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正饶有兴致地看动画片,你强硬地把电视关了让他去吃饭,他可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朝你大嚷“我恨你”,或者“你太坏了”,你千万别逐字逐句地全盘接受他讲的话,试着理解一下那个气极败坏的小可爱,这一切只是源于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愤怒的感情。一句“我恨你”实际的意思却是“你没经过我同意把电视关了,我非常不高兴。”

两三岁的宝宝如果说“我恨你“时,大人不用把这三字当真正意思去理解。他们正在学习说话,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理解他们用的词汇的含义。尤其对那些能引起大人明显反应的脏字,他们更没完全领会意义。

有些父母听到宝贝对自己说“狠话”感到又生气又伤心,其实这也没有必要。宝贝并非真的要“打死”你,他并不理解“打死”是怎么回事。如果父母反应过激,反而“中”了他的小圈套——他就是想看到你暴跳如雷的样子。

就拿爸爸妈妈自己来说,有时控制不住对宝宝说“你太讨厌了”,可不到5分钟,你又开始抱他亲他了,很多爸妈这么干过吧。所以宝宝说“我恨你”时也不是真的仇恨,面对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做的是好好教教他怎么疏导他的怒气。

他生气时我怎么办?

愤怒就好比高兴,悲伤和恐惧一样,无关好坏,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宝宝和大人一样都会有。愤怒是一种自己愿望的落空或者因外界的不良刺激而内心产生的一种感情。在宝宝生气、愤怒时,如果爸爸妈妈善于引导,这种感情的发泄对宝宝来说也是积极的。

爸爸妈妈在平时和宝宝相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压抑他们的情感,长期压抑的结果会使得宝宝心理受挫,而且会让他们惧于和爸爸妈妈交流。相反,我们要教会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来表述疏导他们的情感。

保持冷静。爸爸妈妈应该把自己的情绪先放在一边,专注于让宝宝安静下来。如果你也火冒三丈,请先深呼吸同时默数到10甚至100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同时在心里对自己强调:宝宝能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好事,自己不能和宝宝一般见识,这样只能使事情更糟。

反思他愤怒的起因。如果他还不会用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表达出来,爸爸妈妈可以试着帮助他捋清事情的经过:宝宝生气了,是因为妈妈说天太晚了,宝宝要去睡觉了,而你不去睡觉,对吗。

教会他下次怎么做。如果我们只告诉他做错事了,而不告诉他对的应该怎么去做,那么我们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宝宝还得学会下回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应该怎么做,比如你可以和他说“刚刚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宝宝大声和妈妈嚷嚷,是因为妈妈没顾上理你,你生气了是吧?下回妈妈再打电话,宝宝要妈妈帮忙,要轻轻和妈妈说,妈妈就帮你了,好吗?”另外,宝宝每次有哪怕最小的进步,妈妈都不要忘记表扬他。

你今天高兴吗?

在关注宝贝们健康和教育的同时,我们经常会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宝宝,你今天开心吗?其实,宝宝的情绪问题也是爸爸妈妈应该多加关注的。

表达感情方式激烈。别看宝宝小,可是两三岁的他们情感时很强烈的,对他们而言,理智、温和地处理矛盾是不可能的,他们只会用大哭、大笑等相对激烈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情。当他对你说“我恨你”时,他只在表述他的气愤,你应该高兴的是,这时你面前那个小可爱又长大了一些,因为这次他不是想小时候通过在地上打滚,高声哭闹,撕咬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是换了一种更精细的方式——语言表达。

此外,我们要理解,宝宝在这个年纪每天要遇到很多让他感到郁闷的情况:一个插件游戏里小方块插不进小圆格里他们也会气急败坏,耳边时常响起大人们的”这个你不许动,那个你要小心别碰坏了”的禁令也会让他们烦躁。

解除烦恼的4个贴心建议

1、父母要避免强烈的情绪反应

你反应越激烈,宝贝就掌握了对付你的有效武器。不要让宝贝的这些不良语言影响并左右你的心情,应保持冷静。他按你的按钮,你如果没有反应他就知道这样做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就会逐渐放弃这种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了。

2、告诉宝贝你听了他说狠话的不舒服感受

当宝贝出言伤人时,蹲下来看着他,关切地问:“你现在很生气,是吧?”等一等宝贝的反应,如果他情绪很激动,不要着急给他讲道理,陪伴他,倾听他,等他平静下来之后再告诉他:“我知道你刚才很生气,但是你那样说话很不文明,我听了之后也觉得很难过,你可以说‘我很生气!’但不要使用粗鲁的语言。”

3、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宝贝说狠话不文明

你可以平静而严肃地直接告诉宝贝:“在咱们家,我们不使用这种不文明的语言,我们不用语言伤害别人。”你的态度温和坚定,始终如一,宝贝说“狠话”的行为会逐渐削弱,直至他们掌握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4、父母在生活中注意用文明语言

平时家里人互相之间说话,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不互相侮辱,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能使用难听的字眼。对宝贝要尊重,说话做事要做到彬彬有礼,特别注意不要剥夺宝贝的自由,不要压制宝贝的自然发展。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宝宝攀比动机该如何应对?


攀比心理很常见,人皆有之。然而幼儿园里的小宝宝之间开始“攀比斗富”的时候,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的正常发育。

幼儿园里的“斗富对白”

前些天,班里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对话。对话是我们请参加某一活动的小朋友交50元钱引起的。

小朋友甲说:“50元算什么,1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乙说:“2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丙说:“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几百元钱的玩具呢,这点钱算什么?”

小朋友丁说:“我家还有小轿车呢。你家是什么牌子的车?桑塔纳?我每天来幼儿园坐的是XX牌豪华车。”

还有一些小朋友说,我家有3层楼别墅,我家有摄像机,我家还有……

听到这段对话,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是,我把这段对话内容记录在教室后面的“家教园地”里,旁边设了一个“家长信箱”,请家长谈谈看法。

家长们也非常震惊。短短几天,信箱里就塞满了家长的反馈。家长纷纷反思说:“我们是不是太容易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了?”“我们想给孩子幸福,会不会给孩子的却是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攀比心理?”

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发现孩子斗富的内容,大至家中住所环境、汽车品牌,小至衣服、玩具,无所不包。然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比”!那么 是谁教会了他们比呢?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其实家长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贫比富时,不能分辨是 非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妈妈说这样最漂亮”,“爸爸说有钱人开奔驰”等。孩子们就会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去评价自我和他人。“幼儿园里 的小朋友有那种玩具,我也要买”,估计不少家长曾面对孩子类似的要求。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攀比心态时,首先不可盲目训斥或一味满足,而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交流,比如说“这么多玩具,妈妈不可能都买回去啊”。专家认为,爱“攀比”是学龄前儿童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因为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而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言行也是促使幼儿攀比心理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同样要注意言行,不能作一些不恰当的比较促进孩子的攀比心理。例如,千万不要问“今天咱们班谁穿得最漂亮?”“谁带来的玩具最好玩?”等。

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应集中体现在平时谁最爱劳动,谁最爱帮助别人、谁最乖等良好行为上,这样幼儿在努力获得表扬的过程中,将会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助于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同时,我们现在受“赏识教育”思潮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动不动就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这种泛滥的表扬也让孩子容易产生精神上的虚荣,尤其是一 些个性好强的孩子,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就会受不了。我觉得,针对“攀比风”,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 要帮助他找出优点,培养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他也有让别人羡慕的地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息他的攀比之心。

如何应对宝宝哭闹(幼儿入学准备)


前言:宝宝在公共场合哭闹,很是让家长们感到尴尬,那么做为家长应该如何来对待孩子的哭闹行为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结合实例详细的了解下吧,希望父母们都能够以正确的方法解决!

宝宝哭闹了,家长该怎么管呢?家长应善用情感武器,学会“以静制动”。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在超市买东西时,孩子想买一个玩具没得到满足,于是他就大哭大闹,甚至坐在地上不起来了。开始时,父母不予理会,等到哭声愈来愈大时,就会责备孩子。紧接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投来目光,父母开始感到尴尬,于是就不得不顺从了孩子。于是孩子就在这种情况下懂得了一个“战胜”父母的“秘诀”--哭闹。下次,当他有要求时,他就会使出这个杀手锏,而父母则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这种以哭闹作为武器来“要挟”父母的“战争”就像阶梯似地逐步升级。这时,父母只有举手投降一件事可做了。

一般满周岁的孩子就开始表示“愤怒”了,而且往往以“哭闹”为手段,很多父母亲对此束手无策。更痛苦的是,如果处理不好,恐怕这场“斗争”要一直延续到孩子长大以后。

换个角度看“愤怒”

家长多数只了解“愤怒”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是,我认为幼儿的愤怒还有另一面积极的意义,它具有一定的自我肯定和自信的性质。这种愤怒一般是在幼儿的身体、心理受到限制时所产生的反应,它是孩子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自我意识萌发所产生的向外、有冲力的情绪。他在向父母和外界宣告:我已经是一个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人”了,别把我当你们的附属品,我有我的独立性。可惜的是,很多家长都无视孩子的这种心理成长,或采取粗暴的形式,或表现无可奈何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

善用你手中的“情感武器”

要知道,当孩子用哭闹来提要求时,他会一面用手揉眼睛,一边还偷偷从指头缝里偷看你的反应呢。而且我们要知道: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爸爸妈妈不爱他,这就是运用“情感武器”的有力依据。

方法1:冷处理法

刘艳工作很繁忙,她的女儿莲莲却因为一件小事对她大哭大闹。刘艳冷静一想,不能打孩子。她决定采取“冷处理”,不理睬孩子的哭闹,掉头就走。孩子见哭闹的对象都走了,就不哭了。等晚上下班回家,刘艳一反常态,既不问寒问暖,也不亲热,而是冷冷地对女儿说:“莲莲,吃饭吧,早点上床睡觉。”这时女儿感到惶惑了,感到不妙:妈妈不爱我了,平常妈妈不是这样的呀。

终于,孩子受不了这种冷淡的场面,开口说:“妈妈,别这样,我以后再不闹了。”这时,刘艳才改变态度,认真地对女儿说:“孩子,你大哭大闹,妈妈很生气。你只要不哭闹了,妈妈还是爱你的!”于是一切恢复了常态。这件事让莲莲知道:哭闹无用,这次无用,今后也无用。

方法2:低声批评孩子法

批评孩子是讲究技巧的。有的妈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以尖锐的声音厉斥大声哭闹的孩子。结果是,你愈是歇斯底里,孩子将以更大的哭闹作为回报。所以,责备孩子时要注意:声音和语调一定要比平常说话声低。这种方式意味着:你能够突破孩子哭闹的感性围墙。用这种不寻常的口吻,可让孩子感觉,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决定。其次,低音调促使孩子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忘记自己的哭闹。另外,使用较低的声音似乎在强调没有第三者介入,只是我们母子之间的“私人声音”,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这个方法建议家长不妨试试,效果一定不错。

本网站小编总结:有时宝宝无理取闹很是让家长们感到闹心,但若是你掌握不对正确的方法,不仅仅会影响到亲子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到亲子间的感情,希望以上所提到的几点对于妈妈管教孩子有利!

如何艺术化应对“问题宝宝”


“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为什么照相机会照相?”“世界上有多少个星球?”不少爸爸妈妈们经常被宝宝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难倒,不知道如何应对。专家提醒家长:不恰当地回答宝宝的提问,不仅让宝宝遗憾地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还有可能打击宝宝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从而影响宝宝未来的发展。

宝宝爱发问,家长常犯难

每个家长可能都遇到过“问题宝宝”,成长中的宝宝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常常揪住每一个他能想到的问题问个不停。宝宝的提问是张口就来的,但提供适合的答案就没那么容易了。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被宝宝的提问给“难”倒了,而家长对宝宝的提问表现出的反应则不一而足,到底该如何对待宝宝的“十万个为什么”呢?

专家意见:

艺术化应对“问题宝宝”

面对一直问个不停的宝宝,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教育专家表示:“心理学研究表明,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好奇、好问,不满足一知半解,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思维方式。家长应该多带宝宝接触大自然、接触不同的生活,关心宝宝的每一个提问,并且有问必答,满足宝宝的智力需求。”专家认为,“只要你是一位谦虚好学、头脑灵活、充满童真、愿意用心与宝宝沟通的好爸爸好妈妈,自然能成为百问不倒的醒目父母。”专家建议家长艺术化地应对宝宝的提问:

1、接纳宝宝的问题

宝宝经常提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父母不接纳宝宝的问题,只是一笑置之、敷衍了事或粗暴制止,久而久之,宝宝就不想再问了,这将导致其智慧的萌芽逐渐枯萎。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烦躁和训斥宝宝。如果以不耐烦的态度去打发宝宝的问题,只会更加刺激他的“求知欲”,让宝宝陷入另一种不恰当的求解方式。

“如果父母正忙于做事,可以告诉宝宝‘过一会儿告诉你’;或暂时放下自己正在做的事,给宝宝解答。”

2、回答问题不需“包办”

家长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地以“帮助宝宝解答问题”为荣。“我儿子现在上小学了,他小时候就非常爱问问题,那时候我就觉得,‘当家长的一定要帮助宝宝解答问题’,所以不停地、细致地帮儿子找答案。可是现在我儿子发现他自己的自学能力明显不如班里的很多同学,我们一起分析了原因,觉得这跟我一直帮他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家长一定要警惕好心办了坏事。帮宝宝细心找答案就是这样的情况。”非常细致的知识,父母也不一定知道,家长可以间接引导宝宝到书本里寻找知识,帮助宝宝从小养成查字典、看书的习惯,这样将来遇到疑难问题就知道如何自己去找答案了。

3、变晦涩为生动

回答宝宝的提问,要有“把晦涩变生动”的艺术。父母如果从自己的角度,而非根据宝宝的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来回答宝宝的问题,宝宝往往听不懂。因此,父母应尽量运用明白易懂的语言,以拟人、比喻、观察实物、实际操作及列举生活中实例的方式加以回答。

比如回答“为什么我没有小鸡鸡”的问题时,家长可以把女孩子的特有身体器官称作“小平平”,告诉宝宝“小鸡鸡”和“小平平”都是身体里很隐私的部分,不可以露出来让别人看到,也不可以偷看别人的。

4、给宝宝思考空间

面对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父母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去回答,太复杂的答案小宝宝未必明白,还不如给宝宝点想象空间,允许他们做一次天马行空的回答。有时则可鼓励宝宝在自己的不断操作中寻求答案。

“宝宝最喜欢帮家长解决问题了。”专家建议家长可以适当地反问宝宝。当宝宝问“为什么”时,反问“你觉得为什么?”以了解宝宝的想法。反问时要启发、引导,问题的难度要适宜。还可以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宝宝叙述所见所闻。

如何训练宝宝应对陌生人?


从宝宝八九个月具备独立的攀爬能力,到他1岁多脱离父母的怀抱嚷嚷着要“自己走”开始,可能的危险就如影随形,宝宝可能受到陌生人的侵犯和骚扰,可能因为贪看玩具、花灯或风景与父母走散;也可能因为忽略了安全标识遭遇意外伤害……

对宝宝的安全教育应当进行到哪一步,才既不会让宝宝误认为这个社会上都是坏人,都是危险的事物,想安全必须一刻也不离爸爸妈妈,又不要让他在走近危险区域的时候毫无警觉,一点自我防范的意识也没有?宝宝的自我防范要做到哪一步,才刚刚好?

有陌生来电

怎样在电话里得体地应答,才能既听上去有礼貌,又避免透露宝宝是一个人在家或与保姆在家的情况?一般来说,我们不赞成宝宝接到陌生电话时告诉他人家里的信息。不要说“我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你晚上再打过来。”

●宝宝说:“我爸爸在洗澡(或我妈妈在楼下的超市给我买果冻),你以后再打。”

●向对方索要电话,说“我爸爸一洗完澡就让他打给你”,也是一个办法,一般“有危险的陌生人”都不会把电话留下来。

有陌生人敲门

有时宝宝单独在家时会有收牛奶费、收垃圾费的人叫开门,也有陌生人托着宝宝最爱吃的披萨饼盒子,说是“你妈妈叫我送比萨饼给你,你妈妈已经付过钱了,快开门让我把饼给你。”

这种情况要告诫宝宝千万不要开门。

●宝宝这样说:“我爸爸现在在午睡,不方便叫醒他。请半个小时后再来好么?”

●或者这样说:“我现在没有钱给你,等我妈妈洗澡出来。”

TIPS

父母要绝对告诫宝宝不可给陌生人开门,大一点的小孩父母可以给列一个单子,哪些人来了可以开门的,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透过猫眼看清楚后,是可以开门的。不妨把这个单子贴在门上,对孩子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个警告。

路遇陌生人

如果在爸爸妈妈的视野范围内,与其他陌生小朋友以及带他们的家长一起玩,是安全的,比如在儿童游乐场和充气城堡内。但如果有人套问你的父母都做什么工作,家住哪里,宝宝在上哪间幼儿园,平时是谁接你,这个陌生人就有“热心过度”之嫌。

要教育宝宝不能跟“热心过度”的陌生人一起走,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零食。

●如果发现自己难以摆脱陌生人的纠缠,可以向游乐场的工作人员和保安求助。

●也可以对陌生人说:“这些我都不记得了,要不你去问我爸爸?我爸爸就在那边!”如果陌生人有不良企图,他一定会逃之夭夭。

陌生人临时接宝宝回家

如果有陌生人哪怕是比较熟悉的人要接宝宝回家,怎么办?

告诉宝宝,绝对不要让宝宝上别人的车,比如宝宝在社区里骑车,就算是邻居要载他回去也要婉拒。

爸爸妈妈要强调一点,除非爸爸妈妈同意,不要坐人家的车子是一条铁的纪律。

宝宝说:“没关系,您先走吧。”

TIPS

如果的确爸妈有拜托朋友或同事接宝宝的可能性,怎样让宝宝明白眼前这个陌生人有没有危险性?很简单,父母应该与宝宝事先讲好一个安全密码,这个来接你的人知道“口令”,宝宝就可以跟他走,否则就不能。父母要确保每个安全密码只使用一次,而且经常在家与宝宝“温习”这一密码,免得宝宝忘记。现在有些拐卖儿童的事件会发生在熟人之间,因此,与4岁以上的宝宝达成默契,设一些“安全口令”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在商场或者超市走丢了

如果是在商场和超市里走丢的,要事先训练宝宝:

1.保持镇定,不要哭闹。

2.马上跟最近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父母要多多指点,让宝宝认得常去的购物场所的工作人员制服)。

3.在商场或超市都有广播站,一般负责播报商品信息,也负责替走失的儿童寻找家长,因此第一时间去广播站,可以让父母知道宝宝在哪儿,是否安全。

4.宝宝可要求女性工作人员带自己留在广播站或去总服务台等待家长来接。

如果是在马路上走丢的

1.向最近处的警察或交通辅警求助是最安全的。

2.如果一时无法找到警察,可以向最近处的报摊或书报亭主人求助,让他打110报警。

3.一般来说,等警察到来后,只要宝宝说得出家中地址或电话,警察完全可以帮忙把他安全送回家。

如何应对好奇心强的宝宝


小宝宝爱问问题这是做为妈妈共同的感受,许多的时候孩子们反复问问题,常常让家长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回答宝宝问题的小技巧,可轻松的搞定小宝宝!

好奇对于宝宝的大脑发育是非常好好处的,但是新父母容易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宝宝反复问问题,反复问为什么,新妈妈应当怎样回答呢?专家说,面临这种问题是,原则上应做到四要四不要。

在方法上:要偶尔的装装糊涂,要配合宝宝反复做相同的回答,要经常性的反问孩子,要充满乐趣的问答方式。亲子早教

偶尔的装糊涂,不要所有的问题,都以直接回答的方式来告诉孩子,而可以慢慢启发孩子的思维,来帮助他想到问题的答案。有个时候,孩子会问一个其实他见过的东西,可是他想在父母那里寻求一种确认,这时,用启发思维的方式,来帮助他回忆。

比如,宝宝指着花生问,这是什么呀?妈妈可以装装糊涂,这样说:这是什么呢?妈妈也想不起来了,但是我们在一本书上看过的,叫leo'snewpet.leo的hamster躲在沙发下不出来,是拿什么把他引诱出来的呀?这时宝宝会眼前一亮,和宝宝一起重温一遍故事,他不仅会对花生这个词加深了印象,还觉得这样的学习真是非常有乐趣。

配合宝宝反复做相同的回答:宝宝反复的提问,是因为他们还不确信已经完全记住,因此,当宝宝反复的问同一问题,不要说“刚刚我告诉过你的呀”,而要更加清楚地回答,帮助宝宝加深对事物的印象。

经常性的反问孩子:反问孩子,“你觉得是什么呢?”,可以启发宝宝去思考,发挥他的想象力,培养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没有信心把他的答案说出来,鼓励孩子自己来回答问题,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真正的亲子互动,不是一个问,一个答。而是双方之间有问有答,这样才会让亲子时间充满乐趣。

充满乐趣的回答方式:两岁宝宝提出的问题,不能以大人的方式来回答。比如,他要问你熊猫是什么啊?那父母不能从大人的角度想要专业的回答这个问题。而要从宝宝所了解的,和感兴趣的方面着手,可以简单的说:熊猫是喜欢吃竹子,喜欢爬树,喜欢睡觉,喜欢翻跟斗的动物,他一天可以吃很多的竹子,他睡觉的样子很可爱,他翻跟斗的时候就像皮球一样在地上滚动……配合肢体动作,加上夸张的语言,一下子就让熊猫的形象在宝宝眼里活跃起来。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朋友们爱问自然是好,做为家长不可打击孩子的好奇心理,并且还要学会多配合孩子的提问,若是你还没掌握这方面的回答技巧,那就看看此文章吧,对于妈妈们来说可是很有用途的噢!

好父母育儿要常说“五句话”


想教育出优秀的宝宝,妈妈首先要学会对孩子说以下五句话!

1.“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停止做某件事,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就事论事,这样,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时候,孩子会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不喜欢!”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等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做是他的对立面。当孩子在做不恰当的事情时,这样说还能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当孩子又在跟你讨价还价时,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这句话。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孩子的表哥买了双新鞋,那是因为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小孩子都需要买双新鞋。

如何应对宝宝在幼儿园“学坏”


宝宝入园几个月了,细心的妈妈发现,宝宝好像“学坏”了,偶尔会骂人了:爸爸开车时急刹车,宝宝突然冒出一句“会不会开车呀!”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盘子,宝宝在一旁幸灾乐祸喊“笨蛋!”这可吓坏了妈妈,难道宝宝在幼儿园被“带坏”了吗?

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一些异常行为也是学习的过程,切不可随意给宝宝贴上“自私”“坏孩子”的道德标签。你要学会耐心,学会等待,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宝宝。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你的宝宝到了幼儿园后为什么会“变坏”?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应对宝宝的这种变化?

需要得到关注

宝宝在家中“唯我独尊”,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为家庭的焦点。到了幼儿园,老师要同时面对很多个孩子,即使宝宝表现很棒,老师也可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发生矛盾冲突的孩子身上。如此一来,宝宝觉得被别人忽视了,就可能认为只要我打人或说粗鲁的话,老师就会注意到我。

模仿不良言行

每个宝宝都是“模仿大王”,他们会兴致勃勃地学习周围人的语词和声调。你平日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如开车时碰到违规的人便来上一句“会不会开车呀”,宝宝每天“耳濡目染”,自然“近墨者黑”。

传递“我很特别”的信息

进入幼儿园的宝宝不再满足于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他开始努力塑造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宝宝有时会故意“唱反调”、插嘴或说一些鲁莽的话,以彰显自己独特的形象,从而吸引众人的目光。

幼儿园不好玩

最初,幼儿园里的玩具、游戏刺激、吸引着宝宝,让宝宝每天很开心。但过不了多久,一切就变了,幼儿园中各种各样的规则让宝宝感到压力,积聚了不少消极情绪,需要通过身体动作或不当语言发泄出来。

当内心有了消极情绪时,宝宝偶尔“坏”一下,有助于宣泄情绪,对情感发展有好处;若频繁“使坏”,则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愉快,甚至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给自己的发展蒙上阴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