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懂得先伸出自己的手,才能握住别人的手;而有过被爱的、深切感动的人,更能有爱别人的能力。这样的道理用在亲情、爱情、友情上都一样。如果为人父母者想要培养出一个富有爱心的女孩,让她长大后能懂得自爱、爱人,就要从小让女孩学会爱,拥有爱的能力!

一位母亲为了让女儿体验没有水的感觉,暑假的时候,她特意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东北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

在火车上,母亲告诉女儿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孩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

到了定西的老乡家,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她们,这个地方日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用来洗脸,然后再用来洗衣服,最后还要用这盆脏水去喂猪。

女儿担忧地问:“猪怎么能喝这样的水呢?”

妈妈反问:“那你觉得应该给它们喝什么?”

“我给它们喝柠檬汁,喂牛奶。”女儿一脸稚气地歪着头回答。

妈妈又问她刚才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能不能喝,女孩立刻回答:“不能喝,不干净。”

“如果你很渴了呢?如果你两天没喝水了呢?也不喝吗?”

“不喝。”

就在那天晚上小女孩哭了,不是因为妈妈批评了她,而是因为她太渴,这儿太苦。对她来说,毕竟再大的挑剔也抵不过口渴的难耐,于是她终于喝了两天来的第一口水。

这里的早晨,天气都有些阴沉,似乎一场雨即在眼前,像是要给太久没下雨的土地及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希望,可希望最终都破灭了。

土地已干得裂出了一道道缝,农民们面临的将是颗粒无收的命运。

这天,母女俩要回家了。女孩已和这儿的孩子结下了友谊,此刻的离去竟有些难舍。虽然那些孩子灰头土脸,衣着破旧,而且他们从未尝过水的畅快淋漓,但可贵的是他们纯真的童心和从单纯的眼中流出的晶莹泪滴。

母女俩挥手告别了黄土地,把那里的贫穷落后留在了身后,但把一种体会留在了心里。年轻的母亲要让女儿体验的,应该不只是水的珍贵。

什么是爱心?那不只是打电话到新闻媒体去宣布“我要献爱心”,也不只是在镁光灯的闪烁之下向某慈善机构捐款,而更应该是不漠视、不鄙夷那些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

也许你的女儿出生于繁华都市,也许你的女儿生长于穷乡僻壤,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出身,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以及努力做一个具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这才是女孩健康成长的基石。

家庭环境是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接触的第一个重要环境。因此,想要培养充满爱的能力的女孩,就要从小开始,而不是要等到学龄期再期盼学校老师来教导。

培养女孩爱的能力,父母就应该给女孩提供“爱心”教育的机会。比如带女孩搭公车时,看到有老人上车,父母应以身作则地起来让座,就是让孩子感受“博爱”意义的好机会。同时引导女孩关心身边的人。如果听到有其他小朋友有困难,父母可以主动告诉女孩去问问小朋友是否需要帮助,并且在女孩帮助小朋友时,能给予协助,让女孩从小就能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也能让她更富有怜悯之心。

父母还要教育女孩尊重生命。为了让女孩将关爱的情感也能投注到人以外的事物中去,父母可以在家中养宠物,像猫、狗、鸟、鱼等,或种几盆花草。让女孩负责去饲养或换水、清理时,顺便告诉她万物生长的过程,让女孩去跟宠物自由互动,或者观察植物生长,她就能慢慢体会生命的意义。

管教女孩时,同样要让她感受到你对她的关爱之心。特别要提醒父母的是,管教孩子必须有理有据,千万不能情绪化地打骂,必须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对在哪里,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认可和表扬。这样,才不致让孩子有偏差的认知或行为产生,为她将来健康人格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讲好的传说、故事给女孩听也是一种好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故事的角色会影响、投射到孩子身上,通过模仿众人景仰的英雄、善心使者,从而自然地去检视自己日常生活的言行。

延伸阅读

用爱聆听孩子心声


从幼师毕业后,安辛被分配到一家幼儿园,一呆就是13年。她怀着对幼教事业的一份执着热爱,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幸福感,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用爱陪伴他们成长。13年的时光,安辛已从一个初出校园青涩的“小老师”,成长为孩子、家长[微博]们信赖的好老师,成为延庆幼教系统中的佼佼者。

用细节打动孩子

2000年,18岁的安辛从北京幼儿示范学校毕业,来到延庆县第二幼儿园。在人们印象中,幼儿园老师能歌善舞,心灵手巧。而安辛总觉得自己大大咧咧地,像个毛小子,动作不够优美。不过性格活泼的她经常有些小点子吸引孩子们。集合时,她经常是一声号令:“谁是我的兵,跟我走。”孩子们便整齐地紧跟其后。每每这时,安辛的心里颇有些得意,也让她开始相信自己一定能当好幼儿园老师。

随着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摆在安辛的面前。为什么自己精心准备的教育活动孩子们不投入,散步时不经意的游戏却让他们感兴趣?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在卫生间停留……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安辛向书本学习,向前辈学习,教学中遇到困难时就多问几个为什么,追根求源。在不断追问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她善于观察孩子们一点一滴的变化,谁今天换了个小发夹,谁穿的衣服特别帅气,都会成为她和孩子们交流的话题,通过这些细节走进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

用心感受呵护成长

入园3年后,安辛凭着优异的表现成为园里最年轻的班长,可以独立带班了。随着幼儿教育工作的深入,安辛对这份工作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跃,在她看来,对孩子们的爱不单单是妈妈爱宝宝那种无私的情怀,更是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睿睿是个内向、腼腆的大男孩。他的话不多,受到老师的关注会发抖。为了安抚他的情绪,安辛会显得不经意地与他聊聊家常,鼓励他大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体验成功。

至深、至浓的爱不仅赢得了孩子的心,也换来了家长的信任与赞赏。很多孩子离开幼儿园已经很久了,还惦记着安老师,在节日里给她发来短信,送上问候。甚至已经上初中的孩子还经常打电话给安老师分享自己的成长,感谢她当年的培育。

主题教育学会探索

作为一所远郊区县幼儿园,延庆第二幼儿园有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幼儿园开设的生态式艺术课程全市闻名。幼儿园鼓励教师们挖掘废旧自然物的创意价值,通过变废为宝,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感受环保、得到美的熏陶。

安辛立足延庆当地教育资源,开展了“小脚丫走田野”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走入田间地头去感受农作物的生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挖红薯、种树;延庆背靠八达岭长城,安辛带着孩子们走进长城,认识家乡……安辛的教学活动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在实践活动学会探究、总结,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让宝宝感受错误


犯错是孩子的权利。

正是在一个又一个错误中,孩子一点点成长起来。他们体验错误,也在错误中学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了自以为是地剥夺孩子体验错误并在错误中获得经验的机会,我们总想以最简洁的方式尽可能让孩子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殊不知,正是我们的这份“好心”让孩子一点点变“懒”了,一点点不自立了,一点点不自信了,一点点缺乏创造力了……等到我们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从头来纠正,却发现这已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要奉劝妈咪们多给宝宝一些自我发挥的余地,多给宝宝一些感受错误的机会。

场景1

佳佳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妈妈,我要搭一个高高的宝塔。”佳佳的凌云壮志是这样实现的:将一块小积木放在下面,然后在小积木上方摞上一块大积木。佳佳的大积木还没来得及摞上去,妈咪的干预来了:“宝贝,这样不对。大积木应该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只有这样,你的宝塔才不会倒塌。”在佳佳搭建她的宝塔的过程中,妈咪始终像个监工一样在旁边指手划脚。在妈咪指导下,佳佳避免了有可能犯的哪怕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很快便搭好了她的宝塔。佳佳很高兴,但是佳佳高兴的眼里明显少了些什么。

场景2

蒙蒙要搭一座高楼大厦。他犯了和佳佳一样的错误,也将小积木放在下面,大积木放在上面。刚放上去第二块,他的“高楼大厦”顷刻间泡了汤。妈咪在旁边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抑制住自己想要为蒙蒙提供些指导的欲望,立在一边保持了沉默。蒙蒙又试着搭了两次,都没有成功。连着失败了几次,蒙蒙似乎明白些什么了。他试着改变原来的思路,将大积木摞在下面,又搭了一次,这次果然成功了。“妈妈,大积木放在下面,我的高楼大厦就不会倒了。”蒙蒙高兴极了。

佳佳在妈咪的帮助下很快便搭好了宝塔。她确实少走了很多像蒙蒙那样的弯路,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得了正确的知识,但是她永远也体会不到与蒙蒙同样的乐趣。蒙蒙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搭建高楼大厦的技巧,他体验到了失败的沮丧,更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喜悦。他的快乐是佳佳永远无法企及的。毫无疑问,在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成长起来的两个孩子,他们的未来肯定也会大相径庭。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是父母在有生之年能够完全传授给孩子的。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多给他一些感受错误的机会,让他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探索正确的达成某一目标的方式方法,那才是父母能够给予宝宝的最好礼物。某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事实如此。

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犯错误的机会远不止此。宝宝所犯错误可能十分幼稚可笑,也可能让我们十分挠头。在我们的眼里,他的错误是那么地显而易见,那么地令人无法容忍,而宝宝或者浑然不觉或者明知故犯。只要宝宝的错误不会构成任何致命的伤害,作为妈咪,我们完全可以用比较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给他一个感受错误的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错误带给他的一切对他未必不是好事一桩。

让宝宝感受错误的好处

1.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对宝宝来说,他身处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未知。如果妈咪只是简单地告诉宝宝一切正确的知识,那么他就失去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体验。宝宝在这个过程中经自己摸索而获得的知识不再仅仅是知识,他更多地获得的是一种能力和一种喜欢探究事物奥秘的良好习惯。

2.在感受错误过程中体验快乐

如果宝宝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通过自己努力想方设法避免错误,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那种快乐的体验是通过别的方式无法获得的。

3.在感受错误过程中锤炼意志

感受错误有时是一件很令人沮丧的事情。宝宝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他的心灵就有机会不断经受这样的历练,这对锤炼宝宝的意志提高宝宝的挫折商无疑意义重大。

4.在感受错误过程中提高宝宝的责任感

如果宝宝不听从父母的劝告犯了某种错误,给他一个机会去体验他犯错误后带来的后果,这比爸爸妈妈的训斥与说教要管用得多。通过这种方式,让宝宝养成自己做事自己负责的良好习惯,可以有效地培养宝宝的责任感。

5.在感受错误过程中让宝宝学会正确的行事方式

比如宝宝欺负别的小朋友了,他就会失去他的好朋友;宝宝以不正确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他只能适得其反等等。在经过多次这样的体验之后,宝宝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找出合适的行事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让宝宝感受哪些错误?

1.常识性错误

像前面提到的,宝宝在探索事物奥秘过程中可能会犯很多常识性错误。宝宝犯这些错误其实是他积累经验的过程,根本不值得妈咪大惊小怪。像佳佳妈妈一样对宝宝横加干涉则更不可取。相信宝宝,给他多一点自由,让他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总结,他能做得比我们想像的好。

2.明知故犯的错误

比如宝宝因为贪玩不好好吃饭,妈咪怕宝宝挨饿,总是追着去喂,这无疑助长了宝宝的不良习性。明智的做法是饿他一顿,让他体验体验挨饿的滋味;比如宝宝喜欢攻击别人来吸引妈咪的注意,那就隔离宝宝,让他受到冷落……让宝宝感受这些错误可能带给他的自然后果,他会很快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

3.因好奇而导致的破坏性错误

宝宝因为好奇,可能会把某个玩具敲碎或者拆开,看看里面的结构,或者想要了解他能接触到的其他事物的奥秘等等,都可能采取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来达到他的目的。只要不对宝宝的安全构成威胁或者不是特别贵重的物品,让他尝试去搞些破坏也未尝不可。宝宝在犯这类错误的过程中也许能学到很多他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的知识,事实上这是宝宝非常难得的一种特质。即便他什么知识都没有获得,至少他也会明白某些物品坏了就是一大损失的道理。

4.其他不会对宝宝构成伤害的错误

贴心提示

1.对于宝宝好犯错误的习性,只要不构成伤害,妈咪尽可以用比较平和的心态来面对。

2.一些不能让宝宝接触的贵重物品或者可能给宝宝造成伤害的物品,最好将它们藏匿在可靠的位置,避免宝宝发现。

3.如果宝宝对诸如电器、炉灶等可能造成威胁而又无法藏匿的物品感兴趣,一味地约束宝宝不见得是最好的避免宝宝被伤害的方式。有心的妈咪不如慢慢地教会宝宝各种电器正确的使用方法,或者找些像蚊子苍蝇蟑螂之类的替罪羊,让宝宝亲眼目睹它们被伤害的惨状,给他一些感性认识等等。

怎么让女孩不再害羞


似乎,害羞就是女孩的天性。然而并非所有的害羞都能成为一种美,对女孩子来说,适当场合的害羞是一种矜持,但一味地害羞,就变成了胆怯,显得不够识大体,不那么端庄娴淑。

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恬恬很开心,因为妈妈答应这周带她去游乐园玩儿。

周六早晨,恬恬一改往常周末赖床的坏毛病,不到8点就起床了。恬恬麻利地洗漱,吃完早饭,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发了。

游乐园里人可真多,各个游戏场所前的售票口都排起了长队。

爸爸去排队买票了,恬恬和妈妈在一旁等着。正巧,妈妈的同事李阿姨也带儿子小冬来游乐园了,两个大人见面打完招呼后,小冬热情地问了声“阿姨好”,同时,李阿姨的目光也落到了恬恬的身上。

“哟,恬恬都长这么高了,也越来越漂亮了。”李阿姨边说边准备拉恬恬,谁知恬恬却一下子躲到了妈妈的身后。

“来,恬恬,跟阿姨和小朋友打个招呼,问阿姨好。”妈妈边说边往前面拽恬恬。可是恬恬却紧紧地躲在妈妈的身后,说什么都不肯出来。

“这孩子,就是害羞,怕见生人,一见到生人就躲,其实她平时在家话可多呢。”这时妈妈有点儿尴尬。

两个大人又寒暄了几句,便各自走开了。

这时候,恬恬才从妈妈的身后出来。

妈妈不明白:孩子都10岁了,怎么还这么害羞呢?跟人说句话有什么好怕的呀?若是长大成了大姑娘,难道也要这样羞羞答答的,不敢见人么,妈妈越想越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害羞的女孩,她们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不愿意在公共场合出现。

其实,不是她们不想,只是害羞的心理在左右着她们,让她们无法逾越这个障碍。

一般,孩子在出生后6~8个月,便开始进入“认生期”,在这一时期,孩子会对陌生人表现出一定的害怕,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认生现象会逐渐消退。但是,如果父母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害羞、怕生的心理便会越加严重。

当然父母也不能因为孩子害羞而抱怨她,不管她。孩子害羞的原因有很多,从婴儿期开始,有的孩子就表现得比较敏感,这可能是由于母亲怀胎时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所导致。

如果父母本身性格内向,平时又不善于交往,相对地也会造成孩子害羞、怕生的个性。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有过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如搬迁、父母离婚、家人去世、转学、朋友的伤害等,这些都会使他们失去较多的社会鼓励,以致变得畏缩、逃避,没有勇气与陌生人相处。

其实,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害羞的状况会有所改善。不过,父母还是应该帮助女儿克服青春期害羞,要告诉她,在大人看来,不打招呼意味着不懂礼貌。如果女儿说,她不知道和父母的朋友说什么,那么家长可以事先帮助孩子想话题、列提纲,或让女孩参加一些活动,事后对女孩的努力和进步予以称赞和奖励。

“我女儿也特害羞,不过自从带她参加了一些活动后,就好像开朗了许多。”

虽然家长对于女儿害羞的抱怨不无道理,但他们也确实应该好好地找一找自身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的忽视为孩子创造了她们害羞的环境。

许多父母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等到问题出现了才想办法解决,其实,日常生活中的教养方式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的。

比如,在女孩小的时候,受到过父母或别人的恐吓;或者孩子有问题来问父母时,因为父母手头工作忙,不是被奚落一顿,就是被责骂,或者被不耐烦地拒绝,这些都会造成孩子日后遇事害羞。可惜的是,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有时,女孩的心灵是非常敏感、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家长一句很不在意的话,都可能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家长在与女儿相处时,一定要谨慎。从某种意义上说,害羞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只有当女孩的害羞程度达到让她们无法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时,她们的害羞才会成为父母眼中的问题。

因为它会阻碍孩子交朋友、有碍学习进步和自尊心的确立,也会降低心理适应能力。害羞的孩子通常会神经过敏、疑惑不安、孤单、沮丧以及难交朋友。

为了克服女孩害羞的毛病,父母可以多给女孩以抚慰。离开母体,孩子就要以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随之就慢慢形成自我的意识。家长可以采用拥抱法去抚慰孩子。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成人每天要有4个深情的拥抱,而孩子每天要有20个拥抱才能达到心理平衡。”

同时,多给女孩以鼓励。每个女孩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胆怯、敏感的女孩更需要,她们本身就自责、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先预见的就是自己不行。如果这时给她一些鼓励,增加她的勇气,她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营造一个温暖的家也很重要。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女孩勇气和自信。克服女孩的羞怯,要有这样的环境。在女孩面前不要滥用家长权威,尤其是对易羞怯的女孩。家里的事,尤其与女孩有关的事,要多征求和尊重女孩的意见。

家长还可以鼓励女孩交朋友。结交朋友是女孩社会化的一种途径。羞怯的女孩,会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去交友。这时家长就应该鼓励她,首先让亲朋好友或比较熟悉的孩子与她一起玩,克服她交往的恐惧心理,然后再鼓励她在同学中交朋友。当女儿带朋友到家中时,家长要表现得热情,以增加她的勇气,别不当一回事。

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女孩子就应当内敛、低调,无须像男孩那样,游走于社会的各种场合,在各个领域抛头露面,女孩越是娇羞越显得文静,温雅可人。但不要忘了,女孩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女孩也要学着适当表现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一个女孩总是害羞,那么就永远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学会让孩子感受阅读的快乐


今天是小雨上幼儿园大班的第一天。晚上回到家,他大声地向全家宣布他要开始做老师留的阅读作业了:“老师说,每天都要让家长给我们读十五分钟书,或者我也可以给你们读。今天我就给你们读吧!”

于是小雨从爸爸的书架上翻下来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很认真地翻开第一页,盯着书页:“火……上……,嗯……大……的……,嗯,嗯……”不一会儿,小雨急得脸都红了,然后就开始哭了起来,“妈妈,我以为我上了大班就可以给你们读书了呢!可是……”

是啊,阅读并不像走进幼儿园大班门那么简单,但是,它也绝对不意味着学习阅读就有多么困难。小雨的妈妈通过一些方式,使小雨在文字的世界中重新获得了信心,他的阅读能力也迅速地提高。让我们来分享一下小雨妈妈的这些高招儿,也给那些读书心切却被困在门外的小朋友的家长们支两招。

1.读书的时候用手指指着

当你教孩子读书的时候,你可以用手指跟随着你们的阅读速度,指示着行文。一方面,让孩子习惯这种阅读的格式,也就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另外,当遇到一些特别的词语时,你要用手指着这个字或词,给他讲这个词在文章里是什么意思。通常孩子会最先认识自己名字里的字,你可以给他讲这个字在不同行文中的不同意思,他会很感兴趣,以此为基础,许多见过的字或词都可以反复训练,他就逐渐能够认更多的字,领会更多的词义了。

2.新故事的“预习”工作

当孩子拿到了一本新书的时候,尽管他是那么喜欢上面的小恐龙,可他通常还是不太愿意以开始就大声地读出故事,因为他们还是有点儿害怕在爸爸妈妈的面前丢丑——那些不认识的字词!那么,当你们准备开始阅读一本新书的时候,父母们可以先和孩子一起“预习”一下这本书。主要是通过浏览里面的图片,从封面到内页,边指着这些图画边给他大致地讲述一点情节,还可以以图片的内容来给他提问题,如“你看见这只小恐龙在干什么呀?他为什么哭呢?”孩子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思考来想像故事内容,然后你可以跟他说,等他仔细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知道了,调动一下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有一些超出孩子年龄太多的生字生词,你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就讲解给孩子听,让他在自己阅读的时候不至于太“害怕”。

3.不要操之过急

当孩子练习大声读书的时候,不要让他读太难的书。也就是说,如果他在读的过程中,十个字有一半都不认识,就会使他感到特别困难而感觉沮丧。因此,如果你怕字太少而起不到联系读书的效果的话,你可以为他选一本字词都很简单,但有重复结构的书。也就是说,同一个结构不断重复,只是更换一些简单的词,这种重复结构被普遍用在教授幼儿和学龄前孩子阅读的方法上。另外,如果孩子喜欢重复地读一个故事,父母们不要因为觉得阅读量不够而不利锻炼孩子读书,其实,这种重复阅读一个故事恰恰能够增强孩子读书的自信心,偶尔还可以让他向众人小小地炫耀一下。小雨妈妈说,这种自信心其实是孩子学习任何东西最基本的东西,当他不仅从中得到了快乐还自信自己能够完成,他就会特别有积极性和认真。

4.帮助孩子对付生字生词

生字生词是孩子阅读时最大的障碍。但是鉴于年龄的局限,四五岁孩子的识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勉强他什么字都认识或者记住许多教过他的字。但是,家长同样可以想一些办法,减少不认识的字词对于阅读的阻碍,并教给孩子更有效地认识它们。比如,在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词,你们可以先暂时跳过它们,读后面的内容,然后你们再返回来,问问孩子“你觉得这个词在这儿应该是什么意思呢?”结合着前后的语义、或者是词组中他认识的字,帮助他猜出词义,然后再重新认真地教他一遍这个字或词怎么念、是什么意思、日常生活中我们说什么话的时候会用到它等等。在孩子自己阅读的时候也可以让他用这种暂时忽略和跳过的办法,不要让他因为不认识的字词而打击了积极性和阅读的动力。

同时家长和孩子都要明白,这个时期的阅读,整体的阅读效果和体验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单个字词的识认相对就并不是练习阅读的重心所在了。

5.读书时要专注

这里所说的“专注“,不仅指的是孩子,更是要提醒家长的。孩子的专注其实大部分是源于家长的认真程度。因此,虽然我们说如果每天能和孩子一起读半个小时的书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你们在这个半个小时中总是为一些事情停下来,比如开水开了,你要去灌水,或者有电话要接等等,那这样的效果还不比精神集中、全神贯注的10分钟效果要来得好。

而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在读书事所表现出的认真态度、重视程度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阅读这件事的重视程度的。父母们一定不要只是把读书当作是学习知识的一项活动、一个课程,因此而不对这种“打搅”觉得有什么不好。孩子会因为这些打搅而对阅读产生不重视、无聊甚至烦感的情绪。读书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一种阅读的状态和心态,乃至一种做事的态度和专注。所以,父母们在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最好能够腾出一块不被打搅的空间和时间,专心地和孩子一起阅读。

6.读书也“聊”书

所谓“聊”书,意思是说和孩子一起聊书里讲过的故事。实验证明,和孩子一起讲书里讲过的故事,能够促进他的词汇积累、理解能力和会话能力。在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你可以跟他讨论你们正在读的故事,比如当小红帽来到外婆家,而并不知道躺在床上的是大灰狼时,你可以问问他“你觉得下面会发生什么呢?小红帽会不会发现那是狼扮的外婆?”或者你也可以在孩子读完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之后,和他讨论这个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或者让他说说他自己读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等等。这些都能够促进孩子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孩子自己也会比较有成就感,从而增添自信。

Tips

快乐读书,还有一些妈妈的好方法,也介绍给你啊!

可以将读书变成一种游戏,吸引孩子的兴趣。比如将童话故事编成角色剧本,扮大灰狼和三只小猪,邀请小朋友一起来玩。——广州,文文妈

书不一定要在家里端坐在书桌前读。比如将书带到草坪野营,望天空白云而读;比如带孩子去图书馆,知道静悄悄读书的滋味;再比如,超市的图书货架,书城的儿童屋,席地而坐,与一帮爱书人共同读书。——上海,ann

书中自有游戏屋。我从孩子4岁开始,跟他一起读过许多可以玩的书:手工叠纸、美工粘贴、涂涂画画等等;5岁开始,我们又开始玩“迷宫——猜谜语”,脑筋急转弯什么的。这些书图多字少,一方面吸引孩子,另一方面可以锻炼他的识字本领。

怎么让女孩更开朗?


凯丽今年5岁了,5岁之前都是爸爸妈妈带她,后来随着爸爸妈妈工作的日渐繁忙,照顾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于是爸爸妈妈将她送到了幼儿园,想让她适应一下集体生活。

没想到几周后,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告诉凯丽的父母,说他们的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惧症,建议进行心理辅导。

爸爸妈妈很是诧异,每天上下学接送,凯丽一看见父母就笑逐颜开,回家也不停地说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没看出有什么异常。

于是爸爸决定请一天假,到幼儿园看个究竟。

在老师的陪同下,爸爸来到了凯丽的班级,躲在窗外观察。他发现,无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凯丽总是一个人躲在小朋友们的后面。

老师上课提问到她时,她低着头、红着脸,不知道嗫嗫嚅嚅地在说什么;自由活动时,大部分小朋友都聚在一起玩,但凯丽却一个人搬着小板凳在边上独自玩积木。

同时,父母注意到,晚上带凯丽散步,见到认识的叔叔阿姨,她都从来不打招呼,要么装没看见,要么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往身后躲。

凯利也不常和同院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有时候妈妈把她送去楼下的儿童乐园,让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会儿,可是过不了多久,她就自己回家了。

在凯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社交恐惧症。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女孩身上很常见。

这些女孩常常被某些家长误认为老实、听话、不顽皮。其实,这些孩子的心理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所谓的老实、听话,实则是女孩自卑的外部表现。

这些女孩,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就会遭到父母严厉的训斥,甚至体罚;有的父母还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将怨气发泄到没有犯错的孩子身上。

女孩生活在这种家庭里,很容易产生惧怕心理,甚至不能辨别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如果女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那么她们就会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

这类女孩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同的社交恐惧倾向,严重者会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有这种病的人,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她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会变得消极、悲观。

父母在面对女孩社交恐惧症的时候,要多关心女孩的感受并且帮助她。当女孩遇见老师、同学、叔叔阿姨不打招呼时,会令父母感到不自在,此时,父母应该考虑女孩的感受,只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中,不能外露,不要强迫女孩,更不能斥责。

如果女孩因羞涩而不愿与别人交往时,父母首先要接纳这一点,然后给予具体的帮助,以克服这种胆怯。比如在家里做些角色扮演游戏,帮女孩在家中练习社交技巧。因为家是孩子最熟悉的地方,在家里孩子可以无拘无束。例如:大人当乘客,孩子售票员,进行乘公交车游戏。如果她迟疑不决,还可以交换角色,或换一种角色游戏。

平日里要多鼓励女孩回答常问的问题,如“你的玩具娃娃叫什么名字?”“我们到外婆家去,你要穿花衣服还是红衣服?”要多鼓励女孩回答问题。

千万不要给女孩贴标签,如说:“不要对别人这样粗鲁,太没礼貌了。”因为这样会将标签永远贴在女孩身上。

当有人和女孩打招呼时,大人可代替女孩回答,如果邻居问:“小佳,今天和爸爸妈妈去哪儿了?”大人可以回答:“我们去看电影了,是吧,小佳!”小佳也许会回答:“是的!”这样可以自然地帮助女孩进入谈话的角色。女孩需要帮助指导,但首先要尽量让她自己开口说话。

父母还可以给女孩提供一些学习交往的机会,如送女孩上学时,可与其他家长打招呼,去商店买东西可以和售货员交谈,拜访亲友,在家中招待客人等,都是让女孩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的好机会。不但要为女孩树立榜样,还要教会她与人交往的技能。交往技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要让女孩有参照榜样去学习,这样她就会慢慢地学会与人交往了。

鼓励女孩迈出自信的脚步多与人交往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孩子是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是孩子自卑的表现。这些孩子,往往在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就会遭到父母严厉的训斥,甚至体罚;有的父母还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将怨气发泄到没有犯错的孩子身上。孩子生活在这种家庭里,很容易产生惧怕心理,她们会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进而胆小慎言,不敢和别人交往。

亲子对话 用孩子的方式去思考


诸多家长表示和孩子沟通很吃力,表达出的意思孩子不理解,有时想用孩子的方式和他们对话却反被孩子嘲笑。家长和孩子相处、交流起来为什么会有隔阂呢?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享受亲子对话的乐趣呢?

孩子的世界是清澈透明的,简单思维的他们往往难以理解家长的语意。世界上最好的沟通本应是自己最亲的人,但为什么有时亲子间往往是相无比亲密,但相处、沟通起来却有隔阂和代沟呢?其实,有时孩子的确是听不懂你的委婉之语,而有时候孩子听懂了只是他不接受你的说法,因而和你站在对立面上。怎样才能让父母的话进入孩子的内心深处?家长应该要懂得用他那个年纪的语言有效地交流,这样你才能很好的享受你们之间的情感对话。

用孩子的方式思考

当你试着用适合孩子年龄的语言来解释一些事情的时候,试着把自己放到你儿子或者女儿的位置上找到最好的交流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听你的孩子他们平时怎么说,然后使用他们的词汇。

不要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总尝试去猜测孩子想什么,他们小小的脑袋里总是有很多天马行空的东西,但我们成人往往已经固化了思维,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思维方式,因此想要真正地像孩子那样思考,还真需要家长们多用心观察孩子,多向孩子取取经呢!

让孩子提问

日常的亲子谈话大多是大人一直在做主导,无论是填鸭式的教导,还是灌输式的经验教育,家长难免滔滔不绝。其实孩子真没听进去多少东西,几乎只是你在自说自话而已。

不妨让孩子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在这过程中你发现你得到一堆“是或不是”的问题。这不仅能够缓解你思考用什么词语来跟孩子交流的压力,同时也能让你了解到你孩子的成熟度,掌握他们已经学到了哪种类型的事情。这些都有助于你将来在向你的孩子解释其他事情的时候使用最恰当的词语。而且提问式的沟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这让孩子学习得更多他感兴趣的事物,而不是你认为他感兴趣的事物。

小宝宝喝完水将玻璃杯子随手放在地板上,妈妈继而一串“连珠炮”:“以前就跟你说过喝完水的杯子要放在桌子上,这样放在地上很容易踢到洒出水或者打碎杯子。”这句话的信息量真大!思维简单的小宝宝绝对不能理解你这事所谓的前因后果,所以别把他们要理解的事情弄得太复杂,尽量把事情说得越简单越好,不然他们是不会明白的。

其实有些时候简单的动作会比语言来得更有效。比如你可以牵引宝宝的手去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然后给他们轻声提醒“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简单的话语简单的动作更有效哦。

看看他们的书

你有没有留意过你孩子喜欢看哪种类型的书?哪种类型的电影或者音乐?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可以通过孩子所处的环境来感受他们的语言。

对你孩子的业余爱好和兴趣感兴趣,不妨尝试融入他们的小圈子,读读他们的书,和孩子一起唱他喜欢的歌,陪宝宝一起看他最爱的电影或者卡通片,找到更多的机会去亲近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看看他们眼中的小世界,如果你做足这些事情,使用适合孩子年龄的话最终会变成你的习惯。

巧借“东风”

由于代沟的关系,有时跟的你的孩子交流起来会有些困难。但你可以丰富交流的材料,比如通过利用学校生活、老师帮助甚至一些视频来帮助拉近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当你试着向你的孩子解释一些事情的时候,用学校发生的事情或者假设学校的情况来帮助你的孩子理解你要说的意思;老师每天和孩子打交道,已经了解怎么有效的和孩子进行交流,所以你可以多向老师取取经;你还可以借助万能的互联网,将你想要说的道理、知识通过相关视频、材料来给孩子更多的感性认知。这些方法都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让孩子勇敢的去尝试


如何应对孩子不卫生的行为

第一类:不卫生行为

*喜欢摸鞋子,甚至往嘴里放

妈妈态度参考:宝宝在用嘴来感受事物,妈妈应给予理解温柔地制止41%冷眼旁观19%严肃制止1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7%

*喜欢摆弄洗涤用品或化妆品

妈妈态度参考:把危险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温和地制止12%严肃地制止23%马上拿开65%

专家意见:让孩子安全的生活是父母的职责

对于宝宝来说,最可靠的感觉器官就是嘴了,所以用嘴来确认各种事物是理所当然的。但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安全和干净的问题,所以父母一定要收拾好周围的各种物品。让孩子在动手尝试中获得动力

孩子屡教不改的破坏行为

第二类:破坏行为

*把纸巾从盒中一张张抽出来,把刚刚叠好的衣物全部弄乱

妈妈态度参考:只要不给大人惹麻烦就让他尽情地玩吧!温和地说他一下82%冷眼旁观16%严肃地制止2%

专家意见:孩子其实是在试探父母的反应

孩子到了1岁左右好奇心就会萌发,无论什么都想试试看。当孩子某件事情感兴趣时让他尽情地玩是很好的态度,但是妈妈感到有危险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地告诉孩子“不行”。

一两岁的孩子对成年人的表情十分感兴趣,自己一淘气父母就会吃惊地眼睛滴溜溜地转或是发出惊叫,这些反应在他眼里都是很有趣的。等孩子到了两三岁时,就能够通过表情和声音判断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所以,妈妈请耐心地处理喝等待吧。

亲子课宝宝不配合怎么办

第三类:不配合行为

*哭闹,拒绝妈妈换衣服和换尿布

妈妈态度参考:最理想的是抱着一种游戏的心理来处理令人心烦的场面温和地说他一下47%冷眼旁观21%严肃地制止2%看当时的心情了30%

*挑食不吃饭或边吃边玩

妈妈态度参考:除了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温和地说他一下25%沉默等待23%严肃地制止6%随他去吧46%

*把玩具拿出来以后不收拾

妈妈态度参考:看着他,直到他自己想收拾了为止温和地说他一下31%等待他自己收拾56%严肃批评0%替他收拾好13%

专家意见:父母有时也需要宽容一下

父母来收拾孩子玩过的玩具或是把饭喂到孩子嘴里也许并不费力,但我们还是建议你适当孩子些机会,让他自己来做这些事情。

两三岁正是孩子自觉性形成阶段,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来做的话,孩子自觉性的萌芽就会被遏制。所以,有时需要父母在一旁看守,等待他自己完成。吃饭时给桌上铺上一张桌布,这样即使他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也没有关系。在玩具室准备一个大筐,让孩子能够把玩具统统装到里面。如果父母能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孩子就更容易自己来完成这些事情。育儿最好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游戏可以化解孩子的危险行为

第四类:危险行为

*爱爬高,喜欢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妈妈态度参考:保护孩子远离危险是父母的责任,至少应该让孩子始终在自己的视线内温和地说他一下46%冷眼旁观0%严肃地制止54%

*对熨斗和插座很感兴趣,总是想走过去摸一摸

妈妈的态度: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状况温和地说他一下32%冷眼旁观3%严肃地制止65%

专家意见:仔细检查并确保周围有没有危险品

2岁之前的孩子还不能判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妈妈总是在用,好像很好玩的样子,他们感兴趣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整理好房间环境,清除安全隐患。

首先要把有危险的东西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然后便是有耐心地反复提醒。当孩子做了有危险的事情时,要在事发现场看着孩子的眼睛,用简短易懂的话语告诉他“这样做很危险,以后不可以了”。

影响孩子合作行为的因素

第五类:影响他人的行为

*在公共场所大声吵闹,哭着要妈妈抱

妈妈态度参考:虽然很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是还是应该保持冷静温和地劝解57%不为所动4%严肃地制止4%见机行事35%

*欺负小动物,破坏花草树木

妈妈态度参考:明确地制止,然后温柔解释原因温和地说他一下17%严肃地制止13%迅速抱离现场后讲道理70%

*对其他孩子动手动脚或抢别人的玩具

妈妈态度参考: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体罚,给他讲清道理温和地说他一下60%冷眼旁观2%严肃地制止28%看对方妈妈的态度10%

专家意见:母子之间如果有信赖关系的话,可以适当批评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妈妈经常会不小心发起火来,甚至有的人还会大打出手。如果通过体罚对孩子施压的话,很可能从小把孩子培养成为难以表达自己心情的人。所以,父母不要勉强去控制孩子,而是要冷静、认真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如果母子之间存在信赖关系的话,批评一下也是没有关系的。而对于公共场合的各种礼节,孩子要到三四岁才可以理解。现在父母不要严厉地批评他,而是要让他理解目前的行为是不对的。

总之,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掌握好具体的方法,合理的培养孩子,让孩子健康发育。多给孩子进行尝试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