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豆豆5个月了,又长大了一点,从一个只会吃吃睡睡的小猪头逐渐变成要找乐子的小宝宝了。什么乐子呢?吃手,舔东西,总之就是干点吃喝以外的闲事儿。

这个变化源于他躯体能力的发展,从只能躺着等吃喝,身体不能自主运动,到四肢会动弹,头能抬起来,宝宝一天一天在进步。现在,他已经能把小手准确塞进嘴里了。

豆子很享受吃手,但是控制不了分寸,他不会啃单个的手指头,吃手的时候是把整个拳头塞进嘴里,而且舔一舔还不过瘾,要拼命往喉咙里面塞,塞到自己都要呕吐了还不住手,我们觉得他很有闷墩儿的潜质。

原来,小小的嘴巴在宝宝的世界里如此重要,它不仅满足宝宝吃奶、喝水的生理需要,还带给他无限的快乐。我打量着豆豆的嘴巴,这是一张漂亮的小嘴,清晰的唇线,微微撅起的弧度,哦,我也觉得好满足。

心理师爸爸的分析:宝宝正在口欲期

吃可以满足最原始的欲望。嘴巴的功能不光是吃,还是情感建立的一个联系工具。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同时,宝宝用嘴巴来满足心理需要。

用嘴巴来建立关系

婴儿在生命初期需要经历几个时期: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俄狄浦斯期等等。很显然,精神分析理论是建立在长期研究基础上的科学,这理论在豆子身上再一次被验证。

出生开始到一岁以内,宝宝确实是用嘴来完成很多事情的,特别是头几个月更明显。不要以为婴儿不懂快乐,婴儿的快乐体验很多时候上来自嘴巴的满足。

豆子和这个世界、和照料者需要建立一个关系,而这关系起初是豆子通过吸吮妈妈的奶头开始建立的。这有点像当初在妈妈的子宫里,建立关系是通过脐带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象脐带,一根看不见的脐带。这关系通过情感上的满足与挫折来体验对方,然后去区分关系的好坏。

豆子需要直接的体验,他还没有能力去感受太多的复杂的关系方式,因此他用嘴,嘴巴连着他的心。

最有意思的是,一旦两个恋人建立关系,表达爱慕的方式也很像婴儿,用嘴巴表达。这是婴儿期的延续,所以说恋爱中的人很幼稚,实际上是一种退行状态,退到了婴儿时期。恋爱很大程度上是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只是发展到后来,成年人会以更多的方式来表达和交流,比如身体的结合、抚摩、语言等等。

用嘴巴来处理情绪

豆子的情绪表达也都在嘴上。比如,一个人的时候有点焦虑,豆子会用吸吮奶嘴或者手指来缓解,这是豆子自我功能发展的第一步,自己满足自己。伤感的时候,通过吸吮奶嘴而感觉到安全与放松,情绪也慢慢缓解下来。

豆子会通过嘴巴来表达爱。从小,他就被很多人亲吻。等他大一点,他要表示对一个人的喜欢,就会把那个人亲得满脸口水,然后咧着只有几颗牙齿的嘴巴开怀大笑。

嘴巴,太重要了。

我遇见过一些因为不能控制自己饮食而来求助的求助者。分析后,最终的原因就是用吃来缓解无意识的焦虑和恐惧感,而大凡用这样的方式去控制焦虑的人,婴儿时期都曾经在嘴巴满足的问题上出现挫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吸烟,吸烟的人分两种,一种是在婴儿期过度被满足的,也就是嘴巴满足的方式没有被其他方式替代,比如,吃奶吃到2岁以上者;还有一类就是没有被满足的,比如没有机会吸吮奶头,这叫缺失。这两类人吸烟的比例会很高。

许多人,包括我本人有无意识咬手指的习惯。当我思考问题时、紧张时、又或者是看恐怖片内心恐惧的时候,都会出现啃手指的行为。这可能会被人认为不雅观,但我自己无所谓。不过我分析过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我婴儿期被强制断奶有关系,那时候又没有安慰奶嘴,吃手指的愿望被阻止后,给我留下了后遗症。

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度,假如过度,会引起一些问题。吃撑了会引起对食物的反感;同样,缺失以后会一直念念不忘,总会想尽办法去完成未满足的过程。心理健康,就是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做不合时宜的事情,总会有点怪异。一个成年人表现出太多幼稚,与一个3岁孩子表现出小大人的状态,都会让人担心。

满足宝宝的嘴巴

有一些妈妈对孩子吃手指的问题很在意,认为那是不好的表现。其实这大可不必,你可以放轻松一点来看待这个现象。宝宝总是对自己的手指充满兴趣的,总是要吮吸手指的。这是一个里程碑似的行为,它代表着宝宝开始去满足自己,并尝试自己处理情绪。

许多妈妈会就宝宝吃手指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试图阻止宝宝发生这样的行为,我在这里就要当一回导师了,让你的宝宝吃手指吧,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假如你的宝宝连手都没有吃过,那他总会在将来的日子里发生类似的行为。你看见一个18岁的孩子还吃手指的吗?如果有,那是因为他曾经缺失这个过程。宝宝吃手指,说明他焦虑,他在自我解决呢。很多的焦虑是针对未来的,宝宝要接触太多新的东西,他应付的时候自然会焦虑。

假如有些孩子在4、5岁的时候还在吃手指,那父母就要检点一下自己了。孩子这样的行为一定是你们造成的。不要一味的去纠正,而要好好观察一下,这孩子在表达什么。

豆子在各种新奇的事物那里获得经验,眼睛不够用,那自然就是嘴巴了。嘴巴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祖宗就说过,民以食为天。天是什么,天就是所有一切的综合,是规律。懂得用嘴巴去享受的人,相对来说幸福指数比较高。很多人情绪发生问题,直接表现就是食不甘味。

总体来说,用嘴巴探索世界是宝宝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抚养者能做的就是让宝宝完成这个阶段,并逐渐过渡到下一个阶段。父母能做的不是阻止,而是满足。注意保持玩具、手指的清洁,当然,这首先需要父母们接受嘴巴需要满足的观点。

对于宝宝来说,情绪和情感基本都是用嘴巴表达的。请尊重宝宝,尊重他表达自己的方式和途径。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去判断宝宝,更不要去因为自己麻烦而阻止他们的“嘴巴程序”,这都会给宝宝带去创伤体验,会让你的宝宝很敏感。

结论:要想养育好宝宝,必须先懂得宝宝的成长过程及特征。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宝宝入园前需要做好的心理准备


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这时候的孩子本来并没有对幼儿园产生担心情绪,但家长的暗示反而会让孩子出现担心的情绪。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在心理上误导孩子。孩子的心理准备可从两个方面来做。

一是通过语言描述解决孩子内心焦虑。宝宝3岁了,已经可以理解很多成人的语言。因此,成人可以先用描述的方式平静随意地跟宝宝谈论幼儿园,告诉宝宝:宝宝就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老师的样子是什么样的;还有一些其他的老师,他们长得什么样,穿什么样的衣服,妈妈去看的时候,他们正在和小朋友做什么事;老师是怎么说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样吃饭的,怎样睡觉的;有一个小朋友想上卫生间了,他是怎样做的……

家长讲这些事的时候,就像讲一个童话故事,最好讲得非常有幽默感,逗孩子发笑,这样孩子就会要求家长一遍遍地讲。讲过几遍后,家长就可以拿出幼儿园的图片或宣传册页,指着上面的图画给孩子讲幼儿园的故事,指出园长的名字、每一个老师的名字,告诉孩子园长是做什么事的,幼儿园里有什么活动,还可以找一些关于宝宝上幼儿园的故事书讲给孩子听。

二是带孩子做初步的体验。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已经分享了许多关于幼儿园的故事,也刺激了孩子对幼儿园的注意,接下来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用过家家的形式来体验入园了。

先是妈妈扮演老师,让孩子扮演小朋友,从早上入园开始一直演到放学回家,将幼儿园可能遇到的事都编到过家家的程序中。玩过几遍后,再让孩子扮演老师,妈妈扮演小朋友。之后就可以带孩子去实地参观了。要尽量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参观幼儿园的生活,使孩子将和妈妈玩游戏的经验与真实的幼儿园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对幼儿园的认识,排除陌生感。

切记不要只用滑梯、蹦床等活动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误以为幼儿园是一个像游乐园一样的场所,玩过了就可以回家,避免孩子入园后发现幼儿园并不是当初体验的那样而造成失望情绪。

入园以前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做好以上准备,孩子入园后就不会感觉到过于恐惧和焦虑。

如何让宝宝学会延迟满足


关键期理论由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提出,并以此获得诺贝尔奖。今天,关键期理论已经成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依据。关键期早教强调,在儿童对动作、语言、认知、社会性等6大领域里某项能力获得特别敏感的时期,给他适时、恰当的培养,从而使其更容易地获得这些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宝宝说

我是个急性子,我要喝奶了,说喝就要喝,冲奶的时间都不能等;看上什么玩具了,我马上就得要……

妈妈很爱我。她什么要求都满足我。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哭是我的一大法宝。要什么就哭,有什么不满意也哭。只要我一哭,妈妈就紧赶慢赶地来啦,我想要的就都有了……

妈妈说

我很爱我的宝宝。孩子一上学就要开始受累了,所以我要在这之前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无论他要求什么,我总是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我怕听到他哭。他一哭我的心就颤。

但最近我发现,宝宝的性格怎么越来越急躁,越来越娇惯,没有一点耐心。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不达目的不罢休。唉……

专家说

其实,妈妈不应该无限制地满足宝宝的要求,应该学会对宝宝说“再等一会儿”。要让他学会,为了一个更长远、更有价值的目标,他应该放弃眼前的小满足、小愿望。要让他学会“延迟满足”。这样,他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1—1.5岁的宝宝,开始进入了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要对他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培养了。

什么是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幼儿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不仅是幼儿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儿童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因素,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

延迟满足能力对宝宝未来的意义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更能抵制住即刻满足的诱惑,而实现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

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在未来发展倾向上则缺乏上述品质,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贪睡懒觉不起床等;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也相对较多;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退缩、固执,优柔寡断;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怎样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1)教孩子学会“等待”

对于孩子的一些要求,父母可以迟一会儿满足他,不要害怕孩子反应激烈。这实际上是孩子和父母进行心理较量的必经阶段。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也能扛得住,并接受等待。1岁左右的宝宝可能还不明白“等”的含义,家长可以将之具象化,比如对他说“奶在冲,等会儿再喝”,“等把饭吃完,再玩玩具”,等等。

2)教孩子学会“善解人意”

要让孩子慢慢懂得,还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从而学会善解人意,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比如,孩子要求和妈妈一起玩游戏,此时妈妈可以和他商量:“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做,等做完了再陪你玩。好吗?”如果方便,你可以让孩子在一旁看着你做事。

3)把对孩子的奖励积累起来

孩子需要鼓励,需要奖励,这会增强他做事的兴趣和信心。但奖励也是有技巧的。比如,可以给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用贴贴纸或红星的方法,积累奖励,积累到一定数量,就给他最想要的一个大的满足。这样习惯了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才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将来也才能抵挡得住眼前小利的诱惑,实现更长远而更有价值的目标。

4)从易到难

培养延迟满足能力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承受能力。对1岁多的宝宝来说,让他学会等待和忍耐,不妨从一分钟开始。时间上要从短到长,难度上从易到难,一点点增加。

5)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善于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如果父母严于律己、善于克制,他对孩子的要求会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宝宝需要学习的生活技能


很多妈妈太喜爱自己的孩子,以至于到溺爱的程度;吃饭、穿衣、如厕等等生活技能均要代劳或者帮助,有的孩子到了上小学还不会基本这些的生活技能!如果您是这样的妈妈,你该想想你能帮孩子走多久?

1、拿杯子喝水

交给孩子塑胶或压克力的杯子,让孩子自己学习拿住杯子喝水。

2、走路

孩子扶着东西移步、独自站立到迈出步伐走路,代表着他的世界理加扩大且丰富了。所以宝宝学会走路后,每次出门尽量让他自己走路,避免抱或是坐手推车。上下楼梯也尽量让他自己爬。

3、自己吃饭

对孩子而言,自己吃饭不仅仅是吃而已,还是一件新奇、好玩的事。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弄脏地板,衣服而自己喂孩子吃饭,剥夺了孩子练习的机会;其实让孩子学会自己喂食,比桌椅、地面整齐清洁要来得重要,父母可在地面、桌上铺些纸或布,减少清理的麻烦,也可在他身边,抓住宝宝的手引导他练习。

4、自己洗手

你可以给孩子示范你洗手的过程,让孩子学习并加以联系。

5、如厕训练

平时可安排孩子坐在马桶上几分钟,让他习惯坐马桶这件事,提醒孩子要大小便时要告诉父母。刚开始孩子表示要大小便时,多半都已来不及了,对孩子的失误,切勿责骂、处罚;当孩子学会上厕所动作时,给他肯定、鼓励,让孩子感觉上厕所是件愉快的事情。

6、穿脱衣服、鞋子

孩子到了二岁左右,喜欢自己穿脱衣服、鞋子,为孩子准备容易穿脱的衣和鞋,如扣子简单的上衣、有松紧带的裤子或裙子、粘贴式的鞋子等,并教导孩子简单的步骤。

7、刷牙

可从带宝宝一起购买牙刷开始。平时舆洗用品应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刚开始大人可抓住孩子的手教导,上列牙齿由上往下的方向,下列牙齿由下往上,里外都一样。接着漱口,然后以毛巾擦干、完成动作,并将用具归放到原位。

8、折叠衣服

收下来的衣服可以让孩子一起帮忙折叠。孩子折好的衣服,放在抽屉后,别忘了称赞他,孩子将会越做越好。

9、收拾玩具

平时可在家中――固定地方,放玩具的置物箱或适当置物处,作为玩具的家。当孩子玩好玩具时,刚开始可牵引着孩子至玩具存放处,告诉孩子“玩具要回家”了,让孩子将玩具放回玩具的家中,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当孩子完成后,记得给以正面以及肯定的鼓励。

10、以语言表达

孩子还小时,会用拉、抱、指或发出其他声音的方式表达需求,到了一岁以后,父母应鼓励孩子多用语言表达需求,提供练习说话的机会。父母可示范说出完整的句子,当孩子能以语文表达需求,而父母也给以适切的互动时,孩子的哭闹次数就会随之减少。当然,适度给以鼓励,仍是必要的。

宝宝需要足够的破坏空间


1岁以下的宝宝年龄小,身体刚刚开始发育,语言表达能力也很欠缺。因此,很多初为父母的家长在教育这一年龄段的宝宝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记者在朝阳区安慧里小区公园随机采访了几位带宝宝的父母,请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早教方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了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专家李忠忱教授对症下药为家长们答疑释惑。

案例

朴女士的孩子现在6个月,是个胖嘟嘟的男孩。采访时孩子正在婴儿车里睡觉。

孩子3个月大时,朴女士就给他放《三字经》的录音,还有钢琴曲。她家的宝宝最爱听舒缓抒情的曲子,只是一听快节奏的笛子之类的音乐,就会表现得很烦躁。朴女士在每天下午宝宝心情不好时放给他听,宝宝最喜欢一边别人给他洗澡一边听舒缓的曲子。另外,朴女士每天跟宝宝一起做“亲子操”,一边有节奏地轻轻地抻宝宝的胳膊、腿等关节,一边逗他开心。

朴女士反映宝宝爱看电视屏幕,只要开电视他就死死地盯着不放,电视里有人笑他也跟着笑,电视里有人哭也会把他吓一跳,孩子对鲜艳的颜色很感兴趣。

朴女士还告诉记者,宝宝喜欢抓东西,经常抓过纸来撕,只要宝宝玩得高兴,不把纸塞进嘴里,她一般不会阻止;宝宝还特别钟爱吃手,尤其饿时吃得最厉害,她也不会阻止,只是勤给宝宝洗手。

专家点评:婴儿在3个月时就给他放《三字经》,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音乐有助于稳定孩子的情绪,只要孩子喜欢可以给他听;“亲子操”利于婴儿骨骼肌肉的生长,但要注意力度的掌握;婴儿撕纸、看电视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吃手的问题需耐心疏导。

专家支招

给宝宝以足够的“破坏空间”

李教授提醒宝宝的父母们“撕纸”行为几乎是每个婴儿都会有的,家长不必在意。因为对于婴儿来说撕纸时破坏物体所产生的“咔嚓咔嚓”的声音是十分具有诱惑力的,而且撕纸等活动是婴儿在尝试体验改变物体形状的快感,婴儿正是通过这样的行为来感受外界物体属性的。因此,家长不仅不应阻止,反而应该给婴儿各种材质、各种颜色的纸撕,但要慢慢告诉婴儿像书之类的不能撕,更不能把纸塞进嘴里。

让宝宝看电视感受五颜六色

电视屏幕的影像不停跳动变化,而且五颜六色,声画俱全,婴儿很喜欢。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他们会形成对颜色的认知,所以孩子爱看就让他看,只是要注意尽量选择动画片等适合孩子观看的内容,还要注意和电视屏幕保持一定的距离,音量不要太大,免得孩子受惊吓,时间每次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为宜。

宝宝吃手要耐心疏导

李教授指出,婴幼儿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一旦固定化了纠正起来很困难。一般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3个月,如果要巩固这个习惯还得3个月,因此纠正时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

李教授说,其实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基本都会有吃手的习惯。因为宝宝对吸吮有一种天生的需要,如果吸吮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寻找到一种最便捷的替代和自我安慰的途径——吮吸手指。这是孩子自娱自乐的行为,也有可能是孩子饿了或无聊了,用吃手来表达。如果想纠正,不要硬性责骂强迫孩子禁止吃手,家长语言、动作要轻柔,以关爱鼓励为主,多给宝宝肌肤相亲,宝宝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方法可以是多给宝宝念儿歌,多和宝宝说话,让他多动嘴或给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把他的手占住,尤其要把玩具放在孩子最习惯吃的那只手上。这样分散他的注意力,慢慢他就会改掉吃手的习惯。

来自:京华时报

挎宝宝需要家长注意那些


然而,有些父母并没有理解赏识的真正内涵,盲目赏识不仅不能让孩子从中获益,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内容来帮助家长解决这些问题。

误区1:不切实际地夸赞

典型状态描述:

看到宁宁的画,妈妈脱口而出:“宁宁画得真好!我家宁宁最棒了!”听了妈妈的夸奖,5岁的宁宁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不屑地说:“你就会说‘最棒’了,还有没有新鲜点的。”

宁宁妈非常认可赏识教育的观念,所以,时常把“你真棒!”挂在嘴边。在儿子3岁前,自己的“赏识”似乎还能激发起儿子的热情,可是,随着儿子年龄不断增长,他对妈妈的夸奖越来越不屑了。

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它给孩子的成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不容小觑——

1.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降低。

2.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孩子一旦意识到自己没有父母夸奖的那么好,他就会开始怀疑别人对他的评价,觉得大家都在骗他,他的自我价值感反而会因此降低,进而变得很自卑。到了那时,不管父母怎么鼓励他,他都很难自信地面对外面的世界。幼儿早教网

3. 孩子变得自大、自负。有些孩子可能会把父母的“夸赞”当作自己的保护层,他们宁肯相信这些有利于自己的评价而在无意识中屏蔽外界信息,从而变得目空一切。

误区2:“你比他们都强!”

典型状态描述:

小区里,小美正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比赛唱歌。小美活泼可爱,能唱会跳,不时得到一旁叔叔阿姨的赞美。小美妈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她美滋滋地把小美拉到自己身边,悄悄地说:“乖女儿,太棒了!你比她们都强!”听了妈妈的话,小美“翘起了小尾巴”,开始对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指指点点。早期教育

小美聪明活泼,善于表现。小美妈妈也从不吝惜对女儿的赞赏:“你比别的孩子都做得好!真给妈妈争脸。”然而,小美不但没有因妈妈的赏识而更优秀,反而变得非常爱和别人比较,嫉妒心强。一旦发现其他小朋友比自己做得好就会气得鼓鼓的。

误区3:一俊遮百丑

典型状态描述:

6岁的齐齐因为抢了小伙伴的弹弓被对方家长告状告上了门。自以为犯了错的齐齐灰溜溜地躲在角落里。“她凭什么没鼻子没脸地数落我儿子啊。”等对方家长走后,齐齐妈生气地说。“我儿子最聪明了,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也数一数二。齐齐是最棒的。”齐齐妈摸着儿子的头鼓励道。听了妈妈的赞赏,齐齐一下子有了底气:“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学习比他好,他比得了吗?”类似的事件发生了不止一次。

齐齐妈推崇赏识教育,再加上齐齐学习成绩好,在妈妈眼里,齐齐所做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可是,在妈妈的赏识下成长起来的齐齐在学校却经常受同学排挤。早期教育

如何真正赏识孩子

赏识是父母发自内心对孩子的欣赏,这种欣赏不仅可以通过夸赞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可以在不经意间,通过表情、肢体动作流露出来。而这些微妙的信息,孩子都可以敏锐地捕捉到。所以,真正的赏识教育,父母需从自身的修心开始,由内而外的赏识,才能够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打破头脑中的条条框框

如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我”一样,所有的父母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孩子”的形象。但是,现实中,你的孩子可能并不是你理想中的样子。所以,真正的赏识教育首先需要父母不要用头脑中的条条框框作为尺子去衡量孩子,而应尊重孩子,从现实出发。

强化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他身上一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强化,让孩子的优点在你的欣赏和赞美中发扬光大。

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每个孩子的智力水平相差并不会很多,只不过有的人在这方面更擅长一些,有的人在那方面更擅长一些。而这些先天的因素是孩子所无法把控的。而一个人最终能否发展得好,重要的在于努力。所以,父母应该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幼儿教育

有了进步要及时鼓励

父母不要泛泛夸奖孩子做得好,最好能够发现孩子这一次比上一次好在哪里,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动力和热情,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并且,鼓励孩子要趁热打铁,及时夸奖,以免孩子因没有得到及时鼓励而失望,从而大大削弱赏识效果。

通过别人之口赏识孩子

别人的评价是孩子确立自信的一个外在标准。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借别人之口,确立孩子的自我意向。

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孩子犯错不可避免,他们就是在不断犯错、纠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善于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批评打骂更有作用。

本网站小编总结 :对于上面所提到的一些方法,家长还是应该要采取怎样的教育方法呢,能为家长教育孩子帮到家长当然是最好的了,但愿家长可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熟练的使用上面一些合适的方法。

没有原则的父母,才会总是满足孩子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几乎每天都包围在孩子提要求的声音里:

“让我再看一个小时电视吧”

“我要吃冰激凌”

“我就要现在出去玩嘛”

类似这样“得寸进尺”,“无穷无尽”的要求常常让很多父母不知如何是好。你满足一个,后面又会有好几个等着你。

然而现实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总是满足孩子各种要求。

不以为然型

如今家庭条件越来越好,而孩子只有宝贝一两个,父母乐意满足孩子各种要求,觉得不能亏着孩子,孩子开心当父母的也看着高兴。

甚至还有一些条件跟不上的家庭,哪怕倾其所有也愿意满足孩子,博孩子欢心。正如前段时间引发广泛讨论的“全民富二代”的病态现象。

心理补偿型

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或是与孩子聚少离多,对孩子照料不足,心中有愧疚、亏欠感,便以物质满足孩子的方式,作为对孩子的“补偿”,得到内心的宽慰。

手足无措型

一些父母缺少经验,没有自己的教育原则,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不知道哪些可以满足,哪些是要拒绝,哪些可以延迟满足,就干脆都满足。

其实,不分时间,不顾孩子的长远发展,一味全盘满足孩子要求,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

孩子会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贪心、自私,生活、学习习惯差、缺乏自律能力,最终表现为情商能力不足。

变形记里某一期的主人公,跟爸爸关系很差。一天晚上打电话让爸爸给他买最新的iphone回来,并声称“不买回来就死外面”,由于时间太晚爸爸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买回来,结果一回家就被这个儿子拳打脚踢,满嘴脏话。

还有社会上的啃老族现象,大学生毕业了还不愿意工作,依然索求无度,让父母供养着自己。

这些让人痛心疾首的例子,无不体现着毫无原则满足孩子要求对孩子身心的毒害。

想要孩子获得长久的幸福,父母就要对孩子的欲望有所节制。

1.尊重孩子,凡事平等交流

不要一味满足孩子所有要求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孩子的某些要求或许不合时宜、或许有点过多、也有违反家中规矩的,但是是可以理解的,想多吃点冷饮,多看会电视,偶尔想偷个懒,都是人之常情,大人也有想放纵的时候。

关键在于父母的态度,不要像针尖对麦芒似地严辞拒绝,或是狠狠教训一顿,孩子感觉自己得不到理解,对这种拒绝方式十分不满,就喜欢用撒泼打滚、无理取闹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且孩子下一次根本不敢来征求父母的意见,需求被压抑,或是偷偷去做根本不让父母知道。

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这些需要,并采用温和的态度与他商量。孩子其实并不贪婪,很好协商,并且能够体谅别人。

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心理需求被认同,哪怕被拒绝了,也是感觉舒服的,并且比较容易接受这个结果。

2.适当满足,适当拒绝

成语“欲壑难平”,说的是如果纵容欲望,欲望将是无止境的。

无节制的孩子,吃喝玩乐只要说一声,随时都可以得到,没有计划性,也不需要为此付出努力,那么在孩子的世界里,这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提的要求只会越来越多

既不会因为得到而珍惜,更不会因此而感恩。

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要选择性满足,对于不恰当的要求坚定拒绝。不要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或是撒娇卖萌而轻易妥协。

有原则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懂得控制欲望的自律型孩子。

拒绝的方式很重要,态度温和而坚定,在尊重孩子、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拒绝孩子,更利于孩子接受,以后想提出什么要求时,敢于并乐于征询父母的意见,积极与父母商量。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3.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美国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通过跟踪这些孩子整整20年,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能够克制欲望的学生,学习成绩要比那些受不了糖果诱惑的的学生好很多;参加工作后,他们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人没有耐心不仅事业上难以成功,就是平时处理日常生活也会出现许多问题。由此可见,具备忍耐力,能够等待,可以帮助人们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成功。

家长要让孩子在期待中实现愿望,学会在等待中体验这既煎熬又幸福的过程。

比如孩子爱看电视,不要让孩子一直看好几个小时,而是规定每天只能看两集动画,让孩子期待每天的动画片时间;比如孩子喜欢吃冰淇淋,不要无限量供应,每天给孩子一支到两支,让他对美味有所期盼。

习惯了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才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或暂时被拒绝而“大动干戈”,将来也能学会面对诱惑,有自控力。

4.教孩子学会感恩

普通条件的家庭里,父母越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越容易没出息,觉得啃老是理所当然,也越是虚荣自私。这些隐患多数都是家里从小就埋下的。

不少父母不遗余力地爱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给孩子他们能给的一切,但他们的付出不仅没有换来孩子的满心感激,孩子还总觉得自己不幸福。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

学会感恩,孩子才能明确责任与担当,体味真情、感受幸福。

家长要引导孩子参与到感恩的行动中来,从最基本的待人接物中互道感谢,到帮妈妈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帮爸爸捶捶肩膀,日常的小事中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此外,一个人是否有感恩之心,与他所处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父母也要做好榜样,尊老敬老,善待身边的人和事,对生活、对亲人朋友常怀感恩之心。

中国有句古话说“惯子如杀子”,当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想事无巨细都帮孩子承担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给他们的成长制造阻碍,忽视了他成长所需要的磨练和对欲望的选择、克制。

一个不曾被拒绝的孩子长大后是经不住挫折考验的,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要学会理智满足、适当拒绝,不要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宝宝需要家人稳定的照料


心理师爸爸的分析:宝宝需要稳定的照料

宝宝学会了向不同的人要不同的东西。这是条件反射性的行为,也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最基本的二元关系开始有了雏形。此时,主要照料者稳定的性格表现,和照料者本身的稳定,家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都很重要。

他只是在寻求满足

豆子的成长总是可以给家人带来非常多的欢乐,也带去很多的焦虑感。这或者就是自然规律,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正面,也有消极的负面,负面总让人不愿意接受。人就是趋利避害的,这是天性。

我们总是追求快乐,总是希望痛苦失落永远不要发生。而在宝宝的成长中,大人的挫折和无力感时有发生,特别是控制感很强的照料者。有些家庭中,宝宝先叫爸爸还是妈妈,都会让爸爸妈妈有不同的体验。这完全是大人之间的竞争所造成的,问题不在宝宝身上,在大人的心里。

豆子目前所处的阶段基本是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很多的表现都是条件反射式的,几乎没有通过意识的思考,当然也不需要任何逻辑。妈妈带给豆子的体验是在饿的时候提供食物,在郁闷的时候给自己温暖的怀抱,在感觉恐惧的时候给予自己保护,而在这个过程中,豆子听到那个人的称呼叫“妈妈”,这直接就形成条件反射,好比是“巴浦洛夫的实验狗”,一听铃声就分泌唾液。不同的是,豆子演绎的程序正好相反,一饿,就会叫出“妈妈”两个词。

从这一点来说,情绪和体验直接影响到豆子嘴上和行为上的表达。其他的称呼,或者豆子见到其他人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了。不过,这些外在影像直接影响到豆子的内在影像,这里有个心理学名词“内投”。通过建立稳定的、持续的互动,慢慢形成了豆子对每个人的固定影像,也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情感。

这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假如妈妈给豆子的体验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那会怎样呢?那样,豆子也就会很矛盾,成为一个内心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的人,性格形成的起点就在这里开始的。

妈妈的表现要稳定

爱是什么体会呢?爱就是被满足。恨呢?那就是不被满足的挫折体验。更准确地说,恨的原型是无力感,因为无力,所以就要用愤怒去抵消。而任何一个妈妈都不可能做到及时的、完全地满足自己的宝宝,这时候宝宝的内心体验会分成两种:满足的和挫折的。而这两种体验分别对应两种“妈妈”形象,那就是“好妈妈”和“坏妈妈”。对“好妈妈”,宝宝自然是爱的;对“坏妈妈”宝宝是恨的。但是妈妈只有一个,宝宝该怎么办呢?那就要看妈妈的了。如果妈妈的表现是稳定的,即宝宝饿了,提供给食物;宝宝因要求没被满足拒绝时,给于安慰和拥抱。慢慢地宝宝才知道,哦,原来妈妈就是这样的。宝宝的内心就开始了自我整合,将两个妈妈整合成一个妈妈的形象,虽然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

但很多妈妈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是分裂的,宝宝高兴的时候,妈妈很开心,把宝宝当心肝;一旦宝宝不舒服,或者对妈妈未能提供的满足感到失望或愤怒而哭泣时,妈妈就自然认为宝宝不听话,开始冷落宝宝或者对宝宝产生攻击性的行为。这时候,宝宝关于“好妈妈、坏妈妈”的体验被证实了,就会产生一方面更依赖妈妈以免失去妈妈的爱,同时又怨恨妈妈的情绪,内心充满矛盾。

更有甚者,有的妈妈在婴幼儿闹得厉害,实在没办法时,,忍不住把宝宝扔在一边。这对宝宝来说是灭顶之灾,他的情感受到很深的伤害,对妈妈的情感也就固定在矛盾中。

所以,什么样的妈妈,带出一个什么样的宝宝。焦虑的妈妈带出来的是焦虑的宝宝。重要照料者的性格稳定对于宝宝的性格发育来说,至关重要,是关键性格形成的稳定根基。

另外,日常的照料者太多,也会给宝宝带去不适应感,当然安全感也就会相对缺乏。如今很多家庭在宝宝年幼时,时而由爷爷奶奶照料,时而由外公外婆照料,有些家庭则不频频更换保姆,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我一直主张妈妈带宝宝要带到三岁,假如条件所限,也尽量带两年,就是考虑到宝宝与妈妈之间关系的稳定,可以给宝宝的一生带去稳定的感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宝宝生命初期,特别是三岁以内,是性格形成的基础期。把宝宝的性格形容为大厦的话,三岁之内就是打基础和做框架的时候,过了三岁,性格结构基本形成,后面大概就是装修的工作了。假如一个大厦的基础和框架出了问题,外表装修得在华丽,也是危险的。

心理健康程度可以按等级来分:健康状态(完全意义上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偶然的情绪问题)、心理障碍状态(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状态(人格障碍,适应不良),严重精神疾病(精神病,精神分裂等)。而性格结构出现问题,基本就上心理疾病状态。

家庭的结构要稳定

豆子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没有过多的创伤体验,也没有过度的恐惧体验,重要的照料者相对稳定,这对他的性格形成是有利的。因此,豆子很焦虑地哭的时候不多,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多的。也难怪他长得比较皮实,这里有基因的问题,也有成长环境的问题。

之所以豆子在不同的情形下找不同的人,其实就好比是我们吃饭找饭馆,娱乐找KTV,生病找医院一般,这可以是认知的开始。当然,这很难界定。

成人有时候会因为这些而疑惑,把豆子的表现和自我评价关联起来,那是在以己度人。不过,如果成人因为宝宝的表现引发家庭中的问题,那么可以说这个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生病”的家庭,家庭功能和家庭结构可能原本就存在问题,不必拿孩子说事情。遗憾的是,很多家庭恰恰会拿孩子说事情。这样的家庭中的人,需要好好检讨。要不然,家庭中隐藏着的问题,一定会在孩子的身上表现出来。

有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叫“家庭治疗”。所谓家庭治疗,其理论基础就是,家庭成员中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一定与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功能有关系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尤其如此。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把家庭的结构重新调整,家庭成员内部人与人的关系进行调整,让家庭中所有人在自己的角色上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让整个家庭的功能能顺利发展和发挥,那么,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就相应改善了。

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只要是宝宝重要的照料者,这些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直接影响宝宝内心的和谐。如今许多家庭中婆媳冲突不断,实在令人忧虑。要消弭这些冲突,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要想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很多人都懂,但做起来并不易。

总之,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相当重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