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强盗!给宝宝冠以这样的罪名,不免有些夸张吧。这些家长们避之不及的严重坏毛病,在宝宝身上却经常发生,他们对此若无其事。并不是宝宝的基因里有这么多恶习,实在是他们不知道“我的”“你的”和“他的”有什么区别。

“小偷”:口袋里经常藏玩具

小可妈小可3岁

小可上幼儿园第一天,就把玩具“偷”回了家。那天我去接小可,回家路上发现他的口袋鼓鼓的,一摸是辆塑料小汽车,问他:“玩具车哪来的?”小可说:“幼儿园桌子上的。”看着孩子理直气壮,脸上毫无羞耻感的样子,我及时展开了一场教育攻势:宝宝,这个玩具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幼儿园里的,你把它拿回来就是小偷啊,小偷可是大坏蛋呢。我们把玩具还回去吧。

反正走得还不远,我们又折返回到幼儿园,把玩具交到老师手中。尽管小可有点不情愿,但笑脸很快又挂在了脸上。我很庆幸自己把孩子可能会有的恶习扼杀在萌芽状态,可仅仅高兴了没两天,小可就故伎重演了。

周末带小可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小可把一直紧紧捏在手里的一条手机链向我炫耀,天哪,他把朋友刚才拿出来给他玩的东西偷回了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那天我让小可跟我面对面地坐下谈心,把道理反来复去地讲了几遍,直到小可点头答应以后不再“偷“为止。

但是情况好了没几天,小可又开始“偷”上了,他的手里、口袋里不时会有些不明来历的玩具,害我经常给别人打电话赔礼道歉,再后来,我似乎得了强迫症,从幼儿园或朋友家离开,先要检查一下孩子的小手和小口袋,有时查一遍还不够,就怕他“偷”走点什么。

“强盗”:把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

晓晓爸晓晓4岁

带晓晓去做客,他常常不给我面子,本来想让孩子去多接触朋友,学点社交礼仪,可是孩子的行为让我很受挫。

我一般带儿子串门,都是选择也有个跟晓晓差不多大的孩子的朋友家,孩子们可以一起玩。第一次,晓晓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那时他大概2岁多。刚开始玩得还不错,两个小朋友都很友好,于是我们大人便放心地聊着自己的事情。可是不一会,那边的“战争”就爆发了,晓晓一把抢过那个女孩的玩具,紧紧抱在自己怀里,一副怒目相向的决斗样子。那女孩也不甘示弱:“这是我的玩具!”随即转过头来向我告状:“他抢我玩具!”

事情明摆着晓晓理亏,我一边安慰女孩,一边批评晓晓:“你怎么可以不讲道理呢?快把玩具还给小姐姐。”没想到晓晓竟然委屈地大哭起来:“这是我的!”哭闹怎么都止不住,直到朋友做通了女儿的思想工作,把玩具送给晓晓,他的抽泣还没停止,显然伤到他的心了。

后来我总结经验,做客时让晓晓自己也带上一两个玩具,与小朋友分享,效果看上去要好一些,不过偶尔还会发生抢别人东西的事情,才不管哪样东西是自己的,哪样又是别人的呢,先抢过来再说。也许男孩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吧,唯一的办法就是少带他出门,免得“强盗”成性。

纠正习惯要耐心

让宝宝改掉“偷”和“抢”的毛病,有三种方法可以尝试。值得提醒的是,要纠正宝宝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招一式可以见效的,因此办法要多次使用和交叉使用,以帮助宝宝建立物权概念。

直截了当法:当发现宝宝发生“偷”、“抢”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当场制止,并讲道理,让宝宝停止正在发生的行为,或弥补已经发生的行为,比如把东西还给别人等。不过稍大点的宝宝,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可以在语言上动些脑筋,比如拿走幼儿园的玩具时,可告诉宝宝,“别的小朋友玩不到了,他们会伤心”,以激起孩子的同情心;也可以跟孩子说,“妈妈非常讨厌拿别人东西的宝宝”,利用孩子需要被认同的心理,来解决问题。

旁敲侧击法:家长可选择一些类似的故事给宝宝讲,要注意,讲完故事还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应该把故事里孩子的行为挑出来问宝宝:“这个小朋友做得对吗?”如果宝宝知道不对,可让他讲出哪里不对,以加深印象;如果宝宝较小,还不能分辨,家长可直接用语言和表情来加以评判,给宝宝树立正确观念。

还有一种办法可以尝试,比如宝宝把玩具拿回家,妈妈可把那个玩具放在自己耳朵边,假装问玩具一些话,然后跟宝宝说:玩具哭了,它说它的家在幼儿园,它要回幼儿园找爸爸妈妈。

提前预防法:孩子喜欢自言自语,父母可利用这一点。当宝宝在玩具店或朋友家拿着不属于自己的玩具时,父母可以让宝宝跟着说:“这不是我的东西,不能拿。”“我借来玩一会,马上还给他。”孩子通过自我言语,也能限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换位实践法:根据孩子所做的事,来个位置对换,也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首治其人之身。通过换位实践法,让孩子体验对方所处的心境,从而达到理解他人,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宝宝“犯事”后不久,妈妈与爸爸商量好,爸爸悄悄拿走宝宝目前最喜欢的玩具,妈妈挑逗宝宝去找,当宝宝找不到时,妈妈告诉他“被爸爸拿走了”。此时宝宝肯定会不高兴,借此机会告诉宝宝,“刚才你拿了别人的东西,别人跟你一样会生气”。宝宝就会明白,不管是谁这样做都不对。

孩子没有物权概念

三四岁的孩子没有物权概念,对所有权的界限实际上并不清晰,他们分不太清楚幼儿园的东西和自己家里的东西有什么特别的不同,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头脑中有了“我的”、“我自己的”概念,但对“你的”、“他的”概念又比较模糊。所以,对一切他们有兴趣的东西,都认为是自己的。有些孩子只要觉得玩具喜欢,就把它们带回家里去了。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情况,不必着急,更不必给孩子上纲上线地戴顶“小偷”“强盗”的帽子。

经过教育,也许孩子还会有许多次的反复,这是因为他们需要把正确的观念经过多次实践才能内化为理解接受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平和心态地陪伴,孩子才能轻松愉快地接受,并走过这个阶段。

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不同,如果到五六岁宝宝已经能够分清你、我、他之后,还有这种坏毛病,家长就真该引起重视了。

延伸阅读

宝宝太认性 家长应耐心纠正


有的家长都会有样的体会:宝宝在3岁之前,一般都比较乖巧,很听大人的话。但接近3岁时,宝宝的性情开始出现变化,不那么“听话”了,有的宝宝甚至脾气怪,犟得很,不让他做的事情偏要做,要不就哭啊、闹啊……

宝宝为什么会在这个阶段开始任性了呢?这些问题是3岁前就产生的,还是到了这个年龄才出现的?专家说,宝宝的任性很常见,但并非天生,这主要是教育不当引起的。3岁的宝宝任性很正常

宝宝在3岁之前,一般都比较顺从,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父母说这些东西不准碰,他就不碰。这样的宝宝常会得到父母、亲友的赞扬:“这宝宝真听话。”接近3岁时,父母感到宝宝开始变了,变得不那么“听话”了。

3岁左右的宝宝,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安排、训斥、惩罚等常常执拗、任性、逆向而行,这是宝宝的逆反心理,在这一年龄段属于正常表现。但如果伴有其他的行为习惯的问题,就应该查找原因,因为行为习惯往往是长期重复的结果。如:吃饭磨蹭、没有时间观念、作息不规律、怕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

对宝宝的任性行为,家长如何进行纠正呢?

1、家长应要求宝宝有一定的行为界限,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让宝宝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并鼓励他坚持执行。不能总跟宝宝说:“就今天这一次啦”、“下不为例啦”。对宝宝超越行为界限的事,决不能迁就,否则,只会娇惯宝宝,助长宝宝的任性毛病,以后难以改正。还须注意的是:父母必须一致。

2、在宝宝任性时,父母要善于把宝宝的兴趣引开去,以转移他的任性。

例如,宝宝进入超市,吵着要买糖果,看见气球,又闹着要气球,此时,父母可设法让宝宝去观察某一事物,使他忘掉刚才哭喊着要的糖果、气球。

3、父母要注意教育方法,要有耐心。

当宝宝哭闹时,父母可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让宝宝感到,他的哭闹吓唬不了谁,让他渐渐安静下来。有的宝宝自尊心太强,父母可适当给他一个“台阶”,帮他“收场”。

如果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坏习惯,那家长就应该找出原因,马上进行纠正。一种新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要经过长期不间断的坚持才能固定下来,所以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育儿知识大全:宝宝容易噎食的习惯有哪些?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说到许多 那时候,造成宝宝噎食的缘故通常由于孩子的坏习惯。这种欠佳的习惯性促使食物很将会会误进孩子的支气管,可能会导致噎食,乃至是室息。那麼,这种容易噎食的习惯有哪些呢?

1、给宝宝吃花生、瓜子、水晶果冻等食物

育儿知识大全,以前中国产生的几起少年儿童噎食恶性事件,就是说由于父母喂了花生、瓜子、水晶果冻等零食给宝宝吃,进而噎着孩子了。这种零食,这全是宝宝们喜欢的食物,可一不注意,这种物品就会有将会变成噎住孩子的“风险食物”。因而,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应慎喂!

2、宝宝用餐时痛哭或哈哈大笑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说到宝宝在痛哭或哈哈大笑时,其咽门通常会开启。假如孩子此刻还要用餐,食物就非常容易从咽门掉进气口里卡死,进而噎着宝宝。育儿知识大全提醒,孩子在用餐时父母千万别惹孩子笑或是哭!

3、孩子边用餐边玩乐

小孩子都喜爱边用餐边玩乐,而假如孩子玩乐时口中含着食物,就非常容易产生食物误进支气管的状况,轻则出現强烈的呛咳,重则将会造成室息。

早教: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哪些


小孩的优良习惯养成有什么?

学习培训好习惯

⒈提早课前预习。

⒉专心致志认真听讲。

⒊爱提出问题。

⒋立即就改。

⒌查询材料。

⒍不磨磨蹭蹭。

⒎细心立意。

⒏勤奋下笔。

⒐用心撰写。

为人处事好习惯

⒈心理状态积极主动。

⒉孝敬父母。

⒊节俭。

⒋坚持不懈。

⒌填满信心。

⒍时间观念惜时。

⒎诚实可信。

⒏不给他人找麻烦。

⒐真诚待人。

文明礼貌好习惯

⒈进他人的屋子要叩门。

⒉应用文明用语。

⒊用两手接递老人的东西。

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⒌礼貌待客。

⒍不随便翻他人的东西。

⒎不随意切断他人得话。

⒏在公共场合要清静。

⒐看到亲戚朋友积极问好。

环境卫生好习惯

⒈餐前便后洗手消毒。

⒉早中晚刷牙漱口。

⒊每天晚上冼脚、洗袜子。

⒋手脏了立即洗。

⒌不随便就地坐下。

⒍常换衣常冼澡。

⒎不随地吐痰。

⒏不乱扔垃圾。

⒐顺手梳理好用品和衣服。

饮食搭配好习惯

⒈定时执行定量分析。

⒉少食多餐。

⒊用餐时没话、出不来声。

⒋爱护谷物。

⒌不挑食、不挑食。

⒍少吃零食。

⒎不边走边吃。

⒏少喝饮料汽水多喝白开水。

⒐不要吃不过关食品类。

阅读文章好习惯

⒈常常去图书店和公共图书馆。

⒉手不释卷。

⒊全神贯注。

⒋做摘录画重中之重。

⒌读、写、思紧密结合。

⒍善于应用专业书籍。

⒎资势恰当。

⒏善于交流经验。

⒐爱惜书本。

安全性好习惯

⒈遵守交通法规。

⒉不作死。

⒊不逞强。

⒋遵守社会秩序。

⒌不急追猛跑。

⒍右施礼让。

⒎有自护观念。

⒏不做风险姿势。

⒐背井离乡。

离开学校要向父母或教师问好健身运动好习惯

⒈每天运动一小时。

⒉努力完成每一次训练。

⒊全方位锻炼。

⒋常到自然界中去。

⒌由浅入深。

⒍充分准备主题活动。

⒎常常溜达。

⒏积极参加体育竞赛。

⒐持续试着最新项目。

劳动好习惯

⒈自身的事情自己做。

⒉家中的事情积极做。

⒊他人的事情协助做。

⒋按操作流程劳动。

⒌学好相互劳动。

⒍劳动中留意防范意识。

⒎找窍门探寻巧干。

⒏劳动完毕后梳理当场。

⒐爱惜和爱惜劳动成效。

宝贝习惯打人,我们该怎么做?


孩子在一起嬉戏玩耍,难免会有矛盾,有了矛盾,有些孩子就爱用拳头解决问题。其实,孩子喜欢“动手”属于正常现象,并不是他们天生崇尚武力,而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他们看来,“动手”是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玩具被拿走,赶紧抢回来,这是本能反应。

有些家长看到自家孩子是打人而不是被打,觉得这样不容易被欺负,甚至还鼓动还手,想着以后肯定不会吃亏。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孩子打人,会对孩子以后的人生造成哪些不良影响呢?

1.人际关系差,社会适应能力低

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在同伴间是否受欢迎、被排斥、被忽略,以及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所处的地位,与孩子成年后社交发展的情况存在明显的相关。也就是说现在在群体中受欢迎的孩子,将来也会在成年人的社交中成为受欢迎的人。

2.孩子越早学会打人,将来就越难改掉

俗话说:三岁看老,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学习到的行为,往往会伴随他一生。如果孩子很小就养成了打人的坏习惯,那等他长大后就很难改掉了。

所以,当发现孩子有动不动就喜欢打人,一定要及时制止并纠正。

3.学不会处理矛盾的正确方式

有些家长,甚至教宝宝要「以牙还牙」地处理矛盾,被打了就要打回去。

这样处理,无形中给宝宝灌输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攻击他人是处理矛盾的最佳方式。只要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宝宝就会动手出击。而对于那些生性软弱的宝宝,他们会认为自己被欺负是正常的,并因此变得更加软弱。

长期在这种教育方式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无法学会正确地处理矛盾的方法,将来更有可能出现各种社交障碍。

孩子打人,家长错误的管法

1.直接粗暴型

不问清原因,直接制止孩子打架,责怪自己的孩子,以显示自己的公平,可是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会想,不问我为什么打别人,就知道骂我,我错在哪里,为什么不理解我,于是,孩子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把愤怒的矛头转向了家长。

2.护犊子型

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就吓唬对方的孩子,为自己孩子出气,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心里就会想:我想打谁就打谁,有爸爸/妈妈保护我,于是,孩子便学会了仗势欺人。

3.家长互吵型

自家孩子受欺负了,就与对方家长互相吵骂,大打出手。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心里会想:爸爸/妈妈跟别人有了矛盾不也靠拳头解决吗?看来我这方法一点都没错嘛。于是,孩子接受了家长的言传身教,继续用暴力解决问题。

孩子打架时,我们该怎么做?

作为大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观察,确定是否需要介入。有些情况下,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你会发现,前一秒他们还在打架,下一秒就互相道歉。又成为了好朋友!

大人和孩子对于欺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否则你只会觉得,“我家孩子太委屈了,不能忍”或者“我家孩子怎么这么暴力,要好好治”其实问题压根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如果确实需要大人介入,家长们务必记住,被打的孩子需要安抚,打人的孩子也需要得到关注。孩子打了别人,理应先道歉。不过,家长别急着批评孩子要知道,孩子打完人后,其实心里也很害怕,也会慌张无措入自己的情绪里,根本听不进去你的批评,不妨先安抚孩子,给他的情绪降温,倾听他的想法,告诉孩子,“我认为下次你可以这样做……”事实上,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说,静静地陪伴他就好。孩子是有自我成长能力的,等他情绪平复之后,他自然会明白以后该怎么做。

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

有的孩子打人是为了引起关注,他们渴望和对方建立联系,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所以才动手。这类孩子通常表达能力欠缺,他们在不高兴或很沮丧的时候,也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把打人作为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家长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教育,经常和孩子游戏,多关注,多沟通,多交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的表达情感,如何正确的与人相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