁也不让谁操心。

关于目标

人可以没有伟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标。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不管你平时多么努力、多么用功、多么厉害,只要考砸了,就会被淘汰!你应该明白,作业多、书包重、没日没夜去学习,不是大人无情,而是现实残酷!

关于定位

在家里,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皇帝,但在学校,皇帝太多,没人会把你当回事!除非你的成绩更优秀、你的才艺更出众、你的表现更出色,老师还当你是块宝。

社会也一样,以后,你要成为富人还是穷光蛋,要住平房还是别墅,要别人瞧不起还是尊重,都靠自己负责。

关于学习

在学校,学习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好却体质差,这与“读书读书、越读越猪”没二样。同学间搞聚会,要比就比:20岁比学历、30岁比能力、40岁比阅历、50岁比财力、60岁比体力、70岁比病历、80岁翻黄历,人生几十载,归根到底就是比身体,儿子,好好锻炼吧。

关于未来

一个人的未来由知识、能力、态度决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能力也可以在实践中增长,而态度却由习惯养成。

你在良好习惯培养上,有时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现在,端正态度还来得及。未来,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是既利已又利人。

关于自己

在学校,老师没有义务对你好,除非你首先尊重老师,同学没有义务关心你,除非你首先关心同学;在你的一生中,也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爸。不要以为世界少了自己,地球就转不了,不要以为个人渺小,就自我放弃和抛弃。

关于朋友

交友就像投资。投资当然要考虑回报,如果你找了个朋友,而朋友最后没有给你回报,只能证明你投资失败。你要找那些比你强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记住,在朋友落难时,一定要施以援手。

因为,与自己一起笑过的人易忘记,与自己一起哭过的人最难忘。这就是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有意义。

关于恋爱

早晚有一天,你是要谈恋爱的,我以过来人身份忠告:花前月下漫步总是美好的,甜言蜜语更是迷人,可别忘了现实中还有风霜雨雪。

爱情那点事,无外乎——你爱她她不爱你,她爱你你不爱她,你和她彼此相爱。第三种情况无疑令人神往,但概率不足10%。

因此,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和漂亮的女人握握手,和深刻的女人谈谈心,和成功的女人多交流,和普通的女人过日子。就这样的心理,就好。

关于距离

为人父母,谁都渴望与子女的距离短些,但随着儿女的成长,属于你们的天空肯定会越来越广阔,与父母的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也肯定会越来越远。做父母的,当然特别在乎自己到底能够占据儿女多大的天空位置!

因为,父母的天空与儿女的天空恰恰相反——随着一天天老去而变得愈来愈小。我凡人百姓,同样拥有大众情怀,同样在乎你是否常在身边。儿,父母的儿女情长,你是否读得懂?

关于得失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得意,也不可能永远失意,得意时,你要清醒,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厉害的人,要记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时,不退缩,坚持下去:过去是怎样走过来的,现在就怎样走过去。

关于亲人

亲人只有一次缘分,这辈子,即使无法与你一路伴行,但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总会想着为你遮风挡雨一程!

即使无能与你一路并肩作战,但在艰难险阻的时候,总会想着与你一同分担苦痛!这辈子,无论我们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可能都不会再见。

第一次放飞(下)


中午回家的时候,爸爸回来了:“你去给珊珊说说,别给璇璇东西了!珊珊给璇璇一盒彩笔璇璇抱了一上午,人家小朋友都在排排坐吃饭呢,就她一个拎着那盒笔走来走去的。还有三四个小孩子在一边哭。璇璇倒是不哭,就是不听老师的话,让她吃饭她不肯去。”奶奶说:“只要她不哭就行!”好一个离经叛道的小妞妞。她在充分享受她的优越感呢:“你们都没有彩笔,我有!”哈哈,该吃饭了不吃饭可不是好现象,今晚回家教育教育吧!

可是大家都在排队她不排队也是她的独立性的表现吗?妈妈又想起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因为不守纪律屡屡被老师批得哭;又想起自己上初中的时候骑车撒把至今腿上的疤痕累累。也许,骨子里遗传了叛逆的因子?

哦,我要准备给璇璇的老师送礼啦!我知道像璇璇这种人最喜欢最需要的是什么:“大家的赏识!”多些鼓励给我的宝贝吧!也许她会犯错误,但相信每个错误的本身都会令她更好的成长。能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成长,经历苦痛迷惘孤独总是必然的。人生本就是一场苦痛之旅,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享受痛苦就是最大的快乐。小璇璇,也许今天你还不懂这些,但我很感谢你,我的宝贝,因为有你,妈妈的生命才更加充实、丰富和精彩。

因为单位有事耽搁,下午去接璇璇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璇璇的班里只有两个小朋友了。那个小男孩哭得脸红红的,在一旁抽噎。而璇璇却在忙着拖大象呢!看见妈妈来了,她只是笑笑,对妈妈说:“我能弄动它!”妈妈忙着给璇璇穿衣服,璇璇还感到有点儿不耐烦。她还没玩够呢!过了一会儿,爸爸来了。璇璇欢呼起来:“哦,爸爸来喽!”老师告诉我们说,璇璇中午吃了一个大油卷,睡觉的时候听见别的小朋友哭,她只是咧了咧嘴想哭。老师哄她说:“璇璇你别哭,老师拍拍你睡吧!”“老师去哄哭的小朋友去了!”等老师再转回来时,璇璇已经睡着了。璇璇告诉爸爸说:“爸爸,我尿了铺了!”爸爸问道:“是吗?在哪尿的呀?你为什么不叫老师呢?”璇璇指着小床说:“在那儿!”哈哈,真不好意思,对这样的情况老师果然也隐而不报。

晚上回家,奶奶问起璇璇:“璇璇听说你尿了铺了?裤裤有没有湿呵?”璇璇说:“没关系,老师说:‘晒晒就行了!’”妈妈问:“璇璇你喜欢幼儿园吗?”璇璇说:“喜欢!”妈妈问:“老师好吗?”“好!”“老师喜欢你吗?”“喜欢!”爸爸回来告璇璇的状了:“老师说璇璇拿着彩笔怎么也哄不出来,她刚来上学老师怕弄得她哭就由她拿着了!”璇璇奶奶说:“咱这闺女到哪儿都不吃亏,知道护着自己的东西!”

哈哈,这倒成优点啦!

晚上璇璇边吃边玩,一顿饭吃到8:30。妈妈知道她才到一个新环境,一天辛苦,就陪她穷开心。一会儿将小凳子顶到头上说:“下雨喽!”又一会儿将她的小狗小熊小兔子在沙发上一溜儿排开,哄她们睡觉觉,她学着老师的样儿说:“别吵啦,小朋友们都睡觉啦!”

第二天早上,妈妈因为要值班,就给爸爸讲好要爸爸要送璇璇上幼儿园。璇璇爸爸好不容捞到这份美差,高兴地不行,又是给璇璇穿衣服又是戴帽子的;璇璇可不干啦!她一定要妈妈送。妈妈说:“好好好,妈妈和爸爸一起送一段吧!”爸爸却像个小孩子似的生气了,“要送你送吧!我不管啦!”哈哈,妈妈只好将璇璇塞进爸爸的怀里,对哇哇大哭的璇璇说了声:“BYE——BYE!”就关上门上班去啦。

今天已是璇璇上幼儿园的第四天了。璇璇终于让我领教了她眼泪的威力。璇璇一大早就醒了,一会儿钻进妈妈的被窝,一会儿又钻进爸爸的被窝。一会儿表演吃西瓜,一会儿又学小鸽子飞。小家伙在床上滚来滚去的。妈妈问璇璇:“璇璇你喜欢幼儿园吗?”“喜欢!”“今天去上幼儿园好不好?”“好!”“妈妈你送我!”

上班时间快到了,妈妈忙着给璇璇洗脸。璇璇借故扭来扭去了,就是不肯洗。妈妈只好采取强制措施啦!璇璇就大哭起来。一路上璇璇哼哼唧唧的不开心。妈妈心里想,这是新鲜劲儿过去了,孤独感上来啦!“璇璇你在幼儿园里听老师的话,好好吃饭睡觉好吗?”“妈妈,我哭,我找妈妈!”

果然,进得教室来,妈妈就放不下璇璇啦!老师哄呀哄,好不容易才哄过去。妈妈走的时候,璇璇还在老师的怀里嚎啕大哭呢!

一路上妈妈的心里也是沉甸甸的。好在妈妈想起了爸爸讲起昨天去接璇璇的时候,老师给璇璇戴上小红花了呢!璇璇开心地笑着,指给爸爸看。父女两人只顾得去看小红花,连外套都忘了给璇璇穿就跑啦!

成长的路上总有泪水和欢笑相伴。即使是现在,妈妈也会和璇璇一样经受孤独、痛苦、无助的感觉,也会和璇璇一样在经受风雨之后满心欢喜的去欣赏美丽的彩虹。宝贝,就让我们一起,以享受苦痛为最大的快乐,经历成长,穿越痛苦,体味生命更深层次的美丽。

父爱母爱一般重(下)


那么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的特殊作用是什么呢?如前所述,父亲由于在自然选择,性别差异,家庭职能以及传统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差别,对于婴幼儿来说,父亲不是婴幼儿的主要抚育者。当然这种情况会因父亲的职业,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和社会女权运动的影响有所变化和不同。有调查表明,父亲在家庭中同婴幼儿相处的时间为母亲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这并不等于说父亲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弱化,事实上,父亲对婴幼儿的成长的影响具有母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作用表现为;父亲是孩子的重要的游戏伙伴。如果说母亲与婴幼儿的抚育之中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孩子的生活料理上,而父亲则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与孩子的游戏上。每一个父亲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母亲对孩子的必不可少的照料工作结束后,大多数的父亲是同孩子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

以我个人的经验,我更多的时候是在晚上妻子为女儿洗完澡之后,把她接过来,让她坐在我的身上,握住她的小手,又挥又拍,让两条小腿又踢又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逗得女女咯咯大笑。在女儿长大一些之后,开电脑玩游戏,外出骑小轮车,骑在我的肩膀上看耍狮子,溜旱冰,玩遥控汽车,坐在我的摩托车上兜风等基本都是我作领导,孩子兴高采烈地参与或不断地制造花样。玩够之后回家,女儿才找妈妈嚷着要洗澡吃饭,这两种职能似乎是父母不同的角色所不能替代的。

其次,正因为父亲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游戏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父亲往往又是孩子积极情绪的引导者,换句话说,如果母亲同孩子的相处的活动是正剧的话,那么父亲与孩子的活动几乎总是以喜剧的方式出现,或以笑剧和闹剧的方式出现。从而使父亲成为孩子的兴奋点,使孩子的情绪得到积极的影响,成为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

一些母亲对于孩子懂事后经常倾向于跟随父亲而不能理解,甚至为孩子同父亲的关系过于密切而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或者产生失落感想同丈夫争夺孩子,这说明她们还不明白父亲这一角色的特殊作用。正是由于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游戏交往引起孩子的兴奋和快乐,给孩子以极大的满足,才使孩子的心理发育更加健康,人格更加完整。这样的丈夫恰恰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一个称职父亲的形象,做孩子母亲的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再次,父亲往往是在内容丰富的游戏活动中,尤其是在和学龄前儿童共同从事范围比过去更加宽阔多样的活动中,促使孩子更加广泛地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对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求知欲,诱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意向,培养他们的认知技能,成就意识和对未来的自信心,都可以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社会性的培养和个性特征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我的女儿为例,我只是带6岁的女儿在夏日的夜晚外出看过一次流星雨,(其实最后什么也没看见),女儿就一定要买一架“天狼牌”天文望远镜,并煞有介事地架在窗前,每天晚上观测天象,当然我知道依我女儿的智力永远也不会成为天文学家,但她那种在跟我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环型山时那种认真的劲头,却让我和妻子从心底里感到高兴,而且就她现在仅有的一点天文知识,就已经在同学当中有一些听众了。

最后,正像前面讲过的母亲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一样,父亲的角色与行为的特殊性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以我的女儿为例,我女儿身上那种乐天的、不容易忧愁的、甚至有点大大咧咧的性格特征同我的性格对她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喜欢在家里经常开玩笑,女儿跟我一样也是一个幽默派,我拿到《读者》文摘,最先看的是幽默之页,女儿也特别善于讲笑话,每次外出旅行,一路上我俩是笑话讲个不断,而她妈妈则是最好的听众。

有个专家讲过:并非父亲的角色只对男孩子有影响或母亲角色只对女孩起作用,事实上女孩会受父亲角色的影响有时会表现出冒险,进取,独立性的特征,反之男孩也会受到母亲角色的影响而经常产生易于表现同情心,温柔和依赖性等个性特点。尽管在婴幼儿时期,父亲性别角色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有时只是潜在地存在着的,但它长期潜移默化所起到的作用却又是不可忽视的。

以上是关于父母不同的家庭角色在子女养育中的不同作用和影响,正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是彼此无法替代的,因此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就比较容易在孩子健全人格培养方面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不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闲时再聊。(完)

和孩子一起善良(下)


现在社会上的乞丐我们有时分不清真假,但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我宁愿让她以为这些都是真的,以培养她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品格,因为告诉她他们有的是骗子是件比较复杂的事情,我觉得会给她带来失望和困惑,她还不能接受,或许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别人带来快乐,我想对孩子是有益处的。至于是真是假,随着孩子的长大,她慢慢就会理解和接受。所以我觉得文章中的父母做的很好,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我也要象他们一样。

chloris的回复:

我觉得行善要针对人,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完全是看着一些感觉上比较穷困落魄的人就给予帮助,象那对母女应该给予温暖,但是那个汉子呢?难道自己就没有能力挣钱,只能靠乞讨吗?应该教给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相信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是好的,但是也有不好的啊,如果只是让孩子看到美好的一方面,等某一天他突然发现世界原来和他想的或者知道的不一样会是什么感觉呢?

rgx的回复:

孩子的天性都是善良的,不善只是后天被蒙蔽了。不过现在大街上乞讨的搞不清楚是真是假?经常有人在饭馆碰上刚在路口乞讨的人,有些地方就有讨债村,全村靠乞讨发家治富。所以我现在都不知何时该去行善,何时该去除恶?不知怎么去给孩子讲。要是佛或者上帝能告诉我们就好了,佛讲一切尽随心意,圣经上意思也差不多,但我还是不知怎么办,也许我悟性太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