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气质

“饭桌教育”,你不知道却最重要

这里的饭桌是指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个比喻。对有的家庭来说,床头可能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这些场合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无意识影响孩子的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弱点,并传染给孩子。如果你在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开朗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也会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理。

饭桌是最重要的无意识教育场所

问家长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什么地方孩子最容易受到你们的影响?

我给出的答案,是在饭桌上。

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精神气质乃至价值观像他的父亲或母亲,那么你可以观察他们家庭一天的生活,最终你会发现,最重要的言传身教场所是在饭桌上。

虽然我们提倡吃饭时不要说话,避免一嘴两用,但是吃饭期间,还是会聊一些烦恼或者开心的事。一个三口之家,你会发现这样的情景:吃饭的时候,三个人聚在一起,比如,妈妈可能会抱怨单位里某个同事特别讨厌,老喜欢在领导面前讨好卖乖,言语之间充满了不屑,也许还夹杂着比不过人家的酸溜溜的无奈;爸爸可能会吹嘘自己如何耍了点滑头,在同事中争取到一次半出差半旅游的机会。放心,你们这些牢骚和伎俩,你的孩子很可能全盘接收。

如果碰上朋友或者客人来了,在饭桌上客客气气,客人走了后又掰扯与朋友或者客人的矛盾,说人家的不是。请放心,这阴一套阳一套的东西,你的孩子很快也能继承。

如果你们是三代同堂的家庭,喜欢把婆媳不和的矛盾拿到饭桌上展览,相信我,你的孩子将来肯定也是后宫之战的高手。

我强调负面的例子,是要让父母们警醒:我们在家里,不知不觉地将自己身上猥琐的、恶意的、乖戾的、讨巧油滑的一面教给孩子了,但我们完全无意识。家长们不要不承认自己性格中有这一面,你好好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天所说的话,一天所做的事,你会发现自己也有很恶心的一面,而我正是强调这种无意识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假如你在饭桌上跟你父母总是争吵,谁对谁错对孩子来说是个为难的判断。他也许会认为,生活就是一个计较与斗争的过程,更别提你的那些小心眼儿也可能会传染给他。

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气质

饭桌教育一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饭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孩子的心理、习惯、价值观乃至处事方式都可能有影响。如果你看到一个自私的、与同学斤斤计较的学生,你到他家里去拜访一下,很可能这些毛病都是他父母所具有的。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这个话有一定道理,但道理并不在于我们平时理解的那样,农民的孩子就是农民,知识分子的孩子就是知识分子,黑社会的孩子就是黑社会。不能按照职业去分,现在有多少知识分子都是农民的孩子呀!

我认为更多指的是人格气质的影响。龙凤是大器之物,高瞻远瞩,胸怀远大,在这种气质的培养下,不论孩子将来是扫垃圾的还是开公司的,也有光明正大的气质和良好的生活追求;而老鼠,专干偷偷摸摸的活儿,鼠目寸光,眼中有小利而无大义,这种人格气质,将来即便当官,也差不离是个人人小瞧的混混儿。饭桌教育对孩子人格气质的影响很大。

这里的饭桌是指教育的主要场所,饭桌是个比喻。也许对有的家庭来说,床头可能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比如说跟孩子共处一室,那么睡前的谈话往往对孩子影响很大。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在这些场合里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无意识影响孩子的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缺点,并传染给孩子。家长一定要警惕,自己已经有这样的性格缺陷了,就别让人家说自己的孩子:这德性跟他爹似的。

我刚才说的基本上是负面的情景。相反,如果你在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积极向上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会更容易拥有健康快乐的心态。只要你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些场所谈些健康的话题,谈些培养孩子光明气质的话题,而把那些见不得人的夫妻私己话题、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争端移到更加隐秘之处,那么我相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已经创造了比一般家庭更健康的环境。

精选阅读

父母养育态度影响孩子人格


“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不仅表现在先天的遗传因素方面,而且同样适用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和过程。

“孩子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刘华清说,健康的儿童人格应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等。

据介绍,父母不同的养育态度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人格形成。如,支配型的父母,孩子的人格多为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的、顺从的。干涉型的父母,孩子容易神经质、被动、幼稚,甚至有癔病性人格。在心理学上,癔病型人格也称歇斯底里型人格,其主要表现是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哭笑无常等。娇宠型的父母,孩子易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但也有温和的人格。拒绝型的父母,孩子有自我显示、冷漠、暴乱的特点。不关心的父母,孩子会有攻击的、情绪不稳定的、冷酷的、自立的人格。专横型的父母,孩子容易有反抗的、情绪不稳定的、依赖的、服从的人格。民主型的父母,孩子多有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人格等。

人格教育最底层的教育模式


现代的家长比较重视孩子教育的成果,其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少了,家长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全部用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来了,这样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需要怎样的影响呢。

0—6个月宝宝人格培养要点

父母应给予宝宝理性的爱(要留些爱在心里)。可以在小床周围挂些美观、发声的玩具,室内放些悦耳的儿歌、音乐。

1.吃:根据婴儿特点,定时喂乳,不要一哭就喂。

2.睡:到睡眠时间即放在单独的小床上,可以唱些催眠曲等哄宝宝入睡。

3.抱:只在哺乳、喂食时抱,不宜抱得太多或一哭就抱。

4.哭:了解哭的原因,是否哪儿不舒服,如尿湿等。宝宝哭闹的原因解决了,自然就不哭了。

5.运动:婴儿衣服被褥宜宽松,以便活动,可谓宝宝做皮肤按摩或逗引他发音和练抓、握等动作。幼儿教育

6.注意:每天有一定时间爱抚和注意婴儿,但不宜注意太多。

7.音乐:经常为宝宝放轻音乐。

7—12个月宝宝人格培养要点

1.鼓励婴儿独自玩耍,给孩子能摇、抓的简单玩具。经常给婴儿听轻音乐。

2.经常对婴儿说话,话语要清晰、简短,要有丰富的表情、配合相应的手势。给宝宝看简单图画,指图说话。

3.让婴儿接触各种形状和质地的物品,同他一起玩积木,撕纸、折纸、各种小器皿都可给他玩,但必须清洁无害,因婴儿易把东西放到嘴里去。早期教育

4.训练社交。每天抱他外出或串门,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1—2岁宝宝人格培养要点

1.培养儿童独立性、交往能力及检查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吃、睡、抱、哭,大小便方面原则大体同前。

3.训练孩子走路、说话的能力。

4.以和蔼态度对待孩子,避免训斥。早期教育网

5.训练孩子独自进食、穿衣戴帽的能力,尽量不要包办代替,尽量不吃零食。

6.鼓励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小朋友。

7.给孩子能拆的玩具,玩积木、沙、布等。

8.养成早晚刷牙和吃饭、睡前洗手和便后洗手的习惯。

9.培养运动能力。

10.培养社交能力,见人主动打招呼,得到别人帮助时,别忘了说:谢谢!

2—3岁宝宝人格培养要点

1.培养合作精神,自我克制能力。早期教育网

2.利用身教、言教训练婴儿独立性、自制力,避免过分迁就。

3.讲故事,听音乐、唱儿歌。

4.鼓励自己穿衣、进食、帮着做点简单的事,做好后适当表扬,避免训斥。

5.遇孩子说谎,要好言相劝。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要一致,不在孩子面前争论。

6.运动训练,如上下楼梯、独脚跳等。

7.逐渐让孩子接触一些复杂的玩具,让他画图、捏泥、折纸、装卸玩具。

8.儿童都喜欢大人注意他,有时孩子淘气,做坏事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因此对儿童不宜注意太多。

本网站小编总结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抓住每个宝宝不同年龄的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样对于宝宝的性格的形成是有良好的教育成果的,希望家长可以多多注意一下怎样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插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在孩子统一入园的时期,当孩子面对这样的一个情景对孩子来说也是莫大的承受力。怎样才能避免孩子承受这样的压力,因此家长为了错开这样一个高峰期选择这样的时期让孩子入园,对孩子来说又是怎样的呢。

宝宝入园大事真是让爸妈“牵肠挂肚”!不少爸妈绞尽脑汁用尽多少方法,为的就是让宝宝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经过前人的经验提醒与实际状况的考虑,有些爸妈选择以插班方式入园,主要就是希望避开9月开学时集体痛哭的凄凉场面;运气好的老师还会因为插班宝宝是新生,而多投以一些关注的精力与眼光。

为此,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发现爸妈对于宝宝插班基本上分成3派:希望插班、不希望插班和不知道哪种更合适;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内、外在环境许可,希望宝宝插班入园的爸妈占多数,但同样也有高达1/3以上的爸妈仍然犹豫于插班与不插班之间。幼儿教育

入园小调查:如果有机会插班,你会希望宝宝插班入园吗?

希望插班35%

不希望插班34%

不知道哪种更合适31%

“希望宝宝插班”派的爸妈认为插班更利于宝宝快速适应。

已经成功插班入园的妈妈们更是赞成插班做法,他们认为自己当初为宝宝选择插班是正确的,因为宝宝在入园后适应良好,而且更可以根据宝宝实际状况较自由地选择入园时间,底气更足;“不希望插班”派的爸妈则认为让宝宝和大家一起入园,起点相同,才更有利于宝宝自信心建立。另外,还有很大部分的爸妈不知道哪种更合适,对于让不让宝宝插班举棋不定。幼儿教育

可见,插班不插班已经变成未入园的爸妈选择宝宝入园时机的重要问题,在这里,我们将从爸妈、幼儿园老师、园长等三个面向,为爸妈们详细解析他们对插班的态度,希望解答您的疑惑、能帮你坚定立场。幼儿教育

反方观点:世上无完事。

对于插班持反对意见的不在少数呢,且来看看他们的担心。

上海市小番茄妈妈:宝宝容易被孤立

小番茄是九月入园的,当时年纪并没有达到幼儿园招生要求的两周岁半。我也考虑过是否等满两周岁半时插班,细想之后打消了念头。我觉得,插班的宝宝容易被孤立。大家同时入园,互不相识,起点是一样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就会自动分出亲疏,后加入的宝宝要想融入这些基本稳固的小团体就比较困难。如果宝宝被孤立,就会产生自卑,从而造成许多其他心理方面的隐患哦。

关于入园初的哭闹,宝宝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哭上几天。小番茄回来时曾颇为自豪地告诉我:“大家都哭的。”我想,如果是插班,唯有他一个人哭,会不会觉得很没面子呢?幼儿教育

不少家长是这样认为的,其实最重要的是,与所有的新生宝宝一起入园,当爸妈的可以比较出自己的宝宝适应能力如何。如果插班就不能比较了,爸妈会搞不清楚是幼儿园老师的问题还是宝宝自己的问题。

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


网友案例

如鱼得水

每天给香凝洗澡时,她都很高兴,我们发现她对水很感兴趣。只要帮她洗头,她就开始兴奋不已了,小脚毫不客气地乱蹬。如果我们把她放进澡盆,她就更兴奋,如鱼得水般自在地蹬水。结果当然是让周围的大人遭殃了,因为她蹬的水到处乱溅,地上、大人的身上、脸上都必然是水灾之地。

最爱“吸”苹果

香凝五个多月大的某天,我正在吃苹果,“吧唧吧唧”的咀嚼声引得她对我行“注目礼”。只见她睁着大眼睛看着我,好像想说:“妈妈,我也想吃,给我一点吧!”于是我给了她一小块,看她怎么吃。没想到她把那一小块苹果拿在手里,摸索着塞进自己的小嘴里吸呀吸呀的,我这才知道孩子还不懂嚼,只能是吸了!

要教育孩子,大人先做好

我们在孩子教育方面非常注重,而我觉得大人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为现在正是小孩学习的时候,大人的动作和表情,对孩子行为的影响作用很大。我们还觉得,提早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很重要,即使她听不懂,我们还是常告诉她哪些不应该做,哪些应该做。从她望着我们说话的眼神里,就知道她是能把我们说的东西听进去的。

专家意见

教养方法影响幼儿心理发育

常言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有一定科学道理。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根据孩子所处的时期来教育孩子,不应放任自流。

育儿专家认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已萌芽了道德感,孩子已能根据成人的教育,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规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道德体验。另外,父母之间不和睦或离异,或对孩子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使幼儿情绪抑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过分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自理生活的能力也很差;对幼儿过于粗暴、简单,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怯懦、恐惧心理,也易使其形成说谎、粗暴、无理的性格。

其实,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懂,他们其实都象一个相机一样印在他们大脑中来进行模仿。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袖气质


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能够带领大家的人。

我其实并不知道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的领袖气质,但是就我自身来讲,我觉得自己是个积极乐观自信的人,因此常常在一些活动中,喜欢担当起一定的类似领导的角色,但是在工作中我并不是领导,只是领导手下的一个小兵,因此自己也有一些糊涂,但是无论如何,我会培养我的宝宝自信、积极、乐观。

自信心就像是人的能力的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因此我认为一个有领导气质的人,一定是一个具有超凡自信心的人,正是这种自信心的驱动,才能大胆实践,积极进取,才能获得成功。有时可能觉得孩子还小,他懂什么呢?可是很多时候我发现,乐乐常会给我意外的惊喜,很多聪明的举动让我自己都自叹不如。举一个特别小的例子,乐乐念故事,有一个悠悠只吃豆芽菜,晚上我们吃的凉菜,使豆腐皮和黄瓜丝拌的,乐乐上手就抓,还振振有词,“乐乐只吃豆腐皮”,一会儿又拿了一个黄瓜丝,又说“乐乐只吃黄瓜”,几分钟的时间,他并不是只在背故事里的句子,“悠悠只吃豆芽菜”而是会举一反三,还会遇到实际问题来互换,我们没有特意教过,可是乐乐就会。还有教乐乐数数字,50,我会告诉他五十,51,我会告诉他五十一,再写一个52,乐乐自己就会说:“五十二”因此我们没费什么劲,就教会他从1数到100,因为他自己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会联想。因此我说,千万不要小看孩子,认为他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懂得很多,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懂得不多,在很多时候,他们的举动才令我们如此的惊讶。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发现孩子的智慧,而不是沉迷于自己的导师地位。不要自以为是地让宝宝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久而久之,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信心,等到他们需要独立思考的时候,往往会更依赖我们父母,而失去了真正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具有天生的主动性和好奇心去发现感受这个世界,如果我们过得干涉,泼冷水,会限制了宝宝的发展,对他自信心的培养是不利的。

要想让孩子积极乐观,那么我们就要做出表率,把积极乐观的一面展现给宝宝,这样他们也就会学到,另外还要注意,一定不要打击宝宝的积极性,比如说我在拖地,乐乐很积极地来抢拖把,我一般都是把拖把给他,在他身边保护,适当的提醒一下,他会特别的乐意干,等他不想干的时候,再表扬一下,乐乐会帮妈妈拖地了,乐乐长大了,乐乐真棒。我觉得这样孩子才会更有积极性。

并不是一定要把宝宝培养成一个领袖,但是具有了这样的气质,一定会使他今后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隔代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吗?


有妈妈说,把宝宝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后,自己再带孩子的时候,宝宝就变得娇气粘人。隔代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事,千万别给孩子以后埋怨妈妈的机会!

现如今,不少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和教育,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人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2、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这就有了隔代育儿获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3、多数老人们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4、老人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

然而,由于老人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有:

1、容易形成溺爱。多数老人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老人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老人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不能得到矫正。

2、思想观念陈旧。许多老人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一些老人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3、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隔代教育,警惕让孩子形成不良性格

1、霸道宝宝任性病。有了爷爷奶奶的保护伞,宝宝们总是提出“放肆”的要求。这样任性的爱让宝宝形成娇气、霸道、自私的性格,在宝宝以后的成长中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和同龄宝宝不容易相处;一旦自己愿望不能达成,宝宝会大哭大闹,父母难以管教。

2、宝宝爱依赖人不独立。爷爷奶奶带孩子时最容易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要吃饭,爷爷奶奶嚼好了喂;孩子会走路,爷爷奶奶还要抱着;孩子的玩具撒了一地,爷爷奶奶收拾好了。宝宝正处在认知事物,学习尝试的时期,这种爱只会剥夺了宝宝学习的机会。事事包办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宝宝依赖心强,缺乏独立性,遇到事情只会等别人解决。

3、宝宝缺少创新性、冒险性、好奇心。宝宝玩得一身泥巴,宝宝拆掉玩具,宝宝要抓蝴蝶,这些行为在爷爷奶奶眼里统统“out”!在爷爷奶奶的世界里,这一切都是不合乎传统教育观念的。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还怎么开发创造力和个性呢?

4、宝宝老人病,爱静不爱动。和老年人呆久了孩子都慢慢被同化了,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习惯也逐渐转移到孩子身上。有的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成人腔,有的视野狭窄,不乐于接触新事物。这些“老人病”让孩子失去了天真活泼、好奇好动的个性,严重的还会让孩子心胸狭窄,心理老年化。

气质培养,让孩子优雅起来!


除了外貌,气质能给人很深的印象,个人独特的气质是一个人的精华,是内心世界的展现。优雅大方、自然的气质会给人一种舒适,亲切,随和的感觉,因而,它会使人在社交场合受到欢迎,增加成功的机率。如果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就从孩子的气质教育开始培养吧!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无论说活还是做事情都受大人的影响。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时刻要求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1.鼓励孩子多学知识

首先,家长要意识到,智慧使人文明。因此要从小鼓励孩子多学知识,锻炼孩子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这些都会使孩子的言谈举止中透出智慧与大方,对培养孩子气质十分有益。

2.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在这方面,家长尤其要注意给孩子做出表率。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孩子。因此,家长要尽量使家庭中充满愉快、和谐、文明平等的气氛,使孩子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并能够健康成长。

3.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品德是良好气质的灵魂,孩子具有同情、关心他人的品质时,才会在公共汽车上把座位让给老人,从而表现出谦荣有礼、尊敬老人的气质。同样,孩子只有表现出乐群、合作等良好的品德时,他才不会表现出性格孤僻、我行我素等不良气质。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使孩子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具备良好的外在气质。

4.要注意孩子服饰打扮

服饰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俗话说:“佛是金装,人是衣装”,得体的服饰会给孩子的气质锦上添花,家长在打扮孩子时,应以自然、朴素、大方、美观为原则,不要过分追求奇装异服,以防养成孩子追求穿戴,自我欣赏,爱虚荣和任性等不良习惯。此外,有的家长喜欢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女孩打扮成男孩,这些做法不利于养成孩子优雅,适宜的气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