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们要做到所谓‘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即从身、语、意三方面要保持内心的清静。

‘非礼勿视’:是指凡是不好的,不应该看的,作为一个准妈妈就不能看。现在电视等传播媒体,非常的普遍,看到不好的画面,暴力的镜头相当的容易。为什么这些不能看?因为会影响你的情绪。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当然会影响胎儿。

‘非礼勿听’:耳朵所听到的都是好的,善良的,正确的。对于不好的、不堪入耳的,包括不良的音乐也都不可以听闻到。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自己讲话时,好的才讲,不好的也不讲。作为一个准妈妈对于自己的言语造作,和内心的起心动念都非常地注意。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自己胎儿将来的性情。胎儿的性情完全受母亲怀胎时候的情绪影响,母亲的情绪安稳,胎儿就安定。

母亲如果喜欢吃这吃那,也会影响胎儿。尤其有些孕妇在怀孕的时候,难免身体有些不适,吃东西就没有节制。古人认为饮食方面也应该有所节制。就是所谓‘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是指这个时节不应该吃的食物,就不能吃或者说切割得不恰当,太大,很难咀嚼,作孕妇的也不能吃,以防影响消化。‘不时不食’是指不应该吃东西的时间,作为一个准妈妈也不要嘴馋,也不能想到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在孩子还没有生出来之前,就要好好保护儿女的本性,防止在胎儿期受不好的影响。所以古人从怀孕的第一天开始就非常重视胎教。

延伸阅读

我国古人胎教


我国古人对胎教有不少详尽准确的记载。

胎教之说秦汉时就有“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的论述。

西汉刘向的《烈女卷》中讲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馨诵诗书,道正色。 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父母者…”

《医心方·求子》中的胎教之道记述的更为详尽:“凡女子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声,勿听恶语,省淫语,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勿下坂,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今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真,贞良,所谓胎教是也。”书中还建议:“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以上胎教之法是古人经验的总结,对现代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人用什么方法胎教?


(1)节饮食。《万氏女科》说:”妇人受胎之后,最宜忌饱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平和之气以养其胎,则胎之完固,生子无疾”。就是说,孕妇饮食以清淡平和为宜,鱼、肉可以吃,但不可过食。应有所节制,特别不要饥一顿,饱一顿,甚至暴饮暴食。

(2)忌房事。《产孕集》说:“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孕之力,而扰其固孕之机,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安,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怀孕以后,首先应禁房事,特别是在怀孕头3个月和7个月之后。

(3)适劳逸。人禀气血以生,胎赖气血以养,因而妊娠后的起居劳逸应该适量,既不可贪图安逸,也不可过于劳累。按中医的说法,太逸则气滞,太劳则气衰。若劳逸失宜,举止无常,攀高负重,其胎心坠,甚而导致难产。因此,受胎之后,适当活动,使气流通,百脉和畅,自无难产。若好逸恶劳,好静恶动,贪卧养娇,使气停血滞,临产多难。此当为忠告。正确的做法大致为,5个月以前宜稍逸,5个月以后宜小劳。

(4)戒生冷。怀孕之后,孕妇常喜欢吃一些生冷之物。中医认为,这是怀孕后由于阴血下注以养胎儿,致阴血偏虚,阳气偏旺。殊不知,生冷之物吃多了会使脾胃受伤,呕吐、腹泻、痢疾诸症会乘虚而入,既损孕妇,又伤胎儿,不可不慎。此外,孕妇衣着还宜宽大合体,腰带不宜紧束,以免气血周流不畅而影响胎儿发育。

古人胎教的现代解析


能有健康、聪慧、仁义的孩子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除了后天的教导外,先天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中国自古就重视胎教,将胎教的方法写于玉板上,藏于金柜中以做为后世的训导。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言行的感化,故孕妇须谨守礼仪,从全方位给胎儿良好影响。《烈女传》记载了享国800余年的周朝王妃太任的「贤行胎教法」:「太任之性,端壹诚庄,维德之行。及其有身(身孕),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周文王是历史上著名的笃行仁义、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具圣智慈理的君王。

现在一提起胎教,我们想到的可能就是听听音乐或唐诗宋词而已。其实胎教的范围很广,作用不容忽视,古时的胎教远比我们现代人要全面、严谨得多。下面我们就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将古人的教诲进行诠释,以供欲培育优秀下一代的家庭参考:

妇女从受孕的第一天开始,按古文的记载,要「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还要做到所谓「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即从身体、言语、意念三方面要保持内心的清静;另外在饮食上也有「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的宝贵经验。

1.行住坐卧礼貌端庄

「寝不侧」就是睡觉要端正,不随便睡;

「坐不边」就是坐的姿势要端正,不要坐一侧或坐歪了;

「立不跛」《弟子规》有「不跛倚」,就是站立时要站好。

用现代话来讲,你的行住坐卧都要礼貌端庄,都不可以随便。

2.慎选视听

「非礼勿视」:是指凡是不好的,不应该看的,作为一个准妈妈就不能看。现在电视、网络、杂志甚至广告牌等传播媒体,非常普遍,看到不健康的画面、暴利的镜头相当的容易。准妈妈要慎选所视。为什么这些不能看?因为会影响孕妇的情绪。母亲的情绪不稳定,体内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当然会影响腹中的胎儿。

「非礼勿听」:耳朵所听到的都是好的,善良的,正确的。对于不好的、不堪入耳的声音,包括不良的音乐也都要避免听闻到。

3.言语、行为端正谨慎,保持清静、安稳和愉悦的心境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自己讲话时,好的才讲,不好的不讲。作为一个准妈妈对于自己的言语造作,和内在的起心动念都要非常地注意。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自己胎儿将来的性情。胎儿的性情完全受母亲怀胎时候的情绪影响,母亲的情绪安稳,胎儿就安定。性情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禀赋!

4.合理饮食

母亲如果喜欢随便吃这吃那,也会影响胎儿。尤其有些孕妇在怀孕的时候,难免身体有些不适,吃东西就没有节制。古人认为饮食方面也应该有所节制。就是所谓「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是指这个时节不应该吃的食物,就不能吃或者说切割得不恰当,太大,很难咀嚼,作孕妇的也不能吃,以防影响消化。以应季的、切割适宜的食物为好。

「不时不食」:是指不应该吃东西的时间,作为一个准妈妈也不要嘴馋,不能想到爱吃什么就随便吃,除了三餐之外,加餐也要定时定量。

在孩子还没有生出之前,要好好保护儿女的本性,防止在胎儿期受不好的影响。因而作为一个准妈妈要完全很恭敬地为培育这个孩子着想,为他们实施上述理念,赋予孩子最好的先天秉赋。中国古人的这一理念近来也从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博士研究中得到佐证,水结晶的形态会受外界不同信息的影响而呈现相应的美好与丑陋的变化,更何况是正处在活跃生长阶段的胎儿?

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从怀孕的第一天开始就全方位地实行人之初的善导教育。

我国古人对胎教有哪些经验?


我国古人对胎教有不少详尽准确的记载。胎教之说秦汉时就有“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的论述。

西汉刘向的《烈女卷》中讲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馨诵诗书,道正色。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父母者…”

《医心方·求子》中的胎教之道记述的更为详尽:“凡女子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声,勿听恶语,省淫语,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勿下坂,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今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真,贞良,所谓胎教是也。”

书中还建议:“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以上胎教之法是古人经验的总结,对现代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国古人对胎教的认识


医学界公认胎教起源于我国。胎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有关胎教的记载始于两千多年的医书《黄帝内经》,气候许多医学著作里都讲述了胎教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唐代医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宋代陈自明的《妇人良方》、《雷公对药》、《药对》、《家传秘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小儿方》以及隋代名医巢房元等的著作中都记载了胎教的内容和方法。到了清代,陈梦雷等将历代关于胎教的内容汇集在《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最早对胎教有系统、精辟论述的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贾谊。

古人所说的胎教是胎儿在母体内能感受到各方面的感化,母体怀孕期间在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可使母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有记载:太任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秽言,食不进异味。是说周文王的母亲在怀孕时不看不正经的颜色,不听淫秽的声音,不说狂傲的话语,不吃辛辣生冷的食品。据说她有一天到外面散步,正在浏览风光时,突然听到前方传来嘈杂的训斥人的声音,便对侍女说:我们掉头吧!我可不想让肚子里的孩子听到暴戾的声音。周文王是历史上有名的好皇帝,据说他出生后龙颜虎骨,十分聪明,学习时能举一反三,长大之后更是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从。当时人们都认为是其母实行胎教的结果。孟子的母亲也说过: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

我国古人对胎教的经验


我国古人对胎教有不少详尽准确的记载。胎教之说秦汉时就有“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的论述。

西汉刘向的《烈女卷》中讲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馨诵诗书,道正色。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父母者…”

《医心方·求子》中的胎教之道记述的更为详尽:“凡女子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声,勿听恶语,省淫语,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勿下坂,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今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真,贞良,所谓胎教是也。”

书中还建议:“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以上胎教之法是古人经验的总结,对现代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人教我们怎样进行胎教


我们每一个人出生后相貌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道德水准也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其根源在于每对夫妇在准备怀孕和怀孕后对孩子的胎教和胎养不同,造成出生后品貌各异,再加上出生后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孩子长大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没有优生就无法继续优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家都知道优生优育的重要,大多数人认为优生就是要让胎儿营养充分,怀孕后什么有营养吃什么;优育就 是开发智力,各种兴趣班报一大堆,其实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优生应该包括孕前心理、体质、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准备, 怀孕后认真度过孕期的280天。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早就教给我们许多知识,要保证我们这个民族的昌盛发达,祖先的经验应该说是很有用的,尤其对今天压力 大、生活节奏快的人们是很有意义的。

西汉刘向的《烈女卷》: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馨诵诗书,道正色。如此则生 子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意思是:古时候妇女怀了身孕,睡觉时就不侧着身子,坐席不靠边,不用一只脚站 立,不吃有异味的东西。食物切得不正不吃,席子放得不端不坐,眼睛不看邪僻的东西,耳朵不听浮靡颓废的声音。夜晚让乐官吟诵诗歌,讲述正人君子的事迹。这 样生下的孩子必定相貌端庄,才智和品德都出类拔萃。所以,女子怀孕的时候要时刻谨慎自己的每一个细微的念头,思维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就会感应善良贤德,思维 嗔恨邪恶就会感应不好的事物。

中医养生疗疾名典《医心方求子》:

凡女子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声,勿听恶语,省淫语,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 登高,勿临深,勿下坂,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今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真,贞良,所谓胎教是也。

意思是:凡是妇女怀孕后,一定要德行敦厚,粗鲁声音不听,邪恶的语言不听,不要咒骂,不要恶言,不要惊恐,不要过度疲劳倦怠,不要说假话,不要 悲伤愁苦,不要吃生、冷、过酸、滑热的食物,不要骑马乘车,不要到高的地方去,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如深坑),不要走下坡,不要走路太快或小跑,不要吃牲畜 的筋腱,不要做针灸治疗。要端正心态,保持正身诚意,心无邪思,时常听读圣贤经典。现在社会上见到的男女,如果是聪明、智慧、忠厚真诚、坚贞贤良的,多是 胎教好的结果。

古人的教训很有道理,胎儿和婴儿时期的教育,关键是父母双方,母亲本身的作用更是关键中的重点,母亲本身的道德品格和修养的深刻性对胎儿、婴儿 的养育起关键作用。父母是否明理通达,能否起到表率作用,是胎教、婴教和幼教能否得到成功的关键。每一对准备要孩子的夫妇一定要知道我们在培育的是孩子的 一生,是不能吃后悔药的,只能一次成功。今天的社会远不像古代那么简单,诱惑太多,污染太多,因此每个准父母都应该尽量给孩子良好的胎教,为将来的婴教、 幼教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未来每年的800万新生人口才会有好的出生素质。

看看“过来人”的胎教经


医生对胎教多保持正面的态度,因为只要孕妈妈愿意进行胎教,就代表了对腹中胎儿的关爱,孕妈妈也会因此而更重视自己和胎儿的身体状况,若能做得好,不但胎儿发育好,就连早产、胎盘早期剥离等产科并发症,也会相对减少喔!这是不论胎教有没有被证实,都不可抹煞的正面功效。

胎教是一种准爸妈与胎儿的良好互动,虽未经科学证实,但是确实会让胎儿产生明显的生理影响。医生们皆一致表示,孕妈妈有好心情,就是最好的胎教!因此,若孕妈妈无法给予充分胎教时,也不要忧虑。

反而是如果胎教做过头,例如订定课表,几点要听何种音乐、几点要念英文、几点要触碰胎儿,几点要跟宝宝说话……,搞得孕妈妈神经兮兮的,紧张荷尔蒙就会分泌出来啰!而且太多刺激,对胎儿也没有好处!所以记得——轻松。

妈妈们的胎教经验

游雅勋孕妈妈,28岁,怀第一胎,模特儿及舞者

这次为本文拍照的游雅勋孕妈妈,是专业的购物台模特儿及舞者,先生吴睿颖更是专业舞者呢!舞蹈与音乐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是以跳舞、听音乐、看表演来做为宝宝的胎教。

雅勋说,每当她和先生去看舞蹈表演,沉浸在舞蹈与音乐的美妙世界时,心情非常愉快,宝宝就会胎动得特别厉害,彷佛他(雅勋怀的是儿子)也爱看呢!

而且即使大腹便便,雅勋在自家的舞蹈室练着舞,舞蹈动作一样利落(不过会避免高难度的动作啦)、一样优美,跳舞时,同时跟宝宝做心灵的交流;和先生共舞时,是她最开心的时刻。雅勋想,有这样的胎教,以后他们的儿子应该也会对音乐及舞蹈有兴趣,将来会是三人共舞,想到就开心,觉得自己好幸福!

陈代美,38岁,育有二子一女,家庭主妇

刚从竞争激烈的金融职场退下来的代美妈妈,选择在家当专职妈妈,有两个读幼儿园的儿子,还有一个才1岁半的小女儿。代美妈妈说,当时怀小女儿时,还是个上班族,在忙碌的工作与家庭之间,只有将2个儿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全家吃饱、洗完澡后,才有时间好好的陪陪孩子。于是,“听音乐、说故事”是他们家睡觉前最重要的亲子互动交流时间,代美妈妈每天准时九点在床上开讲,读大班的天羽和读小班的大力,最喜欢代美妈妈模仿大野狼想吃掉三只小猪的情节,每次都笑得东倒西歪的,有时讲到睡着了,嘴角都还挂着微笑呢!

在家排行老三的安竺妹妹,就是在这样的胎教环境下长大,在肚子里才5个多月的她,听着代美妈妈温柔的说故事声音,和两个哥哥的童稚笑声,就会轻踢妈妈肚皮,表示她也有参与哦!有时,代美妈妈也会让老公和哥哥们轻敲肚皮,等待妹妹的响应,像是“左三下、右三下,中间点点再试一下”。这时如果有胎动响应,两个哥哥就会抢着说:“妹妹喜欢我,在跟我说哈啰!”想必安竺妹妹在肚子里就对全家人的声音都很熟悉了吧!

代美妈妈说:“听医生说,孕妇进行胎教时,如果心情愉快,脑内就会分泌脑内啡,让心情纾解,自然就可以使胎儿脑中也分泌脑内啡,使胎儿心情转好,一旦让宝宝脑部接受刺激,也就可以促进宝宝的发展。”真的!出生后的安竺妹真是个天天快乐、笑口常开的小天使,1岁以前,她的表达力就很好,也常随着音乐律动,手舞足蹈地逗大人开心;才刚满1岁时,睡前她还会自己拿小本的故事书来看,听妈妈说故事的模样,好像她早就很熟悉妈妈的床前故事了!尤其令代美妈妈惊讶的是,1岁5个月左右,安竺竟然可以自己手持汤匙、很稳定的送到自己口中享受美食(这是哥哥们都要2岁多才会的动作)!可见胎教做得比较多,对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影响还真是不小啊!

有了三个小宝贝,代美妈妈选择离开职场,做全职的家庭主妇,全心全意照顾他们,看着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代美妈妈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国古代胎教 中国古人的前卫思想


胎教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是国外的舶来品,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是不是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伟大?下边来看看我们古人关于胎教的理论吧。

据《史记》记载:太妊之性,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及其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妊教之,以一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妊为能胎教。古人所说的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而对母亲的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有利措施,以便使母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古代胎教的内容主要包括6个方面:

1.调情志

妊娠是女性生理上的一个特殊过程,孕妇不仅生理上要发生一系列变化,心理上同样也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过程即为古人所说的情志变化。古人云:凡有孕之妇,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喜、怒、悲、思皆可使气血失和而影响胎儿。胎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有所逆,即致子疾。《增补大生要旨》中说:除恼怒,凡受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病。就是说:孕妇要心情舒畅,不要轻易动肝火,否则会导致气不顺,气不顺则孕胎必受影响。《傅青主女科》中亦有大怒小产的论述。可见,孕妇的情志对胎儿具有直接影响。故而孕妇情志舒畅,遇事乐观极为重要。

2.忌房事

房事,是指夫妻的性生活。虽然房事为受孕怀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受孕之后,则房事必须节制,《产孕集》说: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孕之力,而扰其固孕之机,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安,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怀孕以后,首先应禁房事,特别是在怀孕头3个月和7个月之后。怀孕早期,妊娠反应常常给孕妇带来许多不适,恶心、厌食、嗜睡、疲劳,自身及胎儿的营养常常供不应求,哪里还会有闲情逸志取房事之欢?7个月后,孕妇腹大身重,行动诸多不便,而且胎儿即将人盆,阴道变短,房事会刺激宫颈而引起宫缩,加之在房事中有可能将细菌带入孕妇体内,严重者会造成感染,因而这前、后两期,应忌房事。否则分其养孕之力,扰其固孕之机,形体劳乏,甚而造成流产、难产,生子多疾。

3.节饮食

饮食是母体的重要营养来源。胎儿的营养来源于母体的气血。因而母亲的饮食对胎儿的发育有着直接影响。《万氏女科》说:妇人受胎之后,最宜忌饱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平和之气以养其胎,则胎之完固,生子无疾。就是说,孕妇饮食以清淡平和为宜,鱼、肉可以吃,但不可过食。应有所节制,特别是不要饥一顿,饱一顿,甚至暴饮暴食。假如饮食失节,饥饱无度,嗜食厚味,皆可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胎失所养。

4.适劳逸

人禀气血以生,胎赖气血以养,因而妊娠后的起居劳逸应该适量,既不可贪图安逸,也不可过于劳累。按中医的说法,太逸则气滞,太劳则气衰。若劳逸失宜,举止无常,攀高负重,其胎心坠,甚而导致难产。因此,受胎之后,适当活动,使气流通,百脉和畅,自无难产。若好逸恶劳,好静恶动,贪卧养娇,使气停血滞,临产多难。此当为忠告。正确的做法大致为,5个月以前宜稍逸,5个月以后宜小劳。

5.慎寒温

寒温即自然界冷热气候的变化。受孕以后孕妇由于生理上发生特殊变化,很容易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尤其是风寒之侵,易感染疾病,甚至危及胎儿,胎前感受外邪,感染伤寒时症,郁热不解,往往小产堕胎,悠关性命,故而注重胎前的摄养,慎起居,适寒温,甚为紧要。

6.戒生冷

怀孕之后,孕妇常喜欢吃一些生冷之物。中医认为,这是怀孕后由于阴血下注以养胎儿,致阴血偏虚,阳气偏旺。殊不知,生冷之物吃多了会使脾胃受伤,呕吐、腹泻、痢疾诸症会乘虚而入,既损孕妇,又伤胎儿,不可不慎。此外,孕妇衣着还宜宽大合体,腰带不宜紧束,以免气血周流不畅而影响胎儿发育。

来看看歌唱胎教的作用


医生认为,歌唱胎教和音乐胎教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音乐是外界传来的声波,而歌唱则是妈咪本身的声波共振,由于是妈咪的声音,传递到胎儿的声波及频率对胎儿来说具有更大的意义。

因为唱歌时声带的震动会传遍全身,且穿过子宫、透过羊水,使胎儿受到影响,声波的震动等于像是给胎儿轻柔的按摩。此外,唱歌除了对胎儿有更直接的影响外,唱歌也会利用到我们平常较少用到的肌肉,能够活跃胸肌、增加肺活量,还能提高血液含氧量,如此,对胎儿养分的供应也会增加。

有些孕妈咪会认为自己唱歌五音不全,怕会带给胎儿负面的影响,实际上,只要喜爱唱歌,即使是随意哼旋律,都能让自己心情愉悦,也可以直接让自己处于良好的胎教心境,血压也会较稳定,更可以让胎儿在肚子里头就先熟悉母亲的声音,增强双方的感情交流。

此外,唱歌也是一种妈咪向胎儿传达言语的方式,与单纯的说话比较起来,旋律较为动听、活泼,也更容易让胎儿接受。所以妈妈们可以唱歌给肚子里的宝贝,既可缓解自己的情绪,又对宝宝有很好的胎教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