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了解到困难和竞争的存在,也是塑造他们坚强性格的一部分。

2.被家长过度保护的宝宝,动脑,动手能力都会比同龄的宝宝差,日后上学的表现不佳。

3.人际交往简单的环境,宝宝不能从广泛的交往中体验他人的情感,不知道与人交往的方法。

4.孩子的活动内驱力受到抑制,大大降低了宝宝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做事不积极。

5.宝宝自我意识发展,控制力发展,并具有独立性的过程,就是他自己必须解决问题的过程。

6.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耐力较同龄人差,不仅获得成功几率小,也没有对于成功的兴趣。

“宝贝,不许动,那样会烫到你!”

“宝贝,来妈妈这里,这样小朋友才不敢欺负你!”

“宝贝不要着急,做不了就别做了!”

“宝贝,没必要和他们抢,爸爸会给你买最好的!”??

在小宝贝的世界里,因为有了对他们宠爱有加的父母,他们幸福而甜蜜地成长着,随时呵护,随程保护,让孩子不知道困难和竞争为何物?

直到有一天,他们独自面对这个充满竞争和困苦的世界,眼神里满是惶恐、惊讶和畏惧?

有人欺负咱孩子!父母这样做:

作为家长,首先应当制止对方的行为,避免宝宝受到进一步伤害。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不要很深地介入到宝宝之间的纠纷中。家长应该多鼓励宝宝自己解决并处理类似情况,同时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然后家长应该安抚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要跟打人的小朋友讲道理,要原谅已经道歉的小朋友,并鼓励宝宝们握手言和。

小朋友在一起玩,难免磕磕碰碰。宝宝受到欺负是宝宝上的生动的第一课。发生冲突是现实世界中不可避免的,而这也正是培养宝宝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宽容的绝好时机。宝宝在自己尝试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些特别的心理体验,并尝试摸索最佳的处理问题方式。同时宝宝也学会了宽容和谅解,将来才能勇敢地面对真实世界中的一切。

有人抢夺他手里的东西!父母这样做:

首先父母不能在这种情形下“扮大方”,万万不可将宝宝手中的玩具硬生生拿走来满足别的小朋友。如果是这样,久而久之,宝宝的性格会变得懦弱,不敢向其他人说不。父母不要鼓励宝宝以“打人”的方式来要回玩具,而是在平时多给宝宝讲分享的道理,但是也要强调宝宝自己的东西要自己做主。父母可以帮助宝宝把被抢走的玩具要回来,并且一视同仁地告诉对方宝宝,想玩玩具要礼貌的要求,不能抢。

两岁左右的宝宝出现了拥有、占有的意识,这是一个发展的阶段过程。这个时候,宝宝对于身边的所有事物都表现出明显的占有欲。这个阶段父母引导的关键是让宝宝懂得:自己的东西自己要做主,别人的东西应该由别人来做主。宝宝被抢了玩具,要正向引导他懂得与别的小朋友分享,但不是要宝宝一味地忍让。孩子间的纠纷,最好由孩子自己来解决,这是培养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竞争中,他表现弱小!父母这样做:

宝宝进入了真实的世界,难免面临与其他小朋友的比较与竞争。而在竞争中表现弱小的宝宝,难免会让父母心急。其实,这大可不必。父母要做的是无论宝宝在竞争中的表现如何,都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引导孩子,并给予无穷的鼓励,让宝宝从小面对竞争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从3岁左右开始,孩子进入同龄孩子之间竞争的非常敏感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建立孩子自尊,自信的非常关键时期。过分强调竞争的结果,比如争夺第一名,会让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宝宝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对宝宝今后的人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当前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给宝宝一个“非竞争性”环境,让宝宝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各方面的潜能。当然,“非竞争性”并非指无原则,无纪律,父母需要在这个环境中给宝宝制定规则和边界。

遇到困难,他立刻躲到妈妈身后!父母这样做:

妈妈可以在宝宝气馁时,不断地鼓励宝宝,比如“这游戏并不难,宝宝一定能够学会的!”大人传达的支持与激励,是宝宝克服困难的最有利武器。同时,父母还应该多带宝宝参加一些儿童社交场合,多接触同龄的小朋友。轻松自然的环境,更利于孩子彻底地展示自我,降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同时,小伙伴们齐心协力,相互合作,更能战胜困难。

真实的世界里总是充满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很多宝宝都有“畏难”的现象,其实“畏难”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宝宝树立自信,减少宝宝对父母的过分依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给予宝宝积极的鼓励,让他在正面的环境下成长,拥有克服任何困难的勇气。当然,父母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宝宝从简单的事情做起,逐步做到做复杂事情也能成功,这样宝宝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的!

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坚决哭闹到底!父母这样做:

当宝宝的要求得不到父母的满足时,往往会以哭闹的形式来达到目的。宝宝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以前有过成功的先例。所以宝宝若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坚决制止。若已形成了习惯,对宝宝的哭闹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忽视”的办法。宝宝有了几次“失败”的经历后,这种习惯会慢慢消失。

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哭首先是表达一种生理和心理需要。如果宝宝1岁多还总是哭闹,这就很可能是他要挟父母的一种手段。这个年龄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会因为父母不满足他们的某些要求而哭闹不止,以此达到目的。父母应该让宝宝了解,在真实的世界里,以哭闹的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在宝宝哭闹的时候要保持镇静,不能给予纵容。

面对陌生人,他永远没有防范!父母这样做:

宝宝1岁左右,学会了走路和说话后,常会不自觉地离开父母的视线。从这个时候开始,如何教会宝宝面对陌生人,加强安全防范,成了父母的必修课。宝宝3岁前,父母要做好监护工作,不鼓励这么小的宝宝与陌生人接触。同时,父母强调陌生人如何危险的言辞要适可而止,从而才能从正面鼓励孩子对他人的信任感。

宝宝从会说话起,父母在引导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同时,也要教会宝宝懂得利用身边现有的条件去解决突发事件。宝宝将来面对的真实世界,几乎全是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要正确引导孩子多接触陌生人,多接触陌生环境,才能使孩子更快适应环境,更快成长,学会辨别好坏人,懂得友善,学会勇敢和机智。千万不要把他禁锢在家庭的小圈子里。

延伸阅读

“输得起”的孩子更加有竞争力


现在多数的孩子都成长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之中,平时听惯了表扬的话反而更加容易接受不了自己缺点,但是在生活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情,因此多培养“输得起”的孩子更加有利于其将来的发展!

“排他性竞争”不适合孩子

实际上,成人职场上的拼杀通常不仅仅是较量,而是为了争取某种利益,是要分出输赢的,这种“排他性竞争”不适合孩子。孩子们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并不是非得争出个你输我赢,况且,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会使孩子从小对人对事缺乏理解、宽容和大度,变得自私、狭隘、妒忌、规避、退缩,且易因一件小事就挫败了自尊和自信。

输不起的孩子很痛苦

孩子“输不起”,内心会感到很痛苦,常表现为:

生气

游戏课上,老师教小朋友拍球,有的小朋友学得很快,能一次拍好几下,可蓓蓓刚拍两下球就跑了,她气得撅着嘴不拍了。

说谎

美术课上嘟嘟的作品没得到老师的表扬,他就跟妈妈说:“今天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排座位没坐在中间,他就告诉妈妈:“老师不让我学习,让我坐在旮旯里。”早教网

攻击

幼儿园画画或手工活动时,每次做到一半,可可就会把睿睿的工具抢走,原来睿睿的作品常得到老师称赞,可可就“醋意”大发搞起小破坏。

退缩

佳佳上幼儿园了,她很喜欢幼儿园和老师。可有一段时间她却不想上幼儿园了,原因是她“画不好气球”。

任性

洋洋是个小“两面派”,在老师或比他大的孩子面前低眉顺眼,可在家里,大人有什么事没顺着他,他就撒泼,直到最后“胜利”。

输得起才赢得起

输不起的孩子要么情绪低落,心理痛苦,态度气恼,要么性格倾向不可爱,这会影响他们将来和谐性格的形成。因此,培养孩子赢不骄、输不馁的风度很有必要。

常念叨别人的优点爸爸妈妈可以经常与孩子聊聊:“某某小朋友有什么优点?”“你可以从某某小朋友身上学到什么长处?”这是认可别人、接纳别人的情商培养,对于输不起的孩子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熏陶。

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上的匮乏常常是孩子产生挫败感的直接因素。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那就手把手地教他知识和技能,让他产生成就感,建立自信心。

游戏时别总是让着孩子大人觉得让孩子只是玩玩而已,孩子却把游戏当成“工作”一样对待。利用游戏让孩子知道有输有赢很正常,可以锻炼他承受输局带来的心理压力。

合作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子观察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可以发现,赢得竞争的人首先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好的合作者将是孩子善于竞争的坚实基础,过分争强好胜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会出问题。早期教育

鼓励孩子战胜自己教育孩子不是把“挫败别人”当做目标,而是把自己做为竞争对手,今天的我要胜过昨天的我,让孩子为不输给自己而努力。

本网站小编总结:让孩子早一些的学会竞争,学会如何赢得胜利,培养孩子崇尚竞争意识,对于其未来的创业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愿家长们不要过多的给予孩子太多的宠爱,让其学会做一个输得起的人!

怎样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随着改革的发展,竞争已逐渐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孩子争吃、争穿、称霸,这可不是我们提倡的竞争,应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真正的竞争意识。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要培养他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了孩子,为了祖国的明天,每一位家长及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1.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及能力

独立生活能力是竞争的基础,没有独立性就不可能有竞争意识。而独生子女最大的弱点就在于独立性差,依赖性太强。家长必须树立孩子“我自己来”的思想,必须培养孩子能够“我自己来”的能力。

2.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劳动是培养一个人独立性和竞争意识的最好途径。应该让孩子懂得,只有劳动,才有收获;只有努力,才能成功。通过适量的劳动(比如让三岁的孩子自己扣扣子、自己系鞋带、自己洗手、自己洗脸等),再加上及时的教育,使孩子在幼年时就形成一种劳动意识。这是孩子敢于竞争之本。

3.为孩子创造竞争环境

家长可以把周围的独生子女组织起来,让孩子在伙伴中学习、游戏。这样既培养了他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也使他逐渐树立起竞争意识。

4.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心

创造性人才的一大特点是自信,培养独生子女的竞争意识关键也在于培养其必胜的信心。在平时劳动、游戏中,让孩子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对于孩子的弱点,家长不应指责,更不能嘲笑,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完全失望。如果这样,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或与家长做对的情绪。

注意孩子社会情感的培养


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高智商并不能代表成功,让我们的孩子在头脑聪明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具备高水平的情商是走向成功的保证。那么,什么是智商与情商的明确概念呢?

智商:是用来反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比值。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面。

情商:是用来反映一个人社会适应性、社会交往能力的比值。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同情心、情感表达能力、自控力、适应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受人欢迎的程度、是否善良、友爱、尊重他人、是否能承受压力、坚持不懈等。

培养孩子良好社会情感,可以帮助他和谐地与人交往,并懂得关心爱护他人,体谅、宽容、同情、尊重别人。还能使他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竞争与压力,在逆境和挫折中充满自信,并积极进取。一个情商高的宝宝应做到,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平和、开朗、快乐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心。

不利于社会情感培养的几种现象:

-过度保护,家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让宝宝失去参与实践的机会;

-过度称赞,过份的赞扬会让宝宝失去正确评价自己的是非观;

-过度溺爱,过份溺爱会让宝宝害怕进入社会生活中锻炼成长。

建议父母应注意的事情:

-时时给予孩子信任和关爱;

-教给孩子方法,并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生活中不要将孩子放在首位(至少表面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家庭内的生活法则应符合社会公德;

-注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教孩子学会表达“谢谢你”,这是人际交往第一节课的内容。-教孩子学会表达“谢谢你”,这是人际交往第一节课的内容。

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图图向来喜欢争强好胜,赢了得意洋洋,输了大发脾气。上大班后,他更爱事事占上风,总爱跟同伴比,从球踢得多远,到家里有多少玩具,都要胜人一筹。昨天他竟然得意地说:“我换牙了,航航没有。”弄得爸爸妈妈哭笑不得。

让图图父母感到矛盾的是,处处争强好胜固然不好,但在充满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中,孩子将来必然要为进入好的学校、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而和同伴展开竞争,如果淡化孩子争强好胜的意识,会不会影响他将来在这个竞争社会中生存?正是父母内心的这种矛盾,使他们也无法给孩子明确的教导。他们既想让儿子感觉轻松,体会到童年快乐,不必因为自己不是最棒的而焦虑,又想让儿子在竞争中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图图的父母无法判断,孩子应该具备怎样的竞争意识。

专家分析:

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与自我意识紧密相联,清晰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下才显现出来的。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发展自我的个人心理,需要拥有与别人区分开的、独特的、私有的经验,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了在不同对象面前表现自己,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将会如何影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竞争意识的萌芽,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家长应及时予以支持与正确引导。

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

有些孩子需要竞争的刺激才能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把握正确,竞争意识可以成为孩子尽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具有良好个性的孩子,对待竞争问题会更理智、更积极。家长要从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出发,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

除了个性原因外,特别注重自我意识、忽略别人感受的孩子,往往还没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他需要知道:如果他为了争第一,而令别人不开心,就可能失去别人的友谊。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只着眼于和别人争高下,而是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

端正孩子竞争的心态

如果家长对孩子竞争欲望过强感到忧虑,应该先帮孩子端正心态,要让孩子明白竞争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是件美好的事,要用从容的心态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应充满妒忌和愤懑。而参与竞争的意义之一,就是学会有风度地接受失败,并且诚心实意地祝福对手。告诉孩子,在竞争中得到胜利固然值得骄傲,但和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家长用自身行动作出良好的示范,孩子自然会感同身受。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

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只能通过竞争来体现自我价值。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能做一个继续努力的赢家或是毫不气馁的输家,而不是过分注重竞争本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