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时报》头版刊出了一张图片:一位父亲在骑摩托车时也不忘教孩子英文,后视镜上贴满了英文单词,双手也写满了生词,两个孩子虽然才上小学,但是英文已经达到初中程度。这个新闻引起了轰动,有的父母亲买了书如法炮制,严格控制孩子的休闲时间,只要孩子早上一睁眼,便要求他背生词,街头巷尾也出现了走路时喃喃自语的孩子。我看了很不以为然,且不说开车或骑车背生词很容易出车祸,伤及无辜,走路背生词更易撞到电线杆。为安全起见,这一点不应该提倡。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孩子的智力启蒙不仅没有意义,还可能有害。

有研究发现,在学前被强迫认字的孩子,初入学时会表现得优于其他人。到小学二年级时,在学校的表现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但是在学习的态度上却有显著不同,他们比较被动,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再往后,往往状态更不如意。

其实,光是认得字是不够的,必须先建立心理词汇。中文有很多词语,从字面看不出它的意思,如光棍、风流等。有时添加一个字又常常会改变原有词的意思,如“天花”跟“天花板”。虽然只多加一个“板”字,但如果孩子不知道天花板是什么,即使这三个字他都认得也猜不出意思来。省略一个字也是一样,如“地理老师”跟“地理师”就不一样。因此中文学习不只是认字,更重要的是建立心理词汇,而这个词汇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对话,回答孩子无数的问题时不知不觉建立起来的。这就是为什么要阅读给孩子听的原因。还要鼓励他提问题,让他打断故事,因为读书的目的本来就是在建立心理词汇。通过任何方式建立都可以,不一定只从书本上得到。但太早或过分地驱策孩子反而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的自由意志。在不过分的情况下,应该给他一点自由度让他享受他的游戏和童年。孩子的时间其实不应该每一分钟都被控制,家长必须留给孩子一点做白日梦的时间。有想象力才有创造力,“自由联想”是创造力很重要的一个来源。科学上很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散步、洗澡,心思不被占据,可以自由联想时,突然跑出来的。

现在的孩子补习已补到像个机器人,若是把剩余的一点时间都拿去背生词,连睡觉前都得听英文录音带,就难怪有个姓徐的孩子要说“做徐某某很辛苦”了。

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福报,只有在放松的心情下才会感受到福报的乐趣,千万不可把孩子当作竞争品,天天鞭策他上进,要知道欲速则不达。

人生的路很长,孩子有一生的时间可以学习,为何要赶在他未成熟之前,强迫他去做他还做不到的事,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呢?若是等孩子大脑成熟后再去教他,就会事半功倍。做父母的不要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要在乎幼年时多玩了一点时光,不要拔苗助长。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喜欢学习,以后才会自动自发,才会有所成就。如果孩子还没上一年级便开始痛恨上学,那以后的日子就不知该怎样过下去。

很多父母和老师让幼儿园的孩子一天练习写几个小时的阿拉伯数字及中国字,写不好只好擦掉重写,惹得小孩哭大人骂,好不辛苦。这么小的孩子每天感受到的都是失败的痛苦经验,这对孩子的未来很不好。幼儿园孩子手上的小肌肉尚未发育完成,笔还握不稳,他们左右脑也还未发育完成,所以一般学者都不主张在幼儿园教写字。

扩展阅读

早教启蒙:蒙孩子有强迫症该怎么办


孩子有强迫症应该怎么办

1、行为疗法

当孩子的强迫症发病的情况下,能够 促进其有目的用手腕子上的皮筋儿来弹自身,进而抑制强迫行为,根据外力的作用来阻拦强迫症的发病。从海外目前的材料看来,一般觉得参加示范性比处于被动示范性的治疗效果更强一些。因而,在这个全过程中,父母不可是监管人,也是全部恶性事件的参加者。强迫症怎么治疗?孩子有强迫症该怎么办?

2、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医治强迫症比较好的方式 ,“随遇而安,为所当为,没治而治,客观事实为真”是森田疗法的精粹所属,而如何正确地了解“随遇而安”这四个字则是医治是不是合理的必要条件。强迫症怎么治疗?孩子有强迫症该怎么办?

3、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规定病人在父母的协助下了解到大脑中这种不科学担忧的不正确性。但由于一直以来的害怕早已深层次到在潜意识中中,因此要想一朝一夕更改,并非易事。

孩子强迫症的缘故

1、患儿遭到过精神实质刺激性

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精神实质刺激性下,如获知亲人或同学们患病危或身亡,考試不理想化,遭受教师公开批评或父母的处罚等状况下,患儿易出現强迫症状。

2、父母欠佳性情教育方法

调研说明,一部分患儿的父母通常就会有畏首畏尾、太过慎重和腼腆、做事犹豫不决、过后爱不断查验等欠佳性格特点。父母针对孩子过度追求完美,如对日常保洁太过规定、日常生活呆板老规矩等,都可能是引起本症的缘故。

3、少年儿童的先天性素养

许多人发觉一些患儿神经中枢系统软件的一些递质不公平将会与强迫行为相关,这表明患儿将会有易患强迫症的先天性素养。

孩子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1、潜意识训炼

少年儿童出現不能抑制的逼迫状况时,父母要协助小孩子潜意识勤奋对抗逼迫状况,使焦虑不安害怕的情绪释放压力,并告知少年儿童这类个人行为沒有一切实际意义,并分散化少年儿童的专注力。自然,保证这一点是十分不易的,要有毅力,历经不断训炼,大部分少年儿童的逼迫状况才会逐渐消退。

2、行为疗法

对单纯性用潜意识不可以对抗的逼迫状况,能够 选用“个人行为对抗治疗法”协助纠正。对抗治疗法大部分是一种可操作性经典条件反射全过程,把对抗刺激性与强迫行为不断数次融合,产生一种新的经典条件反射,使之与原先的强迫行为相对抗,清除原来的错误做法。

3、培养爱好

父母要激励强迫症的患儿多报名参加团体活动,多与外部触碰,塑造孩子各个方面的个人爱好,如歌唱、舞蹈、听歌、打篮球、慢跑等,以创建新的人的大脑激动灶去抑止强迫症状的激动灶,迁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宽比专注力,那样可大大的推动病况的修复。

4、改正父母欠佳性情

假如强迫症患儿的父母有性情偏异如非常爱清理,太过慎重,过度呆板,犹豫不决,踌躇不前等,要给予改正,不然会危害患儿强迫症状的康复治疗,而且不利孩子之后的心理状态发展趋势,这一点颇为关键。强迫症怎么治疗?孩子有强迫症该怎么办?

孩子强迫症的常见问题

1、强迫症的病发沒有年纪限定

少年儿童也会得了强迫症,少年儿童得了强迫症可能给他的心身产生巨大的危害,乃至危害她们的一切正常成才,许多患儿沒有接纳立即医治的缘故大多数是由于对少年儿童强迫症的病发缘故掌握的并不是很全方位。

2、强迫症关键包含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的內容能够 各种各样,例如控制不住地要思索一些无意义的难题,或者一些令人躁动不安有悖社会道德的內容,假如碰到那样的內容病人会觉得十分愧疚。强迫行为,最普遍的便是洗手消毒,或是闭店,关水电工程液化气这种物品。要留意的是,平常人也会出现这种说白了的强迫行为,很重要的辨别点是,平常人不容易感觉自身的念头没什么必需但控制不了,不会有心理状态上的分歧和矛盾。只是理所当然地去开展这种个人行为。

3、强迫思维永恒不变的2个主题风格,一个是清理,一个是性

前面一种过多在乎清理,做到了非理性的水平,有时明知道早已整洁了,可是还感觉脏。与其说喜爱清理,倒不如说是一种被环境污染的害怕。后面一种,通常有各种各样相关性的想法和念头,大部分和青春发育期环节不科学地了解性相关。她们心里总有一种意识,觉得性是污浊的是罪孽的。而性实际上只是是一种一切正常的本能反应,在青春发育期刚开始出現,随着人的一生。过多抑制本能反应的冲动,否认一切正常的冲动,便会造成强迫症状。

4、青春发育期环节对孩子的有效文化教育能够 防止强迫症的造成

父母关键应当留意,在这个环节,孩子在慢慢发展趋势成年人的特点,不管心理状态上還是人体上全是这般。在心理状态上,必须更单独的看法,必须把她们大量地当做一个单独的个人去重视。因此,这一阶段,父母不适合过度严格地压抑感孩子,应当正确对待这一环节的青春期叛逆,给孩子大量单独办事学会思考的室内空间,锻练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必只规定孩子学习培训,应当让孩子全面的发展,多与同学往来,也包含异性朋友同学们的适度往来,这种全是有利的。

孩子有强迫症该怎么办?在人体上,孩子会出現性需求的若隐若现的要求,或是撸管个人行为,这种全是一切正常的状况,无须过多干预。

帮助孩子克服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真正的强迫症在幼儿期并不很常见,患儿多数起病于6岁以后,但可早至1岁时起病,男略多于女。

强迫观念表现为反复出现毫无意义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如有的孩子强迫自己反复数窗栏杆的数目,有的孩子睡前翻来覆去地把自己的衣服、鞋袜按一定的格式摆好,有的孩子反复洗手等。

强迫行为表现为重复、刻板、仪式性行为,但行为本身毫无意义,也不会有任何有意义的结果,有的孩子还可能有明显的情绪焦虑不安,若强行控制,则焦虑情绪会更加严重。这类孩子一般智力正常,或高于正常,常常是一些很善于思考的孩子,并无其他精神异常。

造成的原因有:突然的精神创伤,或长期高度的精神紧张,以及严重的身体疾病,环境的重大变迁等。此外,还有些孩子先天素质不良,如过于拘谨、胆小、呆板、思考过多等也可成为诱因;对孩子教育不当,如过于苛求,对生活制度过于刻板化要求等也是原因之一。这类孩子的爸爸或妈妈多为性格不良,有强迫症或强迫性素质,或其他精神异常者。

预防措施有:要从小注意性格的培养,家长应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愉快幸福的家庭氛围中。对于那些先天素质不良的孩子,爸爸妈妈应经常抽出时间陪伴他游戏、学习,鼓励他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对孩子不要过多要求,爸爸妈妈有性格不良者,尤应注意。

对患有强迫症的孩子,主要采取心理治疗,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孩子树立克服病症的信心,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及文体活动。

治疗期间,爸爸妈妈要全心参与,正确对待孩子的病态,既不要过分焦虑,过多地担心,也不要采取强迫的手段横加制止或体罚,因为这种态度会使症状加剧。

孩子过早认字,好还是不好?


对待儿童早期识字社会上有不同看法,一种就是孩子早教东西,(包括识字),后来上学他反而觉得老师教的他都懂(实际上并不是都懂得这么深),就不好好学,成绩反而下降了;另一种则是认为愈早识字愈好,早识字,可以早阅读、早开发智力。

我个人认为孩子早识字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在许多因素与早识字有关,比如:孩子有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已经能模仿说话了吗?有没有兴趣?你让他学识字,他喜欢吗?我看你要“念念字”吗?字“搬家”,他能认出来吗、比如这些学会的字在图画书里面出现,他能不能找出来,并与图画上的形象、东西匹配?也就是学以致用;家里有没有人会教?孩子有没有两岁?如果在家教识字,孩子上的幼儿园有没有机会用这些字?等等。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就可以教孩子识字,否则最好再等一等。

在教孩子识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年龄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在学字方面也有关系,一般说,年龄愈小,每天教学的时间愈短,教的字愈少,而反复的次数愈多。

2、只要求会读出来,知道表示什么,有时可以连起来表示一个简单的意思,即可。比如学会了“我”、“喝”、“水”三个字,能懂得“我喝水”是他拿着杯子喝水,就行了。

3、每天看孩子的兴趣,高兴时教一会儿(10分钟左右),不高兴时可以不教,刚开始不必太正规,慢慢再正规起来。

4、生字可用生字卡教,在书店里买就可以了。如果自己做的话,可用白铜版纸剪成12mX12m大小的方块,每一张上写一个字比如:“妈”、“爸”、“杯”、“勺”等。

5、所教的内容一开始以单词为主,以后再教句子。这个单词可以是一个字的,也可以是两个字的。

6、所教的名词以人物的称呼(如:爸、妈、奶、姥、爷等)、东西的名称(如杯、碗、勺、床、桌子等)、食品的名称(如:米饭、牛奶、鸡蛋、馒头等)、以及交通工具、动物的名称等。所教的动词以常用的为主,如:看、听、来、去、说、走、跑等。

7、也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教。

强迫孩子听话的恶果:撒谎


有一次在外旅游的时候,我和一对母子共住宾馆同一个房间,男孩6岁。他们母子之间的“战争”,从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浩浩荡荡地拉开帷幕。

穿衣服——

妈妈:“快点,你总是这么磨磨蹭蹭?”

孩子:“我就不穿!”

妈妈:“不穿你就不要去爬山了!”

刷牙——

妈妈:“快过来,牙膏都给你挤好了还要怎么伺候你啊?”

孩子:“我不想刷牙!”

妈妈:“为什么不刷牙?你想要虫牙吗?你不怕牙疼吗?”

背包——

妈妈:“自己的书包,自己背上!”

孩子:“我不喜欢背!”

妈妈:“妈妈已经拿了很多东西了,你怎么就不能帮助妈妈呀?”

吃早饭——

妈妈:“你吃饭能不能主动一点?还要催几次?”

孩子:“我吃不了这么多!”

妈妈:“你不吃怎么有力气?你都6岁了,能不能听话一点啊?”

……

当孩子反抗、哭闹甚至撒泼的时候,这位妈妈都会非常礼貌地向我道歉:“对不起啊,和您住在一起,真是打扰您了!这孩子就是这么不听话,没办法!”转头继续对着儿子,无奈却又强硬:“你给我听话一点行不行啊?再这样不听话,下次不带你出来玩了!”

我笑了笑:“没关系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还是保持沉默比较好。

同样身为母亲的我,每次看见别人家的孩子痛苦地反抗、顽强地挣扎、泪如泉涌、声嘶力竭地哭闹、企图逃脱妈妈的束缚,我就觉得特别特别心疼。

同时,每次看见妈妈们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只能通过不断地咆哮怒吼以显示自己的原则和力量,但最后束手无策还是不能“战胜”孩子,我也非常非常心疼母亲。

妈妈的出发点显然都是好的,都是对的,我们确实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吃饭、自己背包,等等。然而为什么事与愿违呢?

虽然我什么都没说,我什么都没做,其实我从内心很想去帮助“熊熊烈火”中的妈妈和孩子。我想告诉这位妈妈几句发自肺腑的话:孩子和我们是一样平等的人,我们无权命令和指挥,强迫孩子听话只会换来反抗,对孩子的精神健康无利,对我们自己的精神健康也无利。

我也很想给这位妈妈分享一些缓解亲子冲突的小技巧:

(1)给孩子提供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遇到笑笑穿衣服,我不会一上来就强迫和催促,那样只会引起反感,我会询问:“你今天想穿哪件?蓝色的衬衫还是绿色的?”

(2)用有趣和好玩的游戏悄悄地激励他,不动声色地引导他做应该做的事,比如男孩子可能都喜欢枪啊炮啊打仗啊,那妈妈可以说“今天我们要去爬山哦,我们是勇敢的士兵,山上的树叶很绿很绿,如果你想不让敌人发现你,你要穿哪种颜色的衣服?”“啊呀,我们今天的任务很紧迫,我们要在中午时间登上山顶、打败敌人,如果你不能在5分钟之内把牙刷好,那么我们就无法完成任务啦!好,准备,现在就行动~~当当当当”

(3)用正面的积极的语言鼓励他,而不是用反面的语言埋怨和指责他,比如可以说“你的个子最近长高了很多,你的力气也变大了,嗯,谁来帮助妈妈拿包呢?啊呀,这个太重了!谁来帮我呢?”而不是满含怨气地说“妈妈已经拿了很多东西,你怎么就不能帮助妈妈呀?”

(4)没有任何一种技巧,能够对所有的孩子都管用,即便对同一个孩子,也不可能永远都管用,所以妈妈还需要随机应变。孩子吃饭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我也这么认为,我估计我至少想出了100种“对策”,呼呼。

……

【还有很多我在文章中都写过的方法和实例。】

虽然我有想法,但是我没有行动,一个礼拜的时间我都是冷冷的旁观者,每天看着热闹的母子大战。我忽然想,是不是很多家庭都是这样???

某一天早上,这位妈妈继续嚷嚷着叫孩子去刷牙。实际情况是,连续一个礼拜妈妈都这样嚷嚷着,而连续一个礼拜这位孩子都没有刷牙!妈妈司令员的“命令”毫无作用,往往是孩子一通哭闹之后,“战争”以妈妈的无奈和妥协告终,因为,妈妈要赶时间,所以没法跟孩子软磨硬泡,不能被孩子拖后腿。

这样的亲子冲突,让我觉得有点前后矛盾:发号施令,看起来妈妈似乎很强硬;可是,为什么最后妥协让步的也是妈妈?妈妈究竟是强势还是软弱?妈妈究竟处于支配还是被支配的位置?应该怎样坚持原则又让孩子心服口服呢?

继续说刷牙的事。这一天,妈妈把牙膏给孩子挤好之后,对孩子说:“你快点刷牙哦,我去楼下找××叔叔拿一下东西,一会上来你必须给我刷好!”妈妈带上门,走了。

男孩进了卫生间,我原本以为这一次的“命令”奏效,他乖乖听话了。五分钟之后,男孩带着诡异的笑容出来了“嘻嘻嘻嘻嘻”。我很好奇,问到:“宝贝你怎么了?有什么好笑的啊?”男孩凑到我的身边,小声说:“嘻嘻,阿姨,我跟你说啊,我把牙膏弄到马桶里了,呵呵。”我睁大眼睛:“你还是没有刷牙?”男孩不语,继续窃笑。

这时,孩子妈妈回来了,一进门就喊:“宝宝,刷好啦?”男孩骄傲地大声说:“刷好了!妈妈,我们可以出发啦!”妈妈走进卫生间,估计是看到牙刷上干干净净没有牙膏、杯子里也是空空的没有水,误以为孩子真的自己刷了牙,走出来高兴地说:“宝宝你今天真乖啊,我就知道你是好孩子,你能自己刷牙,是不是?如果你每天都像今天这样,妈妈会很高兴的!”男孩得到妈妈的夸奖,非常开心地笑着。

糟了糟了,一旁的我忽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这也是我始料不及的:孩子根本没有刷牙,但是为了达到妈妈的要求,把牙膏弄掉、把水倒掉,骗妈妈说自己刷了牙,他居然开始撒谎!!!

当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孩子发号施令,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抗;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抗无效时,“聪明”的孩子找到了新的出路,他学会了用谎言来敷衍妈妈,把自己伪装成妈妈眼里听话的“好孩子”!天,真是太“聪明”了,与其跟妈妈“对着干”,还不如想办法投机取巧,这样不仅逃脱了妈妈的唠叨,反而赢得了妈妈的夸奖!

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都会担心孩子撒谎。有些“谎言”,完全是出于天马行空的想像,孩子把想像中的事当成了现实,这一类谎言是美好的;有些谎言,是为了安慰情感,这一类的谎言是善意的;还有一些谎言,则是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编造的,这就是恶意的,需要制止和纠正,比如,妈妈承诺孩子考试考了100分就给买一个玩具,结果孩子谎称自己考了100分。现在的情况就是,孩子为了达到“不被妈妈批评”“做好孩子”的目的,学会了撒谎。

强迫孩子听话,孩子真的变成了听话的好孩子吗?

这个结果让我感觉毛骨悚然,天啊,我们做妈妈的,怎么亲手把孩子推上了“撒谎”的道路?

怎么办?看着那位高兴的妈妈和高兴的孩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可能当面揭穿孩子的谎言,那样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我不可能泼一盆冷水打击妈妈“嘿,你别高兴了,你儿子在骗你”,我不希望我的搅局导致“两败俱伤”。我更不知道如何跟孩子妈妈谈谈我的观点和那些技巧,因为我们只是萍水相逢短暂相处的陌生人,她可能会觉得我多管闲事。况且,就算我能当场说服孩子心甘情愿的刷牙,我又置孩子妈妈的颜面何在?

当天晚上回到宾馆后,我和孩子妈妈随意聊天,因为孩子一直都在场,我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她讨论那些育儿的问题。我找了个机会,说我们相互留下email,以后可以常联系。这是我想到的唯一办法,那就是我打算在“事过境迁”之后,通过电子邮件,再和她讨论我所看到的事实,以及我的感受和想法。也许,这样对她来说气氛会缓和一点。

庆幸的是,我在给孩子妈妈发完邮件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她的回复。

我所陈述的事实,让她也大惊失色,正如我在发现问题的当时一样。她很感激我这个陌生人能够及时地提醒她,否则险些就酿成大错,她更是非常乐意地接受我的育儿理念以及我分享的那些技巧和方法,她愿意试一试,以改善每天周而复始的亲子冲突。然后,我们很愉快地交流一些育儿的话题。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我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妈妈每天早上都给我吃鸡蛋,现在我知道这是为我好,但是对于当时年幼的我来说,我感觉妈妈的“要求”是一种强迫,我不喜欢吃鸡蛋,所以对于妈妈的“命令”,我反感,我反抗,我每天都在抵触的情绪中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可恶的鸡蛋吞进肚子里。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反抗都必须屈服于妈妈的强势之时,自作聪明的我决定变换一种“对策”,那就是:我趁妈妈不在眼前的机会,偷偷地把鸡蛋扔了,然后等妈妈出现了再欺骗她“我吃完了”,于是,撒谎的我,就这样变成妈妈眼中听话的好孩子!!!

我把这两件事情写下来,是因为我认为很严重,我是真心地想提醒所有希望孩子“听话”的父母们:

父母命令、孩子反抗、父母进一步咆哮、孩子进一步哭闹、父母进一步打骂、孩子进一步叛逆……这样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每天也都在你家精彩上演吗?

如果强迫孩子听话真的管用的话,那么,我很担心孩子被压迫的走投无路之时就变成一个会撒谎的伪装的听话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