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好父母,无非就是自己坚持不断的成长,提高认知和格局,这不但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而且还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与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昨天和客户一起吃饭,席间聊到孩子,大家都很羡慕刘姐,因为她的女儿从小到大都非常优秀,目前正在英国读大学。

“给我们传授一下秘诀吧?”很多像我这样初为人母人父的人,对于育儿知识的渴求是很迫切的,尤其是面对比较成功的前辈。

刘姐笑眯眯的看着我们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就是我和老公一直都比较努力,这些年倒是一直在成长。”

“对啊,刘姐这些年,几乎每年都会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刘姐的同事小丁马上呼应。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说刘姐刚来公司的时候,是负责市场部的,对技术和产品不了解,后来她自学了产品设计,还能看懂一点技术代码,现在已经是分管技术和市场的副总了。

刘姐告诉我们,她每天下班回家后,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也会定期和女儿分享她所取得的成绩和收获,所以女儿从来都是很自觉地写作业,考试成绩也很优异。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所谓好的父母,其实就是自己能够不断成长的父母。

心理学有句话很有名:“当父母将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放在教育的首位,孩子就一定能受此影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以求发展成为与父母同样健康积极的人生来。”

的确,为人父母,唯有自身坚持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才能给予孩子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燕子是我小时候的玩伴,当时班级里的女生少,彼此关系都很亲密。

但我父母一直不赞同我和她一起玩,理由就是觉得她的爸妈太不上进了。

那会,我们的父母都在连队种棉花,每次连队技术员培训新的技术知识,她的父母都很少参加。

“她爸妈一点也不上进,她早晚会和他们一样的。”爸妈坚持认为,燕子的父母会给她带来不好的影响。

当时我自然是不信的。

谁知道,上了初中后,她忽然就辍学了。

因为她觉得数学太难了,学不懂,她爸妈也觉得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还不如回家帮他们干活。

父母的话居然真的应验了,而且,现在她依然在连队种地。

直到后来我读到了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过的这句话,我才明白爸妈说的是有道理的,那句话是:“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

身为父母,自身不愿意成长,缺少自律,孩子自然也会跟着学,而且,在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给孩子的建议也是有局限的。

虽然我的爸妈和燕子的爸妈一样,都是普通的农民,但是我爸妈除了勤勤恳恳的种地,还始终坚持学习新的务农知识,这点深深的影响到了我,也是我最初努力学习的榜样,而今是我坚持成长的动力。

为人父母,追求成功固然重要,但唯有追求成长才是让孩子受益终生孩子的财富。

有人说,孩子跟父母共同成长,那是孩子的幸运,因为孩子有了个好榜样;而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那是父母的智慧,因为父母没有被out。

还记得那个火遍网络的嫌弃父母不配有他那么优秀儿子的小男孩吗?那就是父母不坚持成长的活生生的案例。

而父母坚持不断成长,还可以使自己拥有独立的生活,而不至于将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

我女儿3岁多,嘴巴很甜,每次钻到我怀里说“我爱你”的时候,我整个人都被融化了,恨不得24小时陪着她。

有段时间,除了陪她,我完全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读书、学习和健身都受到了影响。

后来我重新做了调整,每天早起固定时间读书,雷打不动。女儿起初试图说服我陪她玩,尝试了几次后,她居然也开始和我一起看书了。

而且还很认真的告诉我,我要和妈妈一样爱看书爱学习。

这个改变,不仅让我重新拥有了自己学习的时间,而且还意外收获了女儿独立阅读的一个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女儿对我的爱,一点都没有减少,反而她会很骄傲的说,我的妈妈最会写文章了。

很多时候,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容易就把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寄望于孩子来完成,而这往往不切实际的。

因为你不确认你的理想就是孩子的理想,而且我们的过度关心和过度照顾,往往限制了孩子的成长空间。

唯有父母的成长,才会让孩子持续成长。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曾说过:“孩子本不是孩子,因为他们天然具备与大人同等的智慧,不用开发,就能洞察大人一切。”

也就是说,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努力的人,优秀的人,自己得先努力成长起来。

毕竟,没有人喜欢被压迫。

所以,在逼迫孩子成长之前,我们自己要先坚持成长。

zj09.com小编推荐

让孩子变孝顺 家长需以身作则


“养儿防老”是中国许多家庭的观念,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顺,等自己老去的一天,能够得到孩子的照顾。可是,越来越多的虐待老人新闻、越来越多的不抚养老人事件,让大家觉得养个孝顺的孩子不容易。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的言行最容易受到父母言行的影响。那么,什么类型的父母容易使孩子不孝顺呢?

一、孩子为何不孝顺: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

1、经常打骂孩子,易使孩子埋下仇恨的种子

孩子很多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但是,一些脾气暴躁的家长,见到自己的孩子犯错,或者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会打骂孩子。

曾经有一个4岁的宝宝,在家里玩玩具的时候,不小心把茶杯弄到了地上,他妈妈看到后十分生气,拿起小棍打他的手,骂他是笨蛋,孩子听了以后觉得很受伤害,觉得妈妈一点都不爱自己。

的确,父母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孩子,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他失去做事的信心,也容易误导孩子,并在孩子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等到自己长大了,我也可以打骂父母了。

2、溺爱孩子,剥夺孩子孝敬父母的机会

有的家长,只要孩子提出要买什么,无论物质条件是否允许,都会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有的家长,害怕孩子吃不饱,常常追着孩子喂饭,使孩子养成饭来伸手衣来张口的坏习惯。

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孩子不懂得如何帮父母分担事情,孩子得不到锻炼独立性的机会,他们自然而然也不懂如何去孝顺父母。

3、过于啰嗦的父母,容易使孩子反感

总担心孩子长不大,很多父母,都希望通过叮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但是在孩子看来,父母过于频繁的叮嘱,却容易使他们反感。

刚读小学小明告诉我们,父母总是和他说出门要带雨伞,吃饭要吃青菜,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每天周而复始地重复,让他觉得很反感,久而久之,他每次都会和父母顶嘴。

而在父母眼中,这些都是关心孩子的表现,孩子不领情,他们则认为孩子不孝顺、没良心。长期下来,双方心里都有了隔阂,这样就造成了矛盾的激化。

二、做好家长,让孩子变孝顺

很多人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所以,如果想你的孩子孝顺你,孝顺其他长辈,父母要先做好自己的职责。

1、父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怜悯之心

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是很敏感的,他们很容易以父母的情绪来体会生活,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也会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

所以,要想孩子有孝心,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教导孩子不能随心所欲,多尊敬老人家,多尊重他人的生命。

当然,父母平时对待长辈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想法。如果你平时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不尊重,总是吆喝长辈,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家长的道德品质、生活方式、言语行动无不影响着孩子,它是孩子心灵上敲响的第一钟,对其日后的成长将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所以,请各位家长,要教导孩子学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当和孩子一起坐公交车时,要教导孩子给老人主动让座,看到老人家有困难,就要主动帮助。当你带孩子到公园玩时,看到其他小朋友跌倒了,你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主动去扶起他,告诉孩子,如果其他人有需要帮助时,要积极伸出援手。

3、父母要给孩子动手机会

孩子总有一天需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去感受这个世界的风风雨雨,所以,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孩子学会如何独立生活、独立解决问题。

你可以叫孩子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要求孩子到厨房帮忙洗菜之类的,不能让孩子坐着看电视等吃饭,这样,孩子在参与家务的过程中,也可以和家长互动,培养双方的感情。

总之,力的作用是双互的,要想培养孩子的孝心,最重要的就是从家长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地表现出孝心,尊敬长辈,孩子耳濡目染,也就会变得孝顺了。

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关心父母


当父母为孩子的成长投入满腔心血时,孩子们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尤其是5-6岁的孩子,对父母的说教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时,父母应该静下心来与孩子进行交流,告诉他你的困难、辛苦以及工作状况,让孩子去理解你、关心你,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父母(生日、爱好、幼时趣闻、健康状况、工作情况等),在了解的过程中,父母还可以适当地讲一些往事,加深孩子对父母成长的了解,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凡事除了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以外,还要推己及人,以他人的观点观察一下,这样才能不失偏颇。首先要教育宝宝关心父母,在这个基础上才会理解、关心他人。

与孩子建立密切的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烦恼和辛苦,如果晚饭时你能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也能了解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会让他产生被重视的感觉,认为自己可以替父母分担部分重任,从而激发孩子的责任感。

教育孩子珍惜父母的劳动,让孩子也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他体会任何事情都不是轻易得到的,必须付出努力,并让孩子理解父母对他的期望及为此所做的一切。

教育孩子父母勿说“反话”


宝宝个案:

上周末,五岁的洋洋和妈妈在客厅玩积木,洋洋正在用积木搭一座高高的塔,妈妈看着快到做饭的时间了,就提醒洋洋,“洋洋,妈妈要去做饭了,一会儿,你自己再搭会儿积木,就去看会儿书,等妈妈做完饭再陪你玩。

洋洋正玩得高兴,听妈妈这么一说,马上大叫起来:“不行,妈妈要陪我玩。”“妈妈要去做饭,你不吃饭了吗?”“那也不行!”洋洋说着,开始大哭起来。妈妈也生气了,“我不是跟你说做完饭再陪你玩吗,你怎么听不懂话呢?哭,哭,你哭吧,你就使劲地哭吧!”妈妈说完,气哼哼地走了。洋洋索性坐地板上放声大哭起来。妈妈就是想不通,这个孩子怎么听不懂大人的话呢?怎么越说哭得越厉害呢?

专家分析:

洋洋是听不懂妈妈的话吗?妈妈说的“要去做饭”的话,洋洋肯定是听懂了的,但是后来妈妈看到洋洋坚持让自己陪着玩,并哭起来,这时妈妈说的,“你哭吧,你使劲地哭吧!”这句话洋洋是没有听懂的,因为洋洋在妈妈说完后,反倒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记得我听一位小学校长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上课铃响了,三个一年级的小男孩满头大汗地跑回教室,“报告!”三个孩子站在班级门口向老师大声喊着。“哟!你们还回来呀,再玩会儿去吧,别急着回来呀!”三个男孩听完,转身就向外跑。“回来!”老师哭笑不得。后来,校长帮着老师分析:闹出这个笑话,错不在三个男孩,而是因为教师不了解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这个老师原来经常教高年级,说“反话”学生也能听出来,等到再教低年级时,因为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还不成熟,孩子听不懂老师说的反话,才闹出这样的笑话。

洋洋的妈妈也是犯了相似的错误,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不了解。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能理解反问语气的话,因此要用正面鼓励的方法,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而不适合用否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和积极的正面引导,孩子的行为以模仿学习为主,要让孩子怎样做,就先做给孩子看,孩子对一些语言指令往往不会有直接反应,家长必须辅以身体语言,如手势、动作,让孩子明白家长说的是什么意思。同时孩子理解能力差,注意力的转移需要一个过程,要给孩子一段思考的时间。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给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一些小的技巧、小的策略,可以让孩子自动地随着你的要求转移自己的行为。下面给出的一些办法就是帮助家长化解洋洋出现的类似问题。

事前先给孩子一些“心理准备”

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之前,可以先将时间安排告诉孩子,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如,妈妈提前告诉洋洋,“现在是四点,我们可以先搭会儿积木,四点半妈妈就要做饭了,你要自己看会儿书或自己玩一会儿,等吃了饭,妈妈还可以陪你玩一个小时。”孩子虽然还没有时间观念,但大概会知道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就会比较有心理准备,到需要改变活动时,也能比较容易接受了。

模仿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在三岁以后已经开始能判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即有了一些简单的判断能力,孩子玩得高兴时,不肯结束游戏,也不愿意让妈妈离开,情绪会有一些表现,家长可以模仿这些表现,孩子看到大人做出这样的行为,很快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问题,也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如看着孩子要哭,妈妈就假装哭,“我不干,我还想玩!”边假装哭边说。孩子一般都会破涕为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情绪也会有所缓解。

结束游戏要“事先声明”

在游戏之前告诉孩子时间安排,也会由于孩子的记忆力保持时间比较短而忘记,还要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孩子,“事先声明”,以防孩子因为忘记而“变卦”。如,“宝宝,再玩十分钟妈妈就要去做饭了,只能再陪你搭完这个楼房了,刚才我们说好了,是不是?”让孩子想起自己的承诺,也提醒孩子兑现自己的承诺。

家长要学会读懂孩子的“作”


家长要学会读懂孩子的“作”

讲过很多遍的故事,非要缠着大人讲无数遍;喜欢绘画,却总拿着蜡笔要在墙上画……孩子的很多表达方式,在大人看来是“作”。昨天,在思南路幼儿园举行的上海市首届思南论坛上,一些幼教专家指出:对大人来说,孩子的“作”是无理需求,往往采取呵斥或置之不理的手段,“其实这是他们没读懂孩子,对他们的‘不合理’需求,大人要尊重并引导。”

特级园长、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说,孩子的一些捣蛋行为,是他们接受新事物的学习需要。比如,缠着大人讲故事,是因为他们每次听,都有不一样的“学习”感受;在墙上乱涂乱画,是因为有了好奇心,要尝试动手,探个究竟。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累积,孩子认知性需要越来越强烈和复杂,家长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临睡前,准备一本童趣盎然的故事书和一段无人打扰的亲子时光;每天或每周拨出一些时间,营造一次共同劳动的经历;为孩子涂鸦提供充分条件,如大小不同的纸张、各种美术用具,允许他们在墙上、地上、桌上尽情挥笔,并且在他们“工作”时尽量不干扰等。

专家们指出,还有一些孩子,“作” 的时候任你苦口婆心规劝,或是揽入怀中安慰也无济于事,这就需要一些“小道具”。一些初入园不适应的孩子,到了教室一直哭,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思南路幼儿园老师细心地在教室门口摆放几张凳子,不急着让他们加入,而是先让孩子们坐着看,给他们一个“心理缓冲”,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自己走入教室参与了活动。一次,郭宗莉到一家新建幼儿园参观。中午时,孩子都在吃饭,可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哭个不停,老师们怎么哄都没用。郭宗莉走过去,蹲下来,向这个孩子伸出了一个手指头,没想到孩子立刻停止了哭泣,勾着郭宗莉的手指安静地随她走到了餐桌旁。郭宗莉说:“低龄孩子在陌生环境中,会因为不知道需要做什么而紧张害怕,勾手指起到了安慰和指引的作用,符合孩子的心理认知特点。”

虹口区曲阳第二幼儿园王熙珍老师说,对于“作”的孩子,大人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有的孩子,你和他说了一两句话,他不理你,老师不要轻易说“这个孩子没礼貌”。其实,对一些反应较慢或是故意“作”的孩子来说,他没有立即回应你,是因为他在思考你说的话,或者考验大人的耐心,“老师要懂得留出时间给他们,也要经受得住他们的考验。”

孩子偷钱父母如何正确教育


偷窃是一种可耻的犯罪行为,那如果是偷拿家里的钱,还算偷盗吗?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无知的孩子身上,为人家长的你又该怎么班呢?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偷拿家里钱这个行为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性质是不同的,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

这两天,有不少父母朋友问我,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怎么办?孩子做错事撒谎怎么应对。对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偷拿家里钱的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偷拿”和“撒谎”,而在于孩子“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

首先,偷拿家里的钱,或者偷拿亲人的钱,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的性质是不一样,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这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这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的一种自发行为。

其次,孩子因为拿钱而撒谎,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欺骗,而是一种临时的“应变”,这种应变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我们要培养孩子面对现实和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责任心,但是只要孩子不形成习惯,不以此为乐就不用过于担心。

这个问题最令人担心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思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孩子这种行为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而在这种不好的倾向还在萌芽期的时候,正是我们给孩子树立是非观的绝好时机。

建议:

1.教育孩子时,要冷静郑重但是不可严厉,更不可打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应该认真对待,但不要让孩子感到强大的压迫,以便孩子能够接受我们的建议。

2.这个问题,孩子错处有三,不该偷拿钱,不该撒谎,最主要的是“不择手段”这种思维方式。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我们应该突出重点。告诉孩子最让您生气的不是撒谎,不是拿钱,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想法,这种任性的、自私的、不计后果的想法是您不能容忍的。告诉他,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假如合理的方式行不通,那么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放弃自己的愿望,而不应该是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给孩子举一个现实的例子。

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承担后果的勇气等要在“不择手段”这种思想完全消除之后进行,循序渐进。

3.建议为了向孩子表示您对他的诚意,您可以每个月适当增加他的零花钱。

4.假如有些东西孩子十分需要,您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假如,您坚决认为不应该满足孩子,那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清为什么,尽量取得孩子理解。而不应该是强硬的简单的禁止。

5.当您的孩子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掩饰错误时,不要批评孩子,应该告诉他,你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你主动承认错误,让妈妈(爸爸)很高兴,妈妈欣赏你得的勇气,妈妈为你自豪。

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


网友案例

如鱼得水

每天给香凝洗澡时,她都很高兴,我们发现她对水很感兴趣。只要帮她洗头,她就开始兴奋不已了,小脚毫不客气地乱蹬。如果我们把她放进澡盆,她就更兴奋,如鱼得水般自在地蹬水。结果当然是让周围的大人遭殃了,因为她蹬的水到处乱溅,地上、大人的身上、脸上都必然是水灾之地。

最爱“吸”苹果

香凝五个多月大的某天,我正在吃苹果,“吧唧吧唧”的咀嚼声引得她对我行“注目礼”。只见她睁着大眼睛看着我,好像想说:“妈妈,我也想吃,给我一点吧!”于是我给了她一小块,看她怎么吃。没想到她把那一小块苹果拿在手里,摸索着塞进自己的小嘴里吸呀吸呀的,我这才知道孩子还不懂嚼,只能是吸了!

要教育孩子,大人先做好

我们在孩子教育方面非常注重,而我觉得大人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为现在正是小孩学习的时候,大人的动作和表情,对孩子行为的影响作用很大。我们还觉得,提早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很重要,即使她听不懂,我们还是常告诉她哪些不应该做,哪些应该做。从她望着我们说话的眼神里,就知道她是能把我们说的东西听进去的。

专家意见

教养方法影响幼儿心理发育

常言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有一定科学道理。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根据孩子所处的时期来教育孩子,不应放任自流。

育儿专家认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已萌芽了道德感,孩子已能根据成人的教育,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规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道德体验。另外,父母之间不和睦或离异,或对孩子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使幼儿情绪抑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过分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自理生活的能力也很差;对幼儿过于粗暴、简单,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怯懦、恐惧心理,也易使其形成说谎、粗暴、无理的性格。

其实,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懂,他们其实都象一个相机一样印在他们大脑中来进行模仿。

怎样教育父母离异的孩子


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他们的心灵会受到深重的打击。由于情绪受到严重扰乱,孩子会表现出爱发脾气或烦躁不安;也有的灰心丧气,孤独自卑;有的终日呆在家中怕见人,有的不愿呆在家里或出门后不愿意回家……

家庭环境的突然改变,孩子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适应不过来。怎样关心、教育这类孩子,使之能够较正常地成长,也就成为单亲成人的主要课题。

父母离异的孩子怎样教育,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首先,作为抚育子女一方的父亲或母亲,本身要从离异的事件中走出来,认真安排新的生活,稳定自己的情绪,振作精神,要用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肩负教养子女的重任,端正对孩子的看法:

1、孩子虽不幸但不是“可怜虫”。

2、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视作“累赘”,或视作怨恨对方的“出气筒”。

3、孩子是家庭的成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培育孩子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可作为“私有财物”,而任意处置。

其次,对孩子由于父母离异而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要给予理解。

单亲应在生活上尤其在孩子的心灵上备加体贴和关心,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感情,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对孩子遇到的困难和烦恼表示理解,帮助解决,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对待,尽量弥补孩子缺少的父爱或母爱,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安慰。

第三,切忌溺爱。

不要因为孩子心灵上受到创伤就百般袒护溺爱。有的单亲自认为用这种形式可以得到孩子的谅解或减轻自己的负疚感,殊不知,这样将会使孩子骄横任性,使其个性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第四,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为孩子创造机会,把小伙伴请进家门或让孩子投入到群体中去,更多地参加集体活动,享受与正常儿童共有的快乐。

第五,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淡化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创伤。

最后,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和离异的父(母)及其家庭亲属交往。

最好不要硬性中断亲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孩子毕竟是双方和谐时相处的结晶,双方都应负有教养孩子的义务,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总比单亲抚育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