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知道,虽然父母是爱他们的,但未必尊重他们,比如,当孩子与客人攀谈时,您可能会命令他不要“多嘴”,或者代他表达某种意思,甚至嘲笑他的“幼稚”和“愚蠢”……这些不明智的举动无疑会极大地损伤孩子们的自尊心。

您应该带领孩子多做一些“平等”的活动,让孩子们得到这么一个信息,在大人心目中完全有他的位置;听他们讲故事,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它们正是在孩子心中筑起自尊之宫的砖块呀!

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便是当孩子们可靠的“同盟军”。当他们沮丧时,我们得为他们鼓气;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就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的种种“工具”,其中一门“工具”就是“补偿”——让孩子不仅要看到不足之处,也要发现自己的长处,而绝不把自己看得“一团漆黑”。

为孩子在竞争中鼓劲:当孩子在智力、体质或外貌上“相形见绌”时,父母更应帮助他在这充满竞争的世界中学会奋斗。任何“低能儿”得知有父母作“强大后盾”时都会勇气倍增,不过,在鼓励孩子勇于拼搏的同时,您也应教育他们领悟真正的人生价值,要他们热爱他人、热爱正直、热爱真诚。

让孩子学会严于律己:处罚会不会使孩子灰心丧气?答案取决于父母处罚孩子的方式和动机。切记不要在众人、尤其在孩子的朋友面前处罚孩子,也绝不能将处罚孩子当作给自己泄怒的手段,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到,如若完全不要纪律约束,他便没有人尊重。

注意孩子的“课堂表现”:入学后,如孩子成绩不理想,会有许多因素易使孩子失去自尊。这时,如有可能,可请家庭教师,也许能助孩子一臂之力。要是孩子尽了全力而成绩依然不佳可别训斥或讥笑他,原因很简单:人人都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时。悲剧恰恰是:仍有为数众多的父母缺乏自知之明,非要自己天资不足的孩子成为第二个爱迪生或牛顿。

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成年人的许多能力实际上是在童年时代便培养起来的,因而父母该鼓励孩子具有与年龄相适应的责任心,不能什么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长大一点了,他便喜欢“自作主张”。七岁的儿童通常都能自己穿衣服,也会铺床、扫地。

延伸阅读

鼓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圣诞节父母送给宝宝值得珍惜和回忆的礼物


引言:圣诞节将近,很多父母已经在给宝宝准备礼物了。那么我们该给宝宝什么样的礼物呢?送礼物给宝宝是因为我们爱他们,想让他们更快乐。其实,最珍贵的礼物,往往不是最贵的,而是最有心意的。如果父母陪宝宝一起自制一些小礼物,让宝宝参与进来,整个过程带给宝宝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美好的回忆。

梦幻的小屋

和宝宝一起制作一个圣诞小房子,里面装满了温馨和幸福,装着宝宝的梦想,还有宝宝的成就感。

纷纷落下的雪花

冬季没有雪花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今年的圣诞节,不知道是否会下雪,那我们和宝宝一起来剪一些小雪花,让这个圣诞节充满奇妙的色彩。

圣诞美食

过圣诞节,怎么能缺了圣诞老人呢?不过今年圣诞老人把自己变成礼物送来了。妈妈亲手制做的美食,爱心满满的。呵呵,宝宝快下手吧,开动了。

圣诞树贺卡

和宝宝一起做圣诞树贺卡,送给想要祝福的人。绿色代表着希望,预示着冬天过去,春天的到来。这样用爱制作的一张贺卡值得永久珍藏。

糖果圣诞袜

最后,就是装满糖果的圣诞袜了。每个宝宝都抗拒不了糖果的诱惑,那我们帮宝宝缝制一个漂亮的圣诞袜,宝宝负责选糖果。在晚上的时候把装有糖果的圣诞袜送到宝宝的身边。当宝宝睡醒后,一定会开心的不得了。

本网站小编总结:宝宝和家长一起做圣诞礼物,锻炼了宝宝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宝宝了解什么是圣诞节。当宝宝看到做完的成果后,会很有成就感,变得更自信,同时爱上这个快乐的节日。

父母是宝宝最佳游戏顾问


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乐趣;对父母而言,游戏则是教育的一种最佳形式。为了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父母除了开辟更大的游戏场地与空间,以及提供合适的、丰富的游戏材料,包括玩具之外,更应该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去。

但是父母毕竟是成人,他们的思想、行为与孩子是迥然不同的。你该如何融入孩子的世界,怎样和他们一道玩呢?事实上,父母首先得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

不到一岁的宝宝基本上属于“无能力”的被动状态,还不知道怎么做游戏。在他们眼里,父母或许就是一样玩具。

守则1:父母需要主动地跟宝宝玩、逗宝宝开心。

最常用的一种策略是相互模仿动作和声音。比如宝宝无意中做了一个类似拍手的动作,父母马上紧跟着做一个拍手动作,然后宝宝又会模仿大人,继续学着做下去。还有常见的“躲猫猫”游戏:父母先和宝宝脸对脸玩一会,把宝宝孩子逗乐了,然后故意躲到一边,宝宝就会探头探脑地寻找,父母再躲到另一边,宝宝又会跟过来。

当然父母也可以借助一些色泽鲜艳或带有声音的玩具和宝宝一起玩,如动物摇铃、拨浪鼓、彩色积木,这些玩具都有利于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此外,这一阶段的宝宝特别喜欢水,父母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一点时间,与宝宝一起戏水和做“亲水游戏”,也很有趣!

两三岁的时候,宝宝钟爱假想游戏。

等到孩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稳稳当当地走路,活动能力也大为增强,可以自己发起游戏了,并且他们越来越钟爱假想游戏。于是父母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不再起引导作用,而是配合着孩子一起玩。比如当孩子举着玩具枪跑过来,嘴上喊着“不许动”时,父母只能举起双手,扮成“俘虏”;当他们改换成拿着玩具针筒,一脸严肃地要给你“打针”时,父母也只好乖乖坐下来当“病人”。 

守则2:在游戏过程中,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动作示范、引导孩子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思考等。

此外,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互相猜谜语、玩一问一答的游戏。

在玩的过程当中,父母必须遵循这样两条原则。第一,一旦与孩子开始玩了,就要玩到使孩子觉得满意为止;不能因为自己感到厌烦了,就单方面终止游戏。第二,要做孩子游戏的忠实合作者,但是不要去特意讨好孩子,不能一味的顺从他们。

父母还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宝宝与同龄人一起玩,并允许他们去户外玩各种各样的运动游戏。

三四岁或更大,他们越来越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

到了孩子三四岁或更大,他们越来越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一般不爱跟父母玩游戏。所以,父母最好退居二线,成为游戏的旁观者。

守则3: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完全退出游戏,实际上你还是应该关注孩子游戏的过程与内容,做孩子们最可靠的“监护人”和最聪明的“游戏顾问”。

比如在玩追跑游戏时,有的孩子眼看就要被追上了,一时情急之下,很可能从高处跳下来。父母就得想方设法防止类似的危险因素,还有就是要考虑各种玩具的安全问题。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很可能发生玩不下去的情况。比如在玩“兵捉贼”时,两个孩子都想当警察,都不愿扮小偷,双方一僵持,游戏就没法继续了。再比如孩子们爱玩的游戏不一样,意见不统一,结果都不知道该玩什么好了。

这时候父母不应该直接给孩子出主意,而是该用一些启示性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另外,孩子游戏的一些内容可能是反面的,比如某个孩子扮演的爸爸总是打孩子。父母就要告诉他们,爸爸妈妈都是爱孩子,不打孩子的。还有孩子游戏时可能会出现排挤某一小伙伴的现象,父母应该弄清楚原因,比较妥当地解决问题。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已证明,当孩子的父母参与游戏时,他们游戏活动的时间明显增长了。而另一方面,毕竟孩子才是游戏真正的主人,游戏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所以,毫无疑问,父母要参与并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但是他们同样应避免过分介入。至于如何把握这一分寸,就需要父母自己明智地作出判断了。

无条件的爱是培养孩子道德的最佳方法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肝宝贝,有着浓浓的爱。道德,是每个孩子终生受用的一门课程。孩子的道德,作为家长的我们应如何培养呢?

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的。这时的孩子不仅没有判断善恶的能力,他们想要的也只是与生存相关的事情,婴儿因为肚子饿会哭,困了会哭,而不是在使小性子。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为道德智能播种的时期,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发智能。这时需要的只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没有什么特别的,及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平时用积极的语言表达妈妈的爱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与父母建立起坚实的感情纽带。父母的这种爱会让孩子感到安全,会让孩子积极地感受世界。孩子只有在接受了父母无条件的爱时,情绪上得到稳定,才能够积极地面对世界。因此,父母给这个时期的孩子培养道德智能只需要无条件的爱。

孩子一哭,马上放下所有事情跑过去

曾经听一个幼儿园园长讲述了这样一条规律,虽然每个孩子性格都不同,但是频繁打架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凡是这样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妈妈不在身边,或与家人分开生活的孩子。因为妈妈要上班,很少能和孩子在一起的,也属于这一类。

在一岁以内,不能够与父母,特别是与妈妈在一起的孩子,他们在情绪上没有安全感,与人的相处就比较难。因为不得已,妈妈不能与孩子在一起时,必须有另外一个看护人。然而,和孩子在一起不等于是单纯地留在孩子身边,而是细心地对孩子的所有行为及时做出反应。

这个时期的孩子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哭来完成的。孩子哭的时候,父母就要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去哄孩子。孩子不论怎么哭,妈妈都不在,孩子就会感到不安,消极地看待世界。因为内心充满“愤怒”,将来可能无法抑制自身的攻击性。

绝对不要对孩子喊

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不满周岁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认识自己错误的道德思考能力。孩子总想用手去抓热的东西或玩弄尖锐的物品,这是父母将危险物品随意放置的错误,与孩子无关。这时父母如果生气,对孩子大喊大叫,孩子就会因为害怕而感到不安。父母该做的就是提前把危险的物品拿走或消除危险的状况。

慢慢培养孩子的耐心

孩子在出生6个月后才开始相信,不论发生什么事,父母都不会离开他。在这之前,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耐心,只会妨碍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感情。6个月后,才可以在生活中慢慢地培养孩子的耐心。

比如,在给孩子更换纸尿裤或冲奶粉时,可以对孩子说“是不是很难受啊?再稍微等一会儿”,“妈妈正在给你冲奶粉,等着啊”之类的话,孩子就慢慢地学会忍耐。

妈妈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偶尔会很烦躁,甚至发脾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不能完全听懂母亲的话,但是他会通过母亲的行为或语调明白妈妈的情绪。

等待孩子做出反应

妈妈们经常会不安地说“孩子到这时候应该能认识妈妈了”,“孩子怎么不笑啊”之类的话。孩子在各年龄段都会有普遍规律,但是随着个体的不同,孩子的反应千差万别,一周岁之前的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对妈妈的所有行为及时地做出反应,而有的孩子却没有特别的反应。不要预测孩子的反应,即便孩子没有反应,或者不是你所期待的反应,那也只是孩子本身的特征。等待是一种美德,父母也要耐心地等待孩子做出反应。

尽可能地表达你对孩子的爱

尽量多抱这个时期的孩子,用温柔的声音传达你的爱,没有比这再好的教育方法了。虽然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孩子会通过妈妈温暖的怀抱和爱的表达感受被爱。细细想来,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值得让你表达爱的。再大一点,你就会担心养成不良习惯;更大一点,你就会不好意思,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爱。这个时期孩子得到的爱,对于将来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尽情地向孩子表达你的爱吧!

小编总结:道德对于孩子的未来很重要。良好的道德让孩子更容易立足于社会。培养孩子的道德,家长们应在每个阶段,悉心去教育孩子,去帮助孩子建立道德意识。培养道德需要无条件的爱!

珍爱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它是一种要求得到别人尊重的情感,是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孩子虽小,也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在人格上也享有与成人平等的权力。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极易受到损伤,成人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就使其产生愉快、自信、向上的情绪,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佳状态。相反,若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使其产生自卑感,性格也会变得固执任性,难以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稍不注意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如:

1、当着众人批评孩子。

2、不问青红皂白和事情缘由责怪孩子。

3、总给孩子“翻旧账”。

4、说过头话,将孩子的过失扩大化。

5、总以别的孩子的长处与他的短处相比较。

6、当孩子需要成人的夸奖和认可时,不加理睬或泼冷水。

7、当孩子情绪不好、身体不舒服或正玩得高兴时,教训他,等等。

我们相信,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孩子幼小,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一旦自尊心受损害,就难以愈合,对其一生将造成严重的影响。成人在教育孩子时要时刻注意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1、对孩子采取个别引导、正面教育的方法。有些家长认为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批评,人多势众,可以给孩子制造压力,促使他改掉缺点。殊不知,孩子和大人一样爱面子,这样做只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家长要注意场合,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粗暴地讽刺挖苦和训斥孩子,应多采取正面引导、个别谈心的方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2、孩子对一切事物充满兴趣,充满好奇心,对任何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尝试尝试。家长应注意,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训斥和责怪,应弄清其动机和缘由,再加以引导,帮助孩子找出原因。

3、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针对性,就事论事,不要把从前的“历史问题”和“陈年旧账”抖出来,唠叨不停,使孩子灰心丧气、自暴自弃。

4、对孩子要求适度,不要过分严格,应适当放松要求。在过分严格的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自尊心、有过分依赖的心理;相反,对待孩子的缺点也不能放纵和姑息迁就,在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的情况下,应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使之克服缺点。

5、当孩子取得成绩和进步时,对成人而言哪怕是多么微不足道,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6、不要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夸奖别的孩子,并与之相比较,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7、孩子一旦建立了初步的自尊心,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应注意保护,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这5样 是老师们满意的礼物


很多父母和孩子都会在教师节或者到圣诞节发愁,因为不知道送什么礼物老师会喜欢。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所以父母和孩子想要把最好的礼物送给老师作为回报和感谢,而以下是几个老师们比较喜欢的礼物。

1.感谢卡片

最简单的礼物就是感谢卡片,也许孩子才刚开始写字,或者字还写得不是很漂亮,但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写上感谢老师的话。其实一张简单的感谢卡片就会让老师露出微笑。父母也可以在卡片上表达自己的感谢,很多老师都说收到家长亲自的卡片是比较感动的,因为家长能够花时间坐下来写卡片,就证明他们欣赏老师一年的辛勤和努力,这在老师眼里,谁家长对自己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2.礼品卡券

如果家长想要送一些实际一点的礼物给老师,可以选择给老师送几张礼品卡券。这些礼品卡券可以使办公用品店的,因为老师使用最多的就是本子,笔以及其他办公用品。同时办公用品商店也提供老师所需的教室用品,如铅笔、彩色铅笔、标记、纸张、文件夹、层压制品等等。如果老师的家里有小婴儿,也可以送婴儿用户品店或者奶粉店的礼品卡券,这要比直接送礼物实际很多。

3.自制礼物

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工艺品送给老师,比如一个纸质的笔筒,一个陶瓷的喝水的杯子,甚至是孩子亲手折的小红花,对老师来说,都是装满感情的礼物。还可以让孩子自己画一幅画老师的肖像,可能画得不好,但是老师肯定会很满意。孩子用心制作的礼物比买的礼物要更能让老师感动。

4.书或书店礼券

一般老师都会很喜欢看书,孩子可以实现去了解老师平时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然后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去书店买一本老师喜欢的书,或者直接送一张书店的使用券,让老师自己去书店挑选合心意的书。孩子可以在书的第一页写上自己祝福很感谢的话,以及自己的名字,这也是十分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5.用餐券

家长应该都知道,老师平时是很忙的,所以可能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家人吃饭。所以可以送一张家庭聚餐的餐厅礼券,让老师在自己的节日里可以跟自己的家人吃一顿丰盛的晚餐。这份心意相信老师也可以感受到。

惩罚孩子的最佳的方法


惩罚宝宝,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错误,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惩罚。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惩罚宝宝,下面十个方法科学又智慧。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幼儿教育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幼儿早教网

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9、排豆子

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幼儿教育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实施惩罚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把握原则 控制情绪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

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

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本网站小编总结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家长注意下孩子犯错了家长纠正孩子的方法,上面的一些方法对于家长来说还是又有怎样的方法呢,希望上面的一些方法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意见上的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