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的同学壮壮转园了!这让我倍感意外。原因是,西西在的这个班是幼儿园里的实验班,一方面有外教,另一方面配备的两位老师也是园里最好的老师(我这么认为)。现在想进这个班的孩子很多,但因名额限制,很多孩子想进进不来,除非有人退园。而壮壮为什么要转园呢?和壮壮妈深入沟通了一次,才知道,壮壮刚进入班级的时候,Z老师就发觉壮壮在与人交往上存在“障碍”,于是找壮壮妈交流。壮壮妈尽力和老师沟通,并在壮壮身上投入更多精力,但一个学期下来,壮壮的情况仍不见好转。壮壮妈对此事已经无法忍耐,“我觉得可能壮壮和Z老师的八字不合。我不想再听老师说壮壮的情况了。我觉得壮壮应该得到老师更多的理解和接纳,但Z老师似乎很难做到。”虽然我不了解事实真相,只是听壮壮妈的一面之词,但可以肯定的是,壮壮在这个班里不快乐,壮壮妈也因孩子不快乐而背负压力。看来,不同的孩子对老师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家长对同一个老师的评价有时甚至也是迥异的。即使在大家看来是好老师、好幼儿园、好班级,但在壮壮妈看来,是不适合壮壮的。

看着壮壮妈带着壮壮离开幼儿园,我的心里掠过一丝的难过,但同时这件事让我思考良多。为什么西西在幼儿园里很快乐(偶尔的几天不快乐是因为换了老师),壮壮却不快乐?为什么老师会特别喜欢某些孩子,却对另一些孩子叹息……这让我想到两个词:因材施教、因材寻师。

我们常听说“因材施教”,这是对老师和家长而言。但对孩子呢?如果老师做不到“因材施教”,难道就让孩子一直待在这个不喜欢的环境里吗?壮壮妈放弃这个幼儿园,我想,她或许就是在“因材寻师”吧!她想寻找能像她一样理解壮壮、接纳壮壮的老师。

听说,壮壮妈新找的那家幼儿园是私立园,“我最看中的就是这家幼儿园一个班就十几个孩子,我想他们更能照顾好孩子吧。”听壮壮妈介绍她新找的幼儿园,我不好说什么,但“因材寻师”的确是家长需要思考的一件事。如果我们的孩子能遇到一位喜欢他、欣赏他的老师,那就太幸运了;可如果遇到的老师对他一般,不是那种特别喜欢、欣赏;再如果,遇到的是一位不喜欢他、不欣赏他的老师,那么我们就该三思了:是否该给孩子重新寻找老师?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能遇到第一种老师,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遇到这样的老师,那孩子真是三生有幸啊!西西爸就曾对我说,他之所以爱上学习就因为在小学5年级时遇到了欣赏他的语文老师,从此爱上了学习,学习成绩一路领先!从此奠定了他的人生之路。

在壮壮转园这件事上,我一方面庆幸于西西遇到的恰是第一种老师,但另一方面也让我理解了壮壮妈的选择。这让我想起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爱迪生的故事。当老师认定爱迪生是个低能儿时,爱迪生的妈妈却勇敢地回击了老师的看法,在家亲自教育爱迪生,并最终将爱迪生送上了成功的轨道。

“因材施教,因材寻师”,前者更多针对的是老师,而后者针对的是家长。如果我们发觉老师不适合孩子时,在排除了孩子和家长自身的原因之外,就应该大胆地去为孩子选择更适合他的老师。如果因种种原因无法放弃无法选择,自己心里也一定要有数,万不能为难孩子。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什么是最适合的爱(元旦亲子专题)


前言:大多数的家长们都把爱孩子挂在嘴边,但是却不懂得什么才算是给予孩子最适合的爱,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成功妈妈的育儿经吧,其形象的诠释了什么才是给予孩子最适合的爱!

育儿状况:有2个孩子,4年育儿经验,

育儿感受:爱孩子就是让孩子自由发展,而不去给孩子太多的限制。

正蓝有两个孩子,一个4岁的女儿和一个1岁8个月的儿子。这个年轻妈妈的教育理念已经超越传统观念,她非常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掌握更适合孩子的方法,给孩子更“新式”的爱和抚育。亲子网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新鲜,也很乐于探索。正蓝总是让孩子自由发展,而不去给孩子太多的限制,她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只要孩子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那么孩子就应该有很多自由空间。

正蓝特别讲到,这个自由的空间也是相对的,因为孩子可能不知道哪个对他是安全的,妈妈要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关键时刻与孩子站在一起

大多数人所受的传统教育是“好东西要给别人吃,好玩的要先给别人玩”。这样会有两个后果,一个是孩子会觉得你爱别人的孩子,不爱自己;另一个后果,是孩子会对别人产生怨恨,以后就不欢迎这个“横刀夺爱”的人。这两个后果都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正蓝会对来家里的小朋友说:“虽然家里有很多小汽车,但那些全是弟弟的,弟弟同意你就可以玩,弟弟不同意的话我们要尊重他,你可以去跟他协商,也可选择其他的玩具。”

两个宝宝不同的爱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正蓝并不偏爱哪个孩子。但对两个孩子给予的是方式不同的爱。正蓝说,女孩对情感的需求更多,而男孩就需要更多的空间,在规则上男孩也就要更多一些。

在育儿过程中,正蓝希望她的孩子成为一个内心有力量的人,长大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亲子教育

妈妈访谈Q&A:

Q:以爱的名义而对孩子造成伤害应如何去处理?

A:谈不到伤害,但是我会观察孩子的情绪,会在恰当的时候告诉孩子说:“我爱你,我知道你不舒服,我会一直陪着你。”一般地,说了“我爱你”后,他就没事了。孩子就是想听妈妈说“我爱你”。所以,我会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

Q:母亲应该如何正确爱孩子?

A:听内心的指引,自然地做妈妈。顺乎孩子的天性,比如,孩子断奶,到了一定时期,孩子不想吃了,很自然地就断奶了。

Q:给读者(其他妈妈)的建议?

A: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基于爱和恐惧,我们内心深处的爱和恐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恐惧远离我们,让爱充满我们。

本网站小编总结: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关注更多的此方面教育方法,多学习学习对于小孩子今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但愿你能够做一个明智的妈妈!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幼儿入学准备)


引言:前不久幼儿园虐童事件让社会深思,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我想这样的问题也是我们家长最想问的,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案例,看看这些老师是这么做的:

有人问我为什么是爱工作,爱孩子,而不是爱孩子,爱工作。在我看来,对工作本身的热情比孩子更重要。正如爱默生所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情而成功的。”

同样一份工作,同样的人做,有热情和没有热情,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有热情的人充满活力,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能够创造许多辉煌的业绩。而没有热情的人,态度懒散,对工作冷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对工作的热情会让老师从内而外的散发一种精神,一种能够排除万难,坚持到底的精神。这种精神会让老师觉得工作是一份快乐的事,不论遇到多少困难,需要多少的努力,始终会不急不躁的用排除万难的态度去面对,而且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这份热情会让老师充满快乐,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快乐带给孩子,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孩子,无论孩子成绩好或不好,家境优裕或是拮据,老师都会用爱心、责任心、包容心对待所有的孩子。受这份快乐感染的孩子会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仅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学生会积极完成,学生还会发挥自己的创意与热情积极的投入学习之中,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会有显著提高,生活能力、创造力……各方面都会越来越好。

记得有一次跟一个实习生聊天,在一所重点师范院校学习的她表示一定不当老师。我问她为什么要让四年的学习白费。她无奈的告诉我,当初选择师范专业完全是父母的意思,觉得女孩子当老师比较好,环境相对单纯,每年还有两个假期。但实习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谈话中,她还表达了对中国教育的无奈。她说:“我觉得中国未来的教育完蛋了。”

“为什么?”我问。

“曾老师,您知道吗,现在的大学生成绩最优秀的那一批基本都出国了,成绩中等出不了国的大多也转行了,留下来当老师的都是整天只知道玩,上课不努力,成绩不及格的!这样的人当老师孩子哪里还有希望?”

她这么直白的说出现在老师选拔中的问题,不禁让我吃惊。确实,现今老师选拔时遇到的难题就是成绩优秀的孩子越来越少。但成绩优秀只是一个过去的参考标准,老师爱不爱工作,爱不爱孩子才是重点。记得有一年学校同时录用了两个刚大学毕业的语文老师小张和小李,小张成绩特别优秀,年年拿奖学金,一直是骨干;小李则是那种默默无闻,成绩中等,没什么亮点的人。她们俩都被分配到一年级当班主任,拿到她们的简历时,大多数老师都看好成绩优秀的小张,学校也把她当成重点对象培养。宝宝入园

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她们两人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无论刮风下雨,小李总是第一个到学校,站在门口迎接班上的学生,大声的向学生问好。班上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她都非常了解,每天非常认真的批改学生们的作业,并在最后写下鼓励的话:“今天的作业写得非常认真,非常工整!”“今天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上自然课的时候和同桌讲小话了哦,有什么想说的下次能不能跟老师一起讨论?”并画上可爱的表情表达自己的心情。比较而言,小张就没有这么积极了,虽然她每天努力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对于孩子完全没有热情,看重分数与成绩更胜过看重孩子本身。一年过去后,小李老师的班无论成绩、综合排名各方面都是年级第一。她对工作的热情越来越高,现在是我们学校的骨干老师,而小张第二年就离开了学校,转作文职。

本网站小编总结: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呢?这完全从老师的个人素质看出了我们社会的发展趋向。好的老师会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别人。

宝宝适合用什么样的枕头


前言:1岁以内,是小儿头部发育最快,最重要时期,适宜的枕头,有利于头部血液循环,可帮助孩子尽快进入梦乡。并促进脑部生长发育。选择不当,不仅影响头颈部生理功能,还可引发某些部位发育畸形。

当宝宝颈部过度弯曲或姿态不佳而有呼吸不顺时,也无力挣扎,时间稍久呼吸力量耗尽后,就会因无力呼吸而导致窒息。尤其当宝宝生病时,全身原本就较无力,更不可能自己调整头颈的位置,容易发生危险。

婴幼儿的头部较往后突,当仰卧平躺时,由于后头部突出及两肩平坦,使得前颈部的脖子弯曲,而呼吸道的咽喉及气管正好位于前颈部,过度的弯曲如橡皮水管一样,会使此处的呼吸道内径变狭窄,增加呼吸时气流阻力,使得呼吸较费力。

婴幼儿,尤其是三四个月以内的宝宝,因头部大而且重,颈部肌肉又弱,所以颈部肌肉无力控制头部位置。当把宝宝上半身扶正时,其头部会左右晃动不定或向下垂。

如果要让宝宝睡得正确、睡得舒服,妈妈要做的不是选购中间带凹陷的枕头,并时时把宝宝的头保留在那个凹洞里,而应该找条柔软清洁的毛巾,卷成约5厘米高的圆筒状,横垫于宝宝颈后肩部。如此可使头部自然下垂而触及床面,此时颈部及下巴自然能完全伸张,呼吸道亦可不受压迫。

本网站小编总结:你可以给你家宝宝选择枕芯质地应柔软、轻硬、透气、吸湿性好。可选择稗草籽、灯芯草、蒲绒作为材料充填。农村常用的荞麦皮也是很好的填充物。千万不要用泡沫塑料或腈伦、丝棉做填充物。枕套可选择全棉布制作。

幼儿园老师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快看看有你吗?


幼儿园老师喜欢什么样的父母

跟《虎妈猫爸》里学学,找个老师做舅妈不就得了,不过这个得靠缘分。@你懂得

幼儿园老师在父母的眼里,是有点看不上但又不得不有求于她们,我挺同意这个说法。@糊涂妈妈

老师最怕那些“事儿精”“难缠”的大妈大爷们吧,喜欢高富帅、白富美吧。@巴巴爸爸

幼儿园老师大多是年轻人,所以父母们多鼓励表扬,她们自然就高兴了,喜欢你了。@于洋阳

当你喜欢一个人时,你会发现对方也很喜欢你。@驾驶人生

为了孩子更好的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成为老师喜欢的父母,非常重要。父母都期待着和老师有好的沟通,心里也开始琢磨:幼儿园老师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如何才能和老师沟通畅通呢?

信任

入园后迅速离开把孩子交到老师手里以后,父母要对老师充分信任。与老师、孩子互道问候语就可以安心上班工作了。多一分钟在教室门口,就多一分钟对宝宝的干扰,有大人在宝宝反而不能专心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

沟通

慎重找园领导也许老师在面对父母诸如“我们家宝宝怎么在玩球的时候还会磕破嘴唇”的问题时,不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请你还是平心静气地和老师沟通,不要去找园领导解决。如果老师的做法已经到了父母不能接受的程度,再去直接和园领导沟通。

不打扰

不在上班时间打扰老师上班时间既是身心放松的又是高度紧张的。也许只是一个电话,可是老师都不一定有工夫接听,她们要一边盯着宝宝们入厕,一边看着活动室的幼儿游戏,有时候连喝水都顾不上。

尊重

对所有的老师一视同仁父母千万别在心里给班长、助教、生活老师划分三六九等,在教育宝宝上她们都从不同角度付出着。父母对老师的态度变化,不但伤了老师的心,还会在宝宝心里撒播“不公平”的种子。

配合

配合参与园里活动父母平日里,配合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比如六一儿童节、元旦等。不仅能和老师有更多沟通的机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真实表现,还能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科学育儿的水平。

小编点评

幼儿园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忙里偷闲时也会有议论父母,这和父母会私下点评老师是一个道理。他们也渴求得到父母的信任、尊重,和自己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相信,做好以上几点的父母定会成为孩子的骄傲,收到老师的喜欢。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


燕楠的“幸福”

燕楠的爸爸妈妈是和平分手的,理由是双方感情不和。与别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相比,燕楠实在太幸福了——虽然她跟着妈妈生活,可是疼爱她的爸爸一星期会来看她三四趟,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因为爸爸是一家私企老板,有的是钱。也许是出于同样的补偿心理吧,妈妈对燕楠也比从前还要好,三天两头就带她上麦当劳,公主裙买了一条又一条。家里其他长辈也常常说她这么小父母就离婚了,真可怜,特别惯她。这样骄宠出来的燕楠在幼儿园是理所当然的小霸王,看到别的小朋友手上有什么她就一定要抢过来,稍不如意就要大叫大嚷,连老师的话也不听。

掴母亲的儿子

我跟丈夫是在王勇14岁时离婚的,孩子判给了我。我们离婚时孩子已经开始懂事,他挺恨他父亲的,虽然他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孩子原来就不怎么爱说话,我和他爸分开后,他说话就更少了,没事老摆弄电脑,要不就躲在屋里跟同学打电话,满嘴都是脏话。有时我听不下去就说说他,刚开始他不吭气听着,可后来,尤其是这一两年,

他不但不听,有时候还突然就火冒三丈甚至动手打我。

这种事我从来不好意思对外人讲,甚至连他的父亲我也从来没有告诉过,自己养大的儿子,他怎么对待我是我的报应。可我真的没有亏待过他。他升入职高以后,变得虚荣起来,一切都要名牌,从穿的到用的。我每个月只有不到1000元的收入,可他买一双鞋都要1000多元。

我是从心里疼这个孩子,他爸离开我们去跟另一个女人结婚时,我就在心里发誓要让我儿子过得不比别的孩子差。也许是这种补偿心理让我太宠这孩子了,因此,他对我为他做出的种种牺牲都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为了让儿子能够生活得更好一些,我除了做单位的会计工作,还兼了好几家单位的会计,每天在家里替人家做大量的账目报表。

我发现他是变着法子向我要钱,什么流行要买什么,什么时尚要穿什么。我就说:“你还是一个中学生,怎么能这么高消费,你们学校的同学都这样吗?”还没等我说完,他就冲我喊上了:“你别提我们同学,我们同学才不像我这样连个完整的家都没有呢。我缺爸少妈的,本来就低人一等,我再连名牌也买不起,你还让我怎么在同学中有点儿地位?”“那你里里外外都是名牌,同学们就看得起你了吗?”“那当然,最起码人家有什么我就不缺什么,再者说了,你不是说过要让我过最好的日子吗?”儿子的口气里满是理所当然和对我的轻视。为了我们之间能够维系一种平衡,我能忍的就都忍了。

直到有一天,他动手打了我,我才猛然意识到,这孩子已经被我宠坏了。这点孩子他自己也认识到了,他自己也哭了。他请我原谅他,说他一冲动起来就很难控制自己。

希望生病的儿子

小凡的妈妈张女士其实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可是丈夫去世、单位下岗让她焦头烂额,严峻的经济压力和世态的炎凉,让张女士像变了一个人,尤其是当她身心疲惫回到家面对小凡的时候,本来性情挺温和的,可是变得越来越不能宽容,对小凡轻则大吼,重则打骂。小凡每天在家里战战兢兢的,成绩也一落千丈。

有一次,张女士去学校开家长会,会上班主任让孩子们给妈妈读日记。小凡读道:爸爸去世后,妈妈变得好凶,我好怕。只有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才能和蔼地对我。当妈妈骂我的时候,我想:要是我现在就能生病该多好。听着儿子的日记,张女士泣不成声。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类的天性,中国母亲更是向来有牺牲精神,其中既有高尚成功的范例,亦不乏误人误己的典型。我们要有爱和对爱的牺牲精神,但是我们也要保证我们爱和牺牲得恰当。如何来表现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在讨论之前,我先要提醒大家一个对自己的爱的觉察角度,即:孩子需要我们的爱,我们也需要爱孩子,后者常常比前者还要强烈。

那些对孩子百依百顺或者说“溺爱”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出于下面这样一些潜在的理由呢?

1.如果孩子不需要我们,我们会感到沮丧和莫大的压力。

2.满足孩子的需要不仅能解除这种不快,还能让我们为自己能让孩子有求必应而“自豪”。

3.满足孩子,让孩子快乐,不忍心看到孩子失望,体现着父母

的天性。

正是这一类的想法干扰了我们宝贵的理智,让我们满足了孩子所有的需要,包括不该满足的需要。于是,无意中我们给了孩子不恰当的权威和不应该属于他们的权利。这不仅让父母很难受,而且也会导致孩子的痛苦,因为缺乏自制,他们终将会因为无法自我调节而受不了自己,而向父母发火并不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快乐。在教育中,没有比这种情况更糟糕的了。

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开始具体讨论了。

孩子能感到的爱

我们中国人的感情比较含蓄,不习惯轻易表达。这种情况父亲多一些,但母亲也并非没有。以致于尽管父母们爱孩子爱得很深切,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

比如有的父母认为自己跟孩子讲话不用客气,甚至态度很凶,以致于孩子渴望成为“客人”以便家长对他和蔼一些;

比如有的父母对孩子比较严厉,孩子经常处于被惩罚和训斥的威胁之下,对父母有很重的畏惧心理;

比如有的父母向孩子提出要求,却不说明理由,以致于孩子感到自己处处被支配,不仅体会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还会埋怨父母侵犯了自己的独立;

有的父母由于工作忙或者因为忙于自己的娱乐而很少与孩子呆在一起,以致于让孩子产生被父母疏远被遗忘或者在父母心中自己无足轻重等错觉。

生活场景3中的小凡为了能让妈妈对自己和蔼些,宁愿生病。我们不能说这是孩子的幼稚,这其实是妈妈的失职。不管大人生活多忙,不管大人有什么遭遇,孩子都应该得到母爱。孩子感觉不到的爱,对孩子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普通的爱

许多单亲妈妈怀有深深的负疚感,而负疚感往往导致补偿心理,从而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的结果是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会体谅别人的冷血孩子,要么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还债”负担。过于无微不至的爱往往会让孩子感到是一种负担,更不利的是,这种方式更多地暗示了孩子的与众不同。

当孩子成为我们的唯一,并且彼此相依为命的时候,无疑我们更加害怕失去孩子,更加担心他们受到伤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过度保护。因为孩子是通过尝试和冒险而成长的。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受点委屈,对孩子的成长都是必要的,宽容的品质、抗挫能力、交往能力都是未来孩子的生活所必需的。

总之,我们要像对待一个普通孩子一样对待我们的孩子,不要让他感到自己格外被照顾、被保护。为了达到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克制自己的爱和担心。

稳定的爱

人类是一种十分情绪化的动物,有时候这是我们可爱的地方,有时候它也是我们的弱点。有的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就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做得不对她也迁就;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迁怒于人,一点小错就小题大做,即便没错也找出错来指责,甚至气势汹汹,让孩子感到恐惧。这对孩子是一种很大的误导和伤害。

它首先向孩子做了“不理智”的榜样,很容易让孩子变得情绪夸张、喜怒不加控制;其次,因为自己的情绪变化而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来采取对孩子的态度,是一种十分不公正的表现。父母是强势,孩子是弱势,孩子无法反抗,孩子还要依赖父母,如果更认真地想,我们甚至能看到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欺压”,无形中示范了强势可以向弱势任意发脾气的做法。孩子可能不知道“强势”、“弱势”这两个词,但是他能感到这种区别,比如他对比他弱小的孩子和对比自己强大的孩子态度不同。

非功利的爱

许多父母脸上的“天气”随着孩子学习成绩的变化而急剧变化:成绩好态度就好,孩子什么要求都答应;成绩不好就冷若冰霜,孩子想干什么都不成,让孩子感到父母不是喜欢自己,而是喜欢自己的成绩。其实,考砸了的时候,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怀和接纳。我曾听说有一位母亲带着他刚刚出狱的儿子上街,逢人便讲,他曾经是个罪犯,但他永远是我的好儿子。她以此来恢复孩子的自信心。这样的母亲才是真正的母亲。把自己的态度与孩子的成败挂钩,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却非常容易伤害两代人之间的感情。

爱孩子,并且让孩子感到爱。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我们会更高兴;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让他们感到家庭是个避风港和加油站;做孩子某项活动的玩伴;能够和孩子在一起愉快地闲聊,仅仅是闲聊——这样才是更为和谐的爱。

有教育导向的爱

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就是说,我们爱孩子,就应该为了孩子的长远考虑,不要只为了孩子暂时的满足而妨碍了孩子将来的发展。诚如前面所言,爱孩子是人类尤其是母亲的天性,以至于孩子满足的时候,妈妈能从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所以妈妈们就乐此不疲地满足孩子,结果不知不觉中满足了孩子不该满足的,导致了溺爱为害的结果。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但不允许一个命令或者要挟;我们有责任提供孩子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但是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让孩子奢侈和虚荣。前者是关于情绪和人格的,后者是关于物质的。两者都是有分寸的。

我们有责任训练孩子克制欲望、忍受痛苦、不慕虚荣。比如说,小孩子很小的时候贪吃,我们就鼓励孩子控制自己对喜爱食物的食量;比如孩子跌倒了或者遭遇什么挫折了,我们不马上急于去安慰,而是等孩子稳定下来,我们再参与;比如孩子受到外界价值观的影响开始攀比,我们就逆其道而行之,孩子越想攀比,我们就越降低孩子的物质条件,孩子越不虚荣,我们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以便断绝孩子把自尊和自信建立在物质的优越上,从而激发孩子真正的自尊和自信。

生活场景1、2中的两个孩子,都在经受一种有偏差的爱。这种爱带给孩子的甜蜜是短暂和虚假的,而对他们的危害,将越来越展现出来。至于生活场景2中妈妈的补偿心理是完全不必要的,这在其他章节有专门的说明,这里就不讲了。

什么样的妈妈孩子会不喜欢


对于学龄前的宝宝来说,他们已经开始有了叛逆行为。你的指令,宝宝或许会选择“听不到”或者不实施行动。当然,这样的结果可能就是妈妈的一顿指责。但是,妈妈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宝宝不听话?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呢?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什么样的妈妈孩子会不喜欢。1、“不好玩的妈妈”——让宝宝感觉无聊

宝宝:我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妈妈这些都不会。妈妈早出晚归,对我的爱好根本不感兴趣,而且对我的提问也从不热情回答,还说我的问题很奇怪,说“宝宝的话为什么这么多”。每一次妈妈对我的问题简单敷衍的时候,其实我都知道的,而且我觉得很不开心,多么希望妈妈可以跟我一起做我喜欢的事情啊!

点评: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他们想从妈妈那里了解很多事情,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如果妈妈总是一问三不知,便会让宝宝感到很失望。很容易使宝宝失去对一些事情的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妈妈在宝宝心中的形象,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同时对宝宝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

2、“电视妈妈”——造就冷淡宝宝

宝宝:妈妈一有空就坐在电视机前,电视连续剧一集不落,把我搁在一旁。我想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很多很多的道理,不让我看,而且,我想和妈妈玩一会,妈妈都会叫我自己去玩,每当这时候,我都觉得很不开心,为什么妈妈都不陪我玩,电视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点评:如果妈妈一直与电视机为伍,就会缺乏和宝宝一起做游戏、看书和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开展亲子活动的机会。这不仅会失去许多和宝宝沟通的机会,而且也影响宝宝,使得他也从小喜欢看电视,不善于和人交流、沟通。

3、“谦虚妈妈”——压抑宝宝

宝宝:我平时很努力的学习一些东西,因为我很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尤其是每一次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在客人面前,我总喜欢表现自己最拿手的长项,但妈妈总当着他人的面说我做得不好。我真的好伤心啊,我真的很努力的做好了,而且妈妈平时也经常表扬我的,为什么在客人面前总是说我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呢?

点评:在外人面前,宝宝往往比较兴奋,喜欢表现,同时也不免出现一些小差错,这是正常的。可妈妈却认为宝宝的“人来疯”让家长丢面子,或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子有方,当着众人面指责宝宝。宝宝的自尊心有时候比大人还强,且心灵也比较脆弱,上述做法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丧失自信心,甚至出现反叛情绪。

4、“攀比妈妈”——让人厌烦

宝宝:在大家面前,妈妈总喜欢把我和别的宝宝相比,她不是说我不好,就是表扬同事或邻居的宝宝比我强。其实,我觉得我自己做得也不错。为什么妈妈就不能表扬我一下呢?难道我真的很差吗?

点评:总是拿自己宝宝的缺点与别的宝宝的优点对比,对宝宝进行责备,会使宝宝不服气,甚至反感,对宝宝的独特个性和自信心也不利。久而久之,就会令宝宝失去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进而消减了宝宝的自信心,另外,如果妈妈经常批评宝宝而赞扬别人的宝宝还会令宝宝对宝宝产生一种不良的情绪,觉得妈妈根本就不爱我,会给宝宝一个错误的认识,妈妈很讨厌我,她一点都不喜欢我。

5、“说话不算数妈妈”——叫宝宝如何相信你

宝宝:“妈妈总是说话不算数。她曾答应马上给我买一个芭比娃娃,但至今仍没有买。她还保证在外婆生日那天带我上外婆家,但后来又说不去了。还有许许多多事情她都说得到却做不到。最后我已不相信她的话了。这样的妈妈真叫人扫兴!”

点评:如果妈妈不守信用,那么,孩子为什么要守信用?假若妈妈总是为自己的爽约寻找客观理由,那么,孩子将来也会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寻找各种借口,而不从自身寻找原因,从不道歉及反省自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6、“脾气暴躁妈妈”——让宝宝害怕

宝宝:“我的妈妈非常爱发脾气。她经常为一点小事就打发雷霆,不仅对爸爸大声嚷嚷,也对我大吼大叫。有时甚至还乱扔东西撒气。每次妈妈发脾气,我心里都好害怕。我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让她消气……”

点评:妈妈经常发脾气,会让宝宝无所适从,性格扭曲。因为宝宝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不能明白妈妈为何生气。有些妈妈明明惹他生气的不是宝宝,也经常把宝宝当出气筒。这种情况下,宝宝会产生自责的心理,他会认为妈妈不高兴都是他引起的。长此以往,宝宝长大后会自卑,胆怯,不能乐观地面对一切。

7、“得理不饶人的妈妈"——斤斤计较,让宝宝都觉得好丢脸

宝宝:“在游乐场玩,我被后面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推下,擦破了胳膊。事后,虽然小朋友和妈妈对我道歉,但妈妈任然不依不饶,让他们带我去医院,其实我摔的并不重,只是擦破点皮,贴了一片创可贴,已经不流血了。

点评:在我们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不懂得宽忍二字的时候,我们先要检讨自己:作为妈妈,我们给予孩子有容为大的身教了吗?很多妈妈,从小教育孩子要寸土不让,要得理不饶人,从根本上说,是将敢于竞争与利益上的争抢相混淆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是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孩子,将来即便有一技之长,因为人的刻薄自私,也很难获得团队的认可,最终也难有大的出息。

儿子需要什么样的好父亲


如果父亲不在儿子的身边,他反社会的行为的机会就大大增,所以我们必须教育父亲养育儿子。

1明确想做父亲的决定。

2在妻子怀孕期间、婴儿早期尽父亲的责任。

3必须有自我意识,这样你的儿子才会有自我意识。

4必须懂得如何在生理上充分释放自己,这样才会帮助儿子自我调节。

5必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会和孩子沟通。

6不仅要允许孩子寻找其他的导师,更要有意识地帮他寻找。

7让孩子自由成长,而且要保持自己的模范形象。

父亲什么时候插手男孩的教育:0岁

很多父亲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接近和参与孩子的养育。爸爸们都是等孩子开口说话了,3岁以后有思考能力了,才参与教育。其实你晚了。

研究表明,连续14天的接触,大一点的婴儿可以分辨出父亲的声音。婴儿生性需要关怀,虽然孩子不缺少母亲的关怀,但父亲甩手不管是很危险的。因为男人的父母怎样对待他,将来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所以你是把坏习惯会传给了你的孩子。

新爸爸应该阅读一切关于孩子世界的书籍。从妻子怀孕就和他沟通。出生以后,通过拥抱和轻拍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大一些,每天保证有5~10分钟或者半个小时和儿子一起度过,儿子会感觉很满足。儿子是时刻需要你的,因为男人让孩子兴奋、女人让孩子平静,婴儿需要两者的结合。

男孩什么时候需要父亲:时时刻刻

父亲经常觉得,自己努力工作、赚钱就是对儿子最大的爱。其实,儿子时时刻刻都需要父亲真实的关怀。你们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交流,比如哼哼、顶头、倒立、互相打斗等,都是儿子最需要的。

爸爸比妈妈更敢于放手让儿子到处跑,更敢于让孩子去完成一些“危险”动作,这有利于男性大脑发育。当然在孩子受到惊吓和伤害的时候,爸爸也应该给孩子充足的关怀。

研究表明,儿子更信赖爸爸的教导和管教,而不是同情和舒适。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父亲本身和他的时间。

男孩的父亲应该学会付出,多和儿子、家人在一起。这些有意义的牺牲,将解决儿子在未来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包括懒惰、愤怒、性乱、暴力等,将给儿子的未来注入生机。

好父亲就是让孩子骄傲的父亲

父亲是男孩的榜样,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男孩必须有父亲的引导才能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男人。

有的父亲对儿子说“爸爸这辈子就这样了,今后爸爸就指望你了,你可要给爸爸争气啊!”其实这样的爸爸在向儿子传递一个信息:男人是我这样的。你已经把关于男人的负面东西给了你的儿子。所以,做父亲,你一定要不断完善自己,在儿子面前呈现一个有追求、有能力、有责任感的男人。要让儿子为你“争气”,你首先要做到让儿子为拥有你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自豪。

男孩需要这样的父亲:自信、有属于自己的环境、能成为精神成长的楷模、生活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