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大部分和宝宝的亲子时光都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其实不用特意计划安排,每天善用晚上4小时就能够很好地加深亲子感情。晚上你都会怎么和宝宝度过?不妨改变一点点,增加一些趣味,让晚上变得不平凡。

上班族的爸妈白天非常的忙碌,所以回到家一般都保持安静的环境好好休息,所以一些父母在晚饭过后就让宝宝玩玩具,然后自己上上网、听听歌便算了。其实爸妈晚上和宝宝相处的那几个小时是非常宝贵的,宝宝如果经常缺少和爸妈的沟通、玩耍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宝宝的性格也容易变得古怪。所以家长不妨计划一下晚上和宝宝共度的美好时光,用新鲜调味一下平凡的日子吧。

6-7点:亲子晚餐时光

妈妈下班回家便风风火火地进厨房制作晚餐,让宝宝先看着卡通片或者玩玩具。其实晚餐是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妈妈可以鼓励宝宝和你一起进厨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既能够锻炼宝宝的家务技能,也能够享受一起做晚餐的乐趣。

一家三口共聚晚餐是个很好的交流时刻,家长可以借此机会让宝宝说说今天幼儿园的趣事,老师表扬了宝宝什么。爸妈也可以尽情地聊天,尽管宝宝有时难以理解你们谈话的内容,但是让宝宝参与其中让宝宝有一种被当作“小大人”对待的受尊重感受。

7-8点半:轻松户外活动

一些家庭在晚饭过后便又开始各自的忙碌,可能爸爸需要在房里继续加班,妈妈在厅里看电视,宝宝在房间玩玩具。与其窝在家里,家长在这个时段不妨带宝宝出外散散步,增加一些轻松的户外活动,有助消化的同时也让宝宝有机会去接触更多的人。

看着街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宝宝在前面蹦蹦跳跳的,还不时地问爸爸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好奇的宝宝看到有趣的东西便忍不住发问,这是宝宝增长见识的一种学习哦。如果带宝宝到附近的公园散步,宝宝很快就能和公园的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一起玩滑梯、荡秋千。家长多带宝宝出外,宝宝逐渐变得不怕生人,圈子扩大了起来,这是宝宝实践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机会。

8点半-9点:给宝宝洗个澡

锻炼了一身汗回来,最好就是洗个热水澡放松放松了。如果家中有浴缸,可以让宝宝泡泡澡,然后玩玩水枪或者小鸭子,增加洗澡的乐趣,毕竟有些宝宝认为洗澡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呢。

如果是淋浴,妈妈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以唱一首洗澡歌,让宝宝跟着歌曲的节奏和歌词相应做洗澡动作,妈妈是时候要教宝宝如何自己洗澡了。宝宝都喜欢玩沐浴泡泡,给他洗澡时为他吹几个彩色泡泡出来,宝宝有了新的玩具,下次妈妈叫宝宝洗澡他肯定是非常的迫不及待。

9点-9点半:亲子小游戏时间

家长在这个时间段和宝宝玩些轻松小游戏,增进亲子感情。比如一些配合儿歌做动作的节奏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叫妈妈,妈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这些小游戏由慢而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无形中增强宝宝的乐感。或者也可以玩赢字卡的游戏,妈妈把字卡拿在手里,只要宝宝读出卡片上的字,就可以赢走一张,这个游戏让宝宝非常有成就感。

9点半-10点:睡前讲故事

睡觉前的活动尽量放轻松些,不然激烈的兴奋会让宝宝难以入睡。每天睡前的故事是妈妈和宝宝共享童话世界的美好时光。大多时候睡前故事都由妈妈负责,其实如果由爸爸来说会有更好的效果哦!

爸爸讲故事的方式和妈妈的不同,爸爸讲故事天马行空,没有固定模式,可能故事讲到一半就去解释某个成语的典故和来历。爸爸懂得如何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引导孩子思考,在拓宽宝宝视野、丰富知识面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zj09.com小编推荐

宝宝玩小鸡鸡怎么办


问:你好,我的宝宝现在有时候他在玩的时候,他总是会去玩弄他的生殖器官,我想问他是否有意的在玩呢?我应该怎么做呢?多谢!

答:小男孩玩生殖器官是常见的行为。家长看到后往往很紧张,特别在公共场所,家长更是着急,觉得是自己教育不当造成的不良行为。这实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儿童玩生殖器一开始是一种探索行为。他可以探索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手指、脚趾、肚脐、口、鼻等等。可是,探索手指、脚趾、肚脐等没感到快乐,所以找到了,玩几次,也就不玩了。偏偏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皮肤很第三,偶尔碰到了,会产生一种快感,于是常常去触摸,不以为羞耻(羞耻是一种社会概念),逐渐形成习惯。

家长害怕看见孩子的这种行为是把它和年青人的手淫看成是一回事了,实际上两者不是一回事。小年龄儿童玩生殖器可以说是为了快乐(pleasuse),而不是一种性行为(sexlehavios)。

一般来说,6岁以前的幼儿有这种行为的比较普遍,但往往只是短时间有,后来就慢慢自动放弃了。这是因为他们慢慢懂得这种行为“不受欢迎”,且手的活动多样化了,不再沉缅于这一种行为了。

如果孩子这种行为延续时间较长,可以试试以下纠正的方法。

1、自己不要紧张,要以正常心对待,千万不要打骂、训斥、羞辱。须知他只是在寻求快乐,不懂社会准则。你的打骂、批评反而使他得到反馈(至少有人注意他了),更加会去这样做了。

2、尽可能地让孩子用许多手的活动来“占住”他的手。最好是和他玩需要双手协调活动的游戏,比如串串珠子、搭搭积木、玩玩拼图、吹吹肥皂泡泡、投球入盆、敲打锅铲出声、开动惯性小汽车等。

3、和他一起看看图画书,你给他讲讲故事。多提问,让他回答,转移注意力。

4、和他讲一点“道理”,可以说:“小鸡鸡”不能弄了,如果你用手玩“小鸡鸡”,尿尿就会疼呢!”“这样玩,别人会说你不懂事,你看,大哥哥谁这样做了呢?”“这样做不好,爸爸妈妈不喜欢”等。

5、要给他穿蒙裆裤,避免触摸“小鸡鸡”。

6、裤子要宽松,以免刺激这个部位。

7、“小鸡鸡”及其周围皮肤要保护干净,如果不干净,玩弄以后会得尿道炎。这样,因为疼而去摸,就不是行为问题了。还得上医院看病。

8、有时由于心情紧张、害怕,会产生一时性的触摸生死器的行为。比如:换了照看人、搬到新房子里去住了、刚送进幼儿园等。待你们下班回到家里,要给他更多的关爱,和他同他喜爱的游戏,以减轻紧张情绪。这样,暂时的触摸行为才不会变成牢固的习惯。

9、在时可用坚定的眼神制止,并把他的手悄悄移开,或紧捏他的手,摇摇头,不让他继续做这种触摸行为。

10、如果他刚有意想去触摸“小鸡鸡”,又自己放弃,不干下去了。应大力表扬,让他有对比。

陪伴宝宝玩电脑


当孩子玩电脑时,父母最好能在一旁陪伴,适时提醒幼儿在玩电脑时该注意的事项,如:玩电脑应以半小时为宜,才不会伤害宝宝的视力;桌椅的高度是针对幼儿的身高来设计的;与电脑荧幕的距离最好保持在45厘米左右(一双手臂长);在荧幕前加装护目镜,以防止眼睛过度疲劳等,此外,也需注意辐射的问题。

同时,专家强调父母本身自我学习的必要性。她指出,对于平常不用电脑的父母,不妨给自己多一点时间为孩子学电脑,或和他一起学,因为孩子的学习需要适度的引导,例如;读书一开始需要伴读;新玩具需要你一点点地解说。直接送孩子到电脑补习班虽然不失为一种选择,问题是孩子回家有问题还是需要家人的协助,其实你只要比孩子多学会一步就可以了,胜过这一步,给孩子的就不只是一个好用的工具,还能扩展他的视野,引导他进入一个精彩宽广的学习世界,对自己本身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父母也应该时常帮孩子注意电脑相关的资讯,如:目前有哪些新上市的电脑产品?资讯咨询的单位的电话为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可以一起寻找答案,作为孩子学习电脑的最佳后盾。

带“草莓族”BB走出“温室”


挫折忍耐度高低对未来影响大

现代的爸妈非常忙碌,经常以物质来补偿没时间陪伴宝宝,于是,宝宝养成要什么有什么,但却不懂得珍惜的心态,此外,爸妈没有耐心或时间去等待宝宝慢慢来,干脆什么事都帮宝宝做好,宝宝就因此失去了尝试、解决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变成缺乏耐心、要什么立刻就要有、遇上挫折不知如何是好的性格。

宝宝的挫折忍耐度高低,除了先天个性之外,家长后天的影响也很大,例如小时候宝宝跌倒了,家长就说是地不平、我们来打地板、或是责怪宝宝不小心,加重宝宝悲伤的情绪,让宝宝没有在失败的当下,学到面对失败的正确做法。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随时都有遇上困难及挫折的时候,例如与同学人际相处、新的功课、新的才艺等等,如果宝宝挫折忍耐度高遇上问题时,心态上肯接受失败,就能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朝目标前进;反之,挫折忍耐度低的宝宝,遇上问题会采退缩、生气、放弃的做法,那幺将来在学习成就方面,可能变成低成就、没自信、人际差的情况。

如何培养宝宝的挫折忍耐度

期望宝宝有良好的挫折忍耐度必须循序渐进,当宝宝遇到挫折时,家长应该引导他去找出挫折的原因,陪他一起检讨其它改善的方法,最后建议他再试一次、两次、三次,当宝宝发现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由此建立自信心,未来即不会轻易被挫折给困住。例如,学习新的功课,宝宝一开始可能不懂,但是高挫折忍耐度的宝宝会选择再问老师或爸妈、自己再试一遍、看看同学怎幺做,而不是立刻就生气或放弃。

1.不要随口答应宝宝:大人经常的失约,会让宝宝对承诺及大人的话失去信心。

2.不过度预期宝宝的能力:不要灌输宝宝:你绝对是第一名、我最喜欢你考一百分等,因为过度膨胀宝宝的能力,会让他觉得只有第一名的他,爸妈才会喜欢,如果做不到、失败了,爸妈、老师就不爱他,使他不愿意面对挫折及失败的时候。

3.不要剥夺他尝试的机会:不要因为怕宝宝失败,就不让他试试看,小时失败经验并不会造成什幺大损失,反而能让宝宝了解失败没什幺大不了,否则等长大之后,小挫折可能会变成大石头,宝宝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将石头移开。

独立性很重要

每个宝宝终究都会独立,而独立时间不妨随着他的生理发展,例如一岁前后鼓励宝宝学走路,就是行动独立的时机;三岁左右鼓励宝宝进入宝宝园的团体生活,学会与人相处的独立。

爸妈应该先给宝宝温暖的环境,也就是在学习独立的过程中必须是愉快、满足、没有过度强迫的,每当宝宝靠自己多完成一件事时,就是迈向独立的表现。

依照成长发育让他自己来

很多爸妈(尤其是祖父母)会以为宝宝还小,不会或做不来的理由,总是习惯替宝宝做事情、解决事情,所以,培养出很多三、四岁还不太会吃饭、不会穿鞋子或是遇上事情没主见的宝宝。

生活自理能力的独立,就是宝宝成长的第一步,建议家长依照宝宝的生长里程,鼓励他自己去做一件事,而刚开始一定是不熟练、不完美的,但是家长只需要给宝宝时间,多多示范正确的做法,就会发现宝宝越做越好。

思想上的独立也不可忽略

除了行为上的独立,思想上的成熟也非常重要,宝宝如果可以从小就学会自己做判断及决定,同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在未来学习上,多半会自动自发,不需要大人随时紧盯不放,就能够做好自我要求。

思想要独立,爸妈必须让宝宝学习如何自我安排、自我认同、做最好的判断。在成长的过程中,爸妈或老师必须扮演引导、示范的角色,因为宝宝会从模仿与观察大人的方法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表现,例如家长总是可以流畅的处理家里整理打扫工作,慢慢地宝宝会尝试用看到的方式来整理他的玩具或桌子。

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1、多陪伴宝宝。

让宝宝先建立情感上的自信心,认为大人是值得他学习模仿的对象,就会朝着大人希望的方向前进。

2、让宝宝进行大量游戏。

游戏会让宝宝大小肢体动作更灵活、反应更灵敏,学习上更快速、更有信心。

3、丰富宝宝的生活经验。

宝宝要有足够的判断能力、解决事情的能力,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想出方法去面对新的挑战。

这样陪宝宝玩有益心智成长


作为宝宝的照顾者,你们陪伴他玩,不仅能够给宝宝提供安全保障,还能够引导他玩些有益成长的游戏。那么,怎么陪宝宝玩,才能让他既开心,又有助于成长呢?

冬冬2岁半,冬爸冬妈发现陪他玩越来越费劲。爸爸给他买了玩具车,他爱不释手,还招呼爸爸一同玩。不一会儿,玩具车就被他弄坏了,爸爸正要修,他却丢下汽车,玩起了积木……

玩是宝宝认知外界、发展身心的一种“本能”活动,也是宝宝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宝宝的照顾者,你们陪伴他玩,不仅能够宝宝提供安全保障,还能够导他玩些有益成长的游戏。怎么陪宝宝玩,才能让他既开心,又有助于成长呢?

选择宝宝感兴趣的游戏

想获得宝宝的欢心,希望能够跟他玩在一起,做他最好的玩伴,那你就必须了解宝宝的兴趣爱好,如他喜欢什么样的玩具?喜欢怎么玩?什么样的游戏能让宝宝百玩不厌?

如果宝宝对游戏或玩具没兴趣,你却勉强他,这很容易挫伤宝宝的积极性而玩不下去。你得对他的行为善加观察和分析,了解他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与他更好地交流。

不要过于注重游戏规则

玩游戏本身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情,尤其对宝宝来说。游戏没有规则可言,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需要太多的限制。如果你非要宝宝按照你指定的规则去玩,那他很快就会失去对游戏的兴趣。例如玩积木,如果非得按照固定的模型去拼装,游戏就没有乐趣可言,宝宝只会把玩积木当成一种苦差。

宝宝是游戏的主角,你只是他的玩伴。在游戏中,你要做的是引导宝宝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触碰到危险,完全可以让他尝试各种新玩法。

多些耐心,少些教育

耐心陪玩,全情投入

宝宝玩的方式有时会显得没有目的性,甚至简单、无聊。可对宝宝来说,玩是快乐的来源,也是成长的途径。在玩的过程中,宝宝认知事物,了解外界。

和宝宝玩时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你千万不要因为惦记工作或家庭琐事,而在和宝宝游戏时心不在焉。要知道,你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宝宝,你的不耐烦是对宝宝的一种伤害,他会误认为这是你不爱他的表现。

不刻意教育宝宝

玩不同于工作,应该以享受玩乐为目的。宝宝通过玩不断地向外界探索,而你强行地进行教育,不仅会引起宝宝的反感,还有可能带来拔苗助长的后果,扼杀他的创造性。

遇到问题,尝试让宝宝自己解决

玩游戏是日常生活的小缩影,宝宝一定会遇到困难,这时,你不要不自觉地想帮他解决问题。其实,游戏是宝宝学习如何自己解决问题的最安全的方法。例如,当玩具车的车轮弄掉了,你不要急着帮他把车轮安上去,可以慢慢引导,让他自己尝试安装。这样,宝宝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自己就会解决了。

让宝宝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宝宝的想象力是丰富的,陪伴他玩时不应用你的观点去评价纠正,那样会很容易抹杀宝宝的创意,对他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打击。陪着宝宝一起想象,不仅能让宝宝获得满足感,还可以拉近你和宝宝之间的距离,增进亲子感情。

别吝啬赞美

当宝宝玩得出彩时,你一定不要吝啬给予他一些赞美。宝宝喜欢被夸奖,多一些肯定和鼓励,他会认为你认可他的做法和表现而增加信心,获得成就感,他会变得更努力哦!

让宝宝收拾玩具

培养好习惯是从小事做起的。宝宝做完游戏后,你替他收拾玩具,说明你的“陪玩”角色不合格。陪宝宝玩,你应有意识地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和宝宝一起把玩具“送”回“家”,指导他将玩具放到固定的地方,让本来干净的地面恢复原貌,这对培养宝宝的责任感和珍惜玩具是很有好处的。

陪宝宝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全身心投入,用爱心引导教育,尊重宝宝的想法,平等地参与宝宝的游戏,才能称得上是宝宝的好玩伴。

炎炎盛夏 和宝宝玩水的大攻略


在家中,家长对宝宝玩水进行指导是必要的,但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适当,以顺应孩子为宜,不能干涉孩子,更不能强加于孩子;二是要适时,就是要追随游戏的进展,不失时机地进行指点,使游戏逐步发展,逐渐深化。

参与孩子的游戏,以同伴的身份和孩子同做、同乐、同探究,抓住机会给孩子一个提示,出个主意、提个建议等,例如,建议孩子玩浮沉游戏等,使孩子有意识地获得认知,发展创造性,孩子就会越玩越有积极性。

GAME1:水上比赛

游戏目的:观察和思考

材料:小木棒、树叶、树枝

游戏方法:找一条小溪,或流动的水,在上游选定起点线,在下游选定终点线。将能够漂浮的物体(木棒、树叶、树枝等)放在水中起点线处,看哪些物体能够先到达终点。如果水是从桥下流过或流经通道,那么,在入口处将木棒、树叶、树枝等漂浮物投下,然后跑到另一端等待,看哪些物体先到达终点。宝宝很快就会发现哪些物体在水中漂流得更快。

GAME2:水枪大战

游戏目的:愉快的情绪

游戏方法:炎热的夏天,爸爸妈妈和宝宝用水把对方身体泼湿或者用水枪相互射击,一定让宝宝开心得大笑不止。在院子里提一桶水跟小伙伴一起泼水玩的乐趣也是没什么能比的。

特别提示:玩水一定要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玩完水,要擦干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以免着凉。要购买正规玩具厂家生产的水枪之类的玩具,一定不能有棱角、太尖锐的那些,以免宝宝使用不慎戳伤自己或其他宝宝。玩耍后要告诉宝宝,玩泼水和水枪要先征得对方的同意,否则就成了恶作剧。

GAME3:水中跷跷板

游戏目的:初学游泳

游戏玩法:1、爸爸或妈妈与宝宝手牵手在齐腰的水中站立;2、两人按节拍分别一站一蹲,像在玩跷跷板;3、蹲下去时,头部需浸没在水中。

游戏说明:和宝宝一起玩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初步感受闷水的感觉。

GAME4:水儿清又清

游戏目的:初步认识水的基本特征:无味、无色;学会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

游戏准备:玻璃杯、酒、醋、清水、牛奶、硬币等。

游戏玩法:

(1)嗅觉游戏。家长把装有清水、酒、醋的瓶子放在孩子面前,请孩子来闻一闻,判断哪个瓶子里装的是清水。

(2)味觉游戏。家长让孩子尝一尝,说说哪个瓶子里装的是清水。

(3)家长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你仔细来观察。”家长拿出两个玻璃杯,在一个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另一个玻璃杯中倒入牛奶。家长把两枚硬币分别放入两个玻璃杯中,请孩子观察哪个玻璃杯中的硬币看不见,而哪个玻璃杯中的硬币能够看见。家长总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所以放在里面的东西我们看得见。

GAME5:运水

游戏目的: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游戏准备:4大箱水,4个大盆,箩筐。

游戏玩法:

(1)准备游戏:家长说:“这里有一些材料,咱们来玩一玩,试一试它们能不能装水不漏出来。”然后,把可以装水的放在一边,不能装水的放在一边,每一种材料都要去试一试。

(2)提出要求,引导孩子再次探索。

A:提出问题。“为什么这边的桶、盆不能装水呢?”“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它们可以装水而且不漏水呢?这里还准备了一些材料,说不定它们可以帮我们的忙呢!多试几种材料,多想几种办法,看看哪个办法行得通,把你改装成功的工具放在箩筐里,一会儿我们一起比一比。”

B:孩子和家长一起操作

C:彼此展示改装成功的作品,交流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3)用自己改装的工具运水,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编结语:看了这几种和孩子一起玩水的小游戏,爸爸妈妈还不赶紧行动起来。和孩子度过一个清凉、愉快的夏天!

拼图游戏让宝宝玩的更聪明


想要小宝宝更加的聪明,家长们平时就要多下功夫了,育儿专家指出“幼儿拼图”可以使小宝宝们变得更加的聪明,以下就让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下孩子在拼图游戏中都能够学习些什么吧!1.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在游戏中,父母让孩子知道许多的“部分”能拼凑出一个“整体”,以及“一个整体”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2.培养平面组合的概念

积木是立体的组合,而拼图是一种平面组合的概念,在局限的2D范围里拼出一个物品,一个合于逻辑的东西。3.懂得顺序/秩序/逻辑的意义

许多小朋友在一开始接触多片的拼图时,自然就知道要从边缘开始拼,这就是学习顺序、秩序及逻辑的意义,并且从观察与判断中学习分类,他得观察范例上的正确拼法,才能拼出正确答案。4.增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拼图需要小朋友耐心的操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只要一不协调就不能将色块放在正确的位置,但一开始不会的小朋友,只要多练习几次自然就会了。5.培养观察力,培养耐心、专注力

通常拼图都是由日常生活中拼起,所以小朋友要熟悉身边的事物,才能按照逻辑拼出正确的图形,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及专注力,让他可以坐得住的做一件事。6.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

玩拼图能学习推理思考能力,因为小朋友会经由尝试不同的选择,到决定正确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经过假设、判断到选择的过程,让他学习运用逻辑来解决问题的方法。7.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孩子在玩拼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拼错的时候,这时他们会感到挫折,表达不想玩的意愿,但是大人可以从旁协助他们,帮他们度过难关。8.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当孩子将混乱的拼板一块块衔接以来,直至重新组合成功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成就感,这是提高孩子兴趣很重要的元素,也是日后让他独立完成拼图的自信心来源。玩拼图游戏时的注意事项值得注意的是,妈妈在为宝宝选购拼图时,一定要注意材质和安全性,以免小朋友刮伤手指。专家提醒父母:在为宝宝选择拼图时,妈妈需要考虑得多一些,比如:拼图的图案、片数等等,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的话,可能会影响宝宝玩的兴致。切勿只在乎片数选择拼图时必须难易轮流交替,不要以为愈多片的会让孩子感觉愈有趣,因为轻松容易的拼图可以让孩子增加成就感,而较难的拼图能让孩子培养耐心、增加观察力图案的种类要注意拼图的难易度除了片数之外,种类也是很重要,通常卡通、线条色块分明者比较好拼,单色或色彩渐层不易分类或区分的就比较困难了。不要高估孩子的能力有些父母因为看孩子拼得很好,就觉得孩子的能力很强,于是选择跳了好几级的拼图给孩子,这时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而产生很大的挫折感,甚至会很久都不愿意碰拼图,虽然适度的挫折可以提高孩子的受挫度,但过大却会让他失去信心和兴趣,所以家长千万不要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喔!不要急于告诉他该放哪儿在引导孩子玩拼图时,等待是很重要的。相比直接告诉他“这块应放这里,那块应放那儿”,让孩子自己去发觉一些有用的拼图技巧更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何况,孩子还不满意父母在一边指手画脚呢!

本网站小编总结:拼图游戏非常适合1岁以上的宝宝来玩,小孩子们不仅仅能够在拼图游戏中享受到游戏的快乐,还能够获得智力的提升,真是一箭双雕,所以妈妈们还在等什么呢,赶快也为孩子买个拼图玩玩吧!

宝宝玩小鸡鸡是坏习惯吗?


妈经常反映,"我的宝宝爱抓‘小鸡鸡'"。开始嘻嘻哈哈笑过,也没把它当成什么问题。还有的妈妈说:"宝宝开始抓‘小鸡鸡',我们都还高兴,每个人都‘吃'过宝宝的蛋蛋。可现在我们非常着急,因为孩子的‘小鸡鸡'被抓红了,撒尿时还哭。看到孩子难受,我这当妈妈的别提有多难受了。

这不是一种好游戏

我们就男婴爱抓"小鸡鸡"的问题,采访了北京有关医院的医生,医生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在医学上,没有"男婴爱抓‘小鸡鸡'"这样的结论。

北京儿童医院儿内科门诊廖大夫介绍说,婴幼儿男性因抓弄"小鸡鸡"造成发炎、感染而就医的病例,时常出现。"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做简单的消炎处理。排尿出现困难的,要适当服药或注射。轻微的,我们就告诉父母,不要让孩子再抓弄了,过几天发炎反应也就消失了。"

我们问廖大夫,是不是男孩子就是爱抓"小鸡鸡"。廖大夫笑了,解释说:青春期的男孩子有手淫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男孩子自己主动的选择,我们可以从性生理、性心理的成长、发育角度,对这种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但小孩子特别是婴幼儿男性,爱抓"小鸡鸡",很难说这是他"主动"的选择,因此也就不能根据这个现象,寻找什么生理、心理原因。就临床来讲,我们只能把这种行为称为不良行为或习惯,是不卫生的,容易引起病变,父母们不要听之任之。

正在北京儿研所临床实习的儿童心理学博士林阔枫大夫,听了编辑的问题,明确地说:"婴幼儿男性抚弄生殖器,没有必然性,是一种养成性的模仿行为,是某种养育环境造成的。"我们接着问:那就是说,男孩子抓"小鸡鸡"不是病症,而是模仿游戏了?林阔枫博士说:"婴幼儿男性抚弄生殖器,这种行为本身不是病态,是模仿,是游戏,可以这么讲。但模仿、游戏的结果,往往出现病症,因此我们说这不是一种好游戏。"

谁在导演这场游戏

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育儿专家郑玉巧大夫,详细讲述了男孩子爱抓"小鸡鸡"的家庭成因。她说,家里生了个男孩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朋好友、男女老少,都喜欢拿男婴的"小鸡鸡"开玩笑,都要揪个"蛋"吃,都要看看这"带把的茶壶"。尤其是新爸爸这一边的亲戚朋友,看到大胖小子,更喜欢"来个蛋吃",做出揪孩子小鸡鸡的动作,有的人干脆就真的去揪一下。

郑大夫分析说,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婴幼儿"小鸡鸡"上,慢慢地,孩子自己形成一种印象:人人都喜欢我的"小鸡鸡"。有了这样的印象,孩子就无比单纯地开始了模仿大人的游戏:主动揪"小鸡鸡"给大家吃。"会给叔叔揪‘蛋'吃!"这样"聪明"的宝宝,让家人、亲戚朋友都高兴,拍手的,鼓掌的,亲一亲的,如此这般赞美,更强化了孩子抓"小鸡鸡"这种不良行为。郑大夫最后说,男婴抓"小鸡鸡",不是固有的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是大人训练出来的。

人民大学佟大雍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幼小的男孩子喜欢抚弄生殖器,根本原因是社会重男轻女的陋习,是这一陋习在孩子养育上的反映,也是这一陋习的延续。佟教授看着编辑,深思地说:"重男轻女为什么一代代相传?怎么传的?不就是这样,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告诉他,象征男性的那个‘小鸡鸡',太重要了,大家太崇拜了,你太可以骄傲了,女孩子就没有,所以她没有你那么重要。你看,重男轻女的文化陋习,就这样生存着,演变着。"

应该做些什么?

专家表示,除了发生感染需要就医治疗,孩子抓"小鸡鸡"的问题,不需要到医院就医,也没必要看心理医生。日常养育中注意回避"小鸡鸡"的问题,也就可以了。

育儿专家郑大夫认为,孩子只要到了能控制尿便的年岁,就可以而且应该停穿开裆裤了。穿完裆裤,不仅利于保护幼儿生殖器健康,也减少了周围人逗弄孩子"小鸡鸡"的机会。偶尔遇到亲戚朋友逗弄孩子"小鸡鸡",比如遇到"给叔叔来个‘蛋'吃"类似这种情况,最好把孩子暂时抱开,不必解释。

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孟丹认为,孩子在形成自主意识以前,基本上都是在模仿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其中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最大的影响,是孩子的"模仿源"。因此,健康有益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活动游戏等等,是育儿的父母必须要做到的。看父母养育孩子合不合格,吃、穿、住、用等物质因素已经占越来越低的比重了,因为社会物质财富在整体、快速增加,所谓给孩子吃好穿好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但另一方面,精神、文化、习惯等等家庭人文环境的质量,越来越被看重。学术上有个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今后孩子的发展,首先看这个孩子的家庭文化环境:质量高,发展潜力大,质量低,没有发展后劲。

可以想象,形成一种引导孩子摸"小鸡鸡"的养育环境,这样的文化,能让孩子的发展有什么后劲呢?每一个新爸爸妈妈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而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养育孩子,是我们惟一正确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