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弹指一挥间就已逝去,又是一个新学期,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开学的生活,你知道有哪些关于入学的准备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家长如何面对宝宝的威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如何面对宝宝的威胁?

近日,网友寒江发了一个求助帖,称儿子开始威胁家长,她没有了主意。众多网友跟帖支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多数有育儿经验的父母都认为:孩子威胁父母,其实都是跟父母“学”的,因此,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

发帖求助

儿子刚上幼儿园,每天早上为了不迟到,都像“打仗”一样。穿衣服更是难事,有时为了加快速度,爸爸干脆就帮着穿,可我们还是希望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好习惯,周一,我叫儿子起床,提前告诉他要自己穿衣服,好习惯必须坚持,否则我就把玩具都没收了。

儿子:你不给我穿我就不去幼儿园。

我:你威胁我,我才不怕你的威胁呢!

儿子:哼,你不给我穿我真的不去了,我知道你肯定怕我不去幼儿园,得帮我穿衣服。

网友跟帖

闻樨:如果你经常和孩子谈条件的话,那孩子也会和你谈条件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好好吃饭,吃过饭就带你去超市,要是不吃完你哪里都别想去。如果你听话就带你去动物园……诸如此类的话家长都说过吧,难道这不是家长在威胁孩子吗?孩子经常受到这样或那样威胁和谈条件的话,聪明的他(她)肯定也学会了怎样威胁父母吧!

期待团圆:我家下半年上小托,目前还不会威胁人。如果我家小猪以后这样,那我会告诉他“我打电话给老师,帮你请假,原因是你自己磨蹭浪费时间无法按时到校。并且以后都会在保证不迟到的前提下才会送你到幼儿园,要不就在家休息,看别的小朋友去幼儿园。”

蛋黄爱上派:教你一招,我家宝宝还小,还没上幼儿园,但是我觉得方法通用:首先要明确一点,你家小孩现在到底会不会独立完成穿衣,干脆来个狠的,表情一定要震住他,你就既不生气也不高兴地对他说: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自己能独立完成穿衣的情况下),你马上起来自己把衣服穿起来吃饭上幼儿园,或者第一(自己还不会穿衣的情况下),从今天起,妈妈教你怎么穿衣服,我们穿好衣服吃饭,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第二,如果你不自己穿,那你干脆不要上幼儿园,然后你就不理他,让他自己处理,如果他不肯穿衣服,你就真的不让他上幼儿园,让他在家休息一天。

奔跑的沙子:可以出个选择题给你的小孩,A:自己穿,有惊喜。B:妈妈穿,什么都没有。我家小孩每次威胁我,我都是出选择题,当然你可以把选项的诱惑弄大点。小孩自己选,而且只能选一个。这样可以给小孩一个台阶下。

bbaihoo2004:我家洋洋天天在家威胁我们大人。有时讲不给我干吗我就不吃饭、不睡觉,我回他话都是,不吃就不吃也不是我们饿。不睡你就一个人等到天亮,没有人理你。

云:我家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已经开始初级威胁了。只要他不满意,立马哭,而且哭得特委屈、特伤心。我这个妈妈通常坚持不了三分钟就妥协了,不过等他大一点开始懂道理时,我想我要坚决不接受其威胁。如果他以后用不上学来威胁我,那就不上学,把他关在房间里,不准玩玩具、不准看电视,看他还要不要上学了,我一定不会心软。嘻嘻!

柔情似水66:我家女儿目前还没有威胁过我,如果以后她威胁我,我也威胁她,不带她出去玩,呵呵,她可是最爱出门玩的,为了能出去玩,什么都能答应我。

zj09.com小编推荐

面对老师“告状” 家长冷静应对


当老师来告状的时候,家长应该冷静

刘清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老师打电话对刘清妈妈说:你的孩子这一星期的表现极差,上课讲话,注意力一点也不集中!刘清妈妈当时脑袋嗡的一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她还是努力克制情绪,耐心地听老师讲述了许多细节,并联想到自己给孩子讲故事时,孩子的注意力也很不集中,终于接受了孩子出状况的事实。

此后,刘清爸爸经常到幼儿园找老师谈话,告诉老师:我们会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孩子的班主任很赞赏他们的做法,她对刘清更关心了。不久,她告诉刘清爸爸,她发现刘清只能集中20%的注意力,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刘清的家长很难接受这种建议,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可能是帮助孩子的唯一的办法。

由于及时去看儿童心理医生,一段时间以后,小刘清的多动症倾向得到了矫正。

专家认为当老师说出家长不想听的话时,家长要诀,如果家长不尊重老师的建议,那么,老师和家长合作的愿望就会减弱。家长不妨告诉老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在和老师交谈中说:我应该怎么做?我应该怎样配合你工作?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类事件发生?这样的话,可以缩短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为双方的进一步交流营造诚恳、融洽的气氛。

如何让宝宝面对 “大肚子”


去年,儿子上了幼儿园小班,带儿子报名时,隐隐看出他们班的朱老师体型有点胖,凭着女性特有的直觉,朱老师可能有身孕了。但初次接触,未敢唐突询问。

开学后不久的一次家长会上,朱老师在做自我介绍时,很诚恳地说明自己已有两个多月的身孕,这便证实了我的猜测:原来老师是个“大肚子”。儿子最近不是老缠着我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吗?和儿子一起观察朱老师孕育新生命的过程,这可是帮他揭开自己成长之谜的最好途径呀!

随着对幼儿园生活的熟悉,以及和老师、小朋友的亲近,儿子慢慢喜欢上幼儿园了,每天乐此不疲,但他还没有看出来朱老师身体的变化。一天放学,我在例行公事地询问完儿子“今天乖不乖”、“午饭有没有剩下小米粒”之类事情后,就有意将话题拉到朱老师身上:

“宝宝,你们朱老师有没有变样子?肚子变大了吗?”

“没有啦!不过今天中午吃饭朱老师吐呢!”

“你怎么知道的?”

“她捂着嘴,跑到水池旁。吴老师还问她要不要紧。小朋友都站起来了。”

“那她吃得多吗?”我继续问。

“一点点,她喜欢喝水……”

“你知道吗,朱老师的肚子里有个小宝宝。”

“可人家‘大肚子’阿姨的肚子都是这么大,这么大的呀!”儿子很奇怪地问,还边说边比划着。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都是从一点大,慢慢长大的。朱老师呕吐,就是她的小宝宝在告诉她:我在这儿,我要长大。”

儿子一听,马上咧开嘴笑了,忙问:“那我呢?”

“你也一样啊,你在妈妈肚子里时也是让妈妈经常吐,可难受了!为了让你快快长大,妈妈就吃酸东西,喝点水。”

秋天到了,幼儿园开学后,儿子一眼就看出朱老师腹部的变化,因为平常的裤子她已经穿不下了,改穿孕妇裤了。我故意问他:“朱老师那么胖,怎么还穿背带裤?”儿子的头一歪,一本正经地回答:“老师的肚子里有个小宝宝,你还不知道呀?”“噢,是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长胖了吧?不知道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会不会动,会不会踢她?明天你去问问老师吧!”

第二天放学时,朱老师告诉我,儿子今天要摸她肚子,说想“摸宝宝”。我讲了事情发展的缘由和经过,朱老师笑了。从此有了老师的配合,再加上儿子细心的观察,很快他就懂得小宝宝的成长就好像种子发芽、破土一样,渐渐长成小幼苗。

放寒假时,朱老师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加上冬天穿的衣服较多,更显得身材臃肿。这时儿子已经等不及了,非常着急,开始盼望朱老师的宝宝快点出生,并经常问我:“朱老师的宝宝怎么还不出来呀?”我告诉他:“每个小宝宝都要在妈妈肚子里待好长一段时间才肯出来。妈妈在怀孕的时候非常累,你看,朱老师上楼梯中间还要休息一会儿,所以,你要听话,不能惹老师生气。”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今年春天,朱老师的宝宝出生后,我带着儿子到医院去看望,目的是想让儿子知道刚出生的宝宝有多小,妈妈和家人要付出许多心血才能把小宝宝哺育养大。

通过观察老师的怀孕经历,儿子明白了自己也是由一颗小小的种子渐渐长成一个健康的宝宝。虽然怀孕、生产过程中许多具体的环节他并不清楚,但从老师是个“大肚子”的这一现象里,相信他也懂得了一点道理。

了解更多科学早教知识,请登录早教频道

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应该怎样应答


在孩子的眼里这对这个世界是充满了好奇,因此孩子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了解这一个让孩子感到很好奇的世界呢,下面让家长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如何解答孩子的一些问题。

赵女士的孩子小帅今年3岁,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经常会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赵女士十分为难。有些问题说浅了会误导孩子,说深了又会引出一大堆新的问题。无暇回答时,更是烦不胜烦。那么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喋喋不休的提问呢?

●弄清孩子想知道什么

孩子对未知世界总是怀有强烈的探知欲,提问就是其中一种反应。之所以问题稀奇古怪,是由于孩子年幼,思维和表达能力有限,往往无法提出一个有效地问题来获得他要的答案。因此父母应该先确认孩子到底想问什么,或设置一个类似或接近答案的问题来帮助孩子确定。例如当孩子对母鸡伏在草堆上的行为感到疑惑时,父母可以问他“你想知道鸡蛋是从哪里来的?”或“你想问鸡在那里呆着干什么?”以这种方式来锁定孩子的疑惑,回答起来就有的放矢了。幼儿早教

●回答问题实话实说

许多父母都忌讳回答一些敏感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性。殊不知这样会造成孩子错误的认知,影响他长大后的思维。其实孩子对事物的了解只需要一个雏形,父母只需用适合他年龄的词语,简单回答就可以了。譬如父母在亲吻被孩子看见,他也许会问:“爸爸你在做什么?”父亲可以大大方方跟孩子说:“爸爸喜欢妈妈,所以吻吻她。爸爸也同样喜欢宝宝。”说完也在孩子脸上亲一下,让孩子明白亲吻是一种爱的表现,而不是什么丑恶的事。这既简单而诚实地解答了孩子的问题,又避免了尴尬,孩子也能接受。

●答不上怎么办

遇到回答不上的问题,父母千万不要胡乱解释或搪塞了事。先承认自己不知道,然后引导孩子和自己一起去寻找答案,或者参阅一些相关书籍,或者向别人请教。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孩子明白,个人能力是有限的,父母也有不懂的时候。二是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诚实品质。三是告诉孩子,了解事物的途径有多样性,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

●善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爱提问是好现象,说明孩子具有学习意识。父母一定要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问题。无论孩子的问题让你多么心烦,也不要有厌恶的言行,这样会挫伤孩子的探知欲,甚至使他们丧失进取心。确实很忙时,可以告诉孩子:“妈现在很忙,等妈妈忙完了再回答你的问题好吗?”要知道,大人们回答问题的方式、语言甚至技巧,将会对孩子今后如何学习、智力开发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早期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 :对于孩子的问题很难不会出现一些让家长很难解答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家长可以根据上面的一些方法来告诉家长怎样解决孩子难解决的体温。相信这些内容对家长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如何面对孩子间的“战争”


从出世以后,孩子每一个转折性的进步都让做父母的狂喜,小不点儿一天天地长大,当孩子开始融入群体,也是父母头痛的开始,他闹脾气了,闯祸了,打架了,哭鼻子了,孩子与别的孩子之间的战事不断,让父母手足无措,因为那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事,不好插手,可闯下的祸偏偏又只能等着做父母的去补救。这时候,最难拿捏的是一个度的问题,因为孩子们都很敏感,任何稍微过火的处理方式,都可能给孩子将来的成长留下阴影。要妥善为孩子收拾战争残局,观念的树立和合理的方法至关重要。

常见战事一:孩子吃亏了

案例

讲述人:星星妈妈

故事主角:女儿星星,2岁多,今年9月刚上幼儿园

心情:困惑

那天早上星星安定下来开始玩皮球,正玩得津津有味,旁边一个小男孩看得眼红,突然一下子把皮球夺走了,星星吓得怔在原地。我也愣了一愣,心里一时像被猫抓一样难受,被别的小孩明目张胆地欺负,星星却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

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周五快下班时接到外婆的电话,说在幼儿园,别的小孩来抢星星玩具,星星不给,争夺之中,小男孩狠狠地咬了星星一口,星星没提防,玩具就被抢了,手臂也因此破皮受伤。可是我女儿没哭!这才是让我最心痛的,因为她一再受到侵犯。

问题 

我颇有无能为力之感,因为不可能不理智地去打那个抢玩具的孩子,我妈也说得对,孩子太小,什么也不懂,只会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然而我担心她一味忍让,会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将来如何应付社会激烈的竞争?事实上之前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到了这个阶段,谦让却成了退让,孩子显然吃亏了。我想对孩子说,再有小朋友来抢你的玩具,你就强硬点,要懂得还击。可是如此又令我们的教育前后不一,孩子可能无所适从。

现在家里意见分成两派,我妈坚持认为不能教会孩子野蛮,谦和礼让还是第一位。我和我爸则觉得,传统教育过于单一,孩子只认得遵守“好”的道德准则,不教她应付“恶”的情况,会令孩子与社会现实脱节。可如何才能科学地教会孩子既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又不把她引向暴力,实在令我们感到棘手。

专家分析

特邀嘉宾:

冯夏婷:华南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

孩子为什么会咬人?

3-5岁是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多发阶段,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但未必是带有目的性的,因而不能称为“欺负”。孩子的逻辑很简单,他看到别人的玩具很漂亮,而自己没有,心里就会升起想要的欲望,最直接的,就是伸手拿,如果别人不给,他就可能会抢,甚至很自然地用咬的方式,被咬的孩子感到痛,松开了手,并且哭,他因此得到了玩具。这样,在咬人的孩子心里,可能就会形成这样的观念:通过攻击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稍大一些,孩子学会利用团体关系对某个孩子进行孤立;或者要挟别的孩子要听他的话,否则就打他;或者用嘲笑等方式进行言语伤害,攻击性行为带上了伤害他人的目的,则发展为“欺负”行为。

错误做法

1、把责任推给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

原因:孩子之间的争执本来就与老师无关,随便指责老师,无助于事件的解决,也有碍孩子认识真相,着重点应该是教孩子自己去面对挫折和鼓起勇气,责怪老师只会令孩子感到更加惧怕。

2、直接带孩子去与对方父母交涉。

原因:家长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而不是站在客观层面,碰到一起就很难理智处事。应该交由第三者如老师来管束。

战后修复

关键是教育咬人的孩子

因争夺玩具而引起咬人和打架事件,是孩子自我进行学习的过程,与本心的善恶没有关系,家长并不需要太过紧张。但绝对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尤其需要注重教育发起攻击的孩子,家长或老师一定要出面干预。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权利。如果玩具的主人不愿意借,那孩子必须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如果因为他哭闹而把玩具给他,只会纵容他的骄横。

咬人事件一旦发生,对咬人的孩子,除了批评他这是不对的,还要对他施以一定惩罚,同时让他看到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受到攻击的孩子可以得到呵护和安抚,通过这些举措,令咬人的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而且没有任何好处可言。孩子树立起这样的观念,也就能够自觉地摒弃攻击性行为。

被咬的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孩子经常受到欺负,长期不快乐的积累,会导致心灵脆弱、自卑和害怕与人打交道。因此一定要防微杜渐。

孩子受到攻击,首先是安抚他,让他知道,受到攻击并不是他的过错,欺负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告诉他,妈妈会帮助他。

第二,激励他表达,说出受到攻击或欺负的经过和真相,对大一点的孩子,与他分析个中原因,如果别人不是有意的,则教孩子学会宽容。

第三,找老师谈,让老师知道孩子受到欺负,而采取行动去教育攻击他人的小朋友。并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可以提供援助的对象。

第四,帮他树立权利观念,让他知道属于他的东西不应该无条件让给别人。教他不要软弱,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别的孩子再来抢他的东西,或者欺负他,则理直气壮地发出严重警告:如果敢欺负我,我可以告诉老师,或者会还击。

第五,平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放手让孩子自己面对自己的事情,孩子在幼儿园里朋友越多,他就会越开朗自信,受到欺负的机会越少。

第六,父母一定要控制怒火,体谅孩子的年幼无知,和老师一起分析情况,稳定情绪来和对方父母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吵闹只会伤害感情,于事无补。

常见战事二:孩子闯祸了

案例 

讲述人:Leh,25岁

故事主角:10岁时的Leh

心情:疑虑

有生以来,我妈只打过我一次,可那次挨打,叫我终生难忘。10岁那年,小表弟过生日,选了个周日开庆祝会,亲戚邻居全被邀请到他家玩。中午,我们一班野小孩正在玩“公仔纸”,小表弟哭着来找我,说邻居小孩捉弄他,把他推下水渠。我那时可是孩子王,威风八面,一听如此,哪还得了,问清楚欺负他的人在哪,一班人雄纠纠气昂昂赶到现场。找到那群小孩,叫他们道歉他们不干,二话不合就打起架来,我揪住推小表弟的主犯,扭成一团,滚到地上,身子压到一块石头,脑子里灵光一闪,顾不得那么多,捞起石头往对方头上磕了一下,他立刻就哭了,额头上流下血来。我们这方一看事态不妙,轰地一下全跑了。

打了胜仗,我不禁有点洋洋自得。谁料傍晚,快开饭了,却看到下午与我打架的小孩头上缠着白布,牵着他老爸的手,也来到表弟家。我心里暗叫不妙,躲在房间不敢出来,到不得不入座,我才最后一个低头磨蹭着走到桌边,那小孩当即指着我说:就是他。

然后就坏了,我妈面若寒霜地站起来,进房拿出鸡毛掸子,对我说,脱下裤子,背过身。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抽了十下,还不准我哭。接下来,叫我向那孩子道歉。作为惩罚,大家吃饭,我在一边罚站,晚饭结束,我吃剩饭菜填肚子,还必须负责洗碗。当时心里真是委屈到了极点,自此,我没有再轻易跟人打架。

问题

这件事对我影响深远。我恨了我妈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她让我受尽屈辱,而且那件事并不是我做错在先,而她不问青红皂白就只知道教训自己的孩子。我妈说,无论我的动机是否有理,我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还造成流血事件,就无论如何都是我错了。可是她也用暴力来惩罚我,实在让我不能心服。后来我体谅到妈妈有一个考虑是为了顾全大局,不想老老少少欢聚一堂的时刻发生是非争吵。可是我也想问,难道就没有更好的、不以伤害自己孩子心灵为代价的解决方式吗?

专家分析

冯夏婷

不能在众人面前责怪和惩罚孩子

当着众人面责怪小孩是不恰当的,这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心,进而激起其更强烈的反叛和仇恨情绪。而且会因此令旁人对他形成固定看法,认定他是品行恶劣的小孩,推动他自暴自弃,进而屡教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教育孩子,是要他出于自觉,心悦诚服地形成好的行为,而不是为逃避惩罚而守规矩,这就必须注意顾全他的自尊心。

战后修复

绝对不应该在众目睽睽下惩罚孩子,而是应该把两个孩子分别带到一边单独地谈,双方的家长都可在场,对待肇事孩子,由肇事孩子的家长发问,而受伤害孩子的家长在一旁听;对受伤孩子,则反过来。

用严肃而平静的语气,问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让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与严重后果。一般来说,孩子伤人都是因为临场控制不了自己,坦诚地跟他谈,他很快就能领悟到自己的过失并真心悔过。如果事态严重,可陪孩子到医院看望受伤的小朋友,教会孩子送礼物作为慰问,并诚恳地进行道歉。

我该如何面对孩子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面对老师告状,家长应该怎么做


面对老师告状,家长应该怎么做

想要教育好孩子,老师与家长相互的沟通很重要,但是有的家长面对老师的告状往往是表现的不耐烦,对于孩子也不问原因就暴打一顿,结果一点也不关用,结果还是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去,以下教给家长应该怎样面对老师的告状,及其帮助孩子改掉缺点!

一位家长向我倾诉她的烦心事:儿子上二年级了,由于平时上课不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经常请她去学校。她一听老师说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火冒三丈。于是,回到家中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打骂一顿。结果呢,孩子挨打哭,妈妈生气哭,轰轰烈烈的家庭“暴风骤雨”过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依然如故,散漫不求上进,老师依然请她多次进校,这让她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这位“烦心”妈妈急切地向我讨教解决的方法。

其实这位家长的烦心事,是一些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两个问题家长要正确理解:一是家长以怎样的心态正确听取老师对孩子问题的反映;二是家长和老师之间一定要架起真诚沟通的桥梁。

亲子教育家长在平日里就要做好孩子在家中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的记录,定期主动和老师沟通,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中的具体表现,让老师更加了解孩子。家长要诚恳听取老师对孩子在校存在的问题的反映,不要等老师请,才硬着头皮去学校见老师。有的家长很反感老师把自己请到学校,认为这样很丢脸,觉得老师喜欢小题大做,这种抵触心理明显不利于教育的顺利进行。家长对老师反映的孩子情况要认真对待,心平气和地找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失误,和老师共同探讨帮助孩子改正缺点的对策。

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与毛病,细心观察孩子的喜怒,了解孩子的心理。当老师反映孩子有明显进步的时候,家长要向孩子表示祝贺,肯定孩子的努力与成绩,也要与孩子一起感谢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如果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表现不好或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切记一定要冷静,要有良好的心态,要相信老师的动机是为了孩子学习进步、健康成长,才向家长主动联系的,要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真诚帮助。同时也要给自己的孩子足够的表达申诉的空间,让孩子能有机会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错误”进行必要的反思,并教会孩子纠正错误、改正不足的方法和具体做法。最主要的还是找出家长自身出现的家庭教育中的漏洞,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孩子进步。

孩子调皮捣蛋是很正常的事情,做为父母最不提倡的就是采取暴力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所导致的结果不但治不了本还很容易使孩子不服气,从而加重孩子的捣蛋心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老师与家长能够经常的沟通,帮助孩子改正自身的缺点!

面对孩子大哭大闹,家长可以这样做


前言:大哭大叫、遍地打滚、撕咬乱踢……孩子发飙时,许多父母都束手无策。如果以暴制暴,父母也大发脾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怎么应对发脾气的宝宝呢?

近日,美国“深度父母”网(parentfurther.com)刊出了专家的建议。

如果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撕咬乱打,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对他们给出简短有力的指令:“不要咬”、“别打”、“别踢”、“不要叫喊”。

2.孩子越生气,你越要冷静。如果孩子尖叫,你也又喊又打的话,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3.试着让孩子平静下来。用安静的语调跟他说:“你可以生气,但是让我们来谈一谈,好好解决问题。当我们变得愤怒的时候,我们不可以乱打乱踢。”

4.教孩子怎么宣泄情绪。孩子之所以撕咬乱踢,是因为他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情绪的方法,你需要为孩子做出榜样,让他知道除了愤怒的发泄方式之外,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向父母倾诉;比如听听音乐,做游戏来转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大哭大闹,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紧紧拥抱或给他们空间。对许多孩子来说,给他们一个紧紧的拥抱,能让他们止住哭泣。但是有的孩子在哭泣时更需要有一点自己的空间,这时候,你要满足他,表现出支持。

2.解决生理需要。很多孩子大哭大闹是因为太累、太困,甚至太饿。所以,要先解决他们的生理需要。

3.一些小孩喜欢用大哭大闹来控制大人,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如果孩子在商店里发脾气,你应该表示出理解,但态度一定要坚决,告诉他:“我很抱歉你感到不高兴了,但是我不会给你买这个玩具的,我们现在要离开了。”你在做这一切的时候要保持镇定,这样一来,慢慢的孩子就知道大哭大闹不管用了,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安静。

4.如果孩子自己慢慢学会了如何控制愤怒,那你就该花更多的时间教他怎么应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要耐心,要持续。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也是他们的沟通方式,多观察孩子的言行就能听懂孩子们的特殊语言,用适当的言语去引导他们,让孩子明白该怎样去沟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