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一封信。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一封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美国总统出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美国总统写儿童书,却非常少见,2010年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出版了《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一封信》一书,引起强烈反响,美国亚马逊童书绘本类持续12个月销售榜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新闻周刊》一致给力好评。此书简体中文版已经中国青年出版社引进出版。

早在竞选美国总统期间,奥巴马就没掩饰他对两个女儿的爱,2009年1月,奥巴马在就职典礼举行前夕,还特别给两个女儿写信,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爱和期许“我要让所有儿童都在能够发掘他们潜能的学校就读;这些学校要能挑战他们,激励他们。我要他们有机会上大学,哪怕他们的父母并不富有。”他还特别希望女儿,“看到不对的事要想办法改正,努力帮助别人获得你们有过的机会。我要每个孩子都有和你们一样的机会,去学习、梦想、成长、发展。这就是我带领我们一家展开这趟大冒险的原因。”

在这封写给女儿的信中,奥巴马总统用温柔优美的笔触,向13位具有开创性的美国英雄致敬,向塑造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诸项信念致敬,读来感人至深。无论是乔治亚•奥基夫的艺术才华,还是杰基•鲁滨逊过人勇气;无论是海伦•凯勒的精神力量,还是乔治•华盛顿的爱国情操,奥巴马总统在他的女儿身上,在全国小朋友的身上,都看到了这些品质的一脉相承。

获奖艺术家洛伦•朗的插画具有无可抗拒的魔力,让人过目难忘。洛伦能一下子抓住这些伟大英雄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主要成就,加以表现。同时,他的插画还准确捕捉到儿童的天真无邪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本精美的小书是一笔宝贵财富,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潜能,激发我们去披荆斩棘,追求梦想。郑渊洁、孙云晓、熊晓鸽、郎永淳、李希贵等知名人士都为此书写了推荐语。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在给此书的推荐语中写道:“奥巴马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知道对于孩子,鼓励和赞美的力量有多大。他会对女儿说:“今天我有没有赞美过你?”希望奥巴马这本书对中国家长有启发:多赞美孩子,国家的未来就会强大。

郑渊洁表示,自己就是被父母“夸”大的,能够成为作家也与老师的鼓励密不可分。当他犯了错误,如果父母打他一顿,自己就觉得“摆平”了。但如果得到的是理解,自己一下子就感觉“欠”他们的了,下次他就会“悠着点”。卢勤表示,赞美是一个人的童年不可缺少的,积极暗示能够给孩子“正信息”、希望和快乐,但现在很多家长却忽视对孩子的赞美。

郑渊洁、卢勤也谈到了自己赞美孩子的小故事,郑渊洁说道,在儿子还小的时候,他看到儿子用牛奶往玩具车里倒,他想儿子可能看到自己给摩托车加油而产生的“创造”,他没有批评孩子,而是说你的车也需要加油了,但可不可以换一种“油”。卢勤表示,她对她的儿子总是用“太好了”、“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等来鼓励他,比如儿子小时候在她回家时给她倒茶,尽管茶已经凉了,她还是一饮而尽,说“太好了,正渴着,热点就更好了”,下次她果然就喝到了儿子倒的热茶。儿子小时候学习做饭,尽管当时做得并不太好,她还是说太好吃了,这样渐渐的孩子什么都会做了。卢勤称,现在有些家长总是把不好的信息传达给孩子,这不行那不行,你怎么这么笨等,因为自己对孩子过高的要求,让孩子感觉无望,潜意识就觉得自己不行,而积极的赞美却能够给孩子带来光明。

对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家庭,这本书都是最好的心灵读本。把真理和责任交到孩子肩上,每过一代,国家就更接近人民的理想。

相关推荐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教子秘方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国外有很多方法值得深思,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家规,既简单操作性又强,值得家长们借鉴其精髓。

奥巴马夫妇共育两个女儿,为了培育两个乖女儿更加健康成长,夫妇俩对女儿制定了几条既简单观念性很强的家规。

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

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玛莉亚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萨莎练体操、弹钢琴、打网球、跳踢踏舞。

9、不准追星。

这九条规定非常简单而具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也能看懂和领会。这几条家规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有自理能力、有理财观念、勤俭节约、有良好作息习惯、多才多艺的人。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共同愿望。

其实中华民族有悠久的优良的家教传统。最早有传为美谈的孔子的“庭训”,孔子后人据此“以诗礼传家”绵延至今已77代。我们不太陌生的还有《颜氏家训》和《弟子规》。里面的规矩比起奥巴马的来说更详细,更具体,操作性也很强。可惜现在父母们只把它们当作背诵的材料,并没有按照上面的要求来培养孩子。一部分父母忍不住溺爱孩子,而另一部分父母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去监督孩子。

不管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国外的教育文化,都很值得家长学习。好习惯是一生受用的,这都需要从小养成,不管希望孩子成为成功的人、独立的人、善良的人、快乐的人或者兼而有之,都需要从小对他的方方面面进行长期的培养。父母切莫小看了这种教育,而耽误了孩子一生。订立和执行现代家规,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规的制定必须合理,孩子能明白,也有能力做到。

根据年龄选择最重要的几条,不要长篇大论惹人烦。家规不应该高不可攀,古时某些家规过于严厉不值得提倡,例如每天背诵10个单词、背诵3首唐诗这样的家规不但难而且无趣,孩子难以接受。但像奥巴马家的家规注重独立、注重修养、注重作息,都属于容易接受的范畴,有的孩子能够做到,有的需要孩子努力一下就能做到,孩子容易获得成就感。家规主要致力于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提高他们各方面的修养。

2、父母必须态度一致,并且要划出专门的时间,监督落实。

每一条规定,而且不允许例外。执行时可以温柔引导,但语气和神态必须是严肃的,不容商量的。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差,天真好动,因此如果希望他们遵守规矩,就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督,这也可以帮助他们持之以恒。父母一旦制定了家规,就不要心软,否则好不容易坚持下来的习惯,有可能因为一次小小的例外而全面崩溃。

3、可以根据家规制定合理的奖惩。

如能遵守家规,可以在不打破规定的前提下,例外奖励给孩子一次外出游玩的机会,也可以购买他喜欢的书籍;或者可以学学奥巴马,到了一定年龄后做家务可以得到报酬,然后教育孩子怎么学会存钱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惩罚要坚守“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做错事不能打骂,要按照约定好的规矩惩罚,例如和禁止外出、禁止玩游戏、如晚睡一小时就要早起床一小时、如不吃一顿饭那就什么都没得吃甚至连下一顿也没有东西吃等方法,能起立竿见影的效果。偶尔的禁足、禁食或者早起并不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却能让孩子深深体会做错事情的后果,这要比单纯的说教管用十倍。

请给女儿极限教育,给儿子阳光教育


每天看新闻,总会瞧见很多不幸的事情发生在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身上,最近就有一件事情轰动南方媒体圈,一个涉世未深的大二女生在实习时遭受一名记者的侵害。这样的悲剧已经不止重演一次,父母们在满满的愤怒之外,更应该思考,对孩子的自我安全保护问题上,该怎么教育。

给女儿最好的保护是极限教育

一位17岁的女孩曾经在夏天的凌晨半夜才回家。过了几天,她的父亲约她外出喝酒,还对她说:“尽量喝,爸爸会负起责任带你回家的,放心喝吧!”

那天他们一共跑了5家店吃吃喝喝,但到了最后一家时已经毫无印象,她醉倒在了吧台上。

事后,父亲叫了计程车带她回家。

隔天,女孩醒来,发现父亲一早就出门了,但给她留了一封信。

信里这样写道:昨晚你记得喝了多少酒而醉倒了吗?一共是两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这就是你的极限。世界上有很多坏人,我没办法永远在身边保护你,所以才让你知道你的极限,学会自己保护自己,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这位父亲没有用强硬的方式教育女儿,而是用了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给女儿好好上了一课。

的确,对于女孩子的自我安全保护教育,最需要的就是一种极限教育。父母拼尽所有富养女儿,保护她十年、二十年,但孩子不可能始终待在自己的视野里,而且终归要长大。长大以后,社会不会给女孩子太多试错的机会,一旦有都会是致命的,所以女孩子需要有一个底线,了解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保护自己先从了解自己的极限开始。

给儿子最好的保护是阳光教育

有一个14岁的男孩,放学后看到书亭里有一本喜欢了很久的书,可是自己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就大着胆子把书藏进了怀里,谁知被刚转身的老板发现了,老板把他扭送进了派出所,几名警察轮流审问他,还打电话通知了孩子的父亲。

很快,孩子的父亲就赶到了。男孩低着头,默默等待父亲的责骂。

“我想,这一定是个误会。”父亲淡淡地开口了,“因为我非常了解我的儿子,他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一定十分喜欢这本书,只是因为没有带足钱,才这样的。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钱买下这本书,这事就算结束了。”然后,父亲就掏出了钱包。男孩惊呆了,他看着父亲,父亲也看着他,眼里没有责备,有的只是爱怜。

出了派出所,父亲停下了脚步,他捧起孩子那张满含羞愧与感动的脸说:“儿子,人这一辈子或多或少都会犯错误。听着,忘记它!不要让它在你心里留下阴影,好好学习和生活,只要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依然是一个让父母骄傲的孩子!”说完,他郑重地将这本书放到孩子手中。男孩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父亲慈爱地将他搂进了怀里。

给男孩子最好的保护是阳光教育。男孩子的成长难免会犯错,犯错后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教育,受到社会过多负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误入歧途,陷入阴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的阳光教育,教会孩子学会承担,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父母更需要的是有逻辑的正面管教,在指出错误的同时,也要指出孩子的某些可取之处。让孩子学会赏识自己,做品行更优秀的自己,这是教会男孩自我保护的一种升华。

女儿你没有害怕的理由(下)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从而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女儿你没有害怕的理由(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00年10月20日

经过专家的指点和全家一致地努力,小雪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还不能做到落落大方,但是见到生人已经很坦然了。在大人的鼓励下,也能甜甜地叫叔叔、阿姨。在院子里,和几个同龄小朋友玩得非常高兴。天越来越冷了,我们全家商定,除非天气特别恶劣,每天必须保证两个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不能再让小雪圈在家里,要给她创造一个社会化的环境。

2001年6月8日

近一年,只要我一有时间,就带着小雪去院子里玩。有时下班晚了,回家匆匆吃几口饭,也要出去走一圈。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雪变开朗了。这个星期天的下午,午睡后我和爸爸带小雪到楼下玩新买不久的遥控车,还带着她的小自行车。小雪很高兴,当她骑着自行车追上了爸爸遥控的小车,便发出朗朗的笑声。有时自己也试图操纵遥控车,尽管经常把小车撞得鼻青脸肿。一会,又来了几个小朋友,大家玩得很高兴。后来,不知谁提议:小朋友们唱歌吧!小雪第一个站了起来,非常认真地唱了一首《小燕子》,唱完了给大家鞠了个躬,奶声奶气地说了声:“谢谢大家”。虽然咬字还不清晰,调子也不太准,但是她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喝彩。另外两位小朋友却扭扭捏捏不肯唱,一位观众妈妈说:“孩子们的性格可真不一样啊。”我欣慰地笑了,心里说:“这其中的故事,只有我知道。”

2001年9月14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小雪上幼儿园了。我们近一年的努力究竟效果如何?虽然她进步了许多,但在这么重大的事情上,我心里没底。在上星期入园准备家长会上,园长说有的孩子会哭闹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我们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应对小雪哭闹,可是,第一天,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小雪一直很高兴,只是在我把她交到老师手里要离开的时候象征性地哭了几声,我离开后在窗子外面观察她的反应,她哭了一会就和老师去玩玩具了,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严重。两个星期过去了,我们几乎如释重负,小雪虽也有哭闹,也因不适应而小病一场,但我们还是给她的表现打了高分,有一天早晨,她居然能够在教室的门里平静地与爸爸妈妈挥手bye-bye。小雪喜欢上幼儿园了,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后记:在儿童偏差行为的矫正过程中,具体的、适合孩子的方案和指导很重要,但是,成功的关键在于家长的恒心和毅力。我们没有理由抱怨自己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从现在开始。

文:高寿岩

女儿你没有害怕的理由(上)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女儿你没有害怕的理由(上)》,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行为,困扰着家长。下面这位母亲的育儿日记,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她是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害羞的性格弱点的。

2000年9月5日

今天真高兴,我开始休年假了,有一个礼拜的时间呢。想想自己可以尽情地陪女儿疯玩,来弥补这段时间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小宝贝的愧疚,心都飞上了天。这些日子,我都快大撒把了,一切都由奶奶来负责。虽然,我知道老人的教养方式有许多欠缺,孩子的表现不尽人意,但是力不从心啊!这不,机会来了,我可以好好的表现一把了。

吃完早饭,带小雪下楼骑车。虽然她刚刚两岁,车技蛮不错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都不成问题。粉嘟嘟的小脸,配上粉色的自行车,沐浴在秋日的阳光里,一切都那么和谐。就在这时,不和谐的事情发生了。对面走来一位小伙子,离小雪还有4、5米的时候,小雪变的紧张起来,一只手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车也不骑了,靠在路边,一脸惊恐的表情,直到这位小伙子走远了,才恢复了正常。此后碰见的几个生人,都是同样的反应,好像对男士的反应更强烈些。我们在院子中间的小广场上玩,如果没有别人,小雪兴奋地到处跑、尖叫,可是只要有其他人在场,她立刻胆怯了,不敢离开妈妈半步。

我心里明白,小雪从小就胆小,去年国庆节,小雪刚一岁多时,我们带她第一次到山东的姥姥家,姥姥、姥爷、舅舅、大姨居然没有一个能从爸爸妈妈的怀里把她抱过去的,住了一个星期,爸爸妈妈也就把她扛了一个星期。姥姥爱莫能助,一个劲地说:“这哪像北京长大的孩子!”当时,她只是不让生人抱,并不排斥生人,不至于严重到这种程度。可现在……这一天,我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晚上,我跟先生谈起了这件事,先生说:“不会是有什么情感障碍吧?还是咨询咨询专家吧。”

2000年9月6日

根据专家的指点,造成孩子这种性格的原因,有遗传因素,更重要的是养育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纠正的,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来慢慢脱敏。

具体方案:

第一步:分析出宝宝害怕的是哪些人或事情,确定要攻克的目标。如果特别害怕男士,就从男士入手。

第二步:选择宝宝经常活动的地点作为训练场所,如小区里的花园。带着宝宝去花园里踢踢球,玩一玩。球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第一个星期,和宝宝像往常一样出去玩。不过,要厚着脸皮凑热闹,哪人多去哪,哪有男士去哪,就和宝宝在聊天的或遛弯的男士旁边玩。宝宝可能不太适应,这需要妈妈开发出好玩的游戏来吸引宝宝。例如,把球从后脑勺上扔过去,双脚夹球走。这样玩两三天,根据宝宝的反应采取下面的步骤。

第二个星期,这时宝宝已经习惯和大人一起在人多的有男士的地方玩(如果不适应接着进行第一个星期的方案),那现在就要培养她自己能接触陌生的男士。利用球,妈妈可以把球踢到离自己不远处的男士旁边,让宝宝去捡回来,刚开始宝宝可能会害怕,妈妈要鼓励,夸宝宝勇敢,也可以陪她去捡,然后慢慢地过渡到宝宝自己去捡。不能恐吓宝宝,要多鼓励。同时,碰到认识的男士时要建议宝宝打招呼,如果宝宝有害怕的神情,要向宝宝说明“这是某某小朋友的爸爸”以增加宝宝的亲近感。

第三个星期,让宝宝有单独和男士待在一起的机会。和宝宝说,妈妈要去扔垃圾,让她自己和叔叔(当然是邻居或熟人)在这等一会儿,看着妈妈去扔垃圾。逐渐过渡到宝宝和叔叔等着的时候看不见妈妈的行踪。

第四个星期,复习以上步骤的同时让男士抱宝宝。如果宝宝高兴地让叔叔抱抱,那她已经基本上没有恐惧感了。

(转下文)

女儿你没有害怕的理由(下)

入学准备致家长一封信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