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学期即将来到,同学们都会去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关于入学前的准备有哪些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要“羊孩”,还是要“狼孩””,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看到一小女孩好像对着儿子的小脸抓了一下,儿子没有反应,突然那女孩又抓了一下,我就推开门进去了,对小女孩说不要抓小朋友的脸。老师这时也过来了看了儿子的脸上起了3道红印,要给儿子摸点芦荟胶,被我婉拒了。老师又批评那女孩,我对老师说,我不怪小女孩,我只是想让我儿子知道在受到攻击时如何保护自己。

老师是这样说的,受到小朋友攻击,要大声告诉老师。

我是这样告诉儿子的,小朋友打你,告诉老师,老师不在的时候,就还手。

结果儿子这样对我说,老师说了小朋友不可以打架。

看来,我不是个好妈妈,教孩子打架了。我只是认为,老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看过来这么多的孩子,必要的时候就应学会自卫。

可惜,儿子非常听老师的,不听我的!

好网妈妈彩虹雨:

以前老师告诉我:我的儿子打小朋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管教儿子,儿子被我弄得胆怯,以后不管谁欺负他,他都不敢还手,只是看着我,很无奈、很无助。

我告诉他,你不能打小朋友,儿子说小朋友先打他,他才还手,我说那也要告诉老师,自己不能打别人,打人就是错。后来的事情彻底的改变了我,我变的和你一样,教儿子打架。

我很少接儿子,但被我看到三次,感叹现在小孩子的毒。有一次那时是穿短裤的,一个小孩很快速伸进我儿子的裤管扭我儿子的大腿内侧,看的我很揪心,儿子竟然没反应。还有一次小朋友打儿子,儿子告诉老师,老师没怎样表示,可能老师感觉是我儿子不对吧(惯性思维)。

我后来发现老师看到的都是事件的后半部分我儿子还手,而没看到小朋友打我儿子的一幕。现在我就要儿子学会自卫。现在老师告诉我儿子打人,我都先问清情况再做处理。不再一味的不准儿子怎样怎样。

好网妈妈快乐皓天妈:

我儿子1岁5个月,是很善良的那种孩子。他第一次手里的玩具被抢的时候很困惑的望着我,我还没等说话就已经被抢走了,他只好又玩其他的玩具,回到家我告诉他:如果有人抢你的东西你就抢回来,抢不回来就打他(本来想告诉他推,但是他还根本不懂这个词,呵呵比较野蛮,汗!),结果他学会打人了。

第二天出去玩,一个小朋友挡他路了也打人家一下,我一看大事不好,没想到教育这么立竿见影,遂改变策略,回家告诉他:不能打人,要不大家都不喜欢和你玩了。后来有一天在亲子教室又有小朋友抢玩具,儿子紧紧抓着,我小声鼓励他说:对,别放手!但是还是让小朋友抢走了,我就对那个小朋友说:你自己有的呀,为什么要抢弟弟的,把她的玩具拿过来给我儿子玩了(她的妈妈一直在旁边,不过我觉得我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妥)。这样我想孩子能够知道妈妈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支持他的,心理上会比较能够接受(不论成功还是失败)。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教育会使孩子变成霸道的孩子,不过我觉得因人而易吧,如果孩子本身是很温和的性格,就应该帮他建立一点我保护的意识,但是“度”应该掌握好!

延伸阅读

幼儿的第一次发热,家长要分清是幼儿急疹还是感冒


引言:宝宝高热,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防是幼儿急疹。

第一次当妈妈,很多事情都不清楚,我记得我们家宝宝是7个多月的时候得的幼儿急疹。当时去儿童医院时孩子高烧,医生并没有告诉是要出疹子,只是开的抗病毒的和清热解毒。孩子反复高热,当时很紧张,退热药宝宝吃的少吐的多,只能物理降温。持续了大概四天吧,孩子的体温才退下去,后背和前身出了一些小小的红疙瘩,后来一查才知是幼儿急疹。

那么什么是幼儿急疹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提前做好心里准备。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以一周岁以内婴儿患病多。特点以突然高热起病,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上升到40℃或更高,持续高热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稍后皮肤迅速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皮疹大多为分散性,全身各处均可见到,但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较少。皮疹发出后1~2天便迅速消退,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疗即可痊愈);无特效药物;正确护理的意义大于药物治疗。 如果其他症状不明显,可进行物理降温。服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小儿美林、泰诺、百服宁等药物降温),抗病毒药物(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小儿清解液等) 温度太高家长要就诊处理,防治宝宝发生高热惊厥。幼儿急疹不需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无效。相反使用抗生素倒可能引起其他疾病。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是我们家中的宝,我们要多学习一下孩子成长方面的知识,帮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撒谎家长要恰当教育


在学校举办的“家庭教育”故事会上,家长陈德文给大家讲述了他纠正儿子撒谎的一个真实故事。

暑假里,他带儿子到乡下老家度假,那天在院子里乘凉,儿子与在一旁玩耍的邻居的孩子说:“我家有三辆小轿车,爸爸开的是奔驰车,妈妈开的是宝马车,舅舅开的是奥迪车,他们经常在校门口同时来接我。”邻居的孩子听了睁大眼睛说:“真的,太棒了!你经常坐谁的车?”儿子说:“当然是坐爸爸的车,他的车又长又宽又豪华,开起来很威风。”邻居的孩子说:“那你这次来是坐谁的车?”儿子说:“这次来没有坐轿车,因为乡下路不好,车开不进来,只好停在自己家的车库里。”

老陈不听则已,一听吓了一跳。自己家根本没有车,可儿子却胡编乱造出三辆车来,而且还都是名车。老陈理解儿子的心情,因为平时儿子经常在他面前讲起同学每天有车接送的事。儿子期望家里有车,他把愿望和空想联系起来,所以就凭空编造出自己家里有三辆小轿车的谎言来。儿子的愿望是美好的,如果有了三辆小轿车,大家就会轮流接送他。

老陈学过心理学,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主客观未分化心理”。儿子的愿望可以理解,但这毕竟是在撒谎,撒谎是品质问题,必须予以纠正。

老陈当时没有直接戳穿儿子的谎言,而是在晚饭后,把儿子拉到一旁聊天。他对儿子开玩笑地说:“儿子呀,我们家如果有一辆小轿车,那该有多好啊,我们来的时候就不用挤公交车了,回去的时候也不需要去等车,你上下学我还可以去接送你。”老陈在说这话的时候,观察到儿子的小脸蛋霎时绯红了起来。老陈知道儿子已经听出他话中的意思了。‘

于是,老陈又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希望我们家有小轿车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家还没有小轿车,你竟然对邻居的小朋友说有三辆小轿车,这就不对了,这是在撒谎。”儿子知道自己说了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为了教育儿子不再说谎,老陈就给儿子讲了《华盛顿小时侯不说谎》的故事,教育儿子要做诚实的人。

我很欣赏老陈对儿子的坦城教育,撒谎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行为,家长以尊重、坦城、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撒谎,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纠正了孩子的撒谎言行,培养了孩子的诚实品质。

同时,我也很欣赏老陈对儿子的适时教育,知道孩子在撒谎,不当场揭穿,而让孩子在觉悟之后再予以纠正。这种平等、民主的坦城教育法和因地、因时的适时教育法是值得推崇和学习的。

所以当父母遇到孩子撒谎时,先要冷静思考,想一想孩子撒谎的心理原因,再想办法来制止孩子撒谎。

寒假要教会孩子这些事儿


寒假了,宝宝是不是可以肆无忌惮的玩耍了?怎么才能过一个有充实而有趣的寒假?外出度假?游乐园?NO,NO,这些都out了!有些幼儿园的作业别出心裁,有特点又有心意,家长们不妨多多借鉴哦!一、习惯培养:4个学会

1.学会生活

要求小朋友们一日生活要有规律,什么时间该做什么要像在幼儿园一样遵守规则。建议红果果、绿泡泡班级的小朋友,在成人的指导下,做个小小的寒假计划,比如学习看钟表、认识时间,从小培养做时间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

2.学会做事

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小班段的小朋友可以学习自己穿衣、系扣、穿袜,中、大班段幼儿学会叠被子、整理衣物、收拾餐具、洗袜子等,鼓励小朋友帮助父母和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学会交往

即让幼儿在与成人或同龄伙伴及客人接触中,学会有礼貌,与人交流,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和作品,使幼儿感受与他人交往的乐趣。

4.学会学习

则鼓励小朋友们通过与自然、社会的接触,学习更多生活的知识。

二、花样作业:6个完成

1.读一本书

阅读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寒假时间让宝宝读一本有意义的书,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开学之后,还能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2.讲一个故事

讲故事可以激发宝宝的想象力,锻炼宝宝口才。在全家团圆的时候,宝宝大胆又有趣地讲完一个故事,会给年底增加不少欢乐气氛哦。

3.讲一件春节里有趣的事

春节里快乐多多,有乐趣不要吝啬,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4.画一张画

利用寒假的时间好好画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是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作业?

5.做一件手工作品

动手能力不可忽视,而且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手工,也是促进亲子感情的好方式。

6.帮家长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宝宝逐渐长大了,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也要出力哦,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可以培养宝宝的责任感。可以使大扫除、可以是社区义工、也可以是环境保护,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开动脑筋吧。

三、不良习惯:9个预防

1.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本来冬季白日就短,懒觉睡掉一大半,才起来没有几个小时天又要黑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什么都跟着乱。更糟糕的是,等到寒假结束,还要恢复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由于原先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多折腾啊。之所以把睡懒觉列在寒假坏习惯的第一位,主要是在于它昭示着寒假坏习惯的最大根源:失范,就是没了规矩。

对策: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寒假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寒假的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2.吃零食

对小孩子来说,吃和睡就是最大的问题。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尤其在春节期间,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这时候会生气,饭桌就变成了“战场”。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大量进食,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据说进食过量,会加重大脑控制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神经负担,使相邻的控制语言、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的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对新事物、新知识就很难产生兴趣。此外吃得太多,热能转变为脂肪,堆积在大脑组织中,导致神经网络发育不良,也会使智力水平降低。

对策:跟睡懒觉的问题一样,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3.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的。说现在的孩子贪恋电视,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罢了。对此做家长的首先要检讨!把看电视排在寒假坏习惯的第三位,纯粹是因为这是一件孩子常常想做而遭到父母禁止、因此发生许多冲突的事情。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懂得上网,做父母的可能还会担心他“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对策: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啦、坐太久活动不够啦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而言,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当然这些话可能孩子听得都腻了,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他“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比较能够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要看太多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简单说吧,换了是你整天被人管着,你烦不烦,又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

4.宅在家

看太多电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老是窝在家里,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的坏习惯。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百无聊赖的样子。当然这其中也有家长的原因,怕孩子冻着了,稍微冷一点就不放到外面去,其实是不对的。

对策: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注意不要给他太多“不可以”,手、脸、衣服、鞋子弄脏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时候让他尽兴,不要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5.两面派

说到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孩子的情况,可能会过分溺爱,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会察言观色的,容易变成小小“两面派”。事实上这种不一致会给孩子造成混乱的感觉,对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长很不利。

对策: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稳主意,然后尽量和其他看护人沟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着一起吃饭、或饭后活动的时间,开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把孩子在这一天里的表现说一说,大家评议评议,不带批评色彩,更不是开“批斗大会”,只是把事情都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当然,着重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6.依赖心

本来在幼儿园里已经会自己吃饭、上厕所、收拾东西了,寒假待在家里,尤其是在老人或保姆照管的情况下,又变得事事依赖。这些“退化”行为,对孩子可没有好处。

对策: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独立完成。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是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等等。家长要有耐心,可以陪伴他,但要让他自己慢慢做,传递给他的信息是:“你可以做好哦,我相信你。”对大一点的孩子,甚至反过来,还可以让他帮大人一点忙,他会因为自己可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感到很自豪。

7.人来疯

自己在家的时候好好的,一旦带出去,或者有亲戚朋友来家里玩,到了人多的场合,就变得任性起来。要不然就疯得不得了,大喊大叫的,或者对人不太有礼貌,或者不让别人好好说话,一定要插进来,弄得父母很尴尬;要不然就表现得很“拗”,一定要这样、那样的,不然就撒娇、耍赖、发脾气,让人很下不来台;再或者有很强的表现欲,什么事情都要“我来、我来!”尤其是在有其他小朋友的场合,一定要大家都注意他、说他最好。

对策:“人来疯”的背后,很可能是孩子受到的关注不够多,如果父母平时给予他足够的关心,孩子的内心就会很安稳、平静,不需要在特殊场合、借由特殊途径,来获取额外的关注。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关键还在平时。不过即便如此,遇到人多热闹的场合,小孩子变得兴奋起来,也是常有的事,对此父母只需要用平静的口吻简单地告诉他“要讲礼貌”、“不要打扰到其他人”,等等,就可以了。一定不要在人多的场合过分地训斥孩子,这会很伤他的自尊心,切忌切忌!

8.臭脾气

作息紊乱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晒到太阳的时间少了。光照不足不仅不利于钙质吸收,还会引起抑郁症状。北欧国家据说有一大半人都存在冬季抑郁的问题,你可别奇怪家里的小朋友怎么状态不佳、脾气臭臭呢!没准就是抑郁的表现。而孩子通常觉得“我辛苦了一个学期,假期就应该放松”。不仅在家为所欲为,连脾气都见长了。

对策:为什么小朋友在幼儿园就会遵守规矩,在家就肆无忌惮。其实是因为,家更让他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不见得是坏事。但也需要给他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样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太过放任,反而会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9.物质欲

春节大部分家长习惯给孩子派发压岁钱,大部分家长也都会给孩子买新衣服、新玩具什么的,亲朋好友来家里玩,往往会给孩子买点礼物。这些都会助长小孩子对物质的欲望。最糟糕的情况是,父母平时不太有时间陪孩子,借着假期、节日,就使劲给他买东西作为补偿,其实不是在对孩子好,只不过是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罢了,却造成孩子要东西的坏习惯。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他觉得给他买东西就是对他好的表示,心理上的匮乏靠物质来补。

对策:压岁钱作为一项风俗可以保留,但要告诉孩子,应该向每一位给他压岁钱的长辈表示感谢,不要让他觉得这是自己“理应”得的。至于讨要东西这个坏习惯,单单批评教育是不够的,父母最好不要用“买东西”这种方式来对孩子好,也请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要给孩子买太多东西,多花点时间陪他玩玩,给予他心理上的满足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安全事项:5个注意

1.不让孩子独自在家,不让孩子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教育孩子不玩家中的插座、开关、打火机、尖锐或易吞服的物品;家中的药品要妥善保管,煤气阀门要及时关闭,热水瓶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

2.孩子外出要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不离开成人的视线;教育幼儿乘坐公交或私家车时,尤其上下车时注意交通安全;

3.教育幼儿不燃放烟花爆竹,并远离烟花爆竹燃放区;

4.让孩子牢记一个联系家人电话号码,万一发生意外可以立即拨打;

5.注意学校公布的开学时间,不要误了时间。

儿童性教育要分期进行


最近频发的儿童性侵报道,让小编心痛不已。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没有给宝宝灌输适当的教育和启蒙,或许害羞,或许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机,总之就是由于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错过了。希望看完这边文章,能有更多的家长给宝宝应有的教育。

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依性别规定他(她)的性别角色行为和动情反应,对孩子展示裸体和生殖器不采取简单斥责或欺骗的态度,既要教之以丑耻感,又不民为怪和隐瞒。对男女儿童性器官的差别和“我是从哪里来的”提问父母可坦然相告,而不必讳如深。要让孩子与同龄的同性和异性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培养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自然而健康的态度,建构健康的人格。

儿童性教育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五期,叫五期性教育。

婴儿期性教育

婴儿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家长,主要是母亲对孩子的抚育喂养。

母亲与儿童身体的接触,可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与成人身体接触不足的儿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美国动物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若让离开母亲的两只幼猴由不同的母亲喂养,一个是“棉布毛巾妈妈”(外包毛巾被的人工雌猴,胸前有奶瓶),另一个是“金属刺妈妈”(浑身长满金属刺的有奶瓶的人工做的假雌性猴子)。吃金属猴妈妈的奶长大的幼猴,成年以后不会进行性活动,而且行为退缩,不和群。

所以婴儿期的教育特点是满足婴儿食欲的同时,还要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这一时期一般不超过三岁。此时母子同被而眠对儿童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幼儿期性教育

幼儿期性教育为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并初步进入性别角色。例如鼓励男孩子的勇敢坚强,鼓励女孩子的温柔甜美、爱清洁等等。还有,男孩子应该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应该有女孩子的服饰。那种从自己的好恶出发,男孩女养或女孩男育的做法是极为有害的,因为这或许正是孩子日后发生同性恋的原因之一,或许会成为孩子未来的家庭不和的诱因。

此时应该同时开始灌输初步的性道德观念,如让男孩爱护尊重女性等。学会基本的性卫生知识,例如大小便以前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窍中等等。此时为便于关照幼儿,父母亲应该与孩子同床而卧,但必须分被而眠。这一阶段是从断奶起到六岁,即孩子夜间会自己起夜前止。如果孩子独立能力强,什么时候能自己起夜,就应该什么时候分床。

儿童期性教育

儿童期性教育从六岁起到十岁前。这时儿童已经进入学校学习,社会知识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一切有条件的家庭均应与孩子分房而居。此时的孩子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出现了不愿意和异性同桌、同行,为自己的性别而骄傲、自豪。此时不应该粗暴干涉孩子的这一心理现象,而应该肯定。

如果发现孩子厌恶自己的性别角色,则应该及时纠正,以防发生日后的性别角色倒错现象。此时要教给孩子性卫生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持性器官的卫生。同时应该教会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鼓励孩子的独立倾向,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别,特别应教育男孩子要尊重女性。教给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规则,要孩子自尊、自爱。

独立的孩子要怎么培养


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对于其将来的成长很重要,但是大多数的家长们都缺少之这一方面的具体方法,其实想要培养孩子这一方面的能力也很重要,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第一式:启发他自解困难

临出门时,孩子突然想起老师要他带红色的东西去幼儿园,而红色的东西虽然家中有,却需要花时间寻找,而时间对孩子和父母又都非常紧迫,你是否会立即帮孩子寻找?

对策:如果此时你能启发孩子,譬如“你的红帽子也是红色的,是否可以呢?或者你再想想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色的?”

提示:当孩子掌握了这种方法,平时你还可以加大难度,让他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例如在1分钟内列举出所有整理玩具的方法等等,这些有趣的练习可以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会惊恐不安、不知所措,而是迅速集中精力、寻找办法。早教网

第二式:解围不如学自救

孩子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他向你求助,为了不让孩子受到老师责怪,你是否会帮他编个理由来应付呢?

对策:你不妨对孩子说:我们应立个规矩,不许找借口,你要对自己行为负责。接下来,你不妨找找孩子无法完成作业的根源所在,是缺乏组织、安排能力,还是其他。从根本上停止为他“擦屁股”。

提示:如果有求必应,势必会造成孩子有问题就等着你来为他解决。平时你可以给他一本日历,让他记下活动时间,或者用即时贴记下时间安排,以便随时提醒。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用图画作为提醒。

第三式:教孩子权衡利弊

为了周日的家庭出游计划,你们已有较长时间的安排,却不料孩子又接到同学盛情的邀请,让他前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对此,孩子不免有些为难,希望父母为他拿个主意,你是否会当机立断呢?

对策:你应该帮助他思考:“如果你去参加同学的生日会是怎么样?而你不去参加别人的生日聚会,同学又会怎么想?告诉他,每个决定都会有有利和不利的两面。

提示:千万不要替他拿主意。你应该做的是,帮助他去想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将带来的后果,学会自己权衡利弊。如果孩子能经常练习做决定,那么,长大后在面临进退两难的处境时就能应付自如。

第四式:从失败中站起来

如果孩子很有信心地参加非常感兴趣的球队选拔赛,却被淘汰而没有录取,当他伤心地对你说:我以后发誓再也不会参加这项活动时,你会如何帮助他呢?

对策:不妨告诉他,你非常理解他现在的感受,但是没有必要落选就放弃这项运动,没有人是完美的,有时总会出错,可以找找哪些地方没有做得更好,才导致这次失败,只要想办法做好,还是有机会的。

提示:让孩子正确对待失败是帮助他们自立的重要环节。平时可以给他讲讲你以前犯的小错误以及如何改正的。最后应鼓励孩子在同伴面前,敢于将自己的不足说出来,学会自己为自己打气。早期教育

第五式:与同伴协商问题

当孩子为看电视的某个频道,与同伴争论起来时,你是否会急于参与其中,为不愉快的他们裁决问题呢?

对策:你可以提醒他们,生气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各自去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是提示他们可以采用扔硬币等老套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决定结果。

提示:没有什么办法比让孩子自己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更好。而父母的责任,只是在于提示他们协商时注意各自的行为。在他们互不相让时引导他们拿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本网站小编总结:想要孩子们变得独立,家长们就应该掌握一些有关锻炼孩子独立性的方法,只有多锻炼了小孩子们才会得出充分的锻炼,若是你对这一方面了解的不多,那就敬请多关注吧!

宝宝受欺负家长要理智


提问: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总挨别人欺负,我教育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要懂得谦让,但是其他小朋友先欺负你时,你也要学会反击。但孩子就是不会,总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怎么办呢?

回应:孩子在幼儿园发生“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作为父母既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懂得谦让,睚眦必报的刺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两种状况之间取得平衡,做到既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

可是很多父母发现让孩子取得这样的平衡真是难上加难,说了很多道理,费了很多心,可就是收效甚微。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幼儿的交往能力一般情况下 不可能通过外界的说教而起效,如孩子对其他孩子动粗,这时父母一大堆“谦让美德”的说教对孩子而言几乎无效;反过来对孩子大打出手,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的 “棍棒教育”也只能让孩子的“暴力倾向”更甚。孩子的成长必须通过孩子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经验,才能有所长进。对幼儿而言较好的方法就是自然后果法,也就是 因为你的粗鲁和霸道,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你玩,这对孩子的刺激和“教育意义”远大于上述两种。

再来看看孩子总是被别人欺负的状况。首先,从意识上,父母不要轻易地把孩子之间的“冲突”定义为欺负,在幼儿阶段,这种有意识的欺负并非常态。 更多情况下都是孩子们表达自身情绪的方式,只是这样的表达方式不太恰当,需要成人的引导而已。当孩子受到这种“欺负”时,首先要平复受到“攻击”孩子的情 绪,告诉他对方只是想要表达友好;其次要把两个孩子拢在一起,告诉发起“攻击者”如何表达喜欢;最后要让两个孩子在友好的气氛中再一次进入游戏状态。

当然,家长可能觉得有些孩子不是表达友好的无意犯过,而就是具有攻击性。那么当孩子向自己告状或者诉苦时,父母该怎么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 也不建议父母代替孩子去处理问题,更不主张父母拿别人的孩子“出气”。因为,那是幼儿世界的冲突,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处理方式。我始终建议父母在教育 孩子的过程中更多地扮演协助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如当孩子哭哭啼啼地来找你,告诉你某个孩子总是欺负他,一般情况下,父母会吐口而出:“他为什么打你啊?”这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建议先把孩子 拢在自己的怀中,理解同情他的遭遇,并尝试着帮他表达清楚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不是很委屈?是不是很疼?”其次,等孩子的情绪平复了,父母可以尝试着让孩 子慢慢建立起事情的因果联系和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

父母尽量克制自己表达所谓“正确的做法”的欲望。鼓励孩子去尝试他所设想的方法,然后进一步探讨。

父母要学会适当夸奖孩子


孩子并不只需要父母供应物质上的一切,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周围人的鼓励,而爸爸妈妈的鼓励更是孩子最在意的。

一个合格的母亲,必须学会夸奖你的孩子。你也许会说:“夸孩子谁不会啊,拣好听的说呗!”其实还真有的母亲不会夸孩子。她们更多看到的是孩子的缺点毛病,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我认为再不好的孩子也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候,学会夸奖你的孩子是母亲的必修课。

母亲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和最常接触的亲人。母亲的夸奖,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早得到的鼓励,在孩子一生中作用最大,是一个孩子长大后自信、成功的基础。

有的孩子已经尽力去学习,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甚至只是与满分失之交臂,可家长仍不满意,原因是有别的同学得了满分。有的妈妈听到孩子考得不好时,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这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直至对自己丧失信心。

这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她对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他做对了90%的试题,只错了不到10%。母亲不但没有表扬孩子,反倒说了一大堆的不是。如果说这个孩子以后不愿意学习了,那么这位母亲应该负很大的责任。这位母亲使孩子对学习没有了兴趣,丧失了努力取得好成绩的信心。

曾看到很多家长,孩子没考好不是去安慰孩子,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回自信,而是一顿批评甚至辱骂,一句“真笨,没脑子!”就把孩子的自信心一下子打垮了。殊不知父母的这一句话已经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孩子本来很脆弱的自信,再重新树立起自信就需更费一番工夫了。

父母如果经常批评孩子,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甚至留下“爸爸妈妈看不上我,别人什么都好,我什么都不好”的心理阴影。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我是不是爸爸妈妈的亲生孩子”的疑问。孩子一旦产生自卑心理,人生成功的几率就大为降低。

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是啊,一切为了孩子,操心又费力,怎么还闹了一身的不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孩子并不只需要父母供应物质上的一切,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周围人的鼓励,而爸爸妈妈的鼓励更是孩子最在意的。我喜欢夸孩子,冬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是我夸奖他的理由。而每一次夸奖又都成为儿子前进的动力。

记得冬冬很小的时候,我就在家里的墙上给他自制了一个光荣榜,写上他的名字,然后剪了很多小红花,冬冬每做一件好事,每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我都会给他贴上一朵。儿子对红花的数量很在意,于是整天都想努力进步,干什么都很积极。一个光荣榜,几朵小红花就能鼓励一个孩子天天向上,努力进取。长期坚持下来,孩子必定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做一切事情。

表扬与鼓励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灵丹妙药,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父母能注意到孩子的点滴进步,适时夸奖肯定,孩子就会乐此不疲,继续努力。爸爸妈妈的微笑赞许,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虽然是错误的,但动机是好的,我们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否定,应该是肯定正确的方面,引导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让他接受教训并迅速想办法改正。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其实当我们鼓励孩子经过努力达到新的目标时,就是在培养他们从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正确的人生之路。

小学一二年级时,冬冬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处于第一二十名的位置上,有时候回到家里就很不高兴。其实成绩也就差那么几分。我告诉他:低年级孩子学的知识少,成绩差几分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很聪明好学,在学校能专心致志地注意听讲,放学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中仔细答题就一定会有好成绩。妈妈绝对相信你的学习是最好的,而且你喜欢读书,课外学习能力强,肯定是越到高年级学习越好。孩子听到我的鼓励就很高兴,学习更有劲儿了。

到了初中二年级以后,冬冬已经是个很自信的孩子了。中考报志愿时只报了一所学校———省实验中学。问他为什么不再报一所低一点的重点高中,他却说从没有想过考不上省实验中学。我当时还想,这孩子是不是自信得过头了?

即使孩子长大了,也还需要父母的夸奖和鼓励。儿子在英国读研时,发来了一篇文章,我觉得写得不错,就好好表扬了他。记得我鼓励了他以后,他来信写道:“母亲:看到您的信,我很高兴。父母的肯定,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鼓励。”

你看,母亲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有多么重要。切记:一定要适当夸奖你的孩子。

好孩子都是父母夸出来的,这句话非常正确,只要父母好好掌握夸奖的度,就能让孩子永远自信满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