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着孩子

1.粗俗的语言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影响最深。一些父母在家里不讲究语言文明,夫妻间经常出言不逊,言语粗俗,对孩子骂不绝口。这些粗俗的语言像病毒一样毒害着孩子纯洁的心灵。

2.暴躁的脾气

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性格怪癖。开口便骂,举手便打。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常是父母坏脾气和坏性格的主要受害者,被父母的大发雷霆吓得胆战心惊。父母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对长期生活、成长在自己身边的子女,影响甚深。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坏脾气和坏性格与其说是从父母那里“传”来的,不如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3.夫妻关系不融洽

如果夫妻间感情不融洽,关系紧张,势必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因为,在恶劣的家庭气氛中生活,孩子纯真活泼的天性会受到压制,饮食、睡眠、学习、游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身心受到摧残。

4.不良习惯

不可将坏习惯看成是小事,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深远。父母懒散、贪睡、不讲卫生,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到身上。有位小学教师发现一个有趣又发人深思的现象:班级里那些个人卫生差的学生,其家庭卫生往往也较差。可以说,孩子的不良习惯主要来自家庭。

5.不良嗜好

根据对少年吸烟者的调查,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吸烟者比父母不吸烟者多3~5倍;“酒鬼”的子女一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沾染上酗酒的恶习;赌博的危害更甚,孩子不仅容易从父母那里学会赌博,而且在一个彻夜打牌或打麻将的家庭里,孩子也不可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生活在赌徒的身边,学习、品德大多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的父母喜欢吹牛、撒谎、自私、好占小便宜等,这些都躲不过孩子的眼睛和耳朵。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因此,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龙成凤,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杜绝或减少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什么是家庭中的精神垃圾


对家庭教育不利的精神垃圾有:

1、父母关系紧张。父母感情不和、常年争吵不休、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生活在恶劣的氛围中,孩子的身心备受摧残,情绪消沉,烦躁不安,无心致力于学习。

2、父母脾气暴躁。孩子常是父母坏脾气坏性格的受害者,孩子整日胆战心惊,极易产生变态心理,日后孩子的坏脾气坏性格也会逐渐形成。

3、父母的不良习惯和嗜好。一些家长认为这是小节小事,其实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如酗酒、吸烟、赌博、懒散、不讲卫生等都是孩子身心的腐蚀剂。

4、父母精神文明程度低下。如父母的语言粗鲁、不负责任、自私贪婪、吹牛撒谎等都是孩子效仿的榜样。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绝不可以低估以上这些精神垃圾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尽快将家庭精神垃圾驱除出家门。

夫妻关系紧张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关系紧张往往会给孩子造成莫大的心理创伤。孩子有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的紊乱,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神经官能症的发生。

2、夫妻关系紧张还会造成孩子的情绪紧张。夫妻经常性地动肝火、争吵、漫骂等,都会妨碍孩子正常情感的发展。

3、夫妻关系紧张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这种家庭的孩子,其性格大多具有暴躁、多变或迟钝、胆怯、犹豫不决等特点。

4、夫妻关系紧张,孩子很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家庭里的孩子会感到周围充满敌意,进而认为社会上的人都是这样,不愿意乃至害怕与外人接触。这种情况下,孩子难以产生对亲人的诚挚爱意和对外人的友善感情。

5、夫妻关系紧张易导致孩子犯罪。孩子在这种家庭会产生压抑感,其极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宣泄出来。孩子以犯罪来“惩罚”父亲的事例并非罕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和早日成材,家长们应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

5种正确的家庭教育语气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星星,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切勿用的是挖苦的语气,这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例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当心家庭对孩子的精神污染


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等社会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连天;有的父母甚至还把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顺口溜”说给孩子听;向孩子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人生观。长期耳濡目染,孩子就会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任性蛮横,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庭“精神污染”是指家庭存在着消极、低级、不健康的生活情调和文化氛围,而这些情况往往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是直接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极的政治态度

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等社会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连天;有的父母甚至还把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顺口溜”说给孩子听;向孩子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人生观。长期耳濡目染,孩子就会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任性蛮横,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享乐的生活方式

有的家庭有相当的优越条件,生活富裕,但他们缺少一种艰苦朴素、奋发进取的精神,只满足于小市民的安乐生活,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经常沉湎于吃喝玩乐中。这种环境可能给孩子带来目光短浅,不求上进,养尊处优,玩世不恭。

三、不和睦的家庭关系

家庭主要成员不能和睦相处,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种状况不仅给家庭生活罩上了阴影,而且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造成孩子性格孤僻、自卑感强、自尊心低下,自控能力差,并有可能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流浪街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打骂的教育方法

孩子经常处在被打骂责难的环境中,是对孩子幼小心灵和肉体的一种摧残,会使孩子意志脆弱、胆小怕事、精神恍惚、情绪低落、缺乏自信,易使孩子患精神忧郁症和精神封闭症。

五、缺乏修养的讲话方式

有些父母由于缺乏文化修养,平时脏话、粗话不离口,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讲低级趣味的话,长期如此会使孩子从小讲话就没有礼貌,不讲理,粗鲁蛮横,使人讨厌,不易被社会所接受和容纳。

清除家庭教育中的垃圾信息


在我国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缺少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在教育孩子上出现一些失误,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教育中的垃圾信息太多。

所谓家庭教育中的垃圾信息,是指那种对家庭教育不能产生良好的影响,甚至有负面效应的信息。

这种信息却被许多父母用来作为教育下一代的经验,其危害不可谓不大。

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有这样的言论:孩子太小,让他们玩玩,这时候剥夺他们的快乐是不应该的。他们认为孩子的快乐就是来自玩,不玩就不快乐了,真是这样吗?孩子探求知识,探求科学奥秘,了解他们自己未知的世界就没有快乐了?在一些父母的眼睛里,快乐只局限于玩,学习、求知成了苦差事。这种垃圾信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极大的,把学习视为苦事,孩子将来对学习还能有兴趣可言吗?孩子还能够把学习搞上去吗?这种“苦”“乐”观就是典型的家庭教育中的垃圾信息。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种“顺其自然”的观点,意思是说,孩子的成长不要去规划,让他顺其自然,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其实,说穿了,持这种垃圾信息的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自己很懒,整天忙碌于麻将桌、舞池、茶社、酒馆,哪有工夫管孩子?由此就有了“顺其自然”的说法。他们这种不管不问的“顺其自然”只会导致孩子不辨是非,唯我独尊。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社会中的事物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得靠父母去引导,去教育。没有正确引导,没有目标性的指引,孩子很容易出偏,等到坏习惯、坏思想基本形成,父母悔之晚矣。

在早期家教问题上,垃圾信息也不少。有父母认为,早期教育千万不能搞,孩子多学点东西就会骄傲自满,从而会影响学校的学习。他们认为,早期教育的结果会出现更多的“仲永”式的孩子。早期教育的优劣现在已经毋庸争辩,已有定论。早期教育的优势在现在的学生身上越来越多体现出来,可是这么一个已被事实证明的道理却还有人振振有词地提出反对意见,岂不怪乎?一个孩子在入园入学之前,没有一定的学习、生活、处世的基础,他就会落后于群体,孩子的自卑心理就源于此,这会带来一辈子的无穷后患,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

家庭教育中的垃圾信息还远不止这些。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吃了不少苦头,但是,如何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下得到健康发展,仍然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

对孩子的精神疾病认识


从心理角度看,儿童对焦虑和恐惧过分克制后,他的内心矛盾必然还会以其它方式表现出来,表现气急、冲动暴躁,甚至发狂。这种状态,医生诊断为儿童神经症,是精神病的一种表现。

在对儿童精神疾病的认识上,许多人存在误区。有些家长误把孩子的抑郁表现当成懒惰懒散,有些人认为与人交往困难就是性格内向。还有些家长容易小题大做,孩子偶尔成绩不佳表现的低落,也会被他们误认为是得了精神疾病。 “所以,过度轻视和过度重视都是不对的。”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如果孩子出现与自己年龄不符、教育程度不符、一贯表现不符的异常行为,家长们都应提高警惕。此外,儿童精神疾病的表现与成人也不一样,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以抑郁症为例,成人可能主要的表现是情绪低落,严重的可能有自伤、自杀行为,但孩子的情绪表达突出,部分孩子表现为毁物、伤人、具有攻击性。但是,孩子究竟是有心理冲突还是已经上升到精神疾病,还是要到医院让医生来评判,不要妄下论断,更不能擅自治疗。

对于这类孩子,家长除了要及时将他们送院治疗,与医生及时沟通,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首先,让孩子有正常的生活规律,按时起居。在这方面,家长要做表率,保证使他们有充足的睡眠。其次,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多带孩子到户外走走,与大自然、小动物接触,也是很好的心理治疗。最后,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不要无端指责孩子,尤其不要跟孩子抬杠

本网站小编总结:希望做父母的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无忧无虑、幸福愉快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很好的榜样,使孩子能感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爱,这样才能给孩子在学习上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要给那些天真可爱、活泼而又纯洁的小心灵带来创伤。

这八种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会更幸福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作为社会最小单位的“家”,就是孩子的第一个成长乐园,孩子未来成才有否,幸福与否,都跟他背后的家庭息息相关。

作为父母,我们都殷切希望孩子成长的更顺利,生活的更幸福,这背后就需要家庭这个温暖港湾的鼎力相助,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做孩子背后最坚实的后盾呢?

看看下面八个好坏家庭的对比,看看你们是正能量满满的家庭?还是负能量爆棚的家庭?

好家庭:积极的对话,有效的沟通

坏家庭:消极的对话,沟通不顺畅

语言是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最好工具,正能量家庭擅于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良好的沟通使得所有人都心情舒服,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负能量家庭不懂得说话的艺术,把本该属于家庭的生动活泼的语言,变成伤害人的软暴力,沟通一次次出现死循环。

好家庭:感到安全和舒适

坏家庭:感到紧张和害怕

家是什么?是筋疲力竭的时候,可以休息的驿站,是风雨无助时,可以依靠的港湾。好的家庭让人感到自在温暖,无论在哪里,只要想到家,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斗志。坏家庭让人畏惧和不安,是那个就算心里再苦,也不愿回去的伤心地。好家庭会疗伤,坏家庭雪上加霜。

好家庭:很多赞美表扬

坏家庭:太多批评和职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每一次成功,都值得赞扬。好家庭能看到孩子身上的潜力和特质,并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嘉奖,每一次回馈都让孩子信心大增。坏家庭喜欢吹毛求疵,对一个地方不满意,就全盘否定孩子,削弱孩子自信心,越发让他感到前途迷茫,孤立无援。

好家庭:经常表达爱

坏家庭:把爱藏起来

用语言表达心底的爱,本来就是最简单原始最增进感情的方式,所以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达。好的家庭随时随地向孩子诉说爸爸妈妈有多爱他,让他感到他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被人珍视的。坏的家庭,把爱隐藏起来,拙于表现爱,久而久之,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亲子关系不牢靠。

好家庭:教育孩子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坏家庭:用怒吼,大呼小叫的粗暴方式管教孩子

孩子的行为表现,都无一不打上父母的烙印,你现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决定了他以后为人处世的方式。好家庭会把身教放在突出地位,父母为孩子主动做出积极的榜样示范,供他观察和学习。坏家庭一言不合就怒气弥漫,父母通常霸道强势,说一不二,把孩子逼进死胡同,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好家庭:父母倾注时间,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坏家庭:很少互动

没有真心的陪伴,哪来的亲密无间?父母之于孩子,是有有效期的,过了这个阶段,陪伴的功效大打折扣。好的家庭,非常重视对孩子全心全意的陪伴,把亲子时光过得丰富多彩有意义。坏家庭常常牺牲亲子时间换自己的自由时间,成员之间除了吃饭,几乎处在零交流状态,尤其是爸爸们,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缺席孩子的童年成长。

好家庭:公开谈论自己的感受

坏家庭:感受和想法不能表达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唯唯诺诺,成为一个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的人。好的家庭会充分开放沟通渠道,让孩子自在表达自己的主观感觉,父母会乐于倾听,给孩子更多的建议和指导。坏家庭气氛阴沉,孩子必须唯父母是从,不准质疑和提问,孩子内心过得压抑,语言表达能力也受到极大限制。

好家庭:鼓励为主

坏家庭:惩罚为主

在孩子成长道路上,难免磕磕绊绊,孩子犯错也是家常便饭。好的家庭会在孩子失意时,伸出援助之手,鼓励他一步步克服困难,闯过难关。坏家庭崇尚武力,对孩子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惩罚,孩子的内心慢慢被恐惧占据。

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什么养的孩子,以上八张图片,为我们清晰揭示了好家庭是怎样造就优秀孩子,坏家庭是如何毁掉孩子的问题。

希望我们都倾尽全力做个正能量父母,建造一个正能量家庭,让孩子生活在快乐舒服的乐园里,自由自在的幸福成长。

父母教育孩子时的5种错误方法


错误方法一、家长权威吓出来

在生活中,有很多爸爸妈妈会借用“警察”、“医生”、“老师”等这些特殊职业人物的权威,“威胁”孩子吃饭、睡觉、听话。也许这种方法一时有效,可长久之后,孩子不仅会对这些职业产生恐惧,而且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孩子不听话时,爸妈总是忍不住摆出大人的权威,强制、命令、恐吓,这些都不是良好的沟通方式。为什么不能顺着孩子的喜好,去摸索一些更睿智的方法呢?比如通过讲故事、看图书来跟孩子讲一些事理,多些耐心和童趣跟孩子做交流,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错误方法二、盲目替孩子做主

当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出现的一些纠纷和问题,爸爸妈妈往往不征求孩子的意见,直接就替孩子做主了,这样会干扰孩子之间的独立交往,让孩子失去跟同伴交往锻炼的实践机会。

聪明的爸妈永远是站在孩子身后的,在碰到孩子与人交往中的问题时,爸妈不妨先等一等,观察一下孩子自己的反应,让他独立拿主意。如果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时,爸妈再适时加入,引导他与同伴正确交往。

错误方法三、把孩子想得脆弱

如果一群孩子在玩耍,突然来了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加入了,爸爸妈妈往往会担心孩子吃亏,就把孩子带离了游戏场所,这就是用自己的预想保护了孩子的身体,却破坏了孩子学习交往的环境。

担心自己的孩子小,被大孩子欺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孩子们的交往都是单纯的,他们表达情绪很直接,多数没有恶意。爸爸妈妈可以在旁边暗中观察,这样就不会破坏现场的愉快气氛,而且不断干扰孩子的正常交往。

错误方法四、总替孩子看世界

如果带宝宝出去玩的时候,爸爸一会让宝宝看这个,妈妈又让宝宝看那个……总是没等孩子自己去发现,爸妈就急不可待地把看到的东西指了出来。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是在向宝宝传授知识,实际上却局限了孩子整体观察的能力,也剥夺了他们自由探索的乐趣。

正确的做法是,爸爸妈妈可以等孩子对某个事物特别关注时,再开口说话,而且最好用引导的方式去说,比如多提问,引导孩子一起来观察。

错误方法五、不能理性对孩子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是个鬼灵精,当他们动用“小聪明”、“小伎俩”来对付大人时,很多爸爸妈妈明明知道不对,却又忍不住对孩子的机灵大加赞赏。爸妈表情、语气、行动的不一致性,常常会让孩子无法去正确地分辨,导致产生错误的模仿。

孩子最初感受到的秩序感和规则,往往来自于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所以爸爸妈妈的责任尤其重要。在面对孩子不正确的“小聪明”时,爸妈需要的是多些理性,并且全家态度一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