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阅读胎教

2021-02-12 阅读胎教 胎教识字 胎教阅读

绘本阅读不是强迫孩子看图识字。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想要给宝宝的将来打好基础,有些家长会选择早期教育宝宝。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绘本阅读不是强迫孩子看图识字”,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绘本阅读应该从何时开始?”“怎样的绘本孩子才会喜欢?”“孩子不感兴趣怎么办?”作为重要的早期阅读材料,绘本因为有利于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社会性发展以及社会性建构而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但家长在具体实施上也面临上述诸多困惑。

红黄蓝教育机构副总裁高寿岩认为,绘本阅读从孩子出生就可以开始。中科院心理所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硕士许君提醒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特点选择适合的绘本。

挑选绘本可参考专业网站排名

面对种类繁多的国内外绘本,家长在挑选时往往无从下手,对此,《父母必读》副主编恽梅建议,家长可以参考一些专业网站,像红泥巴读者读书俱乐部、蓝袋鼠等,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分类主题来做推荐,此外也可参考《父母必读》杂志已开设7年的“优秀童书排行榜”栏目,每期推荐若干本经过专家、编辑精挑细选的高品质童书。

亲子共读的方式最有效

“宝宝快2岁了,每次给他看绘本,总是翻不了几页就跑去找玩具了。”在亲子论坛上,常能看到类似的求支招帖。专家们表示,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要选择孩子喜欢的、有趣味的绘本,其次阅读方式要有趣,不要强迫孩子去识字、讲“正确”的故事,更多的是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高寿岩提醒说,绘本阅读最好采用亲子共读的方式,“亲子共读是阅读的第一步,妈妈讲几遍,孩子再自己讲。这是一个模仿、创造的过程,让孩子自然而然过渡到自主阅读。在阅读时要让孩子去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看图说故事’,避免一字一字地‘念’”。

恽梅也建议家长,绘本不仅可以用来读,它还可以用来角色表演、做孩子的美术创意素材,家长可从中挖掘出很多亲子互动的素材。

■误区提醒

●恽梅,《父母必读》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有图的书=图画书

在图画书里,图不仅叙述着故事,还用人物的神态、表情甚至结构等许多细节表现这个故事,这就是图画的语言,而孩子恰恰是阅读图画语言的高手,成人却常常把图画书当文字来阅读。

×绘本是孩子的世界

优秀的绘本不仅是孩子的,也是成人的,只不过不同年龄读出的味道不同。爱书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阅读启蒙老师。

×别的孩子都在读

阅读是件很个性的事,市面上流行的或邻家孩子、成人自己喜欢的绘本,并不一定对自己孩子的口味,需要父母细心观察,发现自己孩子的阅读倾向与爱好,用心挑选,而不是“照单全收”。

×阅读目的性过强

比如规定孩子一天读几本书、认多少字,其实,亲子阅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宁少毋多。不要把图画书当作识字练习册,不必追问每本书的现实意义,让孩子享受纯粹的阅读,享受字里行间乐趣,真正爱上阅读。

■家长疑问

以大人视角绘制的绘本孩子无法理解

Q身边很多朋友买绘本时都是参考图书网站的排名或朋友推荐,我也买过一些知名的国外绘本,但孩子有时并不感兴趣。

高寿岩:关于绘本选择一直有两种看法:一是所有绘本适合所有的孩子,一是孩子的绘本阅读要分年龄段。我们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发现第一种观点并不成立。有些绘本孩子根本无法理解。

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是曾经被炒得很热的绘本,描写的语句很优美,但是我们发现在幼儿园教学中,即使大班的孩子也很难理解。他们不知道在讲什么,不感兴趣。所以有时,绘本排名、书评仅能作为参考,不要盲目遵循。因为书评更多是大人的阅读体验,不一定适合孩子。

许君:我从孩子百天后,就开始给她买绘本。其中一些是她至今不感兴趣的绘本。

这些绘本属于两类:一类根本是画给成人看的绘本,一类是成人用自己的理解画给孩子看的,并没有真的明白孩子怎么看世界。此外,还有一些绘本,虽然注明专门为孩子设计,但由于文化差异和作者的视角,也不一定能引起孩子兴趣。

小动物、小朋友的故事更易提起兴趣

Q哪些绘本会让孩子感兴趣并且喜欢阅读?

高寿岩:我们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三个主题:1、小动物。这方面的优秀作品很多,比如鼠小弟系列、迪斯尼系列,聪明豆系列以及竹兜快乐家庭,都是以小鼠、小熊、狐狸、老虎、河马这些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作为主人公。2、小朋友之间的故事。适合学龄期儿童的绘本要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贴近孩子的生活,比如吃饭、睡觉、交朋友等等。比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就是讲一只小鼹鼠寻找到底是哪个坏蛋“嗯嗯”在他头上,每一种动物的“大便”都不同,孩子们很喜欢看。3、亲子互动的主题。比如通过具体的情节讲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像《大卫,不可以》就是这方面很优秀的作品。

恽梅:孩子1岁之前,可以选择视觉和听觉产生美好影响的读物,比如卡片、画册、玩具书等,语言上选择富有韵律的文字,比如童谣、儿歌等。给1-3岁孩子选的书,语言应该非常简单,甚至没有文字,内容是贴近生活、有故事性的,也可以是充满幻想有想象力的。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认知性过强、甚至是百科、科普类的读物对孩子的帮助不大。3-5岁可以开始尝试独立让孩子发展自己的阅读兴趣,不要让成人的兴趣过多地限制孩子发展。

亲子阅读最好固定时间段

Q亲子阅读时间如何选择?随时随地还是固定时间?

许君:固定时间段,有助于培养孩子作息的规律性,发展内部的秩序感。同时,也要给孩子机会,随时随地能拿到图书翻阅,有助于培养对阅读的兴趣。比如:每晚睡前爸爸或妈妈陪着亲子阅读,这是固定的。在家设置一个宝宝能够得到的小书架,或图书角,当宝宝想看书的时候,就能过去挑选自己喜欢的书自己看,或者拿着请爸爸妈妈讲。重复还是换新的,则要看孩子的反应而定。

■专业建议

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选绘本

●许君,中科院心理所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硕士、

成长阶梯内容总监

4月龄左右,是孩子视觉发展的关键期,色彩视觉、视敏度、深度知觉等都快速发展起来,可挑选一些鲜艳、大色块的绘本。

7月龄左右,可以给宝宝选择“洞洞书”。因为这个时期是小手抠、捏等精细动作的关键期,对抠洞有特殊的钟爱。选择带小洞洞的硬纸板书,就能满足宝宝的这个发展需求,还能激起宝宝探索的兴趣。

1岁左右,可给宝宝玩“翻翻书”了。这时宝宝能知道看不见的东西并没有消失,而且对探索游戏乐此不疲,翻翻书能很好满足小家伙的探索欲。

1岁以后,可选择图大、字少的绘本看。家长可以把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自己便便等想培养宝宝的好习惯贯穿在绘本故事中。

2岁以后,宝宝越来越喜欢说话,在你没想到的时候,他就会像模像样学着你的语调复述出简短的绘本故事。所以选绘本,要注意文字尽可能简短、易读、上口。

3岁到5岁,宝宝想象力越来越强,喜欢思考身边各种事物的关系。可以选择一些有情节的故事讲给他听,边讲边回答他提出的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相关阅读

强迫阅读会得到相反效果


阅读也是一样,无论父母们如何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读点书吧”,都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喜爱阅读。如果说得太多,还有可能出现反效果,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讨厌阅读。因此,强迫孩子阅读可能会收到相反效果。那么,做父母的又能做些什么呢?当然,我们不能做“让他们勉强饮水”的事。可我们至少能“把他们带到水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能让其爱上阅读的环境。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一位小学五年级生的母亲这样感叹道:“我们家的孩子最近变成了一个喜欢诡辩的孩子。”因为他总是在玩游戏,母亲就用稍微重一点的语气训斥他说:“不要老是玩游戏,偶尔看一看书。”结果孩子很少见地回答了一句“是”。母亲正暗自庆幸孩子已经到了“能理解大人良苦用心的年纪”时,却发现孩子看的是漫画。

她气不打一处来,再次批评了孩子,结果反而被驳斥道:“漫画也是书吧。只不过上面有图,所以算是画册而已。”“你已经五年级了,还在看画册吗?”“爸爸已经是大人了,他不也看嘛!”想必孩子的父亲也要看漫画吧。由于孩子是在父母的影响下长大,如果父亲看漫画看得津津有味,那么孩子也一定会认为漫画很有意思。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能强迫孩子不再看漫画。即使父母禁止其看漫画,如果孩子想看,也一定会偷偷躲着看。如果让这种事变成父母和孩子吵架的火种,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我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孩子可以继续看漫画。但必须给孩子加上看漫画的一些规定,并引导其自觉遵守。通过和孩子频繁的交流来决定应该制定怎样的规定,才能让孩子自觉遵守,这种做法不是更好吗?

比如规定可以看漫画的日子、时间等等,实施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无论做出怎样的规定,都必须是大人和孩子都认可的,能够引导孩子自觉遵守才行。小学生到了高年级,其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也开始慢慢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

我们不能强迫其“饮水”。那么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创造出让他们想要阅读的环境吧。

早教知识:爸妈该如何正确的看待绘本阅读


我国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由此可知书的重要性。看书对于孩子也是很重要的,一本优秀的绘本能以其简练生动的语言和景致优美的图画深得幼儿的喜爱。阅读绘本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培育孩子的认知,帮助孩子发挥想象力,增强印象;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达,培养丰富情操;培育其美的感觉的感性。所以,孩子阅读绘本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

而生活中很多父母普遍会认为,图画书太幼稚,对于准备上小学的小朋友而言根本没有必要去看。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许多优秀的绘本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父母阅读。而且,目前已经有许多老师,开始把绘本阅读引入课程,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像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幸福的大桌子,小恩的秘密花园等等,都是优秀的绘本。

而绘本并不是我们单纯的认为的有插图的书,真正的绘本是有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精致的插图,深得儿童和家长的喜爱的。只有这样的图书,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词汇量和审美情趣,也能更好的激发孩子探索知识的欲望。

因此,父母让孩子阅读绘本的时候,应给孩子营造一个愉悦的阅读经验。这需要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如家长可以请幼儿将自己所熟悉的故事或经验自制一本书,利用睡前餐后时间读给幼儿听;或是幼儿在编讲故事时,家长要当忠实的听众,让幼儿知道自己是被重视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还有些父母认为,书看过一遍就好了。其实年幼的孩子本身具有重复的心理,重复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式。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绘本,往往会看了一遍又一遍,在不断的重复中孩子的理解也会一次比一次深刻。因此,每一次的阅读不会是无意义的,这种意义就在于孩子享受的快乐。6岁前,孩子对图画和色彩相当敏感,孩子没有学业上的压力,时间较多,阅读图画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空余时间,也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结:一本优秀的绘本,总是以简洁生动富有哲理的语言再配以精致优美的图画来深得小朋友们的喜爱的。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不但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而且还能通过里面的故事,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家长不要以为绘本只是适合年龄比较小的孩子阅读,6岁之前的孩子对图画和色彩都相当敏感,孩子没有学习的压力,业余时间较多,家长可以以此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早教知识:宝宝阅读不宜字多图少


“一个孩子三岁时早已只能认了许多 字,长大以后却难以详细地念完一本书。这一孩子便是我的孩子,2020年将报名参加今年高考。”前不久在武汉的一次主题风格为“儿童图画书外貌”的专题讲座中,儿童文学科学研究权威专家彭懿用一个例证叙述了在我国少年儿童早期阅读的误区。

A专家说:“相近状况在中国非常广泛,大部分孩子自小沒有塑造优良的阅读习惯。”他觉得,将识字文化教育相当于阅读教育是现阶段中国少年儿童儿童早期教育的一大难题,也就是存有“字图组少”的阅读文章误区。

中国期刊杂志发产业协会出示的一份数据调查报告:83%的中国父母对少年儿童早期阅读欠缺认识,将早期阅读简易地视作提早刚开始的识字文化教育,这导致孩子们的阅读文章兴趣爱好不一样水平地遭受了压抑感。在以识字为关键目地的早期阅读中,孩子处在较为处于被动的影响力,个人兴趣爱好并沒有获得高度重视。

儿童图书销售市场也证实了这一阅读误区的存有。一样价钱的两本,一本字多,一本画多,中国的父母大多数会买字多的那本。

另外,因为在我国传统式少儿读物文本多种多样,也非常容易导致读写障碍。这一份调研还说明,中小学环节厌学心理的孩子中,60%之上的缘故能够 归纳为早期阅读进行不善。中国汉字的多音字、字型中间的相匹配具备很大的任意性,再加中国汉字多音字较多,给新手产生挺大压力,造成阅读速度缓减,乃至了解艰难。因而,虽然识字总数增加了,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仍未相对提升。

经典绘本阅读《逃家小兔》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绘本阅读《逃家小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逃家小兔

作 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克雷门·赫德图;黄逎毓译

年龄层:0~3岁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如果你变成一个爬山的人,”小兔说,“我就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如果你变成小花,”妈妈说,“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

“如果你变成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帆船,”妈妈说,“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

“如果你变成空中飞人,”妈妈说,“我就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如果你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在半空中,”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他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阅读胎教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