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对孩子的影响
2020-09-22 童话故事对孩子的影响 胎教的影响 爱父母的童话故事父母养育态度影响孩子人格。
时间一晃而过,新学期的钟声已经敲响,学生大多数的都会去调整心态为自己做好入学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入学准备的知识吧!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父母养育态度影响孩子人格”,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不仅表现在先天的遗传因素方面,而且同样适用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和过程。
“孩子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刘华清说,健康的儿童人格应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等。
据介绍,父母不同的养育态度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人格形成。如,支配型的父母,孩子的人格多为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的、顺从的。干涉型的父母,孩子容易神经质、被动、幼稚,甚至有癔病性人格。在心理学上,癔病型人格也称歇斯底里型人格,其主要表现是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哭笑无常等。娇宠型的父母,孩子易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但也有温和的人格。拒绝型的父母,孩子有自我显示、冷漠、暴乱的特点。不关心的父母,孩子会有攻击的、情绪不稳定的、冷酷的、自立的人格。专横型的父母,孩子容易有反抗的、情绪不稳定的、依赖的、服从的人格。民主型的父母,孩子多有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人格等。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祖父母长期带养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吗
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学期即将来到,不少的同学会在家里的帮助下调整作息为入学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入学准备的知识吧!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祖父母长期带养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于我们夫妻的工作太忙,只好将19个月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养。但我们又担心孩子的心理及性格发展会受到影响,请问该怎么办?
茅教授答疑:
孩子最好由父母亲自带养,这对形成良好的亲子联结(parent-childbonding)很重要,而良好的亲子联结对儿童的心理及性格的发展关系密切。
但是,由于你们有具体的困难,不得不把孩子交给亲人照看,这就使你们产生了问题。
由爷爷奶奶照看阴离子,对亲子关系、对孩子心理、性格影响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绝不是一两句话能回答得了的。比如:
1、二老的教育观念(包括是否溺爱孙子、望孙成龙程度、是否过分保护、是否过分严厉等)、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包括有没有其他同住人以及同住人对这个家的影响)、经济条件等。
2、孩子本人的特点,比如对父母的依恋是否强烈、陌生人焦虑(strangeranxiety)是否严重、是否胆小等。
3、父母亲与长辈的关系、教育孩子问题上是否一致等。
4、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是否放手、是否放心)、见到孩子时是否保持平常心(还是过分亲热)等。
如果实在不得已,一定要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养,请注意以下建议:
1、必须与长辈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绝不溺爱。
2、经常和长辈联系,打电话、去探望都可以。
3、留几张照片在长辈家,不时给孩子看看,加深他对父母的印象,要让孩子感到父母仍然爱他。
4、见到孩子时,要保持平常心,不要过分亲热,否则走开以后,他会感到失落。
5、如在同一地区,有时可带孩子回家小住,有助于培养亲子关系。
6、在孩子面前对长辈要尊重、亲热。
父母托养孩子的方式及影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不少的同学会在家里的帮助下调整作息为入学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做的好可以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生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你知道有哪些相关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父母托养孩子的方式及影响》,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母如果由于不得已的理由,非要将子女托养,他们自己应以何种态度来处理呢?一般说来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一、半日托或日托
即父母早上将孩子送往托养的地点,下午下班后再接回家。在这种情形中,孩子身心发展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有以下三种情形:
1、托养者和妈妈都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和亲情。这样,当孩子长大时,会同时与自己的母亲及托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他的身心成长也不会受到伤害。
2、如果托养者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亲情,而妈妈给予了足够的爱。在这种情形下,托养者白天的不良态度,虽然会对孩子身心的成长带来一些伤害,但是由于晚上及周末母爱的补足,会使伤害和痛苦减弱一些。但是与前一种情形比较起来,在身心成长的许多方面,已经显出了落后的迹象。
3、托养者和妈妈都很少给予孩子爱和亲情。有些妈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孩子出生后,就以一种拒绝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有的母亲虽然十分爱孩子,可是由于白天上班的劳累,再加上生活中的挫折,会使她们以一种不耐烦的态度对待孩子,而忽略了孩子对父母亲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孩子,白天及晚上皆得不到爱及亲情,其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十分严重的伤害。
二、全托
父母只是偶尔探望孩子,换句话说孩子是完全生活在托养者的家中,此时孩子身心成长是否会受到伤害,完全决定于托养者的态度:
1、托养者的态度十分良好,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及亲情,则孩子身心的发展多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相对来说,孩子的母亲由于很少与孩子见面,给予的爱很少,所以不易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特别一提的是,如果孩子一直与爱他的托养者生活在一起,则孩子身心的成长是不会受到任何伤害的。但是,今天我们所观察到的是,当孩子的母亲发现她与孩子的关系远不如孩子与托养者亲密时,她们常常不能忍受这种结果,而急急地将孩子带回去,而且永不让孩子与托养者见面。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情绪经验的剥夺,也会使他的身心受到伤害。不但如此,孩子与母亲之间本来就不牢固的关系,也会由于母亲的这种行为,受到更多的伤害,甚而永远无法再建立。
2、托养者的态度十分不好,平时不关心孩子的需要,只是在兴致好时才给予孩子一些爱及亲情。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儿童,由于在托养者那里受到的压制,无法从妈妈那儿获得补偿,所以,他的身心发展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父母教育孩子6种错误态度
(一)表扬过多
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造成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内疚感。如父母总夸孩子“太聪明了”,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与沮丧,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
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扬孩子,如“你今天的作业写得很好!”
(二)提问过多
由于迫切地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许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学就问个不停,“今天老师有没有提问你?”“数学考得怎么样?”“都和谁一起玩儿了?”……太多的问题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落个“讨厌鬼”的名声。
有效的做法是进入孩子的世界,更多地和他们一起游戏、聊天,在不经意中,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秘密。
(三)命令过多
“写作业去!”“把电视关了!”……过于频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闻”,当孩子经常对这样的命令无动于衷时,父母就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在孩子眼里的信誉了。
(四)否认感觉
这是许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打针很疼”时,父母经常会安慰说:“宝贝,没关系,不疼的。”这样只会使孩子感到委屈与恐惧。较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宝贝,妈妈知道,打针是疼,可是打完针后病才能好。”意识到自己得到理解后,孩子的感觉会好些。
(五)呵斥和嘲笑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某些家长会大声呵斥,“笨蛋!木脑瓜!”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评。
(六)不以身作则
当孩子在外边和人打架时,父母又打又骂的态度会使孩子在内心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让我打架,你们怎么还打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威信扫地。教育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
网友案例
如鱼得水
每天给香凝洗澡时,她都很高兴,我们发现她对水很感兴趣。只要帮她洗头,她就开始兴奋不已了,小脚毫不客气地乱蹬。如果我们把她放进澡盆,她就更兴奋,如鱼得水般自在地蹬水。结果当然是让周围的大人遭殃了,因为她蹬的水到处乱溅,地上、大人的身上、脸上都必然是水灾之地。
最爱“吸”苹果
香凝五个多月大的某天,我正在吃苹果,“吧唧吧唧”的咀嚼声引得她对我行“注目礼”。只见她睁着大眼睛看着我,好像想说:“妈妈,我也想吃,给我一点吧!”于是我给了她一小块,看她怎么吃。没想到她把那一小块苹果拿在手里,摸索着塞进自己的小嘴里吸呀吸呀的,我这才知道孩子还不懂嚼,只能是吸了!
要教育孩子,大人先做好
我们在孩子教育方面非常注重,而我觉得大人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为现在正是小孩学习的时候,大人的动作和表情,对孩子行为的影响作用很大。我们还觉得,提早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很重要,即使她听不懂,我们还是常告诉她哪些不应该做,哪些应该做。从她望着我们说话的眼神里,就知道她是能把我们说的东西听进去的。
专家意见
教养方法影响幼儿心理发育
常言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有一定科学道理。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根据孩子所处的时期来教育孩子,不应放任自流。
育儿专家认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已萌芽了道德感,孩子已能根据成人的教育,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规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道德体验。另外,父母之间不和睦或离异,或对孩子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使幼儿情绪抑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过分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自理生活的能力也很差;对幼儿过于粗暴、简单,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怯懦、恐惧心理,也易使其形成说谎、粗暴、无理的性格。
其实,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懂,他们其实都象一个相机一样印在他们大脑中来进行模仿。
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气质
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气质
“饭桌教育”,你不知道却最重要
这里的饭桌是指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个比喻。对有的家庭来说,床头可能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这些场合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无意识影响孩子的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弱点,并传染给孩子。如果你在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开朗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也会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理。
饭桌是最重要的无意识教育场所
问家长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什么地方孩子最容易受到你们的影响?
我给出的答案,是在饭桌上。
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精神气质乃至价值观像他的父亲或母亲,那么你可以观察他们家庭一天的生活,最终你会发现,最重要的言传身教场所是在饭桌上。
虽然我们提倡吃饭时不要说话,避免一嘴两用,但是吃饭期间,还是会聊一些烦恼或者开心的事。一个三口之家,你会发现这样的情景:吃饭的时候,三个人聚在一起,比如,妈妈可能会抱怨单位里某个同事特别讨厌,老喜欢在领导面前讨好卖乖,言语之间充满了不屑,也许还夹杂着比不过人家的酸溜溜的无奈;爸爸可能会吹嘘自己如何耍了点滑头,在同事中争取到一次半出差半旅游的机会。放心,你们这些牢骚和伎俩,你的孩子很可能全盘接收。
如果碰上朋友或者客人来了,在饭桌上客客气气,客人走了后又掰扯与朋友或者客人的矛盾,说人家的不是。请放心,这阴一套阳一套的东西,你的孩子很快也能继承。
如果你们是三代同堂的家庭,喜欢把婆媳不和的矛盾拿到饭桌上展览,相信我,你的孩子将来肯定也是后宫之战的高手。
我强调负面的例子,是要让父母们警醒:我们在家里,不知不觉地将自己身上猥琐的、恶意的、乖戾的、讨巧油滑的一面教给孩子了,但我们完全无意识。家长们不要不承认自己性格中有这一面,你好好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天所说的话,一天所做的事,你会发现自己也有很恶心的一面,而我正是强调这种无意识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假如你在饭桌上跟你父母总是争吵,谁对谁错对孩子来说是个为难的判断。他也许会认为,生活就是一个计较与斗争的过程,更别提你的那些小心眼儿也可能会传染给他。
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气质
饭桌教育一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饭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孩子的心理、习惯、价值观乃至处事方式都可能有影响。如果你看到一个自私的、与同学斤斤计较的学生,你到他家里去拜访一下,很可能这些毛病都是他父母所具有的。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这个话有一定道理,但道理并不在于我们平时理解的那样,农民的孩子就是农民,知识分子的孩子就是知识分子,黑社会的孩子就是黑社会。不能按照职业去分,现在有多少知识分子都是农民的孩子呀!
我认为更多指的是人格气质的影响。龙凤是大器之物,高瞻远瞩,胸怀远大,在这种气质的培养下,不论孩子将来是扫垃圾的还是开公司的,也有光明正大的气质和良好的生活追求;而老鼠,专干偷偷摸摸的活儿,鼠目寸光,眼中有小利而无大义,这种人格气质,将来即便当官,也差不离是个人人小瞧的混混儿。饭桌教育对孩子人格气质的影响很大。
这里的饭桌是指教育的主要场所,饭桌是个比喻。也许对有的家庭来说,床头可能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比如说跟孩子共处一室,那么睡前的谈话往往对孩子影响很大。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在这些场合里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无意识影响孩子的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缺点,并传染给孩子。家长一定要警惕,自己已经有这样的性格缺陷了,就别让人家说自己的孩子:这德性跟他爹似的。
我刚才说的基本上是负面的情景。相反,如果你在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积极向上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会更容易拥有健康快乐的心态。只要你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些场所谈些健康的话题,谈些培养孩子光明气质的话题,而把那些见不得人的夫妻私己话题、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争端移到更加隐秘之处,那么我相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已经创造了比一般家庭更健康的环境。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如果父母总是向宝宝发脾气,宝宝就会把“发脾气”看成是一种敌视,宝宝相应地会养成用“敌视”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习惯。
●如果父母总是否定宝宝,批评话语不断,宝宝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总觉得自己不对,缺乏应有的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宝宝,就不会拥有自尊,也不会爱戴自己和他人。
●如果父母总是牢骚满腹,苦大仇深,劳苦功高,任劳不任怨,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宝宝,就会产生歉疚感,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只感觉到压抑和艰辛。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缺乏人生追求和幸福感。
●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动辄就骂宝宝,甚至举手打宝宝,事无大小,常怒火中烧,一触即发,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宝宝,或者是喜怒无常,或者是心情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
●如果父母在宝宝面前总是表示不满,谴责他人,说别人的坏话,宝宝可能会成为爱挑剔、对人刻薄、缺乏信任和同情心的人。
●如果父母心胸狭窄,做事谨小慎微,妒忌心强,宝宝可能会成为非常敏感,甚至神经质的人。
●如果父母总是说话不算数,喜欢承诺,但不兑现,只要达到眼下目的就行,宝宝可能就会没有安全感,独立性差,缺乏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喜欢独来独往
●如果父母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对宝宝进行的语言教育和自身行为有很大差距,对宝宝的语言要求与对宝宝的行为规范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宝宝心理可能会受到扭曲,缺乏主见,遇事摇摆不定、不果断,常常陷于彷徨和茫然,甚至自我矛盾之中。
●如果父母霸道,不讲道理,凡事都没有商量的余地,宝宝可能会心口不一,从不自觉地撒谎,到编故事,甚至变得强词夺理,但并不坚强,还有些懦弱,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父母良好的品质对宝宝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宝宝的成长离不开自我的提升,但看护人对宝宝性格、人品、秉性、人生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总之,父母不可忽视自己及看护人对宝宝的影响,不能把宝宝的“不是”都归咎于宝宝自身的发展。具有相似个性和气质的宝宝,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可以出现不同的结果。这是父母应该重视的。
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和气质
假期时光匆匆走过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年,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克服假期综合症,快速做好入学准备小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和气质”,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饭桌教育”,你不知道却最重要
这里的饭桌是指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个比喻。对有的家庭来说,床头可能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这些场合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无意识影响孩子的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弱点,并传染给孩子。如果你在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开朗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也会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理。
饭桌是最重要的无意识教育场所
问家长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什么地方孩子最容易受到你们的影响?
我给出的答案,是在饭桌上。
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精神气质乃至价值观像他的父亲或母亲,那么你可以观察他们家庭一天的生活,最终你会发现,最重要的言传身教场所是在饭桌上。
虽然我们提倡吃饭时不要说话,避免一嘴两用,但是吃饭期间,还是会聊一些烦恼或者开心的事。一个三口之家,你会发现这样的情景:吃饭的时候,三个人聚在一起,比如,妈妈可能会抱怨单位里某个同事特别讨厌,老喜欢在领导面前讨好卖乖,言语之间充满了不屑,也许还夹杂着比不过人家的酸溜溜的无奈;爸爸可能会吹嘘自己如何耍了点滑头,在同事中争取到一次半出差半旅游的机会。放心,你们这些牢骚和伎俩,你的孩子很可能全盘接收。
如果碰上朋友或者客人来了,在饭桌上客客气气,客人走了后又掰扯与朋友或者客人的矛盾,说人家的不是。请放心,这阴一套阳一套的东西,你的孩子很快也能继承。
如果你们是三代同堂的家庭,喜欢把婆媳不和的矛盾拿到饭桌上展览,相信我,你的孩子将来肯定也是后宫之战的高手。
我强调负面的例子,是要让父母们警醒:我们在家里,不知不觉地将自己身上猥琐的、恶意的、乖戾的、讨巧油滑的一面教给孩子了,但我们完全无意识。家长们不要不承认自己性格中有这一面,你好好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天所说的话,一天所做的事,你会发现自己也有很恶心的一面,而我正是强调这种无意识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假如你在饭桌上跟你父母总是争吵,谁对谁错对孩子来说是个为难的判断。他也许会认为,生活就是一个计较与斗争的过程,更别提你的那些小心眼儿也可能会传染给他。
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气质
饭桌教育一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饭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孩子的心理、习惯、价值观乃至处事方式都可能有影响。如果你看到一个自私的、与同学斤斤计较的学生,你到他家里去拜访一下,很可能这些毛病都是他父母所具有的。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这个话有一定道理,但道理并不在于我们平时理解的那样,农民的孩子就是农民,知识分子的孩子就是知识分子,黑社会的孩子就是黑社会。不能按照职业去分,现在有多少知识分子都是农民的孩子呀!
我认为更多指的是人格气质的影响。龙凤是大器之物,高瞻远瞩,胸怀远大,在这种气质的培养下,不论孩子将来是扫垃圾的还是开公司的,也有光明正大的气质和良好的生活追求;而老鼠,专干偷偷摸摸的活儿,鼠目寸光,眼中有小利而无大义,这种人格气质,将来即便当官,也差不离是个人人小瞧的混混儿。饭桌教育对孩子人格气质的影响很大。
这里的饭桌是指教育的主要场所,饭桌是个比喻。也许对有的家庭来说,床头可能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比如说跟孩子共处一室,那么睡前的谈话往往对孩子影响很大。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在这些场合里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无意识影响孩子的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缺点,并传染给孩子。家长一定要警惕,自己已经有这样的性格缺陷了,就别让人家说自己的孩子:这德性跟他爹似的。
我刚才说的基本上是负面的情景。相反,如果你在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积极向上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会更容易拥有健康快乐的心态。只要你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些场所谈些健康的话题,谈些培养孩子光明气质的话题,而把那些见不得人的夫妻私己话题、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争端移到更加隐秘之处,那么我相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已经创造了比一般家庭更健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