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但前提是喜欢,如果不喜欢,无论怎么去培养都是没有用的。可很多家长都把兴趣和孩子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制定了很多规定,设定孩子成长的圈子,限制他们的自由发挥。这好比精心修剪出来的盆栽,虽然美丽却只能观赏,因为它抵挡不了任何的风风雨雨。与其要求孩子按照家长的规划去生活或学习,不如试着放开他们,让孩子发挥他们的天性,展现孩子真正出色的一面。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有几个误区是显而易见的:溺爱单纯的智力教育忽视情商忽视性格教育。于是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父母溺爱孩子,过度地爱,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另一方面,又对孩子极度地专制,不民主,限制过多,禁锢了孩子的自由成长。

这样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习惯于指挥孩子,为了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指挥,常常给孩子制定出各种各样的规则和纪律,以约束、限制孩子。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家长按照自己的模式强行给孩子灌输智力开发的内容,这种束缚孩子自由发展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按照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表现得很听话,总是唯命是从,他们害怕被别人批评,因此总是竭力使自己的举动不出格、不违礼俗、不犯过错;他们接受别人教给的东西,几乎从不表示怀疑。这些孩子长大后必然成为平庸的人。

小塞德兹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叫格兰特尔·哈塞,格兰特尔·哈塞就是这样一个不自由的孩子。格兰特尔一生下来就备受束缚。他被层层衣服捂得严严实实,发现自己想踢腿时却不能自由地踢腿;为了不让他养成吮拇指习惯,妈妈就把儿子的手臂绑进袖筒里;当他趴在地板上玩耍时,立刻便会听到“淘气”“肮脏”之类的呵斥。他的父母最关心的是格兰特尔的教养,所以,当亲戚邻居来拜访的时候,格兰特尔必须表现得很有教养。在女士们递给他一块巧克力时,他必须说声“谢谢,夫人”;在男人们命令他离开时,他必须恭恭敬敬地说:“是的,先生”;在吃饭的时候,不管有多饿,他也不能狼吞虎咽,尤其在大人谈话时,绝对不要插嘴。

在智力上,格兰特尔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他很聪明。他学习起来毫不费力,而且成绩十分优良。但是,他的学校生活对他来说毫无乐趣可言。学校一心只想把他训练成循规蹈矩、言听计从的学生,哪怕再不合理的规矩他也不能有丝毫反抗。可以想象,格兰特尔也会上大学,但他离开学校时只会学到一些肤浅的、没有多少用处的知识和学问。也就只能看看报纸、无聊的电影和流行的侦探丛书,不会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就算接受了高等教育,格兰特尔也不会知道自己理想的事业是什么。也许,他也有过少年的梦想,希望成为一名探险家、飞行员或是画家等,但他的理想往往会换来人们的惊呼:“难道你想靠这种职业为生吗?你怎么养活你的妻子和孩子?”最后,在职业的选择上,格兰特尔多半会遵从父亲的意志,他自己真正的理想则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目睹这样的教育和这样的儿童。家长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剥夺了孩子自觉自愿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了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这就是压制兴趣所引起的后果。

时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在重复着同样的错误,重纪律甚于重素质,把纪律看得高于一切。凡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就被看成是好孩子,享受各种优待;一旦孩子违犯了什么纪律,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律视为坏孩子,受到严厉责罚。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要用纪律去约束孩子,尽力使他们合乎规范。殊不知,一个合乎规范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完全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

朱寒的父亲非常刻板严谨,生活极有规律,但他却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儿子。拆东西可算是朱寒最大的爱好了,无论父亲多少打骂,他的这个毛病始终也改不了。

有一次,朱寒竟然把一块金表给拆开了,要知道这块表是朱寒故去的爷爷留下来的遗物。他父亲一直十分珍惜,总是带在身上。不久前,他还说表出了点故障,必须拿去修理,哪知还没来得及修,就被他这个调皮的儿子给翻了出来。现在这表被大卸八块,零件散落了一地。朱寒的父亲立即暴跳如雷,一耳光将儿子扇得坐在地上,接着他上去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朱寒的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高声说:“别打了,你这样打孩子太过分了。”

朱寒的父亲跺着脚说:“你还护着他!你看他把金表弄成什么样子!”

朱寒抽抽噎噎地说:“我……我……我只是想拆开看看它哪儿出毛病了……”

朱寒的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就算孩子拆坏了金表,他也只是想知道金表里到底有什么,这是一种好奇心,这是有求知欲和想象力的表现。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父亲,就不应该打孩子,而应该解放孩子的双手,不要用你的思想去束缚他。”

这件事使父亲深受震撼,他开始认真地对待儿子的天性,不再强求他非要与自己一样。这样一来,他发现自己和儿子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它同时也非常具有典型性。美国匹兹堡大学语言学家斯特娜夫人在谈到如何有效地教育子女时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对他着迷的事,会掌握得极快。”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而是积极地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并且加以适当的启发和诱导,使孩子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昂首前进。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应遵循的方法。

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权利,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奋斗,这比父母每天的说教要重要得多。

相关阅读

给孩子更多一些自我发展空间


刚刚进入2011年不久,一本名为《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出版了。它的作者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父母都是移民自菲律宾的华裔后代蔡美儿,这本书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有关中西方育儿理念的大辩论。

这本书里面,蔡美儿给两个女儿列出了包括“不准去同学家留宿”、“放学后不准在学校玩”、“不准看电视”、“每门课的成绩都必须是A”,还有“不能学其它乐器,只能学钢琴或小提琴”等等十条家规;还记述了她骂女儿是“垃圾”,为了练琴不准女儿上厕所或者喝水的所谓教育方法。

后来尽管蔡美儿极力解释她写书是自我审视的过程,但她仍然坚持认为比起西方的宽容教育,她那种严格的家教才更有利于孩子未来的成功。

很快地这个有关蔡美儿育女的讨论在华人圈子里面又被延伸到了另外一个家庭,那就是不久前刚在白宫国宴上为胡锦涛和奥巴马弹钢琴的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和他的父亲。

大家都知道伴随着郎朗在世界钢琴界功成名就的是他父亲郎国任虐待式教子方式。相比起蔡美儿为让女儿练好一段钢琴曲而不准喝水上厕所,郎国任更胜一筹。据他自己说,郎朗小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拒绝练琴要出去和小朋友玩,郎国任打开窗子,拿出一瓶药片,给了郎朗三个选择:你要么练琴,要么吃药,要么跳楼。

于是相对“虎妈”,网上的一些人给郎国任起个名,叫“狼爸”。“虎妈”和“狼爸”被当成中国式家教方式的代表,被人褒贬不一。

还有一个有名的父亲,那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关于这个父亲,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今年2月初在白宫例行的国家早餐祈祷会上,奥巴马总统讲了这样几句话,竟和“虎妈”、“狼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奥巴马说他的宗教信仰引导他走过了很长的路,让他有勇气为最贫穷的人服务,让他勇往直前,不被重担压倒,但是有时候奥巴马也会为自己的家庭琐事祈祷。有一次奥巴马祈祷说,“主啊,让我看着玛丽亚去参加她第一个舞会的时候,请给我耐心,因为那里有男孩子们;主啊,请在她去往舞会的路上,让她的裙子变得更长一些吧。”

玛丽亚是奥巴马总统的大女儿,今年刚12岁。堂堂的美国总统连女儿穿的裙子有多长都管不了,只能求助于上帝,这样的事情让蔡美儿看来,肯定属于过度宽容甚至骄纵孩子的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

在人们的眼里,蔡美儿的女儿们和郎国任的儿子,才是被公认的成功典范。这些孩子的经历使很多华人父母以为孩子要成功,就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成长过程,就必须忍受在精神上被父母束缚,或者在身体上遭受父母虐待的经历。

自古中国家长就喜欢对孩子讲“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给孩子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训诫。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华裔孩子们苦熬着他们并非快乐的童年,在各种压力之下憧憬着父母为他们描述的成功的美好未来。

问题是在很多父母眼中的成功,比如上名校,比如得大奖,比如成名成家,比如挣大钱,又比如当大官,只是很少几个幸运的孩子能够实现的梦想。就像在中国几百万曾经努力学弹钢琴的孩子中,只出了一个郎朗、一个李云迪一样。

大多数孩子在经历了痛苦的童年以后,可能会意识到小的时候一切的努力都是枉然,功成名就的结局就像水里的月亮一样,是永远捞不到自己的篮子里面的。那时候又有谁来为这些孩子们的付出来买单呢?

“父母祸害”是中国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一个说法,是八零后、九零后孩子们对自己父母一代的批判。网上有人批评说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母们,给孩子的是“母鸡”般的爱,没头绪、没原则、没目的,只会跟风。

苦出身的父母渴望孩子吃饱穿暖挣大钱;没文化的父母渴望孩子满腹经纶、出人头地。这些父母把孩子当成了自己一生的赌注和期盼,当成了自己理想的实践者。孩子们不得不按照父母的设计来完成自己的一生。

这种不懂得尊重孩子,甚至不把孩子当人看,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父母,又怎么能够不被自己的孩子们看成是“祸害”呢?

在这里我无意批判“虎妈”、“狼爸”的家教方法,也不想推广西方所谓宽容教育的理念,我只是希望所有的家长们都不要被一、两个个案所误导,我只希望父母都能够给自己的孩子更多一些发展的空间,给他们以尊严与自由,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享有自己宝贵的童年。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现代家庭的优越条件,使独生子女养成了为所欲为、以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为此,家长往往采取一些强迫的作法:“不准玩游戏机、不能吃零食,去画画、去弹琴、去做作业……”但结果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人都爱吃顺心丸”,孩子也一样,如果您试着给孩子一定自由,给他们一点选择的权利,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儿身心尚处发展阶段,可塑性很强。家长应运用艺术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心甘情愿地主动完成任务。

如有很多孩子都有不喜欢早睡,在家长的逼迫下,往往大哭大闹。其实家长完全可以让

幼儿在睡与不睡之间选择,同意不睡的要求,但要提出一些条件:可以看画册或玩玩具,但不能发出太大的声响,不能影响别人睡眠。

再如孩子想看电视,家长也不防给他们一些自由,但必须在完成作业,做完应做的事情之后。看电视后还要和家长说说体会,引导孩子通过玩开阔思维等等。

这样做首先使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折信任和重视,能够心情舒畅地做自己愿做的事。其次自己也应该遵守诺言。在选择过程中,他们还可体验和判断是与非,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使幼儿从小就懂得尊重他人,信守诺言的道理。

运用这种方法要特别注意,给自由不是放任自流,置条件不能太苛刻,以免引起孩子抵触情绪。

孩子需要一些“恐惧”


儿童在成长中需要心理健康,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有时也需要一些必要的、健全的惧怕心理,这样孩子才能在一言一行中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

当一个孩子经常听到家长嘱咐他“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否则容易将细菌吃入造成疾病,遭受痛苦”,那么这个孩子就对细菌和疾病产生反感,由于害怕患病而平日十分注意卫生。

另外也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太明确学习目的,但由于害怕家长批评、同学笑话、升不了班等原因,而认真地努力学习。

相反,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上的压力,就会表现得松松垮垮、温不经心,对自己缺乏要求,对什么事都无所谓,没有荣誉感和羞耻感,没有责任心,这样的孩子很难会有所作为。可见,一些必要的惧怕感对正在成长而又心理极不成熟的儿童来说是多么必要。

这种健全的惧怕感要从小培养,但是,家长们要善于掌握增加惧怕的“度”,既使之成为进步的动力,又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恐惧,影响其身心发育。

儿童早教:多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


一位盆友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坐客,不经意中看到教师不满意三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在愚钝地尝试插到锁孔想开启卧房的门,可如何也插不进去。因此盆友积极以往想帮他一下,却被美国老师阻拦。老师说,使他自身先犯些“不正确”吧,揣摩一会儿常常把手开启。怎么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

怎么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那样他就再也不能忘掉这门是怎样打开的!果真,那孩子瞎折腾了很长期后,总算得偿所愿。

孩子的不正确但凡可分成二种:一种是老人务必给予马上改正的,如乱扔垃圾、不讲干净整洁、欺压柔弱等,一旦纵容,之后就无法整理。而另一种,即孩子可以自主改正,主要是怎样融入日常生活的那一类,确是应当容许孩子犯错误的,如前列上述。孩子持续“犯错误”的全过程实际上更是持续纠正错误、健全方式的全过程,倘若不给与这类机遇,随便地帮孩子门开,不但夺走了孩子寻找恰当“开关门”方式的快乐,也会使她们越来越懒于动手能力,疏忽试着,习惯性依靠爸爸妈妈。

W先生的女儿有一次因求知欲发病,想“评定”一下茶碗到底是否会粉碎,竟当众魏先生的面拿了一只往地面上摔。怎么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W先生要女儿自身清除残片,并让她记牢陶器易碎的基本常识。之后W先生的女儿从易碎的陶器拓宽想到到一样易碎的玻璃茶杯、浴室镜子、玻璃瓶、近视眼镜等,渐渐地刚开始主动地学好维护和应用这类物件,再也不会摔坏过任何东西。

怎么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孩子是一个发展趋势中的人,自立自强的主题活动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而父母要做的,是如何把孩子“犯错误”全过程中的不利条件转换为有益的、积极主动的、有效的要素,多给孩子“试着——不正确——健全”的机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