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儿早期教育倍受重视的今天,其从何时开始最适宜已经成为了最热点的问题,有的教育专家提倡“零岁教育”,即从宝宝出生那天开始就进行适时、适当的早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父母又该如何具体操作呢?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零岁教育。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从孩子出生甚至从怀孕开始就变得无比紧张,生怕错过了孩子的关键期,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可是面对许多教育专家传递的林林总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却更加无所适从,不知怎样才能实施正确有效的零岁教育。

其实,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固然,零岁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我们并不是专业的教育家,过度的紧张只会使我们更加不得要领。如何才能让教育变得简单,让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都能放松心态,缔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零岁教育呢?

关于零岁教育

零岁教育,很多专家定义为从出生到1岁的教育,但我更倾向于“无限接近零岁的教育”这一说法。因为许多实例证明,胎儿在妈妈肚中孕育的时候就能接受不同的信息。孩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具有不同的个性。教育不是始于出生那一刻,而是始于怀孕期间。因此,如果以出生那一刻为中心的话,零岁教育应该涵盖它的之前(怀孕期间)和之后(1岁以前)的这一段时间。

零岁教育,教什么

如何让零岁教育变得简单?我想我们首先应该来思考零岁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才算是实现了真正成功的零岁教育?

不可否认,很大一部分家长如此推崇早期教育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宝宝变得更聪明,甚至成为天才。的确,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早期教育可以培养出天才,许多名垂青史的人物都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例如莫扎特,贝多芬。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些接受特别教育的孩子,会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惊人成绩,而产生其他“并发症”。这些才华横溢的伟人们,他们的人生既有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丰富多彩和美满幸福,也有曲折起伏以及与常人不同的精神磨难。以莫扎特为例,他身染重病,在父亲死后,生活窘迫,形同乞丐,在妄想和忧郁中英华早逝,年仅35岁。贝多芬嗜酒成性,52岁得了黄疸,53岁吐血,57岁离开人世。

固然,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可以造就天才,但如果没有心性和人品的培养,就无法给予天才幸福的人生。所以我认为零岁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聪明的宝宝,也不单单是为了培养天才和高智商,零岁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心性和人品,我们可以称其为“心灵的教育”。知识性的问题可以通过以后的努力去弥补,但是,心灵的问题却不能弥补,他会因为时机的错失而永远错失。

1.孩子的“特殊能力”

说到心灵教育,似乎让人觉得很难很难,其实它并不难。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类型认识”这种“特殊能力”。

我们也许已经注意到:才出生几天的婴儿就能分辨母亲的声音,记住母亲的长相;幼小的孩子还不认识字,却可以指着"cocacola"的招牌说出那是可口可乐。我想,像这样让大人吃惊的事情绝对不会少见。

那是因为婴儿和幼小的孩子都具有原封不动的接受影像的“特殊能力”,他们能发挥这方面的"特殊能力"是因为孩子和大人的认识方式存在着差异。婴儿不仅仅是通过看母亲的长相去认识自己的母亲,而且还通过母亲身上的气味、声音、搂抱方式和姿势等综合性的感受去认识自己的母亲。对婴儿来讲,“母亲”是包涵有自己全部感受的母亲。

成人看到“cocacola”的招牌时,是通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去认,然后才读出“可口可乐”,而幼小的孩子是将招牌上的字体作为一个整体去看,然后读出“可口可乐"。也就是说,孩子具有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去看的能力。日本教育家井深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类型教育理论”。“类型”一词来自英文“pattern”,婴儿通过“类型”,不仅可以认识声音和文字,而且还可以认识无形的东西和抽象的事项。例如,母亲在说“谢谢”的时候,婴儿是把“谢谢”所包含的礼貌行为、氛围以及语言和表情等所有的内容作为一个类型去认识的。也就是说,婴儿在还没懂得“谢谢”的意思之前,他是把“谢谢”所涉及的一切内容,如语言、行为和氛围等作为一个整体去接受的。

如果我们可以把这种类型认识的积累称作教育的话,那么不论是心灵教育,还是零岁教育是不是都可以变得非常简单和自然了?

2.让宝宝从小学会爱

现在,我们就以帮助孩子从小学会爱的能力为起点,开始我们简单的零岁教育之旅吧!

正因为孩子具有“类型认识”这种“特殊能力”,所以要让孩子学会什么是爱,我们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向聪明的宝宝展现什么是爱即可。宝宝从在妈妈肚子里开始就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家人之间充满爱意、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出生以后,大人经常对婴儿温柔地呵护。这样一来,婴儿就能通过“类型认识”很容易地感受到家人的爱,并对它进行吸收。当然,婴儿这时候还不明白这就是“爱”。可是当婴儿长大后知道“爱”这个词时,他就明白什么叫做爱,并通过自己切身的感受去深深理解它。这时候,他对爱的理解便不再停留在对字面的抽象理解上,爱人便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能力。

但是,如果婴儿在这个时期没有接受到这种关于爱的类型教育,即使他以后长大了也很难真正理解“爱”,而且即使他心里明白也不会有爱的行为,因为他没有学到爱的行为。

3.让宝宝成为怎样的人?你先做

我相信每对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个期望。可是,要让这个期望变为现实,仅仅用语言告诉他是不够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办?不要紧张,别忘了,孩子具有“特殊能力”!

人的能力、个性和爱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因为他们从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感受到的类型教育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如果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父母之间相互体谅、尊重老人,那么即使不用语言去教,婴儿也能自然而然地学会父母的行为方式和说话方式。等婴儿长大以后,父母的行为方式就会再现在孩子身上,使孩子也成为一个温柔体贴的人。反之,如果是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你能想象会发生什么吗?

因此,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吧!

4.缔造独一无二的零岁教育

现在,你还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对孩子实施有效的零岁教育而感到迷茫和紧张吗?我想答案已经很明显。不管别人怎么说,每对父母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每个家庭都能给予孩子不同的类型,从这一刻开始,快乐出发吧,缔造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零岁教育!

相关知识

早教为什么要从零岁开始


早期教育必须从零岁开始,这是由孩子该阶段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些特殊性表现为:

01/大脑发育的可塑性

大脑的可塑性是大脑对环境的潜在适应能力,是人类终身具有的特性。年龄越小,可塑性也越大。三岁前,尤其是出生的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外部刺激,将成为大脑发育的导向。早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将编织在神经网络之中,而将来若要改变已经形成的习惯却要困难很多。

02/儿童成长的主动性

孩子来到世上,已具备了一切发展的潜能,他虽然弱小、稚嫩,但却有主动生长的内在力量。所以,成人应该及时创造条件,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不失时机地使孩子在三岁前就具有的能力得到充分开发。

03/儿童发展的基础性

研究表明,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关键发展期或敏感阶段,也称学习的关键期,最好的例子就是语言的学习,在正常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能毫不费力地掌握母语的口语形式。虽然人类的学习关键期持续时间可从出生延续到青春前期,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行为、技能的学习关键期却开端于三岁之前。

04/发展的顺序性

孩子各方面的生长发育都是遵循基因安排好的顺序一一展开。例如,从运动领域看,每个孩子的身体运动都遵循从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顺序出现,虽然不同孩子的上述动作发生的月龄段不同,但其次序无一例外。

孩子的这些特性,使零岁教育成为可能和必要。细心的父母只要观察孩子的表现,就会发现零至三岁孩子需要学习的本领非常多,如能及时地满足和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发展就会更好,生活得更加快乐、和谐。

早教:娃娃学英语几岁才合适


那样一个看起来并不是难题的难题,曾让成千上万年青的父母而为疑惑。2020年暑假,伴随着又一批“年龄适合”儿童被妈妈们“抱”进少儿英语培训培训机构,这一异议话题讨论再度被旧话重提,造成了大家的普遍关心。昨日,记者对于此事进行了调研访谈。娃娃学英语几岁才合适?早教英语怎么学?

儿童英语学习培训成时尚潮流

在调研中记者发觉,学龄儿童很早刚开始学习英语,在郑州市已变成一种时尚潮流和时尚潮流。大部分父母表明,那样做的目地是担忧孩子会“倒在起跑线上”。“实际上,我不知道是不是该让孩子学英语。”接纳访谈时,三岁孩子的父母孔玫告知记者。娃娃学英语几岁才合适?早教英语怎么学?

对孩子到底多少岁刚开始学习英语好的难题,中国一直存有异议。持毫无疑问意见者觉得,3~5岁是孩子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应让孩子在比较敏感期限内多学习培训;而持抵制意见者则觉得,这一时期是孩子人体全方位生长发育阶段,应多启迪聪慧并非累积知识开阔眼界。

访谈中,记者遭受到二种迥然不同的见解。

A校领导觉得,儿童学英语以3~五岁刚开始最好。这一阶段是塑造一个人基础英语语感、語言逻辑思维和自学能力的最佳时机。娃娃学英语几岁才合适?早教英语怎么学?

而启游乐园文化教育聘用老师Q教师则觉得,幼儿教育环节最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和生活观念的塑造,“这一时期,无论是哪些课程、专业知识,对孩子而言全是非常孩子气的,学不学、是不是学得好实际上无关痛痒,关键是要塑造孩子对学习培训的激情、不害怕挫败的心态及其单独探寻的工作能力”。

幼儿学英语的不一样响声

G校领导对少儿英语培训文化教育拥有 个人见解。他觉得,少儿英语培训文化教育要给孩子造就一个高品质的英语教学,“少儿英语课堂要注重趣味性,让孩子从‘要我教’变成‘我要学’;教师要运用各种各样教学方式和游戏互动,将学员分散化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让孩子在比较有限的時间内,尽量多地把握語言专业知识”。

娃娃学英语几岁才合适?Q老师说,成年人从自身对“玩”与“学”的浅显了解考虑,担忧孩子倒在起跑线上,实际上它是贪小失大。她号召年青爸爸妈妈,多学习培训一些有关孩子生理学发展规律性的专业知识,归还孩子最必须的发展日常生活。

早教,究竟学什么?


早教,这个不算太新的名词,受到了大多数家长们的重视。问题是每节课一两百元的早教,究竟在教什么?放学后会布置回家作业吗?记者走进了金宝贝早教中心寻找这一答案。

爸爸出汗宝宝笑

早教中心最热闹的时候要数双休日,因为爸爸妈妈休息,可以带宝宝去“上课”。上早教课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陪学的家长比孩子多,一对父母带一个孩子上课,那是稀松平常的现象,父母加两位老人一起来,也没什么奇怪的。教室里往往是父母齐上阵,而老人则隔着窗玻璃“旁听”。

早教课最累的一般是爸爸,这不,6-10月的宝宝开始上课了,老师说:让我们先做个热身运动。只见爸爸们纷纷仰天躺下,把宝宝放在曲起的膝盖上,上下来回摇晃,宝宝在摇晃中发出咯咯的笑声。接下来是踢球,这个年龄的宝宝还不会走路,当然也踢不了球,于是爸爸站起来帮助宝宝踢。宝宝们咧开嘴大笑,爸爸在起起落落间则已满头大汗了。

因为宝宝的注意力不长久,所以几分钟就要换一个活动项目,这更累坏了年轻的父母。

我抓到“光”了

体能和感官训练是早教贯穿始终的内容,踢球就是体能训练的一种。早教中心里还有许多设备也是帮助宝宝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肌肉健康生长的。比如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材质不同的隧道,让宝宝从这里钻进去,那里爬出来,既有趣又有益。

可是6-10个月的宝宝很多还不会爬着向前进,西米的妈妈说,8个半月的小西米平时只会“划圈”爬行,属于基本上还不会爬的那种,上了两堂课后,现在稍稍有了进步,而且显得很开心的样子。

9个月的嘟嘟竟然在隧道中前进了。原来,老师拿着一只手电筒。隔着隧道的布,嘟嘟发现了这道柔和的光线:“它是不是飞碟呀?”于是好奇心驱使嘟嘟伸手去抓,可是那个“飞碟”会飞,好不容易前进了一步,飞碟还是抓不到,那就劳我大驾,再前进一步吧。就这样,嘟嘟爬得比平时多了。这种感官与体能并重的游戏,在早教课上还有不少。

哪里跑!我抓住你啦!嘟嘟死死地抓住好不容易到手的“光”,原来是老师的手啊!

音乐课先“尝”乐器

宝宝大概天生就是品尝家,他们拿到所有的东西,一般都要先放进嘴里尝一下。你看,音乐课的乐器形状都很可爱,咦,怎么还会发出声响?让我亲自尝一尝吧。

根据宝宝的特点,早教中心的所有玩具和乐器都是经过消毒的,即使放在嘴里也没问题。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让宝宝玩不同的乐器,比如长长的鼓棒及金属乐器,都不适合6-10个月的宝宝尝试。

音乐课上,老师唱着欢快的歌曲,打着节奏,宝宝则坐在妈妈的怀里,妈妈大手握小手地跟着节奏舞动,宝宝高兴得嘴都闲不住了,咿咿呀呀,是在唱歌吗?

放学了还不想回家

已经放学了,不少宝宝还乐不思蜀,真有点爱校如家的精神。

原来爸爸妈妈们也没想回家,他们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可多了,但都是围绕宝宝的内容,因为宝宝,家长们也成了好朋友。

嘟嘟妈说:平时上班忙,宝宝由老人带,上早教课时,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也学到不少东西,回家后,我可以根据老师教的内容,带嘟嘟训练和玩耍,还可以教给老人做。这大概就是回家作业了吧。

小西米平时也是老人带的,爸爸说,小西米平时不常出门,所以很怕生。下课后,就让孩子多与人交流,这样可以增加人际交往能力。

专家观点

早教不是学知识

滕红梅 金宝贝上海锦江乐园中心总监

很多家长认为,早教是教知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对早教的一种误解。早教跟知识性教育不同,它是最大程度地丰富宝宝的体验。

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人的大脑开发60%是在0-3岁中完成的,3岁之前开发得如何,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早教不是学知识,而是对大脑和身体的潜能进行开发,使它发展得更好。实践证明,有过早教的宝宝,进入知识教育后会相对容易些,性格也比较温和。

为孩子请什么样的家教才合适?


在中国国内一年比一年激烈的升学竞争的压力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成了许多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不论是为了给孩子加码、增加学习内容,还是为孩子补习功课、帮他(她)提高学习成绩,越来越多的家长们都不惜出大价钱开始为孩子聘请家教了。

走在中国的大城市街头、还有在很多高等院校的校园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打出“某某大学家教”的广告牌子,招揽生意;和孩子家长们聊天,也经常会引出“家教”这个话题。现在呢,家教大有取代正规课堂教育,成为教育主流的势头,就连在职教师都在课余和假期里给孩子们开起了家教班和补习班。

说起来,请家教其实并不是中国特色。在美国,家教也是对于学校教育进行补偿的一个重要形式。据估计,美国每年有几百万中小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学习成绩落后、有特殊才能或者需要、有生理或心理残疾等等,需要家教来帮助。

美国的教育人员为了找到提高美国教育水平的好办法,曾经做过一些教育实验。他们发现无论是减少班级人数,还是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都不如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家教辅导更为有效。研究结果表明,每天接受20分钟家教的学生们,一个月以后的语文和数学成绩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

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家教能够这样有效呢?是不是任何家教都能够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进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家教。

其实家教并不一定都是在家里教,它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学校可以组织课后辅导班,学生可以到家教中心去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到学生家里来教。不过研究人员告诉我们,无论家教的形式如何,它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家教是老师和学生一对一地进行教学的。

由于是一对一,好的老师就能够完全针对面前这个学生的长处、缺点和需要,来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这和大班上课完全不同。国内的小学一个班少说有30个学生,多的甚至超过了60人,这样大的班级,再好的老师也不可能不顾此失彼,更无法照顾到全班所有学生的水平和需要。尤其是在目前国内的升学竞争压力下,许多老师都得尽全力去保优秀生、特长生的升学率。于是在同一个课堂上,就会出现中等生感到吃力,所谓的差生被放任自流的分化现象,而适宜的家教就有可能弥补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强调适宜的家教呢?这是因为请家教这种形式本身并不是孩子学业进步的保证,正确的家教内容和有效的家教方法,才是使孩子成功的关键。前面我们讲到家教与大班教学相比,它的长处在于可以因材施教,针对个别学生的长处和需要来教学。假如一个家庭教师把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全套搬到家教中来,其效果就要大大地打折扣了。

那么家长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请的家教是不是适宜呢?教育专家们提出了这样几个建议:

首先,要保证家教确实是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现存的许多课外辅导站往往还是上大课,或者一个家教同时教三、四个学生,这就给家教的优势大大地打了折扣。这其实是很简单的算术,假定每次家教辅导为一个小时,如果一个教师只教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能够得到60分钟的个别辅导;但如果这个老师同时教3个孩子,平均下来每个孩子才得到不到20分钟的个别注意,这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经济上,都不是最划算的。

无论是让孩子去家教中心学习,还是把家教请到家里来,刚一开始的时候家长们都应当花上一些时间来观察教师与自己孩子之间的互动。由于家教是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在两个人之间进行,这两个人的关系如何、脾气性格是否相投、兴趣是否一致,都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当然,聘请的教师是否对孩子的思维和行动变化敏感,教学中是否能根据情况灵活善变,是否有主见,同时又循循善诱,这也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请家教是请一个比孩子知识水平高、会交往、也善于把握教育机会的大朋友,而不是找一个严肃、呆板、只会满堂灌的先生。一个好的家教不仅仅能够给他(她)的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她)会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喜欢学习。

识别好的家庭教师其实很容易,因为在教学中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亲自动手操作来强化学到的概念;又比如孩子遇到了问题,并不急于给与答案,而是通过进一步的提问来启发诱导;还有,善于鼓励、支持孩子的独立思想,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家长们了解和评价家庭教师的重要因素。

相关推荐