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儿即将届满一岁之际,他们逐渐从爬行慢慢开始学走,此时,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也开始有了改变。舒尔指出,研究者观察到,12个月大的幼儿从母亲那边获得较多的正面回应,而18个月的孩子则获得较多的教导与指引。

而研究发现,母亲平均每9分钟就对他摇摇学步的孩子发出一次“不可以……”的警告,这可能是因为开始学爬、会走的婴幼儿喜欢探索充满危险性的东西。

一位母亲,一日看到自己的女儿正拿着紫色的彩笔在墙上乱涂,“不可以!”她忍不住对女儿大吼。女儿看着母亲,一脸惊恐,刹那间她了解她做错了事。她低下头去,一副快哭出来的样子。母亲唠叨了一会儿,告诉女儿色笔只能画在纸上,然后她抱着女儿想到她们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墙壁!”她女儿再度亮起双眼,开心地跑去爬去拿海绵。

这样的互动,帮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耻感。旧想法的学者认为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护孩子安全并帮助他们社会化的副产品。但是传统的研究者并不认为,羞耻感可以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相反地,他们认为应该减少让孩子感到羞愧的处境。新想法的育儿理论则认为,避免孩子产生羞耻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羞耻感也未必是绝对不好的。脑神经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处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实上可以刺激右脑的发育,这部分主要掌管创意、情绪与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觉不要太久,而且能够跟随着一些复原与补救的经验。

新一代的专家认为,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父母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父母可以怎么做?舒尔说:“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藉由一些小小的羞耻感来促进其社会化是很重要的。”尴尬(羞耻感的成份之一)大约在14个月大时出现,当母亲“不可以”的指令,跟随着孩子低垂的头与难过的表情开始产生。

孩子于兴奋(开心地在墙上涂鸦),忽然间掉落很泄气的情境(母亲“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兴奋的情绪(“好吧!让我们一起刷洗墙壁吧。”)

在这一个快速的过程中,脑部许多部分开始活动,并且产生许多连结,使得这整个脑部系统获得更紧密的锻炼。其结果可以促进认知部位(前额脑区底部,orbitofrontalcortex)与感情部位(边缘系统,limbicsystem)的发展,并且促进这两个系统的连结,让孩子在感情与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发展。

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记得,要赶快让孩子从羞耻感中复原过来。长久的羞耻感会让孩子自我封闭、易怒甚至产生暴力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尴尬的感觉一直持续下去,你会不会想要逃开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为?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宝宝撕书 聪明妈妈有对策


可是,毕竟是花钱买来的书,学习总不能这样破费吧?别急!聪明的妈妈有聪明的办法,赶紧来看看吧!

当宝宝第一次撕书

很多父母会给孩子做亲子阅读,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难免都会遭遇宝宝撕书的情况。当宝宝第一次撕书时,大部分父母都是大声斥责,告诉宝宝:“书,是不能撕的!”但往往收效甚微。

专家解析这是宝宝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专家指出,宝宝开始喜欢书通常在9个月龄,这个月龄前后,宝宝还没有真正到“早期阅读”的阶段,他们更喜欢学习手眼协调能力。

在他们眼里,撕书就是一种学习过程,他们不能理解妈妈“书本要爱惜”的理念,也不知道书是花钱买来的,撕掉浪费钱了。

此阶段宝宝特别喜欢撕书,实际上是在练习左右手的反向运动,以及与视觉的协调能力。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撕,品味手指捏纸以及用力的感觉,并很有成就感。

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宝宝这是一种学习的行为,那么就不会斥责宝宝,或者制止他们的学习,而是作为欣赏者,对宝宝每次撕的动作进行鼓励,让宝宝把撕的练习运动完成地更好。

当然,花钱买的书,这样被“破坏”一定于心不忍,那么,实际上有简单的办法,就是给宝宝换书,不用的杂志书报,让他撕个够。当宝宝撕的动作得到充分练习后,他们就会不再撕书了。

那么,这个阶段还要不要给宝宝看书呢?专家认为,此阶段宝宝确实没有早期阅读的能力,但是让他们感到接触图书是日常生活中必有的事,这种“习以为常”将是孩子今后养成早期阅读习惯的重要基础。

随着宝宝的成长,理解能力逐步加强,他们会喜欢听妈妈讲故事,做角色扮演,当他们发现妈妈许多好听好玩的内容都来自于这些书时,就会对书抱有强烈的认知愿望,经常要妈妈给他们阅读,这样循序渐进地坚持下去,等宝宝2岁时,通常会认识500个以上的文字了,到3岁,通常会认识1000个以上的文字了,这些都是宝宝被自身认知欲望驱使所产生的学习成果。

妈妈出招去拿胶水等工具把书补好

在女儿11个月的时候,我买回了一套亲子阅读的故事书。刚开始几天,宝宝也是会撕书,告诫了好几次根本别用,弄得整个地板都是碎纸片。

懊恼之际,请教了一个过来人。那就是,宝宝撕书时,不要大声斥责,只是很平静地拿来胶水等物品,和孩子一起把书补好。

于是,书一被撕,我就跟孩子一起来补,并告诉孩子,书是我们的宝贝,里面有很多知识,撕了它会痛的。刚开始宝宝不明其意,还很有兴致地跟着“帮倒忙”。但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果真越来越少撕书了。

建议新手妈妈,当宝宝第一次撕书时,父母不要对孩子大声斥责,也不能视而不见,要语调坚定而严肃地告诉孩子,撕书的行为是不对的。例如:“宝宝不能这样,你撕书,书会痛的。”然后可以去拿来胶水等物品,让孩子一起参与把书补好,并告诉他书是很宝贝的,书里有很多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我们要做个爱护书的好孩子。

父母可以用冷淡、伤心、生气等表情来影响宝宝,让宝宝明白妈妈因为他的这个行为很不高兴。对于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利用故事、儿歌及其他形式向宝宝灌输道理或行为标准。当宝宝做得好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聪明妈妈如何为宝宝选择兴趣班


面队如今林林种种的风格如今各异的兴趣班,妈妈们该如何选择才能使自己宝宝的特长通过兴趣班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作为一个聪明智慧的妈妈,首先要知道宝宝喜欢什么,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对号入座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兴趣班。

发现宝宝的兴趣所在

所谓兴趣班,顾名思义,就是能让孩子感到兴奋的,能给孩子带来乐趣的课堂。因此选择兴趣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原则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但是不少的父母会感到困惑:孩子的兴趣常常是稀奇古怪、阴晴不定,实在难以琢磨。的确,很多孩子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他们的兴趣如同他们的胃一样,生来就已经准备好接受各种各样的“食物”。

作为父母,此时就要开启“慧眼”,做孩子兴趣的捕捉能手。

·亲子同乐,发掘孩子兴趣。在活动中,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因此有时间不妨就多陪着孩子玩,一起写字、画画、读书、做手工、修理日用品、做家务……只要你留心,孩子的兴趣就会“尽收眼底”了。

·好奇“滋生”兴趣。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看着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孩子“蠢蠢欲动”,望着帅气OR漂亮的授课老师孩子“心花怒放”,玩着可爱的橡皮泥、各色颜料孩子“惬意无比”,看着自己的酷造型,神气的POSE孩子“乐在其中”……孩子的兴趣就是在这些貌似“不靠谱”的各种动机之中“滋生”的,使他们跃跃欲试。但是通过尝试,孩子最终会知道围棋、美术、跆拳道、轮滑、钢琴等都是怎么回事,也能认识到他们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擅长,由此达到自我认识。所以作为父母,不妨让孩子多接触、了解、尝试各种兴趣班,有利于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

·有意识地创造环境,培养兴趣。兴趣是可以“传染”的。对于孩子来说尤其如此。一个孩子投入地做一件事,经常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纷纷加入。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保持对某种兴趣班的热情,最好多让孩子和那些也喜欢这种兴趣班的孩子共同切磋。同时还要为孩子营造好的环境氛围,如果你希望孩子喜欢音乐,那么最好让孩子尽可能多接触音乐:家里常播放好听的音乐,看有关于音乐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听音乐会,买关于音乐的书籍,结交懂音乐、爱好音乐的朋友……

·给孩子设定的目标要看得见够得着;同时还要适当鼓励,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为孩子的兴趣“保鲜”。

父母给孩子定的目标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又要让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才能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鼓励、认可、赞扬也是兴趣“保鲜”不可缺少的“调鲜剂”。经常鼓励孩子,并发自内心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感到高兴,也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因此面对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后说的的“不感兴趣”,父母不要轻言放弃,也许调整一下进度、换一种练习方式,让孩子体验到一次成功,孩子的兴趣就会重新燃起。同时,孩子由此也会学到一种对待学习的态度、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引导孩子享受自己的能力,体验其中的快乐。兴趣所致,乐在其中,这恐怕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无论是音乐、美术、英语、游泳、舞蹈,还是下棋、武术、体操、书法,父母都要逐渐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活动本身。在音乐、舞蹈中体验美,在武术、游泳中体验驾驭身体的快感,在美术、书法中感知妙手偶得的乐趣……让这种兴趣和技能伴随孩子终生,为孩子的一生带来快乐与幸福。

·父母态度影响孩子兴趣。父母经常过于在乎孩子是否“学到了什么”,一旦认为孩子没有“学好”,心情就会“多云转阴”,这种心态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孩子,让孩子的兴趣因为父母的举动而丧失。但往往当父母放松心态,把注意力放在帮助孩子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步骤时,孩子反而更容易“学到了什么”。

因材施教合理选择兴趣班

宝宝类型:安静解谜团

此类宝宝爱玩拼图、积木、走迷宫……在他眼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理论得到了最好的证实。他喜欢比较,并能够耐心地发现他们的不同,比如妈妈包的饺子就是和奶奶的不一样。所以像拼图版这样的游戏能够让他快乐地摆弄上几个小时。

适合兴趣班:奥数、科学实验课、围棋……

这样的宝宝有着耐心的个性和细致的观察力,并且有着强烈的逻辑思维的能力。认为万事都有着“因为”,才能够有“所以”,这使得他们总是不经意地去探索和找寻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以最终获得完美的解释和解决为快乐的源泉。对于这样的宝宝,可能是我们未来的科学家呢,你不妨鼓励他严谨、较真的个性,尽可能给他合情合理的答案。

宝宝类型:爱选美服饰

此类宝宝喜好收集彩色糖纸、最爱形象各异的玩偶、橡皮泥……他喜欢收集漂亮糖纸和布娃娃,小小年纪就常常对服饰又挑又选,不好看的还不穿呢,可谓小小时尚达人。这种宝宝能从一样的小朋友们的毛巾中毫不费力地选出属于他自己的那条——千万别怀疑,毛巾是她喜欢的粉色,边角有他让妈妈绣上去的他的名字。

适合兴趣班:绘画、雕塑、儿童模特队

这样的宝宝非常有意思,如果只是听老师念儿歌,他多半不知所云,这就像收音机接收不清一样,收音机没有问题,电台也没有问题,是频道没有对准。如果你要给他配上鲜艳的图片或着绚烂视频。强烈的视觉刺激总是能够让他立刻进入状态。所以彩色的世界对于他来说非常的重要,在形象化的世界里,他会感到舒心又开心。

宝宝类型:喜欢学说话

此类宝宝喜好表演唱、读书、听收音机……这样的宝宝对于富有旋律的音乐会特别地有反应:比如啊、啊地叫起来,挥动小手,扭动身体等。他可能是个小小歌唱家,常常照着镜子不停地唱歌、跳舞,能够模仿小鸡小鸭叫。比如突然听到电视传来一段音乐,立刻跟着唱起来:“宝宝金水——”。他开口讲话比较早,喜欢学说话,对于来自爸爸、妈妈、奶奶、舅妈的抑扬顿挫的不同的声音能区别得很清楚。

适合兴趣班:声乐、钢琴、故事班、相声……

这样宝宝的思维模式是声音带动思维,他喜欢利用声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是老师通过口授进行教学,这对于听觉学习型宝宝是最有利和得益的。在唱歌、朗读这样的活动中,这样的孩子往往能够表现得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是否有音乐天分这件事,还要看孩子的先天条件,比如是否有夜莺般的嗓音也是妈妈要考虑的。

宝宝类型:最爱打打闹

此类宝宝爱玩轮滑、踏板车、打闹……在人群中,他可能被评价为最有活力的,或许,更常用的字眼是“麻烦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他的生活总是整装待发迎接战斗,不是在跑就是在跳,即使在吃饭的小小间隙也不消停。不论是爬行还是走路都比其他宝宝要早,刚能走路就需要父母追着他在后面一路小跑。

适合兴趣班:跆拳、武术、游泳……

触觉学习型宝宝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吃亏,最不被看好的宝宝,常常被称为好动、不专心、爱破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你要知道,他只是通过他的双手或者身体的感知来探索世界。这样的宝宝也有他的优势,就是动作协调能力比较强,对于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富有激情。而适当地让这些孩子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更有利于日常安静的学习。

宝宝类型:精细动作型

此类宝宝爱帮妈妈剥豌豆、给小娃娃梳辫子、自己制作手工……这样的宝宝富有耐心,并且能够完成技巧较高的活动,有着超强的动手能力。比如拆装汽车、串珠子、码碗碟等。通常,这样的活动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常常进行,但只有为数很少的孩子能坚持到完成任务,多数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而我们说的就是这一少部分孩子,他们乐在其中,直至最后完成。

适合兴趣班:书法、编织、珠算……

这样的孩子非常难得,通常在良好的引导下,成人之后都有着认真、细致的态度,这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所以无论将来他们做任何工作,都会有着良好的态度。但就样细致的个性而言,孩子毕竟年龄小,如果能适当地参加一些手工方面的兴趣班,可以帮助他们在拓展这部分个性的同时,学到一些技能或完成一些具体的事情,因而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的喜悦。

宝宝类型:超级模仿秀

此类宝宝喜欢扮鬼脸、讲故事、模仿……这样的孩子不仅希望得到妈妈一个人的关注,而且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所以,你会发现这个小家伙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来疯”。也就是说,人越多,他表现得越活跃,越希望他是世界的焦点。当然,这样的宝宝也有着能够吸引你注意力的本领:比如丰富的表情、手舞足蹈的样子,和高亢的声音等。

适合兴趣班:表演、主持、舞蹈……

如果是上了幼儿园的孩子,表明自己的小宝贝已经向社会迈出了第一步,那个世界将是他要多多接触的。所以,你可以和幼儿园的老师谈谈,不妨在适当的时机给自己的宝宝表现的舞台。从第一次开始,当孩子在正常的公众场合得到认可的时候,他会很乐于、并且很自信地去表现自己。而不是躲在家里,只在镜子面前自我陶醉一番。

聪明妈妈的育儿“歪主意”


当育儿不再是一本正经,当你异想天开“发明”一些“歪招”,你会发现育儿不再是难题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教子歪招之——洗头篇

酷头

用洗发香波的泡沫给孩子做一个充满创意的造型:天线宝宝的天线,奥特曼的头盔,或者芭比的王冠,然后递给他一面小镜子,让他好好欣赏自己的洗澡版绝佳造型。当然,如果手艺欠佳,你也可以胡乱在孩子头发上抓一把,让他自己发挥,那到底是什么造型。

借助工具

孩子不喜欢洗头,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喜欢洗澡水流进眼睛的感觉,所以你可以尝试给孩子佩戴一顶洗发帽。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接受那种“紧箍咒”的感觉的,所以你在购买之前,最好能先从朋友那里借一顶试试效果。

“想挑战吗?”

模仿电视竞赛节目,跟孩子玩儿一个“看谁洗得快”的游戏,你给他洗头的同时,让他给小熊洗头,看谁最先洗完。当孩子为胜利而欢呼的时候,你就偷着乐吧……

尽量美化

不要简单地说“该洗头了”,你完全可以把这个意思包装成“妈妈给你做一个按摩好不好?”然后尽量地渲染你如何细致地洗手、帮他清理头发,然后给他讲你在外面洗头时候的所见所闻,相信这个可爱的傻顾客会被你牵着鼻子走的。

教子歪招之——刷牙篇

给宠物做示范

你可以抱着孩子最喜欢的小狗玩具,嘴里嘟嘟囔囔地说:“我想刷牙,可是不会。”然后再慷慨地招呼宝宝说:“来,咱们教教汪汪怎么刷牙好不好?”当宝宝认认真真地被当作模特给狗狗做示范的时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来点儿艺术

与其跟孩子说“我们来刷牙吧”,不如跟他探讨“我们给牙齿们画画好不好?”你可以煞有介事地在自己的门牙上刷来刷去,假装画好一个图案然后不满意重来。然后再在孩子的门牙上试试,告诉他现在是在画什么,用什么颜色更好。试一两次也许很灵验。

为牙膏美言

不要把那管白白胖胖的东西叫做“牙膏”,说它是“魔力软条”好不好?让孩子在刷牙之前许个愿。告诉他如果能够让软条彻底变成泡泡,愿望也许就能实现了。

增加趣味

“今天我们从下往上刷,还是从里往外刷呢?”

改变策略

“以前我们干什么事情都是比谁最快,今天咱们比比谁最慢好不好?看谁刷的时间长?”

教子歪招之——分享篇

备份

只要可能,尽量让玩具有备份,两辆小汽车,两支蜡笔,两沓白纸,两个娃娃。

捧杀

一旦你的孩子某一次成功与别的小朋友分享,就用表扬淹没他。夸!夸!夸!让他知道这是你喜欢的行为,并且让他愿意为了获得表扬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做。

私藏

如果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而家里的某些玩具孩子死活不能割舍的话,你还是遂了他的心愿吧。不妨在小朋友来之前和宝宝商量好宝贝的藏身之处,这样就不会出现对方志在必得,他誓死保卫的惨烈场面,你也就不会让自己成为尴尬的主人。

放权

跟孩子说:“你来定吧,当当到底是先玩儿轨道火车,还是先玩儿彩泥?”可怜的孩子总得放弃一个了。

教子歪招之——“自己玩儿”篇

上纲上线

无论你的孩子自己一个人蹲着玩儿了10分钟凉水,还是闷在那里捣鼓了20分钟拼图,你都要夸张地对家人讲述这个光荣事迹,然后感叹着“果然是长大了啊!”

赋予特权

在孩子房间内划出一个方圆2平米的区域为“妈妈禁地”,告诉宝宝你不能进去,只要进去就会触电(最好配以遭雷击状)。让孩子觉得进入那个区域是他的特权,进而每天都要好好享受一下特权……

道具

支起一座帐篷或者用靠垫围成一个堡垒,然后把几样玩具扔进去,孩子最喜欢爬进爬出或者窝在角落里偷窥的感觉了,就让他尽享进进出出躲躲藏藏的快乐吧。

难住他!

给他设定一道要求明确但是达成困难的题目吧,比如“把积木推成妈妈这么高”或者“快给妈妈画一张像”。趁着他向着终点努力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教子歪招之——关掉电视篇

上闹钟

其实孩子完全明白到底能看多少电视,但是他们总是不甘心所以就通过装傻来逃过纪律。买一个可爱的玩具闹钟送给他吧,答应只看一集动画片?好,就上一个20分钟的定时——到时候他就会怪闹钟怎么这么不留情面了。

让吃饭和电视绝缘

千万不要养成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习惯,这种负面的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很难消除。

等价交换

告诉孩子,如果他这一次自己主动关上电视,那么下次他就有选择节目的权利。

倒计时

跟他说:“我现在从21开始数数,如果数到17你关上电视,那么明天你就可以看17分钟,如果数到5你才关,那么明天你就只能看到一个开头了……”

来自:39健康网

聪明的妈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你算是一个聪明的妈妈吗,你都是采用怎样教育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想必那个家长都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家长,怎样才能出现这样的家长呢,通过下面的故事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第一个故事:五音不全的妈妈也要给孩子唱歌

有一次,我抱着刚出生两个月的小女儿看电视。刚好电视里播放某公司的广告,画面是小兔子边打鼓边唱歌,宝宝看着就咯咯地笑起来。后来每次播放这个广告时宝宝都会笑个不停。我当时为一个出生刚两个月的婴儿就能分辨出愉悦的声音而感到惊奇。

心理学家沃特海默(Wertheimer) 曾经针对初生婴儿做过听力实验。他在分娩室里把手表交替放到婴儿的左边和右边。把手表放到左边,孩子就会把头转到左边,放到右边,他就会把头扭到右边,并且眼睛也跟着转动,希望看到东西。

日本的妇产科大夫和美国的一些专家们曾经给刚出生后哭泣的婴儿听录好了的胎内音,结果不久婴儿就能安然入睡。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婴儿在妈妈体内时听过胎内声音的缘故。这也足够证明胎儿是可以听到声音的。

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只要听到妈妈用愉快的声音说话或唱歌,听到音乐,他们就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积累着知识。但妈妈也不能一天24小时都播放音乐,这样孩子容易失去兴趣,也有可能干脆漠视音乐。在宝宝醒着时,变换招数为他改变环境才是最好的方法。

爸妈唱的摇篮曲、朗诵的童诗都能让孩子充实自己。有人认为自己五音不全,或是歌唱得不太好而不愿意给孩子唱歌,但并不是只有歌唱家才有给孩子唱歌的特权,孩子更喜欢妈妈哼的那种传统小调。早期教育

第二个故事:请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

以前幼儿教育杂志《妈妈和宝宝》曾经刊登过着名演员严樱兰教育孩子的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关于不爱吃饭的孩子的典型事例:

我精心为孩子做了各种食物都无济于事,孩子越来越瘦,越来越虚弱。当时他除了喝饮料、吃零食外基本上不吃饭。每到吃饭时间我都要端着碗到处追着孩子喂。有几次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把勺子扔到院子里就哭了起来。当时真是伤心透了。

有一次,我在广播里的幼儿教育节目中听到“不要总是强迫孩子吃饭”。当时我觉得要是不强迫孩子吃饭的话,孩子可能会饿死,但我还是下决心听从专家的建议。之后的两天里,我痛苦地看着孩子,生怕他出事。到第三天,孩子终于主动要求吃饭,我就顺其自然地给他盛了饭。从那时开始,孩子爱吃饭了,身体也越来越结实了。

刚过周岁的宝宝喜欢用双手扶着饭桌站起来,然后用手抓东西吃。这时候可以做小小的肉丸或把食物切成小块放到孩子面前。一开始,宝宝只会用手抓,而且很多食物都会掉到地上,可以在宝宝坐着的地方铺上报纸或塑料布,这样吃完后也比较容易收拾,慢慢地他就能学会用勺子或叉子了。有的妈妈嫌宝宝自己吃饭太费事,收拾起来也麻烦,就直接给宝宝喂,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吃饭的主动性。

不管是谁,一开始做事时都不会太熟练。没有练习的机会怎么能熟练地应用呢?给宝宝一个笨手笨脚的机会吧。 宝宝自己吃完后,妈妈不应该说:“怎么搞的?掉的比吃的还多?”而应该说:“哎呀,宝宝太了不起了,都能自己吃饭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他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样父母就不会因为吃饭的事每次都要跟孩子进行一场战争了。幼儿教育网

对于不爱吃饭的孩子,妈妈要狠下心来,把饭菜摆好后先叫孩子来吃饭,如果孩子不过来,也不要理他。一开始孩子可能还以为妈妈会像过去那样到处追着喂,即使不吃,也会给别的零食。但只要家里人都不理睬孩子,孩子总有感到肚子饿的时候,到时他们自然会主动要求吃饭。

这看上去虽然有些残忍,但父母必须意志坚定。一般情况下,孩子肚子饿时就会主动想吃饭了。这点父母倒可以放心。

第三个故事:让孩子感到心灵的幸福

在美国时,我读过一则颇令人感动的故事。

在瀑布城一个富裕而又很有名望的家庭里,有个智商只有70的儿子。这家的母亲拜托在同一个城市里经营饭店的一位朋友,让自己的儿子在他的饭店里打工,专门负责削土豆皮。饭店的主人说:“像你们这样富裕而赫赫有名的家庭怎么能让儿子干这种活呢?”这位母亲说:“我知道自己儿子的能力。我儿子在削土豆皮时会感到快乐幸福,因为这个工作符合他的能力。”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接受孩子的缺点是痛苦的。因为这与父母的体面、欲望和期待不相符。东方国家的父母总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相比,觉得自家孩子胜出才有面子。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竞争,非让自家的孩子考第一名不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值得骄傲的地方。早期教育网

如果大人总想以某种标准来教育孩子的话,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产生隔阂,而这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幸。父母不要把家里的老大和老二作比较,更不要把自家孩子和邻居家孩子作比较,这和我们不能强迫喜欢历史的孩子去当法官是一个道理。

孩子需要感受到真心的爱。每一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所以知觉、思维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都不一样。有的宝宝反应敏捷、表情丰富,而有的宝宝反应迟钝、表情僵硬。父母总想按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孩子,要不然就干脆放任不管,如果这样做,宝宝就无法茁壮成长。每个家庭都应该根据孩子的能力、情绪和态度寻找适合孩子的方法来爱孩子。

父母千万别以为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改变孩子,这是不可能的,应该找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也许老大喜欢父母用胳肢或语言来表达关爱;而老二可能喜欢紧紧的拥抱或温柔的话语。我们喜欢用养育第1个孩子时学会的方法来教育第 个乃至第3个孩子,但养育每个孩子的方法不应该一模一样,应该用孩子能感受到爱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如今已经不是只要学习好就能成功的时代了。那些思维、判断力和行动力都与众不同的孩子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幼儿教育

第四个故事:给孩子尽情玩耍的自由

以前我当幼儿园老师时见过这样的情景:有个叫英勋的孩子在饭桌上放了一个女娃娃并且停地抽打它,这样的抽打持续了5分钟。当时我只是远远地看着他,没有立即去制止,但觉得问题相当严重。后来我去他家做家访才得知英勋刚刚有了妹妹。性格内向的英勋觉得妹妹夺走了爸妈对他的爱,就特别厌恶妹妹,所以才会在幼儿园里抽打玩具娃娃以排遣内心的愤怒。

一旦孩子心里积累了痛苦和挫败感,就会产生情绪问题。有时候这种情绪上的问题很难医治。一旦情绪有问题,再聪明的孩子也难充分发挥其能力。

有个叫迪克斯的孩子拥有天才的头脑,却因为情绪问题被认为是弱智儿。6 岁之前他一直被误认为是傻孩子,但后来通过游戏的治疗方法消除了心理疾病。迪克斯不但变得正常了,而且还上了“天才学校”。

小时候是通过玩耍来学习的时期。埃里克森曾经观察过孩子是怎么玩的。30 年后他重新找到了当年观察过的孩子,看长大以后的他们是怎么生活的。结果发现,小时候爱玩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把生活安排得非常有趣。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生活的方法并释放出内心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通过玩形成学习概念。

本网站小编总结 :如果父母总把玩和学习硬性区别开来,给孩子留下学习是好的,玩是不好的印象,孩子反而更想偷偷地玩。所以从小就应该让孩子玩个痛快。对于这些家长都是聪明的妈妈们所会做的。

聪明妈妈如何让孩子戒网瘾


儿子文问上小学三年级时忽然迷上了电脑,中午回家第一时间直奔书房,并软硬兼施地把老公从电脑旁支开,自己则津津有味地玩起游戏。

起初我们对他的行为没引起重视,后来一系列举动反映他已经上了瘾,比如做作业不如以前全神贯注了,出门逛街总惦记着早点回家,也不主动跟小朋友一起玩耍……

若别人问他最喜欢干什么时,文问竟自豪地大声回答,我最喜欢玩游戏。

为了显示家庭的民主,我愣是强压住怒火把自己伪装成一副绝非母老虎的慈母形象,违心地笑着说:“你很诚实。你得先告诉妈,为什么喜欢玩电游?”

“好玩呗!”文问轻描淡写地回道。

好玩二字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几岁大的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而小学时的课业负担重,比起轻松的幼儿园阶段的确少了些乐趣,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自然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不同类型的孩子会选择各种游戏方式来得到快乐,舒解压力,这并不是不可救药的恶习。但若一旦形成习惯,后果就不堪设想。

我跟老公商量对策,最后达成共识,准备了一套“戒掉网瘾三步曲”计划。

第一步,与文问详谈,进行心灵沟通。第二步,把电脑设计密码,强制他不许上网。第三步,把他送到寄宿学校……

我们的计划正准备实施时,文问在小区的电梯里意外地丢了300块钱,这笔钱于他而言是一笔巨资,他整天闷闷不乐地叹着气,总问我如何才能挣到钱。

我灵机一动,说道:“你若把玩游戏改成做家务,就可以每天挣几块钱工资。不久就可以挣来更多的钱。”

文问听后兴奋不已,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我跟老公特意设计了一个聘请书。并正式与文问签了一个协议:

甲方:爸爸妈妈

乙方:文问

文问从2010年4月起,自愿为家庭承担一部分家务,爸爸妈妈则每个月底付给文问相应的工资。

洗碗:2元一次,扫地:1元一次,拖地:1元一次……

文问很高兴地与我们签了字,马上跑到卫生间拿出扫把,老公则现场指导。很快,文问把地拖完,并问我们是否合格。地面虽然不太干净,为了鼓励他,我们当场发给他两块钱。文问接到钱,很是虔诚地收进了钱包。

不久,一个月到了,文问领到了60元工资。同时,他的工作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并主动分担免费洗菜的任务。玩游戏之事则偶尔为之,但很快就全心全意去演绎“我是工作男”的角色了。

今年年关,文问还悄悄地告诉我一个小秘密,他准备用赚来的400多块工资买些书与食品送到儿童福利院。

我的心掠过一丝小小的感动,我想起那句“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孩子,每个孩子的心地都是善良的,每个孩子的世界都是美好的……

聪明妈妈育儿“歪主意”


在孩子房间内划出一个方圆2平米的区域为“妈妈禁地”,告诉宝宝你不能进去,只要进去就会触电(最好配以遭雷击状)。让孩子觉得进入那个区域是他的特权,进而每天都要好好享受一下特权……

当育儿不再是一本正经,当你异想天开“发明”一些“歪招”,你会发现育儿不再是难题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教子歪招之——洗头篇

酷头

用洗发香波的泡沫给孩子做一个充满创意的造型:天线宝宝的天线,奥特曼的头盔,或者芭比的王冠,然后递给他一面小镜子,让他好好欣赏自己的洗澡版绝佳造型。当然,如果手艺欠佳,你也可以胡乱在孩子头发上抓一把,让他自己发挥,那到底是什么造型。

借助工具

孩子不喜欢洗头,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喜欢洗澡水流进眼睛的感觉,所以你可以尝试给孩子佩戴一顶洗发帽。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接受那种“紧箍咒”的感觉的,所以你在购买之前,最好能先从朋友那里借一顶试试效果。

“想挑战吗?”

模仿电视竞赛节目,跟孩子玩儿一个“看谁洗得快”的游戏,你给他洗头的同时,让他给小熊洗头,看谁最先洗完。当孩子为胜利而欢呼的时候,你就偷着乐吧……

尽量美化

不要简单地说“该洗头了”,你完全可以把这个意思包装成“妈妈给你做一个按摩好不好?”然后尽量地渲染你如何细致地洗手、帮他清理头发,然后给他讲你在外面洗头时候的所见所闻,相信这个可爱的傻顾客会被你牵着鼻子走的。

教子歪招之——刷牙篇

给宠物做示范

你可以抱着孩子最喜欢的小狗玩具,嘴里嘟嘟囔囔地说:“我想刷牙,可是不会。”然后再慷慨地招呼宝宝说:“来,咱们教教汪汪怎么刷牙好不好?”当宝宝认认真真地被当作模特给狗狗做示范的时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来点儿艺术

与其跟孩子说“我们来刷牙吧”,不如跟他探讨“我们给牙齿们画画好不好?”你可以煞有介事地在自己的门牙上刷来刷去,假装画好一个图案然后不满意重来。然后再在孩子的门牙上试试,告诉他现在是在画什么,用什么颜色更好。试一两次也许很灵验。

为牙膏美言

不要把那管白白胖胖的东西叫做“牙膏”,说它是“魔力软条”好不好?让孩子在刷牙之前许个愿。告诉他如果能够让软条彻底变成泡泡,愿望也许就能实现了。

增加趣味

“今天我们从下往上刷,还是从里往外刷呢?”

改变策略

“以前我们干什么事情都是比谁最快,今天咱们比比谁最慢好不好?看谁刷的时间长?”

教子歪招之——分享篇

备份

只要可能,尽量让玩具有备份,两辆小汽车,两支蜡笔,两沓白纸,两个娃娃。

捧杀

一旦你的孩子某一次成功与别的小朋友分享,就用表扬淹没他。夸!夸!夸!让他知道这是你喜欢的行为,并且让他愿意为了获得表扬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做。

私藏

如果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而家里的某些玩具孩子死活不能割舍的话,你还是遂了他的心愿吧。不妨在小朋友来之前和宝宝商量好宝贝的藏身之处,这样就不会出现对方志在必得,他誓死保卫的惨烈场面,你也就不会让自己成为尴尬的主人。

放权

跟孩子说:“你来定吧,当当到底是先玩儿轨道火车,还是先玩儿彩泥?”可怜的孩子总得放弃一个了。

教子歪招之——“自己玩儿”篇

上纲上线

无论你的孩子自己一个人蹲着玩儿了10分钟凉水,还是闷在那里捣鼓了20分钟拼图,你都要夸张地对家人讲述这个光荣事迹,然后感叹着“果然是长大了啊!”

赋予特权

在孩子房间内划出一个方圆2平米的区域为“妈妈禁地”,告诉宝宝你不能进去,只要进去就会触电(最好配以遭雷击状)。让孩子觉得进入那个区域是他的特权,进而每天都要好好享受一下特权……

道具

支起一座帐篷或者用靠垫围成一个堡垒,然后把几样玩具扔进去,孩子最喜欢爬进爬出或者窝在角落里偷窥的感觉了,就让他尽享进进出出躲躲藏藏的快乐吧。

难住他!

给他设定一道要求明确但是达成困难的题目吧,比如“把积木推成妈妈这么高”或者“快给妈妈画一张像”。趁着他向着终点努力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教子歪招之——关掉电视篇

上闹钟

其实孩子完全明白到底能看多少电视,但是他们总是不甘心所以就通过装傻来逃过纪律。买一个可爱的玩具闹钟送给他吧,答应只看一集动画片?好,就上一个20分钟的定时——到时候他就会怪闹钟怎么这么不留情面了。

让吃饭和电视绝缘

千万不要养成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习惯,这种负面的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很难消除。

等价交换

告诉孩子,如果他这一次自己主动关上电视,那么下次他就有选择节目的权利。

倒计时

跟他说:“我现在从21开始数数,如果数到17你关上电视,那么明天你就可以看17分钟,如果数到5你才关,那么明天你就只能看到一个开头了……”

聪明妈妈处理隔代教育有妙招


隔代教育存在生活观念、养育观念等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并不致命,而且,还有很多办法可以巧治呢!这么多人共同教育宝宝,在态度和方式上是要取得一致的。可提前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吸收新一代的教养方式,使他们和年轻父母取得教育观念的协同。沟通是最好的方法,年轻爸妈们可以这样做:

一、让实践结果说话

有些时候,我们做的事情短时间内不被老人认同,但是通过努力,是可以感动老人并让他们接受的。在我身上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我的小侄女两岁的时候就聪颖过人,只是不肯开口说话。我观察之后找到的症结是,老人对宝宝的要求满足得“太快”,宝宝不需要说出口,想做的事情老人已然代劳。我休假期间,有意识地延迟小侄女的要求,等她说了才满足。

开始时,小家伙儿急得脸都红了,爷爷看了气愤得不得了,让我甭管,说宝宝是他的心肝儿,说不说话都不碍我的事儿。我就找好多机会单独陪侄女玩,说服弟弟、弟媳跟我一起坚持,继续贯彻我的养育方法。没几天,小侄女开始说话了,虽还不多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却让全家人看到了转变。爷爷奶奶也乐了,更学会了我的方法,连我那比小侄女大一岁的女儿也会拿着苹果说:“妹妹,你说你要,姐姐就给你!”,家里人都会心地笑了,爷爷也把“不用我管”的说法早抛到了九霄云外。

二、借别人的嘴说话

如果意见上真的与老人发生了重大分歧,也不要针锋相对,建议采取“曲线救国”的战略,即“借别人的嘴说你想说的话”,留些可以交流的可能性。因为在对待宝宝的养育上,我们与老人的目的是共同的,只要达成了科学的一致性,绕个圈子,不跟老人拗是很不错的选择。

三、坚持我们必须坚持的

也有的时候,老人可能会固执地认为只有他们是对的,因为,他们感觉既然可以把儿子女儿养育成材,也就可以铸就孙子孙女成为栋梁,从而把我们的建议根本否定,全然忘记了与时俱进;也有的老人要在孙辈养育上验证自己“宝刀未老”,验证自己离退休后在家中的地位,明明知道自己不对也要跟我们唱反调儿,让小家伙有恃无恐,这种情况就建议年轻的爸爸妈妈自己带宝宝。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老年人可以适当帮忙,但最好不包办,否则,会疏远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四、巧解隔代育儿6个小问题

问题一:冲奶粉的水总是太热

老人的理由

温水冲不开奶粉,而且孩子胃弱,应该喝热奶。

处方一:

自己在家自己冲,不用老人动手。孩子喝惯了温奶,以后再喝热奶会不适应,老人也只能用温水冲给孩子喝了。

处方二:

告诉老人冲奶粉的“绝招”:先放一半温水,放入奶粉,盖好奶瓶使劲摇匀。再倒入另一半水,就不怕奶粉化不开了。

偏方:

一边向老人抱怨这奶粉太贵,一桶要好几百块钱;一边再解释是因为现在的配方奶粉里添加了很多营养成分,能使宝宝聪明。而这些营养成分最怕热水,水一热就全被破坏了,好几百块钱也就全浪费了。老人一般都心疼钱,又都希望孩子聪明,估计以后就不敢再用热水冲了。

问题二:辅食总是做得太咸

老人的理由

孩子要开味觉,而且吃咸的也有劲。

处方一

:老人吃盐多了对心脏、肾脏都不好。先把这个观念普及给老人,不要直接就说给孩子做辅食的事,只说希望他们少吃咸的。等他们接受了这个观点,再跟进一步:孩子这么小就吃这么咸,估计没长大就得高血压、心脏病、肾病……

处方二:

带宝宝去体检的时候带上老人,主动问医生关于辅食如何做、要不要咸一点等问题。医生说的“宝宝不能吃咸”的话就会成为“圣旨”,比你劝老人一百遍都有用。

偏方:

宝宝娇嫩的皮肤难免会起一些疹子、痘痘。如果你带宝宝去看病,即使不是因为吃得咸的原因,回来也要“传达”医生的话:“要是再吃咸的,脸上的痘痘会越来越多,还治不好,会变得很难看。”谁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白白净净的呢?

在育儿问题上,和老人没必要板着脸讲大道理,也没有必要争执。一个玩笑,一个合适的说话机会,一个善意的谎言都可以轻松解决很多矛盾。育儿生活也正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矛盾组成的,只要你心态轻松,尽力而为,这些小问题不会影响你们三代人和谐、美满、幸福的生活。

问题三:不太讲卫生,孩子、大人衣服一起洗

老人的理由:过水为净。

处方一:虽说老人帮着看孩子,但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

而且,这样还能落个“勤快”的好名声。

处方二:买个儿童专用洗衣机,只需把宝宝衣服上有污渍的地方揉搓一下,然后统统放入小洗衣机里,再用婴儿专用肥皂粉漂洗几遍就可以了。

偏方:跟老公演个对手戏,或者找一次老公没把宝宝衣服漂洗干净的时候,跟老公把后果描述一遍,从孩子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讲到细菌感染……当然,老人应该能听见你们的“辩论”。

问题四:给宝宝买品牌洗发水、擦脸油就是乱花钱

老人的理由:便宜的一样用。

处方一:告诉老人:“便宜的我也买过。可是给宝宝用过后他老是抓头、抓身上,都快要抓烂了。再说,一年顶多也就用一两瓶,如果把身上抓出毛病去看病就更贵了。”

处方二:可以找那些又便宜又好用的,比如郁美净就非常不错,很多妈妈推荐。

偏方:不让老人知道价钱,或者告诉他是单位发的、朋友送的。

问题五:总是给孩子多穿衣服

老人的理由:穿得少容易冻着。

处方一:全家一起出去玩或者运动的时候,找一个老人觉得热要脱衣服的机会:“我怎么没觉得热呢?哦,是因为您活动了。

估计宝宝好动,所以肯定总觉得比咱们热。”老人有切身感受的时候说服工作更容易。

处方二:根据天气情况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给宝宝穿的衣服。

偏方:告诉老人孩子穿得多就不爱说话,不爱运动就会发育缓慢,行动迟缓,就会比别的孩子笨。以后上幼儿园受委屈,再大点儿体育不达标就上不了重点学校……

问题六:把好的玩具藏起来,只给他玩些破玩具

老人的理由:那些好的玩具等他不糟蹋了再玩。

处方一:现在孩子的玩具非常多,选择那些摔不坏、撕不烂,对宝宝又没有安全隐患的玩具,老人就大可不必担心宝宝糟蹋玩具了。还有,要及时把那些坏掉的玩具修好或扔掉,这样可以避免老人给孩子玩,也避免了安全隐患。

处方二:告诉老人,给宝宝买的玩具都是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专门针对开发这个年龄段智力的玩具。如果现在不玩,会比别的小朋友智力开发上落后。老人一定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宝宝智力差。

偏方:经常强调:现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了,我们只能生一个!玩具已经买了,如果现在不给宝宝玩,他大了又不会再玩,那不是更浪费?!

在育儿问题上,和老人没必要板着脸讲大道理,也没有必要争执。一个玩笑,一个合适的说话机会,一个善意的谎言都可以轻松解决很多矛盾。育儿生活也正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矛盾组成的,只要你心态轻松,尽力而为,这些小问题不会影响你们三代人和谐、美满、幸福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