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爸爸下班回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什么问题?”父亲回答

“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的说着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着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块美金”

“喔!”小孩低着头这样回答。小孩跟着说︰

“爸,可以借我10块美金吗?”

父亲发怒了。

“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或东西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

“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小孩安静地回自己房并关上门。

这位父亲坐下来还对小孩的问题生气他怎么敢只为了钱而问这种问题?

约一小时后,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

或许他应该用那10块钱美金买小孩真正想要的,他不常常要钱用。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父亲走到小孩的房门并打开门。

“你睡了吗孩子?”他问着。

“爸,还没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着。

“我想过了,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着。

“我将今天的闷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块钱美金”

小孩笑着坐直了起来,“爸,谢谢你”小孩叫着。

接着小孩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了的钞票。

这父亲看到小孩已经有钱了,快要再次发脾气。

这小孩慢慢地算着钱,接着看着他的爸爸。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需要更多?”父亲生气的说着。

“因为我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

“爸,我现在20块钱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

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故事很短很短,可意义很深很深...

再忙我们也要挤点时间多陪陪孩子

我发现有好多家长很少能花点时间来陪陪孩子,而且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即使是“玩游戏”这种本属于孩子的乐趣,孩子也很需要父母的陪同甚至参与。而且,孩子一旦考取了大学或者是到了初中、高中住校之后,他们就离开了父母独立生活,父母能够陪孩子的时间和机会就会更少。(我们现在就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尽管我们每天晚上都要与女儿通电话,但通电话的时间也只能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哦,对了,我女儿学校已经放假,她下午已经坐车回来,刚才联系了一下,她和她的几个同学已经到了通州境内,想着女儿即将回来,我们是多么的高兴呀。可惜的是我要值班,不能到车站接女儿,只好由她妈妈一个人去接了。)

言归正传吧。我觉得父母应当多挤点时间陪陪孩子,请大家注意,我这儿用的是“挤”字!为什么要用这个字呢?这里我暂且不谈那些整天碌碌无为、无所事事却不陪孩子的家长了,从一般情况来看,因为现代的家长自己确实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也很大,真正能用得来陪孩子的时间确实很少。所以,作为家长,即使自己的工作、事业再忙,压力再大,也应当多挤出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

一、多陪陪孩子,能加深彼此的感情

亲子之情,天伦之乐。父母多花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疼爱和呵护,增强亲子之间的亲情,从而加深彼此的感情。

二、多陪陪孩子,能促进彼此的沟通

在与孩子的交往中,父母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掌握孩子的兴趣所在;同时,孩子也可以知道父母的要求、理解父母的爱心。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保证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多陪陪孩子,能帮助孩子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许多行为习惯和对事物的认识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响,特别是入学前的儿童更是如此。所以,父母挤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可以更多地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完整形成和正确发展,同时,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极为有利。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一天的24小时,你抓住的教育机会有多少?


职业父母都很忙,一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短。父母们都觉得自己在事业上打拼,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事实上按教养的标准,大部分父母是在养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法则是过程法则。儿童教育是平时点点滴滴的渗透,若干年后才看到教育的效果。如果我们平时没有进行长期的细致的教导,心里又带着高度期盼的心,难免许多的父母到时会感到失望。

即使是只有短暂的时间相处,如果是个有心人,我们仍然可以做到殷勤教导孩子。一天的24小时,我们可以发现24个教育孩子的机会?1、早晨孩子还在被窝里,用轻吻或轻拍唤醒孩子,告诉孩子,我爱你。让孩子学到早晨用爱问候他人。

2、在孩子面前迅速穿衣服,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醒即起,显得动作利索,并可以和孩子比赛谁穿衣服快。

3、表扬孩子在头一天晚上就准备好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告诉他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4、在早晨的时候,轻声哼自己喜欢的歌,给孩子传递早晨轻松愉快的心情。

5、掀开窗帘,为今天的来临表示感恩。同时告诉孩子今天能有工作真好,并展望见到一些有趣的人。

6、在起床后,带孩子一起做俯卧撑或伸展运动。开始孩子会不愿意,但是当坚持形成一个习惯后,他会在每天起床后做点简单的暖身活动。

7、为孩子准备早餐过程中,请孩子参与做点工作,比如烤面包,热牛奶等。

8、在孩子上学的书包里放一张“我欣赏你”的卡片,上面写上你对他的一个品格欣赏,并写上我爱你。

9、在孩子整装出门前,鼓励孩子照看镜子,自己检查衣装是否整洁,精神是否饱满。

10、下班后回家,当看到配偶和孩子都过来迎接问候时,(事先和妻子建立家庭传统,就是当夫妻的一方谁先下班,要带着孩子一起到门口迎接晚来的家人),先问候配偶,然后再亲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彼此相爱。

11、训练让孩子为回家的父母拿拖鞋或接过文件包。

12、将手机调成震动,并告诉孩子你很重视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所以你需要将手机调成震动。

13、告诉孩子今天工作中有意义的事情或开心的事情,和孩子分享你的工作。

14、专注倾听孩子的分享,不轻易打断并积极回应。最后可以告诉孩子你的一些建议。

15、和孩子一起运动。球类,跑步,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鼓励孩子坚持。

16、当孩子想看电视,约定好时间。内容由父母事先选定。陪在一旁,当孩子有问题时,可以讨论。

17、在餐桌上,为桌上的饭食感恩,并欣赏烹调人的手艺。

18、家庭设定亲子共读时间,全家一起读有益心灵的童书,并一起讨论。

19、家庭游戏节目。全家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捉迷藏。

20、鼓励孩子找到一些智慧的话语,也可以发现孩子说的智慧的话,让孩子抄出来,贴在房间的各个地方。

21、训练孩子过规律的生活,到时间就需要准备睡觉。

22、检查孩子是否为明天做好了准备,如书包,衣服,文具用品等。

23、为孩子今天的一天的表现做个简短的评价,鼓励好的表现,不好的表现提醒孩子改变,并告诉孩子过犯已经被完全原谅。

24、在孩子睡觉前讲一些轻松美好的心灵床边故事。掖好被子,亲吻孩子,道晚安。

“当殷勤教育子女”,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古代先贤的智慧依然可以为我们所用。如果我们愿意用心去教导,就会发现教导的机会其实很多,我们可以做到顺势而发,不着痕迹。

你是孩子眼里的好爸爸吗?


关于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似乎已经有过很多讨论了,但是,很多爸爸们仍然很没有安全感,就像担心自己所喜爱的足球俱乐部会被淘汰一样,害怕自己无法扮演好爸爸这个角色。那么理想中的爸爸和现实中的爸爸究竟是什么样呢?

模范爸爸是什么样的?回答这个问题就像让一个外国人倒背一首唐诗一样困难。大多数爸爸是在有了宝宝后,自然而然地拥有了爸爸这个身份,但是在心理上和行动上上,是一个合格的爸爸了吗?我们能给孩子讲动听的故事吗?我们时刻为孩子操心吗?我对家里有足够的贡献吗?我们先来看看理想中的爸爸究竟什么样?

“理想爸爸”是所有人的完美榜样,还是永远到达不了的岸?好爸爸应该是什么样的?理想主义者说:

*好的爸爸应该在孩子教育上表现得热心、积极、敏锐并且方法得当,同时还不能冷落了你的另一半。

*模范的爸爸必须要足够坚强,而且要在该示弱的时候就示弱。

*爸爸们在表现成熟一面的同时,还要富有童心。他们既要保持浪漫,也要给宝宝及时地换下满是便便的尿布。

*爸爸们应该看上去充满活力,有着运动型的身材,但是也不能将太多的时间花在运动上。

*他们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不要把钱看得太重。

此外,也很重要的一点:合格的爸爸应该尽可能地在家待着,但是工作能在人不在的情况下,也要出色完成。

“现实爸爸”也多种多样,你是哪一型?

德国的一家社会研究所仔细研究了1500名家有学龄儿童的父亲,并且总结出了六种爸爸的角色类型,让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爸爸”是这样的:平等主义爸爸

28%的爸爸被归入此类,被排在爸爸类型的第一位。

他们平等而又有耐心地对待他们的另一半,与妻子共同合作,因此,也感觉到被妻子的接受度很高。对于传统的爸爸模本,他们是采取否定态度的。他们很愿意谈论有关孩子教育的话题。

重门面型爸爸

25%的爸爸被归入此类。

他们觉得自己接受传统类型的爸爸形象,对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评估是积极的,被自己的另一半认同。但是,他们在接受爸爸这个角色时是比较迟疑的,也没有很好地扮演当代爸爸的形象。因为这类爸爸还没有想清楚,自己究竟要怎样当爸爸,常常对培育子女这项工作感到力不从心。

站在边缘上的爸爸

大约有10%的爸爸被归入此类。

他们没有完全融入家庭生活,而是成为密切的妈妈-孩子关系中的附属品。他们想对家里做更多的贡献,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做到。这类爸爸感觉到,他们的另一半在培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对他们是不信任的。当然,他们也用怀疑的目光观察着他们的妻子与孩子的关系。

合作伙伴型爸爸

大约有6%的爸爸被归入此类。

这类爸爸表示,自己在孩子培育问题上有很多参与,而且他们的另一半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与“平等主义爸爸”的区别是,他们并不反对传统模式的爸爸形象,也就是他们认为在儿童抚育上,爸爸妈妈应该遵循传统的分工,同时,他们也愿意在孩子身上倾注更多的精力。

没有安全感的爸爸

13%的爸爸被归入此类

这种类型的爸爸在与家庭关系上存在着问题,他们在新旧模式上摇摆,而且无法做出选择。与“站在边缘上的爸爸”相比,他们对妻子有很强的依赖感。这些“不安全”的爸爸的妻子们往往把她们的另一半看做是另一个孩子,也需要照顾。

传统类型的爸爸

18%的爸爸被归入此类。

他们表现得如同他们的父亲和祖父所表现的那样。他们将照顾孩子、做家务事以及参与社区活动交给妻子来完成。他们大多是在周末的时候,陪孩子一起玩。而且活动方式也很传统,比如带孩子出现在足球场上,或是买木工用品的商店,或是组织全家去远足。

现实距离理想,一步之遥还是千里之外?爸爸们需要榜样和帮助!

大约40%的人觉得自己做爸爸是失败的。他们对自己不仅不满意,而且对改变现状感到束手无策,很多父亲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感觉不自信。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是因为男人与女人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同情和敏感这些软技能在大多数男性社会化的过程中并不重要。而且,男人小时候缺乏正面的榜样——他们的爸爸要么总不在身边,要么表现得极度权威。在社会生活中,也没有为男性提供典范形象——既有男人味又充满柔情的爸爸。所以他们需要榜样,需要去寻找那些将强健与细心呵护集于一身的爸爸来作为他们的榜样,同时爸爸成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也需要妈妈的帮助,需要妈妈的适当“放权”和鼓励。

对于我们“抛出”的想象中的“理想爸爸”,现实中的爸爸会怎么看呢?我们采访了两位爸爸,看看他们怎么说。

好爸爸应该是个“严父”

爸爸:赵丛文

宝宝:赵维扬(1岁2个月)

看了这个“好爸爸”的描述,惊出一身汗,那么多的“应该如何”“同时还要如何”呵呵,如此完美的爸爸全世界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超人先生。作为一个菜鸟爸爸,我对“父亲”还没有那么清晰、具体的定义。我想,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都该是以“爱心”为起点和终点的,不同的只是过程和方法而已。中国传统家庭的“严父慈母”模式传袭了几千年,应该是最适合中国家庭的。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爸爸首先应该作好“严父”。其实,在这一代独生子女面前,严父远比慈母更难。而且坦白讲,目前阶段,严父的“下场”并不好,儿子的答案永远是“最好——妈妈,最不好——爸爸”,所有人都不在时,他才选择跟我玩。但是我不后悔,也不会改变。说实话,作为爸爸,在情感上我也想无条件的满足儿子的所有要求,但是理智不允许。毕竟孩子会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长大,会不可避免的与人接触、沟通、妥协。所以,在一个家庭中,无论父亲或者母亲,必须有一方是严格的,是对孩子有约束能力的,否则,真正的受害者将是无辜的孩子。为孩子作一个严父,这是我对他最深的爱。

孩子眼里的好爸爸

爸爸:马桥

宝宝:马芊月

1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给我洗尿布,不厌其烦地把我高高举起。

2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每天都要牵着我到处走走,陪我说话。

3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睡前给我冲奶粉。

4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睡前给我讲故事。

5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每个周末要带我郊游,不许加班。

6~7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送我上学、接我放学。

8~9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作业不会时,得及时帮我。

10~11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允许我请同学参加生日Party。

12~13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要参加家长会,回来后不能批评我。

14~15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不要干涉我跟同学的交往。

16~18岁孩子眼里的好爸爸:希望爸爸事业成功。

……

32岁男人眼里的好爸爸:这个世界就是个轮回,要努力赚钱,努力工作,努力陪孩子玩儿……

我的爸爸呢


当婚姻已经破裂,孩子长时间地生活在没有爸爸的家庭里,他们会产生很多疑问。面对孩子无辜的眼神和天真的话语,妈妈该做出怎样的解释,才能既使他们理解,而又不受到伤害?

父母离婚,爸爸走了,这个消息对孩子来说无疑具有杀伤力,而宝宝所处的年龄也将影响他们的态度、反应和对新家庭结构的理解。因此,孩子关于爸爸的提问常常令妈妈难以启齿,但回避和搪塞都不是长久之计。如何智慧地回应,才能帮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

问号1:“爸爸到哪儿去了?他为什么不回家?

阳阳最喜欢爸爸抱着他“坐飞机”了,可这样的景象已经很久不曾出现了。一天,阳阳突然问妈妈:“爸爸到哪儿去了?他为什么好长时间不回家?”

2~3岁

对孩子说,爸爸最近特别忙,不是出差就是加班,常常是宝宝睡了以后才回家,还没等他醒来,爸爸又去工作了,这样,宝宝就不知道爸爸回家啦。当然,爸爸最好能经常往家里打打电话,和宝宝说说话;妈妈也可以买些玩具或好吃的,在孩子睡着以后放在他床边,等第二天孩子醒来,谎称是爸爸昨天下班给他带回来的。

为何这样说:这个解释,能使孩子接受爸爸突然消失的现实,也能令2~3岁的孩子信服;而爸爸的电话和“买来”的东西,则能使妈妈的解释更感性化和直观,并在孩子心中强化“爸爸是爱自己的”这个意识,孩子会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问号2:我为什么没有爸爸?

思思半岁时爸妈就离婚了。在她的头脑里没有爸爸的概念。刚满2岁,妈妈把她送进幼儿园,第一天回来,思思就问妈妈,“小朋友说每个孩子都有爸爸,我怎么没有?”不少单亲孩子都有类似的疑问,但妈妈给出的解释要考虑孩子的年龄。

2~3岁

给宝宝一个美好的说法:还记得妈妈给你讲过的天使的故事吗?世上的爸爸妈妈都是天使,他们把宝宝带到了这个世界,一些爸爸妈妈照顾、爱护宝宝,陪他们一起长大。但也有的天使喜欢飞来飞去,不断寻找需要他帮助的人,你的爸爸就是这样的天使,他看到妈妈一个人把宝宝照顾得很好,就放心地把宝宝交给妈妈,自己又去帮助另外的孩子了。不过,爸爸始终都在默默地祝福你……

为何这样说:两三岁的宝宝,无法理解离婚与分开的含义,他们也很难接受“别人有、我没有”的现实。在这方面说多了,他们反而会更糊涂。而对孩子来说,亲情是弥足珍贵的,尽管思思没有感受到父爱,但妈妈对离婚所做的充满诗意的、很“阳光”的解释,足以令孩子满意,并对爸爸有了一份自豪、一份敬意。孩子从中学会爱而不是恨。

4~5岁

告诉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被派到国外或者很远的地方去工作了,爸爸很热爱那份工作,所以一直没回来。而且,爸爸还要在那里呆上很长一段时间。但只要能抽出时间,爸爸就会回来看宝宝的。

为何这样说:这个解释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善意的谎言,都能给那些长久不和爸爸一起生活、且相对内向的孩子一个可以信赖的理由,使他们暂时找到答案,由此获得自信,并克服因与众不同而带来的自卑感。

问号3:他们说我是“野孩子”

一天,小虎哭着跑回家问妈妈:“他们说我没有爸爸,是‘野孩子’。”原来,小虎妈离婚后就带他搬了家,邻居从没见过小虎的爸爸。大人间的猜测传到孩子们的耳朵里,于是,当小虎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孩子玩时,他们就这样说他。

对孩子这个困惑,妈妈要坚定地告诉他:“每个孩子都有爸爸,你也一样,不过,你爸爸在很远的地方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回家陪我们。”至于“野孩子”,妈妈不妨给出另一个定义:那些没有礼貌、说话粗鲁、爱吵架、不讲道理、经常动手打人的孩子往往被人们称为“野孩子”。你不是那样,当然不是“野孩子”了。并告诉宝宝,如果下次有孩子再这么说他,就这样回答:“我有爸爸,我是有教养的好孩子。”

为何这样说:这个答案解除了孩子两个顾虑:一则他也有爸爸,二则他不是“野孩子”。这能帮他摆脱自卑感,同时,引导他去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4~5岁

直接告诉孩子:“你的爸爸在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离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什么丢人的,不要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同时教孩子这样回应:“我爸妈不想当一家人啦,我爸爸只是不跟我一起生活了,但他仍然是我爸爸,他不会不要我的。我有礼貌、懂道理,永远都不会是‘野孩子’。”

为何这样说:妈妈的说法能使孩子理性地看待父母的离异,帮他明辨是非,并给了孩子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回应其他孩子攻击自己的方法,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回绝别人的“说三道四”。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从气势上压倒对方,给自己信心。

问号4:既然你们要离婚,为什么还生我

一天,正在玩积木的昭昭突然听见妈妈和一位熟悉的阿姨说到“离婚”二字,他突然意识到爸爸为什么很久没回家了,忍不住生气地问:“你们为什么要离婚?既然要离婚,为什么还生我?”

4~5岁

对于父母的分手,一位妈妈是这样告诉孩子的:“爸爸妈妈原来很相爱,所以决定生下宝宝你,而且爸爸妈妈都非常爱你。但是,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后来也会因为某些事彼此不爱对方了。就像小朋友在一起玩久了,难免会发生不愉快,甚至争吵,长时间的争吵会让彼此伤心,谁也不想跟谁好了,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两个人分开。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决定不再一起生活了,于是爸爸搬到另外的地方去了。虽然爸爸不住在家里了,但爸爸对你的爱丝毫不会改变,妈妈也一样。”

为何这样说:四五岁的孩子无法将自己的存在和爸爸妈妈的离婚联系在一起。因此,与其反复说明,不如借助他能理解的事例,使之明白,“不和你好了”不是孩子的专利,大人之间的分手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他的存在,是爸爸妈妈爱的见证——正因为当初有爱,才会有他的出生。但是,时过境迁,而今这份爱没了、缘分尽了。这个解释让孩子明白,“分手”是父母两个人之间的事,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父爱和母爱,他仍然是安全的、父母还是值得他信赖的。

6岁以上

对6岁以上的孩子,妈妈可以给出既感性又理性的解释:有些孩子,比如浩浩和洋洋,他们单独和其他小朋友玩得都很好,可是他们俩到一起就吵架,这是因为他们性格合不来,很难说谁对谁错,分开是最好的选择。大人之间有时也这样,当在一起不会再有幸福时,大人们会选择离婚,目的是想结束过去那种痛苦的生活,开始各自的新生活,这样大家的痛苦都会少一些、幸福多一些。离婚对爸爸妈妈都好,我们彼此都不会记恨对方。

为何这样说:当离婚已成事实,6岁以上的孩子希望知道他的家为何不再完整。妈妈的这个解释,能减弱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伤痛,使之以一种健康的心态看待家庭的破裂,理性和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同时,教孩子由此学会宽容和放弃,懂得“善待他人就等于善待自己”的道理,勇敢地面对生活。

问号5:如果我听话,爸爸会回来吗

响响的爸爸妈妈执著地坚持各自的教育理念,分歧也从不避讳孩子,经常说着说着就嚷嚷起来了。对与响响无关的事,他们也很少有不谋而合或商量后达成一致的时候。终于,两人不想再吵了,响响爸爸拉着两个巨大的箱子走了,从那以后就没再在家里住过。

大约半年后的一天,响响很内疚地问:“妈妈,是我把爸爸气走的,我听话,爸爸会回来吗?”

对于孩子的自责,妈妈不妨这样驱散他心中的阴霾:你有这种想法,说明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但是爸爸妈妈分开,是因为我们之间出现了问题,争吵的真正原因是爸爸不同意妈妈的做法,妈妈也不同意爸爸的做法,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让两个人都满意的办法。而且,爸爸妈妈是在做了很多次努力、发现我们很难和好之后,才最终决定分开的,所以,离婚绝不是你淘气造成的,爸爸妈妈不会怪你。如果你想爸爸了,妈妈可以给爸爸打电话,让他有空来看你。同时告诉孩子:“妈妈不会因为你和爸爸在一起而生气,只要你高兴,妈妈就高兴!”

为何这样说:离婚不是孩子惹的祸。妈妈的回答彻底消除了孩子内心的顾虑:“父母离婚不是我的错。”毕竟,家庭的分离,孩子是最无奈和无辜的,他们不应该去承受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而妈妈允许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的做法,也能帮他找回父爱;妈妈的善良和宽容,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使之健康快乐地成长。

问号6:姥姥说,爸爸是坏人

健健1岁多,父母就离婚了,平时他就跟着姥姥。一天,妈妈给健健讲故事书,讲到小主人公和爸爸妈妈一起郊游时,健健突然问妈妈:“姥姥说,爸爸是坏人,他不要我,也不要妈妈了,是吗?”

2~3岁

对孩子的疑问,妈妈一定要予以纠正:爸爸不是坏人,他也不会不要宝宝的,有空他一定会来看你、陪你玩的,你的这辆遥控车不就是爸爸给买的吗?爸爸不是还教你画画吗?他的好多画都被展览过呢!爸爸不回家,是因为他觉得那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为何这样说:小宝宝还没有独立的判断力,通常依据成人的暗示,简单地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孩子眼里的坏人则一无是处。如果妈妈确认姥姥的话,不仅对爸爸不公平,也容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仇恨的种子。因为,妈妈对前夫做出怎样的评价,就等于给孩子做了怎样的示范,假如你怨恨,孩子看到的、感到的、学会的就是怨恨;反之,孩子看到的、感到的、学会的就是宽容、善意和公允。上文中妈妈的回答是明智的,她既肯定了爸爸的长处,也比较客观,同时还解除了孩子的顾虑,淡化了他被抛弃的感觉,有利于良好父子关系的建立。

4~5岁

面对孩子渴望的眼神,妈妈不妨告诉他部分真相:“爸爸确实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他坏。爸爸走了,是因为爸爸妈妈之间感情有了问题,他不愿意和妈妈在一起了,他想单独有一个家,和一位阿姨共同生活,妈妈同意了爸爸的决定。以后宝宝就有两个家了,妈妈这儿一个家、爸爸那儿一个家。如果你想爸爸,周末也可以让爸爸来接你。”

为何这样说: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如果妈妈承认了姥姥的说法,就等于是一个最亲的人告诉孩子,他另一个最亲的人是个坏人,他会憎恨那个“坏人”。而且,四五岁的孩子还会因为父亲的卑鄙无耻感到羞愧。憎恨、羞耻和对父爱亲情的天然依恋交织在一起,像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在他的心头。正如一句话所说的:当你向前夫“射箭”的时候,这些“箭”首先要射穿孩子的身体才会达到对方那边。所以,妈妈一定要否认姥姥的说法,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内说出实情,让他知道自己必须面对和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尽快接受现实。而“宝宝有两个家”的说法,也能帮孩子克服因父母离婚而产生的不安全感。

提示

离婚不是孩子的错

“如果我听话,爸爸仍然会爱我们,和我们住在一起。”“妈妈,是我把爸爸气走的,我想把他找回来……”有些孩子会把父母离婚归咎于自己,并试图使爸爸妈妈破镜重圆。对此,妈妈一定要排除孩子的这个想法,明确地告诉他:“离婚是爸爸妈妈的事情,我们是在做了很多次努力、发现很难和好之后,才最终决定分开的,绝不是你淘气造成的。”这个说法能使孩子摆脱自责和内疚。

别在孩子心里埋下“恨”的种子

对于爸爸的离开,有的孩子认为是“爸爸坏,他不要宝宝和妈妈了”。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离婚是因为爸爸妈妈之间感情有了问题,不是爸爸做了错事,他仍然爱宝宝,值得宝宝尊敬和爱。这样做,孩子能从中学会宽容与尊重,也能使他获得父母亲情。

特别提示(来自爱的蒙一小屋)


引言:明天就是圣诞节了,为了迎接这一天,小朋友们都在努力的排练着,没有一个偷懒的,也不怕累,但是想要完美的结束还需要家长们的配合,以下就让我们具体的来看看来自爱的梦一班日志吧!

近一段时间,我们在课余时间排练节目,一是向家长汇报这一学期以来孩子的学习成果,二是给孩子一些上台表演的机会,三是促进家园合作,一起感受孩子的成长。所以,本次的节目的宗旨是让每一颗小星星都发出美丽的光芒,把机会给每一个小朋友。因为教室的舞台较小,我们就分成了两大组,排练的时候也是在一起的,共同学习共同练习,所以孩子们对两组的表演内容都是很熟悉的。不管分到哪个演出任务,孩子们都在尽力地表现自己,每个孩子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家长一定要为孩子竖起大拇指。现将分组情况与演出单介绍给家长早教网第一组:陈学影、孙与苏、申一凡、张子怡、钱思余、田欣诺、牛一凡、妮妮、李知非、任宝硕、王奕琛、韩焯烺、范体翔、张轩赫、赵炫达、屈路加、高悦洋、董佳宁第二组:王英蔚、王芯琦、翟欣婷、王奕然、房沐晴、苏雨然、郭子豪、宿睿熙、陈宜泽、王照秋实、许皓翔、郧沂珂、安子兴、吕长兴、张鑫宇、刘翔陇节目单一、开场歌舞《开门红》二、《老师的爱》(第一组)三、《逛超市》(第二组)四、《做饼干》、《玲珑塔》(第一组)五、《王小三》、《骗座》(第二组)六、相声《我爱幼儿园》(聂沈烨、刘翔陇)七、话剧表演《蝈蝈蛐蛐说大话》(演员安排:蝈蝈拉拉队:郧沂珂、董佳宁、宿睿熙、任宝硕、陈宜泽。蝈蝈:张轩赫。蛐蛐拉拉队:牛一凡、王奕然、李知非、陈学影、翟欣婷。蛐蛐:苏雨然。大公鸡:王芯琦、王英蔚。蚂蚱:许皓翔。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角色要求准备相应的衣服,尽量用废旧物品比如绿色塑料袋、包装纸均可)八、打击乐《玲儿响叮珰》(孙与苏、申一凡、张子怡、钱思余、田欣诺、妮妮、王奕琛、韩焯烺、范体翔、赵炫达、屈路加、高悦洋、房沐晴、郭子豪、秋实、安子兴、吕长兴、张鑫宇、刘翔陇)九、手语舞蹈(全体幼儿)注明:本次演出,我们需要统一服装。女孩子上穿红色唐装坎肩,在领口、袖陇处有白色毛毛,内穿黑色毛衣做底衫。下穿黑色打底裤、黑色小短裙(膝盖以上)、红色小皮靴。头带二个红色小灯笼,尺寸要小。男孩子穿红色唐装坎肩,内穿黑色毛衣,下穿着黑裤子,鞋不做统一要求了。(反正也要过年了,家长不妨当做给孩子买过年衣服了,先谢谢家长的支持)另外表演《做饼干》的小演员们,还需准备一个小小厨师帽。早期教育尤其需要费心的是表演话剧组小演员的家长,你们一定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孩子准备一套合适的衣服。这个周六日就辛苦各位家长了,周一带来,让老师看一看,以便调换。在此还要感谢王英蔚、王芯琦、郧沂珂、张轩赫的家长,在没有教师通知的情况下,已经主动为孩子筹备衣服了,深表感谢。本网站小编总结:此圣诞节活动给予了第个小孩子们一次锻炼的机会,但是不管开展什么样的活动都需要家长们给予支持与理解,若是有兴趣的话可更多的关注我们

孩子在幼儿园9小时做什么?


9月将至,又到了宝贝入园的时候了,孩子入园了,爸爸妈妈猜想孩子这一天的幼儿园生活是怎样?此刻宝贝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吃水果?宝贝午睡了吗?恨不得知道孩子每一分钟的情况。不妨,随着我们的镜头一起来体验孩子在幼儿园的关键9小时学习生活吧。

你知道孩子在幼儿园9小时在做什么?你知道孩子在幼儿园9小时在做什么?

7:30——8:00高高兴兴问老师好!

孩子们背上书包,和爸妈挥手再见,向老师和同伴问好,开始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孩子们入园最晚也不会晚过8点钟,这样才能吃上热呼呼的早饭。

接下来,保健医会对孩子进行晨间检查,主要是检查孩子的口腔、面部、身体动作等,如果孩子身体不舒服,父母需要和老师及时沟通,以便老师能给孩子更多帮助。

8:00——8:30早餐吃个饱!

吃早饭是孩子在幼儿园很重要的环节。老师会提前把孩子们的食谱贴在幼儿园外,父母可以看到的位置,如果有什么意见,父母也可以和老师沟通。

在吃饭的过程中,老师会提示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比如吃饭不拖拉,进餐时不讲话等等。吃完饭后,老师还会引导孩子自己收拾好餐具,主动擦嘴漱口。

8:30——9:50玩游戏学知识!

早餐过后就进入到区域游戏的环节,各个班级都设置了不同的活动的区域:娃娃家、美劳区、建构区、拼插区、阅读区、棋类益智区、表演区等。

每天孩子们都会在这里度过1个多小时的时间,这1个多小时也分成几个阶段,15分钟的读书或绘本,然后15分钟唱唱歌、做做手工,还有30多分钟,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由结组、自由发展。

9:50——10:00休息一会儿,可以喝酸奶,吃干果啦……

10:00——11:00伸胳膊,踢踢脚,运动起来!

孩子们在吃完加餐后,就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户外做操、自由奔跑、锻炼身体了。户外活动时间是上下午各1小时,夏冬季节会根据天气来调整具体户外活动时间。

11:00——12:00上厕所、喝水、洗手,静静坐在小桌子前等着吃午饭啦!

12:00——14:00甜蜜午睡,会不会梦见妈妈?

孩子们吃完午饭散完步,生活老师就会把孩子的小床铺好,孩子就要脱衣服、轻轻盖上被子,快快闭上眼睛,准备午睡了。

老师会教孩子正确穿脱衣服的方法,也会教孩子如何叠放衣服,午睡时学习良好的睡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起床后学习自己整理床铺等。

14:00——14:30穿衣服、上厕所、洗手,准备吃甜甜的水果

14:30——15:00动手动脑学东西

吃完水果,老师会有组织地教孩子一些东西,根据不同年龄孩子注意力时间的不同,每节教学活动时间也不同,一般小班15分钟,中班20分钟,大班30分钟。

教学活动还是以游戏为主,会分成数学游戏、谈话游戏,还有音乐游戏,这样既可以增加每个孩子表达的机会,还可以照顾到个体差异。

15:00——16:00到户外进行阳光浴和空气浴,自由奔跑起

户外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照例喝水、去厕所、洗手,准备吃晚餐了。

16:00——17:00吃晚饭刚刚好

17:00挥手再见啦!

在离园前老师们都会比较忙,帮助孩子整理衣服、整理带回家的物品,也要多次重复一些回家要做的小任务。夏天的时候,老师要为宝贝擦痱子粉,秋冬的时候老师会为宝贝擦润肤霜。

提醒:回家吃不吃晚饭?

很多妈妈担心孩子在园吃不饱,回到家里就让他跟着大人再吃一顿,如果只是吃几口宝宝爱吃的饭菜,不必过于严格禁止,但如果量过多的话,就容易积食而引发身体不适,所以,简单地吃一点水果、一点小点心或一杯酸奶,是不错的选择。

父母知道了宝贝在幼儿园里的9小时是怎样度过的,会不会让您焦虑的心松一大口气呢,宝贝入园前,您也可以给他讲述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这样对不少敏感的宝贝能平稳地度过幼儿园是有很好的效果。

爸爸!我要和你结婚!


跟爸爸妈妈结婚

一位有好几个女儿的朋友曾向我咨询:“我家大女儿有些早熟,前天

她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要跟爸爸结婚。’你说,她这样会不会有问题?”

这时,我想起我大女儿5岁时,有一次天还没亮她就跑到我的床边说:“妈妈你到我的床上去睡吧,我有话要跟爸爸说。”我在大女儿的床上躺了一会儿,很想知道她到底跟她爸爸说了什么,于是就悄悄地去看,没想到大女儿抱着她爸爸的脖子睡着了。而二女儿在4周岁的时候曾跟我说过:“我以后要和像爸爸那样亲切的人结婚。”三女儿则在5岁的时候画过婚礼的场面,当时我问她这是谁的婚礼,孩子回答说:“我的”。我又问:“那你跟谁结婚啊?”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跟爸爸结婚。”这时候,在旁边听我们说话的孩子爸爸说:“我的老婆可是你妈妈。”孩子想了一会儿回答说:“那我们三个人一起过吧。”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上幼儿园或者上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子说要跟妈妈结婚之类的话。

俊的父母是高中老师。俊5岁时他们一家人曾在一间出租屋里住过一段时间。一天夜里,俊忽然从被窝里爬起来说:“妈妈太坏了,只喜欢爸爸,不喜欢我。”妈妈因为抽不开身来,只好说:“真麻烦,快睡吧。”可俊赌气地说:“我不睡。”妈妈只好伸出食指说:“握住它睡觉吧。”俊还是不理妈妈,一个人跑到一边睡去了。第二天晚上爸爸下班晚,妈妈因为昨天的事情觉得挺对不起孩子,就说:“俊啊,你能不能陪妈妈一起睡呀?”这时,俊非常坚决地回击妈妈:“不行,你自己去睡。”妈妈说:“哎呀,妈妈好害怕呀,你陪妈妈睡行吗?”俊马上伸出食指说:“握住它睡觉。”

根据弗洛伊德(Freud)的理论,孩子在4周岁左右会对异性父母特别地关心。

儿子想接近妈妈并想得到妈妈的爱,同样女儿也更喜欢爸爸。他们甚至会嫉妒爸爸妈妈一起外出,爸爸妈妈关系好时有的孩子还会发脾气。

虽然孩子之间有个体的差别,但大部分孩子在4~7周岁时都会有这种感情,这是很正常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订婚、结婚和生育等话题也很感兴趣。有的孩子会说“我以后结婚了只要两个孩子”之类的话,而有的孩子还会说:“我可不想生孩子,听说生孩子的时候很疼。”

孩子对性和异性父母表现出关心时,父母并不用太担心,更不要责骂孩子。如果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太早熟,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反而会感受到微妙的气氛,甚至可能产生负罪感。本来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却被弄得复杂了。

我的大女儿5岁时,有一次问我什么叫订婚。

我说:“订婚是结婚前的一种约定。”

女儿说:“妈妈,我想跟俊焕订婚。”我说:“我很高兴你要订婚,不过在我们国家必须等到18岁后才可以订婚。”

女儿问:“18岁是什么时候啊?”

我说:“你还得睡5000多天。”

女儿说:“啊?要那么长时间呀!”

这么认真地询问有关订婚问题的大女儿成人后当然没那么早订婚。后来我问过孩子:“你认识俊焕吗?”结果孩子反问我:“俊焕是谁呀?”

了解孩子的好奇心和情感,并与孩子好好交流,就能不知不觉地度过这一时期。过了这段时间孩子基本上就只与同性小伙伴一起玩了。

以研究猴子而出名的哈洛博士认为,4~6周岁的孩子如果没有很好地度过对异性父母产生爱恋的时期,长大以后在结交异性的问题上可能会遇到麻烦。

对异性父母的爱恋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这段时期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挫败感。孩子在刚出生后受到妈妈的爱,稍微大些再爱上妈妈,在儿子与妈妈、女儿与爸爸亲近的过程中不应该产生内疚感和任何不愉快的情绪。

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灵开始被注入爱和恨的情绪,如果积累的爱比较多,孩子就会自爱,并学会爱别人;而如果小时候心灵里埋了恨的种子,那么他们长大后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满和憎恨别人的情感。

作为父母,我们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让孩子的心里充满爱。

这世上再没有比爱自己的同时也爱身边的人更美好的事情了。这种胸怀是世界和平的根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有的人亲切、易相处;而有的人高贵不可侵犯。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生强调,自爱并能懂得爱别人的品格是从小通过父母学到的。

成立“夏山学校”(Summerhill)的尼尔说:“假如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战争了。”

如何第一时间发现孩子性早熟


性早熟已成为仅次于儿童肥胖的第二大儿科内分泌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对儿童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其一,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身高快速增长,但同时促进了骨骺过早融合,使患儿身高增长较正常发育儿童提前终止,至成年时反而矮于正常人。

其二,由于过早发育,孩子总感觉自己与众不同,容易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认知能力、发育水平可能落后于同年级的学生;此外,性早熟患者发生行为问题和素质下降的风险增大;早恋、早婚、早孕的风险增大。

专家提醒家长,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心一些,性早熟是能够及时发现的。如看到乳房部位有凸起或硬块,或者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孩子感觉到有乳房触痛,男孩睾丸明显增大等等,家长就应该注意了。家长如怀疑孩子性早熟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咨询、就诊。如果孩子被确诊患性早熟,家长

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应给予孩子各方面的关心和爱护,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性教育,使孩子了解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消除精神压力。

河北省儿童医院王继春教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