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阿根廷《号角报》日前报道,阿根廷心理学专家卡苏洛指出:许多母亲为了加强亲子关系,喜欢和女儿交朋友,但事实上,和孩子过于亲近,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令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法体会真正意义上的母女关系,成为心理上的“孤儿”。

我们常说亲子沟通要做孩子的朋友,这个朋友的尺度,是需要把握的。过于亲密,甚至返老还童般与孩子一起玩乐,投其所好,而失去母亲的角色,反而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

母女关系中,母亲的角色和示范作用更为重要。母亲应该给女儿可信任和被保护的感觉,也就是说母亲是掌握女儿心理、生理成长的主舵手。

母亲要在女儿面前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适度的威严。在孩子面前你是一个成年人,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母亲要善于用自己的阅历来引导女儿的思想成长。当然她不仅仅需要直接对女儿说,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平时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而让女儿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处世方法,让女儿从小就感觉到妈妈的言传身教。

比如当女儿对母亲吐露成长过程中令人困惑的感受时,多数情况下,母亲可能不能马上给女儿有效的建议,但她可以经常说:“我能够理解你的意思,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来想办法。”这样既肯定了少女体验的现实性,同时又和她一起建立了母女之间的可靠联盟。这是少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精选阅读

母女关系的试验研究分析(下)


很多母亲向我坦言,在女儿自13岁至18岁之间,她们普遍有一种危险感,因为伴随着女儿的性成熟,她们开始担心女儿的交友问题。根据我的调查,绝大部分母亲认为女儿对性总是能有正确把持态度的年龄应该在21岁以后,而第一次性经验应该发生在20岁比较合适。这和女儿们的看法实在差得太远。在我询问的近300名15至17岁少女中,87%的少女认为她们在14岁就能对性问题有正确的态度,超过一半的少女认为第一次性经验发生在16岁是可以接受的,这也许就可以解释在这一年龄段,母女之间为何会摩擦频生。

随着女儿一年一年长大,她们的主要精力会投向男性,无论母亲们愿不愿意接受,这都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们会在潜意识里为自己设下一个界碑,通常会是女儿的年龄,或者女儿和异性交往的时间。没有越过这个界碑前,母亲会认为别的男人抢夺了自己女儿的爱,越过这个界碑后,母亲们会变得没有那么理直气壮,她们会让自己接受现实。我试图了解每个母亲各自设定的界碑是什么,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所有在结婚前没有性经验的母亲都把女儿结婚或达到适婚年龄设定为自己的界碑,而几乎所胡在结婚前有性经验的母亲都把女儿是否有过性行为视为心目中的界碑,无论发生性行为的年龄有多小。也就是说,母亲们都在不自觉地以自己当年作为女儿时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现在的女儿,这又是一种有趣的回归现象。

当越过那道心理上的界碑后,母女关系会进入一个新时期。一般来说,他们会在今后相当长的年月里成为最好的朋友。

当然,这种伴随着年龄而变化的母女关系没有完全的代表性,我们必须知道,几乎每一对母女关系都是惟一的、独特的,要用一个普遍规律来涵盖母女关系几乎比参透哥德巴赫猜想还要难。但令我欣慰的是,这些结论至少可以在现实中帮到一些母女的忙。同时,可以解释为何在一些非正常的家庭中,母女关系的发展会有不同。

以单亲家庭为例,如果一个家庭中父亲早年去逝,那么家庭的悲剧往往会强化母女关系,使他们有勇气共同去面对令人恐惧和压抑的环境。如果母亲为女儿找个继父,那么情况则完全不同。在针对36个二次婚姻家庭的调查研究中我发现,尽管母亲再婚时女儿的年龄都不超过14岁,但几年过后,女儿们都认为母亲不应独自作出再婚的决定。她们认为无论自己多么年幼,都有选择继父的权利。而有继父的家庭和以母亲为主的单亲家庭造就的母女关系也大相径庭。在有继父的家庭中,几乎每个家庭中的母女关系都有过十分不愉快的经历,有一些一直争执到女儿都40岁了为止。其中一个家庭中出现了有趣的情形,30岁的劳拉从小生活在继父家庭中,但她于3年前带着惟一的女儿改嫁了,当我问她为什么要为自己的女儿选择继父,如果女儿今后怨恨她时怎么办时,她告诉我说,她会在女儿一懂事时就将其送到寄宿学校。

把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当然不是好办法,因为我们无法逃避母女关系这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不管怎样的成长背景,不管怎样的家庭环境,母女关系始终是一种根源于爱的关系,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作为女儿,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把自己排除在了一种巨大的能量源泉之外,从而无法成就和理解我们自身。

母女关系的试验研究分析(上)


这是美国缅因州缅因大学主持妇女研究计划的李·莎莉博士的一项研究成果,前段时间当北京的妈妈们正在讨论“男孩,女孩,不一样的养育”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看到了这篇文章,觉得可以贴上来助个兴,但因为太忙一直没时间把这篇长文敲出来。现将把其中一些主要观点摘出来,给有女儿的妈妈们参考。

在人类几种最基本的关系中,母女关系是最重要、最值得研究的。和父女关系、母子关系不同,母女关系随着母亲和女儿年龄的变化会演变出一种回归曲线的效果。也就是说,当女儿日渐长大时,无论她的个性和其母亲相差多远,一旦她自己成为母亲,她对自己儿女的态度不知不觉会打上其母亲的烙印。无论她年轻时如何厌倦甚至反抗自己的母亲,她都会继承母亲在处理母女关系上的很多方式。

当女儿在0至5岁之间时,她们对母亲最基本的感情是依恋。在这种本能的依恋阶段,女儿和儿子对母亲的依恋基本上是一致的。有一定数量的案例表明,在0至5岁期间,男孩会比女显得更依赖母亲,但这不能被证实是普遍规律。

当孩子长到5岁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时他们已对性别形成较完整的认识,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明白男女之间玩具是不同的,玩耍的圈子是不同的。于是,几乎没有例外的,女孩们都会说:长大要做像妈妈那样的人。在5至13岁间,女儿对母亲的最基本感情是崇拜。母亲成为女儿眼里最完美、最高贵、最丰满的女性,几乎就是一个女神。在此期间,同龄女孩之间对自己母亲产生的自豪感和相互攀比的情绪也是一生中最强烈的。她们会争吵着说,我的妈妈会做什么,你的妈妈不会,我的妈妈有什么,你的妈妈没有,甚至我妈妈比你妈妈漂亮等。

然而这种直接的崇拜情绪在女儿长到13岁左右之后会发生变化。几乎在一夜间,母亲在女儿眼中会成为无知的、愚蠢的、这个星球上最不可理喻的生物。这种情感上的骤变很难被完全解释清楚。我想有几点可以说明问题的一些方面。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女儿在13岁至18岁之间是心智成熟最快的时期,伴随着青春期发育,她开始有自己独立的审美观,于是完美女性的形象开始从母亲身上剥离,转移到或者是偶像或者是一个虚拟的形象上去。结果再看向自己的母亲,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以接受。其次,母女之间在这一时期的交流和沟通会突然变得困难,或者说她们之间原来的交流方式现在会显得不适用。根本原因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开始对男性发生兴趣,她们开始朝着取悦某个特定男性或所有男性的方向去包装自己,无论从衣着打扮,还是言语、行为,而这往往是母亲们难以接受的。因此,在这一时期,母女之间的争执几乎总是遵循固定的模式。母亲这方面表现为想控制女儿,而女儿这方面则表现为想摆脱这种控制,因此双方互相听不进话,关系冷漠。(转下文)

下一篇:母女关系的试验研究分析(下)

入学前孩子应有的知识和能力


过了这个夏天,又将有一批孩子进入小学了。但在他们上小学前,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呢?

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导形式的教育不同,小学以课业学习为主导形式,从教育的连续性角度来说,过度期质变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对孩子两个方面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

一、社会意识的培养

对于孩子,社会意识包括: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意识、自制力等,孩子到小学后伴随新的主导活动而可能会面临的骤然上升任务密度、难度,新环境带来的规则量及独立完成要求相应的心理变量。

围绕这些内容,过度期的教育培养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如理解规则意义,遵守生活、学习中的基本规则等。

2、培养独立性,如自我意识独立意识;

3、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培养任务意识与执行任务的能力,包括成就动机、责任感的培养和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的培养。

5、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如对同伴、集体的积极情感,学着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交往技能等。

6、培养主动性,包括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好奇心,以及保护孩子发现、寻找新的经验的渴望,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活动并主动去实践等。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要重点培养后三个方面。

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孩子来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孩子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以及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孩子入小学后伴随新的主导活动的认、读、算等课业要求相应的心理变量。父母千万不能进入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逻辑运演和抽象符号操作等,以及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准备

1)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

2)加强早期阅读的培养。

3)培养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分类能力。

4)发展方位与空间知觉。

而幼儿园和家庭培养重点在于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方面。

2、数学准备

1)数量关系的认识等量关系、传递关系、相对关系、可逆关系、包含关系)。

2)理解应用题题意,理解解题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简单的数学,编简单的口述应用题等

3)萌发注意、发现、探索的兴趣。

专家告诫:父母了解幼小衔接过度期的主要教育培养内容后要避免两种倾向:

1、对孩子期望过高。而应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实际水平循序渐进的耐心引导、启发、鼓励,不提过高要求或硬逼孩子;

2、对孩子过分保护或包办代替,不仅影响孩子独立性责任感的形成,还会使孩子事事依赖、自信心降低。父母应相信孩子的能力,要让孩子有更多地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

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做到了解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

可拉进距离的五种亲子小游戏


一周岁的小宝宝交流能力还很弱,做为妈妈常常不知道应该如何与小宝宝们相交流,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才能增加亲子关系吧,还可以加强宝宝的肢体训练,开发脑力呢!

亲子小游戏NO.1亲子体操进行时

可以在宝宝吃完奶半小时后或是在洗浴完毕后进行。首先让宝宝平躺着,我们拉起宝宝的两只小手带动手臂,在其胸前拉平再弯曲,轻轻地做扩胸运动,反复十几次。然后,我们再攥住宝宝的一只小脚,向上推至弯曲再拉平,反复10几次,再换另一只小脚做着同样的动作。如果边做边数着节拍,不但能增强宝宝的专注力,还能引起宝宝极大的兴趣。

亲子小游戏NO.2手鼓、摇铃动起来

为宝宝准备一款手鼓或是摇铃类的玩具,就是那种摇一摇就发出声响的玩具。我们可以拿起手鼓或者摇铃高兴地摇上几下,然后放回原地。这时,我们会发现宝宝将朝着玩具的方向发起进攻,借此锻炼其四肢协调能力。当他拿到玩具后,就会学着大人的样子摇动起来,此时宝宝的模仿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当我们看到宝宝面带胜利的微笑向你摇摆着手中的玩具时,此时的你是不是比他更开心呢?早教网

亲子小游戏NO.3撕纸游戏

对于小宝宝来说,任何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充满了新奇感。即便一张薄薄的纸,他们也会玩上一阵子。我们不妨给他个机会,让他亲身体验一下纸的奥秘。首先,他会拿在手里拍打着,然后是进行揉搓,等一切都研究过后便会将其撕成一片一片的。我们只要监护好不让他放在嘴里品尝即可。其实,当宝宝以不同的方式把玩着纸的同时,就是一种思考、观察和研究的过程。而且,撕纸游戏还锻炼了宝宝手指的灵活性。我们不妨也陪他一起游戏,一起撕,和他一起品尝成功的喜悦,探索的乐趣。

亲子小游戏NO.4比本领,学手势

我们可以先从几个简单的手势让宝宝学起。例如:抓挠、拍手、真棒、再见等。只要我们边说边多反复几次做给宝宝看,他就会学着我们的样子动起来。“抓挠”,只要把宝宝的一只手举高,他自然就会弯曲,这是引导他进行手指曲张能力的练习。“拍手”,我们可以拉起宝宝的两只小手拍在一起,发出的响声会激发宝宝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我们带动着他的一双小手多来几次,等他对这个动作渐渐熟练后,就会满心欢喜地开始自我练习。而且电视节目中会有很多鼓掌的场面,当宝宝看到大家拍手的场面时,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家一起拍手的。“真棒”,我们对宝宝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会给予由衷的赞赏,而高高挑起的大拇指就是对宝宝的一种鼓励与支持。

将宝宝的大拇指分离竖起,告诉他这是“真棒”的意思,并以点头作为诠释。相信从你欣赏与赞许的目光中,宝宝会找到一种自信。“再见”,亲朋好友临别时,我们可以举起宝宝的手臂左右摇摆着,并连声道别。情景相融,宝宝对再见所蕴含的意思就会有了一种认识。当宝宝对这些手势都能掌握时,我们就可以作为一种游戏对他进行考验了。当我们喊出动作的名称时,宝宝做出相应的举动,如此反复乐此不疲。当然,还可以作为一项本领,成为宝宝炫耀的资本哦!

亲子小游戏NO.5照镜子

准备:镜子(手举的镜子和穿衣镜)

做法:爸妈把宝宝抱在自己的腿上,举一面镜子面对宝宝,让宝宝照一会儿,然后把镜子拿走,再照一会儿,再拿走,如此反复几次,每次照镜子都对宝宝说:“宝宝,你看,谁在镜子里呀?是宝宝在里面呢。”

逗宝宝对着镜子笑一笑,摇摇头。把宝宝的手放在镜子上,让宝宝摸摸镜子,看看镜子里自己的手在动。

也可以抱着宝宝在穿衣镜前玩“藏猫猫”,抱着宝宝照一下镜子,让宝宝看镜子里的宝宝,然后抱着宝宝移开,同时说:“宝宝不见了”,然后再照镜子,同时说:“宝宝又出来了”。这样,宝宝对镜子里的自己就发生了兴趣。

对着镜子给宝宝打扮,例如,在镜子前给宝宝戴帽子,拉着宝宝的手摸摸帽子,摸摸自己的五官。早期教育

对着镜子做点红点,对着镜子,给宝宝的脸上点一个红点,给宝宝柔软的纸巾说:“宝宝把红点擦掉”,开始,宝宝很可能去擦镜子里“宝宝”的红点,不要去纠正他,让他去擦镜子,“咦,怎么擦不掉呢?”啊,红点原来在宝宝的脸上,然后示意宝宝擦自己的脸。反复这样做,宝宝就逐渐会区分真实的自己和镜子里的自己。

提示:

这个活动适合婴儿玩,会让宝宝愉快,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兴趣,发展自我意识,同时发展宝宝的感知能力。

本网站小编总结:当爸爸妈妈面对嗷嗷待哺的小宝宝们,是不是还在觉得与其沟通的方式很少呢,其实只要妈妈多用心,就可以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许多的的亲子小游戏是可以拉近自己与宝宝间距离的!

如何面对孩子间的“战争”


从出世以后,孩子每一个转折性的进步都让做父母的狂喜,小不点儿一天天地长大,当孩子开始融入群体,也是父母头痛的开始,他闹脾气了,闯祸了,打架了,哭鼻子了,孩子与别的孩子之间的战事不断,让父母手足无措,因为那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事,不好插手,可闯下的祸偏偏又只能等着做父母的去补救。这时候,最难拿捏的是一个度的问题,因为孩子们都很敏感,任何稍微过火的处理方式,都可能给孩子将来的成长留下阴影。要妥善为孩子收拾战争残局,观念的树立和合理的方法至关重要。

常见战事一:孩子吃亏了

案例

讲述人:星星妈妈

故事主角:女儿星星,2岁多,今年9月刚上幼儿园

心情:困惑

那天早上星星安定下来开始玩皮球,正玩得津津有味,旁边一个小男孩看得眼红,突然一下子把皮球夺走了,星星吓得怔在原地。我也愣了一愣,心里一时像被猫抓一样难受,被别的小孩明目张胆地欺负,星星却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

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周五快下班时接到外婆的电话,说在幼儿园,别的小孩来抢星星玩具,星星不给,争夺之中,小男孩狠狠地咬了星星一口,星星没提防,玩具就被抢了,手臂也因此破皮受伤。可是我女儿没哭!这才是让我最心痛的,因为她一再受到侵犯。

问题 

我颇有无能为力之感,因为不可能不理智地去打那个抢玩具的孩子,我妈也说得对,孩子太小,什么也不懂,只会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然而我担心她一味忍让,会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将来如何应付社会激烈的竞争?事实上之前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到了这个阶段,谦让却成了退让,孩子显然吃亏了。我想对孩子说,再有小朋友来抢你的玩具,你就强硬点,要懂得还击。可是如此又令我们的教育前后不一,孩子可能无所适从。

现在家里意见分成两派,我妈坚持认为不能教会孩子野蛮,谦和礼让还是第一位。我和我爸则觉得,传统教育过于单一,孩子只认得遵守“好”的道德准则,不教她应付“恶”的情况,会令孩子与社会现实脱节。可如何才能科学地教会孩子既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又不把她引向暴力,实在令我们感到棘手。

专家分析

特邀嘉宾:

冯夏婷:华南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

孩子为什么会咬人?

3-5岁是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多发阶段,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但未必是带有目的性的,因而不能称为“欺负”。孩子的逻辑很简单,他看到别人的玩具很漂亮,而自己没有,心里就会升起想要的欲望,最直接的,就是伸手拿,如果别人不给,他就可能会抢,甚至很自然地用咬的方式,被咬的孩子感到痛,松开了手,并且哭,他因此得到了玩具。这样,在咬人的孩子心里,可能就会形成这样的观念:通过攻击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稍大一些,孩子学会利用团体关系对某个孩子进行孤立;或者要挟别的孩子要听他的话,否则就打他;或者用嘲笑等方式进行言语伤害,攻击性行为带上了伤害他人的目的,则发展为“欺负”行为。

错误做法

1、把责任推给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

原因:孩子之间的争执本来就与老师无关,随便指责老师,无助于事件的解决,也有碍孩子认识真相,着重点应该是教孩子自己去面对挫折和鼓起勇气,责怪老师只会令孩子感到更加惧怕。

2、直接带孩子去与对方父母交涉。

原因:家长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而不是站在客观层面,碰到一起就很难理智处事。应该交由第三者如老师来管束。

战后修复

关键是教育咬人的孩子

因争夺玩具而引起咬人和打架事件,是孩子自我进行学习的过程,与本心的善恶没有关系,家长并不需要太过紧张。但绝对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尤其需要注重教育发起攻击的孩子,家长或老师一定要出面干预。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权利。如果玩具的主人不愿意借,那孩子必须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如果因为他哭闹而把玩具给他,只会纵容他的骄横。

咬人事件一旦发生,对咬人的孩子,除了批评他这是不对的,还要对他施以一定惩罚,同时让他看到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受到攻击的孩子可以得到呵护和安抚,通过这些举措,令咬人的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而且没有任何好处可言。孩子树立起这样的观念,也就能够自觉地摒弃攻击性行为。

被咬的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孩子经常受到欺负,长期不快乐的积累,会导致心灵脆弱、自卑和害怕与人打交道。因此一定要防微杜渐。

孩子受到攻击,首先是安抚他,让他知道,受到攻击并不是他的过错,欺负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告诉他,妈妈会帮助他。

第二,激励他表达,说出受到攻击或欺负的经过和真相,对大一点的孩子,与他分析个中原因,如果别人不是有意的,则教孩子学会宽容。

第三,找老师谈,让老师知道孩子受到欺负,而采取行动去教育攻击他人的小朋友。并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可以提供援助的对象。

第四,帮他树立权利观念,让他知道属于他的东西不应该无条件让给别人。教他不要软弱,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别的孩子再来抢他的东西,或者欺负他,则理直气壮地发出严重警告:如果敢欺负我,我可以告诉老师,或者会还击。

第五,平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放手让孩子自己面对自己的事情,孩子在幼儿园里朋友越多,他就会越开朗自信,受到欺负的机会越少。

第六,父母一定要控制怒火,体谅孩子的年幼无知,和老师一起分析情况,稳定情绪来和对方父母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吵闹只会伤害感情,于事无补。

常见战事二:孩子闯祸了

案例 

讲述人:Leh,25岁

故事主角:10岁时的Leh

心情:疑虑

有生以来,我妈只打过我一次,可那次挨打,叫我终生难忘。10岁那年,小表弟过生日,选了个周日开庆祝会,亲戚邻居全被邀请到他家玩。中午,我们一班野小孩正在玩“公仔纸”,小表弟哭着来找我,说邻居小孩捉弄他,把他推下水渠。我那时可是孩子王,威风八面,一听如此,哪还得了,问清楚欺负他的人在哪,一班人雄纠纠气昂昂赶到现场。找到那群小孩,叫他们道歉他们不干,二话不合就打起架来,我揪住推小表弟的主犯,扭成一团,滚到地上,身子压到一块石头,脑子里灵光一闪,顾不得那么多,捞起石头往对方头上磕了一下,他立刻就哭了,额头上流下血来。我们这方一看事态不妙,轰地一下全跑了。

打了胜仗,我不禁有点洋洋自得。谁料傍晚,快开饭了,却看到下午与我打架的小孩头上缠着白布,牵着他老爸的手,也来到表弟家。我心里暗叫不妙,躲在房间不敢出来,到不得不入座,我才最后一个低头磨蹭着走到桌边,那小孩当即指着我说:就是他。

然后就坏了,我妈面若寒霜地站起来,进房拿出鸡毛掸子,对我说,脱下裤子,背过身。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抽了十下,还不准我哭。接下来,叫我向那孩子道歉。作为惩罚,大家吃饭,我在一边罚站,晚饭结束,我吃剩饭菜填肚子,还必须负责洗碗。当时心里真是委屈到了极点,自此,我没有再轻易跟人打架。

问题

这件事对我影响深远。我恨了我妈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她让我受尽屈辱,而且那件事并不是我做错在先,而她不问青红皂白就只知道教训自己的孩子。我妈说,无论我的动机是否有理,我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还造成流血事件,就无论如何都是我错了。可是她也用暴力来惩罚我,实在让我不能心服。后来我体谅到妈妈有一个考虑是为了顾全大局,不想老老少少欢聚一堂的时刻发生是非争吵。可是我也想问,难道就没有更好的、不以伤害自己孩子心灵为代价的解决方式吗?

专家分析

冯夏婷

不能在众人面前责怪和惩罚孩子

当着众人面责怪小孩是不恰当的,这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心,进而激起其更强烈的反叛和仇恨情绪。而且会因此令旁人对他形成固定看法,认定他是品行恶劣的小孩,推动他自暴自弃,进而屡教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教育孩子,是要他出于自觉,心悦诚服地形成好的行为,而不是为逃避惩罚而守规矩,这就必须注意顾全他的自尊心。

战后修复

绝对不应该在众目睽睽下惩罚孩子,而是应该把两个孩子分别带到一边单独地谈,双方的家长都可在场,对待肇事孩子,由肇事孩子的家长发问,而受伤害孩子的家长在一旁听;对受伤孩子,则反过来。

用严肃而平静的语气,问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让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与严重后果。一般来说,孩子伤人都是因为临场控制不了自己,坦诚地跟他谈,他很快就能领悟到自己的过失并真心悔过。如果事态严重,可陪孩子到医院看望受伤的小朋友,教会孩子送礼物作为慰问,并诚恳地进行道歉。

解读孩子间的“性游戏”


四岁多就与人“上床”是堕落吗?

4岁多的小霞由于在“新郎新娘”游戏中和“新郎”“上了床”,结果被她母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因为她母亲从内心深处害怕女儿会因此而堕落。

其实,孩子玩“新郎新娘”游戏,只不过是一种游戏,是一种模仿行为。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孩子们绝对不会由此而堕落,成人更不能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心”,也没有必要将孩子的这一类问题“复杂化”。

因为即使小男孩趴在小女孩身上做出模仿性变动作时,孩子们也不会想到这样的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意义。因为幼儿间的“上床”行为只是纯粹的游戏行为,而没有真正的“性动机”。

偷偷地亲异性的脸是不是流氓行为?

幼儿园大班的小东,有一天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亲了一位小女孩的脸,小女孩的家长得知后大骂小东是个“小流氓”。小东的父亲因此痛打了小东,并气呼呼地对他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耍流氓!”

其实,小东偷偷地亲了一下那小女孩的脸,他的这一行为背后并没有什么复杂的“耍流氓”动机。他之所以亲那位小女孩,或许是他昨天晚上刚看完类似的影视节目,出于好奇而模仿;或许是因为那小女孩确实长得很可爱,小东想以“亲她一下”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喜爱之情……

给这么小的孩子定罪“小流氓”,这一“标签”很可能会成为孩子今后发展中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同时,家长的过激行为,对小女孩今后的发展也未必是件好事。

偷看异性小便的孩子是不是患有窥阴癖?

有一天,我到公园里游玩,看见一位五六岁的男孩正和一位3岁左右的女孩在草坪上玩耍(他们各自的父母就坐在草坪旁的石凳上,他们并无亲戚关系,只是无意中碰在一起而已)。不久那个男孩随地排尿,而那女孩奔到男孩的前面,低头看男孩尿尿,男孩不想让她看,就转身向另一边,谁知那女孩却绕着那男孩转,细看男孩的小鸡鸡如何排尿。

小女孩是不是有窥阴癖?

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幼儿期的孩子对异性的生殖器官感兴趣,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研究表明,从两岁开始到6岁左右,大部分孩子都渴望了解自己和同龄伙伴生理上的异同,以确认自己的身体器官是不是缺少了什么。因此孩子往往会公开地或偷偷地去看异性小便。他们在观看小伙伴的生殖器时,如果被成人发现并受到责罚,那么他们类似的“活动”就会以另外一些“安全的方式”进行。比如,他们会以游戏的方式,按照一定顺序,用一种众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生殖器;或者通过“扮家家”,参与者模仿爸爸妈妈,每个人都赤身裸体;或者“扮医生”,每个参与者都以“合法的手段”“科学地”检查或观看其他伙伴的生殖器。其实他们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害处,如果孩子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心,在幼儿期就得到了合理的满足,将有利于他们今后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在男女幼儿同用一个厕所、同用一个浴室洗澡的幼儿园里,就很少出现对异性身体过分好奇的现象。

专家的看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参与这些活动的孩子来说,这些“性游戏”对他们并不会带来什么身心方面的伤害,相反能“为孩子接受日后的性活动打下基础”。但是,如果成人在亲眼目睹孩子的“性游戏”后,直接加以干涉,或者对孩子加以责骂、压制和惩罚,使孩子觉得自己做了很坏的事,这样就会对孩子今后性心理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可能会使他们认为性是罪恶的,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快乐是错误的,有这种行为的孩子是“坏孩子”。这种信息可能会妨碍孩子成年后接受和给予性爱愉悦的能力,最后还会干扰他们建立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能力。

因此,年轻父母发现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出现“性游戏”时,要正确引导,要设法找出孩子感兴趣的其它内容,将其注意力吸引或转移到别的活动内容上,切忌大惊小怪或对孩子批评责罚,以免导致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产生,使孩子产生更加强烈的“性活动”的欲望。另外,不要让孩子看成人才能看的影视节目,或者不要让孩子到成人才能去的一些娱乐场所活动。父母的性生活也要隐密些,不要让孩子随便看到。

父母与孩子间3种常见无效沟通


当孩子对父母造成困扰时,最常见的就是:

1.命令、指挥

“你去找别的东西玩。”

“把这里收拾干净。”

“不准大声尖叫。”

2.警告、恐吓、威胁

“如果你再来捣蛋,我就要打你的小屁股了。”

“玩具再不收回玩具箱,我就全部扫到垃圾桶。”

“你如果成绩再这么差,玩游戏时间就别想了。”

3.忠告、训诫

“妹妹小,不懂事,别和她吵架。”

“请别吵我,我快被你们吵死了。”

“东西用之前,请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4.提供建议、解决办法

“你为什么不去看故事书呢﹖”

“我想,你去画图好了。”

“小孩子,是不是应该诚实啊﹖”

这些谈话的方式,将产生了下面的后果:

1.致使孩子抗拒父母。

2.孩子误以为父母当他是傻瓜。

3.孩子觉得父母不顾及他们的需求。

4.孩子觉得有罪恶感。

5.刺伤孩子自尊心。

6.致使孩子层层武装自己。

7.激发孩子攻击父母的念头。

因为这种谈话方式在有意无意间,告诉孩子你已替他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你指挥他、控制他、恐吓他,要他完全听你的,此时孩子完全置身事外,没有一点参与感。这样孩子自然会采取防卫、抗拒,甚至对父母充满敌意。父母完全不自觉他们这样做,是在剥夺孩子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根本无从学习如何去“体谅别人”和如何“负起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