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孩子的物质需求,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忽略宝宝的精神需求,比起优越的物质条件,父母的爱是宝宝成长最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一、爱的需要

到底什么是爱呢?《圣经》说,爱是容忍、慈祥、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动怒、凡事包容,凡是相信,凡是盼望……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最需要的爱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被遗弃与遗忘。对孩子来说,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这种无条件的爱会使人感受到很深的“安全感”。人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稳定、自在的感觉就会油然产生,这样,人才能勇敢地冒险,不怕艰苦。这种爱的需要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要。

二、被聆听、被了解的需要

孩子在小时侯,通过父母的爱抚、拥抱、摇动等亲昵举动,很容易体会到被爱。但在长大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有了自己的朋友与世界,有了自己的喜好与语言。这时候嘘寒问暖,也能使他们知道父母爱他们。但是能让他们“体会”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需要聆听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纳。青少年尤其需要被聆听、被了解,因为他们受到许多压力,但却无处表达、申述;另一方面,由于内分泌的影响,孩子的情绪相当不稳定,若父母能了解他们,一定对他们很有帮助。

三、独立自主的需要

一个人的一生有两个性格独立发展期,一个是在两岁时,一个是在十二三岁时。这两个时期的发展如果受到阻碍,则会影响到一生。当然这两个时期对父母、对子女都是最困难的时期,孩子要开始走出父母的安全保证,向外独立去探索,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父母开始体会到孩子渐渐远离自己,也会感到不适应。这个时候父母要有更大的耐心与雅量,要允许他们尝试走出家庭与依赖的小世界,并能随时给予他们关怀、支持与鼓励。这个独立自主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在这两个阶段没有受到鼓励与支持,他的自我感就会发生混淆、困难甚至薄弱的现象。当他长大之后,就会有做决定的困难,很难信赖自己与别人,常常要依别人的意见看法来行事,自己很怕有独立不同的看法。显然,如果真是这样,其内心的冲突会影响到他与外界的来往。

四、成就的需要

每个人都需要“成就”一些事情,自信心、自尊心才会由此建立起来。小孩子尤其需要被鼓励与引导,自己独立地完成某些事情。这个成就的需求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有关的心理学理论上,三岁到六岁这个阶段是培养一个人成就、自信的关键时期。做父母的如何能满足孩子的这个需要呢?其实也不难,就是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一些事情,不要因为怕他们会失败而代替他们给予太多的指导,“放心”是很重要的方法。

五、游乐的需要

每个人都需要游乐,听音乐、玩游戏、骑马、聊天等,这些都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知识轻松自在而已。现在的许多孩子弹琴、下棋、游泳等都成了功利性的目的,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严重阻碍了孩子们的心情放松和得到平衡的发展。一个再成功的人,如果没有休闲的时间放松自己,活起来就像一盘失了味的菜,不只是生活没有意义,心理也会出如自私、没有同情心、古板等倾向,甚至成为有暴力倾向的人。

身为父母,如果过分严厉或是追求完美,往往会忽略与阻碍孩子这方面的需要,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孩子的这几个需要的界线不是分割得非常清楚,她们贯穿在孩子日常生活之中,是孩子成长的几种重要“维生素”,缺一不可。

相关知识

满足宝宝好奇心的5种方式


从一出生开始,宝宝就具备了旺盛的好奇心。随着环境的改变和年龄的增长,宝宝的好奇心也与日俱增。好奇心能帮助宝宝拥有主动学习的动机,但很多家长在不经意就将宝宝的创意表现抹杀在萌芽状态。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方式都可以建立并满足宝宝旺盛的好奇心,就看父母如何善加利用了。

1.亲子共同学习

在成长的过程中,宝宝难免会遇到许多状况和问题。家长总是为宝宝做得太多,急切地想给宝宝正确的解答,却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宝宝也需要从中学习思考和判断,也需要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宝宝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是培养好奇心的最佳方式。”当宝宝兴致勃勃地开始提问时,请先别着急告诉宝宝答案。父母可以扮演记者的角色来采访宝宝。“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有什么看法呢?”多为宝宝制造思考的机会,让他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习如何与他人达成共识。

就算家长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也可以先和宝宝“装傻”一下,抱持着共同学习的态度告诉宝宝:“妈妈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如我们一起看看书,来寻找答案好吗?”通过这些对话沟通的方式,让宝宝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对于亲子关系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2.游戏学习法

有着“德国幼儿教育之父”的福禄贝尔认为,宝宝是通过游戏认识这个世界的。通过游戏的过程,宝宝可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举例来说,在洗澡的时候,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洗澡玩具,就能教导宝宝认识浮与沉的概念。

另外,生活中还有很多良好的游戏设施可以作为学习工具。比如公园里的翘翘板,能够让宝宝体会如何在游戏中与人合作。在排队等待玩溜滑梯时,可从中了解遵守游戏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在宝宝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游戏对于经验累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通过这些游戏经验,宝宝才懂得如何面对人群,并勇于尝试解决问题。

3.观察与模仿

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来说,虽然还没有很清晰的“朋友”概念,但却会互相学习和模仿别人的游戏行为。他们会通过观察,用眼睛仔细看、用耳朵仔细听,然后跟着其他人开始唱歌、跳舞和律动,并且还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尽量做到与他人动作一致。就算观察的对象年龄和自己并不相仿,宝宝也会根据个人的能力来调整步调,做出适当的取舍。可以说,通过好奇心所引发的观察和模仿,就是宝宝学习的最佳动力。

4.营造刺激性学习环境

宝宝的感官能力需要有刺激性的媒介来帮助发展,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在具备充足刺激的环境中生活,宝宝才有机会见识各种各样的事物,并引起他的好奇心。所谓有刺激的环境,必须具备2项条件,即“多样化的内容”和“开放性的空间”。家长可以常带宝宝到商场、电影院、公园或郊外各种公共场所,以有效刺激宝宝的感官和肢体,增加他探索和认识外界的机会。

5.适时提出建议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自己也要培养良好的观察力,以便随时了解宝宝究竟有什么样的需求,并对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持续、准确的把握。在不危及宝宝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不要过分干涉宝宝的思考和决策过程。在宝宝面临问题时,应尽量避免给予负面、主观的说词,例如:“你怎么这么笨?”“上次不是已经教过你了吗?怎么这次还不会!”而应该试着将指导者的立场转化为辅导者,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给宝宝提出建议:“你要不要用这个方法试试看?”这样不但可以给宝宝一个正确的方向,也能让他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

总而言之,对待宝宝的好奇心,一定不能简单地处理,而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可以在探索当中更好的认识这个纷繁的世界。

孩子成长需要的七种教育


你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头脑需要输进些什么吗?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了以下七种教育:

1.语言教育: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正常的孩子,不到6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首选自然是国际语言——英语。精通英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学习英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重要和迫切!

2.知识教育:孩子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和现象,他都好奇。最好,孩子对环境做到能区别不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人是爸爸,那个这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桌面,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那是船……孩子对他生活的环境认识越多,他越有自信。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和认识生活环境,鼓励他阅读,孩子将会自信地进入成人世界。

3.创意教育: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觉得寂寞,为什么?因为他觉得玩具是有生命的,他认为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样,会饿,会渴,会哭,会笑。孩子读童话故事,或者听大人讲故事,他很快融人情节中,故事里的人就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从幻想游戏中,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学习做人做事。幻想对孩子的长大有重要的意义。

4.品格教育: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别人也愉快;相反的,不会做人做事的,他难过,别人也难过。做人做事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困扰着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

5.生涯教育:“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一个问题不断困扰着孩子,孩子认识人生,是从电视卡通和电视连续剧,讲故事和连环漫画开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显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之路百条千条,条条道路认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尊重别人的选择,努力于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认识广泛的人才有这样的胸襟。

6.思想教育:有人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人读了许多书,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心得;有人获得各方面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断……我们说他们缺乏智慧。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不错,但智慧大部分还是靠后天来的。训练孩子的智慧,不但要从早,而且要从小;指导孩子怎样观察事物;与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励。成就获得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7.气质教育:幽默感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气质,这种气质怎样培养呢?和培养智慧一样,可以从训练得来。从小训练,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是训练的内容。幽默感是人生态度,所以必须从小训练,严肃紧张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一样严肃紧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个人气质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目的在于把幽默感变成孩子的生活习惯,并内化成孩子的气质。

培养孩子五种永恒品德 


婴幼儿期是个性的奠基时期,从这时起培养孩子快乐、爱心、正直、勇气、信仰这五种品德,将有益于孩子将来成为一个热爱生活、有所作为的人。

从小培养孩子五种永恒品德 

快乐

快乐的经历有助于造就高尚而杰出的个性,使人热爱生命。对于幼儿来说,快乐的经历有助于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父母应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寻找乐趣,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尽情享受人生的一切,并让孩子在与父母的交往中获得快乐,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精神。

爱心

爱心是最美丽的心灵之花。培养孩子具有爱心,是培养其它良好情操的基础。

要引导孩子成为富有爱心的人,父母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一颗仁慈的心。孩子通过与父母的朝夕相处,模仿和体验到父母的爱心,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也会获得爱心。

正直

正直意味着互不欺骗、言出必行。一个人拥有正直的品德才会拥有真正的朋友,获得真正的友谊。

父母教导孩子正直的可行方法,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言传身教。1岁多的孩子就是要靠最初的模仿来实践正直的品德。

勇气

一个人要承受生活中的忧愁与失败,需要勇气。人的一生中会有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有勇气战胜失败和挫折的人,才可能获得成功。

父母要从小为孩子设置一些“障碍”,使孩子有机会从小受挫,鼓励孩子要有勇气和信心,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信仰

信仰激励人们去奋斗。孩子有自己的计划和愿望(幼小的孩子还谈不上信仰),无论他们显得多么幼稚,父母都要慈爱而有礼貌地倾听并给予鼓励。

(来源:太平洋亲子)

孩子的五种气质类型


著名的儿童精神病医师,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孩子》一书的作者斯坦利?L?格林斯潘,从有关儿童发展的经典研究中发现在孩子们身上主要表现出5种不同的气质类型,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各自的长处。格林斯潘认为母亲如果能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发挥孩子的天赋特长,那么即使是最顽劣的孩子也可以在您的帮助下行为得到改善。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要善于把那些挑战转化为机会。以下就是孩子的五种气质类型。您的孩子会对应哪种气质类型呢?

1.高度敏感的孩子。这种类型的孩子与大多数孩子相比,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会更热心、更好奇,可能会使您产生如履薄冰的感觉。这些孩子相当的苛刻、难以满足,而且性情急躁,抗拒变化。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最好的养育方法是设定清楚明了的行为限制,与此同时还要投入全部感情,努力去理解他们、鼓励他们的自发性。如果教育适当,这些孩子会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洞察力以及同情心。

2.沉湎于自我想法的孩子。这类孩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比较讨人喜欢的,因为他们的要求很少,喜欢独处。但是过一会儿您会发现这类孩子不会很快地适应环境变化,也比较困难去变得活跃。因此您的养育目标就是与孩子建立密切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这样他(她)在社会群体中才会感到更加的愉快放松。

3.反抗叛逆的孩子。您的孩子是否会表现得非常的固执、消极、控制欲强,而且很明显地喜欢说不呢?他(她)是否甚至会把最简单的活动都演变成一个麻烦呢?反叛型的孩子会令您感到疲惫不堪。如果您能保持冷静,为孩子设定行为规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并且试着去和孩子协商沟通,那么事情会变得容易一些。

4.漫不经心的孩子。“那已经是第三次了!”“难道你没有听到吗?”这种类型的孩子在“理解、融入”这个世界时有困难。因此您的养育目标是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帮助孩子去做决定,增强孩子的自我关注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敏感性。

5.活泼好动或攻击挑衅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会被看成是“具有号召力的人物”,但是格里斯潘指出如果您能不断地用严格的行为限制来规范孩子的行为,那么他们可能会被“驯服”,您就可以培养出温顺热情的孩子。如果您能教给他们情绪调节以及放松的方法,那么他们就会更好地去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