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我的儿子,刚2岁半,聪明活泼,就是情绪化。在幼儿园老师也是这样说。好的时候,非常好,一旦闹起来,全班就不得安宁了。主意特别多,总是不停的折腾人。总是盯着一件蓝色的毛衣穿,睡觉也不肯脱。在幼儿园,喜欢双手摸着毛衣的底边,不让毛衣塞进裤子里。小朋友都做的事,他不去干,大家不去做的事,他就去干。样样事情都要自己动手。看着胆儿挺大的,其实挺小的,他总爱说,害怕!问怕什么,他也说不出,只说我怕,要抱。

茅于燕: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孩子情绪不稳,好的时候非常好,一旦闹起来,全班就不得安静了。

你的宝宝才两岁半,正处在发展的第一个反抗期,往往会自作主张,不听劝说。可能他的性格比较外向,情绪表露得很明显,对别人有影响。可以这样做:

1、思想上明显这是他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环,是正常的,到了三四岁,会好得多。

2、当他脾气发作时,千万要冷静,不要和他对着干,这一点也要和老师讲。必要时,可请保育员把他带出去玩一玩别的玩具,待他平静了,再带他回班上来。

3、他也会有缺乏安全感、觉得害怕的时候,要安慰他。他要抱,也可以抱一会儿,过了这个年龄段会好得多。

第二个问题是总是盯着一件蓝色的毛衣穿,不让毛衣塞进裤子,双手常摸着毛衣的边。

可以说这种现象在这个年龄段很常见,蓝毛衣对他来说是一种慰藉物(pacifier),他穿着这件毛衣就感到安慰。当然,短期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问题,但长期就会是行为问题了。

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1、两岁开始儿童有骇怕东西的心理,有个慰藉物,可以使他有安慰,不太怕。家长要认识这种心理,谅解这个年龄段的这种行为,不要粗暴地禁止。可以慢慢地让他离开。

2、为了避免他经常摸毛衣边,可以用有趣的,他喜欢的玩具占着手,减少接触机会。

3、限时使用。比如说在家里穿,到幼儿园换一件漂亮的毛衣,回来再换上(要守信用)。

4、和他讲,这件毛衣脏了,要脱下来洗了,和他一块儿洗这件毛衣,一块儿晾晒,暂时将他和毛衣分开,也可能孩子是依恋毛衣的味道,洗了以后,没有这个味道了,他也就不要它了。

5、向他表示你是非常爱他的,他可以从你这儿得到足够的关爱和安慰,不需要慰藉物了。

6、另外再买两件同样的毛衣,让他换着穿,也许他就不一定要原来的一件,慢慢地可以改掉只用独一件的毛病。

延伸阅读

零吼叫的真谛:应对情绪化反应


我辅导的一名客户曾经目睹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女人在一家咖啡店排队时,她的小女儿一直趴在自动弹回的门上玩。

那位母亲再三地恳求(加上多次的威胁)之后,终于破口大骂:“如果你再不放开那道门,我就会让你在所有人面前难看!”

真讽刺。这就像我不堪回首的“漂亮帽子”故事一样,谁才是真正应该感到难堪的人不言而喻,这就是冲动的代价。四下看看,你会常常看到人们失去理性,你会常常看到父母向冲动屈服。

看看这种情境是不是很熟悉?某一天在公司里,不知怎么搞的你把调色剂洒到了新买的长裤上,然后你接到女儿的电话。“嘿,妈妈,你在哪里?你半小时前就应该到了的。”

糟了,今天是你去接孩子放学的日子。虽然你满脑子想着要回家换套衣服,可现在却必须赶去学校,而且还必须去超市买食物,否则今晚只好吃这星期以来的第三次披萨了。你发动车子,但车子没油了。你接了孩子,然后去超市(但你把购物清单忘在办公室里了),然后孩子们开始疯了似地吵着“要这个,要那个”,你也开始对他们大吼“住嘴”和“我说过不行”。

这些吵闹不休的可爱的天使们在你大叫的时候可能会安静一会儿,可是他们的情绪也跟你一样紧张,而且他们可没想要跟来超市。当你终于到柜台排队结账时,最小的孩子看到那些摆设得跟他视线差不多高的、亮晶晶的糖果(聪明的销售手段或是可恨的阴谋?),然后孩子们又开始吵着“要这个,要那个”了。更要命的是,你前面的那位太太还在用一大叠的折价券付账。

这时你不是让步就是抓狂。但是,如果你向一个孩子让步了,那另外的孩子也会跟着起哄。如果你已经答应了一个孩子,还妄想拒绝另一个的话,那你就准备应付一场“公平之战”吧,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平等概念。绝大多数父母就算已经对孩子让步了,十有八九最后也会抓狂。

“现在就给我闭嘴!”

“你们两个为什么就不能安静一点?我们马上就回家了!”

“如果你们不马上闭嘴,我就会让你们在所有人面前难看!”

有时候这些“动听”的话语还会加上扯手臂、拧耳朵的动作,或是可怕地挥舞手指。如果场面再火爆一点,甚至还可以看到打耳光或是掐脖子呢。

在保罗莱瑟(PaulReiser)演出电视剧《为你疯狂》(MadAboutYou)之前,他曾主演了一部不太红的电视剧《两个老爸》(MyTwoDads),在剧中他饰演的是一位青春期少女的父亲。每当我看到有父母用“指”责的方式传递他们的愤怒时,我就会想起当时莱瑟在电视剧里做的,一边教训女儿一边不断地挥舞着手指。

不过当他教训到一半的时候,自己停了下来,看着手指问:“我什么时候长出了我父亲的手指头?”

他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顶可笑的纸帽。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精神错乱吧?一再地做着相同的事情,却期待着不同的结果。你回想一下,你的惊慌与抓狂真的对事情有所帮助?

通常我们的冲动式反应恰恰会导致我们最害怕的那个后果,而那就是代价。把它想像成一条宇宙法则:每当我们向焦虑屈服,就会使那个我们原本希望避免的后果发生,冲动的反应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每当我们向焦虑屈服,就会使那个我们原本希望避免的后果发生。

几年前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就是这个法则的最佳例证。而且,它还展现了冷静的力量,也就是“零吼叫教养”的真谛。

莫将情绪化反应迁怒于孩子


请不要惹我生气,你不会喜欢我生气的样子。

——布鲁斯班纳《绿巨人》

尽管电影《绿巨人》2003年上映时票房成绩辉煌,但对于这个改编自漫画的角色,我最喜欢的还是七十年代的电视剧版本。我有一张万圣节的旧照片,上面有一个瘦小的孩子,从头到脚漆成了绿色,那就是我,你可以看得出当时我多么地为绿巨人着迷。

从许多方面来看,绿巨人浩克都是一个反传统的超级英雄。也许布鲁斯班纳本性温和,不过当他生气时,就没人敢保证这个绿色怪物是不是每次都会举止恰当。他算不上一个正义使者,这是肯定的。漫画迷们也许会认为他是X战警的一个原型,永远都面临不幸的变异,又永远渴望能恢复正常。

这部电视剧的剧情之所以如此吸引观众,是因为每个星期我们都会看到这个善良又平和的男人挣扎在两个极端的自我之间。他试图阻止潜藏于自己和善外表下的狂怒怪物现形,却往往徒劳无功。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什么事情会触怒这个怪物,可是至少每场戏中他都会变形一次,然后大闹一场。也许让布鲁斯班纳感到最挫败的是,他并不完全知道浩克会做什么,或已经做了什么,他只知道浩克有能力做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他每次都会伤心至极地说出这句话:“请不要惹我生气,你不会喜欢我生气的样子。”他也不喜欢生气时候的自己。

布鲁斯班纳无法控制体内那个容易冲动的怪物,他的生理状态总是掌控在别人手上,这就是他必须警告周围的人们的原因。他已经丧失了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们才是掌控他的人,而最后通常会导致悲惨的结果。

当你只有七岁,碰到万圣节时,你可以相信自己是绿巨人浩克,那让你显得很可爱。可是当你已经是个成年男人,在公共场合与你的妻儿共进午餐,你还是这么认为的话,那就很可悲了。

最近我看到一个男人带着他的家人在餐馆用餐,他们看起来都像是他的人质一样。他跟妻子和十岁的儿子坐在那里,还有一个坐在高脚椅里的小宝宝。没有人说半句话,那一家人看起来就像一帮哑巴,连目光接触都没有,更别说语言交流了。当妈妈开始喂小宝宝时,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了。

在喂了几次小宝宝都拒绝张嘴后,爸爸开始对着小宝宝大叫:“吃!”没有丝毫的礼貌,完全没有注意到这是一个公共场所,就发出了无礼的咆哮。

后来他的大儿子开始在饮料里吹泡泡。这一次爸爸几乎是吼出这几个字:“你已经把我逼到忍耐的极限了!”实在很难相信一个十岁的孩子竟会有如此的能耐,可以把一个成年男人逼到忍耐的极限。

“不要惹我生气。你不会喜欢我生气的样子。”

我们不断地把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权力让给周围的人。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用这种方式与人打交道,我们不断地把控制自己情绪的权力让给周围的人。当我们需要别人照我们的要求去做某件事,来接受或认同我们的时候,就会让他们来掌握我们的情绪。

邦奇威尔斯是一位NBA球员,曾因为对一位球迷做出猥亵的手势被罚款。事后被问及此事,他回答说:“如果那个球迷稍微专业一点的话,我就不会那么做了。”

说得很有意思!但究竟谁是职业球员?谁应该是那个专业的人呢?拜托!

当然,我们不能对邦奇威尔斯太苛求,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给别人乱扣帽子,把自己的情绪化反应造成的过错推得一干二净。《旧约》里说,这一切的开始必须追溯到伊甸园里的亚当与夏娃,在吃了禁果之后,他们便开始学会怪罪别人。首先是亚当责怪夏娃,然后他又责怪上帝创造了夏娃,然后夏娃又责怪蛇,难怪他们的一个儿子会因为一时妒火中烧而杀死兄弟。

不管你相不相信这个故事,它都阐明了一个真理: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怪罪别人了。

你的情绪性反应取决于你。你永远都可以有选择。

承认错误,不抱怨环境,不怪罪别人,甚至不责难自己的成长经历,这样你才会感到自己是个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种成熟的象征,但这只是你在“控制好自己”这条道路上走出的第一步而已。

学习“控制好自己”意味着无论何时你都能对自己的决定负起责任。我并不是说你要永远都不犯错,追求零缺点。而是说你要认清一件事,那就是任何人,哪怕是你的孩子,都不能控制你的思维和行动。事实上,你的孩子并不能把你逼到抓狂、发飙或崩溃,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本事。

你的情绪化反应取决于你,你永远都有决定权。

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


第一天,小家伙主动要求来我们家打发时光,把自己投入到熊壮壮的新玩具中。第二天,我们到他家去,在他面前谁都不敢提“妈妈”两字。看到妈妈的一件衣服,他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说给我们听:“妈妈没衣服穿怎么办呀?”天黑了,他又说:“天黑了,妈妈看不见路了。”

而我,感动得快要和他一起哭了!

在那颗小小的心里,其实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妈妈。可是,他已经在努力地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用大哭大闹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想念,以及自己内心深处那一份难言的不安。

与母亲分离,是许多孩子都难以承受的。和成人一样,孩子也会有许多负面情绪,比如被小伙伴欺负、受委屈、害怕黑夜等。

当孩子明显表现出这些负面情绪时,父母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安慰、劝导、解释等,可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其实,安抚的最重要功能,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体会他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这样他才会接受安抚。

提供发泄的渠道

没有哪个父母喜欢孩子哭,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不许哭了!”“哭够了没有?”其实,一个人在适当的情况下流出眼泪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本是无可厚非的。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能哭的孩子,照老人的说法,就是“往死里哭”。为了一件不如意的事,哭上个把钟头很平常。而大人对待我的办法,往往先是哄,然后是骂,最后就是不理不睬了。他们说:“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

其实,我每一次都不是因为哭累了才停的,他们永远都不了解我在整个哭泣过程中的感受。一开始我是真的很难受,所以哇哇大哭;后来发现大人的话根本解决不了我内心的痛苦,我就变成了悲啼;再后来,无人问津了,如果立刻停止哭,我会觉得自己很下不来台,所以接着抽泣。我的心里觉得很堵,而哭着哭着、就这么胡思乱想着,慢慢就感觉轻松一些,不那么堵了,好像把什么东西释放出来了。每当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我自然就会停止哭泣。

我想,即使在成人之后,这种感觉也是有的。哭,就是一种发泄的渠道。

当孩子痛哭不止的时候,只要父母简单地用慈爱的声调说:“你的眼眶很红啊”或“你要哭一场才会舒服点吗”,孩子的眼泪可能立刻就夺眶而出。哭过之后,也许你也不用细究缘由,孩子的心灵就已经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而且与父母的关更加亲密起来。

一看见孩子闹情绪,有些父母就感到烦躁不安,其实孩子愿意在父母面前表达内心的感受,正表示他对家庭存有一定的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并不需要立即喝令孩子收拾情绪。如果可以的话,尽管让孩子有些时间来发发脾气,等他的脾气安静下来之后,再慢慢了解情况和教导他如何处理不快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偶然发一两次脾气、哭一场对精神健康是有益的。

提供安静的机会

有些时候,孩子会把一些不快埋藏在心里,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那种小心思也是很微妙的。比如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个小男孩,就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熊壮壮也会这样,如果我出差或哪天晚上回来得很晚,他一定表现得特别乖,比我在家时省心多了。就算把他一个人放在爷爷奶奶家4个星期,他也每天都是超级乖宝,让爷爷奶奶更加疼爱,还一个劲儿地对我说:“你看他没事儿吧?高高兴兴的,有什么不放心的?”

但是,我却能感觉到他的内心和表现并不一致。4个星期后我去接他,胳膊刚在车窗露出来,他就断定:“那是妈妈!”一见面,他并没有如我想象中的那样扑过来,反倒有一点矜持。奶奶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不回北京了?”他才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哭得全家老少心里发毛,我却笑道:“好了,这口气终于发出来了。”

当孩子表现得异常平静时,善解人意的父母可能从孩子的一声不响中嗅觉到空气中的沉闷气息,那平静的内里可能隐藏着惊涛骇浪。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对闷闷不乐的孩子,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用马上去问个究竟,应该让孩子有一些独处时间,当他独自闷了半天,你再去问他,他不向你倾诉才怪呢!相比在他还未准备好时去问他,这样的效果不是事半功倍吗?

提供实际的帮助

孩子肯定会有挫折感,因为他们的能力总是有限,而想要尝试的事情又太多。探索本身是件好事,但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失败体验就不好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因为做不好一件事而气急败坏。有一天下着小雨,我看到路上有母女俩在争执。小女孩有3岁左右,非要自己打伞,却怎么也打不好,那把伞对于她来说还是比较沉的。伞东倒西歪,雨却越下越大,妈妈能不着急吗?

于是,妈妈坚决要把伞夺过来,小女孩当然不干,拼命地叫:“我要自己打!我要自己打!”

“你打不好,一会儿我们就全都淋湿了!”

“我打得好!”小女孩还是嘴硬,努力地想把伞打好证明给妈妈看,可她越使劲,伞越是不听话,于是她开始大哭起来。

妈妈软了下来:“来,妈妈给你打着。”

小女孩的理由也很充分:“你太高了!我打不着!”

妈妈可能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么有理的话,停了一会儿,她对女儿说:“你握到伞杆中间试一试。”小女孩将信将疑地试了试,妈妈在一旁帮助她,果然,伞稳当了许多,小女孩也不哭了。

在孩子遇到挫折、情绪十分低落时,父母千万别说:“真没用,动不动就流泪。”也不要说“做不好就别做了”之类的话,这些话对于孩子当时所遭受的挫折毫无帮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因为他从父母那里都得不到同情和理解。提供适时恰当的帮助才是最实用的,即便孩子拒绝大人的帮助也没关系,那说明他还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提供聆听的耳朵

孩子是最不懂得掩饰情绪的人,特别是在快乐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向你述说愉快的理由和感受。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如果熊壮壮哪件事做得非常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者周末又跟爸爸妈妈去了什么新鲜的地方,那么他一定要向班里4个老师都“禀告”一遍,一个都不能落下。

熊壮壮在家里也是这样,一件事反反复复说八遍,说得你都能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但只要他没尽兴,就还会没完没了地说下去,而且要求你必须每一次都有同样热烈的回应。他爸爸甚至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太唠叨了?男孩子这样可不好。可是我每次都会耐着性子听完儿子的“唠叨”。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重复述说一件小事没什么意思,其实,我们更应珍惜这些聆听的机会,不妨先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是与孩子分享其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聆听态度,包括诚恳、开放、接纳、热情和非批判性的心境。在感受到我们的这些态度之后,孩子才会乐意向我们表达心声。然后用我们的眼神、表情或手势,让孩子明白我们对他的话很感兴趣,于是他会继续跟我们说话。

为了更进一步表明我们在非常认真地聆听者,我们还可以说“让妈妈把你刚才说的重复一遍,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你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等,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还会使他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真挚。

如何改善宝宝怕生的心理


宝宝怕生的行为

婴儿长到7个月大时,“怕生”的现象比以前更多了,面对不熟悉的人会感到不安和恐惧,害怕陌生人靠近他或抱他,总是紧紧地抱着爸爸妈妈不放。

对宝宝的“怕生”行为,有些爸爸妈妈会觉得奇怪,宝宝以前见到陌生人,还会朝陌生人笑,喜欢看着陌生人,怎么到了这半岁多的时候反而会怕生呢,是不是退步了?其实不是的,“怕生”是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说明宝宝已能敏锐地辨认出熟人和陌生人。

对客人怕生

如果家里来了宝宝不熟悉的客人,不要将宝宝立刻介绍给客人,不然会造成宝宝心理上的压力和不安全感,他会因为紧张和害怕出现哭闹。妈妈应把宝宝抱在怀里,先让大人们交谈,让宝宝有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熟悉,渐渐地他的恐惧心理消退后,宝宝就会高兴地和客人交往。如果宝宝出现了又哭又闹的行为,就要立即抱他离远一些,过一会儿再让宝宝接近客人。

过分依恋爸爸妈妈

伴随着怕生的行为,宝宝还会出现对爸爸妈妈的过分依恋。这时期爸爸妈妈要尽量陪伴宝宝,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宝宝,在对爸爸妈妈依恋的基础上,宝宝会渐渐建立起对环境的信任感,发展起更复杂的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巩固早期建立的亲子关系。

宝宝怕生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教养方式有关,如果平时爸爸妈妈能经常带宝宝出去接触外界,多和陌生人交往,经常给他摆弄新奇的玩具,那么怕生的程度就会轻一些,持续的时间也会短些。

对环境怕生

宝宝除了怕生人,还会出现对新环境的惧怕,这时候爸爸妈妈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独自一人处在新环境里,要陪伴他直到他熟悉以后再离开,让他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

总之,宝宝怕生,家长要多注意、多鼓励、多调教,让宝宝走出怕生的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